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cbi教學理念論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cbi教學理念論文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cbi教學理念論文

cbi教學理念論文范文1

關鍵詞:cbi;外語教學;述評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0-0264-02

一、引言

由于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和對外交往的深入,國家對外語的需求從簡單工具性走向多元化,急需跨學科和復合型人才。CBI教學理念在培養學習者應用能力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其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也取得了顯著成績。1994年,王士先通過探討CBI在中國外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能性,首次向國內學者介紹CBI基本概念和原始模式。此后CBI以其在外語教學上的優勢逐漸成為國內外語教育者關注的焦點。

本文首先介紹了CBI教學理念的概念、實施原則和教學模式,然后分析了從1994年到2013年關于CBI應用于外語教學的相關研究,通過歸納和總結梳理出其研究現狀,并找出其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

二、CBI教學理念概述

CBI教學又被稱為“以內容為依托的語言教學”,是把所要學習的目標語言當成一個媒介,通過在課堂中學習其他學科知識來掌握目標語的一種教學理念。其核心觀點是將語言教學基于某個主題或某個學科來進行教學,其教學重點從語言本身的學習轉移到對學科內容的學習上。

CBI教學的基本原則是將外語作為學習各種學科內容的媒介,使學科內容成為語言學習的源泉。CBI教學一般遵循以下四個基本原則:(1)以學科內容知識為主體;(2)采用真實的語言材料;(3)學習新信息;(4)課程設置必須符合不同學生群體的需要。劉集成(2012)在探討CBI教學理念下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中指出,該教學理念應該遵循以下原則:(1)以學生為主體;(2)聽、說、讀、寫四項相結合;(3)以內容為依托;(4)教學內容的真實性;(5)學習的直接性。

基于CBI教學的基本原則,常見的CBI教學模式有五種:(1)完全和部分沉浸法;(2)用L2教授專業課;(3)專業課加語言教學;(4)基于主題的語言課;(5)經常利用內容進行操作的語言課。

三、目前國內CBI應用于外語教學研究述評

CBI教學理念是建立在認知科學和二語習得的研究之上,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可實踐性和有效性,為優化第二語言或外語的學習提供了新的視角。國內學者王士先首先介紹了CBI相關概念及教學模式,從理論上探討了CBI應用到中國外語教學中的可能性。自此,國內學者掀起了研究CBI的熱潮。從CNKI數據庫中檢索可知,從1994年到現在,發表關于CBI應用外語教學研究的論文已有250多篇,研究內容也是多種多樣。本文通過文獻分析法,對近年來CBI應用于外語教學研究做出歸納和總結。

1.CBI應用于外語教學的理論探索。CBI教學理念把語言作為學習內容的媒介,把內容作為學習語言的源泉,在二語和外語教學中取得了顯著成績。國內學者對其進行了積極的理論探討,涉及到CBI應用到高職高專的外語專業教學,CBI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CBI在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對CBI教學理念本身的研究。在這些文章中,學者大多探討了CBI在中國語境下外語教學中的應用途徑,如顧憶華(2011)通過對比CBI和ESP的共性,基于CBI教學理念對高職高專ESP教學模式進行了探討;劉集成(2012)討論了CBI教學理念下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高建(2011)探討了CBI教學模式在我國大學英語的應用;此外還有學者探討了國外的CBI教學實踐對我國雙語教學的啟示(藍楊,2012),以及CBI教學模式和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蔡堅,2002)等。

2.CBI應用于外語教學的實證研究。近年來,關于CBI應用于外語教學的實證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CBI在具體某個課程中運用的效果,如李雪梅(2011)對基于英語專業基礎階段實施內容為依托的教學改革對學生寫作能力發展的影響做了系統調查研究,并提出英語專業基礎階段內容依托課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基于CBI教學理念的教學對學習者產生的影響,如CBI教學對英語學習水平、英語學習策略、學生自我調控能力的影響(王曉紅,2011)等。第三,基于CBI教學理念的教學對教師的研究,如CBI教學背景下對外語教師知識和教師心理的研究等。第四,對CBI教學理念本身的實證研究,如大學英語CBI主題教學模式有效性的實證研究(曹佩升,2012)等。

四、對CBI外語教學研究現狀的思考

1.CBI外語教學研究存在的問題。從上面對國內CBI教學理念應用于外語教學研究的綜述來看,我國CBI模式的應用還處于理論探討、實驗驗證階段,雖然不斷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現,但國內CBI教學理念應用于外語教學的研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值得我們認真反思。

第一,研究對象單一,大多數研究只是把學習者的學習水平、測試成績、自我監控、學習策略的提高作為驗證CBI教學模式有效性的依據,而忽視了“教師”這一重要因素。第二,對CBI教學理念應用外語教學的研究大都停在理論層面上,實證研究偏少。第三,有些研究得出結論的依據只有定量數據,未經過討論便得出該研究的結論性成果,信度較低。

2.對未來CBI外語教學研究的展望。通過以上對國內CBI應用于外語教學研究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CBI外語教學研究正在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隨著在英語教學中對培養學習者綜合性應用能力的重視,如何加強CBI外語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將是未來應用語言學和外語教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基于上述分析,尤其是對目前CBI外語教學研究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可以預測,這方面的研究將會呈現如下趨勢。

第一,在研究內容上,涉及的范圍將越來越廣。CBI教學理念在外語教學實施方法上體現了巨大優勢,關于此領域的研究不僅涉及到對學習者的研究,更應該擴展到對教師的教學策略各方面的研究,甚至是CBI教材的設計、CBI教學效果測評以及CBI網絡教學資源的研發等。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將出現多種方法結合并用的局面。實證性研究方法將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CBI外語教學研究,材料和數據的系統收集與分析將逐步取代個人經驗介紹和思辨性討論的主導地位。第三,在研究對象上,研究重點將不再局限于學習主體的研究,教學主體的研究也會有所涉及,如教師的知識發展等。

參考文獻:

[1]蔡堅.第二語言習得與CBI教學模式的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109):13-15.

