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運動解剖學實驗報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運動解剖學實驗報告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運動解剖學實驗報告

運動解剖學實驗報告范文1

[關鍵詞] 護理解剖學; 設計; 教學體系; 研究; 實驗課程

[中圖分類號] R322-3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7-285-01

Research and Design on Experiment Course and Teaching System of Nursing Anatomy

Wu Long1 Zhang Zhigui1Li Liying1Gao Jinsong2*

(1 Le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eshan, Sichuan 6140002Changsha Med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219)

[Abstract] Based on its characterizes and target, the content of nursing anatomy course was discussed and the arrangement and measurement method of experiment course and teaching system of nursing anatomy were investigated. In practice it i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Keywords] Nursing Anatomy; Design; Teaching system; Research; Experiment course

1 課程性質與任務 護用解剖是高等護理職業教育的專業核心課程,集基礎性、應用性、實踐性于一體。為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提高綜合能力、學習后續課程以及進入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本課程注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注重學生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在內容選擇上,兼顧護士執業證書考試的需要,以實現雙證融合。該課程目標是通過學習本課程,要求學生,能夠描繪出器官的位置、形態、毗鄰,并了解其功能。能夠對護理技能操作相關的血管、神經準確定位。合理運用本課程所學知識,為正確操作奠定解剖基礎。

2 教學內容及學時安排 對于這門專業核心課程,各大專院校的相關教師對護理解剖實驗教學體系和實驗教程的內容結構、實施的手段、方法、模式等在進行著不斷地摸索與探討。該課程的主要內容是使學生通過理論和實驗的學習掌握人體的正常形態結構及注射應用解剖、穿刺應用解剖、引流應用解剖、插管應用解剖、急救應用解剖的相關知識。其中,理論課程58學時: 1)緒論:2學時;2)基本組織:6學時;3)運動系統:8學時;4)內臟:12學時;5)脈管系統:8學時;6)內分泌系統:2學時;7)感覺器官:4學時;8)神經系統:14學時; 9)胚胎學總論:2學時。

3 實訓課程 實訓內容涵蓋基礎護理解剖、應用解剖兩個層次。

3.1 基礎護理解剖實訓 22學時,包括基本組織、運動系統、內臟、脈管系統、內分泌系統、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實驗目的:掌握人體四大基本組織的結構特點和功能,人體重要器官的位置、形態、微細結構特點和重要毗鄰關系及其功能關系。

3.2 應用解剖實訓 18學時,包括肌肉注射術、淺靜脈穿刺術、股靜脈及股動脈穿刺術、頸內靜脈及頸動脈穿刺術、鎖骨下動脈、靜脈穿刺術、心肺復蘇術、腹部的應用解剖、腹腔引流術、會的應用解剖。實訓目的:掌握各種注射、穿刺、引流、插管、急救的解剖學應用知識。

4 實訓教材 自編教材《護理解剖實訓教程》。內容包括兩部分:

4.1 基礎護理解剖實訓概述 實驗一:基本組織實訓;實驗二:運動系統實訓;實驗三:內臟實訓;實驗四:脈管系統實訓;實驗五:內分泌系統實訓;實驗六:感覺器官實訓;實驗七:神經系統實訓。

4.2 護理應用解剖實訓概述 實驗一:脈管系統注射、穿刺實訓;實驗二:肌肉注射實訓;實驗二:心肺復蘇術實訓;實驗三:腹部應用解剖實訓;實驗四:會應用解剖實訓。

5 方案實施 在教學方法上,采用教師講解、學生預習、實訓和考核的環節。要求學生預習相關理論知識和實驗中的思考題,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合理解決,學生完成實驗后,總結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及現象。充分利用多媒體電子教案于實驗教學中,它將護理解剖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內容及要求、注意事項等直觀地、動態地展示給學生。

6 課程考核 實訓課程不僅體現對人體基本結構的掌握能力,同時要體現護理解剖臨床應用實踐能力,因此課程的考核分為:

6.1 基礎護理解剖實訓測試

6.1.1 實訓報告 包括實訓目的、實訓步驟、實訓內容、實訓結果(繪圖、填圖)等。

6.1.2通過自制基礎護理解剖多媒體標本測試軟件測試學生實踐能力。

6.2 護理應用解剖實訓測試 通過選取20個標本測試題,測試學生識別標本能力。

實訓成績依據每次完成實驗的情況、實驗報告的優劣給出一個成績,所有實驗成績匯總核算占60%,多媒體考試占20%、標本考試成績占20%。

參考文獻

[1] 井西學,王金民,等.基于醫學現代教育技術的醫學教育[J].基礎醫學教育,2002,4(3).

