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瀝青路面施工總結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瀝青路面施工總結范文1
關鍵詞:縱向接縫;開裂;工后沉降;密水性
Asphalt road widening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ngitudinal joint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Zhao Zhen-dong1Wu Si-yuan 2Wu Gui-jin1
(1.Xinxiang highway administration Xinxiang City 453000;
2. Xinxiang Highwa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Xinxiang City 453000)
Abstract: The longitudinal seam cracking is caused by the main reason of asphalt pavement widening reconstruction project early washout disease occurrence, by improving the local compactness, reduce roadbed settlement after construction, increase the asphalt surface layer joint water tightness and other measure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longitudinal seam cracking risk, delay the road surface longitudinal seam washout disease,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asphalt pavement.
Keywords: The longitudinal seam; dehisce; The settlement after construction; Water density
1.引言
我國中東部公路網于本世紀初已基本形成,隨著近年來交通量的不斷增加,早期建設的公路通行能力已明顯不能適應交通量增長的需要,擁堵現象時有發生。為緩解這一矛盾,“三升二”、“二升一”公路拓寬改造已成為提升公路通行能力的主要措施。
新鄉市近年來已對多條公路進行了拓寬改造,由于新老路基具有不同速率的工后沉降,以及新舊瀝青混合料接縫處礦料級配呈非連續狀態,致使縱向接縫過早開裂,以致引發瀝青路面局部網裂病害的發生。本文為延緩縱縫開裂對公路拓寬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
2.加寬路基縱縫開裂的原因
所謂 “三升二、二升一”,是指在原有公路等級基礎上,根據交通量和通行能力的需要,對現有三級公路提升為二級、二級公路提升為一級的俗稱。為了充分利用老路面的剩余功能,除對局部進行裁彎取直外,大部分路段采取老路加寬的方式,為使拓寬后不至偏拱,不受條件限制時均采用兩側拓寬。
2.1新老路基搭接的形式
垂直搭接。對于平原地區,公路路基普遍較低,多數路段處于零填挖狀態,為了保證拓寬路基的承載能力,設計一般要求對路基反挖處理80cm(路床部分)。當碾壓寬度受限時,需沿老路路肩線垂直下挖至距路基頂80cm的位置,此時新老路基搭接即形成一條相對于水平面的垂直接縫。
斜面搭接。當路堤高度小于2m且不受碾壓寬度限制時,將老路基表土清除以后可直接填筑新路堤。
挖臺階逐層搭接。對于路堤較高的路段,將老路基邊坡表土清除以后,從老路堤坡腳向上按設計要求逐層挖設臺階搭接。
2.2不同搭接方式對新老路基不均勻沉降的影響
新老路基的工后沉降速率會有所不同,這是因為老路基成型后已運行多年,沉降速率逐年減緩并趨于穩定,而新路基由于材料的性質、壓實質量以及壓實應力釋放等因素,初期工后沉降速率較高,因此會在新老路基交界處形成應力集中而開裂。不均勻沉降形成的應力大小與絕對沉降量有關,也即與預期開裂位置相對應的新路基厚度有關。垂直搭接時,沉降界面顯著,新老路基結合處開裂可能性大;斜面搭接時,由于新路基厚度沒有突變點,因此其沉降量沿鉛垂方向也為漸變,新老路基搭接形成開裂的可能性最小;挖臺階逐層搭接的方式是將新老路基厚度分散、細化,使其在同一搭接界面上的沉降應力相對減小,以降低嚴重開裂的風險,但如果臺階做得比較大,則同樣會在臺階的豎直搭接面處產生沉降開裂的可能。
2.3不同搭接方式對新老路基接縫區域壓實的影響
新老路基搭接處一定區域內是壓實的薄弱區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由于處于壓實區域邊部,壓路機在該區域內無法錯輪碾壓。按照1/2錯輪壓實法計算,壓路機從左到右每壓實一遍,接縫區域得到一次碾壓,而中心區域得到兩次碾壓,接縫區域成為弱壓實區。接縫區域寬度為主壓實輪寬度的1/2。
第二,老路基搭接面(或臺階立面)是否順直、平整,決定壓路機能否碾壓到邊。如果老路基開挖立面不平整,線形不順直,一些陡坎、急彎處壓路機無法進入而被漏壓,形成壓實盲區。
第三,壓路機類型決定是否可以碾壓到邊。一些壓路機在主壓實輪端部以外設置懸掛支撐裝置,新老路基垂直搭接時,懸掛支撐裝置首先與老路基接觸而無法碾壓到邊,形成壓實盲區。就目前常用壓路機而言,震動壓路機在輪端設有懸掛支撐,鐵三輪壓路機則不設,有利于貼邊壓實。
