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為培養環境工程專業的創新創業人才,文章主要論述了關于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一些思考,即學校要注重實踐教學,加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和課程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作用;增加對自主創業學生的幫扶和指導。
關鍵詞: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
人類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創新。培養人才,尤其是培養社會需求的創新人才,已成為當下高校課程改革的重點[1]。2010年,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對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新教育、自主創業提出了明確要求[2-3]。在此背景下,本校2016年成立了甘肅省首家創新創業學院,這是甘肅農業大學(以下簡稱“我校”)多年來注重創新教育的結果。我校環境工程于2006年第一屆招生,雖然成立時間比較晚,但學院近幾年緊密結合社會發展需求,在培養環境工程類人才的同時更加注重創新人才建設。筆者認為,培養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創業人才應從以下方面出發。
一、注重實踐教學,加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和課程體系建設
(一)優化實踐教學人才培養體系
優化實踐教學人才培養體系,首先,要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從原來的大班教學到小班教學,從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到翻轉課堂,建設分課堂,即將課堂1/2的時間用于啟發式教學,另外1/2的時間用于學生實踐操作和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討論,增加學生思考時間和動手操作時間。其次,改革學分制,增加實踐教學的學分和學時。實踐教學學時增加到原來的一倍,對學分要求從原來的10學分,提高到21個學分,并且增加實踐獎勵學分機制,對超出學校要求的實踐學分,給予相應的綜合測評加分獎勵。最后,增加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素質訓練,鼓勵成立專業實踐型社團,有計劃地開展課外學術活動,激發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積極創新。
(二)注重創業導師隊伍建設
近年來,學校參與創新創業的師資隊伍不斷增加,由原來的25名增加到現在的62名,并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資格認證,并下撥專項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經費。近三年來,獲得GCDF、KAB、TTT、國家二級創業咨詢師的教師占總人數的95%,共取得165本相關職業的資格證書。同時,學校在校外企業聘請就業創業導師63名,作為學生的指導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
(三)搭建創新創業課程平臺體系
將創新創業課程建設與大學生成長服務體系相結合,在低年級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引導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完善職業生涯規劃,在高年級開設線上線下就業創業指導課,線上課程側重講解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和國家就業政策,線下課程采取就業指導教師和創業導師制一對一服務,通過訓練求職技巧、創業思維來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和創業意識,使他們順利完成角色轉變。同時,要開設“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解讀”“成功創業教育”等課程,通過選修課和必修課相結合,構建完整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四)構建創業就業課程實訓平臺
以培訓、創業模擬等方式,為學生搭建就業創業平臺[4]。每學期組織學生到企業參加創業能力培訓不少于2場。同時,學校和學院每年舉辦就業模擬大賽、求職簡歷面試大賽增強學生就業技能訓練,并舉辦創業模擬實訓班,對環境工程專業有創業意愿的學生進行輪訓,發放《創業模擬實訓合格證》《創業意識培訓合格證》等。每年以暑期社會實踐為契機,引導廣大學生參與企業生產過程實踐,提高創新創業素養和意識。
二、充分發揮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作用
(一)第一課堂建設
在建設創新創業第一課堂上,要結合環境工程專業的特點,邀請校外企業創業導師進行實際案例分析,向他們講解企業的創新性思維,如何構思,組織融資,招聘員工,管理企業,以及企業如何運營等內容。主要內容分為以下幾類:第一,講授創業知識。主要包括創業類課程,如營銷學、組織管理類、金融、法律等。第二,開設專業技能創業課程。包括信息技術領域、現代農業領域、軟件領域、農業信息化領域、能源領域等專業技能課程。第三,體驗性的創業課程。例如,企業家精神和創新思想領袖研討會、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全球領導者交流、社會創業與全球貧困的高級研討班等創業課程。邀請企業杰出代表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和討論。第四,以商業計劃書寫作為主的創業課程,如商業計劃的寫作、商業過程設計等創業課程,教授學生如何撰寫高質量的商業策劃書。
(二)第二課堂建設
利用第二課堂,積極引導大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中來[5]。每年舉辦環境工程杯科技作品大賽、環保知識競賽、環評報告大賽等活動,讓學生積極廣泛參與每年定期舉辦的創業活動周,通過就業創業論壇、企業家論壇、創業工作室等形式吸引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學校針對不同專業要成立不同的創業社團,鼓勵學生自己管理社團,學校給予一定的技術和基金支持。學院要邀請各行業的創業者、企業領導和資深人士等講授創辦企業的過程及親身體驗,為學生的職業規劃提出建議。通過創新創業大賽選拔有潛力的團隊,為他們進行項目孵化等服務。
三、增加對自主創業學生的幫扶和指導
學校不僅要在大學期間為自主創業學生提供類似于“創客空間”這樣的辦公場地,還要在畢業后與畢業生建立長久聯系。創業導師要提供畢業后的跟蹤服務,只要畢業生愿意,在創業導師庫里面就可以找到大學期間的創業導師,導師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在自主創業期間遇到的一些生產技術難題。另外,學校可以與自主創業學生公司共同建立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每年選送高年級學生進入企業,給予人力資源的支持,也讓在校大學生從中受益。環境工程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任重而道遠,需要社會、學校的共同努力,使每個需要創新創業的大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平臺,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服務[6-9]。總之,高校環境工程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是滿足社會創新創業人才需求的一種舉措。為切實提高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成效,高校需要充分考慮市場形勢和企業需求,優化頂層設計、整合資源、創造優勢條件,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環境工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湘凌,崔康平,許為義,等.以工程能力培養為導向的環境工程專業(工程設計類)畢業設計過程控制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7(46):60-62.
[2]李艷茹,王健.地方綜合性大學農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教育科學,2009(S1):28-29.
[3]曾爾雷,唐蘇窮.我國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基于國家教學成果獎的實證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1(1):39-42.
[4]王冰,顧海川,李繼懷.社會化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形成的內在關聯性及其引領功能[J].現代教育管理,2017(3):79-83.
[5]熊敏.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J].求知導刊,2018(1):140.
[6]耿胥,黃婕,鄧自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5):43-47.
[7]王淑靜,李久芹,畢建杰,等.依托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19):11-13.
[8]李世佼.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9):119-121.
[9]黃曉麗,鄧平平,吳意軍.“雙創背景”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及對策研究[J].南方論刊,2018(1):93-95.
作者:劉君娣 汪精海 馬樂元 單位:甘肅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