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家務勞動作文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fā)你的文章創(chuàng)作靈感,歡迎閱讀。
家務勞動作文范文1
今天在家,我自高奮勇的幫媽媽洗衣服,東西很少,只有一雙襪子和一條圍巾。
我把衣物裝進盆內,用水浸濕,抹上肥皂。媽媽對我說:“衣服抹上肥皂后,需要放上一刻鐘左右,好讓肥皂的除漬功效完全發(fā)揮。
一刻鐘后,我拿起了一雙襪子,寒冷的水凍得刺骨,我有點想打退堂鼓。但是我想起了媽媽在寒冷的冬天,為我洗大堆大堆的衣服,兩只手被凍得通紅時,讓我堅定了決心,一定要為媽媽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家務勞動作文范文2
幫助父母做家務,要有耐心,你可以在廚房觀察爸爸媽媽怎樣做,再找機會幫爸爸媽媽做點什么,比如洗菜、摘豆;向父母學習做飯炒菜時如何避免燙傷等等。你還可以請父母將沒做過的家務分成幾個小部分,并逐一示范做法,例如,清潔浴室,應示范如何擦拭洗面盆、洗刷浴缸和拖地板。如清理你的房間,可讓爸爸媽媽例舉該清理的地方或以圖、剪貼等方式提示自己。
同學們在做家務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學會勞動程序,培養(yǎng)勞動技能。正確的勞動程序,不但可以提高勞動效率,而且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勞動技能。大家做家務,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正確合理的程序,會使大家感到做家務并不難,同時也會提高勞動的熱情和興趣。
2、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做家務,要根據(jù)自己的年齡特點,先易后難,循序漸進。你可以先學做有興趣的又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提高難度。如果一開始就做不能勝任的事,會因無法完成或完成得很不像樣而喪失信心,進而會厭惡家務勞動。
3、注意安全,培養(yǎng)毅力。大家在做家務時,千萬注意安全。在使用電器、煤氣、化學洗滌劑、刀具等方面,一定要掌握正確使用的安全常識。
幫爸爸媽媽分擔家務,好處多多:
1、許多同學并不了解物質財富的來之不易,不了解父母工作的艱辛;花錢大手大腳,不愛惜財物。通過勞動,會明白創(chuàng)造財富的艱難,養(yǎng)成愛惜財物的好習慣。
2、懶惰笨拙的人,是不受人歡迎的。從小參加家務勞動,不但能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而且會養(yǎng)成勤勞的作用。一旦走向社會,這些技能和作風,就會在集體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受到大家歡迎。
3、同學們在家務勞動中,經歷克服困難的過程,能鍛煉意志和毅力。
4、學做家務,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家庭是個小社會,家庭生活的內容涉及到各種知識。許多同學的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大多是在家務勞動的實踐操作中受到啟發(fā)而產生的。
5、緊張的學習之余,做一點家務,正是一種積極的休息,不但可以通過改變活動形式來調節(jié)大腦機能,而且有利增強體質促進健康。
6、一個人家務勞動的能力強,生活技能也高,獨立生活能力就強,從而對生活充滿自信心,能獨立面對各種困難。
7、分擔家務之后,親身體驗到了家務勞動的繁雜,才能體會到父母終日操勞的不易,感受父母的良苦愛心。和爸爸媽媽共同做家務,也會給家庭帶來一種融洽、和諧、歡樂的氣氛。
愛勞動,從做家務開始
暑假里,讓“熱愛勞動”不再是一句空話,同學們從簡單的家務勞動開始,培養(yǎng)自己的勞動能力。整理房間、疊被子、掃地、擦桌子、收拾碗筷、吸塵清掃、衣服分類、清洗浴盆、洗手絹、洗襪子、擦鞋子等等,隨著對家務勞動的熟悉,再做一些勞動技能較高的事情,如換床單、清潔浴室、操作洗衣機等等。
