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抗生素調查報告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抗生素調查報告范文1
一位燒傷科的醫生手里拿著細菌培養及藥敏檢驗報告單急匆匆地找到科室主任。原來一位軀干30%深Ⅱ度燒傷的患者,術后出現感染,高燒至39℃,創傷表面有些地方已經化膿。經鑒定發現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但是藥敏結果顯示,這是一種耐藥的“變異”菌種。
患者體內的耐藥細菌,僅對氨芐西林、舒巴坦鈉、頭孢噻肟及萬古霉素敏感。但遺憾的是,這名患者對青霉素及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有過敏史。最后,只能使用抗生素的最后殺手锏——萬古霉素,才將細菌消滅掉。而目前,就連萬古霉素這道抗生素的最后防線,也已經產生了耐藥的菌株。
產生抗藥性的細菌,使本應很簡單的救護工作,變得危機重重。
公眾對抗生素認識不足
抗生素1929年由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現,它幾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為提高全人類的壽命和生活質量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這項偉大成就最無懈可擊的歲月僅僅維持了幾十年。
隨著人們大量使用抗生素,細菌漸漸進化出了與之相抗衡的耐藥性。細菌也是自然界內的一個生命,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院教授謝英說,就像我們人體一樣,當有細菌等入侵時會抵抗,而細菌在不斷的抵抗后獲得了耐藥性,這是細菌的一種進化策略。
抗生素的濫用,使細菌不斷進化,變得更加強大,而這些超級細菌,已經實實在在地威脅到了人們的生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良蘭在2012年“全國安全用藥月”的啟動儀式上公布了一項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有23.9%的居民選擇感冒之后馬上使用抗生素,還有8.9%的居民選擇在腹瀉之后馬上使用抗生素。而且在報告的線上調查當中,發現甚至有61.4%的居民家中常備抗生素藥品。
“通過上面這些數據,充分說明公眾對抗生素的認識上還存在不足,以及對抗生素的使用習慣上還存在一些隱患。”王良蘭說。
濫用抗生素危害大
“而抗生素濫用的可怕之處,就是人們無法在抗生素濫用的大潮中獨善其身。”衛生部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委員主任藥師周筱青說,目前“大病去醫院,小病去藥店”的自我藥療方式已被很多人接受,但隨之而來的是不合理的用藥現象,這其中包括耐藥性菌種數量迅速增加的問題。
“有人說只要自己不濫用抗生素,耐藥菌就不會形成,然而事實遠比這種一廂情愿的想法要殘酷得多,即使從來沒有使用抗生素的人,同樣也可以成為受害者。”
周筱青說,濫用抗生素的人,會使體內的細菌產生抗藥性,雖然別人可能沒有用,但是產生抗藥性的細菌,可以通過如飛沫、空氣、水等很多方式把這種抗藥的能力傳播到其他能引起疾病的細菌當中,并逐漸擴散開來。
比如在一個案例中,曾發現一個剛出生兩周的小女孩右眼分泌物較多,而且眼皮有一點紅腫,經過醫師檢查診斷為急性結膜炎。起初,醫生并沒在意,開了一些抗生素藥膏給孩子治療。沒想到,三四天后情況非但沒有好轉,而且變得更為嚴重。后來再次檢查,發現嬰兒感染的是一種抗藥的細菌。而這種抗藥的細菌,就是別人濫用抗生素后產生的,這個剛出生的嬰兒成了無辜的受害者。
使用抗生素應堅持“四不”原則
有些悲觀的觀點認為,一旦細菌在這場戰斗中勝利,人類將重新回到沒有抗生素產生的年代。人們面對各種炎癥、感染將再無藥可用。所以正確使用抗生素,也是人們挽救自己的一劑良方。
謝英說,首先,抗生素是處方藥,只有血常規檢查發現細菌數目達到一定數量了,醫生才會指導使用抗生素,自行使用是萬萬不可的。