3.新老瀝青路面縱向開裂的原因
3.1瀝青路面縱向接縫開裂
瀝青路面局部開裂的主要原因是抗彎拉強度或抗剪強度小于所承受的外力。瀝青混合料的抗剪強度、抗彎拉強度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瀝青的膠結作用,二是礦料級配形成的嵌擠鎖結作用。瀝青路面拓寬縱向接縫為冷接縫施工工藝,在新老瀝青路面搭接前,需事先對舊路面的邊緣進行修整順直,并形成堅實的接面。但新老瀝青混合料在接縫處卻難以形成理想級配而失去嵌擠鎖結能力,同時造成接縫處的瀝青混合料空隙率增大,瀝青膠結面積減小,膠結力降低,進一步加劇了縱向接縫開裂的可能性。
由于縱向接縫處瀝青混合料空隙率相對較大,造成瀝青混合料局部透水,成為縱向接縫處水毀病害的直接原因。
3.2新老路基不均勻沉降造成瀝青路面、路面基層受拉開裂
由于新路基工后沉降速率快,造成新老路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瀝青路面、路面基層局部受拉而開裂。
3.3基層縱向接縫開裂反射至路面
基層縱向接縫受壓實、材料離析等因素影響,成為低強區,受外力作用后易造成開裂,并引起路面裂縫反射。
4.延緩縱向裂縫發生的措施
瀝青路面的拓寬改造極易發生縱向裂縫病害,處置不當,則縮短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因此,應針對縱向裂縫產生的各種因素,制訂有效的防治方案,并嚴控施工質量,以延緩開裂時間或降低開裂的風險。
瀝青路面施工總結范文2
關鍵詞:瀝青路面;平整度;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B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6.101
1 影響瀝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分析
1.1 路基的不均勻沉降
路基施工是公路工程的關鍵施工環節,直接影響到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路基結構發生不均勻沉降現象,會影響瀝青路面的平整度,這也是路面平整度影響因素中影響程度最大的原因,由此產生的瀝青路面塌陷問題最為嚴重、時間最短。通過對路基沉降現象進行分析,發現造成路基沉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在進行路堤施工時,路堤地基的處理和填筑材料的控制不得當,導致路基結構穩定性較差,增大路基沉降問題發生的幾率;其二,進行路基填筑施工時,填筑、壓實施工的施工工藝和施工順序選擇不合理,也就是沒有按照封層填筑、壓實施工工藝和從下到上的施工順序進行施工,降低了路基施工質量,從而發生路基沉降現象;其三,路基施工的排水系統建設不夠完善,影響了施工環境土方的含水量,進而影響了土壤結構的壓縮性,路基在自重和承重的作用下發生不均勻沉降現象等內容。
1.2 基層不平整
基層不平整也是導致瀝青路面不平整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進行公路工程的基層施工工作時,不合格的混合材料質量或者不合適的混合比例都會影響材料鋪設的平整度,同時對于基層接縫、轉彎以及掉頭處的處理也會影響瀝青路面的平整度,也就是說,就算表面層鋪設情況較為平整,一旦基層存在不平整狀況,那么經過壓實處理后的路面仍然是不平整的。一般來說,瀝青路面的平整度控制在10mm以內的誤差,超過這一標準的路面即為不平整的不合格路面,需要進行維修和處理,較為嚴重的甚至還要進行重新鋪設施工。
1.3 瀝青混合材料的拌和
對于瀝青混合材料而言,為了保證鋪設時的連貫性和均勻性,提升瀝青路面鋪設的平整度,應當加強對瀝青混合材料拌和工作的管理,要求根據瀝青路面攤鋪機的需求量來確定每臺拌和機的產量,避免出現多臺拌和機器共同供料的現象,保證每一段路面瀝青攤鋪材料的一致性。但是在實際生產施工過程中,由于受到溫度、規格等多個客觀因素的影響,瀝青混合材料拌和產物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出現拌和機器以外故障,造成混合材料結塊等現象,影響了瀝青路面鋪設的平整性。
1.4 攤鋪機械和碾壓工藝對平整度的影響
瀝青攤鋪過程中,攤鋪機械參數選擇錯誤或者基準線控制不當都會對瀝青路面的平整度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造成瀝青鋪設厚、薄程度不一樣,瀝青路面出現高低起伏問題。同時,在攤鋪機械作業速度不一致時,或者有攤鋪速度變更狀況時,容易產生瀝青混合材料攤鋪密度控制較差,攤鋪工藝較為粗糙等問題,在公路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局部地區容易出現瀝青路面破損的狀況,影響路面整體的平整度。另外,在進行瀝青路面的碾壓工作時,碾壓工藝和碾壓次數都會造成路面平整不一的狀況,本身機器質量過重還會對瀝青路面造成破壞,導致瀝青路面發生變形和破損現象。
2 瀝青路面平整度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2.1 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
