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計算機系畢業論文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計算機系畢業論文范文1
轉眼間,我已在美麗的中山大學度過了將近兩個年頭,也正是這兩年的研究生生涯,讓我的人生有了不同的軌跡。
在這寶貴的兩年的研究生生活中,首先我要感謝我的導師——郭清順老師。“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郭老師正是這樣以言傳身教來教導著我們。
在這里,還要特別感謝我另外一位老師——道焰老師,她雷厲風行的性格、干凈利落的做事風格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她總給在我最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不得不提,王竹立老師,他慈父一樣的關懷曾使我感激不已。他使我懂得,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應付別人就是應付自己。
感謝在研究生學習期間給我諸多教誨和幫助的信息與網絡中心的各位老師,感謝陳鐵老師、蘇順開老師、黃海老師、張汶老師給予我的指導和幫助!
感謝317實驗室的兄弟姐妹,是你們給我帶來了歡樂,是你們讓我知道了什么是手足情深。
感謝我的三位同學——陳頌麗、路昉碩和郭澤平,我們之間的友誼足以使我今生不忘。
感謝我的朋友——淦鑫、馬偉杰、王海洋、賀明威、林諸鳴、甘榮偉,感謝你們在我失意時給我鼓勵,在失落時給我支持,感謝你們和我一路走來,讓我在此過程中倍感溫暖!
計算機系畢業論文范文2
2、 企業管理信息系統
3、 機關辦公自動化系統
4、 物資的購、銷、存管理
5、 電子商務管理系統
6、 庫存與成本核算管理
7、 人事綜合管理系統
8、 交通管理系統
9、 超市管理系統
10、高校學生管理系統
11、計算機網絡應用軟件
12、基于c/s或b/s的事務查詢系統
13、計算機動態網頁的制作
14、基于網絡的客運售票系統
15、高校科研與技術開發管理
16、高校教學與課表制作管理
17、城市居民戶籍管理
18、商品銷售與市場預測管理
19、電信業務管理
20、工商稅務管理
21、計量標準化管理
22、銀行儲蓄業務管理
23、城市供電管理
24、餐飲業管理
25、房地產管理
26、股票行情分析管理
27、大中型醫院管理
28、數字圖書館管理
29、輔助決策系統
30、生產過程管理系統
31、貸款業務管理
32、財務管理
計算機系畢業論文范文3
——笛卡爾思維和打破現狀思維
【 正 文 】
《中國科技信息》雜志1997年第16期上發表了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陳穎健先生的一
篇文章,題目是《打破現狀思維的概念引入》(以下凡引該文皆不另行注明出處)介紹
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就是“打破現狀”的思維方式,其核心概念是“概
念引入”與“概念工程學”。
“打破現狀思維”的關鍵是引入新概念。新概念當然不是現成的、原來就有的概念
,而是人們創造出來的符合產品、生產方式和營銷系統所需要的概念。為了創造出產業
和市場需要的新概念,就形成了一門新學問,這就是研究概念工程學。
“打破現狀思維”與笛卡爾思維是相互對立的。笛卡爾思維的基本原則是要素還原
主義,它包含三條基本假定:
1.所有事物都可以分解、還原為要素;
2.將所有要素加到一起,便得到事物的整體;
3.如果解決了各個要素的問題,就相當于解決了整體的問題。
我們對這種笛卡爾式的思維方式并不陌生,我曾把這種思維方式稱作“構成論”思
維方式并作了分析批判。(金吾倫:《生成哲學導論》,載《自然哲學》第一輯,科學
出版社,1994)笛卡爾式的思維方式是工業時代,尤其是機械論時代的產物,今天已經
不能完全適用了。有人還繼續把一些舊思維方式奉為圭臬。這實在是我們時代的悲劇。
我們正在邁向一個全新的時代:信息時代。我們的思維方式應適應時代變革的要求
有一個全新的變化。許多人都在孜孜探求這種新的思維方式,以及用什么樣的概念來清
晰正確地表達這種思維方式。托夫勒認為,“我們正在經歷的震撼性的變遷不是混亂不
堪或偶發無序的,事實上,它們形成了一個明顯的,清晰可辨的模式。而且,我們的觀
點還認為,這些變遷是累積性的——他們日積月累,直至形成我們生活、工作、休閑和
思維的巨變。”托夫勒將這種新的思維方式稱為“浪潮前鋒分析”。他指出,“按照這
一分析方法,它們并不是互不關聯的偶發事件,而是以一定速度前進的一次浪潮變遷”
。(托夫勒:《創造一個新的文明》,4-6頁,上海三聯書店,1996)
如果說,托夫勒對新思維方式的概括尚失之籠統,那么,用“打破現狀思維”來概
括新思維方式之特點就具體深入得多了。
陳文介紹說,“打破現狀思維”是作為笛卡爾思維的對立命題而提出來的。與“從
事物的分析開始”的笛卡爾思維不同,打破現狀思維則主張“從整體看事物”。
“打破現狀思維”的基礎是以下七項原則:
1.獨特性原則:每個問題都具有獨特性,并需要一個具有獨特的解決方案;
2.“展開目的”原則:擴展并將注意力集中在目的上,有助于排除問題的非本質方
面;
3.追求“應有狀況”原則:具有目標解決方案,能夠為近期解決方案指明方向,并
能向近期方案中注入較大的目的;
4.系統思維原則:每個問題都是較大問題系統的一部分,解決一個問題不可避免地
