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村學校生命與安全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講授特色內容
農村學校除按教學計劃上好生命與安全教育課程之外,還要根據學校自身的特點,結合當地的實際,實事求是的添加一些相關教育內容。一是勞動安全,作為農村學生都要或多或少的參加一些生產勞動,在使用勞動工具的時候就有發生危險的可能,割草或割秸稈不小心將手割破了;用斧或鋸弄燒材時,也容易出現破皮或出點血的現象等等。同時,教給學生正確的使用生產工具進行勞動是非常必要的,包括工具的在路上的拿法,鐮刀怎么拿?鐵鍬在走路時要扛多高?都要讓學生掌握。二是食品安全,幾乎所有的農村學生都喜歡方便面、辣卷、辣片和一些大人說不出名的小食品,偏遠農村的食品安全檢查相對薄弱,很多都是不合格的垃圾食品。要教會學生正確掌握辨別食品安全的常識,只有吃安全的食品,才能有利于身體健康。三是交通安全,教育學生一定要在平時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路上是否有人或機動車,都要靠右側行走,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四是時節性內容。隨著春夏秋冬季節的變化,一些與生命安全有關的事情也會隨季節發生變化,春季的花粉過敏,易導致眼部疾病的發生;夏季注意溺水和吃瓜果蔬菜的衛生;秋季注意防火;冬季路滑并預防感冒。
二、采用多樣形式
生命與安全教育的實踐活動,可以采用多種形式進行。一是正常開展生命與安全教育課程的教育活動,不可偏廢、不得取消,要按課程計劃開足這門課程,并且選擇骨干教師進行授課。二是有計劃開展各種形式的生命與安全知識講座,使學生具體詳細的掌握某些專項的教育知識,如珍愛生命遠離危險知識講座—正確判斷各種危險環境;生命尊嚴知識講座—積極的心情、樂觀的生活與學習態度、正確的面對挫折;交通安全知識講座;食品健康安全知識講座;消防安全知識講座。三是最后一分鐘的安全教育,即每天上午的最后一節課和下午的最后一節課的最后一分鐘,不管是什么課都要結合當時的實際進行安全教育,如雪天注意路滑、回家路上注意交通安全等等。四是觀看生命與安全教育的圖片展覽或視頻,讓學生感受生命的堅強與脆弱、偉大與渺小。
三、掌握必備技能
學生只掌握足夠的生命與安全知識還是不夠的,掌握一定的生命與安全保護技能,才能終生受益,掌握這些意識與技能最好的時期應當是學生階段。一是開展各種活動,活動是學生了解生命與安全知識與技能的有效載體,定期由學生出有關板報或墻報。二是開展各種生命與安全演練,學生通過消防安全演練,知道如何避免火災的發生、如何逃生、如何使用滅火器。躲避地震演練,學生掌握地震發生“先顛后晃”時,農村平房是馬上有序的跑到外面開闊地去。在樓房內首要不是跑,而是躲,震時要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三是學生在外出逛商場或住旅店是一定要看好安全通道。學生的生命與安全教育關乎到千家萬戶,關乎到每個學生的生命,怎么強調都不過分。生命與安全教育實踐從學生抓起,是社會發展對學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與課題,相信我們教師本著對學生生命負責的態度,牽掛學生生命與安全就像關心自己孩子一樣,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夠因為擁有生命與安全教育,而活出精彩的人生。
作者:張振永 單位:吉林省長嶺縣八十八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