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福利考察報告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福利考察報告范文1
考察期間,中國奶業協會代表團一行與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澳大利亞乳業局、維多利亞州政府、澳大利亞領科集團等單位召開了專題報告會。雙方就兩國奶業發展情況、澳洲奶業投資環境及相關機構、中國奶業市場需求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報告會間隙,澳大利亞領科集團負責同志和代表團成員就雙方較為感興趣的乳制品貿易和來澳投資建廠等話題交換了意見和看法。同時,代表團一行還參觀了吉普斯蘭島地區的牧場,caldermeade奶牛場,考察了澳大利亞最大的乳制品生產商邁高集團下屬的jelbart奶牛場。代表團成員與農場主及技術人員就奶牛繁育、飼養管理,草場分欄管理及社會化服務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交流。此次考察活動,在澳大利亞領科集團的精心安排和支持下,代表團全方位地與澳大利亞奶業各方面的官員、專家、企業家就奶牛飼養管理,乳品加工,政府及行業服務,乳制品貿易及乳制品消費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和廣泛的交流,較全面地了解了澳大利亞奶業發展狀況,并從中得到了有益的啟示,達到了預期目的。在考察中與澳大利亞奶業界的政府機構、專家學者、乳業協會等建立了聯系,拓寬了溝通的渠道,為今后中澳雙方奶業進一步交流與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澳大利亞奶業概況
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的澳洲大陸上,總面積776.4萬平方公里,現有人口約223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約90萬人。全澳農牧業用地4.9億公頃,其中牧業用地占55%。另外,澳大利亞是世界天然草原面積最大的國家,草地面積達458萬平方公里。奶業是澳大利亞農業中一項重要的支柱產業,是僅次于小麥、肉牛的第三大農業產業。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優良的草場,科學的管理,及最新遺傳育種技術的廣泛運用,使澳大利亞以高效率的方式生產出優質的牛奶,其乳制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一)以放牧為主的奶牛養殖業
20xx/13年度,澳大利亞產奶牛總數約為165萬頭,牛奶總產量為920萬噸。奶牛養殖在澳大利亞各州均有著很長的歷史,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區,其中以維多利亞州為最主要的奶牛飼養和牛奶生產區,該州的奶牛飼養數量占全國65%,其次為新南威爾士和昆士蘭州,奶牛飼養數量占全國的22%。澳大利亞的氣候和自然資源十分有利于奶業生產,近80%的奶牛是草地放養,牧草生產依靠天然降雨,有部分內陸地區是依靠灌溉系統。具體來看,目前不補飼,完全依靠天然降雨的牧場占到牧場總數的30%,生產的牛奶占總產量的18%;不補飼或補飼少量飼料,依靠天然降雨加灌溉的牧場占到總數的50%,生產牛奶占52%;在降雨和灌溉的基礎上,補飼谷物等飼料的牧場占16%,生產牛奶占25%;還有2%的牧場采用集中飼養的模式,生產的牛奶占4%。在這種靈活多樣的生產模式下,澳大利亞的牛奶生產效率高,質量好,而且成本遠低于世界上其他主要的牛奶生產國。
(二) 乳制品企業和乳制品品種多元化
澳大利亞是一個新興的移民國家,其開放的市場和多元的文化吸引了眾多投資者。這種多元化也體現在奶業生產上。
澳大利亞的牛奶加工企業是多元化的,包括由奶農所擁有的合作社公司、上市公司、私營公司和跨國公司。合作社公司不再占據主導地位,其加工量占牛奶總量的33%左右。最大的合作社公司(雙江mg公司)加工的牛奶約占澳大利亞牛奶總量的30%。其他形式的澳大利亞乳品公司也表現的十分活躍,上市公司有瓦倫堡干酪和奶油公司、必佳干酪公司;私營公司有百樂公司、burra食品公司和longwarry食品公司;國際化的跨國公司包括恒天然(新西蘭)、麒麟(日本)和lactalis公司(法國)等。這些世界乳業中的巨頭通過新建或收購的方式爭奪澳大利亞乳制品生產消費市場。
澳大利亞乳制品品種的多元化表現在產品的豐富多樣,有奶酪、飲用奶(包括鮮奶和uht奶)、脫脂奶粉、黃油、全脂奶粉及其他產品(包括酸奶、奶餅干、奶油凍等,見表1)。奶酪是最重要的乳制品,其產量占到了乳制品產量的33%,飲用奶和脫脂奶粉是其他兩個產量最高的乳制品,分別占到乳制品產量的27%和28%,全脂奶粉占到9%,其他占3%。)
(三)旺盛而趨于穩定的乳制品消費
澳大利亞主要消費的乳制品是牛奶、奶粉、奶酪、黃油、黃油混合物及酸奶(見表2)。澳大利亞奶業的發展,源于旺盛的消費需求。據澳大利亞乳業局的數據,20xx/13年度,澳大利亞人均消費牛奶107千克,奶酪13.5千克,黃油3.7千克,酸奶7.2千克,將以上折合成液體奶,年人均消費達到驚人的323.2千克,而發達國家人均乳制品消費量為238千克,世界平均為107千克左右,發展中國家平均為72千克,我國僅為32千克,由此可見,乳制品在澳大利亞餐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澳大利亞乳制品消費趨于穩定,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飲用奶消費從全脂牛奶轉變到特制的牛奶品種,如減脂和低脂牛奶,同時風味牛奶的市場份額也在增加;干酪消費中非切達干酪的消費不斷增加;奶油的消費量一直在減少,這是因為消費者尋求降低飽和脂肪的攝入量。酸奶的消費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因為它既方便又健康,所以倍受時間緊迫的消費者青睞。
(四)乳制品貿易具有較強競爭力
澳大利亞是重要的乳品出口國,在國際乳制品貿易方面有較強的競爭力,其牛奶產量僅占全世界產量的2%,出口量占到全球總量的7%,在全球乳品貿易中排名第4,僅次于新西蘭(37%)、歐盟(31%)和美國(11%)(見圖2)。近十年來,澳大利亞牛奶總產量中約40-45%用于出口,與本世紀初50-60%的出口比例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近幾年中一系列的干旱使澳大利亞的牛奶總產量出現下降。