[2]顧憶華.基于CBI教學理念的高職高專ESP教學模式探討[J].外國語文,2011,(5):134-137.

[3]藍楊.將語言與學科知識統一于知識框架―澳大利亞CBI實踐隊我國雙語教學的啟示[J].河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58-63.

[4]雷春林.內容教學法(CBI)與復合型外語專業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6,(109):32-38.

[5]李雪梅.英語專業CBI教學改革對學生寫作能力影響的實證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5):115-118.

[6]劉集成.CBI教學理念下商務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J].湖南商學院學報,2012,(4):111-114.

[7]王曉紅.依托式教學對學生自我調控能力及成績的影響[J].甘肅高師學報,2011,(5):96-98.

cbi教學理念論文范文2

一、CBI 教學理念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內容依托式教學(簡稱 CBI),Krahnke 將之定義為:是一種在對內容或信息的教學中獲取對語言的習得的教學方法,而這種習得不是通過孤立于所教內容之外的直接或詳盡的學習得來的。Briton 認為,CBI 指的是一種二語教學的教學理念,其教學活動圍繞著學生要學習的學科內容或信息來組織,而不是圍繞語言學的大綱來進行。

這兩者均是指出了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法的核心,就是將語言學習依托于某一主題或學科上,把語言學習和學科知識的學習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初中生普遍反映,初中學習英語知識主要是為了應付高考,根本沒有考慮到畢業生的就業需求。基于此,一旦學生意識到英語在就業中的重要性的時候,他們就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熱情去學習英語和專業知識,為以能更快、更好的融入社會而奮斗。

二、如何在 CBI 教學模式中培養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教學課堂中,一直是以老師為中心,學生也能很好的掌握英語基礎知識,但是在實際交流中會出現學生心口不一的現象。因此,作者從教師、學生和教學硬件設施三個方面分析如何在 CBI 教學模式中培養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

(一)更新教師教學觀念,教學與社會實際相結合

目前,我國的學生基本上是從學前班開始接觸英語,之后他們參加各種已補習班,在進入初中之前他們已接受了十多年的傳統式英語學習。由于受到傳統的灌輸式 英語教學模式的影響,課堂上,老師只講解英語的基礎知識,學生只是一味的做筆記,不停地背知識點就能獲得高分。這樣會學生逐漸地失去了學習英語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學習熱情,忽略了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從古至今,老師是學生的學習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也起到關鍵性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教學理念,拋開傳統觀念,轉變在課堂中的角色,將課堂時間大部分留給學生,老師只起組織和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在 CBI 教學理念下的英語課堂,學生應該是從對某種知識的探討中學習英語的語法和單詞用法,學生探討的知識可以很廣泛,譬如本單元課本內容的深化或與之相關聯的社會現象,甚或學生感興趣的人或物或社會熱點話題,等等。

(二)積極培訓學生學習策略

CBI 教育理念的重要一個環節便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外語的方法與策略,教會學生在面對問題時如何進行解決,但這些都離不開課堂之中學生的積極配合,因為無論教師所安排的教學內容多么豐富,精彩,如果學生沒有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之中,都將成為空話,因為在多年的教學之中,我們發現在課堂上,有的學生看課外書籍,還有的學生玩手機游戲、睡覺。盡管教師可以潛移默化地傳授相關的學習策略,然而收效甚微,要想真正把 CBI 教學理念運用到課堂上,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而且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們對主題知識進行探討。

(三)建立完善的自主學習教室和科學的評估體系

進入初中,學生和老師在一起的時間很有限,在一起討論學習的機會也很少。老師是上課就在學校,下課了,他們就離開了。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即使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學生們任然可以自主學習,那么建立完善的自主學習功能教室,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所在的外國語學校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多功能自主學習教室,收錄了所有課程的教學大綱,考試大綱,教師的課件和教案,以便學生能更好的利用課余時間學習,更好的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 CBI 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下,學生自主學習英語,教師建立完善的教學評估體系,和學生個體差異的評估體系。老師可以鼓勵學生記錄學習筆記,就像日記那樣,但是記錄的是對學習內容的探索歷程和學習心得,學習筆記要定期上交,老師仔細審閱以后作出反饋,幫助學生分析近期的學習情況,改善學習方法,調整學習策略;老師還可以定期作總結,對進步大的同學進行表揚,分享他的學習方法,以促進其他學生自我反思。教師對學生的肯定能有效地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更能使學生在具體的語言交際活動中自信勃勃、游刃有余。

cbi教學理念論文范文3

關鍵詞 CBI主題教學 6-T 藝術院校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 《新標準大學英語》綜合教程

Abstract There are not too much studi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BI Theme-based Model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of Art Schools till now.Concerning the particular English learning habits of Arts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Stroller's 6-T, the paper takes the text-- “The Mystery of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in ”New Standard College English” Integrated Course 3 as an example, examines and studies its feasibility.

