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教師發展論文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教師教育發展論文5篇
第一篇
一、教師發展學校的宏觀背景與理論基礎
(一)教師發展學校的理論基礎
教師發展學校是一種基于反思性教學和行動研究的,大學與中小學建立合作關系的教師教育發展模式。“合作”關系到教師發展學校的成敗,“合作”是教師發展學校的核心概念。同時,我們還要樹立明確的教育理念。首先,教師持續、有效的發展是學生發展的基礎。教師發展學校的最終目的是改進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使學生成就最大化,從而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其次,大學與中小學合作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保證。為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需要建立一個由大學和中小學共同建設的新機構,這個新機構要跨接大學文化和中小學文化,由大學與中小學合作建立的教師發展學校正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新機構。第三,中小學是教師專業發展的理想場所。教師專業發展需要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教師專業發展的很多品質是在課堂中、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生成的。最后,教師持續不斷的研究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教師發展學校基于這樣的理念,為教師提供了先進的研究思想、理想的研究場所、豐富的研究機會、綜合的研究方法、有效的研究技術等,以便形成研究與教育教學合一的教師專業生活方式。
(二)教師發展學校的含義
我們將教師發展學校概括為,由大學的教育學院與當地中小學進行合作,集教師職前培養、在職培訓和學校改革為一體的學校形式,是經過重新設計和調整,具有多重功能的合作伙伴關系。它重新認識、發展、豐富和完善了現行中小學的功能,強調中小學的教師發展功能。它是建立大學與中小學的合作關系的有力保障。以研究的實踐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在研究的實踐中持續展開中小學教師教育,是教師發展學校的突出特點。它也意味著對教育的重新理解、對教師的重新發現和對學校的重新認識,是動態的、變革的、富有創造性的嘗試。
二、我國教師發展學校存在的問題
內涵式發展中教師教學論文
一、幾個概念的界定
1.內涵式發展。
“內涵式發展”本身豐富、深刻,只有正確理解和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精髓,才能明確高等教育發展和改革道路。在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大討論中,有的學者從發展觀角度,強調高等教育的協調發展和優化發展;有的學者從質量觀角度,視內涵式發展為提升教學質量和突出辦學特色;還有學者認為內涵式發展是通過激發高等教育內在潛能強化辦學效益;等等。其中,在諸多論述中,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劉振天的論述最為全面深刻,他認為內涵式發展是新階段我國高等教育本質的回歸、價值論的重建和方法論的提升,即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主要是方法論的創新,而不僅僅是對舊模式的糾偏。應確立高等教育的育人本位,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強調人的自主性發展,實現每一個學生公平、自由、生動活潑的多樣化發展。本文對內涵式發展中的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研究和探討就是以確定高等教育育人本位及人的自主性、多樣性發展為落腳點展開的。
2.地方財經類本科人才培養目標。
高等院校因其專業、定位、生源的差異以致人才培養目標各不相同。經過1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地方財經類本科院校將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滿足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作為主要培養目標。與理論研究型人才培養不同的是,財經類本科人才培養側重服務一線的實踐性專門人才,它以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以適應地方和行業經濟建設發展需要為目標,更突出強調實踐性和應用性。有學者通過對企事業單位對地方財經類畢業生需求的問卷調查得出結論:必須把地方財經類大學生的培養目標轉變到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應用型人才上來,這里的“能力”不僅是上崗能力,更應是職業崗位調試能力;不僅是專業理論知識的獲取能力,更應是理論應用于實際的能力。我們認為,大學生能力培養最為重要的,不僅僅僅是就業能力,更應是創新創業能力。因此,對地方財經高校教師而言,應以培育高素質、有知識、有能力的人才為目標,尤其要加強基本方法和動手能力的培訓,強調實踐能力,更加關注提高學生多方面的應用能力,特別是創新創業能力。這與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立德樹人,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高度吻合。
3.教師教學能力。
