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院校化工專業安全教育初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安全生產是化工企業的重中之重,提高學生安全素養是安全生產的前提。高職化工專業的安全教育課程要不斷改革和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對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從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職;化工;安全教育
1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化學工業高速發展。化學工業對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化工產品也被應用到工業、農業、國防和生活的各個領域。然而化工企業屬于高危行業,由于自身的復雜性和特殊性,面臨的安全和環境問題十分嚴重。在生產中常會伴隨著許多危險因素和環境問題,如果這些危險因素不及時消除,將會給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威脅,甚至危害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確保安全生產對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1-2]。2014年,教育部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聯合了《關于加強化工安全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鼓勵高等院校根據需求建設以化工安全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為特色的專業或擴大現有專業招生規模,推動高校化工安全人才培養改革與創新。高職院校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基地,加強化工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2影響企業安全生產的因素
導致化工企業事故頻發的原因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的缺陷和環境的不安全條件,這四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影響[3]。2017年化工行業事故總量依然很大,重大事故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其共性因素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1)人為因素人為因素又分兩個方面:一是企業的決策者、企業的負責人對安全生產不重視,對安全生產設備、設施投入較少,只注重經濟效益,缺乏風險防控的意識,不清楚動火等特殊作業的安全風險,企業安全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企業的決策者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同樣其對安全管理的重視程度也決定企業員工是否重視安全。企業是否能夠真正意義上落實主體責任,實現安全管理,關鍵在于企業的決策者。二是基層員工,他們是企業生產活動中的直接操作者,更是安全生產的直接接觸者,往往他們一個意識的閃躲、一個小的操作失誤,就會產生安全隱患。如果不能夠及時排查與處理,就會成為事故引發的導火索,進而釀成慘禍。因此,提高基層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能夠有效預防及減少事故的發生。(2)企業的法治意識差《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范》(GB30871—2014)、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機制建設、化工企業安全設計設施審查已經實施多年,而且每年各級安全監管部門都將特殊作業尤其是動火作業專項整治及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機制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但從事故原因看,這些措施在企業并沒有得到真正有效地落實。(3)企業的風險意識差部分企業雖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執行環節中卻存在漏洞。對動火過程的風險辨識、分析、管控缺失,相關設備不進行隔離,不分析可燃氣體含量,有的動火作業甚至不進行審批,總是懷有僥幸心理,認為事故不會發生。人是最直接和最容易引發事故的因素。化工企業要想從源頭上減少及避免事故的發生,必須重視員工的安全教育。高職院校化工專業畢業生主要到一線從事化工生產和管理等工作,當學生的安全素質不符合企業生產操作要求時,就容易產生不安全行為,因此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對企業安全生產及發展尤為重要。
3高職院校的化工安全教育現狀
職業安全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國,我國化工類專業的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學中設有化工安全課程,但高職院校職業安全教育方面的發展相對滯后[4-5]。高職院校化工專業的學生大多無工作經歷,所學課程缺乏安全生產和應急處置等內容,學生很少能接受到專業、系統的安全教育。學生對化工行業的危險性認識不足,安全意識淡薄,缺乏安全生產理論知識,無實踐經驗。安全教育仍是以課堂教學為主,采用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手段,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安全防患技能、安全操作技能、事故管控技能、應急救援等技能的培養,課程設置單一,教育內容不全面,教學方式簡單,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培養效果并不理想。部分院校在實習前,由班主任或指導教師只做一些簡單的安全教育,對學生的職業安全技能教育重視不夠,對職業安全理念、價值、文化和安全技能的學習難以落實。畢業后進入企業很難適應復雜的崗位環境,將危及安全生產和自身的職業發展。因此,在校期間要結合事故案例,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加強化工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素養。
4高職院校的化工安全教育探索
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快速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現代學徒制等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化工安全教育將由單純的課堂教學向注重實習實訓轉變。
4.1明確化工安全教育目標
化工安全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安全素養和實踐能力,樹立安全是化工生產前提的理念。強化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的培養,使學生了解化工安全技術進展及安全生產的相關法律法規,掌握化工安全生產特點、化工廠主要風險、化工生產主要安全操作原理與基本技能,具備基本的化工生產風險識別能力、事故預防和處理能力。
4.2化工安全課程內容安排
化工安全教育的教學方式應將理論課程教學和安全技能培訓兩大部分相結合。理論課程包括化工安全生產技術、職業健康與衛生、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教學內容涵蓋化工生產的特點及危險性因素分析、化工生產安全分析與評價、化工生產安全管理、化學反應的安全技術、化工單元操作安全技術、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防火防爆技術、電氣與靜電防護安全技術、特種設備安全技術、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職業病及預防、職業危害與工傷、生產過程中的危害因素、勞動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可根據專業發展、就業情況、時代變化、結合產業結構發展,針對不同專業的教學要求不斷拓展和完善,注重與企業對接。安全技能培訓重點培養學生的風險識別能力、事故預防和處理能力及救援方法。可根據仿真實訓室、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的生產實際,選取和設計相關訓練項目。仿真實訓運行成本低,教學內容豐富,實訓內容選取靈活多變,可反復強化訓練,為學生提供安全、充分的動手機會,應大力提倡[6]。注重校內、外實訓基地實際操作的培訓,可進行防火、防爆、防燙傷、防電演練、防護用品(具)的使用以及進行應急事故處理的演練。
4.3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的化工安全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教師對安全教育的認識與知識水平有待提高,既要有理論知識又要有實際操作的能力,需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高職院校應鼓勵教師到化工企業進行實踐,增強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重點培養教師的安全防患、事故管控、現場應急救援等技能。院校也可聘請企業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對教師、學生進行化工事故案例分析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培訓。
4.4教學方式與考核方式
化工安全教育的教學方式要敢于創新,將案例教學、實踐教學和情景教學相結合。教師創設情景,把安全教育融入課堂教學,雙向互動交流,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提高教學效果。化工安全教育課程的考核,需注重過程考核,除理論考試外還應進行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筆試主要檢驗學生對化工安全基礎知識與基本理論、職業健康與衛生、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掌握程度;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應由平時的安全技能訓練情況綜合評定;此外還應將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表現、安全文明操作、團隊合作意識等納入考核范圍。
5結語
化工行業對從業人員的標準要求愈來愈高,加強化工安全教育勢在必行。高職院校面向化工安全生產的需要,不斷改革和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安全意識強、具備較高安全素養和基本的事故預防及處理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范偉中,戴泉力.淺談化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4(01):225.
[2]譚君,鐘兢.淺談化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06):151.
[3]劉美英.典型中小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7.
[4]王瑾.高職化工類專業學生職業安全教育探析[J].廣州化工,2009(03):196-198.
[5]楊文淵.新形勢下高職《化工安全與職業健康》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廣東化工,2016(16):246-247.
[6]張仁忠,劉曉君.化工安全教育校內實訓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2(20):220-221.
作者:薛忠義 單位: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化工與材料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