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實用文體寫作教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實用文體寫作教程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實用文體寫作教程

實用文體寫作教程范文1

 

寫作課是高等師范教育中文系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但是在各高師院校往往將其放在一個角落里來對待,無論是對師資的培養,還是對課程的投入、課程的重視程度都遠遠不夠,是一門被打入“冷宮”的學科。如果照著這樣的形勢發展下去,寫作課在高等師范教育中已經沒有出路了。高等師范教育如此對待寫作課正確嗎?顯然是不正確的,這就需要我們尋找新的辦法,改變寫作課目前的尷尬狀況。

 

一、教學定位要準確

 

寫作,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實踐性精神創造活動。就其過程而言,寫作是借助書面語言傳遞信息,表達思想、情感和認識,制作文字作品的精神勞動。通常我們將寫作分為廣義寫作和狹義寫作。廣義寫作就是關于普通文體的基礎性寫作;狹義的寫作一般專指作家的寫作,即文學寫作。

 

我們弄清楚了寫作的概念,就應該思考高等師范教育的寫作課應該側重于哪些方面,如何來開設。有些高師院校只重視寫作的基礎理論,而忽視了具體文體的講解,使得學生們誤認為寫作課是一門不得不開的課程,在學完寫作課程之后,寫作能力沒有實質性的提高,在學習生活中還是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只是通過寫作課了解了許多寫作理論,現實指導意義不大。還有的高師院校只是簡單講解寫作的基礎理論,把重心放在文學文體寫作上,提高學生的文學創作能力。這兩種情況都是片面的,不夠科學的。我認為高師院校的寫作課教學,應該以寫作基礎理論為根基,以文學文體教學為輔助,將實用文體教學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大對學生實際寫作能力的培養,真正掌握寫作的基本規律和方法,寫出一手好文章來,實現既傳授寫作本領又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雙重任務。

 

好的課程設想應該有好的教材來輔助,但現有的高等師范院校的寫作課教材對實用文體重視不夠,比如現在好多高師院校使用的由尉天驕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5年3月第一版的《基礎寫作教程》一書,共為十章內容,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至第七章都為寫作的基本理論,第八章是散文,為文學文體,第九章是科普文,第十章是評論文。縱觀全書,僅僅是第九章、第十章兩章為實用文體,可見實用文體在此書中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再看由董小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6月第一版,2007年4月第20次印刷的《現寫作作教程》,全書共12章,只有第6章的新聞文體,第8章的理論文體和第9章的實用文體屬于實用類文體,實用類文體只占全書的四分之一,可見該書對實用文體的重視也是不夠的。由此可見,要重視實用文體教學,首先就應該在教材編寫上突出實用文體的地位,這樣才能更好的彰顯其重要性。

 

二、培養目的要明確

 

大學學習是學生投身社會的前期準備,“應世”是他們的急務。社會需要英才,但英才是通才基礎之上的英才。人首先是社會的人,因此必須具備適應社會的基本能力,其中,極為重要的就是實用寫作能力。有些學者認為。高等師范教育是培養中小學師資的,不必要把實用文體的寫作教學放在重要的地位。這種觀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一個人不管他具有多么高深的專業知識,不管他要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但如果連一份像樣的實用文書也寫不出,自然很難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無法正常交流,也就難以適應工作,適應社會。因此,應當強化實用寫作能力的培養。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就需要一個講解-練習-評析-再練習的反復過程,非朝夕之功可奏效的。正如我在講課中對學生所說的,寫作課要本著“以講為輔,以練為主;精講多練,重在實踐”的原則,使學生在學完寫作課后能“學有所得,學能所用”。

 

通過對寫作基本知識的學習以及寫作技能的訓練,使學生掌握常用實用文的寫作技法,不但能完成學年論文,畢業論文(設計)的寫作任務,而且在教師的指導下,能運用所學的知識,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能夠獨立撰寫各類實用文體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不管從長遠看,還是從學生眼前的利益看,寫作課所肩負的使命不光是向學生傳授寫作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把所學到的寫作知識轉化成寫作技能,因此,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用寫作能力責無旁貸。這就要求教師加強教學研究,及時借鑒新理論、新觀念,以提高教學效果。

 

社會上多有大學畢業生因不會寫自薦書、通知、調查報告之類而不能勝任工作或者失去競爭力,或許他們寫起詩歌、散文、小說來相當不錯。何以如此呢?究其原因是寫作課沒有應社會所需,急社會所急?,F在的高師院校的畢業生也不全是去做教師,隨著全社會就業壓力的加大,相當一部分師范院校畢業生不能走上教師的工作崗位,他們就需要到社會上自謀出路,因此,適當的實用文寫作能力就成為他們面臨就業壓力,成功就業的一門必要本領。

 

三、教學重心要抓牢

 

寫作教學既然加強實用文體教學,那就應該有所側重,抓牢寫作教學的重心,即實用文體的寫作教學。教學內容要既有廣度,又有針對性。廣度,是指內容要廣泛,行政公文、規章文書、會務文書、事務文書、禮儀信函、經濟文書和科技文書。如此多的內容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不可能全部講完,這需要教師精講部分內容,其余的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學。針對性,是指結合專業特點進行講授,如,新聞專業要講授消息、通訊、專訪、評論等文體的寫作方法。

 

為了保證實用文體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還應該改變原有教學方式:

 

1、創造一個和諧、輕松、愉快、合作的課堂學習環境。

 

改變填鴨式教學,采用討論式教學,加強互動。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質疑、大膽評論。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師要根據社會現實,編選適當的案例,多進行例文分析和病文分析,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適當調整教學程序。

 

教材一般都是按概念-分類-作用-特點-文體舉例-寫作、注意事項及要求的體例進行編排。教師上課不可墨守陳規,以精講多練為原則,由例文分析人手講解文種的寫法特點、注意事項及要求,這樣化枯燥的抽象說教為生動可感的具象。然后再進行病文分析,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進行分析、討論,在比較鑒別中進一步掌握寫法。

 

3、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實用文體寫作重在應用。因此,必須多寫多練,使學生在練習中加深理解。在練習中達到鞏固和提高。可采取模仿練習,依照課本例文,按教師命題要求學習寫作規范的實用文;填補練習。對一些實用文有意省略寫作格式要求的某些部分,然后讓學生予以補充完整;改錯練習,找幾篇在格式或內容上有錯誤的實用文讓學生進行指正;比較練習,引導學生對相似文種進行多方面比較,辨其異同;情境模擬練習,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換位,可使學生真正把握實用文書內容的處理方法。

 

