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做好事作文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做好事作文范文1
生活里洋溢著快樂,在問一問自己你做好事了嗎?
我一天做的可數不清,比如說我在值日回來,看見別的班老師辦公室旁有垃圾,一個同學躲得遠遠的,而我,自告奮勇,沖上前去,幾分鐘就搞定了,一位老師直夸我,我聽了,心里甜滋滋的,那位同學也地下了頭。
請問你今天做好事了嗎?沒有就趕快去幫幫人吧!
五年級:上帝號
做好事作文范文2
那是1940,12月18日雷鋒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安慶鄉簡家塘一戶貧苦農民家里。這一年系農歷庚辰年,父母給他取乳名叫“庚伢子”。
這一天,革命戰士雷鋒出生了。雷鋒叔叔自從參加革命以后。不知為人民做了多少好事,在我的記憶中,有一次一個老大媽,迷路了是雷鋒叔叔把她送回了家。
還有一回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就住在中國。”
雷鋒叔叔做好事不留名,值得我們學習。向雷鋒叔叔致敬向雷鋒叔叔學習。
強莊子學校五年級:強曉晨
做好事作文范文3
我的小伙伴楊波,是個性情開朗、心地善良的女孩。她和我既是同班同學,又是一個樓里的鄰居。
暑假里的一天我倆約好一起去游泳,說好一點鐘她來我家,可我等到一點半還不見她的蹤影,暗自生氣。忽然聽見敲門聲,大開門,楊波滿頭大汗,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對不起,我來晚了。”我疑惑不解,她平時不違約啊。“我去買東西,正好趕上一個外地人問路,我怕他找不著那個胡同,就帶他去了。”我余怒已消,拉著楊波向游泳池走去。
天氣很熱,陽光燦爛,人流如織。走著走著,楊波發現馬路邊有一封信,急忙走過去,彎腰拾起來,信封上寫著“天橋山洞口一號,陳航收。”我催促她:“快點吧,別管閑事。”誰知她自言自語地說:“一定是郵遞員叔叔不小心掉下的,萬一這封信里有急事怎么辦?不行,要把信送到這家去。”我搖了搖頭,不放心,也跟著楊波跳上了公共汽車。我倆問了許多人,甚至到派出所打聽地址具體所在,警察叔叔很驚訝,擔心我倆找不到地址,用警車護送我倆,終于找到了陳航叔叔。他得知我倆助人為樂的舉動,激動的嘴唇顫抖,不知說什么才好,熱情的讓我倆進屋作客,問學校和姓名。楊波客氣地說:“再見,陳叔叔,這是紅領巾應該做的。”
做好事作文范文4
難道,動物的尸體就那么美味么?
偶然的一天,我在廚房的水池中瞥見幾只深灰色的螃蟹,它們慢慢移動著幾只“腳”,口中不時地吐出幾個泡泡。眼前如此真實的螃蟹似乎并不象人們描述的那樣張牙舞爪,動作很輕緩。順手瓣了一片橘子在螃蟹的上方晃動,它抬起可稱為頭的身子,揮動著兩只看上去十分堅硬且鋒利的大鉗子,似乎在乞討著這片金燦燦的橘子。處于對它將要做的動作的好奇,也處于對這只可憐螃蟹的憐憫,我小心翼翼地將這片橘子放在它的鉗子中,等待它的下一個動作。它的鉗子放了下來,很輕很輕的,也許不想傷害鉗中的“寶貝”,漸漸的,那片橘子可能想掙脫大鉗子的束縛,它獨自滑落下來。那只螃蟹,也安靜了。
我趴在水池邊,百無聊賴地看著這些身世可憐的家伙。
“哎,心肝啊!快讓一下!我把螃蟹煮給你吃吧!”