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主要是指對瀝青路面的混合材料以及基層施工等土方施工的石料、礦粉等材料的質量控制,特別是對于石料、礦粉等材料的選擇,既要保證滿足施工質量標準,同時還要考慮實際施工情況,選擇施工現場附近獲取難度較小的材料,避免出現原材料稀缺,影響施工進度的狀況,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質量。另外,針對瀝青路面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材料的混合比例,保證混合材料的結構強度和粘結力;第二,控制混合材料顆粒均勻化,對于集料和細料的選擇要結合實際施工需求,避免使用風化、質地較軟以及含水量較高等材料,最大程度保證瀝青混合材料的質量,進而保障瀝青路面的平整度。
2.2 強化公路工程基層施工
上文已經分析過,一旦基層存在不平穩狀態,將會長期影響瀝青路面的平整度,隨著公路投入使用的時間增加,還會對公路整體結構的穩定性造成破壞,甚至出現公路斷層、破損等嚴重后果。針對公路工程基郵┕さ鬧柿靠刂疲主要對基層結構的平整性、壓實度以及彎沉等三大指標進行控制,對不符合標準的基層段路進行修改和補救,確保基層施工的質量,為公路工程施工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2.3 施工縫處理
施工縫會影響瀝青路面整體結構的平整性,處理較差的施工縫會引起路面發生凸起或者下凹現象。在進行施工縫處理工作時,有熱接縫和冷接縫兩種施工工藝可供選擇,需要根據實際的施工情況選擇合適的施工工藝,比如公路工程采用半幅施工方式進行施工時,只能使用冷接縫處理技術,不能選擇熱接縫處理方式。在使用冷接縫施工工藝時,要求先對已施工的半幅路面進行碾壓鋪設,然后將這半幅邊緣清理干凈,拋灑少量瀝青混合材料,之后再進行另外半幅路面的鋪設施工。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進行另外半幅公路的瀝青攤鋪施工時,與這半幅路面保證5cm到10cm寬度的攤鋪重疊,提高施工縫施工質量。無論使用什么方式進行施工,都要保證施工縫兩端路面連接過度的平滑性,保證施工縫施工結構粘結緊密,避免在瀝青公路的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生接縫處斷裂的問題。另外,施工縫處理完成之后,應當對瀝青路面的平整度進行統一的檢測,針對部分存在不平整狀況的區域進行橫向碾壓和縱向碾壓交替的修整,直至平整度檢測達到規定的標準為止。
2.4 瀝青路面施工工藝
2.4.1 攤鋪施工
根據上文攤鋪施工對瀝青路面平整度的影響因素,將攤鋪施工的控制要點總結為以下三點:第一,控制攤鋪機械設備的作業速度。由于攤鋪機作業速度直接影響了拌和機速度,因此確定攤鋪機械的工作速度時要參考拌和需求總量,保證整體攤鋪工作均勻進行。第二,控制攤鋪機內部熨平板的清潔,及時更換變形和破損的熨平板部件,第三,針對履帶式攤鋪機需要科學設置履帶的松緊度。
2.4.2 碾壓施工
在進行瀝青路面的碾壓施工工作時,需要注意碾壓設備行進的方向必須是順著施工縫的,保證碾壓施工整體的統一性,避免出現多次啟動/停止碾壓設備、更改設備行進方向以及碾壓設備行進速度過快等問題,保證碾壓施工質量,進而保證瀝青路面的平整度。同時,在瀝青路面碾壓工藝的選擇上,明確不同碾壓工藝所需求的最佳作業溫度。
3 總結
綜上所述,瀝青路面的平整度是衡量瀝青公路質量和使用壽命的重要參數,嚴格控制瀝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質量,能夠保障瀝青公路的整體質量,提高瀝青公路路面行車的舒適度、安全性以及降低路面行車的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王守東.探討機械因素對瀝青路面平整度的影響[J].中國石油石化,2017,(02):139-140.
[2]柳德強.瀝青路面平整度施工|量控制探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05):9-10.
[3]呂秀浩,董春盈.公路瀝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控制[J].綠色環保建材,2017,(01):67.
[4]蘇曼曼,張洪亮.基于整車模型的瀝青路面平整度評價方法[J].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3):361-366.
[5]葉正華.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7,(05):260-261.
[6]羅寶蓮.保證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技術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7,(01):257-258.
[7]許洪建.市政瀝青路面平整度控制技術措施[J].綠色環保建材,2017,(02):93.
[8]佟美歐,孫旭紅.公路瀝青路面平整度質量控制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0):244.
[9]杜艷花.基于時間序列的瀝青路面平整度預測方法[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7,(01):41-46.
[10]劉俊卿,劉紅,李倩.變溫條件下考慮車輛-路面相互作用的車轍分析[J].應用數學和力學,2017,(02):170-180.