Keywords CBI Theme-based Model; 6-T; Arts College; English Class Teaching; “New Standard College English” Integrated Course

1 CBI教W理論概述

張堯學認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教材,其意義不僅僅在于教材本身,而是一場教學理念的革新。”①CBI是西方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一種全新教學模式,該理念體現了從以語言形式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向以內容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的改變,強調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既要學習語言的用法,也要學習如何在真實的環境中使用語言;在有上下文的語境中,學習者通過接觸大量的語言輸入后習得語言。在于將外語同主題內容相結合將外語作為進行與主題相關活動的媒介以產生最為理想的外語學習條件。②③④這一模式不以語法為綱,甚至不以功能意念為綱,而是以學科內容為主,通過內容學語言。這是一種以滿足社會對人才需求為導向的課程設置。由于專業內容的引入,使得這種教學模式具有雙重甚至多重功效,即傳播語言知識、強化專業能力、改善學習策略等。⑤

近些年以來,我國有部分學者針對CBI開始研究,并逐漸將其應用于實踐教學中,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袁平華等針對大學外語的教學模式,從內容依托的角度進行了比較實證研究,通過對照分別采用常規教學模式和依托式教學模式的班級進行比較,結果表明采用依托式教學模式的班級學習英語的動機和學習策略都有所提高,學生們具有更高的主動性。⑥此外,大連外國語大學依托所承擔的兩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項目“CBI理論指導下的英語專業整體課程體系改革”和“英語基礎階段內容依托式教學改革研究”,開展了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模式改革。

但是目前,學者們針對CBI主題教學在藝術院校大學英語課堂的應用研究不多。藝術院校的學生較其他專業的學生,語言基礎普遍差,英語學習動機不足。因此,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應該因材施教,真正做到根據學生的特點及需求選擇教材和教學方式,從而改變一刀切的局面,提高語言學習的效率。筆者將以《新標準大學英語》教材為例,就藝術院校大學英語課程中的CBI主題教學模式應用進行分析討論。

2 CBI主題教學模式在《新標準大學英語》綜合教程中的體現

CBI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把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上。作為CBI模式最為常見的模式之一,CBI主題教學模式具有以下四個特征:⑦(1)以主題為核心,一切教學活動是圍繞著主題進行的,通過綜合素質的培養可以進一步提高語言交際能力;(2)使用真實語言材料。教學中學生接觸到的文本、動畫、音視頻等材料均來自于原汁原味的目的語族人使用;(3)學習新信息,引導學生結合所掌握的已有知識來評價和學習新知識;(4)適合學習者的個體需求,教學中的單元主題、文本材料和課堂活動必須適合學生的語言程度、認知和情感需要。

在此基礎上,Stroller(1997)提出著名的“6-T”主題模式方案:Theme(主題)、Texts(文本)、Topics(話題)、Threads(線索)、Tasks(任務)、Transition(過渡)。以往的研究中,專業英語教學多采用這一教學方案,筆者認為,針對藝術專業大學英語,在詞匯講解、語法解析及文化背景知識引入等方面的訓練亦可選取“6-T”方案。筆者根據這些核心理念,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主題教學模式具體在《新標準大學英語》綜合教程中的應用。

2.1 Threads (線索):適用于課文導入訓練

所謂“線索”(Threads),顧名思義就是把一個一個主題有機的串聯在一起,使教學成為一個整體,這里用于課文導入再適合不過。但是面對大量的信息,學生們往往會感覺無的放矢,這時課前一系列有針對的critical thinking 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具體在《綜合教程》中的每篇課文前的warm-up中都有體現。

2.2 Texts (文本):適用于課文中語法訓練

廣義上的文本 (Texts)即內容,指的是包括課文、聽力、閱讀、口語話題材料等在內的所有材料來源,這些在教師進行語法結構訓練和解析時,無疑提供了語言學習的來源和依據,教師講解時完全可以從教材提供的文本入手進行闡釋和練習。

2.3 Tasks (任務):適用于課文中詞匯訓練與篇章結構分析

任務(Tasks)可以適用于各個教學環節中,但筆者認為它最為適用于課文中的詞匯訓練和語篇結構分析。《新標準大學英語》遵循對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其中語言點的設計,無論體現在教學內容、教學活動,還是教學環節上,都注重以教師為主導,加強師間生的互動交流,從而實現在教師的指導和啟發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富有創造性地學習。

2.4 (話題):主題的體現,適用于課文中背景知識學習

話題(Topics)是以文本為基礎,圍繞主題進行探討,從而進一步延伸主題。對于自主學習的學生來說,話題如果適用于課文中的背景知識學習,有助于他們把紛亂的信息進行統一的梳理,對信息進行分門別類的篩選,就能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習得語言。

2.5 Theme (主題):貫穿課程設置的主要思想

主題是貫穿課程設置的主要思想。《綜合教程》每冊10個單元,每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其中包括兩篇主要閱讀文章以及一個專題文化短篇,讀、寫、譯、說各項技能相輔相成。

2.6 Transition (過渡):一個主題間若干話題的自然轉換

如果說線索(Threads)將一個個主題有機的串聯在一起,過渡(Transition)就是一個主題間若干話題的自然轉換。筆者在《新標準大學英語》綜合教程課堂設計中應用CBI主題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得效果,但是還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注意的地方。

3 以CBI主題教學模式為基礎的《新標準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

根據《新標準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的編寫原理及設計特點,其課堂教學設計應以CBI主題教學模式為基礎,圍繞主題,結合話題,利用語篇,創建語境,整合任務,綜合練習,真正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

在此,筆者選取"The Mystery of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文章為例(取自《新標準大學英語》綜合教程3 第三單元),設計一個單元的課堂教學過程:

3.1 Threads (課文導入)

Look at the painting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 and discuss the questions as following:

(1)How old do you think the girl is?