導致另一個問題。擁有一個關于什么樣的要素和尺度構成解決方案的明確框架,能夠確
保解決方案的可使用性和實現。
5.收集必要信息的原則:過多地收集數據也許會產生問題領域的專家,但是,知道
過多的數據會妨礙發現某些極好的替代方案。(這里強調“必要的信息”,收集過多的
、不必要的信息就會形成信息垃圾——金注)
6.參與、介入原則:將來貫徹和使用解決方案的人,應始終密切地參與到解決方案
的開展過程中來;
7.繼續變革的原則:保持解決方案生命力的唯一辦法是,在解決方案中加入一個不
斷變革的計劃,然后對其進行控制。因此,一系列打破現狀的解決方案將成為通向美好
未來的橋梁。
如前所述,“打破現狀思維”的核心是創造新概念,這正是概念工程學的任務。
“概念工程學與現存的、研究對象明確的工程學不同,它從‘無’到‘有’,創造
新對象。”
為了創造新概念,需要確定新的著眼點(目的),同時提出新的價值觀,決定新的
評價標準、評價尺度,也就是要從轉變思維方式、設計方式開始。打破現狀的概念創造
是從創造新框架新著眼點目的開始的。而這樣的創造只能從“無”中生成出“有”來。
從這種意義上,是與我一貫主張的“生成論”不謀而合的。不過,生成論不只是著眼于
概念生成。
打破現狀思維主要表現于研究開發領域中的思維方式,但它仍然具有普遍意義。它
采用重視整體、綜合及相互關聯的“系統”觀點,從考察事物的本質出發進行思維。“
系統具有自身的目的性,整體性和相容性,因此,‘目的’是事物的本質,對概念創造
來說重要的是從目的著手,不斷地追求目的;從系統的整體性和相容性出發,尋問目的
之目的是達到全體、達到本質的途徑。”笛卡爾式思維在研究開發方面具有以下五個特
點:
1.以過去的經驗和現狀為基礎進行思考,即:在過去的延長線上創造概念;
2.以現狀分析為主,將問題分解,這樣做容易犯“分析麻痹癥”;
3.從因果關系主面尋找問題點,追溯到過去,創造對策型概念;
4.使用從過去推測未來的“推進式思維”方式;
5.解決部分問題。
陳穎健文章強調,事實上,“未來不存在于過去的延長線”上。今天,我們正在逐
步進入用笛卡爾思維方式不能進行概念創造的時代。這正是在創造關于未來的概念時必
須轉變思維方式的根本理由。”
未來不存在于過去的延長線上,未來是對現狀的突破;未來難以預測,它是設計和
創造。因此,“考察過去,研究現狀,然后在其延長線上描繪未來”這種“推進式思維
”是非常有害的。我們要用“牽引式思維”代替笛卡爾式的“推進式思維”,著眼于未
來,根據事物的本質來描繪未來的“應有狀態”,并以此來改變現實,創造未來。
本文之所以較詳細介紹陳穎健的文章,并較多篇幅的引述,是因為我意識到思維方
式的變革是時代的需要,是哲學探索的緊迫任務,而陳文恰好提供了新思維方式的很有
計算機系畢業論文范文4
(參考某一學校的要求)
論文書寫格式
論文全部要采用word 來書寫,文件名統一為“report95′ ′ .doc”,其中′ ′ 代表自己的學號。
學位論文一般應包括下述幾部分:
論文首頁格式:
其中學位論文題目用黑體二號字,其余用宋體四號字
論文題目應能概括整個論文最重要的內容,簡明、恰當,一般不超過25個字。
中文摘要及其關鍵詞(宋體5號字b5排版):
4 論文第二頁為500字左右的中文內容摘要,應說明本論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結論。
學位論文摘要是學位論文的縮影,盡可能保留原論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論文的創造性成果和
新見解。論文摘要應盡量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語言力求精煉、準確。
4 在本頁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關鍵詞3╠5個。
英文摘要及其關鍵詞(宋體5號字b5排版):
論文第三頁為英文摘要,內容與中文摘要和關鍵詞相同。
學校名稱:東北師范大學
院(系)名稱:計算機系
本科生學號:
學 位 論 文 題 目
學 科、專 業:計算機科學技術
本科生姓名: _____ _
指導教師姓名:_________
指導教師職稱:___________
東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系學位評定委員會
年 月
摘 要(粗宋體居中四號字)
(空一行)
摘要內容(宋體5號左對齊)
(空一行)
關鍵詞:詞1、詞2
目錄:
論文各章節的詳細目錄。格式如下:
計算機概論……… ………………………………..……1
1.1 計算機產生……..…………………………………………..1
1.2 計算機的發展……………………………………………..2
1.3 計算機中的進制 …………………………………………3
一 二進制表示法…………………………………………..….3
第二章 計算機文化基礎……………………………………….6
其中:“章”部分使用宋粗體四號字;“節”部分采用宋體5號字
引言(或序言)(宋體5號字b5排版):
內容為本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現狀,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該研究工作在經濟建設、
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等某方面的實用價值與理論意義。
