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父母自我總結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父母自我總結范文1
失敗,是否是個令人討厭的字眼?不是的。但是,為什么有人見到它就會哭,會感到害怕,會感到恐懼,會感到不知所措……
“人生的挫折是難免的”在這個世界上有誰沒有經歷過失敗?失敗,怕什么?有它的存在,你一樣要生活,為何要為一次的失敗便一蹶不振?這樣的話不如你開開心心地生活,勤勤奮奮地學習,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件事。為何要為失敗而感到害怕?感到憂愁呢?憂愁有用嗎。?憂愁只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煩惱,讓我們一事無成,如果是這樣不如讓我們勇敢地面對這一切,勇敢地站起來,重新開始。正所謂:憂愁無補于事,還是面對一切吧!
雖然你失敗了,只要你勇敢地站起來,勝利還是屬于你的。一次的失敗并不代表你永遠的失敗。失敗固然讓人傷心,讓人難過,但是只要你懂得怎樣從失敗中走出,懂得怎樣拿出百倍的信心戰勝失敗,讓失敗因你而害怕,不是讓你因失敗而害怕,我相信勝利還是屬于你的。
有時,失敗也是一種動力,一種不可多得的動力。記得一次,我因數學考試失敗了,當時的我總覺得很無助,很沒有用,也哭過很多次。回到家里,體會到父母對我的好,突然間有種心痛的感覺,我發現父母的臉上添加了幾道皺紋,頭上的頭發也多了幾根白發,那刻讓我感到心痛又自責。從此以后我就開始努力地學習,絕對不再讓父母失望。后來,自己靜下來總結上次的教訓,把這些失敗的原因牢記在心,警告自己不能重新再犯這種的錯誤。經過下半學期的努力,在期末試我終于取得了優秀的成績來報答父母。
父母自我總結范文2
關鍵詞:自主學習 探究學習 合作學習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得到發展的,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課堂教學應該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主陣地。所以教師今天必須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下面我粗淺地談談在教學方法上的一點認識。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相對的是“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他主學習”。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學習概括地說,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行為注意心理學家認為,自主學習包括三個子過程:自我監控,自我指導,自我強化。如果學生在學習活動之前自己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作為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做出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后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那么他的學習就是自主的。要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就必須最大可能地創設讓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的情境與氛圍。
筆者對120名七年級學生在這方面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在回答①“有沒有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計劃?”A.有(占28%);B.沒有(占63%);C.不明白什么意思(占20%)。②在回答“覺得訂一個學習計劃重要嗎?”A.重要(占90%);B.不重要(占3%);C.不知道(占8%)。由此可見,學生也知道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的重要性,就是沒有這樣概念,這一點必須由老師提出一定的合乎學生實際情況的要求。在回答“如果一個人在書房里學習,你能集中精神不開小差嗎?”A.能(占21%);B.不能(占22%);C.有時能有時不能(占56%)。說明七年級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根本不夠,這時候應該由父母幫助孩子做好自我監控。另外,老師也應該做好有關的引導工作,例如,預習前應該明確目標,可以提出一兩個爭論的問題,不然學生在預習中根本不知道要學什么東西。比如:“§1.5生活中的平面圖形”可以事先讓學生在父母的幫助下找找生活中的平面圖形,到課堂上再全班交流,這樣既能讓學生有一定的預習目標,也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更深入地了解了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體現了數學的重要性。