Answer:It’s hard to say, but she looks between 14 and 16.

(2)What is she wearing?

Answer:She has a heavy coat and she’s wearing a scarf wrapped around her head like a turban. She’s also got a large pearl earring on her left earlobe.

(3)Is she beautiful?

Answer:I would say that she is pretty but not beautiful. However, there is something about her looks and expression which is attractive. Maybe she has a strong, interesting character but we can’t be sure.

(4)How would you describe her expression?

Answer:She’s looking at us with large eyes in an open and direct way, and her mouth is slightly open. She looks a bit innocent, nervous and surprised, as if she is about to say something. Her expression could be interpreted as longing or inquiring; probably she wants something very much but we don’t know what it is.

(5)What is the focus of the painting?

Answer:Our eyes are drawn to the earring. It’s not in the centre of the painting and it shines a bit in the dark. But it is inside a frame of light colors made by the diagonal lines of her eyes, her nose, her mouth and the vertical yellow scarf and nearly horizontal white collar.

3.2 Texts (語法訓練)

Rewrite the sentences using "might have been done".(以下句子習均選自課文)

(1)It’s possible that the artist and the model became lovers.

The artist and the model might have been lovers.

(2)It’s possible that Catharina was never jealous of the model.

Catharina might never have been jealous of the model.

(3)It’s possible that the model became Vermeer’s assistant.

The model might have become Vermeer’s assistant.

(4)It’s possible that Vermeer painted other masterpieces which have since been lost.

Vermeer might have painted other masterpieces which have since been lost.

(5)It’s possible that Vermeer died in poverty.

Vermeer might have died in poverty.

3.3 Tasks (詞匯解析)

結合課文導入時討論思考的5個問題(見3.1),引入單詞講解。如:

turban n. [C] a long piece of cloth wrapped around the head, worn especially by Sikh, Hindu, and Muslim men(尤指錫克教教徒、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男子的)包頭巾,纏頭巾

e.g. A large handkerchief of brightly colored silk or cotton is often worn as a turban.

一種顏色鮮艷的絲質或棉布大手巾常當作頭巾戴。

earloben. [C] the soft part at the bottom of your ear 耳垂

e.g. It is believed If you have a big thick earlobe, that means you have a lot of luck.

人家通常相信如果你的耳垂又大又厚,那就代表你很有福份。

attractive引出seductive a. sexually attractive 性感的;勾引人的

e.g. She isa very attractive and seductive woman.

她是位非常有魅力的、性感的女人。

3.4 Topics (背景知識介紹)

課前將學生分組,布置每個小組的話題課下搜集材料,準備PPT,課堂分組展示。話題如下:

(1)Backgrou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Dutch painter Johannes Vermeer

(2)Johannes Vermeer's painting style

(3)Johannes Vermeer's traditional painting Themes and works

(4)How to paint a portrait.

(5)Is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 a traditional portrait?

3.5 Theme (課文主題切入)

本文的主題,即荷蘭畫家Johannes Vermeer的著名肖像畫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所引發的系列謎團,貫穿全文,課文1-4段講述的內容正是關于作家的背景知識介紹。

關于"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小說部分,課文5-11段可安排學生進行排序題練習,這樣在排序過程中就對復雜的情節進行了有效的梳理。關于"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電影部分(課文12-13主要講述小說與電影情節上的差別),可直接播放課件中的電影剪輯,時長只有5分鐘,既不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又能充分滿足學生們高漲的好奇心。

3.6 Transition(話題過渡)

結合小組活動展示內容,可延伸與主題相關的多個話題,如Johannes Vermeer所處時代背景、其繪畫風格及主要代表作、肖像畫的繪畫特點等等。

4 結語

CBI主題教學模式的實施可以有效激發藝術院校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提高英語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藝術專業大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使大學英語由基礎型向專業型、應用型教學模式轉變。符合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同時也符合學生們學習和職業發展的需要。2007年,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簽署的《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中,明確針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出了“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語從事科研的能力”為目標。針對現行《大學英語課程要求》中提出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蔡基剛建議,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必須清晰且具體,將“今后學習”改為“為本科期間用英語進行專業學習服務”,“今后工作”改成“為畢業后能熟練地用英語開展工作做好準備”。 ⑧

在藝術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課堂實施CBI主題教學模式,充分利用文本,將語言教學和學科知識有機結合,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取與所學專業密切相關的英語材料,并將掌握的知識實踐于課堂,真正達到學以致用,在獲取資料的同時,也提高了閱讀專業英語書籍的能力。不難預見,該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藝術專業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并對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L鼙疚氖恰?016年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課題論文;“2014年度魯迅美術學院課題項目”課題論文,課題編號:2014lmlr07

注釋

① 張堯學.加大力度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04(2):19.

② Dupuy, B.Content-based Instruction[J].ForeignLanguageAnnajs,2000(33).

③ Kasper,LorettaF.Content-based College ESL Instruction[M],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2000.

④⑦Stryker,S.B.&B.L.Leaver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in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M].Washington:GeorgetownUniversityPress,1997.

