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成人教育思政課實踐教學路徑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思想政治課是一門理論性較強,同時又具備較強政治特點與時代特點的課程。新的歷史時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提出要加強思政課的實踐教學環節。本文以河北開放大學為例,挖掘成人教育思政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探索創新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具體路徑,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分保障實踐教學;撰寫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指導用書;遴選河北境內的社會實踐基地;組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以期通過上述舉措切實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的育人功能,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實效性。
[關鍵詞]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
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稱思政課)要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與普通高校相比,河北開放大學思政課教學有其自身的顯著特點,如學生以成人為主,教師主要通過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這就決定在河北開放大學開設社會實踐活動會面臨諸多與普通高校不同的困境。鑒于開放大學的特殊性,更加彰顯了思政課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特殊重要性。
一、成人教育思政課社會實踐的重要性
(一)提升質量,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
創新開放大學與普通高校在辦學手段、培養對象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但開放大學同樣是黨和政府辦的大學,是社會主義大學,同樣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教育部對思政課教學改革的要求,提高思政課的教學質量,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服務。通過增設思政課的實踐教學環節,不僅可以提升理論教育的說服力,克服理論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效果不佳的弊端;還可以改善思政課重理論灌輸輕行動養成、重考試結果輕學習過程的教學模式,讓成人學生做到學習空間不受限,社會角色與學生身份不沖突,通過實踐課堂,進一步理解理論,驗證理論,使理論知識真正入腦入心。
(二)教學相長,提高教師理論研究水平
實現教師專業發展是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因此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視角,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只有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加強教學反思,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真正深入基層、企業、工廠等實踐基地進行實踐鍛煉,掌握本領域最新動態,通過對實踐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與周密組織,促進實踐活動與課堂講授相結合,互相補充,相得益彰,從而有助于提升教學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三)傳播紅色文化,堅定四個自信
開放大學作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新型高等學校,向來堅持面向基層、面向地方、面向行業、面向農村及邊遠民族地區辦學,其學生來自社會上的各行各業。目前河北地區注冊在籍的學生有30多萬人,群體數量龐大。總書記提出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利用我國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落實“四史”教育。燕趙大地,紅色“冀”憶無數,依托河北全省社會實踐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思政課社會實踐活動,受眾面之廣,影響力之大。結合省情開展實踐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堅定文化自信。
二、成人教育思政課社會實踐現狀分析
(一)社會實踐增設背景
2019年,國家開放大學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及教育部印發的《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等相關文件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活動中提高國家開放大學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和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增強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實效性,在現階段開設的思政課中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二)社會實踐考核過程
按照國家開放大學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核要求,思政課的最終成績需要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兩種方式共同完成,且兩項考核均需及格。形成性考核要求完成國家開放大學學習網每一門思政課的專題視頻學習和專題測驗,學習網自動記錄學生成績,形成性考核部分成績占該門課程總成績的50%。社會實踐的考核隸屬于終結性考核之中,終結性考核包括兩項任務:一是社會實踐環節,即在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基礎上,撰寫社會實踐報告,并提交到國家開放大學學習網,輔導教師查閱后給出相應成績,社會實踐報告的成績占該門課程總成績的20%。二是期末考試作業,一般為論述題或材料分析題,學生通過開卷的方式考試,在規定的時間段內完成作業,并提交到國家開放大學學習網,閱卷教師審閱后給出相應成績,該部分占該門課程總成績的30%。
(三)社會實踐內容要求
根據教學計劃安排,社會實踐主題、內容應圍繞相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進行選擇,選題包括:(1)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撰寫觀后感;(2)觀看愛國主義教育電影,撰寫觀后感;(3)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撰寫活動感受;(4)訪談“平凡中的輝煌———身邊的模范”,感受榜樣魅力,撰寫報告;(5)訪談共和國同齡人,感受新中國建立以來的滄桑巨變,撰寫報告;(6)感受改革開放成就———“我看家鄉變化大”,撰寫報告;(7)積極接受單位或社區等組織的思想道德、法律與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等的宣傳教育,自覺利用“學習強國”平臺進行學習,達到一定積分,撰寫學習體會;(8)結合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資源,開展傳承家鄉文化和傳統美德的社會實踐活動,撰寫實踐報告;(9)根據個人工作實際,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所學內容,談一談對職業夢與中國夢的認識,撰寫認識體會;(10)自擬題目。通過明確選題范圍,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洗禮,帶動學生主動參與道德建設的熱情。
三、成人教育思政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積極性不高
