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長期學習計劃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長期學習計劃范文1
高中化學考試中,對化學常見儀器及實驗裝置相關知識的考試內容一般包括化學實驗儀器的規范使用,化學實驗儀器的正確選擇、實驗儀器的組合裝置等.
解析策略對于選用化學實驗儀器的問題,針對此題突破口在于儀器的精確度.用量筒取溶液的體積不可能精確到0.01 mL,只能用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又因為高錳酸鉀溶液能腐蝕橡膠,故不能用堿式滴定管.所以選C.案例中的知識考查比較常規,主要是考查學生對實驗儀器精準度的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為了更好地應對此類試題,在學習或者聯系的過程中,一定要夯實基礎,強化記憶.
解析策略對這個案例問題的解決,主要還是從托盤天平的使用規范性角度去考慮.因為托盤天平的游碼刻度為0.1 g,精確度為0.1 g.被稱量的藥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盤天平上.腐蝕性藥品及易潮解藥品應放在小燒杯中稱量.即使沒有腐蝕性的藥品也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而應放在一張潔凈的紙上.故敘述不正確的有C、D.學生必須掌握托盤天平中的質量關系為:左盤質量=右盤質量+游碼質量.
解析策略解決此類考題,需要考生掌握最基本的最常用的實驗儀器,了解儀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并且要細心觀察儀器的相關性能.對于量筒來說,沒有“0”刻度,可以排除了.而托盤天平的“0”刻度在刻度尺的左端.所以答案顯而易見.
長期學習計劃范文2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必須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其實,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教育一直在不斷進步:實施中小學九年義務教育;建立“希望工程”等扶困助學工程;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確保每一位義務教育段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認真解決農民工和貧困子女受教育問題;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推行“一費制”;完善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的“三限”政策;嚴格考風考紀,確保教育的公平、透明等都已惠及了全國人民。國家對職業教育的發展給予了相當高的重視,在發展目標中,職業教育在未來必將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社會認可。科園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以及教務管理上 是符合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的精神和思想的,我們前進的方向是正確的,所走的道路是順應時代要求的;同時,我們在教學管理上的探索和研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們應該以此次《規劃綱要》的學習為契機,以提高教學服務能力為推手,促進我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農村遠程教育網的資源共享,信息化現代化的城市班班通建設,當代教師再不是處在只能使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的三大教具時代。“一貧如洗、兩袖清風、三尺講臺”也再不是現代教師的真實寫照,“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提高教師工資待遇”不再是句口號,每年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的紅火場面足以向世人昭示教師職業的巨大吸引力,越來越多的知識型人才開始青睞教育事業,“中小學教師實行績效工資”更加穩定了基礎教育的教師隊伍。
“中國未來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長期學習計劃范文3
[關鍵詞] 食管癌;吉西他濱;氟尿嘧啶;亞葉酸鈣;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轉化生長因子-β1
[中圖分類號] R39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10(b)-0080-03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是我國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手術治療是其標準治療手段[1];但該病起病隱匿,其早期診斷率較低,對于不能手術或術后及放化療后復發、轉移的晚期食管癌,聯合化療仍是其主要治療手段[2]。近年來,細胞因子在食管癌發病機制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研究表明[3-4],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轉化生長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與大腸癌、前列腺癌、乳腺癌、食管癌等多種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密切相關。