⑤ 李小芳.CBI在美術專業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75-76.

cbi教學理念論文范文4

【關鍵詞】終身教育適應性高職英語教師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4-0012-02

1 終身教育理念

自法國教育家保羅?郎格朗提出“終身教育”這一概念后,“終身教育”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并逐漸成為了一種國際性教育思潮。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人才資源,與其他資源一樣,在其使用過程中必然存在著消耗和折舊。只有教師終身持續不斷地學習,才能實現教師素質的提高。

2 適應理論與教師的適應性

學者們普遍認為“適應也就是心理適應能力,即個體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與周圍人們相互交往的過程中,以一定的行為積極地反作用于周圍環境而獲得平衡的心理能力”。教師的適應性也就是指教師面對課程改革能動的做出反應,從而調節自身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觀念等來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

3 英語教學的改革與高職英語教師面臨的危機

馮燕(2010)預測: “隨著基礎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特別是重點大學公共外語課程已經失去作為課程存在的理據”,“公外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從教育部部分直屬高校課程體系中退場”。與之對應的是基礎英語學分逐漸減少,傳統公共英語課程被逐漸壓縮。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考試院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擬從2016年起,中考英語分值由120分降到100分,高考英語分值由150分降到100分,也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英語教學的變革.綜合看來,這次變革是在教育部發起的英語教學改革活動不斷深化中自然出現的,對它的到來我們應持順應的態度,但對高職英語教師來說,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如果說傳統上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存在著學科歸屬不清晰、科研上處于弱勢地位的尷尬局面,那么隨著高職生源的減少,英語教學的變革則關系著是高職公共英語教師的生存問題和存在的合理性問題。高職英語教師的轉型至關重要。

4高職英語教改與高職英語教師適應性研究

由上述討論可以得出,為順應變化,我們要根據教改需求,適應性調節。

目前主流的高職英語教改分為兩個方面:通識英語和職業英語。

通識英語教改其重點就是以英語為教學語言推廣通識教育, 更確切地說,外語語言應該轉變為內容的載體, 通識教育才是外語教學的主要內容(王哲、李軍軍 2010)。通識教育的內容包括跨文化交際、人文素質教育,思辨能力, 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職業英語教學改革方法上采用以“工作過程構建英語知識”的形式,教學內容上以專門英語(ESP)教育來取代以語言教學為主要形式的基礎英語教學。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在職場環境下的語言交際力。要求學生“能就與未來職業相關的話題進行比較有效的交談”, “能基本讀懂與未來職業相關的英語文獻和資料”,“能填寫表格或模擬套寫與未來職業相關的簡短應用文,如簡歷,信函等”,依據學校所設專業與企業設置的崗位研發校本教材等。

以下從知識結構,教學理念,教學研究三個方面研究高職英語教師適應性。

升級知識結構

高職英語教師的學科背景基本上是英語語言文學,擁有雙學位或跨學科背景的教師比例極低,擁有企業實踐經驗,行業背景知識的更少.他們基本來自各大院校的英語系,專業知識包括英語語言學、文學、翻譯。綜合分析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目標,首先必須在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上實現升級。教師第一步要做的是充實與提高自身的跨文化素養,只有教師具備了深厚的人文素養才有知識儲備對學生進行以英語為媒介的內容教學,實現通識教育而不僅是目標語言的分析。教師也應該多讀英文經典名著、關注新聞,時時思考。同時要加強在職教師專業英語的培訓,開展校企合作,鼓勵教師下企業鍛煉,培養雙師型教師.另外高職教師還應該追蹤ESP 教學的專業論文,了解一些具體的ESP/EAP 教學方法和該領域內的發展。

更新教學理念

核心教學理念就是以顯性的方式獲得內容知識,以隱性的方式學習語言。高職公共英語應打破傳統的所有專業材、法、統一要求的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英語基礎的同時,補充與學生所學專業有關的英語知識和英語應用技能,提高其職業競爭能力。根據學生所修專業的特點和未來工作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將專門用途英語滲透到基礎英語教學的每堂課中。

孫有中(2011)說:“怎樣讓學生變得更有思辨能力和創造力,這個問題應該成為英語教育改革乃至整個中國高等教育的終極關懷。”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在課程教學中融入思辨能力的訓練,如課前導入討論;課后寫作訓練,設計某些熱點問題點撥學生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習方法的講解,布置相關的自主學習內容,如經典英文影片的觀看等.傳授知識,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這種教學理念應該是高職英語教師獲得自己身份認同的砝碼。

開展外語教育研究

高職英語教師要搞好教學,除了定期閱讀國內外的英語教學研究論文之外,必須進行有效的教學研究,科研也是決定高職英語教師地位的關鍵條件。我們研究的對象要以教師、學生、教法、學法、教學環境建設、教學管理等為研究對象,關注教學的人和與人相關的行為而不是語言本身.在自己能掌控的課堂范圍內開展教學研究,使研究成為與教學并存的一種常態。應該說高職英語教師擁有相當高的自,從客觀上來說,他們的研究對象處于不斷的變換中,比如學生的時代特征、學習特點、學科專業、學生需求都是變化的因素。這種變化不斷提出新的問題,挑戰高職英語教師駕馭教學的能力,也不斷提供教學研究的契機。以反思為特征的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是一種常見的教學研究方法,同樣關注教學效果、關注對教學環節的理解的研究方法還有探索性實踐(exploratory practice)。

結語

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為密切的教育形式。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產業結構的升級改造,新的崗位不斷涌現,現場技術、設備、機器等需要不斷更新。職業教育目的在于培養適應經濟社會需要的人才,這一目標的實現,必然要求高職教師能夠保持終身學習,使自己的知識、技能亦呈現動態性,適應不斷變革的時代需求。

參考文獻:

[1]王美. 面向知識社會的教師學習-發展適應性專長[D]. 2010(3)

cbi教學理念論文范文5

一、引言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世界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是在“經濟全球化”與“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進行的。高等教育國際化對研究生英語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生的英語語言能力不僅是衡量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而且是研究生教育實現國際化的重要因素。

