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債權申請書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債權申請書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債權申請書范文1

破產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是商品經濟中必然出現的一種客觀現象。商品經濟社會中,企業之間為生存和發展進行相互競爭,競爭必然導致優勝劣汰,一些企業資不抵債?!睹袷略V訟法》中規定了破產還債程序,即債務人因嚴重虧損,無力清償到期債務,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將債務人的破產財產在全體債權人中按比例進行分配,從而結束債權債務關系。破產還債程序是民事訴訟中處理破產問題的專門程序。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99條之規定,企業法人因嚴重虧損,無力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債務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債務人破產還債。債權人或債務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債務人破產還債時,應提交破產還債申請書,破產還債申請書的提出,是人民法院審理企業法人破產還債案件的前提。

破產還債申請書的提交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1)申請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的原因是該企業因嚴重虧損,無力清償到期債務。這里的“嚴重虧損”,不僅指因經營不善,競爭失利導致虧損,而且還指因天災人禍,不可抗力等情況導致企業無法維持日常生產和經營?!扒鍍敗?,指對債務全部清償,而非部分清償?!盁o力清償”,指企業法人對于已到期債務缺少清償能力,既不能以其全部財產清償到期債務,又缺乏信譽不能取得債權人的諒解與同情,可以延期或減免債務,而只能宣告破產還債;(2)申請人只能是因嚴重虧損而無力清償到期債務的企業法人或其債權人。企業法人為全民所有制企業,提交破產還債申請時應經上級主管部門同意。當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時,債權人不論其人數多少或債權數額多少,都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債務人破產還債;(3)被申請宣告破產還債的企業必須是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具體指具有法人資格的集體企業、聯營企業、私人企業設在中國領域內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以及依《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可以宣告破產的全民所有制企業。不具法人資格的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伙都不能被申請宣告破產;(4)申請人必須向被申請宣告破產還債的企業法人住所地人民法院提交破產還債申請書。至于級別管轄,則視該破產還債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一般破產還債案件,可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重大、復雜的破產還債案件,由中級或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轄。

申請人通過提交破產還債申請書,使人民法院對符合破產條件的企業法人宣告破產還債,對于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有利于及時、妥善地解決企業嚴重虧損,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問題,盡快了卻債權債務關系,消除經濟環境中的不穩定因素,從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其次,有利于淘汰落后的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推動技術進步;再次,有利于保護債權人和債務人合法權益,既可以使債權人公平地從破產財產中受償,最大限度地保護其合法權益,又可以使受債務困擾的企業擺脫重負。宣告破產后,破產企業的民事主體資格消失,保障了民事流轉的安全。

文書制作要點

破產還債申請書依其申請人不同,有兩種格式,分別為適用于債權人的破產還債申請書和適用于債務人的破產還債申請書。其制作要點是:

首部:

(1)注明文書各稱。

(2)申請人和被申請人基本情況:基本情況所列事項與其他申請書相同。適用于債務人的破產還債申請書中只有申請人,沒有被申請人。

正文:

寫明申請人申請破產還債的具體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

(1)請求事項:簡要說明申請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的請求。

(2)事實和理由:扼要地闡明申請人申請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的事實原因和法律依據。由債權人提出的申請書,應主要寫明債權人與該企業法人間債權債務關系產生的事實,債權性質、數額、債權有無擔保,債權是否已到履行期限的情況,然后闡述該企業法人無力清償到期債務的事實,并提供有關證據予以證明?;谄渑c該企業法人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及該企業法人無力清償債務的事實,根據法律有關規定,提出宣告該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的申請。

由債務人提出的申請書,應首先寫明企業基本狀況,包括其目前資產及負債情況,企業生產,經營及虧損以至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情況。然后列明企業法人的會計報表、債務清冊、債權清冊等材料?;谄髽I基本情況,表明其已具備法定破產條件,根據法律有關規定,請求宣告破產還債。

尾部:

(1)致送人民法院名稱。

(2)申請人簽名,申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加蓋單位公章。

(3)申請日期。

(4)附項:破產還債申請書是由債務人提出的,應附上該企業的會計報表、債務、清冊、債權人清冊及相關證據;申請書是由債權人提出的,應附上債權人名冊、債權證明及其他有關證據材料。

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申請書

(申請人為公民用)

申請人: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或單位、住所

被申請人:名稱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姓名、職務)

請求事項:

事實與理由:

此致

__________人民法院

申請人:(簽名)

年 月 日

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申請書

(適用于債務人的申請書格式)

申請人:名稱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姓名、職務

請求事項:

事實與理由:

此致

__________人民法院

申請人:(名稱并加蓋公章)

法定代表人:(簽名)

債權申請書范文2

長春房產登記管理辦法最新版全文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房屋登記行為,維護房地產交易安全,保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根據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房屋登記,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房屋登記,是指房屋登記機構依法將房屋權利和其他應當記載的事項在房屋登記簿上予以記載的行為。房屋登記包括所有權登記、抵押權登記、地役權登記、預告登記、其他登記。

本條例所稱權利人,是指依法享有房屋所有權、房地產抵押權、地役權等房地產權利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第四條 市、縣(市)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內房屋登記工作。

市、縣(市)房屋登記機構(以下簡稱登記機構)受同級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委托,負責房屋登記的日常工作。

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房屋登記的相關工作。

第五條 登記機構應當建立本行政區統一的房屋登記簿。

房屋登記簿是房屋權利歸屬和內容的根據,由登記機構管理。

第二章 一般規定

第六條 房屋登記,應當在房屋所在地的登記機構辦理。

辦理房屋登記,一般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申請;

(二)受理;

(三)審核;

(四)記載于登記簿;

(五)發放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

登記機構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或者經審核認為必要時,可以就登記事項進行公告,公告期限為三十日。公告期滿無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登記機構予以登記。

第七條 房屋應當按照基本單元進行登記。房屋基本單元是指有固定界限、可以獨立使用并且有明確、唯一的編號(幢號、室號等)的房屋或者特定空間。

國有土地范圍內成套住房,以套為基本單元進行登記;非成套住房,以房屋的幢、層、間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為基本單元進行登記。集體土地范圍內村民住房,以宅基地上獨立建筑為基本單元進行登記;在共有宅基地上建造的村民住房,以套、間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為基本單元進行登記。

非住房以房屋的幢、層、套、間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為基本單元進行登記。

第八條 申請房屋登記,應當由有關當事人共同申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單方申請:

(一)依法建造房屋取得房屋權利的;

(二)經公證的繼承、遺贈、贈與、買賣取得房屋權利的;

(三)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生效的法律文書取得房屋權利的;

(四)有本條例所列變更登記情形之一的;

(五)房屋滅失的;

(六)放棄房屋權利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因協議離婚分割房屋權利的,權利人可以憑離婚證書、民政部門備案的財產分割協議書單方申請房屋登記。