正文是學位論文的主體:
4 要求采用宋體5號字b5排版。每頁36行,每行32個字。頁碼打印在頁面下方中間位置,
論文裝訂后尺寸為標準b5復印紙的尺寸。頁眉部分奇數頁使用“東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系
學士學位論文”,偶數頁使用論文題目的名稱。
4 論文中圖表、附注、參考文獻、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或
分章)編號。圖序及圖名置于圖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論文中的公式編號,
用括弧括起寫在右邊行末,其間不加虛線。
4 學位論文一律在左側裝訂,要求裝訂、剪切整齊,便于使用。
4 論文字數控制在1萬字至3萬字之間。
宋體3號字居中顯示
(空一行)
§1.1 宋體4號字居中顯示
(空一行)
粗宋體5號字左起
正文部分宋體5號字,語言要簡練,不能有錯字、別字。也不能有錯誤的觀點。
參考文獻:
按學位論文中所引用文獻的順序、列于文末。
[編號]、作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外文可縮寫)、年份、卷號、期數、頁碼。
文獻是圖書時,書寫格式為:
[編號]、作者、書名、出版單位、年份、版次、頁碼。
附錄:
計算機系畢業論文范文5
[關鍵詞]畢業論文管理 科學選題 過程管理 信息化
畢業論文撰寫工作是高等學校本科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技能,根據各自的興趣,分析、解決現實問題并獲得初步的科研能力的重要環節。它的階段性總結功能表明了它的不可替代性以及重要性。鑒于此,教育部于2004年4月發文通知,要求對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指導、中期檢查、評閱、答辯等環節制定明確的規范與標準,要根據不同專業學科特點和條件,研究建立有效的質量管理模式和監控制度。
一、畢業論文管理工作的現狀
新升本院校擴招之后學生人數增加,畢業論文的指導教師嚴重不足,以我院外國語言文學系為例,數十位高級職稱的教師已經不能滿足畢業生論文指導的需要,選聘具有講師職稱或者碩士學位的教師成為唯一的選擇。這或多或少影響了畢業論文的質量。例如:選題方面,部分老師由于從事科研的經歷不多,導致畢業論文的題目過于陳舊,范圍很小,致使學生可以研究的方面明顯偏少;而有的課題給的范圍太大,使學生無法集中精力做好,而流于泛泛的結果;而在選題環節中由于給出的總題目數和學生人數沒有差額,也就是題目數和學生數幾乎相同,導致一些學生由于最后沒有適合自己的題目可選,只好為了畢業而選了自己不感興趣的題目,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二、對畢業論文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1.科學選題
選題是搞好畢業論文的前提,是畢業論文的關鍵,對畢業論文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題目決定了畢業論文的內容,是順利完成畢業論文撰寫的先決條件,好的課題是成功的一半。畢業論文題目的選擇與確定應考慮下列原則:課題必須符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及教學基本要求;課題應結合社會實踐和科學研究的實際;課題類型應多樣化,能使學生針對各自的情況來選擇選題,以有利于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課題的高質量完成;課題應力求有益于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理論知識與技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性;課題應具有可完成性。
在以上指導原則下,指導教師進行調查研究,并結合自身科研實際提出課題,并將課題提出的背景、目的、意義及預期成果向學生作以簡要介紹。題目匯總后經教研室主任初審,由系(院)組織專家對擬提交的題目進行集中評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后確定課題名稱以供學生進行參考。論文題目進行公布的同時,加上相關背景介紹和成果預期,能夠避免部分題目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不多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不選擇該類題目,而傾向于選擇其相對較為熟悉的科研課題,從而導致個別學生的畢業論文雷同或者相似等情況的發生,為畢業論文的管理工作帶來不便。
2.加強畢業論文過程的規范化管理