二、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針對教學條件下學習的組織形式而言的,相對的是“個體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學習。在合作學習中由于有學習者的積極參與,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積極的自我概念,使教學過程遠遠不只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與審美的過程。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情感和社會意識方面的發育,而不是單純集中力量猛抓他的學習。在回答“你覺得開展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后,你的學習興趣”A.增加了(占74%);B.減少了(占1%);C.不增加也不減少(占25%)。在回答“你感覺經過小組合作學習后,對你和同學或老師相處方面有幫助嗎?”A.有很大幫助(占80%);B.有一點點幫助(占18%);C.跟原來一樣(占2%)。由此可見,學生非常希望、歡迎合作學習,并且要求經常開展課內外合作學習,合作學習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學生學好數學知識有著很大的幫助,合作學習可以改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心理品質等方面,美國教育評論家埃利斯和福茨斷言:“合作學習如果不是當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話,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因此,數學課要重視開展、努力開展、精心組織好合作學習。
三、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即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生(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搜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進行數學小課題研究,在內容上要突出應用性和探索性。可以由教師提出與日常生活有關的數學問題,讓學生用不同的思路去解決伺題;教師可以提供活動情境,讓學生試著發現、提出問題并加以研究;還可以提供一些開放性的素材,組織學生自己探索。選材要突出實踐性、應用性、創新性和發展性。有效的教學能夠喚醒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這必定不可缺少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創新是新世紀的主旋律,創新是永恒的主題,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創新人才需要創新的教師。
四、反思探究,深化認知
在教師組織下,引導啟發學生進行思維過程的重新整理總結,達到認識的深化與認知結構的完善,通過反思可以有效的控制思維操作,促進理解,提高自己認知水平,促進教學觀點的形成和發展,更好的進行建構活動。通過實施激勵評價,讓學生反思探索過程,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與掌握探究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勉勵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將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以及克服困難的精神化成主動發展的動力,并使其提高。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學生進行自我總結、自我評價,使認識上一個臺階,逐步完善認知結構,并進一步開拓探究的空間。使學生在這些環節中,或質疑問難,或自我展現,或答疑解難。讓他們對自身活動進行回顧、總結以及具有批評性的再思考,就能求得新的、深入的認識或提出疑問作為新的教學起點。從而他們的思維得到了碰撞,認識得到了升華,體驗得到了豐富。
父母自我總結范文3
學習方面:上課1直睡覺,學習成績差,1直處于班級倒數
生活方面:常年與爺爺,奶奶住在1起,爸爸,媽媽1直忙于工作對他的照顧和關心極其缺乏。
心理方面:(通過觀察和打聽)內心相當苦悶,希望得到父母的愛卻1直無法實現,對生活和學習失去信心,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并且內心極其脆弱。
對于這樣1位學生我在教育他的方面經過了以下這3個階段
