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誠信教育對高職人才培養的啟示,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美國是一個有著很高社會信用度的國家,其學術誠信教育在科技、經濟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分析美國高校的誠信教育機制可以發現,專門的誠信機構、詳細的誠信制度、務實的教育措施、人性化的幫助和嚴厲的懲戒等保證了誠信教育的實效。不小比例的我國高職學生存在著失信現象,高職院??山梃b美國的做法,在加強道德教育實效、設立專門的誠信機構、開展學術誠信規范輔導、提供學業幫扶和推行教學改革、加大失信懲處力度等方面加強高職學生誠信教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中美對比;誠信教育;學術規范;高職院校;人才培養
0引言
誠信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它是一個倫理道德范疇,規范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離開誠信,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活動就會受到影響,各種假冒偽劣、合同詐騙、學術不端等行為危害社會和個人,造成經濟損失、健康傷害及資源浪費等嚴重后果。高職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誠信現象占有不小比例。根據本課題組對南通某高校321位學生的調查,認為身邊同學中有作業或論文抄襲現象的占34%,考試作弊的占24%,拖欠學費的占32%。種種不誠信現象讓人們深惡痛絕,它不但破壞了教育公平,給學校帶來經濟損失,而且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以及社會對大學生的評價印象。關于大學生誠信問題的研究,國內學者從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規制定、社會信用體系建立、誠信檔案建設等角度進行了廣泛討論,如陳勇(2013)[1]、宗傳鑫等(2018)[2]。此外,有學者對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誠信教育進行了有益的探討,如張妍、胡劍(2016)[3]67、孫紀瑤、段妍(2018)[4]58-59等。這些研究使我們深入了解到美國的誠信教育機制,以及它們對美國學術研究和科技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對于如何將發達國家誠信教育機制有效地運用到我國高職院校,還沒有充分的研究。筆者將結合自身的考察和研究,對美國誠信教育機制中的可借鑒部分進行梳理,并根據我國實際情況提出加強誠信建設、提升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建議。
1美國的誠信教育機制
陳麗君(2009)[5]21-22將誠信分為三個方面,即社會誠信、經濟誠信和學業誠信。誠信教育在美國高校主要表現為學術誠信教育。這是因為,美國大學生成長于信用機制完善的環境之下,從小就受到嚴格的誠信教育,作為日常行為準則,誠信意識早已被植入每個人的價值思想內核,脫離誠信將在生活中舉步維艱。此外,源于商業活動中的契約精神更是美國社會所強調和推崇的,他們明白,如果沒有基本的經濟誠信,便無法在社會立足。因此,對于進入高校的大學生來講,他們已經具備較好的社會誠信和經濟誠信基礎,而學術誠信是美國高校重點培育的內容。具體說來,美國高校的誠信教育機制有如下特點。
1.1專門的學術誠信管理機構
美國聯邦政府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成立了專門的學術誠信管理機構,如隸屬于廉潔與利益總統委員會的“科研不端行為工作組”就是在當時科研不端行為曝光后成立的。[5]15后來,為了落實“關于不良研究行為聯邦政策”而成立了專業協調小組,美國各高校和實驗室也成立了相關的辦公機構,如“榮譽準則委員會”(HonorCodeCommittee),負責調查和處理學術不端行為,如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學術誠信委員會、馬薩諸塞大學的學術道德辦公室、貝勒大學的學術誠信辦公室等。[6]誠信管理機構由學校成立,負責學術誠信政策的宣傳實施以及誠信教育活動的開展,以及對不誠信學術行為進行監察、調查和處理。成員由選拔出的學生和教師組成,實行學生自治管理。如有可疑的學術不誠信行為被發現或被揭發,則該委員會啟動調查程序,其嚴肅程度不亞于法庭開庭。此外,美國還成立了“學術誠信中心”(CenterforAca-demicIntegrity),它的任務是學術誠信文化的培育、學術誠信建設的指導和評估。[3]69由于評估的結果是美國高校排名的依據之一,因而各高校非常重視。高校需要制定學術誠信政策以及學術誠信教育的具體措施,才能成為“學術誠信中心”的會員并接受誠信評估。到2014年已有400余所大學成為了該中心的會員,并自覺承擔著維護學術誠信的使命。
1.2具體的誠信守則和榮譽制度
美國高校的學生守則中對學術誠信提出了明確要求,這些誠信要求體現在各種規則或標準里,如榮譽準則(HonorCode)、社區標準(CommunityStandard)、校園契約(CampusCovenant)、學術誠信政策(AcademicIntegrityPolicy)、修訂版榮譽準則(ModifiedHonorCode)等。發端于威廉與瑪麗學院的榮譽準則主要倡導無人監考、簽署榮譽誓言、報告失信行為等,后來,隨著美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榮譽準則的內容逐漸豐富并演進,形成新榮譽準則。新榮譽準則強調學生個人在學術活動中的自覺性和主體性,同時發揮同伴和學校教師在學術活動中影響和監督作用,從而構建一個學術誠信共同體。以哈特蘭德社區學院(HeartlandCommunityCollege)為例,在該校學生手冊中規定的“學生行為(StudentConduct)”部分有學業誠信和榮譽準則的內容。其中關于學業不誠信的界定包括但不限于虛報(偽造)數據、篡改學術記錄或文件、作弊、協助作弊或其他學術不端行為、剽竊、非經授權而入侵計算機學術記錄或管理系統。[8]每一種學術不誠信行為下面又詳細說明了不誠信的具體內涵。
