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雙向選擇方案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雙向選擇方案范文1
關鍵詞:低溫甲醇洗;亨利定律;優化方案
1 簡述
渭河潔能公司7.5萬噸/年醋酐、3.5萬噸/年醋酸工程,要求出凈化裝置的凈化氣分兩股,一為滿足40萬/噸年甲醇生產的甲醇合成氣102658 Nm 3/h,一為醋酸合成所需的CO提純用氣31863 Nm 3/h。凈化工藝采用大連理工大學的低溫甲醇洗技術。氣體凈化的指標直接影響到甲醇的產量、合成觸媒的使用壽命以及醋酸裝置的能否正常運行,因此做好氣體凈化十分重要。凈化有關性能指標要求如下:
2 凈化方案
2.1 低溫甲醇洗簡介
低溫甲醇洗工藝是采用物理吸收方法的一種酸性氣體凈化工藝。該工藝使用冷甲醇作為酸性氣體吸收液,利用甲醇在低溫下對酸性氣體溶解度極大的物理特性,同時分段選擇性地吸收原料氣中的H2S和CO2以及各種有機硫等雜質。在以渣油和煤為原料的大型合成氨裝置、甲醇裝置上,大多采用這種凈化工藝。此外,該工藝還廣泛應用于甲醇合成、羥基合成、工業制氫、醋酸裝置、城市煤氣和天然氣脫硫等生產裝置的凈化工藝中。目前,國內外已有百余套大中型工業化裝置的酸性氣體脫除采用該凈化工藝。
2.2 凈化方案
方案一的進料氣為兩股,一股變換氣,一股未變換氣,兩股氣分別進兩個吸收塔,共用一套再生系統;方案二進料氣僅為一股變換氣。
利用THES軟件對兩個方案的CO2洗滌塔進行初步的核算,如下表所示:
列表對比兩個方案的吸收塔外形尺寸,如下表所示:
方案一的進料氣為兩股,一股變換氣,一股未變換氣,兩股氣分別進兩個吸收塔,共用一套再生系統;方案二進料氣僅為一股變換氣,分段凈化后成為兩股凈化氣出凈化裝置。
通過設備外形尺寸比較,我們看出方案一中洗滌CO提純用氣的洗滌塔塔高51米,塔徑卻只有1.4米,而項目建設地區位于地震帶上,地震基本烈度Ⅷ度,由此會給土建施工帶來一定的實際問題,使土建施工變得復雜。方案一的進料氣為兩股,一股變換氣,一股未變換氣,變換氣氣量為未變換氣的6倍,各自的凈化純度決定了各自洗滌塔的高度,而未變換氣氣量特別小,所以未變換氣的洗滌塔顯得又細又高。為了避開這個問題,于是有了方案二,方案二在滿足凈化要求的前提下很好的解決了方案一中的問題。
方案二進料氣僅為一股變換氣,經主洗滌塔后CO2摩爾含量為3.4%,為滿足甲醇合成的甲醇合成凈化氣,經回收冷量后送去甲醇合成裝置。在出主洗滌塔的凈化氣中抽出少量一股,送入CO2深度脫除的一個小塔——CO2洗滌塔,在此塔內,凈化氣經貧甲醇洗滌后,CO2摩爾含量被脫至10ppm以下,滿足醋酸合成的CO2含量要求,成為CO提純用氣,經回收冷量后送去CO提純裝置,進而去醋酸裝置。
本項目凈化方案幾經改變,原因在于每個項目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本項目的特殊性在于用于醋酸合成的CO提純用氣所需量很小,凈化純度沒有降低,從原料氣凈化到要求純度決定了塔高不會降低,又因為氣量小,所以出來的結果就是CO2吸收塔細且高,增加了土建施工的復雜性。同樣是方案一,在別的項目就可以適用,那是因為其用于醋酸合成的這股未變換原料氣氣量比較大,雖然凈化純度要求一樣高,但是其塔徑大,不存在穩定性差、增加土建施工復雜性的問題。本項目方案二的優點在于避開了細高塔的問題,將原料氣合為一股,將其先全部凈化至甲醇合成的標準,在此基礎上,將凈化氣抽出一股進行CO2深度脫除,使之符合醋酸合成的標準,這樣方案二最后的兩股凈化氣既滿足了后續裝置的需要,也避開了方案一中所出現的工程實際問題。
3 結論
渭河潔能公司7.5萬噸/年醋酐、3.5萬噸/年醋酸工程低溫甲醇洗凈化方案最終選擇了方案二,它在同樣達到凈化要求的前提下解決了最初方案一中出現的CO2洗滌塔細高,會增加土建施工復雜性的問題,優化了凈化方案。
近些年來,低溫甲醇洗工藝技術越來越多應用于煤化工項目,低溫甲醇洗技術一般分為酸性氣體吸收、H2S濃縮、合成氨裝置多加一個CO2產品塔、熱再生、甲醇水分離及尾氣水洗這幾個部分,但是具體工程設計中可能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善于思考,具體問題具體對待,進而優化方案使我們的工程設計更加合理、切實可行 。
參考文獻
1. 大連理工大學《渭河甲醇項目甲醇洗裝置工藝包上冊》
2. 化工原理 天津大學出版社
3. 汪家銘 《低溫甲醇洗凈化工藝的技術進展及應用概況》《化肥設計》第46卷第1期 2008年2月 文章編號: 1004 - 8901 (2008) 01 - 0025 - 05
4. 唐宏青 《低溫甲醇洗凈化技術》《中氮肥》第1期 2008年1月 文章編號: 100429932 (2008) 0120001207
5. 張成祥 戚紅 《淺析低溫甲醇洗工藝》 《應用能源技術》2007 年第9 期(總第117 期)
作者簡介
自2003年太原理工大學畢業后從事煤化工項目設計工作已有10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任職經歷
雙向選擇方案范文2
1、加強領導,成立機構。
鎮黨委成立了以書記為組長,政工副書記為副組長,組、紀等班子成員為組員的競爭上崗工作領導小組,及時研究競爭上崗工作遇到的各種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認真處理好各種關系,重點解決工作中的難點問題,保證了競爭上崗和干部雙向選擇工作的順利開展。