20xx/13年度澳大利亞乳制品出口總值超過27.6億澳元。澳大利亞的出口集中在亞洲地區—占出口總量的74%。日本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出口市場,占出口總值的19%,其次是中國大陸,占出口總值的14%。20xx/13年度澳大利亞最大的五個出口市場是日本、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新西蘭。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仍然是中國(見圖3)。
二、澳大利亞奶業經驗及對我國奶業發展的啟示
(一)奶牛生產方式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
在過去30年間,澳大利亞的奶牛場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二,從1980年的22,000家減少到20xx年中的不到6,770家。與奶牛場數量減少形成對比的是,澳大利亞牛奶的總產量卻穩步增加,1980年的總產奶量為556.5萬噸,到20xx年總產奶量增長為920萬噸。這是因為奶牛場規模的擴大和奶牛單產水平的提高。1980年,平均畜群規模是每個奶牛養殖場85頭奶牛,平均單產為2848升,20xx年平均畜群規模增長到240頭奶牛,平均單產達到5926升。澳大利亞具有良好的自然條件,但其奶業發展并未一味追求數量和規模,而是通過提高生產水平,增加單產,選擇與其國情相適應的適度規模。我國資源稟賦條件決定了小規模養殖在一定時期內仍是未來奶業發展的主體,因此我國奶業在未來的發展中要通過改善飼料、改良品種和提高管理水平來增加牛奶的單產,從而實現更少的奶牛場、更適度的規模、更高的牛奶生產率。
(二)利益合理分配的合作社模式保證奶業生產安全高效
澳大利亞奶業生產有兩種模式,一是農民擁有的合作社和股份公司進行奶制品的生產與加工,另外一種是奶牛場和獨立的乳品企業(包括私營、上市及跨國公司)通過合同收購的方式進行合作。其中奶牛場參股的合作制模式占有重要地位。奶農通過自愿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奶農是合作社的股東,合作社則直接創辦加工企業。加入合作社后奶農所生產的牛奶必須全部交給合作社乳品加工廠,合作社的乳品加工廠也有義務收購社員生產的牛奶,這樣既可以解除奶農銷售牛奶的后顧之憂,又可以使奶農有更多的精力做好奶牛養殖,進而提高牛奶的質量和產量,進而合作社的乳品廠可以獲得數量穩定和質量較好的原料奶,協調牛奶的生產加工和乳品銷售。奶農合作社使奶農和乳品廠之間的整體利益一致,關系易于協調,為促進奶業生產的優質高效,保證乳品質量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國奶業發展還處在初期階段,奶農和乳品加工企業還沒有建立緊密的利益鏈接機制,這為生鮮乳質量安全帶來隱患,可借鑒國外的經驗,有序提高原料奶生產、乳品加工、市場營銷環節的依存度,通過建立奶農合作社、奶牛場入股加工企業及自建乳品企業等方式推進一體化經營,推進利益合理分配的同時保證牛奶生產的優質高效。
(三)種養結合模式推進奶業可持續發展
澳大利亞草原和土地資源豐富,特別是擁有高質量的牧草,適宜的氣候和茂盛的牧草使得全年放牧成為可能。以放牧為主或種養結合的生產方式,既保證奶牛飼草飼料、特別是青貯飼料和牧草的供應,發揮奶牛的遺傳潛力,又保證合理利用奶牛糞便還田,增加有機肥的施用量,提高作物產量,形成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平衡的生態農業系統,可謂一舉多得。在美國、歐洲等一些奶業發達國家,奶牛生產必須配套飼草飼料地,種養結合的奶牛生產方式十分普遍,即使在土地資源稀缺的荷蘭、日本等國家,種草養畜也被十分重視,只不過不同國家根據資源稟賦不同,配套的飼草料地比例不同。我國奶業目前進入到轉型時期,特別是當前,隨著標準化規模養殖的迅速推進,奶牛糞污處理和環境保護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在發展現代奶牛養殖業的過程中必須實行農牧結合。我國幅員遼闊,可以針對不同地區的特點進行規劃,如在大城市郊區,土地資源緊缺,可考慮發展集約化規模養殖;在農區和牧區,可利用草地、山地和耕地,發展種養結合的奶牛養殖模式,提高奶牛生產的質量效益。
福利考察報告范文2
陜西省鎮坪縣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大巴山北麓。東與湖北省竹溪縣接壤,南與重慶市巫溪縣、城口縣毗鄰,西北與本省平利縣連界。該縣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堵河的上游,境內山岡連綿,峰嶺疊嶂,大巴山主脊橫亙縣境南部,南江河縱貫南北,將全縣切割為東西兩半,形成“兩山夾一谷”的地貌。縣內南北長57公里,東西寬43公里,總面積1503.26平方公里。轄9鎮,78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約為6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9.5人。
二、鎮坪縣三沼綜合利用模式
(一)典型模式推薦
1、江源現代農業示范園的“豬―沼―園(菜)”模式。鎮坪縣省級江源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占地面積2060畝,其中:生豬標準化養殖示范區占地80畝,沼氣池及有機肥加工區占地30畝,標準化蔬菜生產基地1200畝,農業休閑觀光園占地100畝,優質林果生產示范區500畝,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180畝,園區以生豬養殖和設施蔬菜為重點,推廣“豬―沼―菜”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經濟模式,形成空間布局合理,產業結構優化,資源利用節約,經濟效益顯著,生態環境友好,具有山區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現代農業園區。
2、欣陜農業示范園“豬―沼―茶”模式。欣陜農業示范園位于陜西省安康市鎮坪縣牛頭店鎮國慶村,該園區以生態養殖與有機富硒茶生產為重點,占地約2200畝,其中生豬養殖配套沼氣池建設基地50畝,有機茶葉基地2000畝,茶葉廠房生產車間約150畝。以養殖生豬的糞污進入沼氣池,經過沼氣池厭氧發酵后的沼肥通過管道輸送到茶園施肥,生產有機茶的生態循環經濟模式。
(二)模式特點和優勢
1、空間布局合理,減少運行和生產成本。江源現代農業示范園位于鐘寶鎮,受地理條件限制,園區依山而建,在生豬養殖廠區規劃建設的時候就因勢利導,把生豬飼養區建在山上,沼氣發酵罐建在山下,豬場產生的糞便污水通過排糞道自流入滯留酸化池,糞便只需要扭開閥門就可以進入厭氧發酵罐,發酵罐產生的沼液、沼渣也是通過管道進入固液分離池,運行期間不用電機、水泵輸送,減少了運行成本。同樣,欣陜農業示范園也是將生豬養殖場建在山上,糞便污水自流入沼氣池,沼液、沼渣通過管道輸送到茶園進行根部滴灌和頁面噴肥。