基于此認識,本文探討了由吉西他濱(GEM)、氟尿嘧啶(5-FU)、亞葉酸鈣(LV)組成的GLF聯合化療方案治療老年晚期食管癌的臨床療效及其對患者血清IGF-1及TGF-β1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老年食管癌患者68例為研究對象,均經病理組織學或細胞學檢查確診,且具有可測量病灶。68例患者中,男43例,女25例;年齡59~76歲,平均(63.5±6.6)歲;病灶位于食管中段36例,下段23例,上段9例;病理類型:鱗癌45例,腺癌14例,腺鱗癌9例;分期:Ⅲ期44例,Ⅳ期24例;肺轉移6例,縱隔、鎖骨上淋巴結轉移8例,腹腔淋巴結轉移4例;均為初診患者,未接受過放化療和手術治療,按照美國東部腫瘤協作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一般狀況評分標準:0~1分46例,2 分22例。所有患者均無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無其他腫瘤病史。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議通過,并與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鎖骨下靜脈穿刺或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在鎮痛、營養等對癥支持處理的基礎上,予以GLF方案:吉西他濱(GEM,商品名:澤菲,江蘇豪森藥業有限公司生產)800 mg/m2,第1、8天,靜脈滴注30 min;亞葉酸鈣(LV)200 mg,第1~5天;氟尿嘧啶(5-FU)350 mg/m2,第1~5天,靜脈滴注,21 d為1個周期, 2個周期后評價療效,獲有效、穩定且患者可耐受時繼續應用,最多化療6周期。
1.2.2 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治療前、治療結束后,于清晨、空腹狀態下,采肘靜脈血3 mL,EDTA抗凝,4℃ 3 000 r/min高速離心10 min,分離血清,-20℃低溫保存備用。應用放射免疫法測量血清IGF-1的含量,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血清TGF-β1的含量,IGF-1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TGF-β1試劑盒購自比利時BioSource公司。以系列標準品濃度與樣本同時進行檢測,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同時,于治療前、治療結束后,檢查患者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彩超及胸部CT、腹部B超、腫瘤標志物、頭部MRI或骨核素掃描等。記錄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
1.3 評價標準
1.3.1 療效評價 參照RECIST《可測量病灶療效評價標準》評價近期療效。①陽性病灶全部消失為完全緩解(CR);②最大長徑縮小30%以上為部分緩解(PR);③增加30%以上(多個靶病變最大徑之和增加20%以上)為進展(PD);④介于PR和PD之間為疾病穩定(SD)。客觀緩解率(ORR)包括至少相隔4周確認的CR和PR,疾病控制率(DCR)包括CR、PR和初次服用藥物至少6周后的SD者。
1.3.2 無進展生存期(PFS)與總生存期(OS) PFS指從首次用藥到疾病進展或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時間間隔(以發生在先的事件計算)。在數據截止時尚未進展或死亡的患者,及研究中失訪的患者將以其最后一次腫瘤評價的日期計算。OS指首次用藥到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時間。在數據截止時尚存活的患者或在研究中失訪的患者將以最后一次聯絡的日期作為截尾數值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及率的比較用χ2檢驗,Kaplan-Meier統計中位PFS和OS,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患者治療2~6個周期,平均(4.5±0.6)個周期;CR 1例(1.47%),PR 36例(52.94%),SD 15例(22.06%),PD 16例(23.53%),客觀緩解率(ORR)為54.41%,疾病控制率(DCR)為76.47%。
2.2 生存期
隨訪至2012年3月底,中位PFS為6.2個月(95%CI 4~13個月),中位OS為10.5個月(95%CI 6~16個月)。
2.3 血清IGF-1及TGF-β1水平
患者治療前后血清IGF-1及TGF-β1水平比較如表1所示,可見治療后血清IGF-1及TGF-β1水平均明顯降低,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
2.4不良反應
4例患者出現骨髓抑制,2例患者發生輕微腹瀉,1例患者出現神經毒性,3例患者出現轉氨酶升高,未見其他嚴重的危及生命的毒性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71%。
3 討論
食管癌的發生和發展是遺傳、環境、生活方式等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近年來研究表明,在此過程中細胞因子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食管癌等多種腫瘤性疾病中可檢測到某些細胞因子的過表達,如在血清中可檢測到IGF-1及TGF-β1水平的顯著升高。IGF-1是是一種細胞增殖調控因子,與人體正常胚胎發育、組織修復、細胞增殖分化等生理活動有關。大部分IGF-1存在于血液中,且以結合形式存在,僅有1%的IGF-1以游離形式存在,它以自分泌、旁分泌和內分泌方式與腫瘤細胞表面的相應受體(IGF-1R)結合,促進腫瘤細胞分裂增殖,促進細胞向惡性表型轉化,并抑制腫瘤細胞的凋亡,從而參與了腫瘤的發生和發展[5]。TGF-β1是一種多功能細胞因子,在腫瘤細胞主要通過自分泌、旁分泌和內分泌的方式產生,具有誘導局部血管增生、胞外基質生成以及抑制免疫監視作用等,同時還可增加細胞的異質性黏附,促進腫瘤侵襲和轉移,因而它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6]。目前的前沿研究多選用IGF-1及TGF-β1作為食管癌免疫療效、術前評估、預后及復發預測的一個重要觀察指標。有鑒于此,本研究亦選用該兩項指標進行輔助療效評價。