1.3務實而細致的誠信教育方法
在美國高校,誠信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融合于各學科的課程實施過程中。一些高校從新生入學開始就要求學生簽署榮譽承諾或榮譽誓言(HonorPledge)。在誠信教育的安排上,既有一些公共的關于學術誠信教育的課程,也有各科教師對于課程作業和考試的誠信要求,以及關于抄襲、剽竊等不誠信行為的認定。以學生撰寫讀書報告或論文為例。多數剛進校的大學生由于未經過系統的寫作訓練,對于作業或論文中如何區分正確引用和剽竊往往不太明確,需要教師給予專門的寫作誠信指導。各科教師在教學中均通過具體的實例讓學生懂得什么是正確引用、什么是抄襲或剽竊。此外,不少高校還強調,學生不知曉什么是抄襲行為不能構成其免受處罰的理由??梢?,學生有義務自覺了解并弄清有關不誠信行為的界定,從而主動避免不誠信行為的發生。美國高校還強調學術誠信教育的全員性。[4]65不僅學生本人要對失信行為負責,教師或失信行為的目擊者,都有責任對不誠信行為進行揭發或匯報。例如貝勒大學(BaylorU-niversity)的“榮譽準則及程序”就規定:“目睹了自認為不誠信或有理由認為不誠信的行為卻沒有按榮譽準則要求進行匯報的,屬于不誠信行為。”[9]也就是說,不誠信行為的目擊者或認為某種行為可疑的第三者,都有義務把事實或可疑現象舉報出來。這充分體現了誠信教育的全員性。
1.4人性化的學業關懷與幫助
誠信教育在美國并非冷冰冰的,而是與對學生的關心和引導相結合。除了各科教師對不誠信行為的教育和防范外,美國不少高校還給予學業有困難的學生必要的幫助和重新規劃。例如,哈特蘭德社區學院的榮譽準則中明確表示:“如果你覺得課程內容壓得你喘不過氣來,請聯系教師反映你的顧慮。學校會提供免費的輔導、免費的論文寫作幫助以及校園內的時間管理和學習技能訓練班。”[8]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學生為了作業或論文而作弊的念頭。如果確實存在學業差距太大而無法完成的情況,也可聯系學術幫助中心(AcademicSupportCenter)的咨詢教師,免費獲取職業規劃和建議,其目的是讓個人的興趣和能力得到充分發揮,而不是強人所難。
1.5嚴厲的失信懲戒措施與嚴重的失信后果
美國高校在學術不誠信的處理問題上絕不手軟。對于發現的或被揭發的不誠信行為將開展程序化調查,其過程包括報告、調查、審判與終極審判四個階段,[4]62-63由榮譽委員會成員對被調查人進行多次的偵查和鑒定,最終做出是否有學術不誠信行為的裁決。當然,為了保證被調查者的權利,對最后判決不服的可以在判決生效后的一定時間內申訴。一旦不誠信行為得到最后的確認,當事人面臨的是嚴厲的處罰。從課程角度來講,該門課程將以零分計算,并視情節輕重取消或暫時取消該課程的修習資格,同時向任課教師道歉。從學校的角度來看,處罰措施有留校察看、休學、開除學籍等。更為嚴重的后果是,所有的不誠信行為均會記入個人信用檔案,該檔案與社會信用體系接軌。美國公民都有一個社會保障號碼,其中有該公民的信用記錄,且會伴隨其終生,因而信用在美國公民心中占有絕對的重要地位。對于有不誠信經歷的公民,將在升學、求職、購物等生活的各個方面碰壁。正是因為失信的代價如此巨大,使得美國公民不會輕易鋌而走險去觸碰不誠信的“高壓線”。
2美國的誠信教育機制對我國高職人才培養的啟示
由美國高校的誠信教育機制可見,誠信建設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涉及諸多因素。針對我國高職學生中存在的作業、論文抄襲、考試作弊、拖欠學費等現象,我國高職院校可借鑒美國的做法,通過務實有效的措施加強誠信建設,提升人才素質和人才培養質量。
2.1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實效
誠信是倫理道德的范疇,誠信教育很大程度上是思想品德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誠信教育的主陣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個媒介,大力宣傳貫徹黨和國家有關誠信建設的方針政策,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和中央辦公廳2013年12月下發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提出要努力營造優良的信用環境,提升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我國的誠信教育歷史悠久,但實效并不顯著。一個重要原因是傳統文化因素導致公眾對誠信的認知發生偏差。傳統的“老實人吃虧”“辦事要靈活”的思想讓一些人雖然從思想上接受了誠信意識,但在行動上卻另來一套。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誠信教育方法不當。簡單地以“宣讀”“告知”的方式進行誠信教育是沒有用的,可以通過英雄模范專題報告、討論或辯論、社會調查、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將誠信教育貫穿于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做到細致入微、深入人心,真正起到誠信教育的效果。
2.2設立專門的誠信教育機構
