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媒體高校思政創新教育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縮短教與學之間的溝通距離
現階段很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已認識到新媒體這一新興思政教育載體的優勢,其主要體現在高校思政教師會受到年齡因素影響使其難以與大學生直接溝通,而教師可以將大學生所喜愛的QICQ、微博、微信以及人人網作為信息獲取工具,同時也對便利師生之間的交流有著重要作用。再者,在新媒體的支撐下可以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態,尤其是部分思政教師開始利用網絡習慣與學生開展交流,十分容易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高校思政教育不為人知的一面,對培養大學生對思政教育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作用。
(二)新媒體拓寬了思政教育范圍
現階段高校思政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新媒體所具備的承載大、速度快、覆蓋廣等優勢性能,新媒體環境中師生可以利用多種途經來獲取多樣化的信息,所以在新媒體大背景下學科與學科間的界限越來越薄弱,很多學生會將網絡中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高校思政教育傳統的課堂形式在未來勢必會徹底改變,對于學生來說在新媒體背景下只學習一種知識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設立一個教育平臺來為學生解惑,大學生可以利用多樣化的溝通形式來與思政教師進行溝通,以便于大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一個滿意的最終答案。
(三)新媒體的靈活性豐富了思政教育載體
現階段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是將書本與課堂作為主要的教育載體,在該種教育模式下往往會導致學生出現厭煩感,這也是大部分學生對思政教育缺乏興趣的主要原因,所以對于高校思政教育來說教育載體的落后勢必會對其課堂有效性產生影響,新媒體背景下的多種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彌補這一弊端。例如,教師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將網絡上盛行的博客、微博、微信、BBS等作為教育載體,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在新媒體時代其具有更為靈活的教育形式,再加上該種教育模式下可以有效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教師只需要將思政教育信息到教育平臺上便可以傳達給學生。
(四)新媒體有利于思政教育體系建設
本文認為新媒體的出現徹底打破了虛擬與真實之間的界限,同時在新媒體背景下可以充分保障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我們無法否認高校思政傳統教育模式下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性,學生很難對教師講出心里話,對于高校思政教育來說其是具體實踐過程中的一個難點,并且其已發展成為限制高校思政教育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教師利用新媒體可以通過多種途經與學生進行溝通,學生也會將生活與學習上的一些困惑說給教師,這對加深師生之間的了解深度有著重要作用,對于學生來說思政教師利用與其平等工具進行溝通時,可以有效掀掉高校思政教師那層神秘的面紗,所以這對進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整體成效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的創新策略
(一)運用網絡媒體作為思政教育手段
現階段大學生在互聯網上開始由“讀者”向“共同創造者”方向進行過渡,對于大學生來說主動或被動的接受互聯網信息已無法滿足其需求,其開始基于自身個性化需求主動地參與互聯網信息的創造,所以對于高校思政教育來說其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這一特點,通過設置一個互聯網思政教育平臺不僅可以讓學生接收信息,還可以通過開展多樣化的線上思政教育活動來讓學生參與創造,這也是新媒體背景下拓寬思政教育途徑的一個策略。對于各大高校來說校園BBS是一個較為成熟的網絡設施,其允許學生在校園BBS中信息與交流,同時校園BBS作為高校思政教育一個重要陣地,其在保存文檔和搜索查閱等方面有著很多優勢性能,所以高校思政教師要結合當代大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來利用校園BBS作為教育平臺,將國內外一些熱點話題通過篩選后有組織的推送給學生,以便于其可以幫助學生基于客觀角度來審視這些話題。
(二)運用手機媒體作為思政教育手段
現階段大學生沒人至少會擁有1部以上的智能手機,所以智能手機已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尤其是4G網絡開始高度普及的新媒體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師能否利用好手機媒體這一特殊的思政教育平臺,已成為當前國內學者在研究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現階段很多學生都會在智能手機等移動媒體上使用手機QQ、微信以及百度論壇等,所以本文針對微信平臺作為高校思政創新教育手段,微信在使用過程中不僅具備群聊的功能,同時微信朋友圈也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信息平臺進行利用,再加上微信所支持的語音、文字、圖片以及視頻等發送功能,所以對于高校思政教育來說可以進一步提高其實效性,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篩選一些優秀的思政教育資源,以及一些室內外熱點話題的優秀評論文章等,將其到朋友圈中使每一個成為好友的大學生都可以看到。對于高校思政教師來說手機媒體可以作為一個雙向溝通平臺,很多大學生都習慣將一些心理變化展現在朋友圈中,所以對于高校思政教師來說可以將手機媒體作為一個學生心理變化監控平臺,以便于其可以通過及時的溝通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實際問題。
(三)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理念的創新
本文認為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師要認識到雙向交流對于思政教育發展的意義,只有教師充分利用多種教育手段來實現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才能徹底打破傳統思政教育模式下灌輸式教育的壁壘,而師生交流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并且允許大學生就當前國內外的一些時事熱點進行討論,而高校思政教師利用該種教育手段可以消除大學生的逆反心理,從而使學生主動的去吸收和體會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再者,本文認為思政教育在教育理念創新要實現對現實生活的回歸,例如,一些社會人士開始對于思政教育內容中的名人事跡產生了質疑,所以在該種社會環境下會導致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形成受到影響,所以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回歸現實生活已成為一個必然趨勢,對于高校思政教育來說新媒體的發展不為是一個良好的“回歸”契機。
三、結語
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手段的創新要堅持“以學生為本”這一核心教育理念,結合當代大學生對高校思政教育的實際需求來對其教育手段進行創新與實踐,這樣才能通過多樣化的教育手段來推動高校思政教育的健康發展。
作者:彭錦霞 單位:湖南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