幫助父母做家務,要有耐心,你可以在廚房觀察爸爸媽媽怎樣做,再找機會幫爸爸媽媽做點什么,比如洗菜、摘豆;向父母學習做飯炒菜時如何避免燙傷等等。你還可以請父母將沒做過的家務分成幾個小部分,并逐一示范做法,例如,清潔浴室,應示范如何擦拭洗面盆、洗刷浴缸和拖地板。如清理你的房間,可讓爸爸媽媽例舉該清理的地方或以圖、剪貼等方式提示自己。
同學們在做家務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學會勞動程序,培養(yǎng)勞動技能。正確的勞動程序,不但可以提高勞動效率,而且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勞動技能。大家做家務,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正確合理的程序,會使大家感到做家務并不難,同時也會提高勞動的熱情和興趣。
2、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做家務,要根據(jù)自己的年齡特點,先易后難,循序漸進。你可以先學做有興趣的又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提高難度。如果一開始就做不能勝任的事,會因無法完成或完成得很不像樣而喪失信心,進而會厭惡家務勞動。
3、注意安全,培養(yǎng)毅力。大家在做家務時,千萬注意安全。在使用電器、煤氣、化學洗滌劑、刀具等方面,一定要掌握正確使用的安全常識。
幫爸爸媽媽分擔家務,好處多多:
1、許多同學并不了解物質財富的來之不易,不了解父母工作的艱辛;花錢大手大腳,不愛惜財物。通過勞動,會明白創(chuàng)造財富的艱難,養(yǎng)成愛惜財物的好習慣。
2、懶惰笨拙的人,是不受人歡迎的。從小參加家務勞動,不但能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而且會養(yǎng)成勤勞的作用。一旦走向社會,這些技能和作風,就會在集體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受到大家歡迎。
3、同學們在家務勞動中,經歷克服困難的過程,能鍛煉意志和毅力。
4、學做家務,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家庭是個小社會,家庭生活的內容涉及到各種知識。許多同學的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大多是在家務勞動的實踐操作中受到啟發(fā)而產生的。
5、緊張的學習之余,做一點家務,正是一種積極的休息,不但可以通過改變活動形式來調節(jié)大腦機能,而且有利增強體質促進健康。
6、一個人家務勞動的能力強,生活技能也高,獨立生活能力就強,從而對生活充滿自信心,能獨立面對各種困難。
7、分擔家務之后,親身體驗到了家務勞動的繁雜,才能體會到父母終日操勞的不易,感受父母的良苦愛心。和爸爸媽媽共同做家務,也會給家庭帶來一種融洽、和諧、歡樂的氣氛。
經過一個暑假,你會發(fā)覺自己其實很能干。 美舒
家務勞動作文范文3
家務勞動心得體會作文范文
爸爸媽媽不在的時候,我會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比如掃地、擦窗、擦桌子等等。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拖地。一天晚上,爸爸不在家,只有我和媽媽兩個人。媽媽說:“哎呀,地板太臟了,我得去拖地了。”這時,我身為家中的一個小男人說:“媽媽,你就休息吧,我去拖地。”媽媽說:“好吧。”我先進行第一環(huán)節(jié):擰水。先把拖把放在水池里沖洗,然后再拿出來,使勁兒地用腳把水踩出來,如果水漬沒擰干的話,地上會有水,會使人摔跤的。可是,水就是不肯出來,我自言自語道:“咦?
怎么水不出來?再不出來我可要‘動武’嘍!”用力一踩,水終于出來了。接下來進行第二環(huán)節(jié),也是最難的一步:拖地。我用力把每個死角都拖得干干凈凈,課拖到一半,手酸了,可是我想:只有堅持才會勝利,我又繼續(xù)拖。“終于拖好了!”我開心地叫了起來。可媽媽說:“拖把還沒有放好,怎么可以休息呢?”我又重新站起身,進行最后環(huán)節(jié):清洗拖把并放回原處。通過這一次勞動,我明白了一個人在勞動會會很累,比如農民種地、清潔工掃地等等。所以,我們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果實,而不要破壞它!