2、種養密切結合,走生態循環利用的路子。一是兩個示范園都兼顧了種植和養殖業,以養殖業生產的廢棄物――糞便污水進入沼氣池產生的沼液、沼渣,發展種植業,實現生態循環立體種養。養殖為種植提供有機肥料,生產綠色無公害產品。二是種養結合,發揮沼氣紐帶作用,產業鏈條穩固,綜合效益明顯。園區都以養殖和種植為主,以沼氣為紐帶把種養鏈接起來,形成“以養帶種,種養互補”的格局,特別是在養殖行業受市場環境影響較大的競爭形勢下,利用種植業產出的有機綠色食品品相好、原生態、價格好、不愁銷的經濟效益反哺養殖業,是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不可多得的抉擇和經營措施。種養結合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種養業同為一個業主服務,一個老板“說了算”,示范園種植業需要的有機肥料來源于養殖場沼氣池的沼液和沼渣,業主可以隨時任意支配,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
3、打造有機綠色品牌,適應社會需求。當前,困擾消費群體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轉化成為社會危機,廣大的人民群體迫切需要有機綠色農產品,城鄉居民對綠色有機食品的需求和認同與日俱增。綠色有機農業的生產方式、消費理念和品牌,受到了愈來愈多的企業、農戶和消費者的認同。為此,鎮坪縣在發展種養業的同時,從源頭上治理養殖業對環境的影響,通過沼氣的紐帶作用,以種植業消化養殖業的有機肥料,發展有機綠色農業,非常適合當前和今后時期農業生產領域的主導方向。
三、竹溪農村沼氣建設和“三沼”綜合利用現狀
(一)農村沼氣建設現狀
2000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始終將農村再生能源建設與全縣扶貧攻堅和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相結合,大力推進農村沼氣建設,著力推廣“三沼”綜合利用技術,發展“豬―沼―茶(菜―果―魚)”等生態農業模式,并積極與農村改廚、改圈、改廁、改水、改路、改庭院相結合,使農村沼氣建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截止2012年底,全縣戶用沼氣池達3.4萬多口,14萬多人從中受益,沼氣入戶率達到30%以上,已完工小型沼氣工程20多處,大、中型沼氣工程2處,建設農村沼氣服務網點52個,改建節能省柴爐、灶5萬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3萬多臺(套)。據推算,農村能源建設年直接經濟效益達到7000萬元以上,保護林地20多萬畝。通過實施“一建三改”(建沼氣池、改圈、改廁、改廚),推廣“三沼”綜合利用技術,取得了一舉多得的效果。農村生態能源建設已成為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村面貌的社會公益事業,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二)竹溪“三沼”綜合利用存在的軟肋
1、沼肥綜合利用僅限于小規模范圍,以戶為單位,沒有形成規模化效益。
2、縣內雖有一定數量養殖業和種植業的規模化企業,但兩者各為其主,有養殖沒有種植業(如興科牧業、益盛園牧業兩個萬頭生豬養殖場)或有種植沒有養殖業(如龍王埡茶葉有限公司等)的現狀十分突出。目前,大一點養殖企業為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建好了沼氣工程,但將沼氣工程產出的沼肥與種植業對接,一定程度上要增加種植業有機肥料來源中的加工、運輸、勞務成本,產業鏈條不能很好的對接。
四、建議
1、大力發展“沼肥訂單”農業,促進產業鏈條對接。
目前,益盛園牧業有限公司大型沼氣工程已經投入試運行。按照理論數據推算,該工程年可處理豬場糞污9125m3,年產沼氣18.25萬m3,用于周邊兩個村方圓兩公里以內的200戶農戶炊事用能,產沼渣1643噸,沼液2.92萬噸。工程產出的大量的沼肥除了滿足益盛園牧業有限公司現有的300畝茶園和計劃在建的200畝蔬菜用肥外,還有大量結余,可引進沼渣、沼液固液分離處理機,將沼渣制粒裝袋、沼液濾清裝瓶,方便運輸和使用,更重要的是將沼肥施用常態化、商品化、市場化。另外,可與距離較近的蔣家堰敖家壩片區3000畝藥材基地簽訂沼肥供應合同,由蔣家堰鎮政府牽頭,協調片區藥材種植戶施用沼肥,每年按照施用面積收取一定的報酬,實行有償服務。充分發揮沼氣工程建成后的“造血功能”,將豬場糞污“吃干榨凈”。
2、結合自身優勢,
大力發展“羊(豬)―沼―園”生態循環經濟。綠之戀現代多功能農業科技示范園坐落在中峰鎮廟耳溝村,示范園占地1080畝,栽植綠化苗木200多萬株,建成單個面積180m2的溫室大棚50個。建成綠之戀無公害肉羊場一座,占地面積7000多m2。可實現在圈養殖2000頭肉羊。擁有300模式養豬場1棟(年出欄生豬400多頭)、為減少養殖場糞污排放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公司實行種養立體生態循環利用模式,現建成100立方米小型沼氣工程一個,15m3儲氣柜1座,另配套建設45m3羊糞堆漚處理池、20m3糞尿污水調節池,20m3儲肥池各一個,形成日處理糞便污水5t的能力,年產沼氣1萬m3,產沼渣117t,產沼液1680t,工藝流程是將豬、羊糞便、污水進入沼氣池厭氧發酵,產生出來的沼氣用于場部工人、周邊農戶炊事用能和豬羊舍冬季增溫,沼氣池產生的沼液、沼渣根據示范園不同種植品種和地塊的需肥特點,添加其它微量元素,實行有機配方施肥,為山莊的花卉、園林、糧田、蔬菜大棚施肥,因地制宜的形成羊―沼―園(花卉、糧田、蔬菜)生態循環模式。工程總體目標達到了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能源化生產、生態化建設。
3、建議建立沼肥施用激勵機制。
福利考察報告范文3
(一)發展旅游業要選好項目,培育市場,梯度開發,形成規模。
這次考察了解到的國外旅游業的一些情況,對我們策劃、發展自己的旅游產業不無啟發。
高度重視保護環境。我們所到之處,都能看到良好的環境。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小鎮,都是整潔無比。特別是奧地利、圣馬力諾、南非等國,整個國家就象是一個大花園,綠草、白云、藍天,一塵不染。各種鳥類若無其事地圍繞在人們的周圍,向游人覓食,與人們嬉戲,悠閑自在,毫無怯意,真的是“過盡行人都不起”。良好的環境是發展旅游業的基礎,我們要發展自己的旅游產業,在環境上一定要有高的標準。
適度開發,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和諧。在奧地利、意大利、梵蒂崗等國考察中我們發現,那里的建筑物、城市廣場以及一些參觀景點的設計建設,都顯得自然、和諧,沒有過分做作和強加于自然的痕跡。