媽媽大步向我走來,我條件反射般朝旁邊一閃,給媽媽讓開一條路。
媽媽迅速抓住螃蟹身體的兩側,把它們一個一個放進盛滿水的雙層煮鍋的上層,飛快地蓋上了鍋蓋,然后,打開了煤氣。
“這些螃蟹可是很不安分的,你幫忙按住蓋子,千萬別讓它們出來!”媽媽叮囑了我一句,出門買作料去了。
我用左手壓住鍋蓋,目不轉睛地盯著它們看。
或許是因為受不了如此狹小的空間;或許是因為知道了自己將來悲慘的命運;或許是因為逼人的熱氣使它們透不過氣來……煮鍋中的螃蟹就象媽媽說的那樣,極不安分地活動著大鉗子,三對足不停的彎曲、伸直、彎曲、伸直……一只疊在另一只背上,爭先恐后地想要爬出這個“地獄直通車”,有好幾次,它們的足都伸出了鍋蓋。
過了幾分鐘,在一旁按鍋蓋的我,也開始感到了熱氣撲到手上、臉上,有一陣刺痛,被火燒到的感覺。鍋里的掙扎也更加激烈了。螃蟹們為了活命,互相打斗起來。堅硬的殼與殼、鉗子與鉗子、足與足之間碰撞的聲音不絕與耳。外婆說,沒有用線捆住的螃蟹煮熟后,腳都會斷掉,這就是“戰爭”后的結果。我點頭默認。
逐漸,螃蟹背上的顏色開始變淺、變淡,它們的動作幅度越來越小,我低頭仔細的觀察著鍋里的情形。螃蟹們都沒有力氣再掙扎了。一只螃蟹,用僅剩一點的微弱氣息向我揮著一只鉗子,似乎在抗議,似乎在與我決別。不再靈活的眼睛緊緊盯著我,眼中有怨恨,有絕望,還有厚厚一層失落。看者螃蟹奄奄一息的樣子,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奇怪感受。
螃蟹吐出了一連串泡泡,宣告著生命的結束。
原本吵鬧的廚房安靜下來,好象只剩下火燒著水發出的噼啪聲。
幾千個“滴答”過去了,5只被燒得紅彤彤的,殘疾或不殘疾的螃蟹,被盛在了一個大盤子里端上了餐桌。
凝視著毫無生氣的螃蟹,有些恍惚。
大人們津津有味地吃著螃蟹,螃蟹們的身子被掀開,內臟被挑出,腳被一只一只御了下來……我想,如果這些螃蟹現在還是活的,會不會用鉗子夾他們的手?會不會流淚?還會掙扎嗎?
不知道。
“來,孩子,我幫你拆好了螃蟹,吃點吧!”
外婆打斷了我的胡思亂想,將一個盛著滿滿的螃蟹肉與少許姜絲米醋的螃蟹殼遞給我,外公更是用筷子夾了塊螃蟹肉要往我嘴里塞。
哦,我是動物環保者,我不吃。
外婆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笑笑說:
“孩子,吃吧!沒關系的。螃蟹只是生物鏈中的一環,既然已經被抓回來了,也已經煮熟了,不吃就是對不起它們,它們不是白白地死了一回么?”
恩,也對。
這就是螃蟹的宿命吧!出生、長大、被貪婪的人抓起來、賣出去、煮熟,然后被吃掉。所有的螃蟹出生后,命也早已安排好。上帝注定螃蟹是要死亡的,任何人都無法改變這個規律。只不過死的先后早晚而已,既然是要死亡,何不為人類做點小小的犧牲,成為人類的一道佳肴呢?
哦,大自然是大家的,但人類自以為是統治者,有權利掌握與控制其它生物的生存與活動,而動物們除了做些小小的掙扎,大多數是無能為力的,除了能給人類一點小小的懲罰,卻不能主宰自己,只能被主宰,最終成為人類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做好事作文范文5
我為集體做好事
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我們二年級八班舉辦了“喜報設計大賽”。班主任陸老師號召全班同學爭當小設計師,開動我們智慧的小腦瓜,為在愛護集體、學習、紀律等方面有突出進步的同學設計出最具創意,最美的喜報。
回到家中,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媽媽,希望能在媽媽的幫助下設計出最優秀的喜報,媽媽欣然答應了。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在網上下載了很多圖片,根據小同學喜歡卡通片的特點,選擇了烏龜、兔子這兩個可愛的小動物,將“龜、兔賽跑”這個盡人皆知的寓言故事進行組合,最終設計成為烏龜握著后來趕上來的兔子的手,鼓勵它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再接再厲爭取更大的進步,具有深刻寓意的喜報。這個設計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我也因此得到了由班主任頒發,我和媽媽設計的喜報,獎勵我在喜報設計方面的突出表現。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還有很多同學向我一樣在這次大賽中積極參與表現突出,如李唯航、吳悠、張凱鑠等。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既享受到了創造的樂趣,也為集體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雖然只是一張張小小的喜報,表現出二八班的同學們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學習風氣。
做好事作文范文6
司機在路上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他大多是不敢做好事的,有的是生病需要急救的,有的是災禍需要救助的,有的是有急事需要幫忙的,有的是想搭個車乘便的,有的是車壞了想找個人來修的……但不管是哪種人,除了出租車司機有時可能出于自己的職責而無法推辭外,一般的司機都是不敢停車助人的,特別是在人跡稀少或夜晚天黑的情況下,這時的人們想到的首先不是應該如何救人,而是先如何保護自己。因這種受人陷害的例子是常有的事,比如原本你是去救人的,當你將受傷者或病人送到醫院的時候,別人卻反咬一口,說是你害了他,是你撞的人,這時你有一百張口也說不清的,這時他還可能振振有詞地加上一句:“要不是你撞的,你怎么會這么好心送他來呢?”你說你還敢不敢做好事?