第1階段:高2文理分科后,這位學生到了我班上,從他前任班主任老師那里得到了很多關于這位學生的基本情況,并學到了很多教育這位學生的經驗。比如:不能對他太過強硬,應該對他有耐心。我便本著對他充分包容的態度開始了班級的管理工作。他上課遲到,我便耐心的關照他以后注意;他上課睡覺我便不當面指出來,通過私下和他交流來請他注意。每次得到的結果都是表面點頭答應,不說話也不反駁,但行為上還是繼續遲到,睡覺。
小結:這種手段太過溫和,學生不以為然,無法達到教育學生改變他壞習慣的目的。
第2階段:通過前1段時間的實踐我發現前1種方法無法達到所想要到達的目的。因此我打算改變。我開始到他談話的時候言語中帶上了警告的語氣,并在課上發現他睡覺的時候馬上指出來,命令其改正。最終在1次早晨出操事件中發生了沖突,由于還在教室里睡覺,于是我對他進行教育,但無論說什么他都是沒反應,最后的1句話“真是沒家教”竟然使他嚎啕大哭起來,自然談話又不了了之,從那以后該生的壞習慣非但沒有得到改正,反而愈演愈烈。
小結:這種手段針對學生的惡習采用嚴厲的態度學生情緒上有所抵觸,師生之間的關系無法很好的維系,自然也達不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第3階段:通過前面的失敗經歷使我在反思的同時更加堅定了教育該生改造該生的決心。總結失敗的原因,我發現自己在做學生教育工作的時候,不能只1味的用1個成年人的標準去強行往學生身上套,要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從學生的內心著手。于是我開始更加多的關注他,發現他的內心很脆弱,極度渴望被人關心,而又礙于面子,我便從小事做起,時常在生活上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在學習上單獨給他輔導,時間1長果然他的態度開始軟化,開口跟老師交流的次數多了,雖然還是很內向,但已有了明顯的改觀。隨后在談話中坦誠相待言辭雖然嚴厲但都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問題,并表明立場,學生和老師不是對立的關系,同樣可以做朋友,希望他也能敞開心扉,學生還是低頭不語,但是我知道這種教育方式比較適合他,我也相信他的改變只是時間問題,也達到教育的目的。
父母自我總結范文4
大家好!今天,有機會與各位一起學習交流,我感到非常榮幸。我叫張娜紅,是深澤縣南營學校的一名教師。自2003年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在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觸頗深。有幾分勞累,幾許收獲,我咀嚼過失敗的苦澀,也品嘗過成功的甘甜。經歷過一次次心靈的歷程,我認為做班主任老師是不乏味的、沒有遺憾的;是充實的、完美的。做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和家長溝通,開家長會等等,真正使自己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就因為心中有對他們如對自己孩子一樣的愛,再累,我總能看到希望,所以工作中我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愉快。也是在對孩子們的付出中,我第一次對“工作著并快樂著”有了深深的體會。
我在自己熱愛的工作崗位上辛勤耕耘,教學成績突出,每年都被評為“教學標兵”。我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曾有多篇論文獲獎。我所帶的班級幾次被授予“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幾年來,我始終堅持“以德育人”的教育方針,用愛心鋪就了一條成功之路。回顧自己幾年的班主任歷程,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1 愛是基礎,愛是源泉。
沒有愛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只有愛學生的老師才是好老師,才能贏得學生的愛,得到學生的信任。只有心與心的交融才能撞擊出生命的火花。學生是一個有知覺的群體,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愛之深才能恨之切。這樣才能和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和學生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近年來,農村“留守孩”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由于遠離父母、遠離親情,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造成了影響。這些家長單純認為給孩子吃飽、穿暖、有學上、有書讀就可以了,忽視了與孩子的心理溝通與交流,導致親情關系出現了障礙。對于這些孩子,我經常想到這樣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種換位思考的情感體驗使我對學生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責,多了尊重,并努力創設著寬松和諧,積極向上的氛圍,使他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班上的許京元同學父母離異,常年跟隨奶奶。