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綠色食品申報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綠色食品申報材料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綠色食品申報材料范文1

第一條獎勵資金

市財政從年初預算安排的林業產業發展及生態建設資金中安排林業產業發展獎勵資金100萬元,專項用于建設單位進行干雜果經濟林產業基地建設、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建設以及林業良種繁育、引進、新技術推廣等的獎勵。

第二條獎勵原則

堅持“先建后獎、典型帶動、總額控制、擇優獎勵、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推動林業產業加快發展。

第三條獎勵對象

在市轄區內符合獎勵條件并經驗收合格、進行公示無異議的建設單位,包括企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等。

第四條獎勵條件

申請獎勵的建設單位需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一)當年新建干雜果經濟林基地面積50畝以上,選用苗木是良種壯苗或林業部門認可的樹種品種,栽植、管理符合國家造林技術規程和生產標準,建園檔案及栽培管理技術資料完備。

(二)當年新建林下經濟示范基地規模:林菌示范基地面積10畝以上;林禽(畜)等示范基地30畝以上;林藥、林花、林蔬示范基地50畝以上,基地建設和管理符合技術規范和行業標準,推行標準化生產,產品達到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標準。

第五條獎勵標準

給予獎勵的建設單位,執行以下標準:干雜果經濟林基地面積50畝以上的,每畝獎勵400元;林菌示范基地10畝以上的,每畝獎勵1000元;林禽(畜)等示范基地30畝以上的,每畝獎勵200元;林藥、林花、林蔬等示范基地50畝以上的,每畝獎勵400元。

各市區(開發區、工業新區,下同)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進行配套。

財政部門應加大對林木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推廣的支持力度,安排資金扶持珍稀優良用材林、果品基地引種試驗和林業技術推廣。

上述獎勵實行最高獎勵限額控制,即單項獎勵最高控制在15萬元。

建設單位不能同時獲得多個單項獎勵,只能選擇一個項目給予獎勵。

第六條獎勵程序

(一)各市區林業部門根據本地林業產業發展規劃,年初確定建設基地規模和建設計劃,報市林業局備案,市林業局將在基地建設前、建設中組織有關專家進行檢查指導。

(二)市財政局、市林業局根據林業產業發展資金規模和各市區林業產業發展現狀,本著“統籌兼顧、均衡發展、區域協調、突出重點”的原則,將獎勵指標分配到各市區,各市區林業局、財政局根據市級下達的指標數,結合當地林業產業基地建設情況及林業產業發展情況,做好組織申報工作(申報材料采用統一格式)。

(三)申請獎勵的建設單位,應向所在市區林業、財政部門提供獎勵申報材料,各市區林業、財政部門受理后應積極組織對申報材料及基地建設等情況進行審核驗收,擇優向市林業局、市財政局申報。

(四)市林業局、市財政局根據各市區的申報材料,組織考核驗收,驗收合格的建設單位給予公示、公布。

(五)對獲得獎勵的建設單位,市財政局一次性將獎勵資金撥付各市區財政局,各市區財政局應一次性將市級獎勵資金及本級配套資金及時撥付建設單位。

第七條資金監管

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強獎勵資金管理,嚴格按獎勵原則、獎勵程序撥款,確保獎勵資金專款專用,各市區林業、財政部門要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對弄虛作假套取財政資金的,一經查實,取消獎勵資格,追回獎勵資金,并實行通報和追責。

第八條其他事項

(一)本辦法由市財政局負責解釋。

(二)本辦法不含省財政直管縣。

綠色食品申報材料范文2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充分利用舉辦展洽會的有利契機和平臺,以“增收與創新、綠色與科技”為主題,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這一有效形式,堅持政府組織協調、部門通力合作和以企業參展為主、以銷售產品為主、以提高效益為主的原則,大力宣傳推介*農業的資源優勢、產業發展優勢、優質特色農產品市場優勢,把我縣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綠色特色優質農產品推向國內外市場,進一步擴大我縣與有關國家及國內各大城市的經濟技術交流和經貿合作,在省內外、國內外樹立*農業的新形象。

