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臨床護理工作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臨床護理工作模式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臨床護理工作模式

臨床護理工作模式范文1

關鍵詞:臨床;護理;教育模式;傳染病醫院

[中圖分類號]R8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058-01

伴隨著經濟水平提高,醫療事業發展速度的加快,患者自我維權意識增強,這種形勢下如何為患者提供有具針對性的護理服務,提高服務質量當前醫院臨床護理研究的焦點。經調查資料研究發現,在以往臨床護理工作中采用的傳統護理教育模式使實習護士護理技能得到提高,但是在護患溝通以及風險防控方面依存在著不足。針對這種情況,研究筆者選取到院實習的23名護士作為研究組,采用了創新性護理教育模式,現將應用情況和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所選對象為2011年3月-2014年7月到我院進行護理實習的46名女護士,采取隨機法把其分為病例數各23名的對照組與研究組。研究組年齡在20-2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2.4±1.2歲,學歷:大專14名,本科及以上9名;對照組護士年齡在19-2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2.1±1.7歲,學歷:大專15名,本科及以上8名。兩組護士基本對比無顯著差異,即P>0.05,較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用傳統護理教育模式,即強化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基本職責以及范圍,選擇資深護士帶教學結經驗和實施考核。研究組護士施予創新行護理教育模式,即事先選擇資深護士構成教學小組,基于護士自身制定相應的教育計劃。采取集中培訓教育,就傳染病醫院臨床日常工作內容和護士所具自我防護意識進行講解,同時結合臨床護理實踐,講解并指導實習,講解醫院各區域崗位分布情況以及制度規范等,由醫院不同區域負責人實施分區教育。采取不定期的方式實習護士實施考核,由之前所建立的教學小組予以考核,根據考核情況和結果對教育計劃進行改進,從而保證教育模式滿足實習護士臨床護理工作的要求。

1.3評價指標

兩組實習護士均予以一個月的護理教育實施考核,分別從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兩個方面進行教育效果的評價。百分制評分即>85分優秀,分數在60-85分之間良,低于60分差,統計分析兩組實習護士優良率。

1.4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19.0統計軟件包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計量資料,用t進行對比檢驗,組間計數資料則用卡方檢驗,以P

2 結果

經護理教育,在專業理論知識上,研究組優12名,良10名,差1名,優良率為95.7%;對照組優10名,良8名,差5名,優良率為78.3%。在操作技能上,研究組優11名,良10名,差2名,優良率為91.3%;對照組優9名,良8名,差6名,優良率為73.9%,組間數據經統計學分析可知,研究組專業理論知識優良率和操作技能優良率高于對照組,(P

3 討論

臨床護理工作模式范文2

【關鍵詞】臨床路徑;護理模式;影響

1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及發展

臨床路徑應用始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的美國,當時美國政府為了遏制不合理增長的醫療費用,提高衛生資源利用率,醫療保險支付由后支付改為按照疾病相關組支付。出于效益考慮,醫院將臨床路徑應用于護理管理[2]。縮短了病人的住院日數,降低醫療費用,臨床路徑成為有效實施管理標準并節約資源的醫療護理模式。

臨床護理路徑(CNP)指病人在住院期間的護理模式,針對特定的病人群體,以時間為橫軸,以入院指導、接診時的診斷、檢查、用藥、治療、護理、飲食指導、活動、教育、出院計劃等護理手段為縱軸,制作一個治療計劃表[3]。何時該做哪項檢查、治療及護理,病情達到何種程度,何時出院等目標進行詳細的描述說明與記錄。護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機械地執行醫囑,而是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護理工作。病人也了解自己的護理計劃目標,主動參與護理過程,增強病人自我護理意識和能力,達到最佳護理效果,護患雙方相互促進,形成主動護理與主動參與相結合的護理工作模式。

在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如火如荼開展之際,我們一直在追尋一種更專業,更優質的整體護理模式。而臨床路徑的最基本特點是改進醫療護理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控制醫療成本及費用,這種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的模式,更加人性化,符合優質護理服務理念,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想化的工作平臺。

依據國家衛生部頒布的100種常見疾病臨床路徑技術要求,從專科特點出發,以護理工作制度,規范與流程為基礎,制定相應護理路徑,要與醫療活動的實施相吻合配套,也便于規范推行這一管理方法。

2實施步驟

2.1選擇病例在實施初期,最好選擇單一病種。優勢是治療方案相對明確,技術相對成熟,費用也比較穩定,符合實施臨床路徑的原則。

2.2制定活動飲食方案、護理流程、監測項目說明及出院指導以書面形式完成,并有計劃地向患者或家屬告知。使護理過程公開,讓患者充分了解自己處在疾病的哪個階段,增加安全感及對護士的信任感,減少糾紛。