“而且人們容易將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藥,這是不對的。”實際上炎癥在醫學上是指機體對各種損傷因子刺激的一種防御的反應,它表現為紅、腫、熱、痛等,這些刺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生物性的、物理化學性的,以及免疫反應等,物理、化學性因素以及免疫反應引起的炎癥,是非感染性的炎癥,完全沒有必要用抗生素來對抗。即便是感染性的炎癥,也需要分門別類對待,因為抗生素僅適用于由細菌引起的炎癥,而對于病毒引起的炎癥是無效的。
抗生素調查報告范文2
今年9~10月,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中國藥學會協辦的“全國藥品安全網絡知識競賽”收到20萬份有效答題卷。藥學專家分析發現,網友答卷存在大量錯誤的用藥認識。具體存在孕婦用抗生素或致畸胎、酒后服藥暗藏殺機、牛奶服藥阻礙人體吸收、減肥藥物過量可致昏迷等8個最有代表性的安全用藥誤區。而且,面對這8個最有代表性的問題,每個問題都有超過50%的調查者存在著認識誤區。為此,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特邀專家張繼春一一支招糾正。
新生兒慎用抗生素藥物
51.07%的網友不知新生兒須慎用氯霉素等抗生素藥物。
【提醒】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肝功能發育不全,大劑量服用氯霉素類藥物,易在體內蓄積,引發致命的毒性反應。2005年春晚《千手觀音》的21位演員中,18人是因在2歲前使用抗生素過敏,導致的藥物中毒性耳聾。
孕婦用抗生素或致畸胎
50.32%的網友不知孕婦是否可以使用抗生素類藥物。
【提醒】孕期隨意用藥或堅決不用都可能危及母嬰,正確做法是研讀說明書或尋求醫生指導。如四環素易致胎兒畸形,切勿使用;青霉素類和頭孢類抗生素藥物毒性低,對胎兒相對安全,可遵醫囑使用,但仍需關注過敏反應。
酒后服藥嚴重可致死亡
58.88%的網友不了解酒精會對服用藥物產生極大影響。
【提醒】不少抗生素藥物與酒精同時進入身體后,有可能導致一些不良反應,輕者頭暈、惡心,重者可致休克、甚至死亡。安眠藥(安定)與酒精類飲料同服,極易加重嗜睡、昏睡,嚴重的會造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減肥藥物過量可致昏迷
51.31%的網友認為服用二甲雙胍減肥安全有效。
【提醒】二甲雙胍屬于降血糖藥物,降低血糖的同時確實有減輕體重的效果,但正常人過量服用有可能導致乳酸酸中毒,輕者出現乏力、惡心、頭昏等癥狀,重者可致意識障礙、深度昏迷,損害身體。
服藥后臥床易發食道潰瘍
50.43%的網友不知睡前服藥的正確方法。
【提醒】服藥后立即臥床,藥物可能滯留食道,引起食道潰瘍。此外,50.27%的網友誤以為“頓服”即為每頓飯時服藥。其實,“頓服”是指將一天用藥量一次服下;空腹服藥是指清晨或飯前1小時服,或飯后2小時服。
藥物開封后保質期變化
50.39%的網友認為藥物開封后保質期不會變。
【提醒】中老年人常備的“救命藥”硝酸甘油易潮解,一旦開封有效期就不再是1年或2年,而是3~6個月,否則藥效會打折扣。同樣,眼藥水無菌要求高,30天內用不完最好棄用,同時還要注意在2~8℃的冷藏條件下保存。
用牛奶送服藥物影響吸收
50.94%的網友認為可用牛奶沖服藥物。
【提醒】某些藥物(如土霉素、四環素)不可與牛奶或乳制品同服,否則將與牛奶或乳制品中的鈣離子結合,嚴重影響藥物吸收。
乙類非處方藥安全性更高
抗生素調查報告范文3
北京兒童醫院專家直言:兒科是抗生素濫用“重災區”
我國濫用抗生素問題突出,兒科更是“重災區”。據北京兒童醫院教授楊永弘介紹,北京兒童醫院日門診近1萬人次,其中三分之一的孩子需要輸液,而輸液就可能有抗生素。
盡管我國已經出臺抗生素的使用原則,執行以后有所降低,但降幅不大。楊永弘表示,兒科濫用抗生素問題突出,一方面是因為醫生為避免病情惡化導致醫療糾紛的風險等,會放寬抗生素使用條件,另一方面一些家長擔心孩子受罪,就想用藥把病快點治好。
楊永弘指出,要減少抗生素濫用,注射疫苗預防疾病是一個重要途徑。注射流感疫苗就可以預防流感和呼吸道的感染,同時也可避免中耳炎等癥狀的發生,從而減少使用抗生素的機會。(周婷玉)
善良的人更長壽