[2] 譚立文,李震強.解剖學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的組建[J].解剖學雜志,2003,26(2).

[3] 劉樹偉,姜啟海,等.建立現代醫學實驗教學體系的實踐與思考[J].醫學教育,2003,(1).

運動解剖學實驗報告范文2

1及時改進教學內容,迎合畜牧獸醫職業需要

根據國內農業院校動物解剖學課程設置堯動物醫學與畜牧業的迅速發展堯飼養動物品種發生較大改變等方面的變化,相應調整及優化動物解剖學的核心內容。

1.1完善課程設置,突出解剖學的重要性

為使課程設置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根據國內農業院校課程設置模式,經課程組的申請和學院的慎重考慮,將合并在一起的家畜解剖學及組織學課程再次分開設置成為2門獨立課程,更加突出了動物解剖學這門課程的重要性。

1.2準確選用教材,整合教學內容

首先,考慮到飼養動物的種類多與范圍廣的特點,及時更新選擇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國家野十一五冶規劃教材畜禽解剖學,教學內容能適應和滿足新形勢的需要。其次,以常見的大家畜和家禽解剖學內容為基礎,考慮到牛堯羊堯馬等家畜的飼養逐漸增加,相應深化牛堯羊堯馬等家畜的系統解剖構造曰同時,隨著寵物行業的迅速發展,選擇性地將部分寵物與小家畜解剖學作為輔助和參考學習內容,適當增加兔堯犬和貓的系統與器官結構的比較解剖學內容,上課時盡量結合目前寵物飼養與動醫行業的特點,講解相關的教學內容[5]。最后,由于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深入,散養役用家畜的飼養比例越來越少,而另一方面,伴隨規?;B殖業的發展,肉用畜禽依然是養殖的主要對象,適當增加學時,加強講授家畜的運動系統內容。

1.3優化教學大綱,及時更新教案

針對理論課程學時合理編排動物解剖學大綱,并依據教學大綱重新修改和完善教案,將教學內容堯學時分配堯重點難點及其他教學細節安排更為準確和清晰,讓每一堂課的教學目的與內容變得更為明確和具體。

2努力改善教學手段,注重加強實踐教學

2.1針對動物解剖學實驗課程教學,完善實驗內容和教學手段

實驗課教學強調以實物標本為主,結合使用教學模型堯解剖視頻堯多媒體圖片播放等多種方式作為直觀形象教具,從眼觀堯手觸堯心想堯腦記多方面結合增強學生記憶,啟迪思維,提高教學效果[6]。首先,為增強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實驗課程盡可能少用福爾馬林浸制標本,逐步增加更多其他標本類型,包括塑化標本堯干制標本堯新鮮標本及標本模型。其次,購置了畜禽解剖學的教學錄像,視頻可以更加全面和清晰地顯示畜體的系統組成結構與器官形態特征,教學實習期間每天均會播放至少2個學時的錄像,通過解剖錄像彌補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不足,讓學生對畜禽解剖有全面和整體的認識。

2.2鼓勵學生親自動手參與解剖實踐

實驗課期間教師示范解剖并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解剖操作,以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實驗能力。購置鮮活小家畜與家禽供學生親自動手解剖,通過親身操作不僅能讓學生熟悉畜禽解剖的過程和必要的準備工作,使學生深刻記憶畜禽解剖學的理論知識,而且可讓其掌握一定的解剖技巧與技能,將畜禽解剖學知識深深烙入學生的心里。

2.3延長教學實習時間,增加鮮活畜禽解剖內容

考慮到理論課時的縮減,有針對性地增加了教學實習時間。將原本3d的解剖學教學實習延長至5d,這樣便可以將原來安排輔助或選取的部分理論教學同容通過以實習教學的形式加以補充,從而拓寬了該課程的理論知識和實習內容,使學生能夠從原來品種單一的畜禽解剖轉變為現在品種多樣的畜禽解剖實習。

3創新改進教學方法,注重提升教學效果

動物解剖學重點講解畜禽有機體結構與器官解剖特征,理論課主要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強化課堂得到的感性知識,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實驗課采用觀察和解剖畜禽實物堯課堂問答與討論相結合的方法,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培養學生親自參與實踐堯主動獲取知識與掌握技能的能力。