美國高校從上到下有一個專門負責誠信工作的機構,并有專門人員承擔失信行為的監督、調查和處理工作。我國高校對學生失信現象多數是按照違反行為規范來處理的,常常是與相關部門的人員有關,如負責學生工作的學工處、班主任、輔導員,或者是負責教學考試秩序的教務處工作人員、任課教師等,還可能是財務工作人員。由于沒有專門的人員配備,使得對于失信行為的處理缺乏嚴格的規范,尺度的把握不準確等。近年來,高職學生失信現象仍然嚴重,高職院校應設立由副校長牽頭的誠信事務專門機構,并在教務處、財務處、后勤處、檔案室以及各班級指派專門人員負責。高校管理者要借鑒美國的理念,將學術誠信教育視為“治校之本”[7]207,通過專門的誠信事務處理機構開展程序化工作,營造一個守信受表彰、失信受處罰的誠信氛圍,保證對失信問題的權威解決,提高失信事務處理的效率,從而改變目前誠信問題在高校工作中的邊緣地位。
2.3開展學術誠信規范輔導
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首先要從學業誠信抓起,離開了學業誠信,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都將成為泡影。除常見的作業抄襲、考試作弊外,最常見的學術不端行為就是論文抄襲和引用不規范。如今多數高職學生都有畢業論文寫作的要求,平時作業上交小論文的任務也有增多。與國外學生相似的是,他們在中學階段沒有接受過文獻引用方面的培訓,對于什么是正確引用、什么是抄襲或剽竊知之甚少,學生有時就因為界限判斷不清而犯下錯誤。所以明確學術誠信規范是提高學生學術水平的前提。高校圖書館是學術信息的交流和集散中心,學生的作業和論文寫作均離不開學術論文的檢索和利用。明娟、秦飛飛(2017)認為,我國高校應當借鑒國外的做法,發揮圖書館在學術誠信教育方面的作用。[10]如發放圖書館入學教育手冊、舉辦誠信教育宣傳周、開展專題講座等。在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學術資源,尤其是文獻的正確引用方面,通過實例將正確和錯誤的引用加以對照,并印發在手冊上發給每個學生,讓學生真正明白什么是抄襲和剽竊,從而有效避免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
2.4提供學業幫扶,推行教學改革
近年來,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逐年下滑,總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基礎差或懶惰怕學而難以順利完成作業或考試。由于功利性的想法或迫于家長的壓力,學生很可能選擇抄襲或作弊的方式獲取平時成績,提高考試分數,從而欺騙家長。事實上,這些學生如果得不到應有的學業幫助,幾乎不可能通過考試。為了保證人才培養質量,高職院校應當給有關學生提供英語、數學、物理等較難課程的額外輔導,讓他們能夠跟上進度,從而樹立起信心,減少作弊的可能性。除了學業上的幫扶之外,學校還應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據調查發現,學術不誠信的一個原因是學生認為“學習內容與職業無關”[7]205。因此,必須根據社會發展對現代職業教育人才素養的要求,科學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在教學方法上,要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尤其是人文社科類課程,它們具有開放性、主觀性特點,問題常常沒有所謂的“正確”或“標準”答案,因而更應當加強教學改革,摒棄“死記硬背”的做法。通過頭腦風暴討論、撰寫報告、校園采訪、案例分析、解決問題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查找資料、探索發現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批判、創新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引導、監督和幫助的作用。
2.5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治力度
要強化誠信教育的效果,必須加大對不誠信行為的打擊力度,提高失信行為的成本。在經濟誠信方面,我校學工處于2019年3月對享受國家助學金卻違反禁煙規定的6名學生給予了停發國家助學金的處分。這種做法值得兄弟院校借鑒。在考試作弊方面,由于《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對監考和作弊處罰的規定都很嚴格,在大型考試中的作弊行為已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在學校里大量的一般性考試以及平時的作業、論文中,對作弊或抄襲行為的處罰力度則有很大差異。在高職院校面臨招生和就業的雙重壓力下,部分院??紤]到學生的前途和學校的聲譽,僅對作弊學生給以批評教育處理,即使給予行政處分,通常也并不計入學生檔案。這種現象不利于對當事人的教育,也不利于全社會誠信風氣的養成,因而必須加以糾正。此外,還應加強信用檔案建設,提升個人的誠信意識,尤其要建立大學生信用檔案,并與社會信用體系接軌,讓失信人在社會上寸步難行。由于個人信用檔案在我國還尚未普及,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還在起步階段,但它對提升學生誠信素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3結語
高職學生的誠信問題事關個人素養和人才培養質量,事關整個社會文明素質的提高和國家科技、經濟的發展,因而應引起廣泛的重視。近年來,隨著黨中央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行動的深入,人們的誠信意識有所提高,誠信的氛圍有所改善,但仍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參與。筆者希望通過借鑒美國高校誠信教育的有效措施,在高職院校中加強學生誠信建設,提升學生誠信素質,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作者:孫峻 單位:南通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