第九條 共有房屋,應當由共有人共同申請房屋登記。

按份共有的單個共有人可以就處分本人所擁有份額單獨申請房屋登記,但應當提供其他按份共有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書面證明。

第十條 未成年人的房屋,應當由其監護人代為申請登記。監護人代為申請的,應當提交證明監護人身份的材料。監護人為父母的,應提交戶籍證明;監護人為人民法院指定的,應當提交法律文書;監護人為以上兩種情形之外的,應當提交經公證的監護證明材料。因處分未成年人房屋申請登記的,還應當提交為未成年人利益的書面保證。

其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房屋登記參照前款規定。

第十一條 申請房屋登記,申請人應當使用中文名稱或者姓名,并提交身份證明。申請人提交的證明原件是外文的,應當提供經公證的中文譯本。

當事人可以委托他人代為申請房屋登記。

自然人委托申請的,人應當提交身份證明、經公證的授權委托書。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委托申請的,人應當提交身份證明、委托人身份證明和授權委托書。

境外當事人委托人申請房屋登記的,其授權委托書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公證、認證。

第十二條 申請房屋登記,申請人應當向登記機構提交申請登記的材料原件。不能提供原件的,應當提交經有關單位確認與原件一致的復印件。

申請人對申請登記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負責,不得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

第十三條 申請人提交的申請登記材料齊備的,登記機構應當受理并出具受理憑證,申請日為受理日。

申請人提交的申請登記材料不齊備的,登記機構不予受理,并一次性書面告知補正要求,材料補齊日為受理日。

第十四條 登記機構應當查驗申請登記材料,并根據不同登記申請就申請登記事項是否是申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申請登記房屋是否為共有房屋、房屋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是否同意更正,以及申請登記材料中需進一步明確的其他有關事項詢問申請人。詢問結果應當經申請人簽字確認,并歸檔保留。經詢問登記后,登記簿記載的房屋所有權人為實際所有權人,再辦理該房屋相關登記時不再審查是否存在共有人。

登記機構認為申請登記房屋的有關情況需要進一步證明的,可以要求申請人補充材料。

第十五條 辦理下列房屋登記,登記機構應當實地查看,并將查看結果予以記載:

(一)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

(二)在建房屋抵押權登記;

(三)因房屋滅失導致的房屋所有權注銷登記;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登記機構實地查看時,申請人應當予以配合。

第十六條 自受理登記申請之日起,登記機構應當于下列時限內,將申請登記事項記載于房屋登記簿或者作出不予登記的決定:

(一)房屋所有權登記,國有土地范圍內為三十個工作日,集體土地范圍內為六十個工作日;

(二)抵押權、地役權登記為十個工作日;

(三)預告登記、更正登記為十個工作日;

(四)查封登記、預查封登記為三個工作日;

(五)異議登記為一個工作日。

公告時間不計入前款規定時限。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登記時限的,經登記機構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原時限的一倍。

法律、法規對登記時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七條 經登記機構審核符合登記規定的,應當將規定的登記事項記載于房屋登記簿,記載日為登記日;不符合登記條件的,不予登記并書面告知理由。

第十八條 登記機構將申請登記事項記載于房屋登記簿之前,申請人可以撤回登記申請。

第十九條 登記機構應當根據房屋登記簿的記載,填寫并向權利人發放房屋權屬證書。

房屋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房屋權利的證明,包括《房屋所有權證》、《房屋他項權證》。

預告登記、在建房屋抵押權登記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事項在房屋登記簿上予以記載后,由登記機構發放登記證明。

申請共有房屋登記的,登記機構應當在登記簿、房屋所有權證書上注明共有字樣。

集體土地范圍內的房屋登記,登記機構應當在登記薄、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上注明集體土地字樣。

第二十條 以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書的房屋設定抵押的,登記機構應當在房屋登記簿和《房屋所有權證》上作他項權利記載后,《房屋所有權證》由抵押人收執,并向抵押權人頒發《房屋他項權證》。

在建房屋在抵押期間竣工的,抵押人在辦理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時,登記機構應當收回抵押登記證明,在房屋登記簿上載明在建房屋抵押已轉為現房抵押,向抵押人頒發《房屋所有權證》,并為抵押權人換發《房屋他項權證》。

預購商品房在抵押期間竣工的,抵押人在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時,登記機構應當在房屋登記簿上載明預購商品房抵押已轉為現房抵押,向抵押人頒發《房屋所有權證》,并為抵押權人換發《房屋他項權證》。

第二十一條 房屋權屬證書和登記證明記載的內容與房屋登記簿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房屋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房屋登記簿為準。

第二十二條 房屋權屬證書、登記證明遺失或者滅失的,權利人應當在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報刊上刊登遺失聲明,十五日期滿無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經權利人申請,登記機構予以補發,并將有關事項在房屋登記簿上予以記載,補發的證書或者登記證明上應當注明補發字樣。自補發之日起,原房屋權屬證書、登記證明同時作廢。

在補發集體土地范圍內村民住房的房屋權屬證書、登記證明前,登記機構應當就補發事項在房屋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公告。

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破損的,權利人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換發。換發前,登記機構應當查驗并收回原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

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由登記機構直接登記:

(一)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直管的;

(二)依法沒收歸國家所有的;

(三)人民法院裁判歸國家所有的;

(四)房屋權利人申請放棄房屋所有權的;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具有前款第(二)、(三)項規定情形的,依法作出沒收決定或者裁判的機關應當書面通知登記機構。

登記機構直接登記的房屋,不頒發房屋權屬證書,登記結果應當予以公告。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機構不予登記:

(一)未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明、規劃許可的;

(二)申請人不能提供合法有效的房屋權屬證明材料的;

(三)申請登記事項與房屋登記簿記載沖突的;

(四)被依法查封或者限制房屋權利的;

(五)申請人申請登記的權屬內容與權利來源證明材料不一致的;

(六)房屋已被依法征收、沒收,原權利人申請登記的;

(七)申請登記房屋不能特定或者不具有獨立利用價值的;

(八)法律、法規和本條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在房屋拆遷凍結期限內的繼承、初始登記、法院裁判、仲裁裁決、房改售房、企業改制等情形準予登記。

第二十五條 申請房屋登記的,申請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登記費。

第三章 國有土地范圍內房屋登記

第一節 所有權登記

第二十六條 依法建造房屋申請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土地使用權證明;

(四)建設工程符合規劃的證明;

(五)房屋已竣工的證明;

(六)房屋測繪報告;

(七)其他必要材料。

第二十七條 房地產開發企業申請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時,應當對建筑區劃內依法屬于全體業主共有的公共場所、公共服務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等房屋一并申請登記,由登記機構在房屋登記簿上予以記載,不頒發房屋權屬證書。

