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患者安全教育在高職護生中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探討基于微信平臺的患者安全教育在高職護生中的應用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6級三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四個平行班共計223名為研究對象,通過將患者安全教育內容整合到微信課程平臺中,隨機選取2個平行班共計112人作為觀察組,參與微信平臺課程的學習,另兩個平行班共計111人作為對照組。在課程開設前后,通過患者安全的認知調查問卷測評兩組的患者安全認知與態度情況。結果在患者安全的微信課程結束后,觀察組在患者安全認知與態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護生,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開設基于微信平臺的患者安全教育可以明顯提高高職護生的患者安全認知與態度。
【關鍵詞】患者安全;微信平臺;護理教育;高職護生
在醫療服務中,患者安全越來越備受關注,其是指在患者接受醫療服務時,預防或減少不良事件或傷害的發生。發展中國家的醫療資源不足,患者安全事件出現的幾率高于發達國家,為了應對這種嚴峻挑戰,需通過加強醫學生的患者安全教育,為提供安全醫療服務儲備專業人才。美國等發達國際也已經在探索在醫學教育中加入患者安全教育的課程,包括本科教育和繼續教育,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學者開展了患者安全方面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護理專業學生有一定的認知,但系統的患者安全培訓還需進一步加強。隨著智能手機的逐漸普及以及微信的廣泛應用,閱讀微信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為了提高高職護生的患者安全認知和態度,本研究將整合患者安全教育的內容,利用微信平臺上的課堂派,通過組建課程,并組織學生加入該課程,在這個平臺上將文字、聲音、圖形、動畫、視頻等多種元素融于患者安全教育中,取得不錯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于2018年3-5月,抽取我院2016級普通高職護理專業4個自然班的223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21人,女生202人,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選取隨機選取其中2個班級作為觀察組,另兩個班級作為對照組。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研究工具包括兩部分:個人基本信息表、患者安全的認知調查問卷。(1)個人基本信息表。一般資料問卷:包括性別、年齡、志愿、學歷等基本信息。(2)患者安全的認知調查問卷。王冰研制的患者安全的認知調查問卷,共包括30個條目,其中患者安全知識情況的條目有13個,患者安全態度情況的條目17個。知識維度計分方法是:正確計1分,不正確計0分,知識維度從0分到13分,得分越高,表示學生掌握的患者知識水平越高;態度維度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選項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完全同意,分別計為1到5分,態度溫度從17到85分,得分越高,說明學生在患者安全態度越積極。總問卷Cronbachα為0.86,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標。
1.2.2調查方法。觀察組的護理專業學生在大二下學期參加患者安全教育的微信課程。該課程共進行8周,每周通過微信群學習任務,布置要閱讀的文字材料和觀看的視頻。以“患者安全”、“勝任力”、“患者安全文化”、“患者安全教育”、“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等關鍵詞查閱“PubMed”,“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數據庫了解國內外護理專業課程中涉及到的患者安全教育現狀,形成患者安全教育框架,主要包括患者安全概述、患者安全評估、住院期間常見不安全因素、急診的患者安全、ICU的患者安全、圍手術期患者安全、感染控制、用藥安全、護理工作中的法律法規等。觀察組與對照組均在微信課程開展前后使用患者安全的認知調查問卷進行測評,了解兩組學生患者安全知識水平變化情況。
1.3統計分析
收集到的資料均采用IBMSPSSStatistics20.0統計軟件進行錄入和分析,在錄入和分析的整個過程均應兩個研究者進行錄入和核對來確保正確度。對于人口社會學資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計量資料如知識態度得分均采用均數土標準差(x±s)描述,兩組得分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2、結果
2.1參研護生基本信息
323名參與研究的護生平均年齡為21±2.6歲。選取隨機選取其中2個班級作為觀察組,共計112名學生(男生10人,女生102人),其余兩個班級111人(男生11人,女生100人)為對照組。
2.2患者安全知識得分組間比較
在課程開始前,患者安全知識部分滿分為13分,觀察組得分為8.05±1.65,對照組得分8.06±1.63,兩組得分比較無統計學差異。課程結束時,觀察組得分8.92±0.542,對照組得分8.16±1.83,兩組在態度得分上有統計學差異,p值小于0.01。
2.3患者安全態度得分組間比較
本研究中患者安全態度部分滿分85分,課程開設前,觀察組得分為73.56±7.65分,對照組得分為73.84±7.69,兩組得分比較無統計學差異。課程結束時,觀察組得分80.26±7.98,對照組得分74.32±8.52,兩組在態度得分上有統計學差異,p值小于0.05。
3、討論
本研究在文獻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患者安全教育框架,并在護理專業的平行班級中隨機選擇對照組和觀察組,通過使用患者安全的認知調查問卷測評護理學生的患者安全勝任力的水平,對照組通過微信平臺進行8周的患者安全課程學習后,對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再次測評,通過前后的測評比較分析基于微信平臺的患者安全教育實施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專業學生的患者安全知識水平是中等水平,這也與以往的國內的相關研究結果一致;護理學生的患者安全態度非常積極,學生們已經意識到了醫療環境的復雜性,也意識到了學習患者安全相關知識的重要性。該微信課程中有針對性地整合患者安全相關知識,幫助學生系統學習患者安全相關知識,強化學生患者安全意識。本研究結果顯示,微信課程結束后觀察組學生患者安全認知知識及態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通過將患者安全教育內容與微信平臺進行整合,通過文字、聲音、圖形、動畫、視頻等多種元素融合地開展患者安全教育會有效提高對于患者安全知識與態度的提升,這也與其他通過講座、選修課等形式開展的患者安全教育研究結果一致。患者安全教育在培養護理專業學生患者安全知識、預防風險方面有著關鍵的作用,因此,醫學院校應加強對于患者安全教育培訓的重視。同時,在護理專業課程授課中,應融合“患者安全”理念,通過在護理專業技能操作中融合這些理念,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們掌握如何去做。在臨床實習階段,更是患者安全知識和意識養成的好時機,學生在實習期間,由于專業知識掌握不夠扎實,同時技能操作不夠嫻熟,也會經歷一些患者安全事件,這些事情會對學生產生心理影響,甚至會影響學生的職業認同感,產生畏懼情緒,影響學生的身心狀況,因此教學醫院也應該借助臨床醫院環境實施系統化的患者安全教育培訓。綜上所述,基于微信平臺的患者安全教育在高職護生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護理專業教師同時也應認識到患者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積極參與不同形式的患者安全教育活動中來,為營造更好地患者安全氛圍提供有力保障。但考慮到本研究的樣本量,對于如何更加有效地開展患者安全教育的研究還應進行進一步探索,應加強患者安全教育領域的研究,為切實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提供具備患者安全勝任力的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梅花.臨床護士患者安全培訓內容體系的研究[D].第二軍醫大學,2012
[2]郭穎達.護士患者安全勝任力框架構建的研究[D].第二軍醫大學,2013
[3]王冰.山西省3所高校醫學本科生對患者安全知識、態度及教育需求現狀調查研究[D].山西醫科大學,2016
[4]向璨,姜賀.實習護生患者安全勝任力的現狀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天津護理,2018(03)
作者:馬會娟 單位:聊城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