家務勞動心得體會作文范文
今天在家,我自高奮勇的幫媽媽洗衣服,東西很少,只有一雙襪子和一條圍巾。
我把衣物裝進盆內,用水浸濕,抹上肥皂。媽媽對我說:“衣服抹上肥皂后,需要放上一刻鐘左右,好讓肥皂的除漬功效完全發(fā)揮。
一刻鐘后,我拿起了一雙襪子,寒冷的水凍得刺骨,我有點想打退堂鼓。但是我想起了媽媽在寒冷的冬天,為我洗大堆大堆的衣服,兩只手被凍得通紅時,讓我堅定了決心,一定要為媽媽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我重新拿起襪子,忍受著寒冷透骨的冷水。兩手各拿起襪子的一端,用力搓揉著。再對著臟的地方用刷子搓,直到刷干凈為止。然后重復著前面的動作。終于把襪子和圍巾洗干凈了。手雖然凍得通紅,但是心里卻是暖烘烘的。媽媽很高興,在旁邊不住地對我點頭,嘴里直夸我懂事了,我被媽媽夸得心里樂滋滋的。
今天我也非常高興,能幫媽媽洗衣服了。我以后還要堅持繼續(xù)努力的幫媽媽分擔更多的家務活,讓爸爸媽媽知道我是真正的長大了。
家務勞動心得體會作文范文
金秋十月里的一個星期天,陽光明媚,秋風送爽。
爸爸帶我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地方——大港頭鎮(zhèn)。山上的果子熟了,一串串金黃色的橘子掛滿了枝頭。田野里種有許多苗木,一陣秋風吹過,小樹翩翩起舞,我面前仿佛是滾動的波浪。爸爸告訴我:“這些苗木是用來綠化城市的,農民伯伯可以賣很多很多錢。”我覺得農民伯伯真勤勞。
我看見一位阿姨在種菜,就好奇地過去幫忙。
開始的時候,我不知怎么種,只是覺得好玩。后來,阿姨就過來教我。在她的示范下,我終于知道了不僅要把菜的根種在泥土下,還要把四周的土按實。阿姨告訴我,我們種的菜叫萵苣。我跟阿姨學到了不少的知識。
勞動結束的時候,阿姨送給我許多獎品:有大白菜,有南瓜,還有我愛吃的甘蔗……
家務勞動作文范文4
【關鍵詞】高段 ; 習作教學 ; 學校活動 ; 課堂游戲 ; 家庭勞動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27-0213-01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各學段的年段教學目標分別從識字與寫字、閱讀、低段寫話(中高段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大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其中小學高段的習作中,提了五點要求。第一,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第二,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第三,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jù)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讀書筆記,學些常見應用文。第四,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根據(jù)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見的標點符號。第五,習作要有一定速度。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基于以上習作的要求,結合我平時的教育教學經驗,我認為在小學高段加強活動作文的教學設計,有利于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有利于抵制抄襲行為。同時,在活動的過程中,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
我平常的習作教學中,學生活動作文的教學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如運動會、“六?一”匯演、書畫比賽等。第二類是教師根據(jù)作文的需要精心安排的課堂游戲活動,如“乒乓球傳球接力賽”游戲、“一鼓作氣”游戲等。第三類是各種家庭、節(jié)日活動,如包餃子、給長輩洗頭、幫媽媽過“三?八”節(jié)等。下面我就結合我班的教學實際來談談以上三類活動的習作教學情況。
第一,巧用活動,讓學校活動成為作文教學的天然素材。
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各個學校每年都會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作為小學來說,運動會、六一兒童節(jié)是每年定期舉行的兩項大型活動。語文教師可以抓住活動的契機,在活動之前布置好作文的任務,讓學生在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中留心觀察,用心感悟,認真思考,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會言之有物,感情真摯。
一位同學在運動會《100米往返接力賽》中這樣寫道:黃偉,我們班最后壓軸的短跑健將,只見他接到我們班的“希望之棒”后,便一蹬腿風馳電掣般向前跑去,連系在手上的標記都快被風吹掉了。眼看我們班勝利在望,可就在拐彎處,黃偉摔了一跤,我的心不由地被揪得緊緊的,黃偉掙扎著爬了起來,顧不得身上的疼痛,繼續(xù)向前沖去……
還有一名同學這樣寫道:到我了,我挽起袖子,咬緊嘴唇,眼睛直盯著前面一位同學,心里就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看著前面一位同學離我越來越近,我心里就害怕,害怕這次又跑了倒數(shù)第一,害怕被別班的同學嘲笑,害怕老師失望的眼神……
