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會計教學案例教學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眾所周知,中專學校招收進來學生大多基礎知識都比較差,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也較差,因此在會計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進行理論化教學,中專生往往很難理解,也很難運用于實踐。因此,為了提高中專學校會計教學水平,必須充分考慮到中專生理論接受能力差的特點,在會計教學過程中運用案例教學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會計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本文將從案例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出發,就案例教學在會計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過程進行深入探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會計教學;意義;應用
一、案例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發揮
在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大量理論和相關知識,這些理論知識往往比較枯燥,加上中專生對會計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比較差,所以學生基本很少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而通過運用案例教學法,能夠利用已有的案例素材讓枯燥無味的理論轉變成為生動形象的動態情景,一方面,通過具體案例能夠將抽象難懂的會計理論知識變得更加具體簡單和易懂;另一方面,會計案例與實際生活更加貼近,與學生的年齡特點相符合等,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接受并融入其中。在案例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充分發揮,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
案例教學法往往注重培養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換言之,就是讓學生學習在具體事件發生時,能夠靈活地運用會計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潛力依然巨大,會計就業市場的整體形勢不容樂觀,用人單位對會計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中專學校會計專業學生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人才市場的需求。為了響應人才市場的需求變化,提高會計教學質量,很多中專學校都已經在會計教學過程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貫穿會計實際案例教學,彌補學生在會計實踐能力上的不足,讓學生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得到增強,從而更好地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
二、案例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一)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主要分為教師準備工作和學生準備工作兩個方面。對于教師來說,在準備階段的工作就是案例材料的選擇、收集與整理,在進行案例教學之前將案例素材發到學生手中,讓學生提前熟悉案例,并查找相關資料,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完成討論提綱的編寫,這樣在課堂上,就不必花時間和精力去準備,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對于學生來說,在準備階段,拿到教師下發的案例素材,要盡快著手進行閱讀和思考。閱讀教材中相關內容版塊,查閱相關文獻,盡可能地對案例素材內容有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很多學生已經熟悉了被動學習的學習模式,在開展案例教學法開始時,很可能會感到陌生和不適應,對于這種情況,應及時向教師反映,了解并把握課堂教學中的注意事項,防止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無法及時進入狀態。
(二)實施階段
案例教學法主要是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師應當在充分考慮學生學習實際的基礎上進行分組,盡可能地保證每個小組的學生具有層次,這樣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就能互幫互助。比如說,為了讓學生掌握工程完工前后因借款所產生的利息費用的處理,可設置如下案例:A公司2015年度的工程已經全部完工,所有工程均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是該公司在對工程借款所產生的利息費用進行賬務處理時,以工程未完全竣工為由,計入“在建工程”賬戶,試問這種做法是否合理?何時將利息費用予以資本化,何時費用化?該公司如此處理的目的是為什么?案例設置完成,讓學生提前熟悉案例材料,課堂上,讓學生在熟悉案例的基礎上按照之前的分組進行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中,很多學生都提出該公司這種賬務處理方式不合理,認為既然工程已經達到了預定可使用狀態,此時借款所產生的利息費用就應該計入“財務費用”予以費用化,而不應該給予資本化。至于何時資本化和費用化,學生們意見不統一,有的學生可能之前看過教材內容,指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前,應計入“在建工程”,否則就應對其予以資本化,但卻不知道這是因為“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導致工程借款利息應由工程承擔,而工程建設完工就是企業的資產,所以就應進行資本化。對于公司賬務處理的目的,很少有學生提出進行資本化不會對企業利潤造成影響,而費用則作為企業利潤的抵減項,對企業經營成果和盈利能力都會產生影響。通過這個案例,能夠讓學生認識到不同階段費用的確認問題,這樣能夠對今后的會計實務有更加深入的認識,而這個案例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費用核算案例,其內容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總結階段
考慮到學生對案例的分析和觀點存在不足,因此在課堂結尾時教師應進行總結和評價,解答學生在討論階段未能解決的問題,防止學生因為這個問題而在學習和掌握知識時存在一定困惑。如果剩余時間不多,教師可以在學生反饋的問題中找出比較典型和問題進行統一解答;如果時間較為充裕,教師就可以對學生所提問題進行適當歸類,為學生講解同類型的題目,幫助學生發現差異,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專學校會計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案例教學法,不僅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發揮,從而更好地適應人才市場的變化。
作者:張靜 單位:云南曲靖財經學校
參考文獻:
[1]孫守平.案例教學在會計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5(2X)
[2]張彩平,陽秋林.案例教學法在“基礎會計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10(5):77-78
[3]喬鳳霞.淺談案例教學法在“基礎會計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7):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