第二十八條 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應當在有關法律文件生效或者事實發生后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

(一)買賣、互換;

(二)贈與、繼承、接受遺贈;

(三)房屋分割、合并;

(四)以房屋出資入股;

(五)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分立、合并或者破產;

(六)劃撥;

(七)依照生效的法律文書發生房屋所有權轉移;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九條 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除提交申請書、申請人身份證明、房屋所有權證書外,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提交證明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材料:

(一)因買賣、互換、分割、合并、抵債、以房屋出資入股等原因致使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提交相關的合同。因拍賣致使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還應當提交拍賣成交確認書;

(二)因贈與、繼承和遺贈等原因致使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提交公證機構出具的公證書;

(三)因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分立、合并、破產等原因致使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提交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分立、合并、破產的生效的法律文書或者批準文件;

(四)因劃撥致使房屋所有權轉移的,提交批準劃撥的文件;

(五)其他依照生效的法律文書發生房屋所有權轉移的,提交相關的法律文書;

(六)抵押人轉讓抵押房屋的所有權,還應當提交抵押權人的身份證明、抵押權人同意抵押房屋轉讓的書面證明、房屋他項權證書。

第三十條 依據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員會生效的法律文書、依法建造的房屋、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房屋所有權,權利人轉讓該房屋所有權或者以該房屋設定抵押權時,應當將房屋登記到權利人名下后,再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或者房屋抵押權設立登記。

依據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員會生效的法律文書取得房屋所有權,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房屋登記機構予以登記,房屋權利已記載于房屋登記簿的,房屋登記機構應當予以辦理,并在房屋登記簿上記載依據生效的法律文書予以登記的事實。

第三十一條 經依法登記的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但不發生房屋所有權轉移的,權利人應當申請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

(一)房屋權利人姓名或者名稱改變的;

(二)房屋坐落的街路名稱、門牌號發生改變的;

(三)依法改變房屋面積、層數的;

(四)同一所有權人分割、合并房屋的;

(五)房屋用途依法改變的;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條 申請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除提交申請書、申請人身份證明、房屋所有權證書或者登記證明外,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提交證明發生變更事實的材料:

(一)房屋權利人姓名或者名稱改變的,提交公安機關出具的姓名改變證明或者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名稱改變證明文件;

(二)房屋面積、層數改變的,提交房屋測繪資料和有關部門出具的批準文件;

(三)同一所有權人分割、合并房屋的,提交房屋測繪資料;

(四)房屋用途改變的,提交有關部門出具的批準文件。

房屋坐落的街路名稱、門牌號發生改變的,依據有關部門出具的證明辦理變更登記。

第三十三條 經依法登記的房屋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權利人應當自事實發生后申請房屋所有權注銷登記:

(一)房屋滅失的;

(二)放棄所有權的;

(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四條 申請房屋所有權注銷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房屋所有權證書;

(四)證明房屋所有權消滅的材料;

(五)其他必要材料。

經依法登記的房屋存在他項權利時,所有權人申請注銷登記的,應當提供他項權利人的書面同意材料。

因房屋拆遷申請注銷登記的,拆遷人應當自與被拆遷人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之日起三十日內,持拆遷許可證和房屋所有權證書申請辦理。未辦理注銷登記的,不得辦理商品房預售手續。

第三十五條 經登記的房屋所有權消滅后,原權利人未申請注銷登記的,登記機構可以依據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生效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生效征收決定辦理注銷登記,將注銷依據、事項記載于房屋登記簿,原房屋所有權證書收回或者公告作廢。

第二節 抵押權登記

第三十六條 以房屋設定抵押,申請抵押權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主債權合同;

(四)抵押合同;

(五)房屋所有權證書;

(六)土地使用權證明;

(七)其他必要材料。

以居民住宅房屋和獨立成幢且有多個所有權人的非住宅房屋申請抵押權登記的,可以不提交土地使用權證明。

第三十七條 以在建房屋設立抵押權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主債權合同;

(四)抵押合同;

(五)土地使用權證明;

(六)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七)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

(八)其他必要材料。

第三十八條 對符合規定條件的抵押權設立登記,登記機構應當將下列事項記載于房屋登記簿:

(一)抵押當事人、債務人的姓名或者名稱;

(二)被擔保債權的數額;

(三)登記時間。

第三十九條 本條例第三十八條所列事項發生變化或者發生法律、法規規定變更抵押權的,當事人應當申請抵押權變更登記。

第四十條 申請抵押權變更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房屋他項權證書;

(四)抵押人與抵押權人變更抵押權的書面協議;

(五)其他必要材料。

因抵押當事人姓名或者名稱發生變更,或者抵押房屋坐落的街路名稱、門牌號發生變更申請變更登記的,無需提交前款第(四)項材料。

因被擔保債權的數額發生變更申請抵押權變更登記的,還應當提交其他抵押權人的書面同意文件。

第四十一條 經依法登記的房屋抵押權因主債權轉讓而轉讓的,主債權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申請抵押權轉移登記,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房屋他項權證書;

(四)抵押權發生轉移的證明材料;

(五)其他必要材料。

第四十二條 經依法登記的房屋抵押權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權利人應當申請抵押權注銷登記:

(一)主債權消滅;

(二)抵押權已經實現;

(三)抵押權人放棄抵押權;

(四)法律、法規規定抵押權消滅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 申請抵押權注銷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房屋他項權證書;

(四)證明房屋抵押權消滅的材料;

(五)其他必要材料。

第四十四條 已經登記的在建房屋抵押權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申請變更登記、轉移登記、注銷登記,當事人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登記證明;

(四)證明在建房屋抵押權發生變更、轉移或者消滅的材料;

(五)其他必要材料。

第四十五條 以房屋設定最高額抵押,申請最高額抵押權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房屋所有權證書;

(四)土地使用權證明;

(五)最高額抵押合同;

(六)一定期間內將要連續發生的債權的合同或者其他登記原因證明材料;

(七)其他必要材料。

第四十六條 當事人將最高額抵押權設立前已存在債權轉入最高額抵押擔保的債權范圍,申請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已存在債權的合同;

(二)抵押人與抵押權人同意將該債權納入最高額抵押權擔保范圍的書面材料。

第四十七條 對符合設立條件的最高額抵押權登記,除應當按本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在房屋登記簿上予以記載外,登記機構還應當將最高債權額、債權確定的期間記載于房屋登記簿,并明確記載其為最高額抵押權。

第四十八條 變更最高額抵押權登記事項以及法律、法規規定變更最高額抵押權的其他情形,抵押人和抵押權人應當申請最高額抵押權變更登記。

第四十九條 申請最高額抵押權變更登記,抵押人和抵押權人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房屋他項權證書;

(四)最高額抵押權擔保的債權尚未確定的證明材料;