開放教育的學生大多都參加了工作,有一定的政治素養,恰恰是這種固有的成人思想影響實踐教學的進行。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大多都是在應付,沒有切實進行社會實踐,直接就撰寫社會實踐報告、體會、感悟。個別學生就寫一份社會實踐報告,把它作為所學各門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成果。
(二)輔導教師評閱太主觀
對于學生提交的社會實踐報告,教學點輔導教師在評閱時沒有統一的標準,因為學生撰寫的社會實踐報告五花八門,有的是參觀博物館、有的是參觀紀念館、有的去烈士陵園,有的寫觀看電影的觀后感,有的學生根本就不知道河北省內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三)學校尚未建立社會實踐基地
燕趙大地是一片歷史悠久的文化沃土,是一片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大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眾多,有古建筑及建筑群,烈士陵園,革命遺址、舊址,紀念館、博物館等。河北開放大學要積極謀劃,分門別類地建立自己的社會實踐基地,在實踐基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帶領學生去基地實地授課,可以邀請思政課老師進行實地研學。
四、成人教育思政課實踐教學路徑探析
“實踐-理論-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基本路徑。人在實踐的基礎上獲取大量的感性認識,如何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按照毛澤東《實踐論》:“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這是認識的第一次飛躍;我們把系統的理性認識或者說理論再應用到實踐中,指導具體的實踐工作,這是認識的第二次飛躍。人通過兩種途徑獲取知識和能力,一種是直接參與社會實踐;一種是學習書本知識。前者為直接經驗;后者為間接經驗。兩種經驗的獲取歸根結底都離不開社會實踐。
(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思政課的教學不應僅僅停留在書本的學習,要讓學生深刻理解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成人教育的學生盡管基本樹立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政課依然承載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之所以在本科專科每個專業中都開設思政課目的就是要通過思政課的教學幫助學樹立正確的觀念,提高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觀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輔導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開學第一課,開門見山地重點講解開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尤其是實踐教學占課程的學分,沒有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是不能獲得專科《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簡稱“思修與法基”)、本科《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全部學分的。
(二)完善思政課的學分保障實踐教學
按照目前國家開放大學關于思政課社會實踐的要求,他僅僅在兩門思政課中開設實踐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應該要求每門思政課都開設實踐教學并賦予相應的課程學分,只有用學分才能保障學生對實踐教學的重視,在職成人學生的功利性很強,就是要求順利拿到學歷,而拿到學歷需要獲得每門課程的全部學分,所以,我們應該在統設必修的思政課中增設實踐教學的學分,唯有如此才能在頂層設計上保障思政課的實踐教學工作的進行。
(三)組織編寫思政課社會實踐指導用書
2021年春季學期開始,結合開放教育成人學員的特點及河北省思政課實踐基地的現實,通過多方論證和細心研究,組織編寫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指導用書。該書內容設置涵蓋開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要求,統一的選題,具體社會實踐報告如何撰寫,具體的統一的評閱標準,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介紹。該書即是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指導用書,也是各個教學點輔導教師評閱社會實踐報告的依據。預計2021年11月初出版,通過該書規范開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實踐教學,提升全省系統開放教育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河北深厚的歷史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是我們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銘記歷史,面向未來。我們堅持對優秀文化和英雄精神的傳承,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教育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勿忘國恥,紀念英雄,熱愛祖國,英勇奮斗。
(四)遴選社會實踐基地
河北開放大學要積極投入資金打造屬于河北開大的社會實踐基地。河北省是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底蘊和革命歷史傳統的人文社科資源大省,燕趙大地是一片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土地。我校結合成人學生的特點和河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實際,遴選了38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依托河北境內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工作。中國有著5000年的歷史和文明,我們要用歷史沉淀下來的傳統文化切實教育學生,激發文化認同感;河北獨特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承載著“四史”教育精神蘊含,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做到知、情、意、行。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時刻根據學生特點、新時代的發展需要,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開辟教學途徑,把思想政治理論課變成培育學生愛黨、愛國家、愛人民、愛社會主義以及有溫度、有情懷的課程。
(五)組建思政課教學團隊
網絡環境下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工作需要全省開放大學系統思政課教師共同完成,為保障思政課實踐教學工作的落實必須組建教學團隊,為此河北開放大學集全省開大系統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組建教學團隊,河北開放大學思政課教學團隊成員共265人,團隊成員包括課程的專、兼職教師、市縣電大思政課教師、教學點輔導員、教學團隊負責人為課程責任教師。教學團隊負責實踐教學的具體落實,比如安排社會實踐選題、評閱社會實踐報告,落實實踐教學任務等。實踐出真知,實踐是理論的基礎,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在實踐基礎上不斷創新。要立足河北,定位開放教育社會實踐教學,通過宣揚河北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要求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尤其是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受洗禮,讓學生深切感受發生在河北大地的紅色歷史、紅色文化,激發學生學習榜樣的熱情、參與道德建設的主動,弘揚時代正能量,進一步落實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是學校德育教育的成果,也是本校思政課的一次拓展與深化,將為學校德育教育發揮積極導向和推動作用。
作者:楊書軍 單位:河北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