目前,食管癌的常規治療以手術、放療為主,但是預后較差,患者5年的生存率僅為20%左右;且患者就診時對為晚期或已遠處轉移,因此近年來隨著新藥物的開發,化療在食管癌綜合治療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如吉西他濱(GEM)、紫杉醇(TAX)、多西紫杉醇(TAT)等應用于食管癌的治療,明顯改善了患者的預后。本研究中,患者化療選用的是由吉西他濱(GEM)、氟尿嘧啶(5-FU)、亞葉酸鈣(LV)組成的GLF聯合化療方案。該方案中,吉西他濱是一種是細胞周期特異性的藥物,通過脫氧胞嘧啶核苷激化酶磷酸化,轉化成為具有活性的二磷酸及三磷酸,導致DNA合成中斷,引發細胞的死亡,從而發揮抗腫瘤作用。氟尿嘧啶能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斷脫氧嘧啶核苷酸轉換成胸腺嘧啶核苷核,干擾DNA合成,對RNA的合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7]。亞葉酸鈣是葉酸還原型的甲酰化衍生物,系葉酸在體內的活化形式,可與二氫葉酸還原酶結合而阻斷葉酸向四氫葉酸鹽轉化,可限制化療藥物對正常細胞的損害程度,通過相互間競爭作用,并能逆轉甲氨蝶呤對骨髓和胃腸黏膜反應。文獻[6-8]研究表明,GLF聯合化療方案具有療效較好,毒副作用較小的特點。本研究結果也進一步印證了上述文獻的結論。研究表明,患者治療2~6個周期后,客觀緩解率為54.41%,疾病控制率為76.47%,中位PFS為6.2個月,中位OS為10.5個月,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71%。在生化指標方面,以血清IGF-1及TGF-β1水平作為指標,治療后血清IGF-1及TGF-β1水平均明顯降低,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
綜上所述,可見GLF聯合化療方案為老年晚期食管癌治療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思路,抑制了血清IGF-1及TGF-β1的活性,進而可能抑制了腫瘤細胞的增殖與轉移等,具有較好的腫瘤抑制作用,且毒副作用可耐受,比較適合于老年晚期食管癌的臨床治療。
[參考文獻]
[1] Shammas MA. Repetitive sequences, genomic instability and Barrett's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J]. Mob Genet Elements,2011,1(3):208-212.
[2] Iim HS,Kim SJ,Kim IJ,et al. Predictive value of metabolic tumor volume measured by 18F-FDG PET for regional lymph node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J]. Clin Nucl Med,2012,37(5):442-446.
[3] Wang Y,Adachi Y,Imsumran A,et al. Targeting for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receptor with short hairpin RNA for human digestive/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J]. J Gastroenterol,2010,45(2):159-70.
[4] Yuan Y,Chen H,Ma G,et al. Reelin is involved i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induced cell migration in esophageal carcinoma cells [J]. PLoS One,2012,7(2):31802.
[5] Doyle SL,Donohoe CL,Finn SP,et al. IGF-1 and its receptor in esophageal cancer: association with adenocarcinoma and visceral obesity [J]. Am J Gastroenterol, 2012 ,107(2):196-204.
[6] Natsuizaka M,Ohashi S,Wong GS,et al.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 promote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mediated 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motility in transformed human esophageal cells [J]. Carcinogenesis,2010,31(8):1344-1353.
[7] Rajan PS,Vaithiswaran V,Rajapandian S,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oesophagectomy for carcinoma oesophagus--approaches and options in a high volume tertiary centre [J]. J Indian Med Assoc,2010,108(10):642-644.