(五)最高額抵押權發生變更的證明材料;

(六)其他必要材料。

因最高債權額、債權確定的期間發生變更申請變更登記的,還應當提交其他抵押權人書面同意文件。

第五十條 最高額抵押權擔保的債權確定前,最高額抵押權發生轉移,申請最高額抵押權轉移登記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房屋他項權證書;

(四)最高額抵押權擔保的債權尚未確定的證明材料;

(五)最高額抵押權發生轉移的證明材料;

(六)其他必要材料。

最高額抵押權擔保的債權確定前,債權人轉讓部分債權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登記機構不得辦理最高額抵押權轉移登記。當事人約定最高額抵押權隨同部分債權的轉讓而轉移的,應當在辦理最高額抵押權確定登記之后,依據本條 例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辦理抵押權轉移登記。

第五十一條 經依法登記的最高額抵押權擔保的債權確定,申請最高額抵押權確定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房屋他項權證書;

(四)最高額抵押權擔保的債權已經確定的證明材料;

(五)其他必要材料。

第五十二條 對符合規定條件的最高額抵押權確定登記,登記機構應當將最高額抵押權擔保的債權已經確定的事實記載于房屋登記簿。

當事人協議確定或者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生效的法律文書確定了債權數額的,登記機構可以依照當事人一方的申請將債權數額確定的依據、事實記載于房屋登記簿。

第三節 地役權登記

第五十三條 在房屋上設立地役權的,當事人可以申請地役權登記。

申請地役權登記的,申請人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房屋所有權證書;

(四)設定地役權的合同;

(五)其他必要材料。

第五十四條 對符合規定條件的地役權設立登記,登記機構應當將有關事項分別記載于需役地和供役地房屋登記簿,并將地役權合同附于需役地和供役地房屋登記簿。

第五十五條 已經登記的地役權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當事人應當提交下列材料,申請變更登記、轉移登記、注銷登記: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登記證明;

(四)證明地役權發生變更、轉移或者消滅的材料;

(五)其他必要材料。

第四節 預告登記

第五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申請預告登記:

(一)預購商品房的;

(二)以預購商品房設定抵押的;

(三)房屋所有權轉讓、抵押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預告登記后,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書面同意,處分該房屋申請登記的,登記機構不予辦理。

預告登記后,債權消滅或者自能夠進行相應的房屋登記之日起三個月內,當事人未申請登記的,預告登記失效;當事人在辦理相應房屋登記時,應當同時申請注銷預告登記。

第五十七條 申請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已登記備案的商品房預售合同;

(四)當事人關于預告登記的約定;

(五)其他必要材料。

預售人未按約定與預購人申請預告登記的,預購人可以單方申請預告登記。

預購人單方申請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預售人與預購人在商品房預售合同中對預告登記附有條件和期限的,預購人應當提交相應的證明材料。

第五十八條 申請預購商品房抵押權預告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證明;

(四)主債權合同;

(五)抵押合同;

(六)當事人關于預告登記的約定;

(七)其他必要材料。

第五十九條 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預告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房屋所有權證書;

(四)房屋所有權轉讓合同;

(五)當事人關于預告登記的約定;

(六)其他必要材料。

第六十條 申請房屋抵押權預告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房屋所有權證書或者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預告證明;

(四)主債權合同;

(五)抵押合同;

(六)當事人關于預告登記的約定;

(七)其他必要材料。

第五節 其他登記

第六十一條 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房屋登記簿記載的事項有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登記。申請更正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證明房屋登記簿記載錯誤的材料。

申請更正登記的事項涉及第三人房屋權利的,有關權利人應當共同申請。

利害關系人申請更正登記的,還應當提供權利人書面同意的證明。

房屋登記簿記載確有錯誤的,應當予以更正;需要更正房屋權屬證書內容的,應當書面通知權利人換領房屋權屬證書;房屋登記簿記載無誤的,不予更正,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六十二條 登記機構發現房屋登記簿的記載錯誤,不涉及房屋權利歸屬和內容的,應當書面通知有關權利人在規定期限內辦理更正登記;當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辦理更正登記的,登記機構可以依據相關材料或者有效的法律文書對房屋登記簿的記載予以更正,并書面通知當事人。

對于涉及房屋權利歸屬和內容的房屋登記簿的記載錯誤,登記機構應當書面通知有關權利人在規定期限內辦理更正登記;辦理更正登記期間,權利人因處分其房屋權利申請登記的,登記機構應當暫緩辦理。

第六十三條 利害關系人認為房屋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房屋登記簿記載的房屋權利人不同意更正,且利害關系人不能提交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文書或者行政機關有效文件,證明房屋登記簿記載的有關內容侵害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的,可以申請異議登記。申請異議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證明房屋登記簿記載錯誤的材料;

(四)其他必要材料。

第六十四條 異議登記期間,房屋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處分房屋申請登記的,登記機構應當暫緩辦理。

權利人處分房屋申請登記,登記機構受理登記申請但尚未將申請登記事項記載于房屋登記簿之前,第三人申請異議登記的,登記機構應當中止辦理原登記申請,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六十五條 異議登記申請人在異議登記之日起十五日內,不能提交起訴、仲裁已受理的證明材料的,異議登記失效。登記機構應當注銷異議登記。

異議登記不當,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向申請人請求損害賠償。

第六十六條 異議登記期間,異議登記申請人提請訴訟、仲裁,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駁回其訴訟、仲裁請求的,異議登記申請人或者房屋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可以持申請書、申請人身份證明、相應的證明文件等材料申請注銷異議登記。

異議登記被注銷后,原申請人就同一事項再次申請異議登記的,登記機構不予受理。

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房屋權利歸屬或者權利內容與房屋登記簿記載的權利狀況不一致的,登記機構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申請或者有關法律文書,辦理相應的登記。

第六十八條 司法機關、仲裁委員會發生法律效力的文書或者行政機關有效證明文件,證明當事人以隱瞞真實情況、提交虛假材料等非法手段獲取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的,登記機構可以撤銷原房屋登記,收回房屋權屬證書、登記證明或者公告作廢。但房屋權利為他人善意取得的除外。

第六十九條 人民法院依法對下列房屋進行查封或者預查封時,登記機構應當協助辦理查封登記或者預查封登記:

(一)被執行人已辦理權屬登記的房屋;

(二)作為被執行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已辦理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且尚未出售的房屋;

(三)被執行人購買的已由房地產開發企業辦理了房屋權屬初始登記的房屋;