主題明顯,配套完善。這些國家的一些旅游設施均有鮮明的主題和完善的配套。這些各有特色的主題景觀吸引了游客,而完善配套的服務則滿足了游客的各種需要,也增加了經營者的收入。把每一個旅游項目都當作一個以游客為中心的完善的服務系統來做,這是做好一個旅游項目的共性。
人性化管理,專業化經營。很多城市的文化、休閑設施象博物館、藝術館、公園、甚至很好的景點,一般都設有免費的介紹資料、免費的明信片,還會有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的講解,且服務周全,會給你物超所值的感覺。相對于國內很多旅游景點高價門票和層層購票的情況,我們感到反差很大。
(二)奧地利種植業、畜牧業及其相關產業呈現高度的產業化和綠色化。
可以說,奧地利算作是農業比較重要的國家,農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其一是葡萄種植區,其二是畜牧區,其三是農作物區。奧地利的農業帶有典型的山區農業特點,農業生產規模較小。在畜牧業產值中,奶牛的產值居第一位,其次是肉牛,第三位是豬,最后是禽和蛋。農業生產以家庭農場為基礎,在自愿、互助、互利的原則上組成名為“萊夫埃森”農業合作社,主要負責農產品貯存、銷售和加工,以及向農戶提供生產資料和貸款。另外還有乳制品加工合作社、貯存運輸合作社、釀酒合作社等,在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流通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這種做法對于我們實現農業的產業化和農產品的商品化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三)城市規劃建設的超前化和法定化,對提升城市內涵,增強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在意大利考察期間,一個非常明顯的感覺就是城市建設多層次、立體感,古代建筑與現代融合為一體,不得不嘆服其城市建設的井然有序和風格的一脈相承,顯示出了城市的豐富內涵和人性化的魅力。意大利各級政府在制定規劃時,堅持以下原則:1.注重保護歷史古跡和文化遺產;2.綜合考慮大區、省、市鎮規劃相協調;3.注重動態規劃;4.注重環境保護,如留有足夠的空間發展綠地等;5.考慮人口因素,如隨著意大利人口老齡化,如何為老年人提供市政設施服務問題。以城市改造為主的城市建設在意大利現行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的法律中,有70%的法律對城市改造問題作出規定。如威尼斯在城市改造的資金來源方面,主要有3個渠道:一是中央政府給威尼斯撥專項資金,直接用于改造的項目;二是威尼斯市政府自籌一部分資金;三是利用私人的資金投資改造。威尼斯市政府在城市改造中,十分注意保護城市原有的風貌,保持威尼斯固有的特點。
城市公用事業逐步私營化意大利的城市公用事業原來都是由政府統一管理和經營的。近幾年來,很多城市公用事業都逐步轉給私人經營。如城市供水,由市政府水電公司負責經營,這是一個由市政府控股的私人公司;城市排水和污水處理,由市政環境局負責,原來是市政府的機構,目前已經私營化,但由市政府控股。此外,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中,一些私人機構也積極參與。制定規劃時,私人機構可以提出修改意見;一些由政府控股的私人公司,利用政府閑置、廢棄土地進行開發建設,出售、出租后為政府賺取大量資金,用于城市建設和管理。這很值得我們借鑒。
福利考察報告范文4
關鍵詞:荷蘭;家庭奶牛場;機器人擠奶系統;牛群導航系統
中圖分類號:S815.9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5.11.009
Investigation of Cattle Navigation System Application in Holland Cow Farm
LIU Jing-xi1, PENG Chuan-wen2, WANG Li-xue1
(1. Tianjin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s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Tianjin 300384, China; 2.Tianjin Jialiheanimal Husbandry Limited Company, Tianjin 300404, China)
Abstract:The cattle navigation system application in Holland family cow farm was investigated. There were 122cows in the dairy farming, with two family members managing. The dairy farm has realized the automatic intelligent management model, including application of voluntary milking system (VMS) matching with cow flow control system, automatic feeding system and cattle navigation system etc, and usage of DelPro ranch management software. Cattle navigation system could monitor the progesterone, lactic dehydrogenase, β-hydroxybutyric acid and urea nitrogen in milkon-line, and the results were applied to the cattle management, which can make the cow healthier, and get higher milk production and quality. The average milk yield per year was about 9 000 kg; the fat and protein of milk were 4.4% and 3.6% respectively; 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l and SCC were 10 000?mL-1 and <150 000?mL-1 respectively. The cultivation size, intelligent instruments, and the planting-breeding model of the above family dairy farm were worth studying.