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特色大學是與行業具有天然聯系、具備自身獨特優勢的一種大學形態,它的發展對于促進行業科技進步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類高校的研究生與普通院校相比,在英語應用能力上對專業性和學術性的要求更為突出。基于這一特點,學校應根據研究生不同專業的需求,科學、合理地調整課程設置,構建以行業學科文化為依托的綜合化、國際化的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在體現多元化,個性化和信息化的前提下,既滿足學生學習專業學科知識的需求,又使其具有國際意識、合作精神及創新能力,成為能參與行業國際競爭的復合型人才。

二、行業特色大學的特點及其研究生英語教學的現狀

行業特色高校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其擁有若干特色優勢學科,這些學科通常代表著國家先進水平,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根本體現。因此,為了保持學校的學術水準、競爭能力與良好聲譽,行業特色高校必須保持和強化傳統學科的特色優勢,在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實行重點突破,確保其實力和競爭能力處于國內甚至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在跨學科領域的國際交流日趨頻繁的形勢下,也要積極尋求新的學科生長點,在相關領域內拓展新的學科或學科方向,促進相關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和融合,以提高學校學科建設的整體水平。另一方面,行業特色高校雖然大多建有研究生院,研究生培養已有一定規模,具有培養碩士、博士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師資力量和管理能力,但資源配置的中心仍在本科教育,對研究生教育的投入較少,對研究生英語教學的關注度就更低。筆者在網上詳細搜索了“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資源共享聯盟”里江蘇省的4所高校(河海大學,江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在它們的外語學院和研究生院的介紹中都沒有專門涉及研究生公共英語的介紹,相關課題和文章更是鳳毛麟角。這反映出在我省行業特色高校中,與優勢學科建設相比,研究生公共英語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也使這類高校的研究生英語教學面臨著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

1.課程設置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行業特色高校的研究生英語課程安排基本上能滿足原大綱的要求,但沒有體現研究生階段專業學習需求的特殊性,只是把公共英語置身于傳統宏觀背景下,寬泛地從語言基本技能角度出發,缺乏對不同專業學生個體英語學習需求結構的微觀把握,從而導致課程設置單一、陳舊,無法實現專業學習特殊性與語言學習共通性的有效統一。

2.教學內容不妥

很多行業特色高校研究生英語使用的教材還是以強調“閱讀”為主的精讀教材。語料的選擇過于籠統,依舊定位于大學英語階段的語言知識傳輸,沒有考慮行業特色高校的自身特點,忽視了研究生專業需求特點及學術研究與英語學習的結合度,缺乏對專業文化領域的整體結構定位。

3.教學方法單一

我們發現目前行業高校的研究生英語教學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師生主體性背離,教師把語言看成相對固定的知識系統,只是向學生傳遞信息,而學生則是接受存儲信息,這樣抑制了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和意義連接,忽視了英語的整體性和交際性。

4.評價方式不科學

和一般高校一樣,行業特色高校的研究生英語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往往以單一的終結性考試形式來衡量學習效果,忽視了形成性評價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以學科文化為依托的外語教學理念

以學科文化內容為依托的外語教學(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簡稱cbi),是指在第二語言(或外語)教學中,教學活動并不按照語言教學大綱,而是圍繞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和獲取的信息而展開。brinton等指出:“cbi教學將特定的學科內容與語言教學目標結合在一起,同時教授學科知識和語言技能。語言課程的開設是基于學生對某一學科知識的需求,語言教學活動也是圍繞解決學科知識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語言問題進行的。”cbi模式用于研究生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避免師生的交際只局限于圍繞語言本身,而是建立一個對目標學科范式的交際鏈接方式,使交際環節聚焦于共同的主題,并且由該交際行為中的系列活動所激發。cbi模式避免將語言當作某種結構規則而加以分隔,而是將語言教學嵌入一種學習文化環境中,用以實現學習用途。這就需要提供可信的文本。這種文本就是語言教學與學科文化內容的連接,以學科內容作為語言學習的依托,解決語言學習忽視整體性和交際功能以及與學科文化相分離的弊端。cbi教學將目標語作為獲取學科

內容知識的工具,讓學生在學習學科內容的過程中學習語言。這種教學模式將語言形式與意義(學科內容知識)的學習統一起來,消除了在大多數教育環境中將語言習得與學科知識人為分割的狀態,強調通過具體的主題(subjectmatter)學習語言。因此,與傳統的語言教學模式相比,cbi教學圍繞學科內容開展各種活動,調動學生個人的學科背景知識和經驗,將一般意義上的語言教室變成學習共同體,使學生能清楚地了解目標語和本族語文化的差異。cbi的教學模式以主題式文本的形式給學生提供語言學習的“生態學框架”,體現了語言習得的整體性和動態特征。語言學習與學科內容文本的銜接,使學生能夠進入文本學習與交際,由此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

四、構建以學科文化為依托的研究生英語教學新模式

針對上述行業特色高校研究生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構建基于學科文化內容的英語教學模式將為我們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它將語言教學從片段化的符號系統中解構出來,與學科知識和生活世界實現連接,既可以擺脫傳統語言學習的枯燥,又可以擴展學科學習的視野,同時把語言學習看做一種多元文本或話語來理解。因此,研究生英語學習應突破那種靜態的、孤立的知識系統,加強“對話”意識,重視具體的、開放的意指過程,擺脫結構主義的桎梏,從而深入地了解語言的本質。