(四)被執行人購買的辦理了商品房預售合同登記備案手續或者商品房預告登記的房屋。

依法對房屋進行查封、預查封前,人民法院應當向登記機構查詢該房屋的權屬及相關信息。

第七十條 對登記機構已經受理被執行人轉讓房屋的登記申請,尚未記載于登記簿的,可以協助辦理查封、預查封登記;已記載于登記簿的,不予協助辦理查封、預查封登記。

查封、預查封的房屋不符合本條例第六十九條第一款規定或者查封、預查封的房屋權屬相關內容與登記機構記載的房屋權屬內容不一致的,不予協助辦理查封、預查封登記。

解除查封、預查封或者查封、預查封期限屆滿、輪候查封效力消滅的,登記機構應當注銷查封、預查封登記。

第四章 集體土地范圍內房屋登記

第七十一條 依法利用宅基地建造的村民住房和依法利用其他集體所有建設用地建造的房屋,可以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申請房屋登記。

法律、法規對集體土地范圍內房屋登記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七十二條 依法建造房屋申請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宅基地使用權證明或者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明;

(四)符合城鄉規劃要求的證明;

(五)房屋測繪報告或者村民住房平面圖;

(六)其他必要材料。

申請村民住房所有權初始登記的,申請人還應當提交其屬于房屋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證明。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申請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的,還應當提交經村民會議同意或者村民會議授權經村民代表會議同意的證明材料。

第七十三條 登記機構受理村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申請的,應當將申請登記事項在房屋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進行公告,公告期限為三十日。經公告無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方可予以登記。

第七十四條 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房屋所有權證書;

(四)宅基地使用權證明或者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明;

(五)證明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材料;

(六)其他必要材料。

申請村民住房所有權轉移登記的,還應當提交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轉移的證明。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的,還應當提交經村民會議或者由村民會議授權經村民代表會議同意的證明。

第七十五條 依法以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筑物設立抵押,申請抵押權登記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

(二)申請人身份證明;

(三)主債權合同;

(四)抵押合同;

(五)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明;

(六)房屋所有權證書;

(七)其他必要材料。

第七十六條 辦理集體土地范圍內房屋的變更登記、注銷登記、地役權登記、預告登記、更正登記、異議登記、查封登記、預查封登記等房屋登記,可以參照適用國有土地范圍內房屋登記的有關規定。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七十七條 當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十八條至第三十條規定享有房地產權利但未及時申請登記,導致登記機構仍依房屋登記簿記載的內容辦理登記,造成其損害的,由當事人承擔。

第七十八條 非法印制、偽造、變造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或者使用非法印制、偽造、變造的房屋權屬證書或者登記證明的,由房屋登記機構予以收繳;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九條 因當事人隱瞞有關情況,提交錯誤、虛假材料,或者唆使他人冒充權利人申請登記,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條 登記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辦理房屋登記,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登記機構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登記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后,對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登記錯誤的工作人員,有權追償。

第八十一條 房屋登記機構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擅自涂改、毀損、偽造房屋登記簿;

(二)對不符合登記條件的登記申請予以登記,或者對符合登記條件的登記申請不予登記;

(三)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

第六章 附 則

第八十二條 具有獨立價值的特定空間以及碼頭、油庫等其他建筑物、構筑物的登記,可以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八十三條 本條例自 20xx年7月1日起施行。20xx年11月1日起施行的《長春市城市房屋權屬登記條例》同時廢止。

房屋登記計費方式1、房屋登記費,是指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主管部門對房屋權屬依法進行各類登記時,向申請人收取的費用。

2、房屋登記費按件收取,不得按照房屋的面積、體積或者價款的比例收取。

3、住房登記一套為一件;非住房登記的房屋權利人按規定申請并完成一次登記的為一件。

4、房屋登記費向申請人收取。但按規定需由當事人雙方共同申請的,只能向登記為房屋權利人的一方收取。

債權申請書范文3

① 登記所

在日本,登記事務是由隸屬于法務省之法務局主管,包括法務局所屬派出機關,全日本各地計約有550個登記所存在。而由以法務局長為頂奌,統括登記官、登記官、登記專門職員等國家公務員接受申請人所提出之登記申請書后辦理之。不動產登記係依不動產所在地,商業登記則依總店所在地來決定接受各該登記之登記所。登記內容係採取將之登載于紙本登記簿而存放在登記所之方式,或將之保存于電磁記錄登記簿之方式。被保存在電磁記錄且得經由電腦為登記申請之登記所正顯著增加中。如欲知悉登記簿上所載登記內容而擬取得登記履歷事項證明書時,以紙本為登記并保存之登記所雖無法提供,但以電磁記錄保存于登記所之登記事項內容,則有可能在少許時間內于全國各登記所中取得。(參照附件履歷事項證明書1)

② 登記對象

係以不動產登記及商業?法人登記為主要,其他尚有成年監護登記或動產?債權轉讓登記等。并分別以不動產登記法、商業登記法、監護登記等相關法律、關于動產及債權轉讓對抗要件之民法特例等相關法律為其依據。有關不動產登記,詳如后述,其他登記簡述如下,以為參考。

商業?法人登記,係就以一般營利為目的之公司、或社団?財団法人、學校法人、社會福祉法人、協同組合(合作社)等其他非營利法人之內容,進行登記之制度。亦即將公司或法人之設立目的、所在地、董監事等事項登錄于登記簿。公司須経登記始能成立。伴隨扶植新興投機企業之國家政策,透過2005年7月16日法律第86號公司法之施行,最低資本額制度被廢棄,預計今后之公司登記申請將日益增加。

所謂成年監護登記,係指在日本以20歲以上成年人因精神殘疾以致欠缺或不具充分辨識事理能力者為對象,對其指定類似保護人之制度。法院基于申請,根據本人辨識事理能力之程度,審判其為被監護人、被保佐人或被補助人;而監護人、保佐人或補助人之姓名則與上開受其保護者之姓名一同被記錄于登記簿中。

所謂動產?債權轉讓登記,係指針對隨著今日經濟的發展或複雜化,致轉讓契約書類及確定期日常無法適切因應之動產或債權之轉讓,透過登記形式而對其賦予對抗要件之方式。係出自經濟界之要求,乃經歷數年而成立之登記制度;而目前已有相當數量之申請登記件數。

③ 不動產登記法

不動產登記法〈2004年6月18日法律第123號〉第1條明文,為謀求國民權利之保護,并以促進交易安全與圓滑為目的,而有公示不動產表示和有關不動產權利并對之進行登記此一制度之制定。明治初年所制定之不動產登記相關法律,在其后曾歷經數度變遷,終上述法律作為新的不動產登記法而被制定。不動產登記法除附則之外,本文計有164個條文,又相關聯法規之不動產登記令〈2004年12月1日政令第379號〉計有24個條文(所附附表計一頁,相當長,可再細分為75個項目),不動產登記規則〈2005年2月18日法務省令第18 號〉計有246個條文(附件格式及附表計有12個),不動產登記事務處理程序準則〈2005年2月25日民二第456 號〉計有146個條文(附件格式及附表有120個);而日本之不動產登記乃是依據上開法令而被運用。

2. 不動產登記

① 可為登記之權利

登記係針對土地及建物等不動產之表示,抑或就不動產為下述權利之保存、設定、移轉、變更、限制處分或消滅為之。

所有權、地上權、永佃權、地役權、典權(優先購買權)、質權、抵押權、租借權(賃借權)、採礦權

所謂不動產之表示登記,在土地之場合,係將其所在、地號、地目、所占面積登載于登記簿;建物則係就其所在、房屋編號、種類、構造、建築面積加以登記。土地之分筆、合筆、所占面積之更正、地目變更登記等,亦屬之。除關于分筆、合筆等創設性登記以外之建物新建、增建等之表示登記,其申請乃屬義務;怠于此一申請義務者將被科以一定罰款。為求不發生現地與登記簿不一致之情形,亦對所有權人課予責任(不動產登記法第47條第1項、同法164條等) .

