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創新教育哲學反思,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國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創新已然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旋律。創新不但要不斷的解放思想,還要立足實際,實事求是。創新教育是一種現代教育,其目的就是培養創新型人才。創新教育是當代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新的歷史難題。為了使創新教育在我國穩定、健康的發展,我們應該以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作為思想指導,正確的認識創新教育中的各種辯證關系,對創新教育的發展進行認真的哲學思考。
關鍵詞:
創新教育;創新型人才;現代教育;哲學思考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一個民族沒有創新精神,那一定會成為一個落后的民族。教育的實質和基礎就是創新,缺失創新理念的教育一定是落后的教育。創新已然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旋律,怎樣理性的思考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各種先進教學方法的研究以促進創新教育的發展,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研究的大問題。對此,筆者通過分析創新教育的內容以及特點,結合自身經驗對推動創新教育的發展,總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創新教育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1創新教育
1.1創新教育的內容
以人為本是我國的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是以教育為基礎,以創新為重點,全方位的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的一種教育活動。主要內容是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解放天性,充分發展學生的興趣、特長,激發學生創造、創新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強調學生的創新實踐。創新教育的方面有很多,主要包括創新人格、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等。一個人的創新性體現在學習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是一個人最基礎、最本質的素質。在對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等各種素質培養的同時,創新教育更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和自身價值,深度積極的開發學生的潛在能力。
1.2創新教育的特點
創新教育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學生的主體性、創新性和互動性等方面。首先創新教育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了學生課堂上的主體作用,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其次具有互動性,在課堂上擺脫傳統教育教師“滿堂灌”的現象,增加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圍繞某一問題與教師、同學、教材積極討論互動,不斷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再次具有創新性,創新性是創新教育的重要特點,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是創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學生創新性思維的提高與教師的創新性教學是緊密相關的。
2推動創新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2.1接受批判精神,培養創新型教師
科學的批判精神是創新教育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要清楚繼承與創新的關系,不但要對傳統的教育方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科學的繼承,還要立足于實踐,積極創新。任何一種教育都有培養人的創造性能力和思維的使命,創新教育以創新作為主要方法,要想更好的完成這一使命,首先要培養創新型教師。創新性在教學中課堂上的氣氛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要自主學習的想法,有助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創新型教師首先要培養教師的創新精神,在繼承優秀的傳統教育的基礎上創造多種形式上的教學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的氣氛,這不但可以增進師生們間的感情,還可以有效地拉近學生和教師間的距離,為以后的學習合作搭建良好的橋梁。沒有創新的教育方式式是學生最為抵觸的,漸漸的就會使學生們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選擇進行戶外的教學模式,偶爾帶學生到室外開闊學生的視野,也可以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分小組學習,同時這也培養學生的上進心。
2.2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現代教育的改革,以創新作為主要方法,該理念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重要性。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個性化行動,教育活動的開展也應該改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課堂上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矛盾的統一性和特殊性,要正確的處理二者的關系。摒棄傳統教育中教師本位的教育方式,在課堂上教師要處在一個主導地位,主要是對學生的引導。課堂上學到多少知識以及怎樣去學習多要依靠學生自身,所以課堂的主人是學生,學生參與積極性提高了,學習能力和興趣自然就有了。由此可見,創新教育,需要教師真正認識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通過給予學生主體地位來促使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創新教育就是讓學生解放思想超越教師,超越課本,是一種自主自為的活動,以培養創造性人格為根本。筆者通過日常實踐經驗總結,認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各種想法進行積極的鼓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釋放學生天性對于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實行個性化教育,能夠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突出其創新意識,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創新思維。
2.3強調辯證思維方法
創新不但要不斷的解放思想,還要立足實際,實事求是,它是民族進步的靈魂,一個民族沒有創新精神,那一定會成為一個落后的民族。創新教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用辯證思維的方式來對待傳統教育的繼承和創新教育的發展之間的關系。創新教育屬于傳統的素質教育,是對傳統素質教育的繼承與發展,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體現了在不同的經濟社會階段對知識經濟社會的不同的要求。創新教育要在立足實踐,實施求是,發展繼承傳統素質教育的基礎上,以創新性的教育模式,全面的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體來說,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進步的今天,創新已然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旋律,它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教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時代更替的產物。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接受批判精神,培養創新型教師,強調辯證的思維方法,發掘學生潛在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理性、哲學的思考并研究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各種先進教學方法對促進創新教育的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作者:姬曉光 卓沐鋒 王祥龍 單位:四川省成都市武警警官學院
參考文獻
[1]杜世艦,白云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的哲學思考與實踐———以河海大學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21):188-189.
[2]郭春明,雷震,王秋.創新教育深層必要性的哲學思考———基于轉換教育理念的視角[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6):8-9.
[3]王海萍,王曉飛.對研究型教學模式中“研究”的哲學思考——兼論杜威的經驗方法與實用主義教育哲學[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Z2):1-2.
[4]程文廣.我國學校體育思想發展的哲學反思[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5):77-83.
[5]李潤洲.教師個人教育哲學的創建:特級教師的視角[J].基礎教育,2014(4):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