據美國一項涉及10萬名女性的多年跟蹤調查顯示,不善良的人活得短。荷蘭科學家此前對男性做了一項研究,發現心地善良的男性比心存惡念的男性活得長。調查表明,與經常對他人懷有惡意的女性相比,善良友好的女性心臟病發病率要低9%,因各種原因死亡的幾率也低14%。此外,不善良的人把更多的時間放到琢磨他人上,而善良的人則會把時間用在運動等快樂的事情上。
研究人員表示,善良的女性更樂觀向上,喜歡微笑,她們廣闊的胸懷更易挺過不幸。不善良的人則因為常對人懷有惡意,斤斤計較,長此以往必定會損害身心健康,讓心情總處于憋悶狀態,而且容易患上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等疾病,從而影響生活質量和壽命。(張輝)
秘魯人上班穿著體面為自己加分
秘魯一家網站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秘魯人在上班和求職時穿著體面,為自己贏得整體“加分”。秘魯“工作就業”網站公布了一項對2800人所做的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在秘魯,53%的人穿較正式的休閑裝上班,41%的人穿西裝上班,只有6%的人會著便裝上班。
調查還顯示,33%的秘魯人將其工資的三分之一用于購買職業服裝;54%的受訪者認為得體的服裝是其找到工作的重要因素,只有3%的人認為著裝對就業沒有影響。
該網站經理埃內斯托?貝拉爾德認為,工作時穿著正式、得體的服裝非常重要,這將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賈安平)
黃芩等中藥可有效抑制多發性骨髓瘤
武漢中南醫院血液內科劉尚勤博士多年研究發現,以黃芩等十余味中藥成分組成的藥方,可有效通過抑制多發性骨髓瘤的生長因子―白介素6,來抑制骨髓瘤的生長,達到治療目的。
31歲的朱先生因全身骨痛被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隨即進行化療和自體干細胞移植手術,但移植3個月后又發現骨髓瘤復發。朱先生求醫于中南醫院血液內科,劉尚勤博士接診后,采取自行研制的以黃芩等十余味中藥組成的方劑,對其進行中藥抗腫瘤治療。服藥一月后,朱先生各種不適癥狀逐漸消失。檢查結果顯示已恢復正常,表明骨髓瘤得到控制。
該方法已應用于湖北15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到目前為止,所有患者均病情穩定,無復發跡象。(黎昌政)
頸椎病低齡化低到小學生頭上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在一次頸椎病普查中發現,一個小學5年級的班級,50名學生中竟有25人被診斷為輕度“頸型頸椎病”。
醫生分析,坐姿不當、學習任務重、長時間上網是導致患病的主要原因。中南醫院康復科副主任田峻介紹,近年來,頸椎病低齡化趨勢明顯。在他接診的患者當中,青少年患者已占到10%。
據統計,每天使用電腦超過4小時者,80%以上的人的脊椎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側彎。而長期伏案學習,會使頸椎長時間處于屈曲位,易發生頸椎病。不正確的坐姿也容易使頸椎受傷,出現一系列不適癥狀。此外,現在學生個頭普遍偏高,坐椅高度不匹配也是重要誘因。(黎昌政)
黑加侖籽油防嬰幼兒遺傳過敏性濕疹
芬蘭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孕婦和嬰幼兒食用黑加侖籽油可減少嬰幼兒出現遺傳過敏性濕疹的幾率。研究人員于對300多名孕婦及其孩子進行了跟蹤研究,將研究對象分為兩組,讓其中一組孕婦從懷孕第8周至16周開始每天服用含有3克黑加侖籽油的膠囊,直至哺乳期結束。此外,該組的孩子出生后從開始進食輔食直至其兩歲,研究人員每天在其食物中滴入1克黑加侖籽油。與此同時,對照組的孕婦及其孩子則服用相同劑量的橄欖油。
經對比發現,母親在懷孕期間食用黑加侖籽油的嬰兒在一歲時出現遺傳過敏性濕疹的幾率比對照組的嬰兒低三分之一。研究人員因此認為,黑加侖籽油在預防嬰幼兒遺傳過敏性濕疹方面具有一定功效。
“健康管家”免費管理你的健康
只要登錄注冊網絡健康管理服務平臺“健康有為”,即可擁有自己的健康主頁,并可獲得免費的健康評估、健康咨詢和健康指導等服務。