Key words: Holland;family cow farm;VMS;cattle navigation system
瑞典利拉伐國際公司(DeLaval International AB)是全球最大的乳業機械設備生產供應商,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發中心,公司的創新技術始終引導奶牛行業的發展方向,擁有全球最大的服務網絡,遍及全球110個國家,為100多萬個牧場提供專業的牛群管理方案。本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牛群導航系統在荷蘭家庭奶牛場的應用及應用效果。
荷蘭位于歐洲西北部,奶牛場總計1.9萬個,奶牛(成母牛)存欄148.4萬頭,主要品種為荷斯坦奶牛(占90%以上),其中黑白花占65%,紅白花占35%[1-2]。牛奶總產量1 188.1萬t,平均年單產8 000 kg,以家庭奶牛場為主,養殖規模大多為80~85頭,100頭以上規模的奶牛場約占10%[3-4]。奶牛場機械化、智能化程度很高,一般為1~3名家庭成員管理,其中10%的牧場使用自動擠奶系統(Voluntary milking system,簡稱VMS),有1 200臺VMS產自瑞典利拉伐。以下分別從奶牛場概況、智能化飼養模式和設備應用情況方面對奶牛場進行介紹,并結合我國奶牛養殖業的現狀加以分析,以供參考。
1 Veldman奶牛場概況及牛群導航系統的應用
Veldman奶牛場歷史悠久,始建于1885年,位于荷蘭的巴克赫伊曾(Bakhuizen),全群204頭,其中成母牛122頭,夫妻2人管理,平均日單產30 kg,乳脂率4.5%,乳蛋白率3.65%,乳糖率4.65%。采用自由奶牛流向飼喂和擠奶模式(即奶牛自由擠奶和自由采食),奶牛流向是奶牛在牛舍不同區域(包括采食區、擠奶區和休息區)之間進行的自然移動。奶牛每年4―9月飼喂黑麥鮮草(English rye)[5],鮮草日飼喂約60~70 kg,干物質在20%左右;10月―次年3月飼喂黑麥草青貯和全株玉米青貯,利用自動補飼站飼喂精補料顆粒。
奶牛場擁有2臺配有牛群導航系統的擠奶機器人系統(即VMSⅢ型),采用利拉伐“帝波羅”牛群管理系統。
通過牛群導航系統測定牛奶尿素氮,判斷奶牛營養攝入的合理性,根據奶牛自身營養需求設定每頭牛在補飼站的精料補飼量,補飼分兩部分,一部分在擠奶區,同時具有吸引奶牛擠奶的作用,另外一部分在休息區的補飼站自動補飼,如此即達到對奶牛進行個性化補飼的目的。自動檢測尿素氮,提供連續的信息來調整日糧,提高飼料的利用效率,降低飼料成本。
通過牛群導航系統測定牛奶中的β-羥丁酸,提前預測亞臨床酮病,采取預防措施,減少牛奶損失和并發癥的產生。圖1是未及時處理的酮病奶牛,導致600 kg牛奶的損失,并會導致1個月的恢復時間。圖2是通過測定β-羥丁酸,及時處理的奶牛案例,大約需要1周的時間調節到正常水平,幾乎沒有牛奶損失。
牛群導航系統自動檢測牛奶中的孕酮含量,分析并給出奶牛時間和合適的輸精時間的提示,讓奶牛場管理人員擺脫靠人工觀察和直腸檢的繁重勞動,提高妊娠診斷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如圖3所示,通過自動檢測孕酮水平,做到標準的監測,使檢測率>95%。如圖4所示,配種一個月的奶牛即可判定是否懷孕,勿需人工做妊娠檢查,無重復輸精,敏感性> 90%,特異性> 99%。提高受孕率,消耗量從每頭2.4支,減少為1.76支。這樣縮短空懷天數,早期流產檢測,節省勞動力。
在發現奶牛有任何異常,或有任何異常,或牛奶有任何異常之前,牛群導航系統會針對單個牛的炎狀況發出報警。迄今為止,乳中乳酸脫氫酶是檢測奶牛隱性炎最準確的方法,奶牛導航系統通過自動檢測牛奶中的乳酸脫氫酶,準確挑出患隱性炎的奶牛,在炎形成之前采取預防措施。系統敏感性>80%,報警特異性>98%,牛群導航系統能夠在臨床性癥狀出現之前的3 d發出警報,SOP過濾器能夠消除慢性發病牛只的影響,用戶能夠在采取治療措施之前關注牛只,減少治療牛只和抗生素使用量,節省時間,發生更少的重癥炎,減少牛奶損失,使奶牛保持健康,如圖5、圖6。
2 奶牛場考察心得體會
通過對上述荷蘭智能化奶牛場的考察,筆者從以下方面進行了總結,供大家參考。
2.1 智能化奶牛場大幅提高了勞動效率
考察的奶牛場平均每人管理成母牛大于60頭,而目前我國的萬頭規模奶牛場中約存欄6 000頭成母牛,機械化程度較高的場需要200名員工,平均每人管理30頭成母牛,一般效率的奶牛場每人管理約10頭。隨著勞動力的稀缺和工資的增長,奶牛養殖的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受奶牛場環境、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的限制,大多數人不愿意在奶牛場工作。如何提高勞動效率成為奶牛場考慮的主要問題。歐洲早在20世紀90年代率先研制出機器人擠奶系統管理牛場,最近美國已有數百個奶牛場安裝了機器人擠奶設備。機器人擠奶系統的應用,一方面解除了奶牛場工作人員的繁重勞動,管理人員可以按照程序進行管理,另一方面,大幅度提高了勞動效率,減少了人為造成的損失。通過分析荷蘭奶牛養殖狀況可以得出,提高智能化管理是提高勞動效率的主要途徑,也是當前奶牛養殖業發展的必然趨勢[6]。
2.2 VMS大幅提高了奶牛福利
VMS可以實現奶牛自愿擠奶,奶牛佩戴感應器,自動排隊進入VMS擠奶,全天24 h運行,實現奶牛個體化服務功能;同時還監控每頭奶牛的產奶量、牛奶質量、和健康狀況等,使管理人員能夠實時掌握奶牛狀況;VMS能夠監測奶牛每個乳區的電導率、血奶、顏色變化,在線體細胞儀監測SCC數,VMS采用分乳區集奶,自動分流系統可以判斷每個乳區奶的質量,如果一個乳區的奶不合格,可以分流到單獨的奶桶,不進入大缸,確保了牛奶的質量安全。由此可見,VMS在奶牛場的使用,在保障牛奶品質安全的同時,大幅度提高了奶牛福利[7]。