教師的教學能力充分體現出教師的職業本質,也是關系教學質量、效果和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因素。界定清楚這個概念是我們開展本課題研究的首要前提。學者們從不同的層面對教師教學能力進行界定。有的基于心理學視角,認為“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教師在展開教學活動時所呈現出來的一種心理特性”;有的基于教學過程有效性視角,認為“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綜合能力,如組織規劃、評價反饋、設計操作、調節控制、教學科研等”;還有的學者基于教學過程任務與內容視角,認為“教學能力是教師借助教材完成傳業解惑的教學活動的能力”。盡管表述不盡一致,但學者們一致認為,教師的教學能力是由分析思維、創造性思維和實踐思維這三種關鍵的智力能力組成,同時輔以構建、組織和執行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的特殊能力。結合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及地方財經類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筆者認為,地方財經類本科教師應具備三類能力:基本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基本能力包含語言表達、知識更新和創新能力等;一般能力是指教學能力,包括教材轉化能力、教學安排能力、教學活動執行能力、教學反思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及學術研究能力等;特殊能力指實踐能力,即教師需具備較強的專業課程實踐能力,但更為重要的是還應具備能將自身專業實踐能力系統化、理論化、顯性化的實踐教學轉化能力。后兩項能力最能夠體現出財經類本科教師教學能力的特殊性。因此,本文對地方財經類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研究主要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而言。
職業中學教師城鎮化發展論文
一、對城鎮化發展中職業中學教師現狀疑問的分析
(1)對課程設置產生疑問。
職業中學課程設置及學時安排不盡合理。我國發展職業教育已多年,但至今仍沒走出用普通中小學課程設置的模式開展職業教育的框框。
(2)對學生產生疑問。
職業中學學生具有這樣一些共同的特點:學習成績差、思想消極、上進心弱、意志不強、情感脆弱、理解膚淺、注意力不集中等。這些初中階段處于班上靠后位置的思想和學習的“雙差生”集中到職業中學的一個班級,該班級整體素質就不言而喻了。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花很多精力去組織教學,難以享受漫游在教育神圣殿堂的快感。
(3)對教學方法產生疑問。
部分教師不顧學生基礎差的特點和學生中多層次的知識需要,仍習慣于應試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拘泥書本,抱住老方法不放,“教死書,死教書”,只求學生適應他,而不主動地去適應學生。還有少數教師習慣于“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教學,對現今出現的更直觀、更生動的現代教學手段(如電教、多媒體等)潛意識里存在強烈的抵抗情緒,不愿接受新鮮事物,只沉醉于“私塾先生”的教學方法中。
均衡發展理念下城鄉幼兒教師論文
[摘要]教育公平的關鍵在于教育的均衡化發展。長期以來,我國學前教育城鄉之間發展不均衡,尤其在幼兒教師資源的配置方面存在差異,主要是由于學前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幼兒教師體制不完善,幼兒教師隊伍建設不足,幼兒教師社會地位偏低及幼兒教師職后培訓與交流欠缺。政府應從加大投入學前教育經費,完善幼兒教師的體制,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及加強鄉村幼兒教師職后培訓與交流等方面,促進城鄉之間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
[關鍵詞]學前教育;教育均衡;教育公平;幼兒教師
近些年,雖然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我國城鄉之間學前教育發展仍處于不平衡狀態,兩者在教學質量、硬件設置和師資配置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尤其是幼兒教師資源配置方面,兩者的發展不平衡。
一、世界各國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的保障措施
為了保障兒童享有公平的受教育的權利,聯合國大會在1948年頒布的《世界人權宣言》第26條中提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教育應當免費,至少在初級和基本階段應如此。初級教育應屬義務性質”,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確認受教育權的國際人權文件。1989年頒布的《兒童權利公約》確立了兒童權利保護的四項普遍性原則:不歧視,兒童的最大利益,生命權、生存與發展,尊重兒童的意見。對此,各國也有相關法律文件及措施來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國外已有國家將學前教育立法,并頒布相關法律條規保障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在我國,雖然學前教育尚未立法,但依然可以從以《教育法》為主的教育法律體系中找到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的保障。
1.國外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的保障措施