注冊普通會員的個人健康主頁,包含個人健康日志、測試報告以及疾病風險評估等內容。會員只要填寫個人活動、飲食、體檢等信息,24小時內便會有專業的健康管理師給出健康評價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此外,會員還可享有預約掛號、健康咨詢、信息查詢等服務。網站負責人盧大能說,“健康有為”網已經與全國400多家三級醫院和全國3000多名資深醫師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公眾提供科學、準確的健康信息。普及和推廣網絡健康管理模式,將有利于提高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也將有助于減少居民疾病負擔。(周婷玉)
“發熱內衣”尚無檢驗標準 買內衣不要頭腦發熱
“衣服自己能發熱?我覺得有點懸。”長沙市民程女士的媽媽從商場買回一套“發熱內衣”,價格還挺貴。長沙市消協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要謹慎購買這些“新概念”產品。“發熱內衣”能否發熱,消費者很難辨別。
程女士說:“衣服能發熱,沒有權威部門的技術認定,其可信度有待商榷。”調查發現,很多所謂的“發熱內衣”并沒有相關標志,對于內衣成分、發熱溫度也沒有標明。
“發熱內衣”是近幾年新出現的產品,國家相關的認證、檢驗標準目前還沒出臺,由于市場上存在不良商家把普通的保暖內衣當成發熱內衣賣的情況,消費者在購買這類產品時,應謹慎購買,避免為商家炒作的新概念買單。
專家教你如何區別摻入色素的“玉米面食”
“玉米面”“玉米窩窩”等玉米面食,頗受群眾喜愛。對此,食品質量檢驗專家提醒消費者,色澤鮮亮的玉米面食未必就是健康食品。
江西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的專家指出,玉米是粗糧,玉米粉制作的食品,外觀、手捏感覺均比較粗糙;吃在嘴里,有些糙口。目前市場上一些“玉米面食”所含玉米成分極少,如有的玉米饅頭,手感泡松、細膩,吃起來感覺不到玉米香味,顏色黃得不真實。這種玉米饅頭里,不僅玉米成分極少,還極有可能添加了色素等添加劑,而這種色素多以檸檬黃為主。
專家建議,區別“玉米面食”是否摻入了色素檸檬黃,可取少量食品加水浸泡,被檸檬黃染色的“玉米面食”濾液呈黃色。(李美娟)
網球和慢跑等運動可降低男性中風幾率
抗生素調查報告范文4
關鍵詞:神經外科;開顱手術;顱內感染
開顱手術作為臨床上的一種特殊手術,具有手術風險高、費用高等特點,雖手術可減輕患者病癥,但因各種因素的影響,易引發顱內感染,造成嚴重影響。因此,臨床需加強病癥療法的探究力度,以提高總體的治療結果[1]。下面,本文回顧分析我院30例患者的資料。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神經外科開顱術后嚴重顱內感染患者30例的資料進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15~62歲,平均年齡(30.5±1.2)歲。疾病類型:10例腦血管疾病,12例顱內腫瘤,8例顱腦外傷。30例患者的顱內感染均在術后1 w以內發生,伴有程度不同的抽搐、寒戰、高燒等癥狀。
1.2臨床檢查 30例患者均進行臨床上的基礎性檢查,包括:心電圖、血常規、MRI等。臨床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血白細胞出現程度不同的增高現象,腰穿壓力明顯增高;CSF呈現白色、黃色等,蛋白檢查結果為陽性,且含量也相對較高。臨床給予每位患者3次左右的腦脊液細菌培養,檢查結果以鮑曼氏不動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色假單胞菌。藥敏試驗為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氨基糖苷類藥物等。