長期學習計劃范文4
最新初二學習計劃范文【1】
進入初中,各方面都有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說科目的多少,功課的多少,所以必須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來保證自己在初中生涯中有一個好的成績。
我給你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希望可以采納。
首先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其次要把老師布置的作業認認真真的完成,這樣學習就成功了一大半。還要學會預習和復習,怎樣預習是一個難點,蝦米那群毆開說一下預習的竅門:預習就是把第二天的課程實習一遍,預習的過程就是把自己不會的問題找出來,等到第二天的時候讓老師幫忙解答。預習最基本的就是把課本仔仔細細的過一遍,記住大致內容,這樣的話第二天的學習就輕松多了。
還有就是復習,不少同學都說考前一周是復習的最佳時期,其實不然,其實復習沒有明確的時間,只要是學習之后就要復習。復習的作用主要就是回顧以前學過的知識,在腦海里回味一遍,使之更牢固的記在腦子里。
最新初二學習計劃范文【2】
新的學期即將到來,為了使下學期的學習成績進步、各科成績優異、不偏科,在此做新學期的打算,如下:
一、做好預習。預習是學好各科的第一個環節,所以預習應做到:1、粗讀教材,找出這節與哪些舊知識有聯系,并復習這些知識;2、列寫出這節的內容提要;3、找出這節的重點與難點;4、找出課堂上應解決的重點問題。
二、聽課。學習每門功課,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要聽好課,聽課應做到:1、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2、聽課要特別注重“理解”。
三、做課堂筆記。做筆記對復習、作業有好處,做課堂筆記應:1、筆記要簡明扼要;2、課堂上做好筆記后,還要學會課后及時整理筆記。
四、做作業。1、做作業之前,必須對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復習,理解其確切涵義,明確起適用條件,弄清運用其解題的步驟;2、認真審題,弄清題設條件和做題要求;3、明確解題思路,確定解題方法步驟;4、認真仔細做題,不可馬虎從事,做完后還要認真檢查;5、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積累解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6、遇到不會做的題,不要急于問老師,更不能抄襲別人的作業,要在復習功課的基礎上,要通過層層分析,步步推理,多方聯系,理出頭緒,要下決心獨立完成作業;7、像歷史、地理、生物、政治這些需要背的科目,要先背再做。
五、課后復習。1、及時復習;2、計劃復習;3、課本、筆記和教輔資料一起運用;4、提高復習質量。
最新初二學習計劃范文【3】
1、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
相信每個同學心目中都有自己所向往的高中。這就是大家的學習目標。想要實現目標,絕非一日之功,必須腳踏實地,有步驟地努力去做才行,因此,從實際出發,安排好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就十分必要了。學習計劃是實現學習目標的藍圖,每一個想把學習搞上去的學生,要拿出的第一個實際行動,就是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
2、有利于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很多學習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總不能到了初三我們才開始培養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離不開科學的學習計劃。長期按學習計劃辦事,就會使學習生活很有規律,甚至逐漸形成“條件反射”。到時候,就不必為起不起床,睡不睡覺,學不學習再付出意志上的努力了。學習生活完全達到了“自動”進行的境界:不起床睡不著了,不睡覺就困了,不學習就好像缺了點什么似的。
3、提高學習效率,減少時間上的浪費
不少同學心里也很想從初二開始好好學習,但是往往由于沒有計劃,長期蹉跎下去很容易影響學習效率。有了學習計劃的學生知道,自己多玩1個小時,多聊1個鐘頭,將會使計劃上的某項任務告吹。根據學習上循序漸進的原則,將使整個計劃中的許多任務受到影響,所以,他們對時間特別珍惜,不會隨便地浪費時間。
4、磨練學習意志
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學習計劃的實施不會一帆風順,而會受到種種“沖擊”。特別是到了初三以后,我們所遇到的挫折會越來越多,只有經過長期的磨練,才會使自己在實現一個又一個的計劃中,意志品質(自覺、頑強、堅持、自制)不斷地得到磨練。意志上的收獲,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可實際上這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最新初二學習計劃范文【4】
1.每天早上6:20起床,用10分鐘將頭天要背的課文溫習1—2遍,6:40從家出發。