2、調查研究,制定方案。
首先對現有中層職位及一般干部情況進行調查摸底。一是摸清現有人員的基本情況,包括年齡結構、工作表現等;二是摸清職位基本情況。根據職位調查基本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通盤考慮,研究提出競爭上崗的職位。其次制定競爭上崗方案,先后召開了x次領導小組會議討論研究,制定《xx鎮中層骨干競爭上崗、一般干部雙向選擇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對競爭上崗的職位、條件、程序、方法、組織領導等作了明確規定,確保競爭上崗工作規范有序,有章可循。
3、宣傳發動,統一認識。
一是召開全鎮干部職工動員大會,明確目的,公布競聘方案;二是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黨委領導分別找干部談心,消除干部疑慮,增強干部心理承受能力,使全鎮干部形成共識、理解、支持并積極參與競爭。
4、公開報名,資格審查,公布職位。
在以塊為單位組織學習討論的基礎上,讓干部填寫《自薦表》,激發他們參與競爭的熱情。同時由領導小組研究確定競爭上崗職位和對自薦人員進行資格審查,確定具備資格人員的名單并進行張榜公布。全鎮xx人參與了xx個中層職位的競爭
5、組織演講,民主測評。
組織全體中層職位競聘者在全鎮干部大會上進行演講。全鎮干部對每個演講者從業務知識水平、綜合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工作思路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分,當場公布測評結果,確定入圍對象,在公開演講之前,各塊還組織了由各村主要干部參加的民主測評,作為綜合評分、組織考核的一項依據。
6、組織考察,決定任命。
根據競爭人員的綜合測評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對競爭入圍者進行考察。考察包括德、能、勤、績等方面,對原先未擔任過中層職務的一般干部,注重其潛能的考察,是否具備擔任中層職務的基本素質,是否有進一步發展的潛能。綜合考察情況,由鎮黨委集體研究提出任職人員名單,并進行組織談話,張榜公布。被錄用的中層骨干實行x個月的試用期,稱職者給予正式任命,不稱職者給予調整。一般干部的雙向選擇在中層干部競聘錄用的基礎上,通過填寫個人志愿、各單位領導選擇,組織談話等形式,最后確定雙向選擇結果,予以公布。
二、取得的效果
1、拓寬了選人視野。
實行競爭上崗,讓大家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既為廣大干部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臺,又極大地拓寬了選人視野。同時采用單位測評、公開演講和組織考察相結合的辦法,充分體現了廣大干部的意愿,為選拔德、才兼備、政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干部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是黨管干部和群眾路線的最佳結合。通過競爭上崗,干部的文化、年齡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一批年輕干部脫穎而出,xx名中層干部,平均年齡為xx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達xx%。
2、進一步擴大民主。
過去選拔任用干部,群眾參與少。鎮黨委把競爭職位和任職資格公開,競爭程序、辦法、過程公開,接受群眾全程監督。每個干部對選拔中層骨干都有發言權,并通過投票反映自已的意愿,民主測評率占100%,民主程度之高,是過去任何干部選拔方式所不能相比的。
3、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版權所有
推行競爭上崗,打破了過去的一些陳規陋習,有效地剎住了選人用人上“任人唯親“的不良現象,進一步凈化了選人用人環境。這次競爭上崗的干部都是平時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德才兼備,群眾擁護的干部。通過x個月的試用期,他們全部成為合格的中層骨干,有的還被提拔使用。還有的中層骨干從原來的副職崗位提拔到正職崗位。
雙向選擇方案范文3
一、基本情況
通過精心組織,嚴格考核,共選派26名科技人才作為科技特派員,充實到龍頭企業、骨干產業、農業生產的前沿陣地。今年,全市科技特派員開展技術培訓200多次,培訓農民4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4萬份,推廣新技術28項,引進新品種20個,吸收農村勞動力5000人,創建專業協會10個,幫助3000個農業家庭實現人均收入近4000元,農民人均收入增幅達到15%以上,科技特派員的自身經濟效益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主要作法
