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微信公眾平臺下大學生安全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微信作為一款手機軟件與個人信息緊密相關,新媒體的智能手機能夠隨時隨地上網,這是個人電腦不能做到的。微信公眾平臺相比于其他網絡平臺在傳播方面也具有明顯的優勢。
1.1操作的便捷性
注冊微信公眾平臺是無門檻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沒有注冊的QQ號進行登錄注冊。平臺管理員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智能手機推送簡單信息,消息發送之后會在終端通過微信平臺通知用戶;大學生受眾群體在瀏覽信息的時候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有網絡就可以實現對信息的閱讀。
1.2信息的高到達率
微信公眾平臺的傳播方式是一對多的傳播,直接將信息推送到用戶手機上,實現用戶對信息的強制閱讀,而且信息的到達率幾乎是100%。
1.3富媒體傳播形式
微信公眾平臺通過手機終端可以隨時隨地瀏覽資訊傳遞消息,碎片化的時間得以充分利用,同時使得社交不再限于文本傳輸,而是圖片、文字、聲音、視頻的富媒體傳播形式,這一特點迎合了“有圖有真相”的社交圈倡導的理念,更加符合大學生對信息多樣化的要求。
1.4一對一的溝通機制
雖然微信公眾平臺是以廣播的形式開始,但一旦用戶回應,互動又轉回一對一的形態,而這種一對一,并非像微博一樣是公開的。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的互動更像是雙方互相遞送“小紙條”,這樣有針對性的交流,不僅更容易獲得對方的信任和支持,而且用戶回復的質量更高,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應用于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2.1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群體中受關注度高
根據騰訊官方公布的信息,僅僅發展了1年8個月的微信,用戶已經突破2億。在這龐大的群體中大學生成為微信的重要用戶,而目前,微信用戶數量已經超過6億,每日活躍用戶超過1億。根據艾媒咨詢所做的關于“2013年中國微信公眾平臺用戶研究報告”,近九成的用戶近半年內使用過微信,占比達到88.30%,其中經常使用微信公眾平臺的用戶占比達24.10%,偶爾使用微信公眾平臺的用戶最多,占比達42.50%。這說明微信作為一種新的傳播方式,已經獲得了用戶的青睞,微信公眾平臺也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度,這為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
2.2傳統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不足
目前,大學生安全教育現狀總體來說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一是高校缺乏健全的安全教育機制,安全教育內容缺乏系統性。當前高校尚未形成專業化的安全教育師資隊伍,多數高校承擔安全教育的僅僅是保衛部門的管理人員,由于高校對保衛干部缺乏安全教育的系統培養,導致高校安全教育的內容停留在傳統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問題上,教育內容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很難吸引大學生的關注。二是高校安全教育還采用開設安全講座、學習安全知識手冊等傳統的教育模式,雖然這種教育方式針對性強,內容貼近實際,但這種方式讓大學生感到枯燥,形式化嚴重,缺乏互動性,得不到大學生群體的認可,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三是大學生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于安全教育采取一種漠視的態度,主動接受安全教育的意識不強。缺乏針對性、實效性和系統性的安全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現實的需求,這促使高校安全管理者必須要尋求新的教育平臺,構建新的教育模式,以確保安全教育的效果。
2.3大學生青睞新型教育模式
傳統高校安全教育的弊端使得大學生對新型安全教育的模式比較向往。一份針對高校700名大學生的關于安全教育形式的調查報告顯示,46%的被調查者表示非常愿意接受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的安全教育;對于學校開設網絡安全教育平臺,60%的被調查者表示一定會或者可能會參與;對于借助何種網絡開展安全教育更易接受的調查報告顯示,學生更愿意選擇微信、微博的形式。這為高校安全管理者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安全教育提供了基礎。
3充分發揮微信公眾平臺的載體作用
3.1突出信息推送,做到“內容為王”