目前天津、北京作為奶牛養殖發達地區,很多奶牛場引進了先進的擠奶和飼喂設施,在技術高度集成的同時,可引進牛群智能管理系統及關鍵設備,創建一個高水平的奶牛示范場,為奶牛養殖技術提升奠定基礎。瑞典利拉伐公司的牛群導航系統能夠在線準確測定牛奶中的孕酮、乳酸脫氫酶、β-羥丁酸及尿素氮,通過生物模型處理后在牛群管理系統進行分析,并將分析結果應用于牛群管理。測定孕酮評估奶牛繁殖情況,確定奶牛時間、合適的輸精時間、奶牛妊娠狀況,預警早期流產,可診斷卵巢囊腫和長期乏情;測定β-羥丁酸評估奶牛代謝水平,可及時監測酮病風險,在早期采取措施預防和及時治療;測定牛奶中的乳酸脫氫酶,能夠快速、準確監測奶牛隱性炎。牛群導航系統為奶牛健康養殖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綜上所述,全自動擠奶系統(包括自動補飼系統)、牛群導航系統、自動清糞系統等智能化設施的綜合應用,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從而提高奶牛的養殖效率和養殖效益。
參考文獻:
[1] 聶德寶,張秀鳳. 荷蘭奶牛業生產及育種工作學習考察報告[J].黑龍江動物繁殖, 2006, 14(1): 26-28.
[2] 陳兵,孫景富. 荷蘭奶業概況[J].中國奶牛, 2013(3): 57-61.
[3] 曾憲奎. 荷蘭奶業為什么成功[J].Finding, 2008(12): 14-15.
[4] 王奇, 陳海丹, 王會. 基于土地氮磷承載力的區域畜禽養殖總量控制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 2011, 27(3):279-284.
[5] 張軍民. 歐洲奶牛育種考察報告[J].中國乳業, 2009(7): 76-78.
福利考察報告范文5
6月11至15日新校區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指揮部各組組長及新校區建設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行9 人到南昌大學、浙江大學、浙江科技大學、浙江下沙大學城等地考察、學習新校區建設經驗。考察組就新校區道路管網設計與建設,園林設計與建設,單體設計、招標與施工技術、項目建設選材,工程管理,新區建設與校園文化傳承等通過聽取兄弟院校經驗介紹和實地觀看兄弟院校的校園建設成果,開闊了眼界,受到了很大啟發。
在南昌大學學習時,南昌大學新校區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基建處處長肖處長對南昌大學新校區建設情況作了比較全面介紹。南昌大學新校區占地3600畝,規劃建筑面積90萬平方米,擬入駐學生4萬人。2002年12 月動工,目前已完成單體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三期工程已開工,單體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學校成立了新校區建設領導小組,由校領導和主要處室負責人組成,負責新校區建設重大問題的決策。領導小組下設指揮部,負責建設任務的具體實施。指揮部下設前期工作部、工程部和辦公室。紀檢、監察部門全過程參與監督。新校區建設成功的經驗有:(1)重園子,輕房子。整個校園注重園林與水體建設,園林景觀投入1億多元,三個廣場(校前區廣場、校大門廣場、臥龍廣場)投資八千多萬元,三座雕塑(自由女神、貝蓮、中華正氣龍)由中國雕塑家遙遠制作。投資八百多萬元。人工湖一座,水體面積100多畝,投資四千多萬元。(2)靈活多樣的籌資方式。學生公寓引資,由多倫多瓦集團出資修建,四十年后按修建成本的雙倍歸還。食堂、運動設施也引入社會資金,由投資商實行有償服務,二十年由學校收回。教學樓、實驗樓等公共設施先由施工單位墊資修建(不計息),學校分期付款(四年內分八次付清)。建設資金由銀行貸款,學校用老校區出租的租金償還貸款利息。(3)加強廉政建設。工程項目設計、施工由招標辦公室組織招標,紀檢、監察部門負責制作標底,并全過程參與監督;學校只負責設備采購,建筑材料、設備由學校物資采購中心按程序招標,施工單位負責采購。加強廉政教育,指揮部除通過政治學習、組織生活開展廉政教育外,還一年舉行一次廉政宣講會,使每個員工牢固樹立廉潔意識。(4)嚴格施工管理。現場施工管理人員達12 人,實行項目負責制,加強對監理的監督和管理,施工變更、工程量認可實行監理、甲方項目負責人、副指揮長層層簽字認可。(5)優厚的福利條件。為了調動指揮部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學校對領導小組及指揮部工作人員進行通訊費、生活費等補貼,各種補貼及費用總計約兩萬元,另外,每期工程完工學校安排辦公室及指揮部全體人員到港澳、新馬泰等地休假10-20天。
在浙江大學學習時基建處副處長介紹了新校區建設的經驗教訓。(1)規劃、設計、建筑選材充分征求教職工意見,爭取教職工對新校區建設的理解、支持與信任。(2)在做總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園林景觀,景觀建設在單體完成后再進行,以減少浪費和做到景觀與建筑物的協調。(2)建筑選材不要太差,最好在中高檔,一次投資,減少浪費。(3)加強工程管理,重點在招投標的規范管理上。原材料定價、工程費用調整一定要有充足的依據和完備的手續。(4)現場施工管理要加強對監理的監督,同時甲方還應發揮主要作用。(5)在校園文化傳承上新校區建設要與老校區相協調,通過銜接與呼應體現學校的辦學歷史與文化氛圍。在浙江大學現場考察時,氣勢輝宏的建筑物和典雅、別致的庭院景觀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在考察浙江科技大學、浙江下沙大學城時,每所學校的教學區與學生生活區分開建設,各校學生生活區基本相對集中,由本校人員管理。各校區學生休閑、購物娛樂設施相對集中,形成資源共享。尤其是,美麗的校園和規范的校園管理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幾天的行程,雖然很匆忙,但大家受益匪淺,開闊了視野,積累了經驗,為新校區的開工建設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福利考察報告范文6