3.1及時改進教學課件,提升教學效果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特點,通過形象生動的課件,強化畜禽的形態與結構性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整體想象力,將被動堯傳統和生硬的教學變得更為積極堯現代和鮮活的教學。當前,學校均采用多媒體形式對學生進行授課,學生上課時在很多情況下主要通過老師制作的CAI課件來獲得信息,CAI課件質量成為學生學習的關鍵因素。因此,以常見畜禽解剖內容為基礎,強化核心內容,根據畜牧獸醫職業的內容進行適當修正,對CAI課件加以完善。

3.2增加標本種類

考慮到福爾馬林浸制標本的刺激氣味對學生的影響,陸續購置了豬牛的教學模型及塑化標本堯畜禽解剖學錄像,不斷增加標本種類,既有家畜浸制標本和解剖模型,也有塑化標本和新鮮標本。教學模型和塑化標本可以清楚地顯示家畜機體的結構和系統的組成,便于加強學生對家畜的機體結構堯器官形態與位置關系的掌握。新鮮標本既有系統器官標本,也有零散器官標本以及鮮活畜禽,運用新鮮標本便于向學生清楚顯示系統的組成及器官的形態特征,可以強化學生對畜禽器官大體解剖特征的理解和記憶。

3.3布置課后作業,鞏固教學內容

運動解剖學實驗報告范文3

Abstract: Based on the training plan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uanghuai University, to establish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human movement sci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 new teaching mode about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of human movement is expected to be explored and its reasonable system of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ability structure is expected to be rebuilt, achieving the recognition that human sports science is an applied professional. Practical skill training is regarded as the center, and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will be improved based on teaching outline so that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human movement sci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an be built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human movement sci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關鍵詞: 運動人體科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

Key words: human movement science;experimental teaching;reform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30-0255-02

0 引言

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是體育專業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物化學、體育保健學和運動心理學等多學科實驗內容,是體育專業都要涉及的專業基礎教學內容。然而,現在各體育院?;蛟合抵?,除運動人體科學專業以外,其他相關專業都未能全面、系統地安排這些實驗,運動人體科學類各門課程的實驗教學各自為政,自成體系,幾十年沒有變化。

1 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現狀

1.1 實驗教學依附理論課程教學、各成體系,實驗教學內容交叉重復 在運動人體科學的平臺上,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物力學等基礎課與體育保健學、運動損傷等專業課各自強調體系的完整,相近的課程彼此獨立,導致有些實驗教學內容重復。例如:PWC170的測定,體成分分析、心肺功能測試等,這些實驗在生理學實驗指導書、體育保健學實驗指導書上同時出現。

1.2 實驗項目設置和教學方法陳舊、滯后 實驗項目的設置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前提條件之一,而目前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的實驗項目還是以基礎性和驗證性的實驗項目為主,沒有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

1.3 實驗教學考核體系不完善 與理論課相比,實驗教學不受重視,沒有完善的考核標準,考核形式單一,目前很多院校的實驗考核是以學生的考勤和實驗報告作為實驗成績標準,考核成績所占比例很小。

2 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指導思想和建設思路

根據《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綱要》和《新世紀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關于對高校實驗室進行重點建設和改造的要求,以加強基礎教學、拓寬專業口徑、實施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目的為出發點,提高投資效益,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實踐與創新的能力,為培養從事體育教學與管理的應用型專門人才服務。

3 構建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體系

3.1 優化實驗內容 新的教學體系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目前,黃淮學院體育系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提高了綜合性、設計性的項目設置,運動生理學和體育保健學的綜合性和設計性的實驗項目所占比例達到100%。運動解剖學和體育心理學在基礎實驗項目的基礎上也增設綜合性實驗。

3.2 實驗項目的調整 我系新制訂的2013級人材培養方案,在修訂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時,所有運動人體科學教師進行探討,將實驗項目進行整合,注意學科間的銜接,避免實驗交叉和重復,減少非教學重點、非實用性的實驗項目和教學時數。

3.3 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和實驗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運動人體科學實驗也應進行教學改革。強化預習提高實驗課質量,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利用多媒體來多方位呈現實驗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演示,看到了規范的實驗操作過程,這樣就大大提高和強化了實驗課的效果。

3.4 建立合理的實驗教學考核評估體系 采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法,重要的是要對操作進行考核,并加大操作考核的權重,重點考核實驗技能、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系實驗考核是實驗技能操作、自評、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實驗報告和出勤的綜合成績。

3.5 實現實驗室的統一管理和開放 實驗室統一管理是指對實驗室人員、賬目、物資、藥品、儀器設備等進行統一管理,優化資源,為實驗教學服務,實驗室管理要規范,為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我系建立了較全面的管理制度,并對大型儀器建立專門的檔案,保證大型儀器的使用率。

4 小結

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提高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質量也是我們應該重視的環節,使實驗教學走出實驗室,深化實驗教學改革,努力探索體育教育專業實驗教學的新途徑,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改革必將會取得更大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王曉蘭.淺析大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中實驗室的重要作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5):35-39.