面對眾多相似的公眾平臺,用戶往往容易出現審美疲勞,只有將公眾平臺的信息推送功能做出特色才能吸引大學生的目光。在內容上要符合學生的安全需求,要按照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根據高校案件特點,適時發送有關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的知識,增加心理健康、社交安全、文化安全、網絡安全等新型的安全問題;在信息編輯上,要圖文并茂,突出人文關懷,使學生在心理上更易接受;把握好信息推送的最佳時間,不要讓推送的信息影響用戶的學習,一般以17時至18時為宜。微信公眾平臺在信息的選擇上也要做到因人制宜。對不同群體的大學生所側重的信息要有所區別,注重學生個體的獨特性與差異性,使安全教育更具有針對性。如針對新生應以適應新環境教育為重,對安全知識進行全面系統的學習;針對即將畢業的學生要以心理健康教育為重,使他們學會面對和調節突如其來的各種壓力;針對女生要以人身安全教育為重,增強防范意識,提高防范能力。
3.2借助平臺,實現“以案講案”
高校常發案件在作案時間、地點、手法上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微信公眾平臺所推送的消息可根據當天社會或校內所發生的案件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分為“警情播報”、“法制專欄”、“微警講堂”等版塊,以案講案。將案件的作案時間、作案空間、案件相關人、案件相關行為、案件相關物等要素進行重點分析,教育大學生如何正確有效地預防類似案件,達到“吃別人的塹,長自己的智”的效果。
3.3引導大學生參與平臺建設
高校的安全教育不能只是往下灌輸,而要講實效,讓更多的大學生直接參與學校的安全教育,使他們成為安全教育的主角。高校應充分發揮大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將微信公眾平臺開辟成大學生共同參與建設的安全教育新陣地。微信公眾平臺的信息可以由大學生提供,將供稿人的信息在所推送的信息中展現;可以將大學生在平臺內的精彩評論進行匯集,以信息的形式進行推送;也可以利用平臺將以安全為主題的社團活動、團日活動、宿舍活動等進行宣傳。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發動學生營造成一個重視安全、學習安全、宣傳安全的校園安全文化氛圍,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4應用中需要解決的幾個關鍵問題
4.1轉變傳統的安全教育觀念
一是高校管理層要轉變對安全教育的認識,安全教育應是學生素質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必修課,應使大學生安全教育在時間上、內容上和效果上得到保證。二是高校安全教育者要轉變對安全教育模式的認識,安全教育不能僅僅通過集中講座、宣傳展板、學習安全教育手冊等平面媒體傳統方式進行,新媒體應該在安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三是高校大學生群體要轉變對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安全重于泰山”,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輕視安全教育。
4.2微信公眾平臺需要開發信息反饋功能
當賬號管理者將一條信息推送出去后,無法得知信息被多少人有效閱讀,又有多少人在朋友圈上加以分享和評論。這導致后臺運營者無法準確地根據大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進行信息的篩選和分析。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開發評分功能,用戶對推送的信息進行點贊支持或者反對;或者在每條信息推送之后,當用戶閱讀或傳播該條信息時,系統直接向微信平臺管理員反饋信息,然后管理員對推送的信息反饋情況加以匯總和分析,使管理員對內容產品與受眾需求的契合度有更清晰的認識,以便及時調整和改進。
4.3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需要優秀的編輯人員
在安全教育微信公眾平臺的整體運營中,編輯人員是串聯運行后臺和大學生用戶的紐帶,他將各種安全教育的信息通過運行后臺源源不斷的輸送給大學生用戶群體。因此編輯作為一個把關人,不僅需要擁有新聞的敏銳性、知識的豐富性和視野的廣闊性,還要擁有對受眾足夠的了解和認識以及對各方面信息的整合和分配能力,所以作為微信運營后臺的安全教育管理者要具有良好的媒體素養,不斷地學習和研究安全知識,才能成為真正的校園意見領袖,才能充分發揮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5結束語
隨著手機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進一步推廣,便攜式媒體的前景越來越值得期待。以微信為代表的信息傳播模式將是未來社交平臺發展的方向。高校安全管理者將其作為高校安全教育的工作平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前瞻性。隨著微信公眾平臺的日益完善,高校安全管理者的大膽實踐,它將在高校安全教育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作者:王瑞成 單位:蘇州大學保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