二、主要任務

(一)宣傳*農業。以展洽會為載體,結合每個展會的不同特點和要求,利用文字圖片、聲像資料、各類展品等多種展示手段,廣泛宣傳我縣的地理優勢、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和農業資源及蓬勃發展的經濟社會環境、投資者參與*開發建設的優惠政策,讓外部更好地了解*、關注*,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有識之士參與*農業的建設開發。

(二)展示展銷農產品。在展洽會期間,將集中展示展銷我縣糧豆產品、園藝特產、畜牧產品、水產品,以及以糧食為原料的輕工、化工、食品等系列特色優質農產品。展品將更加注重質量和科技含量,體現綠色、優質、營養、安全的特點。

(三)經貿洽談與招商引資。以展示洽談為主體,通過各種方式與客商、投資者接觸,盡可能多地與國內外客商簽訂農產品產銷協議,進一步拓展*縣的外部市場空間。圍繞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農村經濟重點開發項目、農產品開發貿易等,廣泛開展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引進域外資金與技術。

三、時間安排與設計規模

(一)20*年第六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展洽會將于8月15日至8月21日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主辦。我縣有3個展位,主要參與農產品展銷、科普大集、名牌產品認定和招商引資工作。

(二)第三屆東北地區國際農業博覽會。展洽會將于8月28日至9月1日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舉行。屆時,我縣將組織部分農業重點龍頭企業參加。

(三)第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展洽會于10月17日至10月21日在北京市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行,由國家農業部主辦。屆時,我縣將組織部分參展企業參加。

(四)第八屆中國綠色食品20*年上海博覽會。展洽會將于12月1日至12月4日在上海市舉行,由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和中國綠色食品協會主辦。屆時,我縣將組織相關農產品生產企業參加。

四、有關工作安排

(一)關于長春展洽會名牌產品認定工作。產品認定范圍為本次農博會參展產品,申報材料及樣品于6月20日前報送縣籌展辦,7月10日前評定結束。每個鄉鎮及有關部門都要組織有注冊商標和名牌已過期的企業申報參評產品。

(二)關于招商引資工作。各展洽會前的貿易銜接、會商洽談、招商引資工作決定展洽會的成效和質量。因此,各鄉鎮政府、各企業都要下大力氣做好各地展洽會籌備工作,派精明強干人員把相關工作做細、做好。各鄉鎮要設立專門項目組或指定具體單位負責,項目組要確定一名聯絡人,同時確定上報招商引資項目。

(三)關于參展產品征集工作。參展產品必須是綠色特色優質產品,并附有產品說明書和價簽。產品包裝(如條形碼、注冊商標、凈重、配料、生產日期、保質期、執行標準、廠址、聯系電話等)和標簽要規范,包裝設計要新穎、精制、高檔。產品征集要采取政府運作和市場運作兩種方式,可以面向社會廣泛征集展銷的產品,各企業要在6月30日前按籌展辦統一要求,將參展產品報送縣籌展辦。

(四)關于科普大集工作。第六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科普大集,將于8月15日至8月21日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南廣場舉行。科普大集以展示我縣農業新技術、新成果、新品種為主,主要包括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新技術、種養加工新產品、農業科技致富信息等內容。科普大集將通過專家咨詢、典型經驗介紹、發放圖書資料等形式,廣泛交流技術、傳播新信息,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各地要確定專門的科普大集聯絡員,各參展單位要根據展板數量和展出內容準備文字和圖片資料,于6月15日前上報縣籌展辦。展單位要選派業務精、素質高、能力強的工作人員負責現場技術咨詢。

(五)關于展洽活動宣傳工作。做好宣傳是辦好展洽會的重要保證。宣傳工作要緊緊圍繞“新農業、新農村的主題,充分利用報紙、電視、信息網絡等各種媒體,對展洽會進行新聞報道和綜合宣傳,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以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營造濃厚的社會輿論氛圍。