畢業論文的撰寫歷時近一個學年,期間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環節完成的質量如何,都直接影響著畢業論文的最終質量以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對于新升本院校而言,剛剛從專科層次的學校升格為本科,在教學管理的規章制度上,尤其是在畢業論文的管理制度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經驗不足,考慮不夠周全等問題的存在。而在影響畢業論文質量的諸多因素中,缺乏畢業論文制度或制度不完整、執行不嚴等是影響畢業論文過程管理規范化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因此,制定和完善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不放過任何一個環節,堅決把好畢業論文管理過程的質量關,提高畢業論文的整體質量和水平,對于新升本院校意義重大。這就要求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和各系(院)加強過程化管理,抓好畢業論文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在工作中不斷地總結,改進相關的管理制度和固有的思維模式,為畢業論文的質量提供制度上的保證。另外,每級管理者還可以通過問卷、座談等形式了解學生對畢業論文工作的意見,甚至是對學校整個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為改進今后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
3.優化畢業論文過程管理的信息化需要
畢業論文工作的準備、撰寫以及答辯一般要持續一年左右,在這近一年時間里,圍繞畢業論文會產生巨大的數據量,給管理者和教師帶來難以應付的工作量,并引發多方面的問題,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首先是數據一致性問題。學生在撰寫論文之前需要上報個人信息及論文信息。其指導教師在填寫相關表格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咨詢、確認工作,工作繁瑣,錯誤率高,容易造成數據不一致。其次是數據更新問題。學生的選題,最初由各指導老師向管理者提交。但在提交后多個階段中可能會修改。答辯后部分學生也可能根據意見修改論文題目,這種修改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如不能及時更新并反映給管理者,會造成數據的不一致。第三是信息收集問題。總評等級需按比例由指導教師、評閱教師、答辯小組評分計算所得。但數據分散在各個教師,各答辯小組手中,收集的工作量大,效率低,數據易出錯,調整的難度大。第四是數據版本問題。由上面可知,數據分散在不同使用者手上,在收集過程中、不同的階段里難免會出現多個版本,難以確認數據的準確性與實時性,導致多種問題。第五是工作重復問題。同一學生及論文的信息在多個表格中需要重復填寫多次。上述存在的問題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重復工作多,亟需解決。針對以上問題,運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及其管理現代化的理論與方法,發揮計算機系統及其網絡平臺的優勢,設計并實現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管理支持系統勢在必行。
計算機系畢業論文范文6
論文關鍵詞:信科專業數學基礎課程,整合課程體系,優化教學內容
信息與計算專業是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素養,掌握信息科學和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運用所學知識和熟練的計算機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高等專門人才。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以下簡稱信科專業)是新興的學科,我校信科專業成立至今已將近十年,在近十年里信科專業不斷的建設與完善,取得了豐碩的成績,現僅就信科專業數學三大基礎課——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材選取等方面的改革進行探討與研究。
一、根據專業性質,整合課程體系
信科專業是集基礎數學、計算數學、計算機系統集成與開發領域的人才,因此就需要加強學生計算能力與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是信科專業的后繼課的基礎,是學生進入大學和學習專業知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橋梁。我校信科專業是2003年開設的一個新的學科,開設初期很多理論基礎還都沿用過去的數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多半是在其基礎上進行刪減學時,增設新課程,相對來說課程的整體結構和知識體系還都不是很完善,特別是這三大基礎課程,只是從學時上進行刪減,并沒有從整體結構和專業結構的需求去整合課程體系,這也是很多院校都普遍存在的問題優化教學內容,也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任務,只有優化課程體系,整合基礎知識結構,才能更好的為學生營造專業學習與探究專業知識的氛圍,讓學生學得更好,更有應用價值。