4、精心設計,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

實用文體寫作教程范文2

緒論

實用型文章的特征(4點 p2—4。以下只標開始頁)。

第一章行政公文

1.公文的特點(5點p10)。

2.公文各要素劃分為哪三部分(p14)。

3.公文發文字號的構成(p15)。

4.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的涵義(p22)。(以下請同學自己找)

5.公告、通告、通知、通報、請示、報告、函等公文文種的用途。

6.通報的分類。

7.通知、報告、請示、函等重點公文文種的寫作。

8.會議紀要的特點。

第二章事務文書

1.調查報告的分類、特點及寫作要求。

2.計劃正文的一般構成。

3.計劃的寫作要求。

4.總結的分類及寫作要求。

5.講話稿的涵義。

6.章程、條例、辦法、規定、守則的涵義。

7.規定正文主體部分一般應包括的內容。

第三章公關文書

1.推薦信 、求職信 、介紹信的涵義。

2.開幕詞、歡迎詞的涵義。

第四章財經文書

1.新聞標題的擬寫。

2.新聞導語的涵義及常見寫法。

3.新聞的“倒金字塔”式結構;新聞背景材料的類型。

4.產品說明書的作用。

5.產品說明書的特點。

6.產品說明書的寫作注意事項。

7.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的功能。

8.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的寫作注意事項。

9.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寫作注意事項。

10.合同的涵義、特點。

11.簽訂合同應注意的事項。

第五章法律文書

1.民事起訴狀、民事答辯狀 、行政起訴狀的涵義。

2.民事起訴狀的核心內容。

3.民事答辯狀正文的主要特點。

4.行政起訴狀的正文時,怎樣進行事實的陳述。

5.民事訴訟文書、刑事訴訟文書 、行政訴訟文書的涵義。

第六章生活文書

1.便條的特征。

2.字據的主要特點。

3.人們常用的檢索工具主要有哪幾種。

4.檢索文獻資料的主要方法。

實用文體寫作教程范文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5)05-0110-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2.031

1 . 前言

教材是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的主要載體和手段,它決定著教學效果、人才培養規格及質量,對于各級各類學校而言,教材的研究應該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切入點。目前,在我國對英語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及改革、教學模式改革等的學術研究很多,而對英語寫作教材研究相對較少,近幾年對寫作教材進行的研究有:黃友嫦(2004),唐青葉、蘇玉潔(2009)等,這些學者們對教材建設提出了很好的建議,但研究對象主要是本科寫作教材。英語寫作課程,作為高職類英語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教材使用量非常之大,而對寫作教材理論原則、內容布局、材料安排、編排體例、學生使用情況反饋、教師使用情況反饋等的研究還沒有先例。有鑒于此,本文以已經出版的正在使用的高職英語寫作教材為研究對象,探討現行高職英語寫作教材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以費厄斯坦的認知運行步驟的三步論和增進工具理論為依據提出教材建設及改革的思路、設想及教學建議。

2 . 高職英語教材調查及存在問題

作為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研究項目《基于AAWP教學模式的高職英語寫作能力培養研究》(2012JK266)的研究內容之一,筆者帶領研究團隊從亞馬遜網上書店及京東商城網上書店推出的2005至今共31本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材進行統計分析,并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性調查及研究。

2 . 1 編排體例和編排內容

2.1.1 編排體例

如圖1所示,高職高專寫作教材編排大致分成三種類型:(注:由于旅游英語寫作教材比例甚少,故忽略不計)第一類型主要是基礎寫作教材。教材的編寫體例采用原來的本科體例:導入+范文研讀+寫作技巧+操練。這類教材包括傳統的結構大綱為核心的基礎英語寫作教材,應考教材(IELTS, BEC, BAND 4)和專業寫作教材,例如: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高職高專英語系列教材?英語基礎寫作教程》,2012年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語基礎寫作》等等。這類教材基本的編寫理念還是沿用傳統的本科教材編寫順序,從字、詞、句、段落到語篇以至于標點符號的使用指導,從作文常見的四種體裁到實用文體寫作,這類教材基本沒有根據高職高專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規格來編排。第二類教材是以任務型和過程寫作大綱為核心的教材,可分為引進版和國內版。這類教材采用了國際主流教學法,有全新的交際教學理念和全方位的語言技能訓練及多層次的學習能力的培養等等。流行的引進版教材是:雅思系列的《情景技能訓練》《博采英語》等。國內也有少量的新理念教材,如:錢亞敏編寫的《大學英語過程法寫作教程》(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這類教材在編寫體例和方法上較第一類有所突破,但是在使用中發現,他們都有自己特定的對象,在寫作內容和選材方面,或者側重于creative writing,如:詩歌、故事等文學題材的閱讀和寫作,或者是雅思、BEC等特定的內容,很難符合高職教育“實用性強”的特點,缺乏一定的針對性。第三類是以外貿商務流程和情景教學為特點的教材。從2007年至今,隨著教育部16號文、24號文的頒發,高職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我國的高職教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教材的編寫理念也隨著改革觀念的轉變而轉變,各大出版社紛紛成立商務英語及應用英語寫作教材編寫委員會,并出版了大量的商務英語或應用英語寫作教材。例如:《商務英語寫作》《商務英語寫作?高等學校英語拓展系列教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新編商務英語寫作》(高等教育出版社),《商務英語寫作教程》(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等。這類教材的編寫體例包括兩種:要么是按商務流程,要么是項目、模塊化教學,每個模塊安排如下環節:文體簡短介紹+范文+單詞與短語+寫作小常識+練習。這類教材沒有基礎寫作能力培養步驟而直接進入寫作,對于高職高專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來說,是只學會了作文的框架而沒有充足的詞匯、語法以及基本寫作能力去充實文章的內容。

2.1.2 編排內容

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材編排內容可分成三類:一類是寫作基礎知識鋪墊,也就是從詞、句子、段落及篇章的語言結構特征進行分析,并對PRETCO(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考題進行分類、歸納、加工,圍繞PRETCO中的重點和難點及歷屆考題來編排篇章寫作,特別是應用文寫作。另一類完全是商務活動為中心,主要涉及電話留言、傳真、議程表與日程表、會議記錄與會議筆記、會議總結與會議摘要、備忘錄與通知、商務社交信函、電子郵件、求職信和簡歷、新聞稿、廣告與單張宣傳冊、簡報、業務報告、圖表及合同與協議等方面的內容。第三類是以應用文為主體。主要包括社交禮儀文體的感謝信、邀請函、致歉信、講演等,日常應用文體的應用文諸如:通知、啟事、海報、報告、摘要等,還有協議、合同、廣告、簡歷等其他應用文體,有些應用英語寫作教材編寫內容中也包含了商務英語寫作的一部分,例如: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在2008年11月出版的世紀英語系列教材中《應用英語寫作》就屬于應用文寫作內容涵蓋了商務英語寫作部分。

