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管育并重”在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采用傳統觀念,已經存在不適應的問題,班主任要結合現階段人才培養的需要,在德育教育實踐方面優化教育過程,有效提升教育工作開展質量。將“管育并重”模應用在德育教育中去,有助于改善德育教育現狀,提高德育教育整體質量。
關鍵詞:德育教育;“管育并重”模式;班主任
班主任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引導者和指導者,在具體德育教育中要及時更新觀念,以創新的理念引導德育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將“管育并重”模式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才能有助于保障德育教育的質量。通過融入創新的德育教育模式,發揮“管育并重”模式作用,才能有效提升德育工作開展質量,最大限度上提升教育工作水平。
一、班主任德育教育問題及“管育并重”關系
1.班主任德育教育問題
班主任德育教育質量有效控制,采用傳統教育的觀念無法發揮有效作用,德育教育的效率比較低下,從以下德育教育的問題進行闡述:
(1)德育教育理念缺乏創新
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涉及的德育理念滯后的問題比較突出,班主任沒有和當前新型人才培養理念相結合,德育理念存在著滯后性問題,這就必然會影響德育教育的質量與效果。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依然是采用傳統硬性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學生出現抵觸心理,不利于呈現良好德育教育效果。
(2)學生管理的難度較大
為能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質量,教師只有在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心理狀態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開展管理活動。而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的時候,由于面對的學生的個性鮮明,和以往的學生特點有著不同,管理起來也有著比較大的難度。
(3)德育教育方式缺乏創新
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時,應用的方式存在僵化的現象,沒有結合當前師生學習的需求提出創新的德育教育方式,從而影響了最終德育教育的質量與效果。教師將學生作為道德教育主體,從教師角度出發,并沒有和新教育改革要求相契合,缺乏學生為本的理念融入,造成了德育教育效果差的問題。德育工作開展中教育方式選擇應用存在著不合理之處,沒有將新型的德育教育方式與實際教育工作緊密結合,缺乏聯系學生個性特征,沒有差別化對待,造成了德育教育效果差的問題。
2.德育教育中管育的關系辨析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才能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將“管育并重”的模式和德育教育相結合,把“管”和“育”進行結合,同等看待,通過不同教育形式落實,就能對學生學習進步起到促進作用。德育教育過程中班主任為工作重心,在德育工作落實過程中,提升學生道德品質和職業素養。德育教育中管和育之間有著緊密聯系,兩者都是不可缺少的,管是育的前提條件,是制度化管理,是約束性規定。學生在學校中以及班級中,需要遵守相應規章制度,德育教育中管理就成為前提。學生有自身的特征,這就決定了每個學生都是有個性的主體,通過統一化制度管理容易造成學生抵觸,所以在育人方式上分別對待比較重要,采用科學化育人的方式,能最大限度上提升德育管理的最終質量與效果。
二、班主任德育教育“管育并重”模式應用措施
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提高教育的質量,這就需要將“管育并重”的模式加以科學運用,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了解“管育并重”模式
班主任提高德育教育質量,要轉變教育的觀念,從新的教育模式應用環節加強重視,最大限度上保障“管育并重”模式應用質量效果。“管育并重”模式是德育教育的有效模式,是將“管”和“育”進行有效結合的教育模式,“管”主要是結合學校制定的制度對學生有效管理,而“育”主要是采用學生能接受的方式做好德育工作,按照社會道德準備進行教育。兩者的關系比較緊密,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要加深對“管育并重”模式的認識,準確地理解“管”和“育”的關系以及工作的重點,最大限度上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以及自我約束能力,實現育人目標。通過運用“管育并重”模式積極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以及生活觀念,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態度。“管育并重”模式運用要有側重點,以“育”為主,只有做好以理育人,以德育人,以情育人,才能促進學生良好發展,提高德育教育的質量。
2.“管育并重”模式抓住實踐要點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為能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質量,將“管育并重”模式科學運用比較關鍵,要在實踐工作中抓住實踐要點。班主任要注重對學生社會意識以及職業意識進行培養,尤其是在德育活動中,需要激發學生責任意識。通過角色扮演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讓學生能夠適應不同的角色,從實踐活動中加強合作交流,最大限度上提高學生合作意識,改變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班主任在實踐中,從生活各方面汲取德育教育的素材,創造德育教育機會,引導學生能在德育教育活動中轉變道德思想,樹立正確的觀念,提高學生自身道德品質。
3.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加強溝通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為能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質量,教師要將學生在課堂中主體地位鮮明突出,教師要和學生之間加強溝通聯系。班主任只有在了解學生學習狀況以及思想狀態的基礎上,才能有的放矢設計德育教育的方案。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性鮮明的個體,學校或社會大環境對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的影響比較大,班主任在其中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班主任首先不能直接批評,要從保護學生個人自尊的角度出發,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自己的錯誤自主反思,從心理上讓學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轉變,如此能深化學生對錯誤的認識。班主任只有和學生加強溝通交流,了解學生主體思想狀態,才能針對性設置德育教育的方案。
4.留給學生空間,強化學生認識
德育工作開展有著不同的形式,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方面要能從學生角度出發,注重留給學生相應的空間,讓學生能夠自主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中要充分發揮“管”的藝術價值,能夠留給學生適當空間,讓學生能有自己的發展空間,避免管理過嚴而出現相反的問題,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會產生抑制影響。教師對學生需要采取正面引導的方式,管理中要轉變傳統方式,引導學生能正確認識規章制度發揮的作用,挖掘制度對規范學生行為規范的價值,實踐中發揮積極作用。班主任要留給學生充足的發展空間,強化學生認識,尊重以及愛護學生,班主任可通過交朋友的方式實現育人,和學生保持平等關系,深入學生內心中去,才能了解學生心聲,有助于贏得學生尊重。讓學生在成長中提高對自身的認識,在德育方面發揮主觀能動性,為實現最終育人目標打下基礎。
5.班主任注重“管”“育”的協調
德育教育中教師運用“管育并重”模式要注重將“管”和“育”的關系合理處理,“管”是基礎,要讓學生對管理形成正確的認識。班主任在實際管理中不能過分采用強制手段,對學生正確行為不應當過多干涉,管理中要抱著尊重學生個人隱私以及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態度,合理運用管理制度,減少強制管理參與,讓學生能夠方便接受。“管育并重”模式運用從“育”的環節也要加大力度,將“育”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有助于促進學生素質提升。班主任需要改變傳統的育人方式,改變班主任的傳統威嚴形象,要能和學生之間形成緊密的聯系,以德育人,讓學生對班主任采取的育人方式產生認同感,在此基礎上才能有助于管理活動順利開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由于涉及的管理內容多,采用傳統單一硬性的管理方式,無法適應當前學生素質發展要求。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觀念以及方式上要進行創新,能真正認識到“管育并重”模式的運用價值,班主任在實踐中通過和學生加強聯系,針對性實施“管”和“育”的舉措,才能有助于學生良好發展。
作者:李永貴 單位:甘肅省臨夏州教師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