瀝青路面施工總結范文3
【關鍵詞】廠拌熱再生技術;瀝青路面;施工流程
1、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意義
環境保護:在人民環境保護意識越來越重的今天,對于瀝青路面維修過程中,充分利用原材料,減少對環境的破壞變得極為重要。路面返修過程中所產生的瀝青廢料,在自然環境中難以溶解,而將其重復利用能有效解決對環境的破壞問題,而且能夠節約所需材料的成本。節約投資:再生技術的應用,可以利用原有的舊瀝青混合料,節省新瀝青及砂石材料的用量,最大限度發揮瀝青路面廢料的作用,使得路面維修成本顯著降低。瀝青再生技術引進后,我們應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發展瀝青再生技術,總結現場施工經驗,形成適用于本地區的理論體系,并結合本地氣候、環境、材料、經濟等方面條件編制出一套實際的設計與施工指南。
2、項目概況
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具有經濟、耐久、高效、低碳、可持續等技術優勢,在瀝青路面的使用中有著較廣泛的應用。近年來省公路管理局大力推行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應用,今年我局在某省道K0+000~K2+000段 的重鋪工程中,采用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技術鋪筑了AC-16再生瀝青混合料下面層。
廠拌熱再生技術就是將回收的舊瀝青路面材料(RAP)運回拌和廠,通過破碎、篩分,并根據舊料中瀝青含量、瀝青老化程度、碎石級配等指標,摻入一定數量的新集料、瀝青和再生劑(必要時)等拌制成熱拌再生混合料鋪筑路面的技術。該項目分別以再生料15%、20%、25%的摻配量與新集料、新瀝青拌制成再生瀝青混合料,劃分為三個試驗段鋪筑瀝青路面下面層。
3、設備及材料選擇
本項目主要采用加隆公司CL-1500型瀝青拌合樓、鐵拓RLB-1000型再生設備、西安路泰公司RAP料二次破碎篩分設備,其它路面施工機械按照施工要求全部配備。本項目采用瀝青為克拉瑪依110#基質瀝青,是長安大學根據回收瀝青路面材料(RAP)的性質及摻配比例經過多次試驗后確定使用的最佳標號瀝青,其它標號瀝青可以替代,但必須增加再生劑,性能相對不穩定。回收瀝青路面材料(RAP)為某高速公路養護維修工程銑刨料。本工程除RAP料及瀝青外所有材料均嚴格把關,所用碎石、石屑、礦粉均與該高速白蘭段養護維修工程相同,確保了新集料的良好性能。
4、施工關鍵技術
4.1水穩定性控制
回收瀝青路面材料RAP料中夾雜大量的花崗巖粗集料,與瀝青粘附性較差;粉塵含量較多,粉膠比過大;回收瀝青嚴重老化,技術性能降低;加之所用新集料粉塵含量普遍較高,上述因素都會導致瀝青混合料的水穩定性能降低。解決方案:對RAP料進行二次破碎篩分處理;做好預處理措施;加大RAP料及新集料的除塵力度;棄用RAP料二次篩分破碎后0-3mm檔再生料,只使用3-10mm和10-20mm檔的再生料。
對于RAP料的預處理如下:(1)不同的RAP料應分別回收,分開堆放,不得混雜。回收可選用銑刨機,機械開挖等方式,應減少材料變異。(2)回收RAP料在回收和存放時不得混入基層廢料、雜物、土等雜質。(3)RAP料運到拌和廠內進行二次篩分破碎,要求26.5mm篩的通過率為100%。(4)回收RAP料應避免長時間堆放,應及時使用。(5)與普通石料相比,RAP料更容易吸附水分,造成加熱升溫難度大,應采取嚴格的防水措施
4.2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拌和
(1)RAP料的預熱溫度不宜超過140℃,過高的溫度會造成舊瀝青二次老化;在預熱過程中,要求除去RAP料中的粉塵和水蒸氣。(2)不對RAP料進行明火加熱;不能使RAP料產生瀝青煙,即瀝青蒸氣,造成二次污染。(3)RAP料在拌合過程中應充分分散,其舊集料、舊瀝青與新瀝青、新集料充分攪拌,混合均勻。(4)干拌時間和濕拌時間一般比普通熱拌瀝青混合料均延長5~10s,總拌合時間比普通熱拌瀝青混合料延長15S左右。(5)拌和程序:RAP、新骨料加入拌缸拌和加入新瀝青拌和加入填料拌和出料。
4.3再生混合料的運輸
(1)在運輸過程中必須加蓋篷布,防止混合料溫度損失過大、表面結硬。(2)除加蓋篷布外,運輸車料斗車壁也應采用篷布等包裹保溫。
4.4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攤鋪、壓實
再生瀝青混合料攤鋪、壓實、養生和開放交通均嚴格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進行施工;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宜比普通熱拌瀝青混合料高5℃~15℃。;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溫度宜比普通熱拌瀝青混合料高5℃~10℃。再生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控制較嚴,在碾壓前應該對路面表層進行清理,再分為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初壓采用雙鋼輪振動壓路機,壓路機緊跟在攤鋪機后面,保證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勻速靜壓1~2遍,碾壓速度控制在2~3km/h。碾壓時應謹遵先底后高、先靜后震、先慢后快、先兩邊后中間,使接縫平順堅實,再向中間碾壓。采用靜壓方式碾壓和振動碾壓方式進行碾壓時,每次重疊輪寬均應小于20cm。施工時,要控制碾壓段落在40m以內,不宜過長。