美國為了對家庭經濟收入處于貧困線以下的幼兒提供早期補償教育,實現全美的教育公平,于1964年開始實施“提前開端”計劃并在1981年頒布《提前開始法》,美國的學前教育具有了專門的法律規范。2002年,小布什簽署的《不讓一個孩子落伍》明確提出聯邦政府應加大學前教育的財政撥款,加強全美的學前教育,以縮小弱勢群體幼兒與同齡人之間的教育差距。2014年,美國聯邦政府為了充分調動各州參與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改革,開展了“學前教育發展撥款計劃登頂競賽”,設立專項資金,對各州當地學前教育資金投入情況以及所采取的改革措施進行獎勵,用于提升學前教育的質量[1]。2015年奧巴馬總統簽署的《讓每個學生成功法》,再次強調要加大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提高幼兒教師的教學質量,保障每個幼兒尤其是弱勢群體幼兒能接受高質量的學前教育[2]。英國1997年實施的“確保開端”計劃,面向所有幼兒及家庭通過擴大社區合作、保教一體化、咨詢等方式,不僅提高了英國學前教育的普及率和質量,還推動了英國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3]。2004年的《兒童法案》和2006年的《兒童保育法案》明確要求政府和地方合作,為幼兒提供整合式(即保教一體化思路)的學前教育服務,并在2008年9月的《早期教育階段法定框架》中初步建立起英國的早期保教一體化。近些年來,英國不斷制定并完善相關政策法規來保障保教一體化的早期教育體系,并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進行單列預算,建立以教育部門為主,其他相關部門為輔的多部門合作管理機制,并建立全國性的早期教育督導機制,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4]。法國早在1881年頒布的《費里法案》中正式將學前教育納入初等教育階段,對適齡兒童實行免費入學,1887年頒布的《戈伯萊法》對學前教育的管理和師資等方面做了規定。法國政府是學前教育辦學的主體,目前法國已頒布了40多部與學前教育相關的法規,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學前教育管理體系,并在相關法規中對學前教育的各個部門和地方政府的職責做出了明確規定,加大投入學前教育經費,還體現在對學前教育教職工方面的開支和對學前教育設施、設備的投入上[5]。除此之外,瑞典頒布了《學前學校法》,葡萄牙頒布了《學前教育法》,等等,這些國家都采取立法的方式來保障、促進本國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
網絡發展中心高校教師教學論文
一、系統開發相關技術和工具
(一)ASP.NET
ASP.NET擺脫了ASP使用腳本語言編程的缺點,可以使用VB.NET,J#,C#等腳本語言編寫,編寫的代碼易于維護和重用,結構清晰,降低了WEB開發的難度。
(二)AJAX
AJAX即“異步(Asynchronous)Javascript+XML”,是一種能夠應用交互式網頁開發的技術,創建快速動態網頁,在與后臺和服務器進行少量數據交換的條件下,實現網頁的異步跟新,而傳統的網頁,想要更新頁面的內容時,需要重現加載網頁頁面,這表明AJAX可以在不加載整個頁面的情況下,對網頁的部分進行更新。
(三)SQL Server
SQL Server是微軟公司開發的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能夠使用強大的數據引擎為關系型數據和結構化數據提供安全可靠地存儲功能,具有擴展性、靈活性和集成性。能夠提供數據管理的平臺為各種規模的用戶服務,具有集成的開發環境,安全可靠,能夠使用數據庫管理工具簡化數據庫建立的程序,幫助程序人員減少工作量,所以具有容易管理,安全可靠,可伸縮,可用的特點。
探討農村教育數字化研究近況及趨向
一、文獻計量分析
1.研究論文刊發時間及數量
根據論文的發表年代對農村教育信息化主題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其研究歷史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份及數量,從2000-2011年所刊發的論文數量呈逐年增加趨勢。從2000年第一篇由河南財經學院統計學系的趙樂東發表的《信息化教育與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有關農村教育信息化的論文開始,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發表的相關論文總量達447篇。雖然2000年只有一篇相關論文,但從2008年到2011年相關論文總量皆超過60篇,即使2002年、2009年和2011年這3年較前一年在年總量上有稍許下降,也無法影響其總體的上升趨勢,特別是2006年國家了《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文件后,我國農村教育信息化更是得到廣大學者的高度關注。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相信在未來幾年中,農村教育信息化這一主題仍將繼續得到專家學者的關注和研究。
2.研究論文期刊分布
對論文期刊分布的統計可以反應出論文的質量,從而體現出該主題現階段的研究水平。據統計,共有169種期刊刊登過此類論文,主要集中在教育領域期刊,其中有10種刊物是教育學核心期刊(以CSS-CI2010—2011年收錄為準)。發表該主題的論文在6篇及6篇以上的刊物共計12種,共231篇,約占所有論文總量的51.678%;而在教育學核心期刊上刊登的此類主題論文共計80篇,僅占總論文數量的17.897%,所占比例較低,這說明我國對于農村教育信息化問題的研究仍處在初級階段,研究的層次相對較淺,因此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圖2為刊載量在6篇及6篇以上的期刊刊載情況。圖2刊登論文期刊情況
3.研究論文作者所屬單位分布
