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論成人高等教育新型分離技術課程思政,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新型分離技術》是面向高等院校化工及相關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具有工程實踐性強、教學內容豐富等特點。本文基于成人高等教育所面臨的嚴峻形勢,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改革,如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能力、修訂教材內容、創新教學模式/方法、挖掘思政教育素材、健全教學考評機制,將課程思政新理念引入到《新型分離技術》專業課之中,以期構建符合新時代的課程體系,達到學以致用、服務社會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新型分離技術;成人高等教育;課程思政;專業課程;教學改革
2016年12月,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因此,為做好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復旦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等率先提出“課程思政”教學新理念,并迅速在全國高校中廣泛應用,標志著我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逐漸轉換為合力育人的課程思政建設[2]。課程思政是一種新興的、先進的協同育人理念,能夠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機融合,其本質是立德樹人,結構是立體多元,方法是顯隱結合,思維是科學創新。成人高等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完善終身教育體系、開放人才成長通道、促進就業和產教融合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盡管如此,我國成人高等院校在思政教育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如重文憑與知識/技能傳授、輕思政教育與專業質素培養,從而無法保障學生的價值取向與理想信念[3]。為解決這個問題,將課程思政教學理念引入到成人高等教育體系,使德育和智育同向同行,是提升學生學習效果、落實思政工作的有效方法。《新型分離技術》是一門應用于高等院校化工及相關專業、始終處于發展過程的重要基礎課程,主要包括膜分離、特種精餾、特種溶劑萃取、離子交換與色譜分離、液膜與泡沫分離、印跡分離等技術,涉及基礎理論、過程原理、工藝流程優化、設備選擇與計算等[4]。對成人高等教育學生來說,由于其生源多樣化、基礎參差不齊,且該課程教學內容廣泛、專業術語/概念較多,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教學難度較大。因此,如何將大思政理念全面貫穿于專業課當中,使學生全面了解化工生產中的新型分離技術,主動提升其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以適應高新技術的發展步伐,是構建《新型分離技術》課堂思政體系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我校繼續教育創新發展所必須探索與思考的課題。
1加強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辦好《新型分離技術》課程思政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作為思政教育的實施者,其本身的政治理論水平和育人育德能力直接影響課程思政的質量與效果。教師只有主動參加課程思政相關培訓與研討,與教研室其他老師交流學習,才能拓寬專業視野,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和教學水平,才能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自然融入思政教育,用淵博的學識與閱歷、高尚的師德修養和人格魅力去激發學生內心對知識與道德的渴望,為其人生打開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此外,相對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的學生在年齡、思想性格、教育背景和社會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任課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與理解,在課堂上循循善誘的引導他們認真聽講,在課前/課后與他們分享學習心得,并主動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可能遇到的困難,才能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幫助與信任。只有老師與學生擺正心態、相互尊重,才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愉悅的氛圍中傳遞相關知識和正能量,推動課程思政教育的順利開展。
2合理修訂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方法
《新型分離技術》全面介紹了各種新型分離技術的發展趨勢、基本原理、工藝流程和相關設備,內容繁瑣且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考慮到成人高等教育的職業性特點,我們應以專業特色和思想道德為基準重新制定培養目標,對《新型分離技術》的內容進行一系列的歸納和簡化,并制作適宜的動畫素材、微課視頻、試題庫和PPT等,力求做到教學與實際、學習與應用、能力與道德相統一。例如,對于化工專業的學生,應重點講述特種精餾、超臨界流體與特種溶劑萃取、吸附與色譜分離等;對于環境/食品專業的學生,應詳細闡述各種膜分離技術、印跡分離、離子交換與液膜分離等。同時,在授課過程中穿插生產過程實例、行業成果最新進展、工程觀念與職業道德等,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進而找到自身實踐應用和知識儲備的切入點,全方位提升綜合素質[5]。當然,在教學過程中,科學的教學方法同樣重要。對于成人高等教育來說,應當創新教學方法,采用新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以線下教學為主,線上教學為輔。具體來說,線下教學包含專業課教學與實驗教學,目的是增加對課本知識的感性認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學精神;線上教學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主要為重要知識點回顧和習題/案例講解,幫助學生鞏固學習內容,增加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問性[6]。教師更可以借助線上平臺數據即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隨之給予積極的反饋和自我調整。此外,無論采用線上還是線下教學,在講述課程內容時都應巧妙的引入案例教學、課堂討論、引探教學或翻轉課堂教學等,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到《新型分離技術》課程之中,寓價值取向和理想信念于知識傳授之中,真正做到教學育人和學以致用。
3整合思政教育資源,培養新時代學生的使命與擔當
《新型分離技術》蘊含豐富的思政教育資源。為使思政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我們必須對該課程的德育元素進行提煉、總結和歸納。例如,通過介紹新型分離技術的發展歷程與地位作用,可以用科學家不畏艱難和勇于攀登的精神以及科技創新帶來的社會文明變革來激發學生的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通過講解各種膜分離技術(如反滲透、微濾、膜電解、雙極膜電解等),強調其在維持生態環境平衡、保護人類身體健康中的突出奉獻,并結合我國生態環境的明顯改善和國家對環境治理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綠色環保意識;通過闡述特種精餾、超臨界萃取以及特種溶劑萃取等,指出節能減排、資源結構調整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樹立學生正確的發展理念與使命擔當。同時,借助實驗教學與案例講解,對其進行安全與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學生形成強烈的安全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還可以借助課后習題作業培養學生堅持不懈、嚴謹認真的態度。總之,只要老師能夠積極整合思政教育資源,用自己風趣幽默的講解和為國育才的情懷不斷感染學生,就一定能夠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使命擔當。
4健全教學考評機制,將思政教育落到實處
成人高等教育課程思政是一項宏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建立與之匹配的教學育人評價體系[7]。首先,設置合理的育人評價導向,在《新型分離技術》教學過程中全方位、多層次融入思政元素,使學生達到“知識-能力-價值觀”的有機統一,同步實現正確的價值引領和知識傳授。其次,引入“過程評價”和“多層次評價”綜合機制,按照“思政教育+知識傳授為中心,平時成績+實驗成績+期末成績為基礎,師生互評+院校考核為手段,立德+樹人為目標”的原則,對課程思政成效進行評估、反饋與改進。第三,制定科學的教學激勵措施,以調動專業教師的工作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其全身心參與成人高等教育課程思政的教學研究與實踐探索,將思政教育落到實處。因此,只要我們遵循教育規律,健全考評機制,結合前述改革措施,就一定能夠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與時俱進的《新型分離技術》課程思政體系。
5結語
總之,在成人高等教育《新型分離技術》課程思政建設中,通過提高專業課教師思政能力、修訂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完善考評機制等,能夠建立“智育-能力-德育”多元一體的新型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使知識傳授與道德培養同向同行,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進而實現立德樹人、服務社會的教學目標。
作者:臧楊 張淮浩 單位:揚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