4.5檢查驗收
廠拌熱再生路面的檢查驗收,應符合現行《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對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的規定。本項目經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監理單位抽檢以及總段試驗室質量檢查驗收均為合格工程。對試驗路段跟蹤觀察,通車三個月來,路面表面平整密實,無油跡,無車轍產生。
5、總結
隨著公路建設的發展前景和節能社會的形成, 熱再生項目的環保、節能、經濟等優點值得推廣和應用。在施工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相關試驗和檢測,對舊料進行評價和確定舊路面材料的摻配比,選擇新瀝青材料并確定用量,選擇砂石集料,確定新舊集料的配合比例等一系列的工作,才能確保瀝青路面廠拌熱再生的質量。
參考文獻
瀝青路面施工總結范文4
關鍵詞:瀝青路面;再生技術;配合比設計;路用性能
引言
瀝青路面再生應用技術利用廢棄的舊料,經過破碎、篩分等工藝,加入相應比例新集料、新瀝青重新充分混合拌和,再將再生混合料進行路面鋪筑。既能減少資源的消耗,又能保護環境,減少大氣污染。為實現交通建設領域的綠色、環保、低碳、可持續發展,瀝青路面再生技術需進一步深入的對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進行研究和探索。
1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
1.1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分類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可以分為熱再生、冷再生、冷刨和全深式再生。
熱再生技術是將銑刨回收的舊料與新集料、新瀝青和再生劑進行拌和,形成再生瀝青混合料。現場熱再生技術分表面再生法、復拌法和重鋪法。
冷再生技術是將破碎的銑刨料和具有一定級配的新集料通過復合膠結料穩定,經拌和、攤鋪和碾壓成型。按工藝可分成現場冷再生和廠拌冷再生。
冷刨技術是采用專業設備將舊路面銑刨到合適的深度,經清掃可即開放交通。為提高路面性能也可在清掃路面上噴灑粘層,加鋪新瀝青面層。
全深式再生技術是將瀝青路面、基層、底基層或路基一并銑刨、粉碎,經拌和、攤鋪和碾壓形成基層,再加鋪瀝青面層或磨耗層。
1.2 施工工藝過程與技術指標
冷再生施工工藝流程:(1)路面的清理;(2)路面銑刨、翻松和粉碎一次性完成;(3)初平,并除去銑刨的大塊料和大粒徑料;(4)按配比設計摻加適量新集料和穩定劑;(5)就地拌和;(6)碾壓成型;(7)養生;(8)灑透層油或做下封層;(9)瀝青罩面。
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設計指標應滿足表1的要求。
表1 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設計技術指標
1.3 瀝青路面再生形式選擇
針對不同的瀝青路面破損狀況,結合實際的路面類型病害,參照下表選擇適宜的再生形式,如表2所示。
2 技術難點分析
作為國際上使用較為廣泛的技術,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已經相對較為成熟,但是在我國由于施工地域跨度較大,因而在技術的引進吸收、消化推廣中需要依照施工地的氣候地形以及相關地貌條件。
瀝青路面的再生技術在我國的應用中遇到了諸多難題,總結看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如何選擇以及研制再生機;其次即舊料的變異;再者,瀝青混合料在進行拌和時應當使用何種工藝,對拌和溫度如何保持,如何均勻混合瀝青新料和舊料;最后則是如何評價再生料的耐久性。
3 新工藝和施工新技術分析
3.1 就地冷再生技術應用
就地冷再生技術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中的新型技術,通過利用原有的舊料,在原有的地點處加入新骨料以及添加劑、水泥等排料,在自然溫度下完成瀝青以及水的噴灑、路面的處理以及再生料的攤鋪和碾壓等,通過一系列連續的過程,完成再生路面的改造。該技術對于舊料的利用為百分之百,并且能夠對原有路面進行最大程度的病害治理,節能減排,減少資源浪費,同時對于環境的污染程度最低,且工期短、投入少。
3.2 廠拌熱再生技術應用
瀝青路面廠拌再生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公路養護水平。即在原瀝青拌合設備上加裝一套瀝青舊料加熱系統,加熱后的瀝青舊料放入瀝青混合料攪拌器內,噴入再生劑后加入新骨料、新瀝青、礦粉,強制拌和后成為再生瀝青混合料。
3.3 就地熱再生技術應用
該技術也是一次性完成技術,從對原路面的加熱到舊料的疏松、新料的拌和攤鋪等一系列的施工環節,都在原地進行,這種方式無需銑刨和運輸,舊料也不占用空間,施工速度相對較快,節省了施工成本。
4 結束語