[2]朱玉華,楊正宏.改革實驗教學管理模式的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11):117-120.

[3]丁筱玲,趙立新.加強實驗教學改革搭建創新實驗平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3):16-17.

[4]李明.實驗室改革及發展趨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1):149-151.

[5]林華,聶金雷.創新教育與高師體育實驗教學改革[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310-312.

[6]李香華,史湘平,周亮.運動人體科學模塊化實驗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4(1):20-24.

運動解剖學實驗報告范文4

【關鍵詞】中職護理專業;正常人體學;實用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R16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2)11-0078-021

中職護理學專業人體學課程設置及教學現狀

1.1現行教材情況: 為了滿足中等職業護理教育的教學要求,一門新型課程應運而生---《正常人體學》,這是一門涵蓋了人體解剖學、細胞學、組織學、生理學等多門學科的新課程,一般要求在第一學期內完成,教學任務136學時,一周為8學時。近幾年我們先后使用了于曉謨主編的《正常人體概論》、王之一和馮建疆主編的《正學人體學基礎》等相關教材,縱觀這些教材,雖然各部分學科的內容比傳統獨立教材是簡化了、簡單了,但是沒有突出“理論實用、夠用”的職業教育理念,牢牢貫徹傳統教材的“細胞—組織—系統”這一理論主線,沒有突出知識的應用性和實用性,課時分配不合理,實踐能力培養不夠。

1.2教學對象分析: 中職護理教育的教學對象是初中起點的中專生和高考落榜生,學生底子薄,學習能力不高,學習的主動性不強,面對《正常人體學》全面的多元知識體系,學生“茫然”,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頭緒,感覺處處是重點,處處要掌握,要記的東西太多且抽象難記;一周8學時的教學進度,學生感覺進度太快,學習負擔重、壓力大,加上學生自學能力不高,沒有及時去預習和復習,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1.3理論教學情況: 受傳統教材的影響,現行的中職護理《正常人體學》教材編寫和實際教學一般是圍繞“細胞—組織—系統”這一主線來開展的,理論教學內容偏多偏重,重難點突出不夠,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中為了教而教,往往采取 “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方法,其中細胞學、組織學都是顯微結構,對中職護理學生而言簡直是“天書“,聽不懂記不住也不實用。由于細胞學、組織學占用了太多課時,使教學重點---系統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課時不夠。

1.4實踐教學情況: 《正常人體學》的實踐分形態實驗和功能實驗,當前人體學實踐課開展的現狀是:由于實驗組織切片沒有很好地顯示組織的典型結構,學生實際觀察到的切片效果和教材插圖差別太大,感覺不同組織切片在顯微鏡下都很相似,導致組織實驗成了走馬觀花,效果不佳;大體標本實驗主要依靠教師畫圖、模型、掛圖、多媒體幻燈片,甚至完全依靠教材上的插圖,學生很難接少到尸體標本,感性直觀認識難以真正建立;功能實驗絕大多數是單純的驗證性項目,實驗方法以教師先示范、學生照著做為主,學生主觀性沒有發揮。另外,由于實驗師資不足,任課老師兼任實驗老師,師生比太大,實驗效果不理想;同時理論內容“太全面”“太繁重”而擠占了實驗課時,使得實踐課程開展很困難,這些因素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2中職護理學專業《正常人體學》實用型教學改革思路

2.1構建新的實用型人體學教學體系: 為了解決教學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應對《正常人體學》的授課內容和授課順序作必要的調整、刪減和整合,構建新的實用型人體學教學體系。新的學科體系以培養護士生職業能力為目標,以系統解剖學和生理學為重點,圍繞“形態-結構-生理功能-調節”知識主線,注重和臨床護理操作對接,充分體現課程的實用性。主要變動有:(1)將運動系統編排在緒論后,首先幫助學生建立起人體的基本形態結構。(2)把人體的兩大調節系統(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編排靠前,為以后學習器官功能的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打下基礎。(3)將細胞學和組織學內容大幅度壓縮和調整作了解為主,編排到系統解剖學之后。(4)編寫教材時,以理論“實用、夠用”為原則,注重和臨床護理操作如注射、插管、穿刺對接,使學生提前進入護士角色,提高學習興趣。在闡述人體結構的同時聯系臨床護理技術,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師教學,也有利于學生學習。