1.課程設置

該教學模式中,課程的設置應將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并重,必修課與選修課有機結合。普通英語課程解決語言知識與技能的問題,為語言學習打下基礎;而專業英語以學科文化為教學內容,課程不再以語言形式為核心,而是圍繞著某一門學科的知識內容展開。必修課和選修課應根據不同層次、類別的研究生對英語的不同需求而設定,課程種類注重多元化和國際化,同時與學科文化知識緊密結合。比如:語言技能類和應用類課程、專業學術英語類和語言文化類課程。這種多維立體的課程體系使學生在學習學科內容的過程中通過主動建構習得了語言,而且掌握了一門具體的學科知識,擴大了知識面,促進了語言學習與其他學科學習的協調發展。

2.教學內容

大學英語與研究生英語教學目的實質區別在于是用英語進行工作和社會交往中普通的口頭和筆頭交際活動,還是用英語進行學術活動和技術活動的問題。英語教學目的決定了教學內容的選擇。

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根據不同的語域來進行劃分,而行業特色高校的專業分布特點也決定了在語料選擇上必須批判性地選取優化的資源運用于教學中。教師可以歸納總結研究生在學術研究和技術活動的不同階段中最常用的語類,構建科技語類教學體系。例如:在提出研究問題或提出研究申請階段,核心科技語類有項目申請報告、研究計劃、經費申請報告、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等;在研究階段,主要科技語類有階段報告、進展報告、中期報告等;在學術交流階段有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學術講座和學術報告等語類。根據語類在技術上和學術性上不同程度的差異,選擇以學科內容為核心的真實語言材料,引導學生分析、總結、了解語類的常規特點,讓學生了解同一語類語篇的共性,掌握語篇產出的規范和規律。以筆者所在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原南京氣象學院)的優勢專業(大氣科學)為例,該專業的研究生經常有機會參與國內外各類氣象界的學術會議,并在氣象學術刊物上,因此,學術報告和研究論文摘要這兩種語類自然成為研究生英語教學課堂中不可忽視的部分。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教師要精選在真實語境中產生的,以氣象學科知識為核心內容的典型樣本作為語言輸入材料,通過課堂深入分析,使典型語篇的典型特點作為認知圖式固化在學生的記憶里,當類似的交際情景重現時,這種認知圖式便會在記憶里被激活產生理想的語言輸出效果。但是,每種語類中用于課堂深入分析的典型語篇只涉及

一個專業,課堂教學不能照顧所有專業的學生。解決辦法為提供一些同語類、不同學科領域的語篇供學生閱讀和分析,總結規律,同時鼓勵學生利用各種資源查閱本專業領域的英語文獻和資料,擴大閱讀量,通過學科內容的學習感受目標語思維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由工具型向融合型轉化。學生也可以從學科文化中自主地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語類,以專業知識背景材料進行語言訓練,鞏固英語學習效果。

3.教學模式

外語對話型思維教學模式在課堂時空里形成的多層次、多向度的關系構成了教學的特定語境和生成基礎。它既是普遍意義上的人際關系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又是師生作為獨特生命個體在教學活動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文化紐帶,凸顯了師生之間相互聯系、互動互補和協同發展的價值功能。

在cbi外語課堂中,教師應開展對話型教學實踐。創設獨特的、思維型教學文化,將課堂轉變為學生發展的學習共同體,應致力于引導學生獲得發展的主動權,從而自主地構建自我體驗與探究的行為方式,同時賦予學生自主的話語權,擺脫以課程體系為表征形式的各種符號控制和制約因素,實現本質層面的主體性回歸。

4.評價體系

在cbi的外語教學中,與對話型思維教學模式相適應的評價方式應重視衡量學生從語言輸入到語言產出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程度,從多維度考查學生應用英語對學科文化的理解和闡述表達,因此,對學生成績的評定要以過程性學習為依據,從傳統的終結性評估轉變成終結性評估與形成性評估相結合的評估方式。這種方式既評價了教師的教學效果,又評價了學生的學習過程,甚至評價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深度思考過程。

cbi教學理念論文范文6

1.一個具有顛覆性的外語教學理念和方法——學術英語與大學英語差異研究

2.中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三十年發展狀況分析(1983-2012) 

3.再論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通用英語和學術英語

4.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未來發展方向研究  

5.新世紀大學英語后續課程設置研究(二)——學生需求分析

6.大數據時代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改革  

7.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8.大學英語生存危機及其學科地位研究  

9.ELE還是ESP,再論我國大學英語的發展方向  

10.大學英語有效課堂環境構建及評價的理論框架  

11.《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要點解讀 

12.教育生態環境下分層次遞進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索——以上海理工大學為例 

13.轉型期大學英語課程的價值追問

14.基于網絡多媒體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

15.大學英語教學中通用英語與專用英語之爭:問題與對策

16.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熱點的領域構成與拓展趨勢——基于CNKI學術期刊2001年—2014年文獻的共詞可視化分析

17.大規模開放課程(MOOCs)對我國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啟示研究——以英國愛丁堡大學EDC MOOC為例 

18.對我國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化教學的再思考 

19.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 

20.大學英語教師科研觀的調查與分析  

21.后大學英語教改依據與對策研究 

22.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我們教什么,怎么教?——寫在首屆“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閉幕之際

23.新世紀的大學英語教材  

24.我國大學英語消亡的理據與趨勢分析  

25.英語通用語理論觀照下的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研究  

26.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的模式構建——研究現狀與理論思考

27.從通用英語到學術英語——回歸大學英語教學本位

28.隱性語法教學視角下的大學英語寫作型任務設計 

29.翻轉課堂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30.基于學習者需求分析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  