瀝青路面再生利用技術不僅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而且是實施我國公路建設可持續發展策略必須面對和解決的緊迫課題,在未來的公路建設養護中有著不可估量的前景。因此,研發路面綠色材料、推廣應用可再生、低耗能、輕污染路面技術已經成為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諧社會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瀝青路面施工總結范文5
關鍵詞:瀝青路面;施工檢測;公路施工
一、瀝青路面損害成因的分析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機車數量在大量的增加當中,對于公路的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做好檢測是保證路面質量合格的重要環節。瀝青路面破壞的主要成因是,一些重載的貨車經過時,路面接受的壓力變大,時間一長就會導致瀝青路面出現車轍、平整度降低的情況。路基路面在整體受壓的情況下,對整個的路面結構就會產生影響。與此同時,如果受到雨水的沖擊和下滲,就會直接導致路面結構的強度和剛度、穩定性不斷降低,整個路面的總體狀況不斷下滑,瀝青路面的基礎性承載力也將不斷下降。
二、試驗檢測工作對改善工程質量的重要性
對路面工程的試驗和檢測工作,是公路工程在施工和管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同時,其也作為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和竣工研究的重要標準影響著公路建設的過程。通過高規格的嚴格的試驗檢測,我們可以充分的意識到新材料和新工藝應用的重要性。對各種材料和構件的檢測也督促著更好的高質量完成施工。總之,工程試驗檢測工作對于加速工程進度、提高工程施工水平、降低公路整體造價起到了尤為重要的作用。
三、路面施工質量檢測
1、材料質量的控制
首先,嚴格進行原材料檢測。在瀝青路面的使用材料運到現場,收取供應商提供的檢測報告后,必須進行現場抽樣檢測,合格后才可以使用。
其次,對瀝青的混合材料的使用也進行試驗檢測,對于瀝青路面混合材料的組成設計結果,將路面的材料的使用性能和材料用量,以及整個工程的造價進行評估。根據實際情況,對混合料的高溫穩定性、低溫抗裂性、水穩定性和抗滑性等方面進行檢測。
第三,施工生產中成立質量監控小組,對工地生產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抽查,對瀝青的用量和礦料級配都進行隨機的檢測,保障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達到工程質量的最優。
2施工控制參數的確定
公路工程的施工控制參數,一般來說指的是在公路的施工過程中對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影響相對較大的關鍵數據。比如在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的理論最大密度和馬氏密度,這些參數是否準確,直接影響整個路面質量是否合格。正因如此,在整個的試驗檢測過程中,只有更好的界定這些數據的準確度,在借助試驗進行參數的確定,嚴格按照試驗程序進行檢測,才可以保證試驗的精度。
3施工質量監管和控制過程的研究
3.1瀝青路面壓實度的檢測
在進行瀝青路面施工的過程中,通常會進行壓實度的檢測,一般情況下,我們采取鉆芯法。在施工過程中實施檢測,做好密度和壓實度的檢測。
在檢測的過程中,出現壓實度不合格時,就需要對其原因進行梳理、整合,并加以分析和研究,針對問題找出原因和解決辦法,并建立起相關的應對機制。
3.2路面抗滑檢測
路面抗滑性能檢測指標為擺式儀檢測擺值和鋪砂法檢測構造深度兩種方法。
公路試驗檢測過程中用到擺式摩擦系數儀測定擺值,反映摩擦系數。在公路的全長過程中每隔200m 進行一處測試,每一處平行檢測,進行三次以上測試,三個測點均每隔三到五米設立在輪跡帶上。在進行擺值的測定之前,先將儀器進行調平,然后進行多次的測定,求得平均值,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將誤差最小化,取整數值作為最終的測定結果。在進行路面抗滑的性能測定時,其應該設定溫度為20℃,溫度修正后進行測試得出擺值。
構造深度也是反映路面抗滑性能的指標,在測定擺值的時候,在同一地點檢測構造深度,對路面粗糙程度檢查。
3.3瀝青路面平整度的檢測與分析
在瀝青路面的施工過程中,對其平整度的檢測是一項不可缺少的工作,通常利用連續式平整度儀進行測量,儀器自動記錄計算結果,檢測區間內檢測結果的標準差作為最終的數據,測算出路面全程的平整度的合格情況。
3.4瀝青路面彎沉值的檢測
在瀝青路面的施工過程中,彎沉值的檢測工作必不可少,要想滿足瀝青路面的各種需求,必須要進行路面承載力的檢測,這個時候,路面彎沉的測量顯得尤為重要,通常采用的方法為貝克曼梁法,增加了溫度修正和季節修正。測量的路面長度為1000m以內,測量點有近百個,將測量得到的結果放到公式之中進行標準差和平均值的計算。計算結果小于設計的彎沉值,就說明彎沉值合格。相反,則說明達到了彎沉不合格,需要確定不合格范圍進行局部處理。
3.5瀝青路面滲水系數的檢測
瀝青路面上面層施工后還應進行滲水檢測,檢測可以和抗滑性能檢測同時進行,位置在同一斷面上。檢測儀器為滲水系數測定儀,滲水系數小于設計值,說明結果合格。