第二,巧設活動,讓課堂游戲為作文教學添磚加瓦。
寓教于樂,游戲是學生樂此不疲的,游戲的過程是快樂而短暫的。教師可以在課堂游戲的過程中,適時地暫停游戲過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采訪,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加深學生對活動過程的印象。同時,生活中的游戲時間在作文里是可以拉長的,它就像影視作品中的慢動作一樣。學生在重點寫游戲過程的時候,可以運用描寫(包括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神態(tài)等)、想象、聯(lián)想……
在《一鼓作氣》課堂游戲作文中,學生寫道:比賽一開始,我便使出全身力量猛地一吹,乒乓球一下就從第一個杯子越過了第二個杯子,跳到了第三個杯子里。我看了看我的對手吳若雨,只見她臉早已漲得通紅,而乒乓球還在第一個杯子里不停地打轉,飛濺的水珠在她臉上晶瑩剔透,我心里暗自得意:哈哈,這次我贏定了!吳兄,對不住了。可當我把乒乓球吹到第四個杯子里時,它卻止步不前了,好像和我誠心作對似的。而一旁的吳若雨似乎找到了竅門,乒乓球接二連三跳進了第二個杯子、第三個杯子。眼看她就要追上我了,我心急如焚,一不小心,球掉了。我快速撿起球,從頭再來,又一不小心,球又掉了……最終,我還是輸給了吳若雨。
第三,巧布置活動,讓學生在家庭、節(jié)日活動中一舉多得。
現(xiàn)在的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寶貝。平時在家基本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家務做得少,對生活的體驗少;與父母溝通少,孩子對家長的感情淡薄。教師選擇恰當?shù)臅r機,布置一些家務勞動,節(jié)日活動,既解決了孩子們沒素材可寫的作文現(xiàn)狀,又有利于孩子們在勞動中體會父母的辛苦,在活動中表達對父母的感激之情。
在《包餃子》的作文中,學生寫道: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張餃子皮,用筷子夾起一團剁好的肉餡放在餃子皮的中央,接著在餃子皮的邊上抹一點水,然后把餃子皮折合過來用兩個大拇指輕輕一捏,在給餃子皮邊緣弄出一點“皺紋”,第一個餃子就大功告成了。但是,由于餃子皮太薄,我的包餃子技術又不到家,肉團擠破了皮探出了頭來,好像在對我說:“主人,里面太擠了!”這時,我趕快用筷子把肉團塞進去,并且另外拿起一張餃子皮給他打了個“補丁”。
家務勞動作文范文5
關鍵詞:電教媒體;語文教學;作文教學
多媒體作為一種現(xiàn)代科技已在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大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利用電教媒體手段可以讓人、事、景、物躍然紙上,以聲音、形體、色澤、動作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官,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語文教學中突顯優(yōu)勢。下面談談我在教學中利用電教媒體的心得體會。
一、電教媒體在課文教學中的運用
1.利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氣氛,激發(fā)興趣
充分利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一個激趣的氛圍,可以引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引發(fā)他們的情感,使之積極主動地學習,獲取新知。如果老師充分地利用電教媒體,就能創(chuàng)設一種強烈的氛圍,撥動學生的心弦,引發(fā)他們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效果就會更佳。
2.利用電教媒體,再現(xiàn)情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在教學中,利用電教媒體,巧用活動幻燈片直觀再現(xiàn)情境即能啟發(fā)學生的思考,又能優(yōu)化課堂的效果。如,教學《草船借箭》一課,為了讓學生弄清借箭的經過,弄懂借箭成功的原因,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我在教這節(jié)課文時,出示了一張活動的幻燈片,把借箭的情境再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并配放這節(jié)課的錄音。學生觀看完后,我便問:“諸葛亮借箭成功了沒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學生紛紛舉手,有個學生這樣回答:“主要是因為諸葛亮勇敢機智,還有用人得當、識天氣。”學生的回答是那樣的準確、具體,可見,他對草船借箭這個過程深入理解了。
3.利用電教媒體,由靜變動,突破難點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多彩,但有難易之分,對教材中的難點,單靠簡單的教學手段,難以引導學生去突破。特別是一些課文中的詞語、句子或是描寫的一些事物,對于小學生來說較抽象,難以理解。從小學生的角度來說,越是形象具體的東西,學生越容易接受。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教學,使學生通過視聽產生強烈的興趣感,從而激發(fā)學生各感官自覺地參與學習,同時增強了課堂氣氛,突破課文中的難點。