在其他國家裡其土地登記簿或許尚未能涵蓋其所有之土地,但在日本,土地未登記在登記簿上的,甚為稀少。

所謂權利登記之例,不勝枚舉,諸如因建物買賣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因父母死亡所為土地等之継承登記、為確保通行之地役權設定登記、清償借款時涂銷抵押權登記等,均屬之。

在日本,土地及建物各有其登記簿并採取個別登記方式,與其他國家不同。唯,在設定抵押權之場合,為登記權利者之抵押權人為求多一層法律效果,而將土地及建物一起登記者甚多,自不待言。

② 公的圖面

登記所裡備有地圖及建物所在地圖(同法14條)。繳納一定規費,任何人均可閱覽之;此乃透過對圖面之確認來判斷土地及建物之所在與正確面積之構造。

但是,實務上我等專家稱之為14條地圖之上開圖面,並未能完全涵蓋全日本所有土地,乃是實情。雖政府正積亟進行14條地圖之整備,唯傳言其至少須費時五十年以上。

因此,以使用所謂公圖之方式來對之加以補充。目前公圖是跟登記簿一并放在登記所,但其原本是作為征收固定資產稅等稅金而由稅務署所保管之物。所幸者是,公圖幾乎涵蓋全日本所有土地,故在進行土地分筆等登記時,作為資料而被使用。在法律上存有標示不正確的圖面上,不論在現地抑或登記簿上均應屬面廣大之土地,但卻比起相鄰狹地被畫的更為狹小的例子,散見各處。又,土地形狀標示與現地相異者,亦有之。唯,關于如何場所上有何地號存在、鄰接土地有何地號土地存在等,出現相左之處并不多見;故實際為登記申請時,尚不感有不便之處。

③ 申請人

登記之中,關于權利之登記申請,除法令另有規定外,登記權利者與登記義務者應共同為之(同法60條)。所謂登記權利者,是指透過申請該登記而取得權利之買賣契約之買方,而賣方即是登記義務者。

申請登記,除未成年人等部分例外外,因任何人均可自己為之,故表示登記之申請人或登記權利者?登記義務者均可自己前往登記所,或以郵送方式提出登記申請。唯,自己申請登記之案件,據推估儀占總登記案件之百分之五,大部分案件幾乎是由以登記申請程序為職業并具備國家資格之專家為人,而由其為之,此為實際狀況.

表示登記可由具備土地家屋調查士此國家資格者為人代為提出申請,另一方面,司法書士則可代為權利登記之申請。亦即,表示登記之申請及權利登記之申請,係由法律所分別規定之不同資格者來提出。

不採親持申請書類方式而利用電腦網路提出申請者的人數,包括作為人之專家在內,並不多見;目前尚在逐步推廣中。

④ 登記之效力

權利登記乃是對抗要件,除部分例外外,其並非發生效力之要件(契約生效要件) .舉購買土地的例子來說,因為縱不為登記亦與效力無關,故如買賣契約在法律上成立的話,未必有提出登記申請之必要;不過,實際上在日本購買土地而未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的例子,除非有特殊情事,否則應不存在。

一般土地買賣之交易,係由賣方提供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所必要之書類,交由司法書士確認后,由買方向賣方支付買賣價金,再由司法書士擔任人持上開申請書類迅速至登記所辦理,乃為一般情形。關于登記之申請,一個司法書士可同時擔任買方和賣方雙方的人。

在日本,不動產登記不具有公信力。因為在不動產登記法制定當時,日本雖參考了其他國家法律,但或許在継受方法上有其原因,而終還是採取不付與公信力之立法;其詳細則讓諸其他資料之說明。

⑤ 登記之申請

登記之申請,在備斉下列要件后為之:

· 登記申請書之提出(參照附件申請書格式1)

· 登錄免許稅之繳納 原則上以現金繳納,貼付印花稅紙亦可。

· 附件書類之檢附

申請登記之登記義務者其登記申請意思之確認,係由登記官檢查申請書所檢附之書面為之。以土地買賣之所有權移轉來說,作為賣方之登記義務者,必須依據附件申請書類格式提出下述文件並檢附于登記申請書中,以擔保其申請意義。檢具下述所有書類后,登記始能完成。(參照附件履歷事項證明書1)

· 證明登記原因之資料 (土地出賣證明書或買賣契約書或其他類似書面)

· 對司法書士之登記申請委任狀 (由登記義務者填寫并加蓋印章)

· 印章證明書 (證明確屬印章之書面,並以發行日起三各月以內者為限)

· 登記事項證明書 (登記義務者為法人之場合,為證明其權限)

· 登記識別資訊 (或被稱為權利証之登記完了證明)

· 以第三者之許可、承諾或同意為必要之場合,可判斷受有許可、承諾或同意之書面。

⑥ 登記之囑托

承前所述,權利登記係以共同申請為原則,但囑托登記為其例外。此限于一般被稱為官公署,亦即國或地方公共團體或法院等為登記申請之場合,有被特別稱為囑托登記之登記存在。作為縣道用地而被縣買收的土地,即屬此例。雖登記原則上須共同為之,以如前述,但囑托登記則可由官公署單獨提出登記申請。(參照附件囑托書格式1)

作為縣道用地而由縣所買收土地之囑托登記,須檢具下述書類:

· 證明登記原因之資料 (土地出賣證明書或買賣契約書或其他類似書面)

· 對司法書士之登記申請委任狀 (由登記義務者填寫并加蓋印章)

· 印章證明書 (證明確屬印章之書面)

· 登記事項證明書 (登記義務者為法人之場合,為證明其權限)

若有來自官公署之囑托登記,與一般申請案件不同,以有政府機關參與不至出錯為理由,僅需檢附簡單書類即可。又,官公署為登記權利者之場合,不課征登錄執照稅。

在囑托登記中,為提升農地便利之土地改良登記、公共設施之新設修繕或為促進住宅用地利用之土地使用更新登記、為供公益事業使用而讓用地事業者強制取得所有權等基于土地收用法所為之登記,均被包括在內。其中,關于土地收用法部分,將只就其登記程序,稍加介紹.