通過對論文作者所屬單位的分析,可以得出哪些群體在關注農村教育信息化問題,也可以了解研究該主題團體的主要力量分布。為在4篇及4篇以上單位機構的直方圖,共12所高等院校,除去西北民族大學為一所民族類院校外,其它均為師范類院校或由師范類院校合并的院校,其中有5所為教育部直屬的高等院校,分別為西北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西北大學,且安徽師范大學和河南師范大學也是省屬重點大學和省重點建設大學。圖3論文作者單位情況西北師范大學關于該主題的論文產量最高,共計26篇,隨后的東北師范大學和華中師范大學也有17篇和14篇。之所以這些院校高居榜首,得益于這些院校相關專業的發展優勢和人才力量,也說明了在推動該領域的發展中我國高等院校處于主力軍的地位。
探求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教學的革新
1當前高校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存在的制約因素
1.1教師人員安排不合理
盡管我國相關教學大綱規定畢業論文(設計)教學應當由教學和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項規定執行過程中遇到困難。目前無論是青年教師還是高級職稱的教師都在畢業論文(設計)教學過程中面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對于青年教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面臨著一定的困難和挑戰。首先,畢業論文(設計)課程對教師知識的儲備和運用要求非常高,青年教師由于工作不久,從事一線的教學工作時間較短,在科研和教學方面都與老教師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諸多困難。其次,部分高校對于畢業論文(設計)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由于定位選修課,學校以及學院對課程教學的投入的精力和關注度都不夠,更不可能為青年教師提供專項的進修培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惡性循環。
對于高級職稱的教師特別是教授而言,時間和精力的缺乏成為制約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和實踐經驗,而且還必須具備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教學工作。由于高級職稱的教師特別是教授或是承擔著較為繁重的科研工作,或者擔負著行政領導職務,常常無法保證或投入過多的精力進行教學工作,特別是畢業論文設計還是一門選修課,教學的質量往往達不到教學大綱的要求。
1.2相關專業教材缺乏
教材作為承擔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直接關系到教學水平的提高。目前,就全國范圍內而言,高校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課程教材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就相關教材數量而言,專門針對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材可謂鳳毛麟角。由于公共管理專業在國內開設較晚,加之相關高校對課程的定位偏差,直接導致了國內從事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課程教材編訂的人員有限。由于缺乏相應的教材,許多高校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課程的教材往往采用政治學或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教學資料,其內容缺乏公共管理專業所需的專業性、實用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其次,就僅有的幾部教材而言,教材內容普遍存在滯后性和非針對性。在這些畢業論文(設計)課程教材中,有的教材側重于經濟類管理,缺少針對性;有的側重于政治學,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學生的接受能力;還有的教材內容嚴重滯后,不能隨國內外公共管理專業的迅速發展而不斷更新,許多方法和事例難以滿足當前公共管理專業的本科教學要求。
1.3教學方法和手段相對滯后
高校論文管理系統研究
摘要:研究一種通過Web形式實現對畢業論文各個環節的有效管理,面向學生、教師和學校管理員,實現三者之間的溝通與整個論文的有序電子化管理。使用PHP語言實現后臺開發,數據庫則是采用MySQL數據庫。基于B/S架構的畢業論文系統,實現了對畢業論文整個過程的全程開展和實時流程的監管,從而節省絕大多數高校進行的畢業論文開題、選題、審閱、修改、上傳等節點在時間上與人力資源上等成本,同時也為各大高校對學術論文的檢索查找等提供便利。
關鍵詞:畢業論文;管理;B/S架構;PHP
0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技術也飛速融入到各行各業。在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高校教學管理也必然邁上一個新臺階,一味地強調傳統,多年堅守著同一種模式,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計算機來進行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已經成為各大高校的主流模式。畢業論文系統正是迎合當代教學管理的需要。
1用戶需求分析
畢業論文系統主要用于學校對畢業論文工作的管理,那么使用該系統的用戶主要分為學生、教師和管理員。管理員又可以分為院系管理員和系統管理員。學生要在該系統進行畢業論文的選題、寫作、答辯等工作。教師要在該系統內完成學生的論文指導工作等。院系管理員使用該系統完成對學生的監管等工作。系統管理員則是要使用該系統對各種信息進行完善,對系統進行維護等工作。
2系統功能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