五、組織領導

綠色食品申報材料范文3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工作管理,根據《國務院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10號)及《農業部關于創建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意見》(農經發〔2011〕3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依托農產品加工、物流等各類農業園區,注重培育龍頭企業集群,創新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集成集約要素資源,拓展產業鏈條,發展區域主導產業,打造區域優勢品牌,增強輻射帶動能力,提高農業經營組織化程度,引領現代農業發展,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

第三條 建立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按照創新、提升、優化、拓展的總體要求,堅持機制創新、增強帶動能力,堅持耕地保護、尊重農民意愿,堅持因地制宜、加強分類指導,堅持部省共建、以縣為主。

第四條 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申報、評審、認定、考核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第五條 各級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應當將創建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總體發展規劃,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制定相應扶持政策,完善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保障示范基地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章 職責與分工

第六條 農業部負責提出建立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意見,制訂認定管理辦法。省級農業產業化部門負責指導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建設,完善扶持政策,制定具體管理考核辦法。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組織落實示范基地建設任務。

第七條 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負責指導創建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主要職責是:

(一) 提出建立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意見;

(二) 制定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認定管理辦法;

(三) 負責組織示范基地申報、評選和公示等工作;

(四) 對示范基地運行情況進行考核和工作指導;

(五) 研究扶持示范基地的政策措施。

農業產業化專家庫的專家負責對示范基地認定和運行情況進行評估、考核,提出審核意見。

第八條 省級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的職責:

(一) 組織開展本省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篩選、審核、推薦和申報工作;

(二) 對本省示范基地運行情況進行跟蹤監管;

(三) 對本省示范基地建設與發展進行指導與支持;

(四) 協調解決與示范基地建設發展有關重大問題。

第三章 申報與認定

第九條 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由縣(市、區)人民政府組織申報,具體條件是:

(一) 具有一定發展基礎的農產品加工或物流園區。園區有管委會等專門的管理部門,建設主體清晰,內部規章制度健全,組織管理、經營管理和社會化服務比較完善,運行2年以上,經營狀況良好。

(二) 龍頭企業集群集聚。園區集聚了1家(含)以上國家重點龍頭企業,5家(含)以上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各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超過15家。東、中、西部地區示范基地內龍頭企業總體年銷售收入分別達到40億元、30億元、20億元以上。

(三) 規劃編制科學合理。示范基地有經當地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建設規劃或建設方案,且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土地利用和農業發展規劃的總體要求。縣(市、區)人民政府出臺了支持園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政策措施,有財政專項扶持資金。

(四) 農業組織化程度高,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園區及園區內龍頭企業能有效帶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或一村一品示范村,帶動農戶范圍廣、數量大,利益聯結關系比較緊密。園區內龍頭企業原料訂單采購比例超過50%,參與產業化經營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高于當地平均水平。

(五) 產業鏈條完整,加工轉化增值能力較強。有與園區相配套的高標準原料基地,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程度比較高,倉儲、包裝、運輸等產業配套發展。農產品加工轉化比重大,產品附加值高,園區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原料采購額之比超過2:1。科技創新能力較強。

(六) 農產品品牌發展基礎較好。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或農產品地理標識登記產品數量多,基地內企業產品獲得省級以上各類品牌認證,有較高的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

(七) 公共服務平臺初步建成。園區主管部門或當地科研、質檢等行業主管部門自建或依托龍頭企業,建設了技術創新、質量檢測、物流信息、品牌推介等公共服務平臺不少于1個,為園區內各類經營主體提供便捷優惠的公共服務。

(八) 促進新型城鎮化作用較為明顯。園區所在縣(市、區)或鄉鎮(針對在一個鄉鎮行政區域范圍內的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城鎮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效帶動當地形成支柱產業,引導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村人口向園區所在城鎮集聚,推動了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綜合服務功能建設完善,加速了城鄉統籌發展步伐。

第十條 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申報程序:示范基地由現有園區提出書面申請,當地縣級人民政府組織申報,省級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評審后擇優向農業部推薦。

第十一條 申報材料主要包括:

