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語文課堂創新教育淺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深入分析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創新教學,使課堂教學在活躍的氛圍中進行,有效發展學生的思維創造性。在進行創新教育時,教師要把握教學新理念,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新穎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促進他們語文素質的提高。在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究時,教師要發揮對教學的組織作用,使課堂教學能加快節奏,提高效率。
關鍵詞:
語文教學;創新教育;學習興趣;探究性
創新教育觀念是新課程改革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效率的必要因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始終堅持創新的教學觀念,根據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所掌握的基礎知識進行教學,使課堂教學任務在學生的積極學習中順利完成。在創新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根據教學大綱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還要發揮對學生的引導和促進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深入地掌握語文知識,并通過語文實踐活動提高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使課堂教學在創新觀念下高效進行。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學生面前的形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學生不敢質疑教師講解的內容,按部就班地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在壓抑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失去了活力,不能有效激發他們的思維積極性和活躍性,導致他們的學習效率低下。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主抓創新教育。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進行教學設計,有效提高他們的探究積極性,讓他們在思維活躍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從而能從多個方面對語文知識進行理解,促進他們創新思維的發展。在開展創新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通過和教師共同討論以加深認識,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在主動思考、探究、質疑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他們在自由、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學習,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深刻領悟課文蘊含的深意。隨著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習,課堂教學充滿了活力。
二、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深入發展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知識和學生的生活相距較遠,由于他們的知識和認知能力有限,不能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把多媒體引入到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能直觀展現的特性進行教學,使學生在生動、直觀的情境中進行探究,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性,讓他們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引導下進行深入探究,能有效突破重難點,促進語文思維的深入發展。在直觀的教學情境中,隨著學生對知識理解的不斷加深,有利于把直觀認識轉化成抽象理解,促進他們抽象思維的發展。例如,在教學《漁夫的故事》時,教師可以把課文內容設計成趣味的動畫模式,把文字內容以動態的動畫視頻播放出來。在觀看過程中,學生被多媒體播放的內容所吸引,進入到了積極思考狀態,通過深入分析教材內容,實現了對教材內容的深刻理解。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教師不能夸大多媒體對教學的促進作用,以免讓多媒體教學方式占領課堂。而是要從教材內容出發,合理適度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教師的引導和多媒體相結合,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提高,讓學生學得開心,收獲更多的知識。
三、運用問題激趣,提高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就會促進他們思維的積極運轉,促使他們從已有的語文知識體系中尋找和問題有關的知識,通過分析有效解決問題。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有趣味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探究欲望。他們迫切地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因而就會主動思考和分析。在設計問題時,教師既要注重問題的趣味性,通過問題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同時,問題還要有梯度,由簡到難逐層遞進,讓學生在解決完一個問題后,順利進入到更有難度的問題探究中,從而讓他們把解決問題作為學習活動中的挑戰,不斷刷新自己的學習記錄,享受強烈的學習成就感。例如,在教學《釣魚的啟示》時,教師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在生活中哪個學生釣過魚,在釣魚時候的感受是什么?在生活化的問題提出來之后,有過釣魚經驗的學生會主動發表自己的釣魚感受。然后,教師讓學生進行課文內容的解讀,并提出問題:作者的父親在釣上鱸魚之后為什么又讓作者把鱸魚放到湖里?作者在放鱸魚時是怎樣的心情?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了反復閱讀和深入分析,深刻體會作者的心情和感受。通過逐層深入的進行提問,讓學生理解父親要作者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讀懂了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從而更深刻全面地理解了課文內容。
四、注重寫作教學,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讓他們把自己觀察到的和想法通過優美的語言表述出來。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從教材內容出發,給學生布置寫作任務,激發他們的寫作積極性。例如,在教學了《假如沒有灰塵》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假如……》為題進行寫作,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寫出優秀的作文。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指導,讓他們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對印象深刻的事件進行描述,并在寫作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觀點。除了在語文課堂和寫作之間建立聯系,教師還要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閱讀結束之后把閱讀感受寫下來。通過不斷的寫作練習,使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斷提高,從而為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語文素質打好了基礎。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實施創新教育,就要把握新課標教學理念的真諦,在教學活動中發揮教學組織和指導作用,使課堂教學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煥發活力,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使他們在主動意識的支配下進行課文內容的探究,促進他們學習能力的提高,實現高效的創新教學。
作者:鄭利春 單位:河北省邢臺經濟開發區青介學區善南小學
參考文獻:
[1]王茹.淺談使用電教手段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6).
[2]王光蕓.電子書包與小學語文傳統教學模式的融合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