他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整天愁眉苦臉,學習上不安心,活動中不主動,每次的家庭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我就找他談心。在一次聊天中,他說:“我是個沒人要的孩子。”簡單的一句話,使我的心為之一震。我才發覺,孩子的自尊心是多么需要愛來滋潤。于是,我給他講奶奶在生活小事中對自己的細心照顧,老師及同學對他的關心。課余時間我還特意組織一些小組類的活動。他漸漸感覺到了同學們并沒有歧視他,大家都樂意和他在一起。過生日時,當同學們唱起那支《生日快樂》歌,并鄭重地把自己準備的小禮物送到他的手中,他熱淚盈眶,更加刻苦地學習。
2 形成良好的班風、班集體,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由于學生年齡尚小,我就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學會在良好的集體中生活、學習,把班級看成一個大家庭,號召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處,團結友愛,人人為集體做貢獻。從小事抓起,從細微處著手,逐步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
實踐證明,要帶好一個班的學生,首先必須培養良好的班風和傳統,學生自己形成的班風和傳統往往比規章制度更有約束力。我在學生中經常提倡思想上互相幫助,學習上取長補短,人人暢所欲言。班級逐漸形成為一個又有集體、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團結友愛、奮發向上的班集體。
3 教師具有的良好師德和無私奉獻精神對學生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班主任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深刻的。我認為作為班主任應具有良好的師德,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才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平時的管理工作中,我盡管對有些事項進行過多次強調,但仍有些同學我行我素,置若罔聞。后來我盡量使自己的談吐、舉止具有示范性和啟發性,使學生從中得到啟迪。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并盡職盡責完成好。比如,有時我借用同學的筆,我總會客氣地說:“可以把你的筆借我用用嗎?”“謝謝”、“對不起”之類的話常掛嘴邊。天長日久,學生也會很自覺地做到言行有禮貌。這樣一來,大家互諒互讓,同學們之間的矛盾也少了。
4 相信學生,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相信與信任學生,培養和大膽使用班級干部,讓學生自己管自己,培養其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環。
一個好的班級,除班主任的主導作用、任課教師的鼎力相助外,班級學生干部的力量決不可低估。為了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我在班級中開展了“一日班主任”制度。班級干部輪流主持一日班級日常工作,充分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大家紛紛獻計獻策,使班級工作秩序井然。
5 深入開展讀書活動,渲染文化氛圍。
最近,教育局領導提出了創建書香校園的活動。為了滿足孩子們的需要,我班成立了班級圖書角。一是從經濟方面考慮,另一方面因為“書非借不能讀也”。所以我讓班內學生每人拿出四至五本書,放在教室后面的圖書角中,選出班級圖書管理員,每天把書借給同學們。現在班內圖書角基本上備有與教材相結合的書籍。:比如《 記敘文寫作大全 》、《 安徒生童話 》、《 稻草人》、《 唐詩三百首 》等等。我們還經常召開故事會,給孩子們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
6 安全教育緊抓不放
有句話這樣說:教育無小事。而安全,是教育中最重大的事。作為班主任,我時刻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常把安全掛在嘴邊。下課時,記得叮囑一句:別追逐,別打鬧!雨天叮囑學生:別亂跑!放學時叮囑學生:過馬路時,寧等一分,不搶一秒;注意安全,徑直回家!放假了,要叮囑學生:放假期間不許私自外出,必須在家長帶領下或在家長的同意下外出,還要按時回家。
父母自我總結范文5
辰辰,5歲,上幼兒園中班,在一次游戲中打了別的小朋友,老師批評了他:“辰辰,你看欣欣哭得多傷心啊,打人是不對的,她肯定很疼的,你去給她道個謙吧。可辰辰就是不去,還說“我沒有錯,誰讓她不和我玩!”結果,回到家,辰辰告訴媽媽:“老師很兇,我明天不去幼兒園了!”
辰辰的老師并沒有很嚴厲地“教訓”辰辰,可辰辰還是覺得受了批評,很委屈。這個例子并非個別,很多父母常常為“孩子聽不得批評?”而犯愁,為什么現在的很多孩子變得如此敏感而脆弱呢?
