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大專藥學畢業論文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大專藥學畢業論文范文1
關鍵詞:藥學專業;校企合作;教學改革
藥學專業旨在培養藥學學科基礎知識扎實、實驗技能熟練,能夠從事藥品開發與研究、質量檢驗、臨床使用指導等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由于藥學專業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因此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培養高素質人才,走知行結合、教學理論與生產實踐互補互促的育人道路是藥學專業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化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基礎課程,是藥學專業學習的堅實基礎。但在目前化學學科的教學中,存在著過于強調課程的系統性而忽視了學科間的相互聯系,知識講授缺乏重點等問題;而實驗教學仍以從化學角度指導學生實驗原理并對實驗結果加以驗證為主,實驗內容與藥學專業聯系不夠緊密,無法對專業課程的學習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導致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使得學生畢業后難以完成學生角色向職業角色轉變的過程。因此,結合校企合作搭建的一體化平臺,對藥學專業的基礎化學課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1課程重點,明確學習目標
在化學的理論知識講解中,必須結合專業課程對化學學科的要求進行合理劃分,突出與專業相關的側重點,在抓住四化理論精髓的基礎上,重點講解與藥學專業相關的知識。同時,注意在課堂中結合生產實踐實例對理論知識進行多角度講解,讓學生不僅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學原理,同時明確所學知識在今后實際工作中如何進行運用。應當明確的是,我們要培養的是能夠承擔藥學專業工作的技術人才,而非化學人才,因此在構建化學課程講授架構時不能只顧化學這門課程的完整性和系統性,而忽視了我們最終的培養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前要做到“一個熟悉,兩個明確”,一個熟悉即熟悉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要求;兩個明確指的是一要明確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二要明確專業課程對化學課程的教學要求,在理論課程和實驗實踐中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合理規劃和設置。要做到以上幾點,對授課教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必須在設計化學理論知識講解內容時,能夠將具體的藥學專業問題引入到課堂中來;其次,必須對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有著準確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擺正化學學科在整個專業中所占的位置和發揮的作用。
2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的教學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學習較為被動,教材也是“菜單式”結構,教師的側重點多在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適應當今社會的要求,也使教學模式改革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上課之前,應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討論、分析,教師只在關鍵知識點上進行適當的補充講解,使學生明確學習重點,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配合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盡量使學生能夠更多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為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營造良好的氛圍。描述性的化學知識可以安排學生借助圖書館、網絡等途徑通過自學的方式來完成。教師選擇難易適度的知識點作為自學內容,預先編制提問式提綱對學生自學進行引導,并可采用翻轉課堂、小組討論、書面作業等多種形式對自學掌握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學習效果;其次,鼓勵開展形式多樣的助學活動,加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3改革實驗教學,加強實踐技能
縱觀目前大多數化學學科開設的實驗課程,沒有與專業緊密結合,對實驗進行擴展和深化。設計開放性實驗幫助學生明確實驗方案,讓學生參與到文獻查閱、實驗設計和實驗完成的整體過程中,通過開放性實驗將化學知識和藥學應用緊密聯系,讓學生學以致用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系統的科研思路。在實驗課程改革中,校企合作平臺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在分析化學實驗中涉及到許多與分析檢測相關的實驗內容,可邀請企業相關人員對學生進行實訓培訓,根據藥學工作崗位結合學生自主意愿設置實訓項目和實驗課程,幫助學生學習藥品調劑、質量檢測、藥品生產等崗位的實際工作能力,使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就能具備藥學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識、能力和素質。在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我們應當把握以下兩個原則:a.重視學生對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基本儀器的使用和掌握情況;b.化學課程實驗的選擇能夠較好地體現藥學專業對化學實驗教學的要求,盡量選擇與藥學專業能夠較好結合,體現專業特色的實驗內容。
4立足校企平臺,創新培養模式
校企合作在人才培養體系中有明顯的優勢,企業可根據行業實際發展對培養方案給出務實的指導意見,企業也可根據實際需要在本專業開設相關的選修課程,教材和課程內容由校企雙方共同編制,通過校企雙方的共同參與,優化課程體系,更新課程內容,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完善,符合實際需要。在培養模式的建立方面,針對低年級學生,可以利用假期結合企業需要開展社會實踐,使學生與企業生產實踐零距離,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同時幫助學生適應崗位要求,提高就業競爭力;針對高年級學生,可建立校企聯合實驗室,以此為平臺開展以企業項目為對象的課外科研活動、畢業論文等,立足于企業的真實課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自主創新科研實踐中,在實踐活動中充實理論知識,鍛煉基本技能,培養科研素養,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校企合作是藥學專業發展的強力推手和發展趨勢,企業能夠提供學校難以提供的豐富資源,學生只有在企業生產實踐中不斷學習才能成長為有競爭能力的高級科技人才;學校通過與企業的人員、設備等資源共享,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參與確保實現人才培養的要求和目標;企業不僅能夠通過校企聯合培養得到高素質人才,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還可以借助高校資源,在校企合作的平臺實現企業的技術創新,推動企業發展。只有校企雙方建立密切的聯系并充分利用有效資源,才能在行業中走上共生共贏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張秋榮,可鈺,孫默然,單麗紅,施秀芳,劉宏民.藥學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海峽藥學,2011,8:201-202.
[2]張師愚,楊慧林.物理化學實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86-96.
[3]聶曉勤,王宏麗,陳風雷,劉興前.軍醫大專醫用化學教改探索[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3,1:119-120.
[4]宋怡.后現代主義與化學課程改革[J].華夏教師.2012(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