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校園網貸安全教育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針對校園網貸防范控制問題,本文從數學算法視角出發,普及銀行常見2種還款方式和算法啟示,結合網貸案例,給出校園網貸3種還款計算方式,提出“破、解、對、溯”4條對策。通過算法思想,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校園網貸,切實提高網貸安全教育防控能力。
【關鍵詞】校園網貸;數學算法;安全教育;對策分析
1、引言
自2016年起,針對整治校園網貸問題,國家多部門先后出臺多項通知,但校園網貸事件頻頻出現,層出不窮,騙術套路防不勝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關于如何有效應對校園網貸問題,學者們從思想政治教育著手,端正學生價值觀;從學生管理工作著手,提供宏觀干預措施;從法律法制視角著手,給出不良校園網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措施。而大量校園網貸案件表明:網貸參與者被網貸諸多“套路”的表象所迷惑,不清楚其背后的盈利方式(貸款利息、平臺服務費、中介費、違約金、滯納金)和運作模式(對象確立、套路誘導、首筆下單、客戶維護、違約賠付、催款流程、風險評估)。綜合觀之,校園網貸群體的共性之一是網貸金融常識缺失。本文從以數學算法為視角,向學生普及還款金融常識;用數學模型分析銀行還款模型、網貸分期還款計算方式,提出校園網貸安全防控對策。
2、銀行貸款的數學模型與算法啟示
以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兩種還款方式為例,建立銀行貸款的數學模型,讓大學生全面準確掌握兩種常見的還款方式,會運用初等數學知識理解信貸中還款的計算方法。等額本息模型結果啟示:(1)借款者每期還款額度固定,方便安排生活其余開銷;(2)每期還款總額中利息占比逐漸降低,本金占比逐步增加,本金償還額度為公差大于1的等比數列;(3)采取提前還款,會少償還利息。
3、校園網貸還款計算方式
與銀行商業貸款相比,校園網貸還款方式多種多樣,結合實例說明。
3.1等額本息還款方式。案例1:以分期購物平臺為例,每筆借款額1000元起,學生借2000元分12期還款,每期還189.12元,累計還款總額2269.44元。計算方式:平臺網貸分期付款,采用等額本息還款方式。大部分學生誤認為借款的年利率=(2269.44-2000)÷2000=13.47%,折算月利率為1.12%。根據等額本息模型(1.3)(1.4)和還款計算期可得:年利率達24.87%。經查證該案例為高利貸。
3.2含手續費網貸還款方式。案例2:學生向某一網貸平臺貸款5000元,分12期還款,每期還款466.7元,另外需一次性付手續費500元(按貸款總額10%),每期手續費按貸款總額1%。計算方式:一次性付手續費500元,即先付一次性利息500元;每月償還本金416.67元;每期手續費為50元,即每期利息為50月;綜上可得每月還款466.67,總還款利息為1100元,總還款金額為6100元。該網貸案例中名義年利率為22.00%,按照銀行等額還款方式折算后實際年利率為45.13%,該案例為高利貸。
3.3手續費先扣網貸還款方式。案例3:學生向某一網貸平臺貸款10000元,平臺直接扣除20%的手續費,分12期還款,每期還款855.61元。計算方式:學生雖然向平臺貸款10000元,其實只到賬8000元,但是分期還款仍按照10000元來計算。按照年利息4.9%的等額本息計算,每期還款為855.61元。該案例按照等額本息方式計算,折算后實際年利率為87.35%,該案例為高利貸。
4、校園網貸安全教育的對策
為加強大學生校園網貸安全教育,提高自覺防范網貸能力,提出如下4條對策。首先,“破”校園網貸之謎,遠離網貸誘惑陷阱。利用班會講述、講座分享、網絡學習等方式講清學懂網貸的盈利模式;運用數學算法思想理解網貸分期還款的計算方式和引入現場互動、現場演算、模擬網貸平臺等體驗環節加深學生對網貸的認識。其次,“解”校園網貸之套,提升網貸安全認識。面對校園網貸“無抵押低利率零利息”的廣告宣傳,要學會理性對待。由本文案例1-3中還款計算方式可知:“無抵押”雖然不需繳納押金,但是有“保證金”“咨詢費”“審查費”“服務費”等其他收費;“低利率”平臺提供的利率算法既不是等額本金也不是等額本息,而是忽悠學生的錯誤算法。認真解析網貸的套路,筑牢校園網貸“不能貸”的思想根基。然后,“對”校園網貸之標,防控網貸易感群體。根據網貸學生個人訪談、網貸案例分析和網貸專題研討總結出網貸平臺的審核標準。具體概括如下:①專三本四(即將離校的大學生)不貸;②芝麻信用分低于550分不貸;③單身家庭和建檔立卡戶不貸;④沒有身份證,未滿18周歲不貸;⑤父母微信號搜不到者不貸;⑥金融、法律專業的學生不貸;⑦未注冊網購平臺賬號和多個游戲平臺賬號者不貸;⑧網貸逾期10次以上者不貸;⑨網貸金額超過10000元者不貸;⑩微信、支付寶賬戶流水不夠者不貸。以上簡稱網貸“10不貸”。聚焦校園網貸易發人群,敲響校園網貸“不敢貸”的安全警鐘。最后,“溯”校園網貸之源,鞏固網貸防控成果。組織學生和班主任定期學習校園網貸預防和控制方面的知識,結合身邊網貸學生,不斷總結網貸運營模式。校園網貸運營平臺主要有中介組、客服組、審核組、放款組、催收組等模塊,不同模塊之間緊密配合,分工明確。全面了解網貸運營模式,提升校園網貸防控能力,還原校園網貸“不該貸”的純樸面貌。
5、總結
從數學算法視角出發,向學生普及銀行貸款還款方式及計算過程、校園網貸的還款方式、給出4條校園網貸對策,讓學生從思想認識層面正確理解貸款、還款、逾期還款問題,從理論方面向學生正面回應,引導學生理性科學消費,加強校園網貸安全教育,將校園網貸消滅在學生思想觀念中,使學生在網貸誘惑面前保持“不去貸、不能貸、不敢貸、不該貸”的定力,營造良好校園風氣。
【參考文獻】
[1]金世紅.以長征精神涵養大學生網貸安全教育內在自覺[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80136
[2]金蓓蕾.基于學生工作視角下的高職院校“校園網貸”調查研究[J].智庫時代,20180626
[3]李煥增.基于法律視角下不良校園網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措施[J].法制博覽,2019(03)
作者:李鵬 劉陽 常露 單位: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