二、多媒體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在作文教學中,電教媒體的運用顯示出五大優(yōu)勢。
1.興趣培養(yǎng)的優(yōu)勢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怕作文,一談作文,就給他們增添了無形的壓力。其實,小學生注意力持久性差,不穩(wěn)定,易被新奇刺激物吸引,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新穎,時空廣,信息量大,正符合小學生的好奇心理,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如,在指導學生寫做家務勞動的作文時,讓學生聯(lián)系日常生活,教師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播放已排好的幾位學生做家務的片段,組織學生分析、討論,觀察他們的動作、神態(tài),應怎樣用文字表達等。這樣一來,學生對這次作文便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然后我因勢利導,讓學生各自說說自己參加勞動的經歷,自然激發(fā)了寫作興趣。
2.語言表達訓練優(yōu)勢
語為心聲,把看到的或想到的表達出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差,對抽象現(xiàn)象無法用語言表達,就要化抽象為直觀,而多媒體正是直觀教學的好幫手。多媒體能超越時空的界限,可重復多次擺設課件,指導觀察寫作對象,直至觀察清楚、理解深刻為止,說準確為止,大大優(yōu)于掛圖、實物,更有利于語言的訓練。
3.思想教育優(yōu)勢
教師在作文教學時滲透思想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的思想教育方式生硬,牽強附會,囫圇吞棗。而多媒體充分利用網絡、生動有趣的軟件,活靈活現(xiàn),再現(xiàn)情境,使學生動情動容。
4.想象教學的優(yōu)勢
想象是高年級作文教學的難點,是一種復雜的思維活動。想象是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它依賴性強,不像數(shù)學公式,也不是教師口述解釋得詳盡的,它與人的知識積累有關,受人物活動環(huán)境的影響。如,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它受人物的思想、性格、所處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高興時喜形于色,痛苦時愁眉苦臉。只有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作文才寫得生動、具體,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再現(xiàn)場景是寫好想象作文的有效手段。
5.反饋評價優(yōu)勢
教學作文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反饋評價。傳統(tǒng)的反饋是作文評價,作文評語最大的不足是脫離學生的寫作過程和欠及時。多媒體作文教學的思路、用詞、語句都顯示出來,通過屏幕顯示,指出作文存在的問題,同時指導修改。這樣就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更好地發(fā)揮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作用。
由于電化教學具有形、聲、色、光等特點,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電教媒體的功能,可為學生提供千姿百態(tài)、音像交融、聲情并茂的直觀信息,從而激發(fā)學生樂學好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同時培養(yǎng)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起到優(yōu)化課堂的效果。
家務勞動作文范文6
1 走進生活,豐富素材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個不停。”我們要注重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指導學生做積累素材的有心人。
1.1 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作文教學中的即興觀察或有意觀察,都是認識生活、獲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例如,學習完第五單元表現(xiàn)父愛或母愛的文章后,我安排學生也寫一寫來自父母的關愛,先在課堂上說一說。因為就是寫自己生活中真實的事情,所以孩子們說起來眉飛色舞,話題較廣泛。之后就讓學生寫出來,他們寫出了很多內容真實、情感細膩的好文章。