2 . 2 使用者調查

本調研組利用問卷及訪談形式調查了來自全國各地從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的60名教師及使用上述31種教材的600名學生對寫作教材中存在問題的主要看法,并將他們的看法總結歸納為以下8種。

(1)改制后的出版社迫于競爭壓力及利益驅使,更重視教材數量、價格及銷售量,而忽視了教材質量,造成寫作教材比較雜亂。

(2)教材普遍老化,脫離寫作真實意義,范文和寫作實踐與實際應用脫節。

(3)范文種類不夠豐富,形式呆板且較難,教材之間雷同內容較多,不適用于課堂教學。

(4)寫作理論太多,練習較少。

(5)教材使用對象不明確,沒有針對某個專業,對很多教材而言,英語類各個專業都只能使用其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內容。

(6)編寫體例較陳舊,范文中語言錯誤較多,可借鑒性遭到質疑。

(7)沒有把現代教育技術與英語寫作教學相結合,選材欠新穎,沒有足夠的動態語料庫支撐。

(8)現有教材對幫助學習者自身來收集寫作素材,從而提高學習者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促進團隊合作意識培養的指導太少,沒有把知識傳授及素質培養相結合。

調查結果不難看出,現行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材存在如下問題:教材所選范文不夠地道規范,有些與未來就業崗位需要的寫作能力相差太遠,有些教材所選內容難度超出高職學生的認知水平,造成學生盲目背了一些范文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是提高寫作能力;教材編排體例中沒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及職業素質培養,與高職培養目標不相吻合;教材編寫者的編寫能力及出版社校對質量要求降低,造成教材語言質量下降,甚至出現誤導現象;因為沒有一本教材適合某一專業學習,結果是教師在講授時要臨時填補許多材料,一本厚厚教材的使用率并不高,學生對花了教材費卻沒有使用太多內容不滿。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及使用者對教材的評價及看法,現提出高職高專寫作教材的編寫設想,謹供廣大英語教師及教材編寫者們商榷。

3 . 高職寫作教材改革建議――以認知加工理論為指導

3 . 1 費厄斯坦理論

費厄斯坦(R. Fuerstein)是二次世界大戰后以色列國的締造者之一,也是心理學和教育學家,他的學說來源于猶太移民兒童教育的實際工作,在猶太兒童蒙受巨大的精神創傷、學習能力受到損害情況下,費厄斯坦及其合作者提出了認知地圖(cognitive map)概念,及中介作用理論(theory of mediation),在解決學習者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和困難時,費厄斯坦提出了學習增進工具(instrumental enrichment)來解決這些困難。費厄斯坦認為認知地圖是一個表達智力行動的重要參與因素的模式,認知地圖的7個因素是:(1)智力行動所圍繞的整體內容;(2)智力行動的表達媒體或語言;(3)智力行動的復雜程度;(4)抽象度,即完成智力行動的速度和準確度;(5)效率,即完成智力行動的速度和準確度;(6)認知運作形式,如辨識、分類、排序、比較等等;(7)認知運行步驟。

費厄斯坦又提出了認知運行步驟的三步論:第一步,學習者必須選擇、收集、吸收適當的信息,此為輸入;第二步,學習者須以某種方式對輸入的信息加以處理和利用,此為精細加工;最后,學習者需要將某種信息或自己的理解與發現恰當地表達出來,此為輸出。在這三個階段中均可能出現問題和困難,而這些困難可以通過使用他的學習增進工具得到解決。學習增進工具(instrumental enrichment)可以用于各種學習者。這套工具系統包括分析性感知、空間定向、比較等14個工具。每一個工具配有一系列難度漸進的任務。通過變化內容、語言表達、抽象度和認知操作形式等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習者進行越來越復雜的思維,教師所起作用是中介作用。費厄斯坦認為:語言學習任務不僅應有意義,而且應有教育的目的或價值;要使活動具有教育目的,就應使活動與學習者個人相關;還應能發展思維能力。用學習增進工具則可以幫助學生既發展語言又發展思維。

3 . 2 教材改革建議

3.2.1 編排體例建議

根據學習增進工具理論,在編寫教材時首先打破寫作理論在先、范文在后的傳統編排體例,將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成若干個工作任務,教材的體例編排要體現“幫助學習者完成任務時提供一個具有內在一致性和有實用性的工作模式(provides a coherent and carefully workedthrough model with concrete practical outcomes for the teacher in terms of designing tasks and helping learners with their learning)”(Feuerstein et al. 1980, 1991)原則,每一個學習情境(learning situation)(注:本文所指的是學習情境,而不是某些教材中的學習情景)的設計要體現一個完整的工作模式,并呈現由簡單到復雜或并列與包容的關系,在設計內容時既要考慮到培養學生基本的職業能力和可拓展性、可遷移的能力,又要考慮培養學生越來越復雜的思維。學習增進工具理論要求:“語言學習任務不僅應有意義,而且應有教育的目的或價值;要使活動具有教育目的,就應使活動與學習者個人相關”,因此,每個工作任務或項目的內容具有內在聯系,把具有某些共性又能共同處于某種情境的應用文編排在一個單元。同一單元所述內容盡可能務實和互相呼應,每部分后面的習作練習要設計成具有針對性的技能訓練題,訓練內容以學生學習和工作需要為線索編排順序,以項目和任務為載體,例如:編寫商務英語寫作教材時可從某個大學生的畢業求職文書開始設計,以商務助理到外貿業務員崗位調動經歷為中心,以就業崗位工作任務及工作崗位變動和提升為線索,一步一步,由淺入深,有故事情節和工作情境,建議把對應崗位的工作內容分五個進程體現,即求職應聘篇(求職信、個人簡歷),商務交際篇(邀請函、祝賀信、感謝信),事務處理篇(通知、備忘錄、商務報告、會議紀要),對外宣傳篇(名片、公司簡章、推銷函),業務磋商篇(詢盤、發盤、還盤、下訂單、擬訂合同)。這樣編排的體例就能夠體現費厄斯坦的學習增進工具理論。