1.3臨床方法 患者臨床術后嚴重顱內感染后,首先需積極的治療原發性疾病,對于術后切口CSF漏出者,可實施清創、縫合處理。適當提高每位患者的機體免疫力,維持機體水電解質平衡,并攝入足量抗生素;若細菌培養結果呈現陽性,可及時調整抗生素使用劑量,隨后再根據顱內感染情況選擇用藥方法。如:單純靜脈給藥。對于培養結果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來說,可實施穩可信、生理鹽水靜脈滴注及羅氏芬、生理鹽水靜脈滴注處理,兩種療法交替使用,直到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鞘內注射療法。經由腰穿處理將患者體內的CSF釋放出,每次劑量處于20~40 ml,選取部分標本送至實驗室檢查,然后再將稀釋后的抗生素注入鞘內,2次/d,持續3 w左右;腦脊液置換、鞘內注射聯合療法。此種聯合療法的實施仍需通過穿刺進行,鞘內注射前期,先送CSF檢查,將配置好的抗生素生理鹽水注入鞘內置換CSF,直到原本渾濁的液體變清,最后將抗生素注入鞘內。此外,還可實施鞘內注射、腰大池置管引流聯合療法。幫助患者取側臥位,和基礎性的腰穿方法相似,待刺入蛛網膜下腔后,置入硬膜外麻醉,并連接無菌引流袋,將引流管固定在背部。抬高患者床頭,使其處于15~20°,保證引流液在8.0 cm左右,通過引流袋高度、閥門控制流量,一般處于250~400 ml,每次藥物注入結束后閉管5 h左右,且每次藥物注入前期需將注射液送至實驗室檢查。
1.3判定項目 判定30例患者的臨床治療結果,標準:癥狀改善,體征、病原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結果等趨于正常,表明疾病得以治愈;癥狀減少,體征、病原學檢查結果開始轉變,表明疾病緩解;癥狀未發生明顯性變化,表明治療無效。
2結果
2.1臨床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30例顱內感染患者經由不同療法治療后,疾病治愈率為93.3%,其中,治愈13例,緩解15例;其余2例因嚴重肺部感染、顱內出血等病癥發生死亡。
2.2分類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通過給予4例輕微感染者單純性的靜脈給藥療法,均在12 d左右控制;實施鞘內注射、靜脈給藥聯合療法的7例患者中,治療時間在10 d左右;4例嚴重感染患者經由鞘內注射、腦脊液置換聯合治療后,因病情的加重,使治療時間延長至17 d左右;其余15例患者經由鞘內注射、腰大池置管引流聯合治療后,除1例患者治療無效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治愈。
3討論
神經外科的顱內感染是由各種因素引發的,如:開顱手術、引流手術等。目前,臨床通過對顱內感染的探究得知,手術時機、手術操作時間、術后的處理方法等是該病癥的危險性因素,若不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將誘發各種病癥,危害患者生命健康[2]。因此,臨床需加大顱內感染疾病療法的探究力度,以借助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療。
近年來,隨著抗生素藥物的問世,被廣泛用于臨床相應疾病的治療中。因顱內感染病癥以革蘭氏陽性菌為主,對多種抗生素都存在一定的耐藥性,間接加大疾病的治療難度。雖現如今對抗生素的使用存在爭議,但并不能否認第三代頭孢菌素產生的作用[3]。此種藥物可提高殺菌作用,血藥濃度高。并且,還可提高疾病的治療結果,降低病死率。本文所使用的羅氏芬、穩可信等藥物屬于第三代頭孢菌素。調查報告顯示[4-5],無論疾病治療中使用何種用藥途徑,都應和靜脈用藥聯用,然后再根患者實際情況選擇用藥方式,如:鞘內給藥,該方法具有藥效快、用藥直接等作用,可促使藥物直接進入蛛網膜下腔,從而提高血藥濃度。當然,鞘內用藥時需選擇對神經中樞影響小的藥物,否則將造成嚴重影響。本次調查結果顯示,30例嚴重顱內感染患者經由不同療法治療后,疾病治愈率為93.3%,其中,治愈13例,緩解15例;其余2例因嚴重肺部感染、顱內出血等病癥發生死亡,由此可見:根據顱內感染患者情況選擇合適療法作用顯著,可提高治療結果,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楊彬,劉振宇,趙玉軍.40例開顱手術后并發嚴重顱內感染的治療[J].醫學信息,2013,26(5):202-203.