3. 土地收用法之登記

裁決程序開始之決定作出后,收用委員會囑托為開始收用裁決程序之登記(土地收用法第45條之2) .(參照附件囑托書格式2)

此一登記是限制處分之登記,因之而諸多權利將被確定,以避免權利變動之混亂。(參照附件履歷事項證明書2)

關于收用之各項程序,本文將予以省略;唯在最終作出收用裁決之場合,需用土地之事業者得單獨為收用登記之申請(不動產登記法第118條第1項) .此項登記亦屬共同申請原則之例外之一。又,國家或地方公共團體為需用土地之事業者之場合,官公署必須為收用登記之囑托(同法同條第2項)。

因收用而取得之所有權雖被認為是原始取得,但其登記方法卻採取與買賣等特定継承相同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之形式。又,依時效而取得所有權者雖亦屬原始取得,但其登記亦同。

應檢附之資料有收用裁決書正本(包括和解調解書正本等),以及用以證明該裁決未失其效力之書面或資料,諸如收用委員會之證明書等。(參照附件囑托書格式3)

申請或囑托為所有權移轉登記時,有必要指定已消滅權利或已失效抵押等之登記,而登記官接受上述指定后應依職權涂銷該登記。又,就開始裁決程序之登記,登記官亦應依職權涂銷之。

債權申請書范文4

一、注銷條件:

1、公司被依法宣告破產。

2、公司章程規定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其他解散事由出現。

3、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

4、公司被依法責令關閉,可申請注銷。

二、注銷步驟:

1、成立清算組。

2、展開清算工作。

3、通知債權人申報債權。

4、提出清算方案。

三、注銷登記:

1、注銷公司國、地稅登記證。

2、到公司主管工商局辦理公司注銷備案。

3、登報公告登報45日后在去注銷公司,注銷登報公告需要到當地市級公開發行報刊辦理。

四:注銷公告需提供的材料:

1、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一份。

2、公司注銷股東會決議。

3、登報45日后,再次到工商局辦理注銷申請。

4、到質監局注銷代碼證。

五、注銷材料:

1、公司清算組織負責人簽署的注銷登記申請書。

2、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注銷登記申請書》。

3、法院破產裁定、行政機關責令關閉的文件或公司依照《公司法》作出的決議或者決定。

4、股東會或者有關機關確認的清算報告。

5、稅務部門出具的完稅證明。

6、銀行出具的帳戶注銷證明。

7、《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正、副本。

債權申請書范文5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189條:債權人請求債務人給付金錢、有價證券,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一)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的。

(二)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的。

(三)申請書應當寫明請求給付金錢或者有價證券的數量和所根據的事實、證據。

債權申請書范文6

    【正文】

    一、實例與問題

    某有限責任公司有23 名自然人股東。該公司因引資需要,與公司外的第三人丙簽訂股權收購意向書,約定由丙接受部分股東的股權。公司召開股東會對該意向書進行表決,表決結果為 20 票贊成、2 票棄權、1 票反對。甲投反對票并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但乙等多名股東仍依照意向書內容與丙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并辦理了股東名冊變更登記,但未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甲為此提起訴訟,公司遂再次召開股東會表決撤銷股權轉讓協議,表決結果為 19 名股東同意,包括甲在內的 3名股東拒絕投票表決。乙等人隨后與丙簽訂了解除原股權轉讓協議的協議,并同時將甲匯來的股權轉讓款退還,表示撤回轉讓股權的意向。甲再次訴至法院,請求判令:

    1.確認乙等人與丙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無效。

    2.乙等人按照股權轉讓協議的同等條件向甲轉讓股權,并協助甲辦理股權變更工商登記手續。

    3.由乙等人、丙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在訴訟中,乙等人經公司過半數股東同意,又將股權以高出原股權轉讓協議約定價格的數倍轉讓給丙,并辦理了股東名冊變更登記及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該案是股權優先購買權與股權自由處分權發生對抗的典型案例,至少可引申出以下待討論的問題:

    1.股權優先權人與轉讓股東之間合同成立的條件與成立的時點為何。

    2.轉讓股東在股權優先權人主張權利后,能否撤回轉讓意向。

    3.股權優先權人能否以受讓股東的身份對抗第三人并向法院申請股權強制執行。

    4.股東會能否以重新表決的方式對抗股權優先權。

    二、權利對抗的癥結:股權優先權性質的認定

    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由于法律未明確股權優先購買權的法律性質,導致類似案件的審判方向出現分歧。

    形成權還是請求權

    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的行為,使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發生變動的權利。[1]請求權則是指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請求權人自己不能直接取得作為該權利內容的利益,而必須通過他人的特定行為實現自己的利益。[2]

    1.形成權說認為股權優先權為特別法上的形成權,其形成效力表現在:轉讓方與第三方成立股權轉讓關系時,一旦優先權人主張或者行使優先購買權,就能使優先權人與轉讓方之間按同等條件產生買賣合同關系。[3]法律賦予優先權人附條件的選擇權,即享有選擇是否依照轉讓股東向第三人轉讓股權的“同等條件”主張購買的權利。一旦條件成就且主張購買,優先權人與轉讓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合同就立即成立且生效,并不給轉讓股東抗辯和反悔的機會。當股權優先權的法律性質為形成權時,優先權即為承諾權。

    2.請求權說將優先購買權的客體定位為締約優先權,認為當出賣人將標的出賣時,其實質上是向不特定主體發出了一個附條件的要約邀請。此時,如果優先購買權人行使優先購買權,實際上就是向出賣人發出一個要約。出賣人負有在同等條件下與優先購買權人訂約的義務。[4]2009 年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 22 條、第 24 條進一步將優先購買權的性質定性為附強制締約義務的請求權。當該權利受到侵害時,承租人享有損害賠償請求權,也享有強制締約請求權,兩種請求權競合,承租人可以選擇一種請求權予以主張。[5]

    3.雖然附強制締約義務的請求權與形成權均以締結強制性合同為目的,但實踐中將優先購買權定性為形成權顯然更有利于對優先權人的保護。

    其一,如將優先權人主張購買的行為視為要約,則轉讓股東通知購買的行為構成要約邀請。但轉讓股東向其他股東發出的購買通知,通常以喚起其他股東與之訂約為目的,而非僅為意思通知。通知中一般都較為具體明確地列明其與第三人締結的合同的主要內容,尤其是價格條件。因此,從表現形式上看,更宜定性為要約而非要約邀請。