二、根據專業需要,優化教學內容
信科專業不同于數學專業,其不止需要具有扎實的數學理論知識,還需要具有計算機系統集成與開發應用的知識,在課程設置與學時安排上相對數學專業都有較大的減少,而為了讓學生在相對少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就要求我們優化課程內容,突出重點,循序漸進,深入淺出的進行課程內容改革,改革教學內容,使學生更好地接受相關知識,并為后繼課的學習打好基礎。
1、根據需要,調整教學內容
根據專業需要,聯系專業實際,更新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畢業論文范文。一要結合數學史闡述清楚三大數學基礎課的形成過程,研究的對象,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在整個近現代科學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目的是使學生對學習這三大數學基礎課有較好的認識和嚴格訓練的思想準備;二要精選教學內容,避免重復。對于中學講得較透的內容,例如函數部分和極限的求法等可少講、精講無限趨近的極限語言;對與整個專業課程體系關系不大或很難理解的內容,在不影響知識的連貫性基礎上可刪去,只有刪除一些不重要的內容,才能把一些現代知識充實進來,才能在壓縮
基金資助: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課題115C-819
教學時數的情況下保證教學質量。
2、合并課程,調整知識結構
解析幾何與高等代數的關系是互相聯系、互相促進的,代數為幾何提供研究方法,幾何為代數提供直觀。將解析幾何與高等代數有機地合并在一起,從幾何與代數不同的角度,加深對教學內容的認識理解,促使學生獲得“數”與“形”結合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
3、精選內容優化教學內容,刪繁就簡,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從教學內容的特點出發,選取研究方法相同或體現相同數學思想的內容,講清、講透一節內容,采用探究式、啟發式教學方式,把其余的內容交給學生課堂上特別是課下探究,如數學分析中的幾大積分的建立,都采用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極限的方法進行建立,研究的思想和研究的方法相同,因此在重點講授定積分的積分概念后,用類比法講授重積分的積分概念,其它的曲面積分、曲線積分等都可通過學生自學完成;又如解析幾何中的平面和直線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因此,通過類比法,可將這部分內容整合為平面與直線的方程,點、線、面間的位置關系和度量關系,詳細探討平面方程的建立;再如對柱面、錐面、旋轉曲面的研究采用了相同的消參數法,因而對這部分內容也需進行重建與整合。
4、在教學中滲透建模思想
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是可以滲透到三大數學基礎課教學中的,且這種滲透有著較強的功能,它可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定理。從教學改革來說,加強數學建模思想在三大數學基礎課教學中的滲透,主要體現在建模思想在概念講授、定理證明、習題課等教學環節中的滲透。如數學分析中的函數、極限、微積分、級數等概念都是從客觀事物的某種數量關系或空間形式中抽象出來的數學模型,我們在教學中應從它們的實際原型和學生熟悉的實際例子引出來,使學生感到課本里的概念不是硬性規定的,而是與實際生活有密切聯系的;在定理的證明中把定理的結論看作是一個特定的模型,把發明者的原始想法和邏輯推理設為問題情境,將定理的條件看作是模型的假設,通過預先設置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發現定理的結論,這種融入數學建模思想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探索、發現和創造的過程,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好途徑。
5、增加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的應用
在三大數學基礎課的教學中加入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的應用,是為適應當今世界快速發展的需要:一是制作教學課件,把那些在傳統板書中不易或不能畫出的圖像用計算機軟件制作出來并展示給學生,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直觀化;二是縮短板書書寫時間,用節省的時間更好的去分析問題和增加知識;三是將數學軟件的強大的計算功能介紹給學生,對那些只需結果不需過程的計算題能夠從計算機中直接獲得優化教學內容,使學生能更關注問題的本質而非形式;四是我們在數學分析課程中開設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夠對一些實際問題進行研究與開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根據學生需要,選擇合適教材