2.2深化實驗教學改革,建立綜合考核評價體系

2.2.1重組實驗教學內容,構建人體學實驗體系: 針對中職護理教育要求,應對《正常人體學》實驗內容作整合、刪減和調整, 合理安排實驗。對基礎性實驗作保留使學生掌握人體的大體結構和微觀結構;積極開展綜合性實驗,將“形態-結構-功能-調節”這一主線緊密聯系起來,如將原開設的呼吸運動的調節和動脈血壓的神經體液調節兩組實驗重新組合為神經體液調節對動脈血壓和呼吸運動的調節.這樣既提高了動物的利用率,節約了經費,也提高了實驗的開設率,同時, 也強化了學生專業知識與綜合能力的培養。

2.2.2開展多種實驗教學形式, 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種實驗教學形式:對細胞學和組織學實驗,采用多媒體示教為主,使學生對組織結構有一定了解即可;對大體標本形態學實驗,在用多媒體或模型講解的基礎上,再用尸體標本展示,建立感性認識;對功能學實驗,可以采用“設疑法”,教師在實驗前設疑,如在“家兔尿生成的調節”實驗之前,首先讓學生思考下列常識問題: 大量飲清水、快速靜脈注射大量生理鹽水后尿量各有何變化?為什么? 然后進行實驗并提交實驗報告, 這樣不僅激勵學生主動去思考問題, 加深對知識的掌握,還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2.3改革考試制度,建立綜合考核評價體系: 改革創新考試形式,建立綜合考核評價體系,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兼顧理論知識、實訓技能、行為素養三個方面。理論知識考核以閉卷考試的形式進行;實訓技能考核采用標本或模型考核、實訓報告考核、提問抽考等評價指標;行為考核方面包括紀律、態度等職業素養評價。這種綜合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充分反應了重視學生學習態度,強化能力訓練與培養,打破以往的一考定論的模式,符合本職業教育的學生定位。

2.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學水平: 教學師資隊伍是課程改革和實施課程教學的主力軍,教師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護理職業教育的辦學理念又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如果教師只重視傳統人解剖體學理論教學,不重視實踐教學,不懂相關的護理技能,就難以滿足護理職業教育的要求。因此,應健全和完善教師培養機制,加大教師培養計劃的投入,創新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體系,不斷提高教師綜合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教法先進的教學團隊。

總之,根據 “理論夠用為度,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職業教育理念,我們應打破傳統“研究型”教學模式帶來的影響和束縛,與時俱進地對人體學進行教學改革,構建新的實用型學科體系;加大實驗教學的的投入和改革力度,建立綜合考核評價體系,更好的服務于中職護理教育。

參考文獻

[1]唐成和,常唐喜,楊留才,郝玲.護理實用人體學課程綜合化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2:33-34.

[2]徐平,王衛東.人體組織解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28):100-101.

運動解剖學實驗報告范文5

關鍵詞:高職臨床專業 生理學 實驗教學改革

生理學是研究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它是與藥理學、病理生理學及臨床各科聯系非常緊密的基礎課程,許多疾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都可以用生理學的知識來解釋。近年高職醫學院校臨床專業生理學的實驗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尚存在一些問題,不能滿足醫學高職教育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需要。我院生理學教研室針對這些問題制定了一些改革措施,以提高實驗課的教學質量。

一、高職臨床專業實驗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動物實驗內容與課時安排不合理

生理學實驗包括動物機能實驗和人體功能實驗兩部分,動物機能實驗包括蟾蜍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的制備、刺激與反應、離體蛙心灌流、家兔呼吸運動的調節等等;人體功能實驗包括ABO血型鑒定、人體動脈血壓測量、肺活量測定以及感官功能檢查等等。然而在近年修訂的高職人才培養方案中,生理學學時逐漸被縮減,以永州職院為例,臨床醫學專業的實驗課時僅為16學時,理論與實驗比為1:0.25,低于國內醫學院1:0.6,而其中動物機能實驗不足10%,缺乏綜合性、創新性設計實驗,而以演示性、驗證性實驗居多,如開設的經典演示性動物實驗“離體蛙心灌流”,結果是老師做的汗流浹背,學生只是在旁觀看,云里霧里,這對于學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與學院開設實驗課的初衷背道而馳。

