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體育課改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調查對象、內容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以筆者所在地區的不同級別(省、市示范中學、普通中學)中的高中為調查對象。
(二)調查內容
以本地區各中學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情況出發,從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評價等方面,找出目前課改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探索的對策措施。
(三)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
2、文獻資料法
3、訪談法
4、實地調查法
二、體育課改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分析(結合數據分析)
(一)教師貫徹實施《課程標準》、對教改的態度參差不齊
(二)教師教學內容選擇受客觀條件影響很大
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學意愿,按照學生興趣,按照《課程標準》來進行,由于體育課程并非高中必考課程,學校受教學經費的影響資金投入不夠,教學用具、器材、場地、教師人數都不充足。
(三)學生對體育課認識不正確,對教學內容興趣不高(可做重點)
“受應試教育”影響,許多學生認為體育就是玩,浪費時間,認識不到“健康第一”、“終身鍛煉”的意義,還有不少同學是對體育課內容不感興趣,認為內容過于簡單陳舊,不符合當今潮流與學生的愛好。
(四)學生對一元化的體育評價模式不滿。
同樣“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師對學生體育學習狀況的評價就是成績考核,新課標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普遍沒有得到實施,這樣造成體育課也成為成績好的學生施展的舞臺,不能關注到學生的個性發展優勢,因材施教。
三、教學對策與建議
(一)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提高個人素質,盡力做到因材施教。
高中管理者與教師本身都要不斷學習并更新教育觀念,加強對體育教師的《課程標準》培訓工作。
(二)努力改變學生的錯誤認識,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鍛煉”的正確意識(可做重點寫)
針對學生“受應試教育”影響,對體育課認識不對,認為可有可無的現狀。對學生多教育,與家長多溝通,通過典型示范、興趣項目選擇,加強學生鍛煉的意識,提高體育運動的興趣,培養終身鍛煉的理念。
(三)教學設計因地制宜與與時俱進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參與興趣
體育課教學課時要固定有標準,理論課可用來講授健康知識,室外實踐課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設施、器械開展學生感興趣的運動課程。教學內容要事先精心準備,教學方法要民主活潑生動,師生互動。
(四)關注學生個性特征,形成多元化評價模式
分層教學、多樣化教學內容,個別輔導,師生互動,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多激勵,讓學生真正地愛上體育,愿意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