而要是路上碰到的是歹徒的話,那更是自討苦吃了,看上去可憐巴巴的樣子,等到了車上非得被他扒了皮不可,遭人搶錢、搶車的事件已是屢見不鮮。
不光是開車的,走路的也不敢做好事。比如你看到路上有一只錢包,而你發現就是前面的一個同志掉下的,這時你敢不敢去撿這個錢包還給他?如果你撿了,也還給失主了,但失主說少了錢,扳下臉來向你要缺的錢,你又該找誰來證明呢?或者在你撿到錢包的同時,有人向你走來,并說要平分這個錢包的錢,你又該如何,因為你明知道這錢不是這個人的,你也不想要,你只想還給失主,但他卻硬要你分,怎么辦呢?你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要做好事了,趕緊將錢包給了這位“仁兄”算了。
有時候好事還不是你自找的,而是別人找上門來讓你做好事的。當你正坐在公園里休憩時,有一人急匆匆趕來,并把一個包往你旁邊一放,說:“師傅,我有點急事,想請你幫我看一下這個包,我一會兒就回來。”還沒等你反應過來,那人就不見了。當你左等右等不見人影的時候,你是害怕呢,還是繼續等呢,還是看一下包里是什么再作決定呢?如果是等的話,你可能等的是無絕期的時間,如果看包里的東西的話,你可以被懷疑是偷他東西的人,而他往往會在這時出現,那么還是選擇第一種,溜?那就是遠離好事了。
同樣在走過、路過時,你會看到一些值得同情的人或事,比如乞討的可憐的老人,比如身無分文求學的失學者,比如看了就不舒服的殘疾人士的跪求,比如滿臉煙灰塵垢的未滿十歲的小姑娘的乞討,你是不是做好事了呢?是不是每次都做呢?還是要想想再做?還是想都不想就不做?還是想做而不敢做呢?其實,有我們每個人的心底都有對弱者的同情,但太多的騙子讓人們不敢相信眼前的事情了,盡管他們很可能就是真的需要幫助者。
走過停自行車的地方時,你敢不敢將倒在一邊的自行車去扶正,做一下好事呢?可能大多數人都不會去做,只是想證明自己的清白,“不作為”至少不是一個壞人,而做了可能就會被當作一個壞人了。在其他人的觀念里,現在這種社會里去扶的人大多是不小心碰倒了別人的東西而做的一種補過。相反地,如果碰倒了當作沒看見而走掉會被認為比較正常,而路過時看到別人的車倒在那里就過去做好事幫著扶一把,反而會被當作多此一舉和“傻瓜”、“笨蛋”。同樣的,有人落水了,就是有那么多善泳者只觀不動,靜待其變,只是期待著新的現象出現。
這樣的事,小到在超市里拾起一樣別人弄掉到了地上的東西,大到愛心捐款、慈善捐款等的大型活動,可能想為的人也不少,但常常是不敢為。小的事往往怕人誤會,大的事往往怕自己受害,比如捐款的活動雖是自己掏的錢,但往往會被盯上,被認為是大款,于是各種要錢的、要飯的、要命的都會尾隨而至。這樣的好事做了以后,往往是后怕不已。
學校里同樣如此,而且還不少。舉一件小事來說,學校對隨地亂扔垃圾的現象很頭痛,于是就鼓勵學生撿垃圾,開展什么“你丟我撿”的活動。我們且不說它可能滋長扔的同學的施舍別人做好事的心態從而更覺好玩而不改其陋習,單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錯誤。有不少同學不敢撿垃圾是因為怕別人誤會這是自己丟的,以至于撿的時候很別扭也很麻煩,往往為了做一件好事??撿一張廢紙而不得不叫來證明人,兩個人一起撿,或那人作證才肯罷休。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寧可很多活沒完工、很多地方沒弄干凈,而不愿意做主人來做。
這是人與人的復雜關系和社會內部之間的信任態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