3.2.2 單元內容建議

在本文3.1費厄斯坦理論中,已經詳細敘述了費厄斯坦認知運行步驟的三步論概念。在這里建議教材編寫可以根據三步論設計單元內容。

在Part I中設計學生選擇、收集、吸收與寫作主題內容相關的信息訓練環節,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有利于學生相互溝通、合作學習,也提高未來的職業能力。Part II中,設計學習者對收集的寫作資料及信息進行精細加工,也就是圍繞寫作主題組成句子或段落訓練環節。Part III中,設計學習者圍繞寫作主題,將句子、段落組織成語篇的環節,也是語言輸出。當所有前期準備寫作階段完成后,在Part IV中,給出范例,讓學習者在自我認知中提高能力。最后,還要設計出與未來工作崗位相關的寫作實踐訓練任務,以實現費厄斯坦的“語言學習任務不僅應有意義,而且應有教育的目的或價值”。而寫作理論部分應放在每個單元后,寫作理論教學采取“重點講授”原則,可放可收的靈活教學,引導教師在“模擬情境”中重練不重講,其作用只是中介主導作用,而不是教學主體。

實用文體寫作教程范文4

關鍵詞:顏氏家訓 文章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作文教學

《顏氏家訓》是封建士大夫階層訓誡子孫的家教范本。雖受時代限制,《家訓》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帶有忠君色彩的封建落后思想,但其包含的作文教學理論在新課標實施的今天仍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值得被繼承和發展。

一、創作主體:嚴謹為文,天賦至上

寫作在理論研究中常被看作一種實踐活動,“由主體、客體、載體、受體四個部分組成,缺一不可”[1]。寫作主體是指在寫作過程中創造文章的主體,寫作主體的精神氣質和人格品位必然會對寫作產生重要的影響。

《文章》認為寫作主體必須具備嚴謹為文和明哲保身的意識,若恃才自傲,就會得到不好的命運?!扒恫艙P己,顯暴君過;宋玉體貌容冶,見遇俳優;東方曼倩,滑稽不雅;司馬長卿,竊貨無操……”[2]若過分夸耀自己作品的言辭精妙,甚至在文章中諷刺別人,就會招來禍患。事實上顏氏之所以對寫作主體提出這樣的要求,是有其時代背景的:顏之推生于亂世,“自春秋已來,家有奔亡,國有吞滅,君臣固無常分”[3],飽經戰禍之苦的他深知生存的艱難,自然會擔心子孫后代因文章遭遇不測。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也是提倡嚴謹為文的。首先,“嚴謹為文”始于語文思維模式的培養。新課標要求“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4]。要“寫”得嚴謹,首先就要“想”得嚴謹。其次,“嚴謹為文”具體表現為行文準確,思想健康。這一點與當下的作文評價標準相吻合。與新課標配套的《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就要求學生的作文要“符合題意,符合文體要求,感情真摯,思想健康,內容充實,中心明確,語言通順,結構完整,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這就說明,寫作不得隨意,行文要嚴謹,要講究基本的規則。

明哲保身的思想不適用于現代的寫作教學。課程改革后的作文教學是為了引導學生合理地表達自我:“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并且抵制抄襲行為。”[5]一味地規避矛盾也不利于學生的人格發展。

《文章》還強調寫作主體的天賦是寫作的前提。顏之推認為做學問的人有聰明和遲鈍之分,他們寫的文章也有精巧和拙劣之分。“駑學累功,不妨精孰,拙文研思,終歸蚩鄙。”[6]缺乏天分之人,不必勉強去寫文章。這種觀點在當時文壇上是很流行的。曹丕在《典論?論文》中也表明寫作需要特殊的天賦才能,這就是“氣”:“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7]。天賦至上的寫作主體觀是由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所決定的。當時的人才選拔依據是門第,“士族享有受教育的特權和優先選官的特權”[8]。不同于后世寒門學子尚有科考為官的希望,南北朝時期,文章的好壞并不能直接改變讀書人的命運。若無天賦,專攻他法謀生也是不錯的選擇。

天賦至上論并不適合現代作文教學。因為現代作文教學的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盵9]?,F代的教育理念是培養人的能力,發展人的綜合素質。教師應當本著教育公平的原則,既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又應當重視學生的特質,因材施教。

雖說顏之推的寫作主體觀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文章》所倡導的寫作主體應該主動學習主流道德,提高修養,增長學識,做到高瞻遠矚,心懷天下的思想傾向,是符合現作觀對于寫作主體的要求的。新課標在課程的實施建議中反復強調寫作是交流和表達的方式,是認識世界和自我的方式。因此,教師應當在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和創造力,以此擴展學生認識世界以及認識自我的途徑。在此過程中,教師更應重視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

總之,我們要辯證吸收《顏氏家訓》中的寫作主體觀。

二、寫作方法:明辨文體,修辭為輔,心懷讀者

《文章》的寫作方法觀涉及文體意識、文辭修飾以及寫作主體的讀者意識。

首先,顏之推擁有清晰的文體意識。他認為文章分類始于《五經》,后世的詔命策檄,序述論議,歌詠賦頌,祭祀哀誄,書奏箴銘等都是由《五經》演變來的?!段恼隆钒盐恼路譃閮深?,即立足于實用的“朝廷”“軍旅誓誥”和立足于審美的其他文本。顏之推重視前者,因為前者能“敷顯仁義,發明功德,牧民建國”[10]。據《勉學》分析,當時社會風氣不佳,作為官吏主要來源的貴族子弟不學無術,他們檐車隱囊,生活奢侈,一旦親族,就徹底成了廢物。而有“藝”者,可以憑自身技藝在亂世里安身立命。因此,顏之推鼓勵讀書人將讀書看作一門可以謀生的技藝?!渡鎰铡分幸蔡岬綄W習和社會生活脫節的現象。因此,《文章》強調實用是為了迎合時展的趨勢,而在寫作前辨明文體,則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寫作。

現代作文教學經歷過一個“淡化文體”的階段,批判教材開啟了“淡化文體”之門。20世紀80年代的高中教材就以文體組元。到了90年代后期,這套教材遭受了強烈的社會批評。因為這種做法雖有利于訓練學生的基本寫作技能,但有過分重視文章技能,扭曲作文教學的本質之嫌。過度重視行不通,那么只有“淡化”。1988年的高考作文就提出了“文體不限”,而后出現的“話題作文”更是解除了“文體”對學生作文的限制。于是,越來越多的“四不像”作文出現了。所以從長遠角度看,“淡化文體”不利于學生學習寫作。當代的作文文體觀是“淡化文體”,而不是“淡化文體意識”,基本的文體意識必須貫穿在寫作的主題、題材、構思、語言中?!坝洈⑽?、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是為了便于教學對文體所做的分類,而不是具體的文體”[11]。結合《文章》的經驗,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需要,逐步培養學生的文體觀念。只有在學生寫作前教會他們明確文體,學生才能更好地表達自我,與人交流。從“新材料作文”的流行趨勢來看,文體意識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應對考試。