1、精選教材
改革課程教學摘要求會更高一些。
2、增加應用內容
提高應用內容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加應用內容。教師應重點講解基礎知識與基礎理論,增加在本專業生產實踐中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各類實際問題的例題,而對于那些應用性不大的內容可以重點講解基本概念,壓縮推導論證內容,借助應用類的實際問題,來強化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和觀念,學會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內容,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抽象思維的能力,讓學生正確理解數學應用的廣泛性。
3、注重聯系
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是從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被人為分為不同的研究分支的,它們是統一的整體,本質上是互相滲透、互相影響的。因此,在基礎課教學過程中應盡力體現統一數學的觀點,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課程的相互聯系和區別,為后續專業課程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根據時代需求,調整教學方法
1、采用啟發式與研究式教學
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及綜合素質的提高畢業論文范文。教師不能一味的去講,而應加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使學生融入到課堂講授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注重應用啟發式與研究式并重的教學方法,要善于引導學生對同一問題從不同角度和不同方法去思考、去想象,最終探索出多種解題辦法。
2、加大綜合性全程考試模式的研究與探討
我國目前的考試制度、考試內容和考試形式不同程度地束縛了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不重視實際應用結果,只認高分,忽略了運用數學知識和手段去解決和處理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問題。綜合性全程考試模式不光重視期末的考試成績,同時在整個課程的學習中布置課程作業、撰寫小論文等任務全程考核學生的學習能力,突出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與創新能力的考核,最終給出學生綜合能力的成績,這樣可以避免學生期末突擊復習,對知識掌握的會更扎實。
在傳統的考試形式中,將建模思想滲透到考試命題中,適當地增加一些開放性的應用題,要求學生按數學建模的方式方法去解答,這樣既能考查學生的數學素質和數學應用能力水平優化教學內容,又與平時的教改相配套。
3、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在教學中,適當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有利于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在有限的學時內了解更多的信息,獲取更多的知識。加強學生對計算機操作能力的訓練,積極鼓勵學生自編程序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校園網絡平臺的使用,可以增強學生與教師的隨時聯系,開設課程論壇隨時解決學生的疑惑,總結歸納重點內容及精選典型題目,隨時本課程的最新研究動態與成果,將一些共性的問題重點研究與講解,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
總之,21世紀的教學改革帶給我們新的契機,高校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進行科學研究,并注重積累,科研工作與教學工作相互促進,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愛好。信科專業數學基礎課的教學改革就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科學計算與創新能力,不斷探究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與專業需要的結合,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與計算機的知識解決專業知識與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