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助產士自我評價總結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助產士自我評價總結范文1
【關鍵詞】產褥期抑郁;治療;預防;進展
產褥期抑郁癥是指產婦在分娩后出現抑郁癥狀,是產褥期精神綜合征最常見的一種類型。臨床表現為易激惹、恐怖、焦慮、沮喪和對自身及嬰兒健康過度擔憂,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料嬰兒的能力。國外報道發生率約為30%,國內報道發病率約5.45%-23.08%,較普通人群(3%-5%)高,近年來有上升趨勢。
1產褥期抑郁癥的發病原因
1.1內分泌變化分娩造成產婦身體內分泌系統發生急劇改變,有研究表明產后胎盤類固醇分泌突然減少可導致產婦出現抑郁的表現,也有研究認為皮質激素的減退是產褥期抑郁癥的可能因素,還有研究支持產后體內雌激素和孕酮水平降低導致產后抑郁的觀點。產后垂體和甲狀腺功能低下也與產褥期抑郁癥密切相關。
1.2心理因素有文獻報道產褥期抑郁多發生在以自我為中心,情緒不穩定,性格爭強好勝,多疑,與人相處不融洽和經常自我欣賞個性特點的人群中。角色的轉變和伴隨而來環境引起的心理壓力也是產褥期抑郁癥的重要誘因。
1.3社會因素產婦面對一些應激事件的發生有關。DominieTSLee的一項前瞻性研究中認為決定產褥期抑郁癥的社會因素有:缺乏社會支持,婚姻不滿意,目前的生活事件,既往有故意自傷史,以及存在產前抑郁情緒。婆媳關系不好和沒有陪月在產后階段也與抑郁評分高有關聯。
1.4遺傳因素有人發現該病患者的近親中精神病發病率為14%左右,其中1/3的近親有精神病態,神經敏感。由此可見遺傳因素在產褥期抑郁癥的病因中占有一定比例。
1.5既往病史很多學者發現產褥期抑郁癥的產婦產前有50%有妊娠高血壓疾病,產程延長,產后出血感染等。曾有難產,滯產和手術助產的孕婦產后抑郁幾率高,患有經前期抑郁癥和經前期綜合征的人容易產后抑郁,目前的研究表明產褥期抑郁癥的再發率是10-50%左右。
1.6中醫學病因產后多虛,血不養心;過度憂愁思慮,損傷心脾;產后多淤,淤血停滯,上攻于心。常見的病因有心脾兩虛,淤血內阻,肝氣郁結。
2產褥期抑郁癥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產褥期抑郁癥沒有突出的臨床特征,容易被忽略,應引起重視及時給予正確的治療。本病在國內尚無統一診斷標準,參考1994年美國精神病協會制定的標準:在產后4周內發病,具備下列癥狀的5條或5條以上,必須具備①或②條,且持續2周以上,患者自感痛苦或患者的日常生活、社會功能已經受到嚴重的影響。癥狀包括:①出現抑郁情緒。②對全部或多數活動明顯缺乏興趣或愉悅。③體重顯著下降或增加。④嚴重失眠或過度睡眠。⑤精神焦慮不安或呆滯。⑥疲勞或虛弱。⑦遇事皆感毫無意義或不恰當的自責,自卑和缺乏自信。⑧注意力潰散,思想不集中。⑨存在反復自殺念頭。也可采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有精神障礙者采用DSM.IV-TR配套的定式問卷SCID-I來協助診斷。
產褥期抑郁需要同精神分裂癥,焦慮癥相鑒別診斷。精神分裂癥的主要臨床癥狀有思維聯想障礙,情感障礙,意志活動障礙,感知覺障礙,幻覺,妄想,緊張綜合征。抑郁癥常伴有焦慮癥,抑郁主要是情緒低落,對事物缺乏興趣,自我感覺差,自我評價低,消極觀念為主;焦慮癥則是預感到未來不幸或實際不存在的威脅而緊張和恐懼。以發作性或持續性情緒焦慮緊張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頭昏、胸悶、心悸、呼吸困難、運動不安等軀體癥狀。
3產褥期抑郁癥的治療 主要以心理治療為主,心理治療效果欠佳時輔以藥物治療,其他的輔助治療方法如電擊治療、物理治療等。
3.1心理治療單獨使用適用于輕、中度抑郁癥患者和產后拒絕藥物治療的患者,也可作為重度抑郁癥的輔助治療手段。針對其發病誘因及每個人的情緒特點,由專業心理醫生進行心理咨詢,幫助患者正確認識和處理產后的各種改變,培養患者建立信心,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家庭成員及周圍人對患者的關心支持,特別是丈夫的態度,對產褥期抑郁癥的治療有著重要作用。
3.2藥物治療主要是抗抑郁藥物,如選擇5-羥色胺(5-HT)再吸收抑制藥、三環類抗抑郁藥(TCD)等。選擇5-羥色胺(5-HT)再吸收抑制藥在臨床上常用的有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等;三環類抗抑郁藥如阿米替林。這次藥物不進入乳汁,可用于產褥期抑郁癥的治療。近年來有研究使用激素治療產褥期抑郁癥,針對產后雌孕激素水平的下降,使用雌孕激素補充治療,最近有研究認為雌二醇可以有效治療產褥期抑郁癥,特別是母乳喂養者,療效肯定。中醫治療目前也受到關注,以調和氣血,安神定志為主同時輔以心理治療,有效率為93.33-94.47%。
3.3電擊治療一般用于急性抑郁癥,因危險性較大,現一般較少使用。
4產褥期抑郁癥的預防和護理
加強產前孕前的健康教育宣傳,加強圍產期保健,了解孕婦有無精神病家族史,幫助孕產婦了解整個孕期的生理心理變化,根據不同性格的患者運用心理學知識針對性的解決可能導致產褥期抑郁的因素。
分娩過程存在很多導致產褥期抑郁的誘因,幾乎所有孕婦對分娩有恐懼心理,希望得到家人陪同消除分娩時的恐懼和不安。近年來人性化的管理已經在大多數醫院提供了導樂分娩,由專一的助產士從第一產程到產后2小時全程陪同孕婦,并可有家屬陪同身旁。護理工作者應全程持續給予產婦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耐心細致的講解可能出現的情況及孕婦如何面對處理,鼓勵幫助孕婦進食、進水,保持充足的體力。積極處理產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盡可能消除對孕婦軀體和精神刺激。
產后應指導產婦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休息,避免過勞和過重的心理負擔,教會產婦處理情緒問題的技巧,告知基礎必要的育嬰知識,如何進行母乳喂養、指導產婦及家屬正確護理新生兒。文獻報道產后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減少抑郁、焦慮,增進積極情緒,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
綜上所述,對于產褥期抑郁癥要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心理治療是產褥期抑郁癥的首選治療方法,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及其他治療方法。從孕前開始加強圍產期健康教育,關注產婦身體和心理狀況、良好的社會關系及和睦的家庭支持能降低產褥期抑郁癥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仇劍鑒,王祖承,謝斌,等.產后抑郁的有關心理、社會和生物學因素研究[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1,1(2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