在文辭修飾方面,《文章》歸納了“皮膚冠冕”說和“古今本末”說?!捌つw冠冕”說是指文章以義理為心腎,以氣韻為骨,這些是文章的內在部分;典故和華麗的語言則是文章的皮膚和冠冕,這些是文章的外在部分?!肮沤癖灸闭f是指“以古之制裁為本,今之辭調為末”[12]。顏之推認為寫作時,古人的體制格調和今人文辭音調都要學習,不可以有所偏頗。顏氏反對當時文章的浮艷之風,但重典故詞藻的浮艷文風已成“時俗”,不可能輕易地被廢除。況且當時文章有音律和諧、章句對偶、避諱得宜的長處;古人文章雖在遣詞造句方面體現出了簡約質樸的風格,但失之嚴密細致。于是顏之推兼取古今文章之優點,作“本末之說”。

新課標的亮點之一就是將寫作教學的要求分段歸納為“寫話”(一、二年級),“習作”(三年級)和 “作文”(初中),這是為了“反對部分學校教學中大搞‘提前量’的做法。寫話是“寫心中的話,寫想說的話”[13];習作強調的是語言素材的積累以及書信交流能力的提高;到了作文部分,寫作才強調語言表達的豐富性。新課標的寫作訓練,鼓勵學生逐步提高。這,給了教師兩點啟示:其一,在不同的寫作階段引導學生借鑒合適的范文,可以使學生取長補短,樂于嘗試;其二,選擇范文時應借古鑒今,不得私美。

“讀者意識”是一個文藝界的經典命題?!敖邮苊缹W”認為文學批評應該指向讀者,朱自清先生也曾表示寫作練習可以沒有假想的老師,但不可以沒有假想的讀者。而現代語文教育中對于寫作的定位是培養學生具備適應生活需要的寫作能力。因此,只有在寫作前先明確文章的讀者群,才能寫出符合實際需要的文章。

《文章》的讀者觀念是“心懷讀者”:“學為文章,先謀親友,得其評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師心自通,取笑旁人也?!盵14]寫作時,先與讀者交流,充分考慮他們的閱讀心理、審美習慣和認知水平,然后動筆,可謂善矣?!跋戎\親友”更體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作文訓練不應當只局限在學校,更應當重視課外。家庭環境與光怪陸離的社會環境相比,更傾向于為生活經驗不太豐富的學生提供較為健康的、較易獲得的教育資源。在“寫話”和“習作”階段,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文章和家人分享,這樣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有利于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在“作文”階段,教師應該提醒家長與學生保持交流,這樣可以及時發現學生作文中的不良思想傾向,也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配合得更為密切,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評價標準:地域差異,字樸句實

寫作評價是寫作學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顏氏對這個問題提出了頗具新意的看法,即文章的鑒賞風格和方式具有地域性差異。字樸句實是顏之推推崇的審美方式。

寫作評價具有地域差異是習慣使然,也是政治使然。首先,是否接受他人意見的評價觀就具有地域差異?!敖衔闹?,欲人彈射……山東風俗,不通擊難”[15],江南地區的人寫了文章后,希望得到別人的批評,會主動修正文章中錯謬之處,而山東地區的人則不然,這也佐證了“嚴謹為文”的重要性。其次,南北文壇的審美觀并不同?!段恼隆分杏涊d了“蟬躁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例子。南朝文人十分贊賞這句詩,甚至認為沒有比這更好的了;而北朝才俊卻認為這根本不能被稱作詩。事實上,輕視北朝文學是帶有政治色彩的必然趨勢。在《洛陽伽藍記》中,陳慶之醉后吐露了輕視北朝文學之語,蓋“正朔相承,當在江左,秦皇御璽,今在梁朝?!盵16]政局不穩,兼之文人的地域流動性,南北文章之正統之爭、高下之較存在著極大的主觀色彩,實在難有定論。

新課標關于寫作評價的審美差異提出了三個解決方法。首先,正視創作主體的地域差異,作文課要自我調節?!耙M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不斷地自我調節、更新發展”[17];其次,關注因個體差異而引發的學習需求差異,努力開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最后,應該設立多樣化的評價標準,“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18]。課程標準的改革通過不斷自我調整以促進教學,順應時展,而新課標更在固有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新的設想。

文章評價標準雖有地域差異,但《家訓》所認可的審美標準是固定的,即沈約的“三易”說:“易見事”“易識字”“易讀誦”。好文章,用典要明朗,不過度使用生僻華麗的字詞,注意節奏和平仄的搭配?!段恼隆吩谟玫浞矫嫜a充了“三易”說:首先,用典要用合適的典故,不能用錯典故。諸如“破鏡賦”“敬同”“恒山之鳥”之類的例子,若使用不當,會使得整個文章顯得可笑。其次,用典還不能背離文章的文脈,切勿善惡通篇。如《齊謳篇》前半部主寫山川秀美,民風淳樸,后半篇卻用典來鄙薄山川,這使文章文脈不順。而追求文章音韻之美,對于作文學習的初學者來說,要求過高,沈約的“四聲八病”說也曾為人詬病。所以,現代的作文教學應強調句子的通順,反對矯揉造作。新課標的作文教學的目標之一是鼓勵學生在學習寫作時寫真話,寫實話,寫心里話,因此,在現今的作文教學中有必要回溯古人的“三易”之法,使作文教學真正地為培養學生能力、提高語文素養服務。

《顏氏家訓》是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專著。除了上述歸納的方法,《家訓》還提出了其他可供借鑒的教學原則。比如“博專結合”,教師既要鼓勵學生閱讀與課程有關的專業書籍,又要廣泛地閱讀對學習有幫助的其他書籍,以積累更多的作文素材;比如學生學習的態度要謙虛,學習的動機要純正,不然就是“為學自損,不如不學”,寫作更是如此;比如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到“勤學”和“博思”相結合,既要刻苦學習,又能對學習的內容和方法有所反思,這樣才能提高作文學習的效率。這些教學原則都是古人讀書治學的優秀經驗,教師應當在實踐中用好這些方法,以促進教學。

注釋:

[1]鄔乾湖:《當作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頁。

[2]檀作文譯注,顏之推:《顏氏家訓》,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41頁。

[3]檀作文譯注,顏之推:《顏氏家訓》,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50頁。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4頁。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15頁。