(二)教學方式和手段因循守舊

現在的生理學實驗教學仍然采用“一講解,二操作,三完成實驗報告”實驗教學模式。首先由教師做好實驗準備、示范實驗步驟、總結理論知識,把結果分析直接寫在黑板上,然后學生只需依葫蘆畫瓢地完成幾個主要操作步驟,在驗證前人已經充分肯定的理論知識,整個實驗只是一個機械模仿的過程,沒有經過任何思考,最后得出雷同的實驗報告。這種教學模式過度強調以實驗驗證理論的教學思想,限制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思維的發揮,養成了學習上的懶惰,學生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難以獨當一面。

二、高職臨床專業生理學實驗教學的改革措施

(一)科學安排實驗教學內容以適應專業需要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實用性人才”,首要原則是結合臨床,因此,要以“實用,夠用,與臨床相結合”為原則,考慮到實驗教學學時的不足,以及今后臨床崗位的需求,為了加強對學生智能和技能的培養,我們自主編寫了適合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使用的生理學實訓指導。在內容安排上果斷刪除了某些操作方法單一的演示性、驗證性實驗,適當增加了多系統生理學綜合實驗。例如,呼吸系統與循環系統以及循環系統與排泄系統的綜合性實驗。一方面,提高了生理學實驗教學質量;另一方面,能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將來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改變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增強實驗效果

1.設計實驗情景,進行探究式提問

為了完成實驗教學目標,體現實驗課的預期效果,我們倡導“布置實驗項目――引導檢索――操作――交流討論――完成實驗報告”實驗教學模式,即問題探究式的實驗教學方法。例如,在“家兔動脈血壓調節”實驗中,我們老師布置實驗項目后,首先引導學生,根據實訓教材中的知識鏈接點,利用互聯網檢索相關知識,加深對減壓反射的理解和認識。接著轉到實驗課實施程序,實驗課實施程序是提高實驗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實驗前可播放電教片或示教,詳細講解實驗的關鍵環節和重要步驟,讓學生在動手前盡可能地思考,設計出多種方案,并讓其實踐操作,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失誤或者失敗,在肯定其探索精神的同時幫助學生尋找其原因,提出改進意見。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在實驗中結合生理現象和臨床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這也是探究式教學的核心所在。

交流討論中穿插設問是引導學生正確分析實驗現象的指南針,通過設問的方法吸引學生眼球,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沿著問題的框架看書、思考,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在動脈插管前,為什么事先要經耳緣靜脈注入0.3%肝素生理鹽水0.003g/kg(1ml/kg),全身肝素化。并在動脈插管和壓力換能器內充滿肝素。鼓勵學生不事先肝素化,觀察實驗結果前后有何不同。當出現插管內血液凝固時,學生便感到驚訝、有趣和不解,老師及時提問學生:這說明肝素有什么特性?當記錄正常減壓神經沖動發放的情形時,可以提問學生:“減壓神經放電幅度與心動周期中動脈血壓的變化有何關系?問題提出來以后,學生此時便會通過生物機能實驗系統中各個通道的描記曲線,來觀察兩者的關系。這樣學生感覺實驗結果變得直觀,生動形象,并具有對照可比性。再如,整體情況時經耳緣靜脈注入去甲腎上腺素溶液0.3ml,觀察減壓神經放電情況及血壓有何變化。隨之引出理論課上已經學習過的壓力感受性反射的反射弧,調節機制以及生理意義。同時啟發式提問:壓迫頸動脈竇,此時減壓神經群集性放電情況和動脈血壓曲線又有何變化?這樣通過提問――討論――講解――答疑幾個環節后,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統一起來,把生理學知識與臨床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努力尋求它們的結合點,并引入恰當的臨床案例。還可以進一步探討:當跑步、飲酒、重體力勞動及情緒激動時引起心動過速,如何緩解癥狀?實驗可分成每5~6人一組,并設小組長,負責組織、分工、協作和實驗討論等;學生操作過程中老師應加強巡回指導以便及時糾正不規范的操作。實驗操作完成后,老師、學生一起討論交流實驗的優缺點、操作的要領等。最后獨立完成實驗報告。

2.充分利用“互聯網+”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生理學知識內容抽象復雜,我院高職臨床專業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緊迫,學時數少,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與生理學一般同步開課,沒有結構形態學的基礎,學生對實驗操作中遇到的解剖結構、層次往往辨認不清楚,因此實驗操作前必須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圖片或視頻,講清結構和層次。觀看后學生有了直觀的印象,明確了操作步驟和操作方法后再做,完成效果較好。同時適當的使用教學軟件,如BL-420生物機能實驗系統,它不僅界面簡潔,容易操作,而且實驗結果直觀,使得實驗課效率和效果大為提高。