(一)加強領導抓保障。該市成立了科技特派員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訂
了**市《關于科技特派員工作的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了開展科技特派員工作的指導思想,規定了科技特派員的選派程序、選派對象、服務內容及服務地點,確定了工作目標和任務,提出了保障激勵措施以及組織管理機制等。
雙向選擇方案范文4
今天召開辦公室全體會議,根據昨天下午主任辦公會議的布置。動員部署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工作。府辦黨組在去年“一學雙創”活動中就提出了中層干部競爭上崗、一般同志雙向選擇”思路,可以說,這項決定是經過周密考慮、精心籌劃、認真討論后作出的這是加強辦公室干部隊伍建設,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所采取的一項重大舉措,政府辦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縣也是首開先例。這次,先對中層正職進行競聘,中層副職和一般同志雙向選擇隨后再作安排。剛才,同志宣讀了府辦中層正職競爭上崗實施方案》和崗位競聘條件,同志們要認真領會精神,下面我強調幾個問題。
一、充分認識競爭上崗的重要意義。
實行競爭上崗和雙向選擇,首先。新時期、面對新形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肯定趨勢。同志曾經講過“政治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通過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方式選拔任用好黨政領導干部,使干部的選拔、任用公開化、科學化、制度化,增加透明度,加強干部監督和走群眾路線是黨在新時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創立的新機制。有理由相信,通過推行競爭上崗和雙向選擇,必將會優化人事結構,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形成一種新的工作局面。
實行競爭上崗和雙向選擇是辦公室面對新形勢做出的正確抉擇。縣政府辦公室在全縣政務系統中處于承上啟下、聯系左右、溝通內外的樞紐位置,其次。縣政府的左右手和參謀部,府辦“三個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縣政府工作的正常運轉。中層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很大水平上決定和影響著府辦的工作質量和水平。因此,如何讓德才兼備的干部走上中層崗位,擔負起重要責任,始終是辦公室領導班子十分關注的一個重大問題。這次競爭上崗,就是府辦領導班子給大家創造的一次機會,讓不同崗位上的干部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進行公平競爭,為優秀人才提供一個展現才能、發揮作用的舞臺。
二、積極穩妥地推行競爭上崗。
必需以《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為依據,實行競爭上崗。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干部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干部人事工作的基本原則,不時改進工作方法。實際工作中,特別需要掌握好以下兩點:
必需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一是要在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上下功夫。實行競爭上崗。引入競爭激勵機制,進一步拓寬選人用人渠道,真正把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群眾擁護的優秀人才選拔到最合適的崗位上來。群眾是評價干部的一面鏡子,實踐是檢驗干部的唯一規范。不論擔任什么職務,不論職務有多高,都首先是一種責任,也可以說職務就是責任。作為一名優秀干部,必需依照德才兼備的規范鍛煉自己,做到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因此,實行競爭上崗,就是要在府辦形成一種激勵干部奮發向上、自覺接受考驗的良好風氣;就是要引導干部干事,干成事;就是要做到既不讓老實人吃虧,也不讓投機鉆營者占便宜。
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負責人對干部是否看得準是一個重要因素,二是要在建立和完善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上下功夫。如何把干部選拔好。但更重要、更需要的建立起一種科學有效的選人用人機制。實行競爭上崗,不只把競爭職位、任職條件、競爭方法、決策過程統統公開,而且對個人競爭的意愿也予以公開,讓群眾參與選擇和評判,使競爭上崗的全過程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一種廣開渠道、擴大民主、加強監督的選人用人機制,切實落實群眾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同時,通過在干部選拔任用方面構建一種新的機制,營造一種鼓勵大家干事業的良好氛圍,也就為造就一支優秀的符合“四化”規范的干部隊伍發明了良好條件。
