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學校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完善學校安全意識與知識教育
學校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應盡快改善教學內容與方式。在教學內容方面,選擇與開發合適的教材,對不同年段的中小學生開設不同內容的課程。在教材選用與開發時,要體現興趣性、直觀性、系統性、因材施教及因地制宜的原則,內容可包括交通故事、游戲等。增加對一些較為少見的交通安全標識、安全規范只是內容,如認識環島標志、禁止通行等交通標志,懂得“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安全常識。在教學方式上,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貼近小學生生活實際,選取直觀形象的內容,讓小學生在理解中領悟。多設置適合小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如創造相應的環境,讓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如在校園設置交通安全活動設施,包括模擬紅綠紅、斑馬線及其他交通標志等。二是提供實踐場地,在體驗中加強安全知識教育。如開展“十字路口”、“汽車站”等游戲,讓中小學生把學習的交通規則運用到實踐中。選擇與開發合適的教材,對不同年段的中小學生開設不同內容的課程。在教材選用與開發時,要體現興趣性、直觀性、系統性、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的原則,內容可包括交通故事、游戲等。要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貼近中小學生生活實際,選取直觀形象的內容,讓中小學生在理解中領悟。如認識環島標志、禁止通行等交通標志,懂得“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安全常識。
二、學校與交警部門及政府部門積極合作
學校作為學生交通安全行為教育的主導,與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聯系與溝通應由學校主動提出。在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過程中,要理順部門關系,明確各自教育職責,建立以教育、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為主導,社會廣泛參與的教育機制。教育部門應把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與教育列入小學教育大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經常對所轄區域內開展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與教育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只有各部門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局面,才能形成良好的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氛圍,保證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制度化、長期化、規范化,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教育部門可以探索將交通安全課程納入學生學習考核體系中的措施。交通安全課程作為一門必修的考試科目參與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考試成績甚至可以作為學生獎勵及升學的依據之一,以此提高學校、老師、學生學習交通安全知識的積極性和緊迫性,并最終轉化為學生的切實行動,自覺遵守交通安全法規,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三、通過家長會等聯動方式引導家長參與到安全教育活動中
在前文分析中了解到,家庭教育在小學生安全教育中的效果良好,更容易實現,并且學生家長更愿意參與到安全教育中。但家長由于受教育程度差異、時間問題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對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的認知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由學校主動練習,通過家長會向學生家長發放安全教育材料、溝通教育方法、交流教育心得等。通過學校與家庭的合作,一方面可以改善家庭安全教育的成效,消除家庭教育中的一些誤區。另一方面可以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特點,從而制定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引導方式等。而且兩方合作過程中,教育方式、方法、成果的交流能讓雙方不斷完善自身教育策略,同時對學生本身的認知有更全面的認識,規避“自己認為已經說明過,學生、孩子并未真正注意”等同類問題。
作者:李景卓 單位:北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吉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高新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