[2]孫虎.顱腦外傷術后顱內感染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65-67.
[3]李曉飛,楊衛東.開顱術后顱內感染病原學分析和臨床治療[J].吉林醫學,2012,33(33):7231.
抗生素調查報告范文5
[關鍵詞] 新疆地區 獸醫 細菌耐藥性 抗菌藥物
[中圖分類號] S8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2-0249-01
一、新疆地區在畜牧業使用抗菌藥物概況
新疆地區在畜牧業大范圍使用抗菌藥物是在八十年代之后,由于現代化養雞業和養豬業以及水產養殖業在大力發展,很容易引起不好的疾病,因此需要用到抗菌藥來控制各種容易感染的疾病,大量抗菌藥物用作生長劑還可以提高新疆地區經濟效益。但是,新疆地區在獸用藥物的生產管理方面還有一些不規范的地方,導致抗菌藥物不能合理使用;另外,有些像紅霉素等藥物也剛開始用于臨床,有的地區批準可以用于獸用方面。目前為止,我國有獸藥廠兩千余家,年產值相當大。新疆地區的年產值和年消費也比較大。但是如果大量使用抗菌藥,會導致耐藥性的產生,為了更好地了解新疆地區現狀,做了一個調查報告,用于探討動物源細菌的耐藥性和病原菌傳遞的可能性。
二、獸用抗菌藥物耐藥性研究
1. 新疆地區大腸桿菌耐藥性調查
我們對新疆不同地區的養豬場、養雞場、奶牛場和屠宰場的幾個代表性超市進行了調查,并且采用WHO的紙片散熱法,按照美國標準化評判標準,測定了菌株對抗菌藥的耐藥性,并且分析了不同大腸桿菌的多重耐藥情況,并且進行了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不同養殖場的動物分離出來的大腸桿菌基本都存在耐藥性,其中青霉素類的耐藥性最高。由于雞的用藥大量,選擇壓力就大,耐藥率比較高,而奶牛的用藥量較少,耐藥率相對較低。相同的養殖場里面動物和環境以及飼養員分離出的大腸桿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率也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方,但是總趨勢比較類似。這種現象說明在相同養殖場里面的動物和環境以及飼養員之間的耐藥菌會相互發生傳遞。
2. 大腸桿菌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細菌基因盒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新發現的一種可以移動的基因原件,豬場大腸桿菌流行較為普遍。從不同地區來源所分離出的大腸桿菌,以小豬群分離菌檢測率最高,飼養員較低。而且,菌株攜帶的整合子與多重耐藥表型的關系比較密切。
3. 基因突變研究
從新疆某豬場分離出的三株高水平沙門氏菌通過克隆測序,結果表明。三株沙門氏菌都發生了突變,這一突變的位點對耐藥性有什么具體的意義還有待研究。由于用于測定的菌株數量不多,結果有待進一步實驗確認。
三、對于獸用抗菌藥物耐藥性問題的研究
1. 新疆地區獸用抗菌藥物耐藥性現狀
抗菌藥物在養殖業正在被大量地使用,這種現象帶來的是抗菌藥耐藥性不斷加重,而且這種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新疆地區對于收益領域抗菌藥的耐藥性檢測系統還不夠全面,因此很難做出正確的評價。總體看來,抗菌藥的濫用現象十分普遍,導致耐藥性變得非常嚴重。許多臨床工作者發現用藥劑量在不斷加大,而且抗菌藥的效果相對于以前比較差。雖然這些現象都不能代表抗菌藥的現狀,但是也足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
2. 獸用抗菌藥物耐用性與人類健康的關系
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都是抗生素的黃金時期,許多抗生素被發現,而且逐漸用于臨床治療,當遇到細菌感染性疾病的時候,一旦使用抗生素,必定藥到病除。與此同時,人們并沒有能重視耐藥性的問題,以至于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后,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細菌成為一個重大的科學難題,因此引起世界各國政府的關注。細菌耐藥性與抗菌藥的關系是肯定存在的。但是在畜牧業和獸醫臨床的關系一直是需要討論的問題。近些年許多工作者的實驗研究已經可以初步證明,動物使用的抗菌藥和耐藥性增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且大腸桿菌等可以通過食品傳遞到人們的體內,從而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威脅。