2.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做好筆記。
3.認真仔細寫作業,不對答案,認真對待每一門課。
4.寫完作業后,復習當天的內容并預習第二天上課的內容。
5.對于副課及思政(歷史、地理、生物)每學完一課后,要用心去作自己買的課外習題書,作的時候要做到不抄答案,不看書,憑借自己所學的去做。如果遇到不會的題,也不能馬上看答案或看書,要等到全部做完后,再去找答案,并及時背過。
6.對于主課及數學(代數、幾何)、語文、英語、科學和政治,每學完一單元或一課時,要對比《優化設計》的講解部分進行進一步的加深理解和鞏固,并要做練習題,寫時仍不能抄答案,寫完后可交老師批改或對照答案,找出錯誤及時糾正。
長期學習計劃范文5
在整個小學階段,每個學期都要開設幾門課程,每周、每日學習的內容都不同,各主要學科都要布置課外練習,如果沒有學習計劃,就會手忙腳亂,雜亂無章,影響學習效果。教師要讓小學生明白制定學習計劃的重要性,明確學習計劃的內容,掌握制定學習計劃的方法。
學習計劃包括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兩種。長期計劃以一學期為宜,從總體上對各學科的學習作出全面的安排。短期計劃以一周為宜,對本周內每天的學習內容、學習目的、保障措施和作息時間作出詳細具體的安排。
學習計劃要具體、明確、切實可行,同時又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保證計劃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在執行中既要堅定不移,又要根據實際適當調整,目的在于使學習計劃更加切合實際,更為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
二、預習方法的輔導
預習也叫超前學習,是指在教師上課之前,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提前進行學習和理解的過程。預習既是有效的學習方法,也是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的方法是對第二天要講授的內容認真閱讀,仔細思考,把新的知識和以往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看看哪些懂了會了,哪些不懂不會,從而明確聽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克服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被動性和盲目性,提高主動性和自覺性,以利于提高學習效果。
三、聽課方法的輔導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是學生獲得科學文化知識的主要途徑。如果小學生不會聽課,聽不懂,學不會,就會增加課后復習的困難和壓力,造成不良循環。同時由于長期積累,可能導致厭學心理,既不利于提高學習效果,也不利于心理健康。為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小學生注意以下幾點。
(1)認真聽。要求小學生聚精會神地聽講,充分理解教師講課的內容及其表達方式的含義,如節奏的快慢、聲音的高低等。
(2)注意看。要求小學生全神貫注地注視教師板書的內容,對教師用彩色粉筆標記的部分、用電化教具突出演示的部分尤其要仔細觀察,認真領會和重點記憶。
(3)多動腦。要引導小學生積極思考,要邊聽、邊看、邊思考,要與教師講課的進程保持同步,要多問幾個為什么,要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思考,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4)主動練。在課堂上要鼓勵小學生大膽發言,勤學多練,從而加深理解,提高聽課效果。
(5)做筆記。對教師講課中的要點、難點都要簡明扼要地寫在筆記上,以備課后復習。
(6)善歸納。對教師課堂講授的內容,要抓住綱目,歸納要點,力求當堂理解。
四、復習方法的輔導
復習是指對學過的知識重新學習的過程。復習包括課后復習和系統復習兩種。課后復習的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和鞏固當天學到的知識。系統復習的主要目的是對周、月、學期或學年學過的知識進行全面深入的復習,目的在于融會貫通,理解和掌握學科知識的體系。系統復習本質上是對前段學習的知識進行相對集中的再加工的過程。
課后復習的方法包括:
(1)回顧教師課堂講授的內容及其過程,目的在于弄清哪些完全理解了,哪些沒有理解,使進一步的復習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和目的性;
(2)復習課本,目的在于深化;
(3)整理筆記,對課堂記得不完整或不準確的地方加以補充和修正,使之更加系統、完整,便于復習;
(4)對課本中不懂、不會的難點問題,查閱工具書或參考書,力求弄懂弄通,實在弄不明白的,問教師或與同學研究解決。