三、加強領導。確保競爭上崗工作的順利進行
同時又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競爭上崗關系到每一個干部的切身利益。組織上必須做到十分周到嚴密。為此,辦公室專門成立了競爭上崗工作領導小組,任組長,辦公室領導班子成員為領導小組組成人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黨組成員同志任主任。隨著競爭上崗各環節工作的推進,將要選調—名作風正派、原則性強、不參與競聘的人員配合志強同志做好組織報名、資格審查、協調等工作。被抽調的同志要服從安排,認真負責,做好相關工作,保證競爭上崗的順利進行。
辦各項事業發展的一件大事。組織上鼓勵符合條件的同志積極參與競爭。同志們要敢于展示自己,希望全體干部職工都要積極地參與到這次競爭上崗和雙向選擇中來。這次競爭上崗和雙向選擇。敢于讓領導和群眾來評判自己。如果這次沒有勝利,應該看作組織和群眾給了自己一次鍛煉的機會,這也是對一個同志膽識和水平的考驗,希望同志們不要放棄這個權利和機會。
這次中層干部競爭上崗中,為了保證群眾的意志得以實現。要進行民主測評。希望同志們都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要從全局和發展的高度,珍惜手中的權利,積極參與,公正客觀地評價每一個人,保證這次競爭上崗高質量、高水平地完成,真正選出合乎要求的人才。
雙向選擇方案范文5
按市教育局“全員育人與個別輔導相結合”德育工作體系要求,堅持“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進一步深化我校德育內涵,貫徹我校教育與德育一體化管理機制,扎實提高我校德育工作實效性。
二、操作方法
(一)導師職責
1、制定活動計劃和方案。
2、深入調研,建立受導學生基本檔案。
3、領導每月調研一次,并匯總班級工作情況,修正策略。
4、每周至少和受導學生溝通一次,每月家訪一次,并做好記錄工作,同時做好過程評價。
5、德育導師,每月培訓一次,并積極撰寫德育導師工作案例和小結,學期結束,由領導小組統一評價和考核。
(二)導師和受導學生雙向選擇
導師與受導學生雙向選擇,具體步驟如下:
1、向學生提供擔任德育導師的教師名單。
2、通過簡單的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需要。
3、導師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班級情況,選擇受導學生(困難學生)。
4、根據師生雙方的選擇,適當進行調配,最后確定導師和受導學生。其中導師和受導學生的比例控制在1比3左右。
雙向選擇方案范文6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是以前大家對高考的形容。但高考與高招其實應該只是從一個學習階段走向另一個學習階段的橋梁和過渡,所以它的功效應該是更多選擇、更暢通便捷。
2014年9月初,國家關于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取消文理科,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諸多科目都是“學完即考”“一門一清”;而報考大學的時候,學生可以從這些科目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不分文理科,讓學生自己選擇計入高考的科目成績,這就像是給高考這座橋梁“擴容”,然后在一定程度上給予通行者“選擇通道”的更多權利。
這一次,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談松華所介紹的高考改革方案,可以說是這座橋梁的另一種擴容――不再分一本、二本這樣的批次,學生可以任意填寫各校各專業的志愿順序。配合批次淡化,還有可能實行一檔多投,學生可以向多所高校多次投檔,雙向選擇錄取。
如果這些方案相繼得到落實,我們就可以說高考這座曾經的“獨木橋”被改造成了多通道、多層次、多出口的“立交橋”。淡化批次之后,學生首先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去選擇專業,然后提出問題:學習這個專業哪家強?填報志愿的時候,即便某校不是一本,但如果那個專業是自己最想要的,學生也可以把它列為第一志愿。
把獨木橋擴容成為一座立交橋,其根本的一點,就是把更多選擇權交到學生和學校手中。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更多地發揮主觀能動性,為自己未來的學習乃至就業做出規劃。對于高校而言,打破批次、鼓勵競爭,就可以刺激他們辦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拳頭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