[6]檀作文譯注,顏之推:《顏氏家訓》,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48頁。

[7]李道榮:《中國古作學概論》,鄭州:文心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頁。

[8]孫培青,杜成憲:《中國教育史》,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129頁。

[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15頁。

[10]檀作文譯注,顏之推:《顏氏家訓》,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41頁。

[11]曾祥芹:《曾祥芹文選》(上卷),《實用文章學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89頁。

[12]檀作文譯注,顏之推:《顏氏家訓》,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55頁。

[1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6頁。

[14]檀作文譯注,顏之推:《顏氏家訓》,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49頁。

[15]檀作文譯注,顏之推:《顏氏家訓》,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59頁。

[16]曹虹今譯,王伊同英譯,[北魏]楊f之:《洛陽伽藍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144頁。

[1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3頁。

實用文體寫作教程范文5

關鍵詞:四字詞語;科技英語;翻譯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08-0317-02

四字詞語是漢語言中的精華,因其本身言簡意深、節奏明快、句式整潔、音韻悠揚等特點廣為流傳。而科技英語作為英語語言中一種常見的實用文體,主要以嚴謹準確、邏輯性強等特點著稱。在進行科技英語翻譯實踐時,如能結合相關理論合理運用四字詞語,勢必給譯文增添不少光彩。

一、四字詞語特點

四字詞語是漢語文字中的特色,種類繁多,并且很多詞語背后都帶有典故,增加了人們對其詞語的探究性。四字詞語無論在句式的運用上還是在整體文章的運用上都能起到生動、傳神的效果。具體來說,四字詞語具有幾大特點,具體包括:簡潔干練、音律和諧、意味深長等。

二、理論分析

(一)韓理德的功能語言理論

韓理德是倫敦語言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功能語言理論是從社會功能角度對語言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在韓理德看來,語言是由三個層次的符號系統構成,包括語義系統、詞匯-語法系統,和語音系統。每個系統都是一個意義潛勢系統,是選擇的范圍,每個層次依次在下一個層次中體現,語音層體現語法層,語法層體現語義層。理解原語的關鍵在于理解系統中的語義層。語言的功能可以歸為三大類:概念功能、人際功能、語篇功能。這三種功能必須通過具體的語義系統得以體現。韓理德認為,在英語中這三種功能的體現形式為:1、及物系統 。2、語氣系統、情態系統。3、主位系統、信息系統和銜接。這些系統要通過更加具體放入語義系統表達。在翻譯時要對原文的功能系統做準確的解讀,再進行翻譯。

(二)奈達的“動態對等”理論

奈達是翻譯研究界無法跨過的高山,其主要貢獻在于以一種新的姿態對待不同的語言和文化。他認為,任何語言表達的東西都可以用另外一種語言同等表達出來。其“動態對等”翻譯理論主要是指,從語義到語體,在接受語中用最貼切最自然的方式對等再現原發語的信息。翻譯過程要著重原文意義和表述內容,無需拘泥于形式。

三、四字詞語在科技英語翻譯中的應用

四字詞語具有的各種優勢,如果能在翻譯時恰當使用,將使譯文大為出彩。由于漢語和英語這兩種語言存在巨大的文化差異,所以在翻譯時要靈活變通,采取適合的、相應的翻譯策略,而不是簡單的生搬硬套。要在保證原文的真實信息的同時,結合相應的漢語文化環境,翻譯的內容要符合中國人的思維邏輯,理解方式。

根據美國翻譯家奈達的理論,譯文和原文在意義上要求對應,但在形式上可以不用對等。在翻譯時,要深刻理解原文的意義。理解原文的技巧,根據韓理德的功能語言理論,要深層剖析原文的三個系統,語義系統、詞匯-語法系統、語音系統。從原文出發。尋找合理的翻譯方式。在科技英文翻譯時,英語中的單詞、詞語、句式都有可能用四字成語表述出來。

(一)英語短語的翻譯

這主要在英語的名詞、形容詞、副詞、動詞等語言中運用的比較多。如:

The phase 2 extension became available for use in March 1991.Ulike phase1,phase 2 laboratories and offices were designed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This unique feature posed a major challenge in network capacity planning the bandwidth requirement would likely be higher,especially in laboratory areas.

第二階段為應用提供可靠保障的擴建工程開始于1992年3月。有別于第一階段的是,第二階段中實驗室和辦公室是為教學和研究工作所設計的。這個獨一無二的特點,在網絡容量規劃中構成了重大挑戰―對帶寬的要求可能更高,特別是實驗室領域。

根據功能語言學的理論,概念功能主要是用于描寫人物、事物、事件以及事件的狀態等。韓理德認為現實是由過程本身、過程的參與者以及過程所處的環境三個部分組成。過程可以分為六種。在相同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不同的時態、主體等手段來表現不同的狀態。在翻譯時,要綜合考慮三種成分,對于不同的的過程,要有相應的側重點。在本段英文文獻中,結合語境,重點是要強調實驗室和辦公室是為教學和科研工作設計的這一特點,unique如果翻譯成獨特的,就缺少了它唯一性的特點,所以用四字詞語,獨一無二的翻譯法既反映了它的獨特性,又體現了它的唯一性。對文章重點的把握準確到位。

(二)英語短語的翻譯

英語中的介詞、副詞、不定式短語等多可以翻譯成四字成語

So in this sense the universe is intractable,astonishingly immune

to any human attempt at full knowledge.We cannot on this level understand a grain of salt,much less than the universe.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要了解宇宙是很棘手的,對于任何飽學之士也不例外。

從這個層面上講,我們不能了解一粒鹽,對宇宙的了解就更是知之甚少。

語言具有美學功能,它的美學功能主要體現在文字的表現形式上,它作

為一種信息符號,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傳播信息。在進行科技英文翻譯時,既要保持原文的整體意思。四字詞語的恰當運用,不近能使原文自然貼切、而且能使文章文采飛揚。

(三)英語句式的翻譯

It(jelly)is a popular food because of the fact that it’s good,it’s sweet,and it’s simple to make―doesn’t take a rocket scientist to put it together.

果凍仍然是一種倍受歡迎的食品,因為它不僅外形美觀、味道可口,而且制作簡便,并不需要什么高科技人員才能弄出來。

奈達的“動態對等”理論強調可以動態對等的類似對比。進行抽象化或者對等化的對比。以一種最自然的方式重現原文的內容。“重視意義,而非形式”在科技英文翻譯時,用四字詞語來表述,既保持了科技文精簡嚴謹的特點,又提高了文章的整體寫作水平。

四、結束語

在進行翻譯時,韓禮德的功能語言理論強調要綜合運用語言三個層次的符號系統,包括語義系統、詞匯-語法系統,和語音系統。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翻譯。奈達的“動態對等理論”強調翻譯要注重意義,而非形式。主張在形式上靈活變通。本文結合具體事實,了解到英語中的詞語、短語、句式、習語都可能用四字成詞來翻譯。四字詞語的應用既能保持科技文體,干練、嚴謹的特點,也能增強文章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賈柱立.實用英漢翻譯基礎教程.[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

[2]辛凌.大學英語實用翻譯教程.[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

[3]石春讓,覃成強.四字詞語在科技英語翻譯中的應用[J].外國語文(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11,27(2).