(一) 園區申報材料,主要包括園區概況、經濟運行現狀、基地建設情況、帶動農民增收情況、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情況、公共服務平臺打造情況、帶動城鎮化發展情況,以及具體申報理由;

(二) 縣(市、區)人民政府申報文件;

(三) 省級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的意見和推薦文件;

(四) 園區成立的相關文件或當地政府開具的所申報示范基地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劃定區域內集聚發展的證明材料;

(五) 示范基地建設規劃或建設方案等證明材料。

第十二條 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認定程序:

(一) 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對各地申報的示范基地材料進行初審;

(二) 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從農業產業化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專家組成評審小組,對申報材料進行評估,提出評審意見;

(三) 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根據專家評審意見提出初步名單,報部領導審定,并經公示無異議后,由農業部發文認定為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

第四章 管理與監督

第十三條 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和省級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負責對示范基地運行情況進行跟蹤考察和日常監督管理。

第十四條 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運行一年以上,每年第一季度向省級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和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報告運行情況,包括主導產業發展、龍頭企業效益、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品牌建設、帶動基地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等情況。

第十五條 農業部農業產業化辦公室適時組織專家對示范基地進行考評,對于考評優秀的,采取適當方式給予表揚或獎勵。加大對優秀示范基地的宣傳力度,提出進一步完善的指導意見。

第十六條 每四年對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進行動態監測,對主要指標不符合標準的園區,取消“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稱號。

第五章 附 則

第十七條 申報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的有關材料必須客觀真實。如果存在舞弊行為,一經查實,已經認定的示范基地取消其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資格,未經認定的取消其申報資格。

第十八條 對在申報、認定、考評工作中存在行為的人員,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和有關黨紀政紀規定予以嚴肅查處。

第十九條 省級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可根據本辦法,制定本省具體的管理辦法。

綠色食品申報材料范文4

關鍵詞:無公害農產品;現場檢查認證;生產記錄檔案管理

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證運用了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質量監控的指導思想,以生產過程控制為重點,以產品管理為主線,以市場準入為切入點,以保證最終產品安全為目標。它對產地環境、生產加工、包裝、儲運都有一定的要求,特別是隨著產品認證數量的增加,現場檢查工作更顯得重要,但機構工作人員不能做到隨時隨地去現場,畢竟時間和精力都有限,這就要求生產單位必須建立一套完備的生產記錄檔案,如實反映投入品使用情況、生產加工銷售記錄、標志使用情況等,進而保障農產品質量可追溯,問題產品可召回。

一、現場檢查和生產記錄工作的重要性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當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如實記載:使用農業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動物疫病、植物病蟲草害的發生和防治情況;收獲、屠宰或者捕撈的日期。且農產品生產記錄應當保存二年,禁止偽造農產品生產記錄。在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里,有完善的質量控制措施,并有完整的生產和銷售記錄檔案是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管理應當具備的條件之一。

為確保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中現場檢查的有效性,各級工作機構在現場檢查過程中要按照《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現場檢查規范》進行現場檢查,突出對申報產品生產過程記錄的核查,并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現場檢查報告》總體評價欄中就生產過程記錄是否符合規定要求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加以說明。

由此可見,現場檢查和生產記錄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各級工作機構檢查員應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現場檢查規范》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現場檢查細則》進行現場檢查工作,生產單位也應按照要求如實記載生產記錄,并做好檔案管理工作,保持兩年以上。

二、現場檢查和生產記錄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出臺后,食品安全日益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關注,無公害農產品開發工作也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生產單位的認證積極性也空前高漲,產品認證數量大幅度提高。在當前這種形式下,現有的現場檢查和生產記錄工作存在著一些制約事業發展的問題,如何處理好這些問題,是保證無公害農產品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前提條件。

1、現有的規章制度文件需要調整。無公害農產品事業經過十年的發展,現有的規章制度文件存在著一些與事業健康快速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或者說是由于出臺的時間關系造成各個規章制度間存在著不一致的地方。建議對這些規章制度進行修訂,保持相互的統一協調性,以利于事業的合法順暢發展。