2.3協調醫患、護患、病人之間的關系護士作為一名個案管理者,不僅要對病人病情發展關注和負責,也要及時發現其住院期間所面對的各種關系負責,適時地發現矛盾,解決問題,使治療護理平穩進行,也是整體護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2.4發現異常及時上報醫生嚴密觀察病人病情進展,這是各種護理模式的基礎。

2.5出院前各種滿意度調查滿意度調查是服務機構一項必不可缺的工作,醫療機構服務于生命,質量的持續改進和提高尤為重要,所以重視患者反饋是提高工作質量的有效方法。

2.6監督每日進程,保持其路徑完整性護理人員需每日評價護理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每個病人的CNP使用是否適當,減少差異,避免隨意性活動,擔負起個案管理的責任。

3能夠完整的實施臨床路徑對護理工作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其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如下

3.1以患者為中心指導護理工作,突出“人性化”服務責任護士按照臨床路徑表中的內容為患者進行詳細的入院宣教,詳細介紹所患疾病必須開展哪些護理技術服務,患者及家屬要做哪些配合,使之充分體現對患者知情權的尊重,這樣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療。因臨床路徑有嚴格的時間框架為指導,可使護理人員有預見性、有計劃的工作,也使患者明確自己的疾病發展進程,自覺參與治療護理進程中,提高了診療效率。

3.2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協調工作診療路徑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由護理工作聯系為一個整體的,所以協調、溝通、解決沖突與矛盾就是護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如發生了診療程序銜接不當,部門推委,醫患溝通不良,造成患者不滿意,護士的有效溝通與解決就可以使工作延續,矛盾消失,早日使病情發展回到路徑上來。

3.3科學準確地記錄病情,減少護理差錯臨床路徑中護理表格是整個路徑中的設計重點,病情變化在表格中能完全體現。記錄簡單,節省人力,又能做到一目了然,提高效率,減少差錯。

3.4增加患者知情滿意度醫患缺乏交流是引起醫療糾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而臨床路徑的特征是需要大量的溝通才能完成。醫療與護理工作因路徑模式公開化、具體化,患者入院時的不安、疑慮、不信任,隨著嚴格的路徑告知而打消。從而使醫患能達成一致,共同面對疾病。無論疾病最終的轉歸如何,患者或家屬對我們的工作都能達到一個認可,這就是路徑的作用。

3.5臨床路徑具備自身獨特性臨床路徑護理模式不能照搬,具有特異性,因為每一家醫院、每一個科室都有自己的特點,根據專科特點,不同科室的服務內容量身定做自己的臨床路徑,才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3.6工作激勵機制更加有效臨床路徑對護理工作和護士行為有較強的約束性,護理人員從而對自己的崗位職責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特別是對低年資缺少臨床經驗的護士來說,臨床路徑相當于工作指南,具有很強的指導性,當然靈活性是必要的,這樣就要求我們的護理人員增強自身的判斷能力,溝通能力,解決能力,在有效實施過程中得到全方面的鍛煉與成長,促進護理人員更積極、更自覺的工作。

4小結

臨床路徑是整體護理模式的深入,它在護理程序的基礎上簡化合并不必要的重復內容,框架清晰,避免延誤、隨意、銜接不良等不利因素,節約時間、節約花費、節約人力,進一步體現了護理工作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優質服務內涵,同時推動了專科護理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靜.淺談護理工作的新模式―臨床路徑[J].中外健康文摘,2009-7-21.

臨床護理工作模式范文3

關鍵詞 信息技術;護理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20-0128-01

護理檔案作為醫院檔案系統的一部分,也應采取信息化管理手段,對護理檔案實施信息化管理,能夠有效推動醫院護理科現代化管理的水平和進程。較之過去傳統、單一、紙質、繁瑣的護理檔案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能夠通過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對護理資料中的人員信息、護理信息等進行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傳輸、檢索、加工和存儲,從而有效提高護理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增強各科室對護理檔案的利用率,進而使護理檔案資料更好的服務于整個的醫院運行管理工作。現就護理檔案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做一個探討。

1 護理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意義

三分靠治療、七分靠護理,護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傳統的護理工作模式,轉抄醫囑、護理文書等繁瑣的文字工作占用了護理工作者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導致護理工作效率不高。而引入信息化技術后,能夠將護理工作中的文書工作、信息收集更改工作、臨床檔案記錄工作等轉為無紙化、信息化的軟件辦公,并能夠及時、準確的自動生成、整理和分類檔案,從而極大的縮減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壓力,提高了臨床護理工作效率。同時,對護理檔案實施信息化管理,能夠使醫院內各科室負責人員隨時對所需的護理檔案資料進行查詢、調取和閱覽,有效提高了對護理檔案資料的開發利用率,避免了過去傳統管理模式下護理檔案無人問津、束之高擱的尷尬局面,從而使護理檔案更好的服務于臨床醫學研究。