教育學院 孫洪蓮
2005年4月17日—4月30日,黑龍江首期省級骨干校長班的第四組學員一行17人,在省干訓中心主任白新華的率領下,赴新疆、青海、甘肅進行了為期13天的教育考察學習,我有幸參加了本組的考察學習。現將我對西北考察學習的總結和體會匯報如下:
從2005年4月19日——4月27日,我們先后考察了新疆烏魯木齊市的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新疆喀什的亞爾中學;吐魯番第五小學;甘肅蘭州的成人培訓中心;蘭州十四中學;蘭州實驗小學;青海實驗學校等。我們所考察的學校有城鎮的,也有農村的,每到一處,校長都為我們做了詳盡的介紹,從學校的歷史到現狀,到學校的課程改革到教師隊伍建設,從對教師的評價到對學生的評價,從教師的人事制度改革到彈性工作制,從學校的教學質量到學校的德育工作。我們也聆聽了各位校長對本校辦學理念的闡述,學到了先進的辦學經驗。幾位校長的報告給我最深的感受是他們對教育的理解和對市場的理解。如果說他們是成功的校長,那么他們的成功就在于將二者完美地結合起來了。在介紹學校的同時,還與黑龍江考察團的校長們進行了互動交流,通過七位校長的辦學思路和辦學特色的情況介紹,從中得到以下幾點感悟:
1、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新疆、青海、甘肅占我國大部分疆域,在考察期間,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我國尚存的積貧積弱。從考察當地的自然景觀、人文歷史、風土人情到教育政策和教育發展現狀,無一不在時時震撼著我,使我不由自主地思考了許多平時沒有思考過的問題,當我行走在西北部荒涼的大地時,翻不完的寸草不生的大山、一望無際的戈壁灘、都使我這個從小在東北長大的人心里發堵,眼睛發澀。惡劣的自然條件,貧困地區的教育不是一天就可以改變的,貧困地區的教育該怎么發展,確實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在震驚的同時,也使我對西北惡劣環境下從事教育工作的園丁們產生了敬佩,他們無怨無悔,在這工作的每個校長、每個教師都是一本書,讓我讀懂了什么是奉獻。
2、 校長有了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對教育執著的追求,才能創辦個性化的學校。
我覺得,校長僅僅有了對教育的理解還是不夠的,更高層的、更重要的是敢于理解。他們的"敢"字就在于與他人的不同——敢于不同,這能體現一個校長的學識和膽識,這種不同中就蘊育著大量的創新,正是這種創新,才能造就出個性化的學校。無論是地處烏魯木齊、西寧、蘭州等省會的學校,還是地處偏遠農村的吐魯番第五小學,喀什亞爾中學等,從每位校長的介紹中我們都體會到了他們對教育工作的執著追求和對教育工作的深深情結,他們把自己對教育工作的理解和獨立的辦學理念轉化為教育實踐,創出自己的辦學特色,這是難能可貴的。在考察期間,我注意留心觀察了每個學校的校訓。每個學校的校訓都具有個性化,這說明校長能結合自己學校所處的地域、傳統和師生的實際,與師生一道制定具有自己學校特色和風格的校訓,并以此作為全校師生為之努力和奮斗的目標。如:蘭州十四中學的校訓是:“博文、約禮、有責、為先”;蘭州實驗小學的校訓是:“養德、開智、健體、立美”。使我想到,要創辦個性化學校,校長必須是一個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的思想者,校長還應具有經濟家的頭腦、哲學家的思維、教育家的眼光,需要懂得市場規則和法律。否則,一個思想慵懶的人,是不會創辦出個性化的學校的。
3、 薄弱學校要生存,必須走特色之路。
蘭州十四中學,又名西北音樂學校。原來是一所普通中學。它地處蘭州市內,但由于受到蘭州師大附中、一中、二中等省市級重點中學的影響,學校的中考和高考成績始終無法與重點中學抗衡,招生也就成了難題,學校如何生存?只有走特色之路。趙校長介紹說:當時蘭州市六中抓體育特長,蘭州鐵路中學抓美術特長,我們十四中選擇了音樂特長。學校從硬件建設和師資方面加強了投入,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目前學校得到了社會和家長的認可,每年初、高中均招收音樂特長生,2004年高中音樂班5個,初中音樂班3個,主要是為高校輸送音樂人才的,為了培養學生,學校與歌舞團建立了聯系,八五年學校成立了交響樂團,該樂團是我國第一個進北京音樂廳演出的中學生樂團。學校還爭得政府在政策上的傾斜,即高三音樂考生可以不參加會考,學三年后直接參加高考,音樂班的學生,每年在專業課考試中90%以上過關。2004年考上兩個北京音樂學院和兩個上海音樂學院。現在學校有了生存的實力,而且學校已經掛牌西北音樂學校。從我們參觀的學校硬件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上,堪稱現代化的學校。給我的感受是,薄弱學校的校長要扭轉學校生存環境,必須深度謀劃、深度思考學校的發展前景,要找準方向,用足政策,這需要校長具有對學校發展的規劃能力和對政策的運用能力。
4、 學校要發展必須構建科學的評價機制作為動力。