2、如何開展有效的現場檢查。通過參加一系列專家評審會,從《現場檢查報告》材料中看到了現場檢查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如:檢查組成員專業單一;檢查員簽字筆體不固定;檢查時間不符合邏輯性、事實性;總體評價內容不詳實等。通過這些,我們對現場檢查的及時有效性產生了很大的懷疑。這就要求我們各級工作機構的檢查員在今后工作中,要嚴格按照有關要求進行現場檢查工作。做到省市縣三級工作機構協調進行及時的現場檢查;現場檢查時間應是在產品生產周期內;檢查組應至少有一個符合該次檢查的專業技術人員;檢查項目應全面且在總體評價欄中詳實客觀描述;檢查員本人親自在報告上簽字等。為確保現場檢查的真實性,在申報材料中要求必須有現場檢查組成員在基地或企業的檢查或座談圖片,確保無公害農產品現場檢查不走過場,保證申報產品的質量。對于獲證產品每年都安排一定比率的抽檢,而且還采取不合格產品退出機制,提高了無公害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

3、如何做好詳實的生產記錄。我們在檢查生產單位的生產記錄時,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沒有生產記錄,有的生產記錄不全面,有的生產記錄丟失,有的已電腦存檔。這些問題使我們不能正確的判斷產品的有關生產情況,給產品認證帶來困難,這就需要生產單位按照要求詳實的記載生產記錄,并對原始記錄檔案保存2年以上,以備追溯查詢。

然而,即使生產單位有生產記錄檔案,有時我們也難免會對它的真實性、準確性產生懷疑,也很難判斷是否按標準要求生產。因此,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無公害農產品知識,加大培訓力度,提高生產者標準化生產水平和質量安全意識。同時,還要規范市場,實行包裝標識銷售,實現優質優價,從而也提高了生產者標準化生產的積極性。

綠色食品申報材料范文5

一、鳳竹紡織、福建南紡分別于4月21日和5月31日在上證所公開發行的股票上市,實際募集資金共6.36億元。

二、七匹狼發行的2500萬股股票于8月6日在深交所上市,實際募集資金1.78億元。這是福建省首家在中小板市場上市的公司。

三、1月13日中綠(控股)以紅籌股的形式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募集資金2.21億港元。泓霖化纖于4月在新加坡主板成功上市,籌集資金2300萬新加坡元。

四、九州集團、海洋集團轉往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交易。興業證券、長江證券于2004年5月21日起分別為福建九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廈門海洋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代辦股份轉讓服務。

五、福建眾和股份有限公司首發順利通過證監會發審委的審核。

六、廈門翔鷺化纖公司改制工作順利完成,于上半年設立了廈門翔鷺化纖股份有限公司。

七、廈門建發、夏新電子、法拉電子入選上證紅利指數樣本股。

八、宏智科技出現兩個董事會。由于股權之爭,宏智科技第一大股東為首的一方與公司董事會之間為爭奪公司的控制權,出現兩個董事會。

九、閩越花雕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根據中國證監會有關行政處罰決定書要求,閩越花雕對2001年度、2002年度財務數據進行追溯調整。調整后,2002年虧損3418萬元,2003年虧損8302萬元。

十、閩發證券嚴重違規,中國證監會對其托管經營。鑒于閩發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嚴重違規經營,為了維護證券市場穩定,保護投資者和債權人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自2004年10月18日起委托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對閩發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托管經營。