1.2 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從作文教學的需要出發(fā),我有計劃地為積累作文材料進行生活實踐,如種植花草樹木,讓他們了解種植的生長過程;參與家務勞動及公益勞動,體驗勞動的滋味;考察家庭的變化,從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設計了“周末我掌勺”作文欄目,要求孩子雙休日在家里做一道飯菜,把制作過程寫清楚,談出自己感受。小芳是這樣寫做菜過程的:我先把蒜苔掐頭去尾地擇干凈,用清水洗好,放在案板上,一刀切下去,感覺有點短,又一刀下去,又有點長了,結果,一把蒜苔被我切的七長八短。磕雞蛋也很麻煩,第一次磕雞蛋,竟然不小心將蛋黃掉在了地上,好不容易將雞蛋打在碗里。接著,我往鍋里倒油、放蔥花,然后把雞蛋倒進鍋里,不一會兒,蛋香撲鼻而來。我趕緊把炒好的雞蛋出鍋,放在盤中備用,然后又按先前的順序去炒蒜苔。油熱了,我發(fā)現(xiàn)忘了切姜,趕緊把姜片切好,與蒜苔一起放進鍋里去翻炒,加鹽、味精,再把剛才炒好的雞蛋放進去繼續(xù)翻炒,再加香油。一道美味的蒜苔炒雞蛋就新鮮出爐了。
語文習作是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結果。言語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豐富的語言實踐活動是構成語言環(huán)境的重要材料。為此,在作文教學中,不僅在固定的時間內練寫,還努力發(fā)揮語文實踐活動的作用。每逢節(jié)假日,我都會收到學生發(fā)來的短信(一般都是父母),但內容大多都是人們互相轉發(fā)的流行短信,雖然也表達了學生對老師的一片深情與祝福,但遠沒有來自學生心底的言語更能打動人心,為此,在“三八”婦女節(jié)來臨之際,我開展了一個“祝福媽媽節(jié)日快樂”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孩子自主創(chuàng)編給自己的媽媽發(fā)一條短信,活動要求是健康、有情有意、祝福的,每條在30~70個字之間,活動時間一周。孩子們的興趣來了,開始自己創(chuàng)編短信了,他們編寫出的短信真實、真情、真話。三八婦女節(jié)那天,我收到了許多條短信,都是發(fā)自學生肺腑的話。這種習作實踐也深受家長的好評,因為在實踐中,孩子們既豐富了語言表達能力,又使感恩教育得以體現(xiàn)。
2 描繪生活,譜寫七彩虹
2.1 從點切入,夯實基礎。小學生作文,往往對客觀事物描摹得不夠具體,不夠真切。而單項素描,是小學生作文十分重要的寫作基礎訓練。基本功練得好,學生寫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運筆自如。因此我們首先要強化學生的單項素描,指導學生運用敘述和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對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動作等多方面的特點進行形象的描繪,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教學中我們具體抓了物件、植物、動物、景物、場面、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素描。通過訓練,學生練就了基本功,為作文綜合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2 分線入軌,掌握寫法。小學生習作,無非是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寫好這類文章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寫法,把握規(guī)律。比如,寫人可通過一件事寫人,可通過幾件事寫人;可表現(xiàn)人物一方面的特點,可表現(xiàn)人物幾方面的特點。為了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必須選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特點;必須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讓學生掌握這些寫法的主要途徑是教師結合范文剖析,學生從讀寫中領悟。
2.3 全面拓展,自由傾吐。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表達方法之后,我們讓學生自由表達,不受課本的要求限制,不為教師的指定所左右,題目可自擬,體裁可自定,內容可自選,做到形式多樣化,取材生活化,語言兒童化,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因而學生能以生活為基礎,以真實為準則,以新穎為前提,去描繪那絢麗多姿的生活。
3 創(chuàng)造生活,展示新天地
3.1 看物聯(lián)想。小學生想象力往往是隨著外界事物刺激而引發(fā)的,具有無意性。根據(jù)學生這一心理特點,作文課上,我們有意識地出示幾件小物件,給學生直觀刺激,引導他們看物件,想聯(lián)系,構環(huán)節(jié),寫成文。
3.2 動手創(chuàng)作。我們組織學生定期開展小制作、小發(fā)明競賽,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的一些具體現(xiàn)象和問題,開展動手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大膽地發(fā)揮創(chuàng)造才能,于是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脫穎而出。我們引導學生把構想的過程和實踐經過通過語言文字表述出來,從而升華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