31.“慕課”背景下以內容為依托的大學英語ESP教學模式研究

32.制約大學英語學習成效的策略因素探析  

33.一項關于大學英語教材對教師專業發展作用的調查研究

34.我國大學英語教材使用情況調查研究 

35.關于大學英語教學ESP論的一點思考

36.制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方向轉移的因素分析 

37.新教學模式下的大學英語聽說課授課教師角色定位及角色轉換 

38.關于大學英語課程設置與教學目標——兼考香港高校大學英語課程設置 

39.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兩名大學英語教師個案研究

40.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置議  

41.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狀與對策  

42.從《要求》到《指南》:解讀《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中的課程設置 

43.新型評價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和問題 

44.大學英語分層教學課堂提問層次的區別 

45.認知語言學視域下的微課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以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為例 

46.論大學英語教學思辨能力培養模式構建  

47.大學英語教材:問題與思考  

48.大學英語教學通識化轉向的“邏各斯” 

49.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研究現狀與問題分析——基于國內CSSCI期刊論文的分析(1994-2013)

50.大學英語教師職業認同量表編制  

51.大學英語教學的動力機制構建——研究現狀與理論思考  

52.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內容設置探究(一)——學術英語  

53.國家戰略視角下的我國外語教育政策調整——大學英語教學:向右還是向左?  

54.生成觀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育  

55.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定位再研究

56.大學英語面臨的挑戰與對策:課程論視角  

57.行業英語需求狀況調查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58.近十年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述評  

59.基于英語專題學習網站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研究 

60.互動性原則與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研究 

61.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反撥效應

62.交際教學法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  

63.目標導向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研究  

64.淺談大學英語通識教育和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關系——兼論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發展方向 

65.從日本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看我國外語教學目標調整  

66.大學英語教學大賽與教師發展——第二屆“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評審手記 

67.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及教學方法探析  

68.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理論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69.基于泛在學習資源共享平臺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研究 

70.構建師生協同發展的大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理論模式

71.大學英語學習和教學中的語言學習策略問題  

72.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探微——從“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評分標準說起 

73.大學英語CBI主題教學模式有效性的實驗研究 

74.教育信息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75.對接國家發展戰略 培養國際化人才——新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重新定位思考

76.大學英語網絡考試對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撥效應研究 

77.大學英語教學方法改革探索 

78.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可行措施——英語分級教學模式探析 

79.試論圖式理論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啟示——一項基于圖式理論的實證研究

80.對接新目標 創建新體系 適應新需求——寫在“新目標大學英語系列教材”出版之際

81.個性化大學英語教學大綱設計中的需求與條件分析 

82.基于探究社團體系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

83.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反思

84.應用型人才培養框架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與研究 

85.大學英語師資的轉型與培養  

86.大學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的銜接:現狀與思考  

87.大學英語聽說機考嘗試 

88.關于大學英語教師開展日記研究的思考

89.傳統大學英語教材編寫理念的一次新突破 

90.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問題與對策 

91.大學英語教學中思辨能力培養的現狀調查——一項基于反思性問卷的研究 

92.建構主義教學模式視閾中的大學英語課程設計 

93.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個性化、學科化、中國化 

94.制約我國大學英語詞匯要求發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對策研究

95.英漢思維模式差異對大學英語寫作的影響  

96.閱讀理論和技巧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97.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探析——獨立學院英語課程改革實踐個案研究

98.大學英語教師與教學情況調查分析 

99.基于經典英語模仿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最簡策略

100.高度重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努力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101.重視大學英語翻譯教學 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102.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103.以培養“卓越工程人才”為核心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索——以上海理工大學的改革實踐為例

104.基于微信平臺的大學英語教學設計與實踐 

105.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方向  

106.后大學英語教學時代的精讀課程走向研究 

107.構建“4+2+1”大學英語文化教學模式的探索 

108.大學英語寫作多樣性評改反饋研究 

109.大學英語學習者對翻轉課堂接受度的調查研究

110.立體化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實踐和研究 

111.大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調查研究  

112.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13.應用數字化寫作平臺干預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研究  

114.自主學習和大學英語教育 

115.對十年來新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實施情況的總結與思考

116.大學英語微課內容選擇范圍的研究 

117.大學英語傳統視聽說教學模式和網絡交互式視聽說模式的對比研究

118.融合移動學習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 

119.多媒體環境下大學英語口譯教學的生態化思考

120.《大學英語》(全新版)《綜合教程》教法初探

121.從外語學習角度看大學英語教學和考試的改革

122.論大學英語語法的地位 

123.輸出驅動假設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思考與建議

124.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模式建構 

125.我國港臺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比較與啟示

126.研究型大學英語教育體系的構建與探索——以清華大學為例 

127.大學英語分層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128.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建設與實踐

129.在線大學英語寫作形成性評價模型構建研究

130.論大學英語與專業英語教學的銜接

131.建構和完善新型大學英語教學管理體系——一個解讀《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的視角

132.試論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

133.我國第一份以學術英語為導向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導文件的制定與說明

134.詞語搭配現象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91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视频大全 |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 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 制服丝袜中文在线 | 国产精品自拍第一页 | 性色a v 一区 |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看 | 黄片毛片一级 | 日韩极品视频 | 欧美 国产 日韩 第一页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 一边摸一边爽一边叫床免费视频 | 免费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韩国美女vip福利一区 | 五月精品 | 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国产视频网站 | 欧美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 国产在线成人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 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视频 |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蜜 | 久久国产经典 | 最新国产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 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 日韩欧美在线第一页 | 欧美日韩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