    其二,賦予強制締約義務時,請求權人仍需等待對方的承諾才能成立合同,在轉讓股東拒絕承諾時,會產生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及締約過失責任的競合,但二者均以過錯為構成要件。而形成權的行使可使合同直接成立生效,轉讓股東的拒絕承諾導致違約責任與侵權賠償責任的競合,優先權人可依據生效合同主張債權(或物權)請求權。[6]在法律未賦予優先購買權人主張撤銷合同及變更判決[7]的救濟方式時,定位形成權顯然對優先權人更有利。

    其三,附強制締約義務的請求權多以能夠實際履行為條件,并以強制履行為主要救濟手段,如郵政、電信和醫療行業等,但優先購買權為債權性質,且債權轉讓行為通常只是物權處分行為的原因行為,在股權轉讓合同不能強制履行的情形下,將優先權定性為附強制締約義務的請求權,意義不大。

    債權性質的形成權還是物權性質的形成權

    如將股權優先購買權定性為形成權,則需進一步區分該形成權是債權性質的形成權還是物權性質的形成權,不同的定性同樣會導致判定結果的南轅北轍。

    1.債權性質的形成權僅產生強制性合同成立的效力。[8]股權轉讓協議的債權效力與股權處分行為的物權效力彼此獨立,優先權人僅享有合同履行請求權。如轉讓股東拒絕履行或執意將股權轉讓給第三人,優先權人可享有的是違約損害賠償請求權,或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但該債權請求權不能對抗在先發生的股權變動行為,如股權處分行為已經完成,則優先購買權消滅,優先權人再要求確認其為公司股東并申請強制執行回轉股權,就難獲支持。

    2.物權性質的形成權產生強制性股權變動的效力。優先權人主張權利后成為受讓股東,股權歸其所有,辦理公司內部股東名冊變更以及向工商部門辦理股權變更登記均系后續性的程序要求。轉讓股東如拒絕受領股權轉讓款,或拒絕履行股權移轉協助義務時,優先權人可訴請法院要求確認股權歸屬并申請股權強制執行。[9]

    然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 21 條已明確將承租人優先購買權還原為債權,理由是依據物權法定原則,物權法并未將優先購買權規定為物權的一種,該權利因此不具有“對世性”。承租人不能以出租人侵害其優先購買權為由,請求確認出租人與第三人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該規定對股權優先權應同樣適用。

    三、不當權利對抗的后果: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轉讓股東與第三人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即使時間在前,該合同的性質亦應為附停止履行條件的合同。一旦其他股東主張優先權,轉讓股東與第三人的股權轉讓合同應停止履行,轉讓股東應按其與第三人約定的內容向優先權人履行股權轉讓義務,非有法定或約定事由不得解除合同。如轉讓股東撤回轉讓意向,或將股權轉讓給第三人且不具有合理權利抗辯事由時,就應向優先權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股權變動的時點

    優先購買權的債權性質決定要約與承諾的一致并不能當然導致股權轉讓的法律效果,股權轉讓被分成了原因行為及處分行為兩部分,而行使優先權達成強制性合同僅構成股權變動的原因行為。對于股權處分行為的生效時點應如何確定,目前大致有以下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變動應以股權交付為準,可以以交付出資證明書等證明文件為股權交付方式。[10]另一種觀點認為,股權變動生效應當以內部變更登記為準。[11]鑒于有限責任公司不發行股票,因此無法以交付股票或背書轉讓股票的方式界定股權變動時點,前一種觀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出資證明書非流通證券,公司簽發的出資證明書僅是原股東實際出資的證明,該證書并不具有設權性質,因此將交付出資證明書作為認定生效的時點,缺乏法理依據。后一種觀點以公司變更登記的時點為生效時點,但公司內部變更登記是股東向公司行使的債權請求權,將公司的審查與變更手續作為界定股權處分的生效時點,具有不確定性,不利于對受讓股東權益的及時保護。

    基于前述原因,建議考慮以轉讓股東填寫并交付公司股東名冊變更登記申請書的時點作為認定股權處分行為生效的時點。一般情形下,如轉讓股東接受股權價款,就應視為其已經放棄原股東身份,交由受讓股東接替。但為了防止出現本案中轉讓股東將優先權人支付價款又全額退回情形,以交付變更登記申請書的時點作為認定基準就更為妥當,其效用在于確認轉讓股東已同意接受股權價款。該申請書應載明轉讓股東自愿且申請公司將股權變更登記至受讓人名下的內容。交付該申請書的行為視同于股權交付行為,在完成股東名冊變更登記后可產生對抗公司和公司其他股東的效力,經辦理工商變更登記后還可產生對抗外部第三人的效力。公司對該申請書僅負有形式審查義務,如公司未及時辦理內部變更登記,受讓人可訴請要求變更股東名冊的記載。

    單一性的損害賠償責任形式

    將股權優先權定性為債權性質的形成權,給予了轉讓股東以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代價換取自由決定股權流向與歸屬的一定空間,從而緩解了優先購買權強制締約的絕對性。

    優先權人主張權利后,轉讓股東拒絕向其履行股權轉讓義務的,既構成違約,也構成對法定權利的侵害。此時,優先權人既可主張違約損害賠償救濟,亦可主張侵權損害賠償救濟,二者擇一行使。雖然實際履行也是違約救濟的方式之一,但在轉讓股東拒絕履行的情形下難以適用。這是因為,股權轉讓協議的主要內容是由優先權人支付轉讓價款,由轉讓股東將股權轉移至優先權人名下。訴請要求轉讓股東承擔實際履行責任,就是訴至法院請求以確認判決強制執行股權,而賦予優先權人得以訴請實現實際履行的權利,即等同于視股權優先購買權具有物權性質。此時亦可援用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條的規定,認定已構成合同強制履行不能的法定情形。

    損害賠償責任的數額范圍

    股權優先權與承租人優先權相比,其損害賠償數額較難確定。承租人優先權請求損害賠償的范圍至少可以包括購買同等條件的房屋所多支付的價款和購買其他房屋的締約成本。[12]而股權優先權是由股東權派生出來的,它與純粹的物權及物權化的租賃權有別。它不是基于對標的物的所有、占有和使用,而是由于股東對公司法人出資,取得股東資格后而依法享有的一項權利,[13]如何確定損害賠償數額確實是一個難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一级片 | 一级毛片免费毛片毛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y | 国产一级特黄高清免费下载 |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91精品一区二区 |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色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看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 亚洲激情影院 | 国产伦精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小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在线啊v | 国产精品成| 国产盗摄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a级无毛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 久久久午夜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 精品91精品91精品国产片 | 欧美日韩一二 | 九九九国产在线 | a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 国产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国产乱了伦 | 九九热这里有精品 | 日韩欧美激情 | 偷拍第一页 | 综合 欧美 国产 视频二区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 | 另类专区亚洲 |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 久久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国亲与子乱αy |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精品 | 日韩精品欧美亚洲高清有无 |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