[4]張慧霞.解析四字詞語在科技英語翻譯中的應用[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2(6).

[5]周曉玲,卡力貝努爾?木臺力甫.淺論科技英語翻譯中四字詞語的合理應用[J].金田,2013(8).

[6]林克難,籍明文.應用英語翻譯呼喚理論指導[J].上海科技翻譯,2003(3).

實用文體寫作教程范文6

關鍵詞:數字化資源庫;高職英語教學;應用

高職院校要實現英語教育的信息化,以網絡和計算機為代表的硬件是基礎,以數字化教學資源和網絡教學平臺為代表的軟件是關鍵,其中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和應用是核心。數字化資源庫中的資源不但信息量大、易傳輸,便于教學,而且集音像、圖片、文字、動畫于一體,使語言學習變得豐富多彩、形象具體。數字化資源庫應用于高職英語課堂教學、自主學習和課外活動,能夠改變教學模式,實現學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吸收”的轉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數字化資源庫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精讀課中的應用

英語精讀課旨在培養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語言綜合能力,是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在建設英語數字化資源庫時,要建設與課程和教材配套的課程資源庫。精讀課的課程資源庫包含課程文檔和課件視頻兩部分:課程文檔有課程大綱、教學計劃、各單元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內容詳細的電子教案;課件視頻有每個教學單元的課件、MP3格式的課文音頻以及其它與教學相關的英語音視頻等[1]。教師要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庫中的圖片、文本、課件、音頻、視頻等課程資源,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讓資源庫為課堂教學服務。

以《實用英語綜合教程》(Book l)中的Unit 2“Rock and Roll”為例,教師提前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包括閱讀課文、聽課文音頻、了解文章大意、查閱所涉及的新詞匯和短語。在導人時教師先播放一段邁克爾?杰克遜演唱會的視頻,讓學生對搖滾樂有個感性認識,然后再聽英國的甲殼蟲樂隊的作品及國內崔健的歌曲,以了解搖滾樂的特點及國內外的搖滾樂發展現狀。課文學習可采用篇章教學法,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每段的中心句(topic sentence)、各段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而理清文章的結構,了解文章的主題(theme)。接下來學習語言知識點,可以播放課件,著重講解重點詞匯、習慣用語、固定搭配以及俚語等[2],要求學生掌握。在講解課文中關于美國的藍調、鄉村音樂時,教師播放一些歌曲如約翰?丹佛(John Denver)演唱的Take MeHome,Country Roads等;講述貓王的生平時,教師可展示一些貓王演唱會的圖片、視頻片段及歌曲如Love Me Tender的音頻文件等。課文串講完畢,則讓學生做課后的閱讀練習以及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然后可安排一些課堂活動如復述課文主要內容或要求學生就課文內容進行小組討論等。這樣,精讀課就不再是單一枯燥的課文閱讀和知識學習課,而成為能夠調動學生視、聽、說各種感官,集音樂欣賞、文化了解、知識吸收、活動參與于一體的語言活動課??傊ㄟ^恰當地利用課程資源庫中的資源,教師可以寓教于樂,圓滿而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在聽說課中的應用

聽說能力的培養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聽”是“說”的基礎,“說”可以促“聽”,把“聽”和“說”結合起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聽力資源庫是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梢栽诼犃Y源庫中建音頻庫、視頻庫,必要時配備文本、圖片、動畫等,并將其中的聽力資源分級以方便不同水平的學習者使用。口語資源庫中的資源應圍繞口語教材或會話主題(如問路、購物、旅行、就餐、求職等)進行建設,口語資源也可以分級,如有配套的音視頻供觀摩則更好。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數字化資源庫中的英語教學資源,采用多種教學模式,來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采取以“聽”為主、以“說”為輔,或以“說”為主、以“聽”為輔的教學方法。在時間的安排上,教師要把握兩個“三分之一”的原則,即“主”的時間占三分之二,“輔”的時間占三分之一;嚴肅聽說內容占三分之二,休閑聽說內容占三分之一。

以《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Bookl)的Unit3為例,在進行聽力部分(關于問路)的教學內容時(以高職院校兩節課連排,時間90分鐘為例),可以調取資源庫中的相應聽力資源,先讓學生聽教材內容并完成練習,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對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并給予一些聽力方法上的指導(這部分即以“聽”為主的部分占三分之二時間,40分鐘);然后教師把關于問路的英語表達法和常用句型總結出來,可能時輔之以圖片、視頻等,讓學生掌握并進行對話表演或練習(這部分即以“說”為輔的部分占三分之一時間,20分鐘)。在完成教材學習內容(即嚴肅聽說內容共60分鐘)后,教師留出30分鐘的時間進行休閑英語學習。教師根據學生的聽力水平從資源庫中選取一段大約5、6分鐘的英語視頻(如最新的英語動畫片《冰雪奇緣》等)播放,第一、二遍可以帶英文字幕,教師對其中的生詞進行講解或要求學生查閱。當學生能夠理解并看懂后可以播放第三、四遍,這時要不帶字幕的,以訓練其聽力。當學生看沒有字幕的影片也可以聽懂時,教師可利用剩下的約5、6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把影片的內容試著用英語復述出來。通過這種方式,不但使“聽”、“說”結合,而且實現了講練結合和勞娛結合,能夠消除學生在單一學習模式下的倦怠,提高其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在寫作課中的應用

英語寫作資源庫包含三個寫作資源分庫:普通寫作資源庫,介紹普通的記敘文、說明文及議論文的寫作;學術寫作資源庫,針對高職院校課程和科研的學術寫作,如畢業設計、學術論文等;實用寫作資源庫,各種實用文體,如信函(申請信、邀請信、祝賀信、感謝信、介紹信、求職信等)、留言、便條、通知、名片、傳真、請柬、海報、啟事、廣告、簡歷、說明書等的寫作。每個寫作資源分庫中不但下設范文庫,為學習者提供本族語文章及中國學生的優秀習作;還有語料庫,包含各種文章中常用的詞語、表達法和句子;寫作知識庫,介紹各種語言知識、主題知識,文體的寫作格式和要求等;寫作練習庫,其中要有各種練習如改錯練習、寫作練習及其參考答案供學習者使用。資源庫應用于寫作教學,能為課堂貯備豐富優質的信息資源,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語言輸入。