境內上市

一、發展概況。

至2004年底,福建省上市公司45家(不含已退市的九州集團、海洋集團;遷往上海的運盛實業、天香集團、利嘉股份;遷往浙江的新宇軟件),占全國上市公司總數的3.27%,其中A股44家,B股1家;上交所28家,深交所17家。上市公司總數在全國排第10位,位于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北京、山東、四川、湖北、遼寧之后。按公司注冊地分:福州18家、廈門15家、漳州3家、泉州3家、三明2家、南平2家、龍巖和寧德各1家;按行業分:機械設備儀表業9家、電子信息技術業7家、綜合類6家、金屬非金屬業5家、交通運輸倉儲和批發零售貿易各3家、紡織服裝業3家、建筑房地產業和造紙印刷業各2家、農林牧漁業、電力煤氣及水和、石化塑膠塑料、飲料制造和醫藥生物制品各1家。2004年12月31日,45家公司總市值690.45億元,流通市值261.51億元(比上年減少10.25%)。流通市值占滬深證券市場上市公司流通總市值的2.18%。上市公司總市值占全省GDP的11.41%。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22家,國有股總股本35.5億元,占全省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6.6%。全年上市公司從證券市場實際籌資8.14億元(歷年累計211.92億元),比上年減少62%,占全國A股籌資總額的1%。新上市公司3家(比上年增加1家),即鳳竹紡織、福建南紡、七匹狼公司,占全國新增上市公司總數的4.8%。上市公司再融資計劃,廈門汽車計劃發行可轉債規模不超過3億元,期限為5年;雄震集團計劃增發4000萬股新股。

二、經營業績。

(1)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兩極分化加劇。部分上市公司延續了近年來的良好發展勢頭,生產經營狀況較好。2004年前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30%以上的有22家,其中冠城大通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了170.90%;廈門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了122.96%;廈門國貿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了108.09%等;實現凈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30%以上有15家。這些企業主營業務突出,優勢明顯,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大部分企業是省內行業的排頭兵,有的還是全國同行業的龍頭企業,如福耀玻璃、廈門鎢業等。一些虧損的企業2004年前三季度扭虧為盈,如ST閩閩東主營業務收入從去年同期的4150.83萬元增加到8400.72萬元,增長了102.39%,每股收益也由-0.07元扭虧為0.07元;ST福日主營業務收入從去年同期的66969.04萬元增加到117441.63萬元,增長了75.37%,每股收益也由-0.1元扭虧為0.09元。另外一些經營狀況較差的企業,主營業務進一步萎縮,虧損加大面臨退市風險。如ST昌源今年的主營業務收入比去年同期減少84.8%;ST宏智生產經營活動已停止;實達集團、中國武夷、閩東電力虧損嚴重,這三家企業虧損額為17863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這些企業發展前景令人擔憂。

(2)上市公司平均業績下降,和全國差距拉大。2004年前三季度福建省上市公司平均每家實現凈利潤、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加權平均每股凈資產、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3843.10萬元、0.128元、2.555元和5.003%,都低于去年同期的4208.56萬元、0.16元、2.83元和5.62%,下降幅度分別為8.68%、20%、9.72%和0.62個百分點。在全國上市公司業績大幅增長的同時,福建省上市公司平均業績指標與全國上市公司業績的平均差距在拉大。平均每家凈利潤的差距從去年同期的3792.57萬元,變為今年的7156.9萬元,差距增幅為88.71%;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去年福建省和全國平均水平持平,今年福建省只有全國的59.53%;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的差距從去年的0.58個百分點拉大到3.007個百分點。其主要原因:一是受產業結構影響較大。全國上市公司業績大幅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得益煤炭、冶金、電力、石化、汽車、金融等行業出現周期性景氣,而福建省上市公司所處行業主要是屬于競爭性行業,只有福建高速、廈門鎢業、福耀玻璃等少數幾家所處的行業景氣外,其它的主要是機械加工、食品、紡織、電子、造紙和房地產等競爭激烈的行業;而且福建省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規模小,沒有中央所屬的特大型骨干企業,據統計前三季度凈利潤額最高的前20家公司實現的利潤占全部1376家的44.87%,而它們沒有一家在福建省。所以在這一輪以基礎原材料行業為主的景氣表現中,福建省上市公司的表現差強人意。二是虧損上市公司對福建省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造成很大的影響。今年前三季度福建省虧損公司的家數是7家,與上年同期數量相同,但虧損總額卻達到2.33億元,比上年的1.51億元多虧損0.82億元,虧損額上升了54.3%。其中,實達電腦的虧損翻了一倍多,虧損9452萬元;ST昌源、閩越花雕、中國武夷繼續虧損;而閩東電力因委托理財和售電成本提高,由上年同期的盈利轉為巨額虧損。另外,上年同期一些經營業績十分突出的企業,卻極度萎縮,如夏新電子實現凈利潤從上年同期5.44億元,下降到0.4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了5億元;每股收益也從1.27元,下跌到0.1元。