孩子聽不得批評有以下幾個原因:
現在都提倡“賞識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家長們教育孩子時,越來越注意方式方法,甚至產生了偏頗:盡可能多地說孩子的“優點”,表揚聽得太多了,再也聽不進批評了。
成人的簡單、粗暴,不懂得批評的藝術,使孩子稚嫩的心靈受到傷害,讓他對批評感到恐懼甚至產生逆反心理,用拒絕批評的方法來進行自我保護。
過度保護、過度溺愛使得孩子在家缺少犯錯的機會,久而久之形成“我總是對的”的意識,一旦在外面犯了錯,也很難意識到“我錯了”,因為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也很難接受他人的意見和批評了。
讓孩子接受批評的好方法: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這是因為孩子在獨立嘗試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他就必然要反思,而反思中必然有自我否定、自我批評的成分,這些都為以后接受批評奠定基礎,如果孩子總是在家長的保護下成長,就會因為缺乏受到批評的機會,而變得以自我為中心,拒絕批評。
幫助孩子認識“出錯”是“正常”的。很多孩子之所以無法接受批評,是因為他們無法接受“自己會錯”的事實,他們害怕自我否定。所以,大人要在生活中通過成人的榜樣,讓孩子認識到“誰都會錯”,“錯”很自然。
幫助孩子客觀認識事件,理解自己在事件中的責任。凡事都有內因與外因,“錯”也不例外。在分析具體事件的時候,讓孩子懂得自己在“錯”中的責任,比如:打人,對方可能有錯,但“打”卻是自己的行為;
教孩子改正錯誤或者彌補后果的方式。如果想讓孩子敢于面對批評、挫折,就得讓孩子知道自己有能力面對。“改正”與“彌補”行動是非常必要的,家長千萬不要批評完就算了。
切忌極端方法。少許家長會采取“惡治”的辦法。你不是聽不得批評嗎?我偏要批評!結果造成孩子的對立;還有的采用遷就的方法。擔心批評了會挫傷他的自尊心,索性對孩子的錯誤視而不見。
對于經常受表揚的孩子,家長要注意平日的表揚必須適度,只有真正值得表揚的地方提出表揚,對一些小事則可適當忽略不計,逐步培養他謙虛上進的心態。
不要當眾批評孩子。
不要因為孩子哭鬧而放棄批評,可以先冷處理,然后再繼續。
父母自我總結范文6
專家支持/曹浩
年關將至,我們都在自我總結、大小聚會、走親訪友、禮尚往來等事務里打轉,一方面忙著處理各個年終事項,一方面又人際往來頻繁。當我們的身心處于高度忙碌的鼎盛期,稍不留神,積壓一年的不良情緒和身體疲累就會在此刻來個大爆發,進而產生抑郁心態或身體病痛等癥狀。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檢視引發病癥的根源,并對其運用潛能中能夠自我調節與修復的“掃除力”,從內到外地清除一切不良狀態。
年終頓生挫敗感
許曉雯
31歲 經理助理
今年年終,我覺得特別累。一方面,我從剛提交給公司的書面總結中審視出一年來的工作成效并不理想;另一方面,老公的收入、兒子的教育、乃至整個家庭生活的質量都沒能達到我年初擬定的目標。加上收到“紅色炸彈”、家里晚輩的壓歲錢、安排老人的年貨等“人情債”要盤算打點,禮輕了怕失笑于人,心里就莫名焦躁起來。
盡管一直告誡自己凡事別強求,盡全力就問心無愧,但年終是每個人大談收獲喜悅的時候,身邊自然會出現被動攀比的氣場。當一個女同事說春節長假要和她很會賺錢的老公雙雙境外游時,我的心情還是低落到極點。回家后,壞情緒就遷怒到老公身上。
由于比我早下班的他在超市買錯了我電話里指定的食材,我就從打亂了晚飯菜單計劃、上升到他各種打亂年度計劃的行為,不可抑制地發了很大一通脾氣。由始至終他都默不作聲,吃過飯我把一切家務料理完,到浴室洗澡才發現他正在幫我放洗澡水,他對我說:“老婆,我知道這一年來你累壞了,先舒舒服服泡個澡,其他什么都別多想。”
我當時真是窩心又懊惱,對已不可控的事目的性太強,小題大做不說,還連帶傷害到最關心自己的人。沒錯,境外游固然誘惑很大,但沒什么比沮喪時能安撫自己的家人更重要。
專家分析
由于成果審視、人情應酬、被動攀比等行為在年終比較集中,自我要求過高、得失心膨脹,就容易情緒抑郁,甚至激動、遷怒他人。此時,和值得信任的家人、朋友傾訴,是比較不錯的排遣方法。但需要注意情緒宣泄時別讓壞情緒影響,甚至傷害他人。同時也要學會自我調整,認清苛求和要求的區別,“珍惜當下”才是能讓人開朗起來的生活態度。
剩女最怕過新年
李珂
29歲 企業主管
平日里,我是同事眼中意氣風發的女高管,但今年年關,卻成了躲避父母催婚令而謊稱加班的不孝女。除了被迫參與父母安排的相親外,二老還給我下了最后通牒:一定要在30歲前完成終身大事。
對于婚姻,我一直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我經濟獨立,有自己的朋友圈子,積極享受人生,所以不會偏頗地以結婚來衡量做女人做得成功與否。在擇偶的事情上,我并非自視甚高,而是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婚姻是什么樣,而當那個對象沒出現時,為結婚而結婚本身就是出于對婚姻的不尊重。
但父母的催逼卻讓我原本淡定的心態開始糾結。一方面我堅持自己的擇偶標準,一方面又清楚父母的意愿并無惡意,只是方式讓我抓狂。
這幾天,只要父母一開口說話,我就條件反射地搬出針鋒相對的言論,或者干脆躲到房間里不出來。并且在內心拷問自己,是不是只要妥協,兩眼一閉抓個男人去領個證就什么事都搞定?