以西方國家最常用的感謝信(letters of thanks)教學為例,英語教師可采用英語范文仿寫法,即從仿寫到原創、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其信心[3]。教師從范文庫中選取幾篇典型的英文感謝信,讓學生了解一下其形式和內容,指出感謝信的使用范圍――當西方人收到朋友贈送的禮物,得到別人的幫助,受到盛情款待時,除了當面致謝,他們還會寫信以表謝意。教師首先啟發學生從范文中總結出感謝信書寫的三個步驟:表達感激之情并說明原因;詳述對方給予的幫助;再次表示感謝并表達回報的愿望。接下來從寫作語料庫中調出英文感謝信的常用句式并要求學生掌握:Thank you very much for…,Iamwriting to express my thanks for…,l am writ-mg to show my sincere appreciation for…(開頭常用).I must thank you again for your gener-ous help,I am most grateful for your gift,Ifeel most obliged to thank you once more(結尾常用)。最后教師從寫作練習庫中尋找一兩個作文寫作練習,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進行英文作文仿寫或原創。當作業完成后老師可以選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文請學生參與評改或評講,以激發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和興趣;同時將一些典型的錯誤句子等收集起來供學生參考借鑒。

二、數字化資源庫在高職學生自主學習中的應用

要真正實現英語教學的信息化,高職院校除了要建設英語數字化資源庫,還要構建網絡教學平臺;只有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利用數字化資源庫和充分發揮計算機網絡輔助英語教學的優勢。網絡教學平臺是一個能夠為師生提供集學習、答疑、作業、考試等教學任務于一體的虛擬空間[4]。作為一門公共課,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課堂教學普遍存在課時少、所授信息量有限等缺憾,而有了數字化英語資源庫和網絡教學平臺,學生就能便捷地獲取學習資源,在方便的時間和地點進行自主學習,不但使學習活動從課堂內延伸到課堂外,保證了學生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而且有利于學生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英語教師可以根據需要把某一門或某幾門課,或者某門課程的部分內容制作成網絡課程到教學平臺上的課程資源庫中,并設定其開放權限。學生選取該門課程后,可以通過各個單元或章節的教學視頻、教學課件、聽力音頻、文本圖片等資料等進行學習,然后可完成相關的練習。師生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收發學習資料,也可以完成網上作業的布置、提交和批改。教師在線輔導時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加以指導,也可以了解學生作業情況并給出每次的作業成績,還可以開發試題庫,為學生提供在線測試。學生完成一定學時的學習后,綜合其平時的作業成績和期末的在線測試成績,系統可以自動生成該門課程的最終成績。這樣某些英語課程和教學內容不需要納入課堂教學安排計劃,就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獲得相應的學分。這種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和資源庫自主學習課程的模式既節約了課堂教學資源,又能使學生根據各自的水平合理地安排學習進度,具有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優勢。

三、數字化資源庫在英語課外活動的應用

英語課外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營造良好的氛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高職院校負責英語教學的部門可以組織一些社團如英語沙龍、英語俱樂部、演講協會、翻譯協會、戲劇協會等,并以這些社團為依托定期舉辦各種活動如英語比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英語口語比賽、英語演講比賽、英文書法比賽、英語翻譯比賽、英語寫作比賽等)、英語講座、英語技能培訓、英語夏令營、英語文化藝術節(講英文故事、朗誦英文詩歌或散文、唱英文歌曲、做英語游戲、英語知識搶答、表演英文小品或短?。┑?。數字化資源庫能為高職院校的師生開展英語課外語動提供充足的資源基礎,如資源庫中的口語、翻譯、寫作和競賽材料能夠在賽前供教師進行培訓和學生進行練習;資源庫中的講座、演講、歌曲和影視資料可供師生在舉辦各種活動時進行觀看、學習和模仿。而在舉辦這些課外活動時,組織者可以把整個活動的過程完整地錄制下來進行保存,事后對這些視頻進行編輯,必要時加上中英文字幕等,然后選擇其中優秀的部分放入英語數字化資源庫。這樣,資源庫為課外活動提供了資源,同時,課外活動也為資源庫積累了資源。

在進行英語短劇表演時,指導教師可從數字化資源庫中直接調取英文劇本,或者把英語影視中一些適于表演的場景的對白提取出來改編成英文劇本,也可以從資源庫和網絡搜集相關資料自己編寫英文劇本。選擇、改編或編寫劇本要注意語言難度適中、通俗易懂,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和表演;主題鮮明、健康向上,這樣能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其綜合素質[5]。以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為例,在確定了劇本之后,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收集相關的中英文資料,如莎士比亞的生平、《威尼斯商人》的中英文譯本、電影及評論等;然后通過朗讀、討論來讓學生了解、體會、分析劇情和人物。在對內容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排演劇本。首先要排除語言障礙,對一些較難的和易讀錯的單詞進行識別和糾音,要求學生朗讀和背誦臺詞;然后通過聽錄音和看視頻來體會故事情節和人物特點,如Shylock的貪婪、可悲,Antonio的鎮定、無畏,Portia的機智、堅定;最后學生通過模仿和自己的創造性發揮,用語言、動作、表情,加上服裝、道具、場景、音樂的配合,最終把劇本再現出來。英語表演不但能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訓練學生的英語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應該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挖掘整合校本及網絡教學資源,加快英語教學資源庫的網絡化、數字化建設,給廣大師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和教學環境;英語教師則要有效使用數字化資源庫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教學資源,認真設計課堂教學,精心組織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苦學”為“樂學”,培養他們的英語自學能力和應用能力,從而提高高職院校的總體英語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淑敏,基于網絡教學平臺英語課程資源建設與應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15).

[2]林英,英語精讀課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篇章教學[J].人力資源管理(學術版),2009,(12):82-83.

[3]陳桂花,大學英語寫作綜合教學模式探索[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20):59-6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动漫 | 亚洲欧美日本综合 |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 久久精品免费 |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 aa级毛片 | 欧美综合国产精品日韩一 |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日韩视频网址 | 欧美阿v高清资源在线 |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在线国产视频观看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7 |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欧美在线 | 一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 国产高清不卡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国产三级 | a级爱爱视频 |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 | 日韩欧美制服 | 青草九九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噜噜噜 | 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久久久久 | 日韩在线激情 | 国产短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在线播放 | 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 |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