“生理學”實驗教學在“生理學”教學體系乃至整個醫學教學體系的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醫學生學習和認識人體生命活動規律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因此高職醫學院校必須加強“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力度。臨床醫學專業生理學課程應該在教學內容的取舍上緊密聯系臨床知識,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及時將臨床知識以及技能滲透到實驗教學中。學生只有親身參加探索生命活動的實踐,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現象的本質,才能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參考文獻:

運動解剖學實驗報告范文6

(赤峰學院 體育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研究分析在應用型人才改革背景下,我校體育保健學課程實驗教學,在實驗室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驗教學內容、實驗教學模式和實驗成績考核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首先,解析了體育保健學課程的特點;其次,揭示了現行體育保健學課程實驗教學的現狀;最后,提出體育保健學實驗教學體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希望本研究成果能對體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體育保健學;實踐教學;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4-0260-02

基金項目:本文是赤峰學院深化“雙改”工作研究項目(JGXM201437)階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來,為順應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滿足社會人才市場對應用型專業人才的需求,本科教育發展應用型人才成為許多高校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為培養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高素質體育應用型人才,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教學的重心所在.而對學生實驗應用能力的培養是高校實驗教學的主要目標.實驗應用能力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提升未來社會就業能力和社會工作競爭力.體育保健學課程實驗教學是向學生傳授保健理論知識、培養學生保健技能的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途徑,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它對于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創新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夠為學生走上體育教學、大眾健身指導等工作崗位做好堅實的實踐知識和技能的儲備,從而更好地滿足當今社會對應用型體育人才的需求.

1 體育保健學課程的特點

體育保健學是我國各類體育院系專業開設的主干課程.它是一門研究人體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的保健規律與措施的綜合性應用科學,也是體育運動與醫療保健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一門邊緣交叉學科.該課程要求學生不但要掌握體育專業領域的理論知識,而且要具備大眾體育健身指導和保健養生等方面的相關知識.他們不僅對運動傷病的預防、診斷、處理、運動醫務監督、消除運動性疲勞以及體育康復等方面要有堅實的運動人體科學基本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一定水平的預防、臨床、康復等醫學領域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

2 體育保健學課程實驗教學現狀

體育保健學是我校體育專業的一門學科基礎課,具有很強的動手性和實踐性.然而,根據一項實證調查結果發現,我校體育保健學課程理論講授偏多,實踐教學較少.在實驗教學環節中,也發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在實驗室建設方面,基礎儀器設備數量不足,與體育保健康復實踐相結合的儀器設備尤其匱乏;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缺少具備資質的專門實驗教師與實驗技術人員;在實驗教學內容方面,實踐內容簡單,流于形式,無法滿足當今社會需求;在實驗教學模式方面,教學方法單一落后,教師講解,學生操作,傳統教學模式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在實驗考核方面,實驗技能考核與實驗操作的評價體系不科學,不能真正體現出學生實驗技能的掌握程度.

3 體育保健學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思路

為推動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滿足社會對體育保健康復人才的需求,本研究在充分考慮我校體育保健學實驗教學基本現狀的基礎上,對體育保健學課程實驗教學環節做出了如下改革設想.

3.1 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培養學生實踐意識

目前,我校體育學院學生基礎理論知識普遍比較薄弱,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不強,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不強,造成他們在實驗操作學習中效率不高,甚而有時無法順利完成實驗操作流程.但是,體育專業學生的優點同樣明顯.他們思維敏捷,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動手能力強,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在實驗教學中,應加大保健技能知識的思想教育,把學生從重理論、輕實踐的錯誤思想中糾正過來,使學生從主觀上感悟到實驗教學的順利完成能夠對其在未來走向體育教學、運動訓練以及大眾醫療康復保健等工作崗位奠定寶貴的實踐基礎.

3.2 完善實驗教學中心,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

在我院實驗室原有儀器的基礎上,為了對體育運動中人體形態與機能水平指標進行監測、分析與評價,把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實驗室所屬的實驗儀器設備進行了資源整合;2014年招標購置了電腦中頻治療儀、TDP治療儀等體育保健康復儀器設備,逐步建立了具有醫學背景的體育保健康復實驗教學中心.通過體育保健康復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努力使實驗教學環境與設備能夠滿足體育保健學實踐教學要求,這樣既促進了學科的發展,又順應了當今社會對體育保健康復人才培養的需要.