(3)企業的競爭力排序變化。從表1中可以看出,凈利潤排名前5名中,福耀玻璃、福建高速、廈門建發仍名列榜中,而去年的夏新電子和閩燦坤B兩家電子類的公司從榜中退出,廈門鎢業和廈門港務新進利潤前五名。

從表2可看出,福耀玻璃、廈門汽車和雄震集團依然延續較好的業績,凈資產收益率仍名列前5名。廈門鎢業和冠城大通分別從去年同期凈資產收益率的6.51%和4.19%上升到13.11%和11.07%,而名列前5,夏新電子和片仔癀則退出前5名。

(4)上市公司業績預測。陽光發展2004年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長100%~150%之間;廈門鎢業預計公司2004年度實現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在100%以上;廈門信達、廈門國貿、廈門機場預計2004 年全年的凈利潤比上年增長50%以上; 福建水泥預計2004年度實現業績仍然保持上升,增幅低于50%;ST福日預計2004年度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將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金額在1000萬元以內;創興科技、ST閩閩東、ST花雕預計2004年度將實現扭虧為盈。夏新電子預計2004年度的累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下降50%以上。以下公司將出現虧損:中國武夷預計2004年度凈利潤將出現大幅度虧損,金額約為3.5億元;閩東電力預計2004年度凈利潤虧損約2億元,股票交易可能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福建三農預計2004年度累計凈利潤可能虧損6500萬元左右;ST昌源、實達集團預計2004年業績將出現虧損。

三、優勢公司。

福耀玻璃是上證180指數和上證50指數成份股,長期保持全國行業優勢,相關產品的全國市場份額超過50%;建發股份、夏新電子、法拉電子入選上證紅利指數樣本股,三家公司近兩年經營業績好,保持較高的分紅水平; 福建高速是上證180指數成份股和上證50指數樣本股,業務具有地區壟斷優勢;廈門鎢業粗鎢絲總產能達到1500噸,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鎢絲生產企業,被福建省證券經濟研究會評為2003年度福建省最具競爭力上市公司;廈華電子等離子電視全國市場份額占17.8%,液晶電視市場份額占19.3%;龍溪股份、福建南紙、福建水泥、廈工股份具有行業競爭優勢;冠城大通、新大陸、福建南紡、片仔癀、廈門汽車、夏新電子部分產品具有同行業競爭優勢;廈門信達是深證100指數成份股。

三板市場掛牌公司

九州、海洋轉往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交易。鑒于福建九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廈門海洋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已分別于2002年9月13日、9月20日被深圳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根據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長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分別于2004年3月11日與九州集團、2004年3月16日與海洋集團簽訂的《推薦恢復上市、委托代辦股份轉讓協議書》,依照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興業證券、長江證券于2004年5月21日起為九州集團、海洋集團提供代辦股份轉讓服務。2005年2月18日九州、海洋股價分別為0.35元、0.78元。

境外上市

兩家企業成功地在境外上市,多家企業準備赴海外上市。中綠(控股)以紅籌股形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募集資金2.208億港幣。在招股時認購反響熱烈,公開發售的1500萬股新股獲得1604倍認購,打破了北京控股在1997年創下的1276倍的認購記錄,其超額配售權獲悉數行使。 上市首日,受到香港證券市場投資者的熱烈追捧,收市報2.025港元,比招股價1.28港元升58%,總成交額為7.41億港元。 1998年成立于惠安的中國綠色食品(控股)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蔬菜和水果的種植、加工及銷售等業務。泓霖化纖于4月以紅籌股形式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募集資金2300萬新加坡元。泓霖于1994年創立,主要從事制造及分銷各式各樣的差別化化學纖維產品,主要用于制造不同種類的優質織物。締邦集團、安素酶等公司境外上市已獲得批準,正擇機發行新股。南方生物、振云塑膠、國航遠洋、金倫化纖、三安集團等企業正在和境外證券中介機構接洽,準備赴海外證券市場上市。福建省企業通過境外上市累計募集資金100多億港幣,境外上市已為企業上市融資的另一重要渠道。