專家分析
過于堅持自己內心的標準,理智與感性就會沖突不斷。感情問題上,女性非常容易進入“每過一個新年,就提醒自己又老一歲還好事不成”的糾結期,加上周圍有更多人催逼,壓迫感就會加劇。自我埋怨和消極逃避都是不可取的態度,標準中“想要的”不見得是“能要的”,認清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重新調整步伐,才能度過這道“感情關”。
年末爆發胃絞痛
羅正浪
32歲 會計師
年初時我制定了個奮斗目標:為老婆買輛寶來開心一下,同時也方便接送兒子上幼兒園。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工作特別賣力,除了出色地完成事務所的工作,周末還經常加班趕私活兒。每完成一件工作、拿到一筆錢,心里就有明顯的滿足感。反之則會心慌意亂。
年終一到,所有工作都到了該清算的時候,想到終于可以實現目標,我更是干勁十足地完成了收尾工作。奇怪的是,當工作壓力煙消云散后,我非但沒覺得放松,反而在某天傍晚迎來了一場突然而至的胃絞痛。老婆著急地陪我去醫院,出乎意料的是,一系列相關檢查都證實,并未發現任何器官失常,也就是說,我的胃根本沒問題!
醫生問了下我平日的工作及作息情況,最后斷定為神經性胃痛。簡單來說就是工作過重,精神與身體的雙重負荷過大,突然松懈下來后產生的身體不適。這是一種常見的情緒性病癥,只要注意多休息,做些放松的運動減壓,很快就能康復。
專家分析
多數人都習慣采取不承認、不面對的態度,忽略存在已久的情緒垃圾,待到一個壓力積累到無法承受的節點就會全面爆發。辛苦一年,春節大假時期,由于情緒和身體方面累積的壓力在此時突然得到釋放,一張一弛的情況下,特別容易爆發頸、肩、頭痛、胃痛等各種神經性疼痛。此時最重要的就是通過減壓放松身心,可以通過補充睡眠和戶外活動來進行身心調節,別讓自己負累太多。
專家支招:輕松掃除年終病
所謂的年終病,其實是種在年末進行一年以來的審視時、不滿足于自己的表現或忽視壓力過重的現狀的身心失衡的表現,其誘因主要與個性和環境有關。
如果情緒上感覺被強迫、被壓抑、被逼入絕境,充滿擔憂與恐懼;身體癥狀體現為胃口不好、消化不良,伴有失眠;頭暈眼花,心跳過速,對瑣碎的事情極度煩躁;總是被失望感和焦慮包圍,無法放松自己、疲憊不堪,有心力交瘁感,那么很可能在此時遭遇了年終病,當務之急就是進行身心調節,如果自療效果不佳,也可以考慮求助心理醫生。
認清現實、調整心態,降低對生活的期望值,不放大自己的物欲,也不苛求自己的能力,是身心調節的第一步。其次是客觀地衡量自己,如果總是放大不如別人的地方,看到的當然只有沮喪。
“在事業成功時享受成就感,失落時享受生活”,與其沉浸或停留在后悔與自責之中,不如嘗試將這些自怨自艾的負能量轉化為積極樂觀的正能量。可以趁著春節休假時做一些平時一直想做、但又沒時間做的事,通過實現它們來快速調節、改善心情。注意睡眠充足和飲食均衡及適度的戶外運動,很多時候,身體輕松也能讓情緒好起來。最后,請善待自己,學會適度向自己示弱,并容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輕松掃除年終病。
壞情緒自療法
1.被年終壞情緒困擾,首先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高油高鹽高糖的三高食物,煙酒也最好戒掉。多吃果蔬,從飲食上讓身體保持輕松。
2.趁長假徹底放松身心,看書聽音樂和戶外運動甚至補充睡眠都是不錯的選擇。或者干脆制定旅行計劃,去一直想去的地方,讓心情豁然開朗。
3.實在抑郁不堪,不妨考慮下找值得信賴的人傾訴。對朋友、家人說出困擾也是一種排遣方式,但切記不要碎碎念惹人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