實驗室開放是高等教育培養創新人才,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客觀要求.實驗室開放對于學生良好地掌握保健技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部分實驗儀器設備做到了對學生完全開放,例如,人體形態測量、體成分分析、心肺復蘇、急救包扎等儀器教具定期開放以供學生操作練習.實驗室開放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對自己感興趣的實踐內容進行訓練、設計,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實驗室可以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晚上和周六、周日全天對學生進行開放,進一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進行心肺復蘇術的訓練,也可以進行消除運動性疲勞的物理手段的治療.這樣學生既鍛煉了實踐水平,同時自身又獲得了一定的益處,最終讓學生們愿意到實驗室進行實操訓練.

3.3 優化實驗教學內容,適度增加實驗學時

以往體育保健學實驗課的開設情況表明,實驗學時數和實驗內容無法滿足應用型體育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對于實驗內容,在不打亂體育保健學基本教學體系的基礎上,要遵循體育保健康復領域的發展規律更新知識,增加21世紀體育保健學的最新發展成果,減少一些落后的基本型實驗內容,突出實驗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先進性,多開設一些設計性、應用型實踐.實驗教學內容應積極設法與大眾健身、人體機能水平監測需求緊密結合,開設諸如人體形態測量與評價、體成分分析、急救包扎、運動醫務監督等綜合性實驗.另外,體育保健學課程實驗學時數增加近1倍,達到16學時,這樣為完善實驗教學的內容提供了有利條件.根據近幾年社會對體育保健康復人才的需求,體育保健學實踐教學專門增加了一些運動損傷防治、運動性疲勞消除、運動損傷檢查、運動處方設計、心肺復蘇術等方面的實驗內容,以進一步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體育保健學實驗對大眾體育健身運動的指導作用,為體育專業畢業生社會競爭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4 豐富實驗教學手段,加強實驗資源建設

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創新能力.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在志愿的基礎上參加業余體育科研小組,結合課堂教學,通過課上或課余組織學生以班級小組為單位集體進行討論,發揮學生實驗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接觸最新的體育保健康復領域的知識與儀器設備,運用現代信息交流發達的有利條件(互聯網)彌補保健知識與技能的不足,激勵學生利用現有保健知識與技能,勤于思考,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動手能力.

加強實驗教材建設.根據社會對應用型體育人才及實驗課教學大綱等方面的要求,組織教學團隊自主編寫了《體育保健學實驗指導》等參考書.實驗指導參考書設計內容盡量加入一些急救包扎、心肺復蘇、運動損傷、運動醫務監督、運動急救處理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開設的內容有較高的專業理論特色和實用性強的特點,成為配合體育保健學課程實驗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資源.

3.5 改革課程評價體系,加大實驗成績比重

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課,實驗課不單獨考試是目前各類體育院系實驗教學內容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體育院系開設的體育保健學課程考核分值約為20%,比重相對不高,這是導致部分學生不重視實驗教學的原因之一.況且實驗課成績也僅僅根據學生平時的上課表現和實驗報告來評定,難以有效地評價實驗教學的效果.筆者認為,在加大實驗成績所占分值的前提下,還要相應地降低理論考核成績分值比重,同時增加課余時間實踐內容所占比重,平時成績注重學生的出勤、課堂表現等方面,通過給學生開放實驗室,并記錄學生利用所學實踐知識與技能進行社會實踐的表現情況,增大平時成績所占比重.

對實驗成績評分標準進行改革,要按照大綱設置實驗內容,確定體育保健學實驗教學效果評價指數,確立實驗課教學效果的評價體系,同時建立一整套切實合理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保證體育保健學實踐教學質量.例如采取階段測驗等多種考核形式進行綜合評定,擯棄以往集中式或走過場式的實驗考核過程.傳統的實驗項目考核結束后,教師嘗試對部分實驗內容在一個月后進行重新測驗,或不定期地進行考核,并納入到平時成績或實驗成績中,以鞏固與驗證學生對于所學保健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通過上述實驗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學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實驗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教師要在課程教學內容上把實驗技能的掌握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嘗試采取筆試、實踐技能考核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來考核學生對保健知識、技能的掌握,以及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斌,姚鴻恩.體育保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張路萍.高師院校體育保健學實踐課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7(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 |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亚欧精品在线观看 |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首页 |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999 | 中文字幕韩国电影 | 毛片资源| 欧美一二三 | 中文字幕 日韩有码 | 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 久青草国产视频 | 欧美激情网址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 | 特级全黄一级毛片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 色伊人久久 | 三男一女的伦交动态图 |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日韩欧美色视频 | 九九热这里有精品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 | 明星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日本成本人观看免费fc2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 | 最新国产在线视频 | 日韩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 日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 国产高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第一免费视频 | 日韩www |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的网站 | 国产成人精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