據報道,動物源大腸桿菌的耐藥性比較廣泛,耐藥強度也比較強,這種現象可以說明,獸醫臨床的大范圍和無限制對抗菌藥的使用,導致異常現象越來越嚴重,甚至對人類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3. 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的擴散
調查結果顯示,各種養殖場內的動物和環境以及飼養員分離出的大腸桿菌耐藥性都很相似,尤其是動物源和環境更加相似。這種現象說明耐藥因子可以傳遞給人類病原菌,但是這種現象也存在爭論。據報道,同一環境中的大腸桿菌也有可能由克隆的傳播造成。
二十世紀九十年現的一種整合子系統,據調查,豬場分離的大腸桿菌檢出率是比較高的,現象比較普遍,而且將來也許會更加廣泛地流行,尤其受到藥物選擇壓力,流行的可能性會變得更大,對于細菌耐藥性的傳播也是一種威脅。
4. 獸用抗菌藥耐藥性監控措施
由于當今局勢下細菌的耐藥性變得越來越嚴重,引起了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國醫藥領域也作出相關檢測,但是由于我國的獸醫抗菌藥耐藥性還未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為了有效控制抗菌藥的耐藥性,保證人類和動物的健康,需要采取一定措施。
4.1 對于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的檢測
農業部門及相關部門需要專門建立有關機構,開展最全面和最系統的檢測工作,掌握我國及新疆地區目前對于抗菌藥耐藥性的具體情況,,提供相關的資料。采取有效的管理政策和措施,為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有效的科學依據。
4.2 對養殖人員的培訓
我國的水產養殖業和畜牧業發展很快,但是養殖人員的基本素質還達不到要求,嚴重缺乏科學合理使用抗菌藥的相關知識。此外,大多數養殖人員對抗菌藥的危害性也得不到很好的了解。因此加強宣傳相關知識和培訓工作是很重要的,可以從源頭上降低耐藥性產生的幾率。
四、結論
我國及新疆地區獸醫臨床上抗生素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帶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要想及時解決耐藥性這一嚴重的問題,正確采取有效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給動物和人類帶來一個健康的生存環境。
參考文獻
[1]張耀東,汪邯鄲,胡金陵. 細菌耐藥性與抗菌藥物使用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藥師,2012,11:1632-1633.
抗生素調查報告范文6
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品德所營造出的完美氣場。
本月趨勢
Out:愛喝咖啡
瑞典科學家最新發現:女性每天喝咖啡若超過3杯,她們的會變小。這項研究對近300名女性進行了檢測,發現大約半數的女性體內含有一種特殊基因,由于這種基因,當她們攝入咖啡因時,就會縮小。所以,雖然咖啡香濃可口,又能提神醒腦,但愛美的女性還是少喝為妙。
Q 我為什么總是為了一點小事就對他發脾氣呢?其實事后自己也很內疚,可就是控制不了當時的情緒。
A 通常我們認為容易發脾氣的人是遺傳了暴躁的性格,或者是壓力過大等原因導致的。而最近,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些女性之所以易怒和情緒化,可能和她們體內一種變異的“憤怒基因”有關。研究人員說,女性大腦內有一種基因,它能產生幫助傳導信息的復合胺。可是在易怒的女性體內,這種基因發生了變異,它使復合胺不能正常發揮作用。簡而言之,就是基因變異導致女性在遇到問題時不能獲得大腦傳來的正確信息,也就無法正確看待問題。《品位》認為,當憤怒來臨時,最好的處理方法便是冷靜,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反省,只要冷靜10分鐘,讓大腦里“沸騰”的憤怒基因冷卻,正確的信息自然會傳到你聰明的腦袋里!
多接吻 愛情健康兩不誤
你知道嗎?接吻也是一種運動。
在進行著名的法式深吻時,會有30塊肌肉積極配合親吻:其中12塊控制嘴唇的動作,11塊控制舌頭的動作。此外,人的口腔中存有278種有害病菌,當兩個人接吻時,大量病菌從一個人的口中跑到另一個人的口內,在這種情況下,接吻雙方體內的免疫系統會生成酶和天然抗生素,以加強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