3.6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的驗收過程分析
當瀝青路面施工結束之后,我們就進入了檢測和驗收階段,這個時候通常要針對不同的項目進行不同檢測方案的確定,要分步驟、分階段、分項目的實施檢測和驗收工作,確定著整個工程的質量好壞。工程在施工的中間過程,如果檢測出一個部分工程質量出現了問題或者缺陷,就直接影響了整個工程的完整性,也極有可能是其他部分問題的集中表現。因此,在對于公路工程的驗收過程中,施工中間的交工驗收結果,可以對整個的工程質量的優劣有所評估,及時的對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質量把關,對每項工程都進行驗收,經驗收不合格的項目,給予返工處理,對公路的工程質量進行有效的監管,督促其不斷提升。
四、礦料級配的分析和研究
在路面施工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不利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對于礦料的級配顯得有些困難,如果沒有大量的料場儲備,從多個渠道進行原料的供應,就有可能會出現礦料的相關參數各不相同。要加大礦料的分量,針對粒徑不同的原材料,進行粗加工,篩選出各個標準的礦料,分門別類予以存放;在整個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之中,將混合料進行烘干,以備后用。最后,將篩選出來并且烘干的材料按照級配的級別,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混合。
瀝青路面施工總結范文6
關鍵詞:公路瀝青路面攤鋪施工
中圖分類號:U416.217 文獻標識碼:A
公路建設的突飛猛進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帶來了良好的機遇,但在其建設和使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像如:車轍、開裂、泛油一系列的質量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將會對人們的日常通行和公路的使用壽命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為國家帶來了非常大人力、物力及財力等巨大的經濟損失。
1 公路瀝青路面常見問題分析
1.1 公路瀝青路面的開裂、油包、泛油、車轍、推擁
公路瀝青路面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開裂、油包、泛油、車轍、推擁等。對于公路瀝青路面來說,無論新建道路路基柔性再高,公路路面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開裂、油包、泛油、車轍、推擁現象。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大都是由瀝青路面裂縫引起的。公路瀝青路面所使用瀝青的材質、道路的沉降、荷載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瀝青路面產生裂縫,特別是在降雨條件下,裂縫會增加瀝青路面的含水率,從而降低公路瀝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1.2.公路瀝青路面的水損害
公路瀝青路面的水損害主要是指公路瀝青路面在大量積水或者降雨條件下,同時受到公路瀝青路面溫度和荷載的作用,讓公路路面水滲透到集料和瀝青的界面上,形成強大的滲透壓力,導致公路瀝青表面剝離,從而破壞或者喪失集料之間的粘結力。公路瀝青路面的水損害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針對我國公路水損害問題,要加強分析研究公路瀝青路面水損害形成的過程,控制好公路瀝青路面施工過程的關鍵環節,從而提高公里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減少公路瀝青路面水損害的發生概率。
2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2.1.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材料的篩選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中瀝青混凝土材料所采用的瀝青包括:改性瀝青、石油瀝青、煤瀝青、液體石油瀝青等。在施工中,要根據公路路面的施工條件、道路等級、施工工藝、路面結構等因素,綜合考慮該公路工程所需的施工材料和瀝青標號。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煤瀝青主要用于公路透層施工而不作為公路面層材料使用,這是有其特殊性質所決定。乳化瀝青主要分為兩種即陰離子乳化瀝青和陽離子乳化瀝青,在公路瀝青路面施工中,應根據石料的酸堿度來決定具體選用哪種乳化瀝青。
公路施工過程中,在選用粗細骨料和填嵌料時,不但要滿足相應的級配要求之外,而且還要選擇干凈、堅硬、沒有雜質的物料。在公路瀝青路面抗滑層的施工時,抗滑層必須選用無風化石,不能使用不堅硬、不耐磨的礫石或者礦渣。
2.2.公路瀝青混凝土的拌合和攤鋪