企業香港上市出現不和諧的現象。據媒體報道,香港高等法院判令對內地在香港上市民企中國特種纖維(0285.HK)實施清盤,這是第一家被清盤的內地在香港上市民企。中國特種纖維控股有限公司是首批赴香港上市的內地民企之一,2000年底在港上市,募集到2億多港元。2002年11月中國特種纖維的股價突然單日暴跌92.6%,10多分鐘內,市值蒸發20億港元,之后便一直停牌。2004年3月公司控股股東因未能償還債務,被香港高等法院判令破產;5月中國特種纖維的債權公司香港怡泰富財務公司向香港法院提交中國特種纖維的清盤申請;10月中國特種纖維被實施清盤。2004年6月17日在香港上市的遠東生物制藥(0399.HK)突遭投資者拋售,當天該股股價驟跌92.44%,公司市值由19.6億港元狂瀉至1.5億港元,單日蒸發18.1億港元,主要原因是香港聯交所無法聯絡到該公司的大股東。隨后,遠東生物制藥被香港聯交所勒令停牌。

證券經營機構

全國券商業績仍徘徊在歷史低谷,生存和信用危機空前嚴峻,券商股票市場承銷業務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福建省證券經營機構喜憂參半。興業證券公司注冊9.08億元,是全國大型綜合類券商,2004年凈利潤1673.64萬元,列全國第18名;股票主承銷金額13億元、承銷家數4家;二級市場股票、基金交易總額上證所為697.8億元,列全國第16名,深交所為399.37億元,列全國第18名;債券交易總額上證所為1181.08億元,列全國第19名,深交所為2038.23億元,列全國第8名。

閩發證券公司成立于1988年的綜合類證券公司,注冊資本8億元,目前已擁有北京、上海、福州、三明、泉州五個區域性管理總部和成都代表處,在福建省以及北京、上海、成都、武漢、天津、深圳、南昌、南寧、南京等大中城市已先后設立近30家證券營業部及19個證券服務部。2004年二級市場股票、基金交易總額上證所為540.85億元,列全國第26名,深交所為326.41億元,列全國第27名;債券交易總額上證所為725.57億元,列全國第30名,深交所為204.92億元,列全國第53名。證監會決定自2004年10月18日起委托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對閩發證券公司托管經營。證監會稱,托管經營期間,由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組織成立的托管經營組行使公司經營管理權,證券交易等業務正常進行;除客戶證券交易結算資金外,所有債務停止支付,由東方資產管理公司負責債權登記、確認。同時,將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民事及刑事責任。

廣發華福證券公司注冊資本5.5億元,在福建省內及上海、深圳等地擁有21家證券營業部,14家證券服務部。二級市場股票、基金交易總額深交所為185.83億元,列全國第53名;債券交易總額深交所為0.48億元,列全國第94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91 | 91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欧美一二区 |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又大又硬又爽 | 欧美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操比网站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性夜影院爽黄a爽免费看网站 | 精品91精品91精品国产片 | 一级毛片视频播放 |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 国产高清视频免费 | 欧美亚洲网 | 国产美女一级特黄毛片 | 欧美aa在线观看 | 欧美高清免费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不卡 |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欧美精品亚洲网站 | 全部费免一级毛片不收费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2020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看 | 欧美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 领导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 | 亚洲综合图片小说区热久久 | 一级久久| 欧美一级全黄 | 久操国产| 国产三级小视频 | 亚洲青草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在线视频亚洲 | 久久福利免费视频 |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