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創新教育與物理教學實踐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創新教育是教育發展的核心內容,是社會進步的產物,是提高我國教育水平的有效方法。當代大學生更應注重創新能力培養。本文將結合物理教學實踐,闡述如何對大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創新教育;物理教學;教學實踐
1創新教育的內涵及其重要性
創新教育的內涵是:學生通過對已經學到的理論知識和現有經驗進行分析整合,繼而形成全新的思考方式,學習習慣,思維模式等的教學實踐過程。物理作為一門對生產生活應用最廣泛的學科,作為新時代的物理教師要找到物理教學與創新教育的結合點,勇于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創新,將創新思想落實到每個章節乃至每節課上,讓學生跳出現有知識的框架,敢于創新,積極創新,鼓勵創新。現在很多擁有一流教育資源的發達國家,都已將創新教育作為教育發展的核心內容。我們國家要想早日實現中國夢,也必須將創新教育納入教育改革的體系,創新教育是民族發展進步的源動力。
2提高創新能力的方法
2.1提高創新能力的關鍵是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所謂創造性思維就是指讓學生發現客觀思維的內在聯系,并且有新的的觀點產生,對固有思維進行重新構建的思維模式,能夠探索未知。列如:學生能夠建立知識體系,闡述其內在聯系,理解其因果關系;運用已有知識學習新的內容;對物理問題的系統闡述并提出新的觀點等等,它具有如下特點:
2.1.1創新性
不拘泥于固有的思維習慣,對學習到物理定理、定律,計算公式提出質疑,大膽的假設,有自己的想法及合理的解釋。
2.1.2求異性
思維標新立異,“異想天開”,拓展思路。不盲從,勇于發表自己的觀點
2.1.3關聯性
解決實際問題時,能夠想到與之相關的知識,對于未知的難題嘗試套用已學的知識想辦法解決。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合理的整合與拆分,由此及彼,融會貫通已學的知識。
2.2提高創新能力的重點是學生敢突破自己
在課堂教學中,歡迎學生敢于就不理解物理問題激烈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輕松、愉悅、民主的課堂氛圍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新知識,,使同學們思維敏捷、心態放松,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討論中[2]。在物理課堂里,教師要使學生帶著“為什么”三個字進入學習情境。例如:“消聲器的工作原理”、“應用微波爐加熱食物的原理?”、“自然界不存在,由物理學家發明的特殊波---激光的發射原理及其應用?”等等,心理裝著疑惑和不解進入學習狀態,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知識。遇到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并且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是激發創新意識的源泉。
2.3提高創新能力的核心是增強學生的探索精神
作為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科學,物理學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不僅有經過很多物理學家論證了的經典理論,也有不斷發展完善的新理論。這就要求學生要有探索精神。作為一名大學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夯實課堂的基礎知識,還要多給同學們搜集并介紹物理學發展的前沿動態,例如高能物理的發展現狀、天體物理的最新動態等等。這樣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才能起到高瞻遠矚、居高臨下的作用,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構建理論架構,優化知識結構。
3關于創新教育在物理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啟示
3.1讓創新教育理念支配教學行為
作為大學物理教師,要結合大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認知特點,積極探索,動腦多設計出一些讓學生參與的開放性的課堂,讓學生主動接受知識,而非被動接受。從而獲取并積累主動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在一次次討論、觀察、動手操作、得出結果的過程中理解新定理、新定律,每個理論是如何猜測和推理得到的。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多給學生提供探索學習的機會,使學生慢慢養成愛探索、愛思考的學習習慣,能夠很好的落實課堂知識。
3.2設置多層次、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內容
大學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進行教學前測,即在每次講授新內容時要先了解學生的基礎情況,哪些是已懂的,哪些是不理解的,做到心中有數,在具體發就行過程中及時解決問題。其次,充分利用物理實驗課,使學生對物理現象在理論的基礎上有更為感性的認識,鼓勵學生動手參與物理實驗課的實物演示,從中發現問題,提出疑問,解學決問題并能夠創新的應用到生產生活中。最后,重視物理思想的灌輸,例如大學物理中的質點、剛體等物理模型的引入是為了在解決問題是抓住主要因數,忽略次要因素;再如由“元功”求出“總功”的由局部求整體的物理思想等等,常用的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學生應該總結并掌握,從而深刻理解問題,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獨立性、深入性。
3.3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創新能力
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和自信心是學好知識的原動力,因此提高學習的自信心在物理教學活動中至關重要。首先,物理學教師要多掌握點心理學知識,了解每個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這樣才能有效的跟學生進行溝通,溝通的關鍵是老師誠懇的態度和對學生的尊重。要以長著的慈愛和朋友的坦蕩建立師生關系,以幫助學生成才為目標。其次,注重同學們的個體差異,性格特點,交流方式,盡量做到與學生共情,傾聽他們的述說,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采用適合他們的的方法去合理指導。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做到多贊美;多包容,對學生的出現的失誤或錯誤要包容,及時給出改進的辦法,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允許他們多樣性的思維方式,多層次的知識結構。
3.4培養創新能力,重在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物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不能只專注學習的結果,而要關注學習的過程。大腦對客觀事物的概括通過思維來反映,創新思維要在揭示事物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產生出新穎的想法。例如著名的九點連線問題,就是訓練學生發散思維很好的事例。學生們經常在盒子內思考找不到突破口,要想筆不離紙不走重復路線將九個點連起來,就必須要跳出盒子的局限,也就是說,只有打破自我設限,突破條框約束,才能有所創新。
3.5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科學方法的應用是關鍵
掌握并能夠應用科學方法是同學們在提高創新能力的關鍵。物理學之所以能夠進步發展,正是源于歷代物理學家應用了很多有效和正確的科學的研究方法。例如:應用實驗驗證法和科學假設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應用建立物理模型并結合理論分析建立了經典力學體系等等,另外控制變量、等效、歸納、分類、類比、猜想也是物理學常用的科學方法。科學方法的應用在物理創新能力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3.6創建良好的創新環境,為學生提供創新條件
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必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物理教師要積極爭取學校及社會的資源,為學生搭建能夠實現創新能力的平臺。物理課堂教學在激發學生進行創新思維、引導和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為物理教師我們一定要利用好課堂,精心設計每個教學環節,鼓勵學生參與,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構建新的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形成新的教學境界。創新教育是教育發展的核心內容,是社會進步的產物,是提高我國教育水平的重要舉措。作為一名大學物理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創新教育理念,將創新教育落實到每個教學環節,讓每個學生能夠真正接受素質教育,早日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魯克成,羅慶生.創造學教程[M].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1998.
[2]姚蘭.淺談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09(7):10-10.
[3]陸斌.在物理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的實踐研究[J].亞太教育,2015(25):127.
[4]王麗萍.創新教育在物理教學中的實踐[J].新世界中國教育發展論壇,2007,03:256-257.
[5]楊世忠.高職物理教學中的創新教育實踐[J].亞太教,2015(0/):117.
作者:王琦 單位:臨汾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