在公路瀝青路面施工中,瀝青混合料的拌合應該在拌和廠進行拌制,并且要在瀝青混合料拌制前進行試拌,以確保拌合時間、適宜的瀝青用量、加熱和出廠溫度,提高瀝青混合料的拌合質量。在瀝青混合料拌和后,必須保持混和料的均勻一致,不能有結團成塊或者粗細料分離現象出現,每班必須由專人對礦料級配組成和瀝青混合料的瀝青用量進行抽樣試驗,若不能到達要求就需及時調整。
2.3 公路瀝青混合料的攤鋪
在進行公路瀝青路面的面層鋪筑前,必須清除干凈公路基層上的雜物,并準確檢查公路基層路面的密實度和厚度,若路面基層中存在坑槽或者松散應及時修整。為了讓公路面層與基層更好的粘結,在進行公路面層鋪筑前4-8小時,需要對公路路面粒料類的基層表面灑布透層瀝青,一般用量是1.0-1.2kg/m 。如果公路基層是舊瀝青路面時,就要在公路面層鋪筑前,在舊瀝青路面表面灑布一層粘層瀝青。公路瀝青混合料攤鋪機在攤鋪過程中,攤鋪機自動傾卸汽車并將瀝青混合料卸載到攤鋪機料斗后,通過鏈式傳送器將瀝青混合料傳到螺旋攤鋪器上,隨著攤鋪機的行駛,螺旋攤鋪器就能夠均勻地攤鋪混合料,緊接著由振搗板進行搗實,再由熨平板整平。在進行公路路面上面層攤鋪工作時應采用雪橇式攤鋪厚度的控制方式,從而達到橫坡和平整度的規定要求。在進行多層混合料鋪筑時,上、下面層的接縫必須錯開,一般保持橫縫錯開1m 左右,縱縫錯開15cm 左右。
3 公路瀝青混合料的碾壓
在公路瀝青路面的瀝青混凝土攤鋪之后,立即開始初壓。初壓工作一般采用二輪壓路機至少進行兩遍碾壓工作,并且壓路機的驅動輪需要面向攤鋪機,壓路機的碾壓方向必須和路線保持一致,防止瀝青混合料的推移。完成初壓工作后,施工技術人員應及時檢測路面的路拱情況和平整度,對于不符合規定要求的,及時地調整處理。接著進行復壓施工工作,為確保公路路面的碾壓力度,必須先用振動壓路機至少碾壓3-4 遍,接著用輪胎壓路機碾壓至少4-6遍。完成復壓工作后,進行終壓作業,終壓采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以消除復壓過程中瀝青公路表面遺留的不平整。在公路瀝青路面攤鋪層的壓實工作中,應該時時檢測
施工質量,修復缺陷。
4公路瀝青路面的表面處治
公路瀝青路面的瀝青表面處治主要是采取集料和瀝青按拌合方法或者層鋪進行施工,鋪筑一層薄層路面,其厚度不大于3cm。瀝青表面處治施工應采用層鋪法,通過層鋪法施工的路面結構層強度構成嵌擠力,也就是說公路瀝青路面的穩定性和強度主要依靠集料顆粒之間的互相嵌擠產生強大的內摩阻力,瀝青和集料之間的粘結力起次要作用。在進行層鋪法施工時,首先要把路面基層清掃干凈,然后在路基上澆灑透層瀝青,等到透層瀝青充分滲透再澆灑瀝青,對于有缺邊、空白和澆灑不足的地方要立即進行人工補灑。
在瀝青澆灑完成后立即散鋪石料,并按照規定一次性散足用料數量,及時的掃勻,保持厚度一致。石料散鋪完成后后立即用輪胎壓路機或者6-8T 雙輪壓路機碾壓至少3-4 遍,以從路兩邊移向路中心的碾壓方式,并且每次輪跡重疊30cm,三層式瀝青表面施工要求和二層式路面瀝青施工要求和施工方式與上相同,不同的是要分別增加兩次和一次灑油、撒料和碾壓工作。如果公路路面在初期養護期間就出現泛油現象,就需要在泛油的路基地段補撒和最后一層礦料相同的石料,并要仔細掃勻石料。
5公路瀝青路面的接縫處理
5.1 切縫的處理
攤鋪作業快要結束的時候,攤鋪機料斗內的瀝青混和料也會越來越少,燙平板也將沿著縱坡出現下降的趨勢,攤鋪的厚度也會逐漸變薄,為了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橫縫接頭,所以就需要進行切縫操作。首先需要采用3m 的直尺檢定,以便于確定預定攤鋪段的末端,從而停止攤捕工作,通過人工將端部的混合料進行攏齊并要修成斜坡,而壓路機也要碾過斜坡。在壓路機碾壓完畢之后,再用3m 的直尺垂直接頭每隔1m 就測量一次,并要及時的記錄每尺測量的壓實層端部下塌的位置,通常是以最內側的塌點為基準,畫一條垂直路線方向的直線,這條直線就是切縫隙位置。
5.2 橫縫碾壓
橫縫的碾壓首先要注意瀝青混合料的溫度,通常瀝青混合料的溫度必須控制在110℃左右,然后再進行碾壓工作,最好騎縫碾壓。在進行騎縫碾壓的時候,可以沿著沿橫縫進行順向碾壓,也可以和橫縫成45°角進行斜向碾壓。在進行順向碾壓時,首先要伸入新鋪層15cm 通過往返2次,然后再慢慢向新鋪層過渡,并且每次要伸入15~20cm,直到大約有2/3 輪寬的時候再進入新鋪層。接著進行縱向碾壓,當碾壓輪的1/2 進入到新鋪層后,便退出,然后錯開大約10~20cm,再掉頭從中央帶進行斜向碾壓。橫向接縫主要采用垂直的平接縫,以便于保持橫縫有一條碾壓成型的、垂直的邊緣。
6 結語
在我國的公路建設當中,瀝青路面可以說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路面形式,其施工質量和使用壽命對整個道路的正常使用的影響巨大,在施工操作過程當中,施工人務必要加大對瀝青路面攤鋪施工技術的重視,從攤鋪的整個施工工藝流程來控制其質量,做好質量的把,提高其公路建設的質量及使用性能。
參考文獻
[1]王志宇.蔡滿新.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攤鋪施工技術.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24) .
[2]馬雪云, 陳暢.淺談公路工程瀝青路面質量控制.甘肅科技縱橫,2012,40(3)
[3]張星,張雪麗.瀝青路面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的技術管理探析.新建設:現代物業上旬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