系統復習的方法也是多樣的。比如循環復習法,是指學過一個單元之后即及時復習,然后再學下一單元,學完第二單元之后,再把這兩個單元綜合起來系統復習,以此類推,循環至終。分配復習法,指學過的內容及時復習之后在時間上每隔一定時期回過頭來再復習,只是在時間間隔上逐漸拉長。比如上一單元講過的內容及時復習,一周后再復習,兩周后再回頭簡略地復習,一個月或一季度后再復習。事實表明,分配復習的效果優于集中復習。當然集中復習也有其優勢,比如在期末總復習時,相對集中一段時間,對學習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重點突破,進行系統化的復習,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寫作業方法的輔導
寫作業是學生經過獨立思考,自覺、有目的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將學得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的智力活動過程。通過寫作業可以檢查學生學習的結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充分發揮學生的智慧和潛力,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因而教師要引導小學生掌握寫作業的正確方法。
(1)先復習后寫作業,即在認真復習、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完成作業。
(2)仔細審題,即了解題意,明確習題的目的要求,弄清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及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做到心中有數。
(3)認真表述,即思路清晰,表述確切,書寫規范,答案準確,干凈利落。
長期學習計劃范文6
一、制定學習計劃的必要性
(一)為目標的實現提供保證:
每一個想把學習搞好的同學,頭腦中都應有個學習計劃,就是在什么時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驟達到什么目標,而目標的實現要腳踏實地,有步驟的完成,這樣時間和任務的科學結合,就誕生了計劃,為了實現學習目的制訂計劃努力實現它。就可以使自己離目標越來越近。使自己的每一個行動都具有明確的目的。
(二)能夠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由于科學的長期的按照學習計劃行事。可以使自己的學習生活節奏分明。逐漸形成“條件反射”到點就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按時鍛煉,這些都成了一種自覺的行動,而不需在付出意志上的努力,這就說明你已經養成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這種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與科學的學習計劃是分不開的。
(三)學習計劃可以減少時間的浪費,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缺乏計劃性的學生,一旦坐下來,還要為該干什么事考慮半天。尤其在完成了作業以后,這種現象更為明顯,從而白自浪費了很多時間,而計劃性強的學生,由于心中明確什么時間和做什么事,所以不用浪費時間和腦筋考慮下一步該做什么。達到了節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二、制定學習計劃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制定學習計劃首先要進行自我分析
1、分析自己學習中存在的不良習慣:如有的學生課堂上思想開小差,精力不集中;有的學生情緒波動大,同喜怒哀樂;有的學生做題時粗心大意,往往條件沒看完就急于做題。
2、分析自己的弱科:和全班同學相比確定每科的成績在班級中的位置,用“1--10名”好,“11--20名”較好,“20--30名”較差,“40--50名”差來評價,然后根據弱科來制定學習計劃,應該在自主學習時間傾向于那科。
例如我們班有個同學英語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原因是英語基礎沒有打牢,他下決心把英語成績提上來。為此在晚上的自主學習期間做了如下安排:
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在期末考試中英語成績有了顯著的提升。
(二)學習目標要明確
學習目標要具有適當、明確、具體的特點。
適當就是指目標不能定得過高或過低,過高了,最終無法實現。容易喪失信心。使計劃成為一紙空文;過低了,無需努力就能達到,不利于進步。
明確就是指學習目標要便于對照和檢查。如:“今后要努力學習,爭取更大進步”這一目標就不明確,怎樣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進步?如果必為:“數學課語文課都要認真預習。數學成績要在班級達到中上水平。”這樣就明確了,以后是否達到就可以檢查了。
具體就是目標要便于實現。如怎樣才能達到“數學中上水平”這一目標呢?可以具體化為:每天做10道計算題,5道應用題。每個數學公式都要準確無疑地背出來。等等。
(三)有一個宏觀學習計劃和微觀學習計劃
先說一下微觀的學習計劃:就是具體到某一科,專門針對這一科來制定學習計劃,下面以地理這門科為例來制定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