對教師的評價,采用人本化管理。我們在考察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時,校長是這樣說的,我們是公辦民助校,學校基礎設施的四大系統基本到位。學校還是很現代的。學校到明年就已經有100年的歷史了,是西北地區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學校。當我們校長問及如何對教師進行評價時,校長說:我們的教師是當地最優秀的,我對教師的評價不搞量化記分的方式,因為評價方法過多地倚重量化方法,對教師的評價就會趨向于唯學生考試成績論高低的趨勢,而不是以學生全面發展的狀況來考察,只關注教學的合格和達標。不重視用評價來促進教師富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是不科學的,也不利于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我們正在探討彈性工作制,新疆不以學生的成績來評價老師,如何評價呢?我們采用大民主的方式,主要看社會和家長對教師的反映,另外,每年年終15%考評,作為評優的指數,三年連續評優可以長一級工資,同時,因為我們這里地處邊疆,教師出去學習的欲望很強烈,我們用出去學習來獎勵教師,每年學校可收入200萬,60%用于教師的崗貼,學校想方設法用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讓老師的腰包都鼓起來,否則,優秀教師就會流失。他倡導“努力工作、愉快工作、享受工作”。教師的子女無論是上小學、初中還是高中都是免費的,這也是校長為教師創造的一份福利。用他的話說:“我不會讓雷鋒吃虧的”。他的一席話簡樸而又實在,透過他的談話,我們不難發現,這種管理不正是人本化管理嗎?當然地域不同,政策環境也不同,但無論我們工作在哪所學校,確實應該理在先,管在后,人本管理是校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策略,我們始終相信只有健康的評價機制,才能激勵真正的創造性勞動。
5、 以強化隊伍建設作為依托,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嚴把教師入口關。
一個好教師能教育一群人,培養一輩人,有時甚至能熏陶鼓舞世代人,恩澤浩蕩,功在千秋;而一位好的教育管理者就能帶好一批人,造就一撥人,建設好一所學校。在考察蘭州實驗小學時,楊校長著重介紹了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的經驗。她說:我校屬省教育廳直屬校,學校已經有93年的歷史了。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高,近年來,省廳要求,進入實驗小學的教師學歷必須是本科畢業生。同時,學校還創造一切機會,讓老師參加新課程改革的培訓,不斷提升教師實施新課程的理念、能力和水平,積極創造條件,開展豐富多彩的校本培訓;并把學科培訓納入到校本培訓之中。教師的基礎好,整體素質高,正因為有這樣一支業務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學校的發展一直處于良性循環的狀態中,學校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可能有的校長會說,我有這么得天獨厚的條件,我也會怎么怎么樣的。我覺得,無論我們的教師的現狀是什么樣的,作為校長必須具有前瞻意識,對教師培訓的投入是必要的,無論教師現有的基礎好還是壞,都應該讓教師不斷地接受培訓,只有教師的素質過硬,社會和家長才能認可你的學校,學校有了生源,才能有發展的基礎。
通過考察西北部中小學,作為一名從事校長培訓的工作者來說,在考察西北學校和與考察組各位校長的交流中,我在不斷反思我們的干訓工作,產生了幾點不成熟的想法:
1、構建現代學校制度,勢在必行。這也是我們今后校長培訓內容選擇的重點。例如:考察蘭州十四中學和新疆實驗小學以后,黑龍江校長在研討中,普遍感到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和擁有辦學自主權對學校的發展的重要性。對教育的投入仍然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一費制后,很多學校的發展受到了制約。在考察西北的學校時,校長也感到非常的困惑。由此,使我想到了現代學校制度的建立的緊迫性。顧明遠曾提出:建立現代學校制度的幾點要求:即學校應有辦學的自主權,有自我支配資源的權力;學校應是自主發展的,有自我調節、自我約束的機制;學校應是學習型組織;.學校應有科學、民主的管理制度;學校應是開放的,與家庭、社會有廣泛聯系。從全國看,構建現代學校制度迫在眉睫,從我們地域來看,急需校長在管理實踐中努力構建現代學校制度。這將是今后干訓工作的一個重心。
2、校長培訓工作應如何開展?
通過近半個月考察學校以及與校長的交流,使我感到,對校長的培訓,無論是東北的校長還是西北的校長,僅僅停留在理念引領的層面還是很不夠的,往往會使他們產生霧里看花的感覺。有的校長說:“理念好是好,但和我們管理實踐相差太遙遠。”我想再好的理論,如果束之高閣,也會失去它真正價值的。校長需要的是為他們搭建起實踐培訓是平臺,要求干訓部為他們提供高質量的具有針對性的培訓。加強針對性、增強實效性,不斷提高質量,這是中小學校長培訓的生命力所在。
在“十五”校長培訓工作的收尾階段以及“十一五”校長培訓規劃中,我們力圖做到滿足校長的需求,增強培訓實效性和針對性。
(1)、著重抓好抓培訓者的學習,搞好調查研究,提升對校長素質內涵的理解。要提高校長的素質就必須懂得校長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是什么。現代中小學校長素質結構是校長培訓的依據和追求的目標,是培訓的出發點和歸宿。我們根據校長們的實際需要和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選擇和設定培訓內容。
(2)、按照學校的類型和校長分管的職務編班。
(3)、實施“研訓一體”的學習模式。
(4)、實施案例教學。
(5)、開好研討課。錢一呈同志在全國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會議上強調校長培訓具有“短平快”的特點,所以“要合理設計教學計劃,不斷加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各地培訓部門可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在深入了解校長需求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