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物理課堂學生安全教育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調查顯示:全球每天死于意外傷害的人數是16000,全年超過500萬,中國達70萬之多,其中青少年約占半數,所以加強青少年學生的安全教育刻不容緩。現在全國的中小學生都在安全教育平臺上學習自我保護知識,社會、學校、家長也都加大了安全教育的力度,但是為什么還有很多危險性行為屢禁不止呢?很大一個原因是學生雖然能將各種安全口訣背的滾瓜爛熟,但是卻不真正了解原因,正所謂無知者無畏,總有僥幸心理。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徹底明白可能導致事故的原因,才能意識到事故后果的可怕性,才能樹立起安全意識和自覺自律的好習慣。物理課堂可以和安全教育結合起來,物理老師充當知識講解員、安全督導員,為保護學生安全盡一份力。下面結合實際情況,舉幾個例子。
一、校內人身安全
經常有學生因為頑皮會從樓上向下扔水氣球、小石子等物品,因為高空拋物發生的校園傷害事件并不少見。法律規定:如果拋物行為致人死亡,則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并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拋物行為致人損傷,則依法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學生往往認為扔的都是小東西所以不會傷到別人,所以屢禁不止。但是利用自由落體運動及拋體運動的知識,不難看出一個道理:即使是質量很小的物體,如果拋出高度很高,足以產生很大的速度。即使是小物體,當它以很大的速度撞擊人體,后果相當嚴重。一個拇指大的小石塊,在4樓甩下時可能傷人頭皮,而從25樓甩下時可能會讓路人當場送命。空啤酒瓶在18樓和25樓的高度拋下,均可造成致命傷害。一個4厘米的鐵釘從18樓甩下時,可能會插入行人的腦中。所以在學習拋體運動相關知識時,完全可以結合實際案例,用科學證明,用數據說話,讓學生參與計算,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杜絕校園內的高空拋物現象。
二、交通安全
據有關媒體調查,我國有將近76%的市民有選擇電動車作為交通工具的意愿,尤其是初高中學生,更是喜歡騎電動車上下學。但是這幾年全國各地電動車造成的交通事故急劇上升,傷亡人數不斷增加,如成都市,2004年涉及電動車的交通事故430件,造成35人死亡,958人受傷,在上海、天津、濟南等城市有關電動車造成的交通事故情況與成都市非常相似,近年來傷亡率有上升趨勢,造成傷亡的主要原因是超速、違反交通規則,隨著這兩年電動車擋風被的大量使用,又多了一層安全隱患。在冬季,為了抵御嚴寒,很多人選擇使用擋風被或者倒穿棉衣的方式,但是這樣會大大降低車主的靈活性,以及車子的轉向功能,左右可以轉動的角度會由左右各53度左右降低到35度不到,如遇緊急情況,會因為轉向受限來不及避讓直接撞上障礙物,或者是用力過猛發生側摔,學生上下學時間恰恰是車輛行駛高峰期,發生這種情況是很危險的。物理課的一個研究手段就是實驗,可以通過實驗,讓學生感受、對比,提高安全意識。騎車時還要注意和前車保持安全距離。提到安全距離,很多人認為只有駕駛機動車才有必要關心安全距離的問題,事實上騎自行車也會發生追尾事故,速度過快時同樣會受傷,輕則擦傷破皮,重則骨折腦震蕩,甚至傷及生命。在講動力學問題時,可以把這個問題作為一堂實踐課,指導學生設計方案,利用學過的物理知識,測算自己的平均車速,反應時間及相應的剎車距離,幫助學生建立起個人專屬的安全數據,促使他們增強安全駕駛意識。
三、消防安全
高中電磁學部分,涉及高壓輸電、多種電器的原理,電壓電流功率的計算也已經大量使用,這是很好的對學生進行用電安全教育的好機會。比如冬季宿舍使用的電熱毯,就可以充當一個很好的素材。拆開幾床不同價格不同品牌的電熱毯,讓學生看看電線,計算功率,對比粗線和細線哪個更安全,從而解釋為什么市面上銷售的電熱毯價格懸殊的原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選購電器產品不要貪圖價格低廉的三無產品,從源頭上杜絕火災隱患。再用一些不能正常發熱的電熱毯,指導學生用多用電表檢測故障,及時維修或棄用。同時提醒學生注意,平時不要多人同時使用大功率電器,電吹風不要長時間放置在床上等等。保障學生人身安全。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也使得物體課更加貼近生活,學以致用得以體現,對物體課的教學也起到了促進作用,一舉兩得。春季學生喜歡到戶外放風箏,此時一定要選在空曠的場所,遠離高壓電線和人群。風箏多為塑料、竹子制成,風箏線也多為棉線和尼龍線,并非絕緣材料,如果風箏不慎落在絕緣外皮破損的高壓電線上,可能導致火災或人員觸電傷亡。如果是燃放孔明燈,那危險性就更高了。近些年因此發生的火災事故不少,有的還是大面積的森林火災,所以在講變壓器和高壓輸電的知識的時候,要讓學生意識到高壓電的危險性,放風箏或者游戲時一定遠離電線。
四、運動安全
學生經常要參加體育活動,本來是為了增強體質,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但是也經常容易受傷。所以很有必要提醒學生注意自我保護,比如運動之前換上膠底運動鞋。運動鞋彈性大、摩擦力大,而塑料皮底的鞋又硬又滑,不適宜運動時穿。在做接球、跳落等動作時,要后撤手臂、屈膝,身體抱團滾動。這些要求中就涉及到不少物理知識,比如摩擦力、動量定理,可以結合物理知識講解以上保護措施的原理,動作要領,學生明白了原因,加深了印象,也就會有意識的保護自己了。校園安全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有教育專家指出,校園安全需要放在“沒有安全,教育改革發展無從談起”的高度去認識此項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所有相關人員都要自覺擔負起保護學生安全的責任來,物理課堂更是責無旁貸。
作者:胡燕茹 單位:酒鋼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