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路徑,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也是人類社會的生活通則,加強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一直備受學界關注。本文探討高校加強誠信教育的路徑,有助于展現大學生的責任擔當,促進大學生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大學生誠信教育迫在眉睫,探索符合社會需求的教育方法,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應該成為高校加強誠信教育的著力點。
1誠信教育的相關理論
1.1誠信教育的概念
國內學者認為,誠信教育的概念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層面,從狹義層面上,誠信教育是教師根據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需要,并且遵循品德形成的規律,采用適合的道德教育手段和方法,從而培養受教育者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的一種活動。從廣義層面上,誠信教育泛指一切與誠信道德和誠信原則相關的教育活動。雖然,國內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探討誠信教育,但是關于誠信教育的表述都有共通之處,即大學生誠信教育側重培養人的道德素養,為更好的適應社會和個人發展需要。國外學者認為,誠信教育應該從小開始。兒童從小接受的信息和思想會直接影響其行為處事。培育誠實守信的孩子需要我們從小開展誠信教育,一直持續下去。此外,誠信教育方式方法要豐富多彩。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誠信教育容易引起學生反感,因為枯燥無味而拒絕學習。只有因材施教不斷的豐富教學方式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同時,誠信教育需要建立系統工程,這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的密切配合。單一渠道的誠信教育也有一定的成效,但脫離其他方面的有效配合,往往教育效果會大打折扣。綜上所述,國內外研究都十分重視誠信教育,而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大學生誠信教育研究更加迫在眉睫。
2大學生誠信教育存在的問題
2.1大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考試作弊不停
大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抄襲課程作業、剽竊學年論文、畢業論文花錢找人等現象更是屢禁不止,這使得學術誠信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受到挑戰。此外,部分學生懷有僥幸心理,在考試過程中投機取巧進行作弊,違反誠信的道德紅線,考試不僅是考查大學生的學習效果,更是考驗大學生是否具備誠實守信品德的試金石。
2.2大學生故意破壞助學系統,信用意識缺失
自從1999年起,我國開啟高校助學貸款服務以來,為大學生順利入學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支持。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部分學生偽造貧困證明故意騙取助學金,真正需要助學金的同學則很難順利申請助學金。甚至有些辦理助學貸款的大學生,順利畢業后,不能按時償還貸款,拒接銀行的催款電話,導致個人征信系統受影響。此外,大學生的信用意識淡薄,經濟能力有限,喜歡和同學進行攀比,經常入不敷出,容易出現鉆系統漏洞、欠費逃單、相互欺詐、甚至借高利貸。大學生對輕視個人信用是造成日常生活誠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2.3大學生就業協議違約率高,求職簡歷造假
大學生就業協議是高校、企業、學生三者之間的就業保障,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發生違約現象,這說明大學生群體缺少契約精神,不重視法律責任。此外,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大學生為了能找到心儀的工作,不惜進行簡歷造假,求職簡歷中篡改成績、偽造證書儼然變成高校眾所周知的秘密。大學生這些不誠信的行為不僅為企業增添了用人成本,也為學校造成了負面的社會影響。
2.4大學生人際交往危機四起,師生騙局多樣
如今的大學生屬于互聯網原住民,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較少,這也造成了大學生人際關系不和諧的難題。同學之間的溝通缺少基本的信任,經常出現各種互相傷害的惡性事件,非常令人擔憂。此外,師生之間的信任也危在旦夕,大學生經常偽造假條逃課,假條內容花樣百出,這是對學校規章制度的肆意挑釁。
3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優化策略
3.1更新誠信教育理念
網絡文化陣地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與行為習慣的影響非常深刻。如果誠信文化不能及時占領學生的頭腦,那些精神垃圾就會乘虛而入。大學生誠信教育應該扎根在網絡文化陣地,把誠信教育體系中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積極的融入進來,教育理念也應該與時俱進。同時,高校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等通訊平臺優勢,迅速搶占大學生誠信教育陣地,還要在教育形式上順勢而為、不斷創新。以大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大學生的創造性、主體性、開放性特點,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和學生成長的基本規律。
3.2強化誠信師資培訓
高校應該鼓勵教師開發優秀的誠信教育成果,這將有助于大學生誠信教育發揮成效。高校教師在制作微課的過程是從無到有的過程,需要深入研究平臺的各種功能,在運用的過程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高校應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網絡技術培訓,給予人財物的大力支持,定期開展互聯網應用的專題培訓,幫助高校教師不斷提升互聯網教學能力,拓展網絡平臺的使用范圍,一起制作出有關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優秀成果,吸引大學生群體自覺學習誠信教育內容,提升日常生活中的誠信意識。
3.3搭建誠信教育平臺
隨著時代的進步,高校誠信教育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教育范式,本文提倡高校構建全覆蓋、協同式、體系化的新教育范式。一方面,高校搭建誠信教育平臺。高校教師要積極主動的加入主流通訊平臺,華麗轉身為知識的傳播者,在微博、微信等平臺定期誠信知識、誠信故事等系列內容,靈活運用互聯網技巧,實時推送誠信教育知識,讓誠信教育在潛移默化中教化學生。另一方面,高校開拓教育載體。碎片化的知識更有助于大學生的理解和吸收,高校教師應緊密圍繞主題,完成新穎教學案例,精美教學內容,完整教學設計。此外,高校誠信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大學生制作拍攝誠實守信方面的“微電影”、“微視頻”,讓大學生更新對誠信的認識,體會到現實生活中誠信的魅力。
作者:李薇薇 單位:沈陽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