2 護理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應用

1)在護理文書檔案中的應用。

目前,信息化管理在護理文書檔案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對辦公自動化軟件系統的應用上。通過安裝和應用自動化辦公軟件,能夠將護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全部資料信息(例如護理法規政策、護士長手冊、崗位職責、護士執業證書、新業務、新技術、操作技術、護理缺陷處理、護理科研教學以及質量評估等)迅速、準確、方便的錄入到計算機系統中,并由系統自動進行相關資料的歸檔整理。同時,護理文書檔案的信息化,也極大的增強了臨床科室同醫技、領導等部門人員之間的交流、溝通和協作,大大提高了文書檔案在信息傳遞上的速度,實現了各部門之間在護理信息上的資源共享,從而更好的提高了護理工作的效率。

2)在護理技術檔案中的應用。

檔案綜合管理系統以護理人員信息為中心以建立電子檔案,主要的軟件應用模塊包括:信息錄入、查詢檢索、資料維護等,方便快捷地記錄每天的護理工作中產生的大量數據,詳細記錄護理人員的整體業務情況及多元化的個體信息,最大程度地滿足醫院護理人員管理信息的需求。針對各級護理人員分別建立電子檔案,包括基本信息、職稱、培訓、獎懲、科研論文、業務工作等條目,為護理人員的考核提供參考依據。護理檔案信息的錄入,是為護理檔案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重要措施,是查詢護理檔案信息資源的重要前提。護理檔案人員應將護理檔案信息及時、快速、準確地錄入到指定系統相應的文件夾中,并嚴格按照醫院規范統一進行編輯,經過反復核實后存檔,確保無誤。

信息技術的應用,將人從繁重的文字工作中解脫出來,極大的降低了護理工作在時間、人工、存儲、書寫等方面所花費的成本,有效減少和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管理錯誤,從而使護理檔案的查詢檢索工作更加的快捷、方便,資料信息更加具有可靠性和全面性,進而推動醫院護理管理工作邁入責任化、程序化、信息化的軌道。

3)在護理臨床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護理臨床管理系統能夠實現病人在院內就醫過程中所產生的所有病歷資料的錄入和儲存,具體包括有:姓名、年齡、性別、家庭住址、病癥情況、臨床診斷、入院信息(時間、住院號等)、治療方法、用藥情況、護理情況、臨床效果以及出院信息等,記錄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全過程,方便就診與治療護理。

在信息系統中傳輸的醫囑字跡清晰、條目清楚、方便快捷,縮短了工作時間,簡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因筆跡不清楚而造成的錯誤,從而減輕臨床護士的工作負擔,提高護理質量。

4)在護理教學科研系統中的應用。

實習護士由于缺乏臨床實踐經驗,經常對老師所講的內容無法準確理解。護理教學系統的目的就是讓實習護士在具備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快地掌握各種實際操作技能。護理教學系統采用圖片、動畫、視頻等信息化技術手段,通過患者指導、護士教育、視頻教學等主題,以直觀、形象、生動的方式幫助實習護士理解系統理論和實踐操作技能,從而使實習護士更好更快地學習和掌握臨床知識與技能。

3 護理檔案信息化的便利

1)規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護理工作流程包括諸多環節,各環節之間環環相扣,嚴謹而周密。信息技術的應用把工作度和規范融入到護理工作流程之中,抑制了手工方式操作的隨意性,從而減少了工作差錯的發生。同時,信息管理系統將護理工作中從繁重而瑣碎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是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照顧患者,提高了工作效率。

2)實現科學管理、增強服務透明度。

信息技術應用于護理工作后,對人員檔案的管理更加便捷高效,能夠方便地將人員的考核情況進行量化,確保考核結果的公開公正公平。

在護理管理信息系統中,患者及家屬可隨時查閱每日費用清單,了解詳細的消費條目、消費內容、收費標準及收費金額,增強了服務的透明度,有助于緩解護患矛盾,提高患者滿意度。

隨著社會時代的不斷發展,對護理檔案實施信息化管理模式已經成為醫院護理工作未來發展的必然要求和趨勢。因此,醫院要緊跟時代要求,積極推動和加強對護理檔案的信息化管理,不斷提高護理檔案信息管理的技術水平,創新信息軟件技術,從而更好的促進和推動我國醫院護理工作的現代化、科技性、智能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加敏,王玲勉,崔彩梅.護理管理現狀及發展趨勢[J].現代護理,2006,12(25):2389-2390.

[2]張秋芳.計算機網絡在醫療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09,4(9):151.

臨床護理工作模式范文4

【關鍵詞】 臨床路徑;乳腺纖維瘤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科學的、高效的、綜合的.標準化的住院期間實施的醫學護理管理模式(簡稱CNP護理模式),該模式充分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是醫護人員和其他人員對某一診斷和手術制定的恰當的、有序的、有時間性的整體護理服務計劃,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縮短患者康復周期,節省有限的醫療資源,提升患者和家屬對護理質量的滿意程度,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1-2]。乳腺作為女性性征器官之一,當其發生疾病時,患者在診斷、治療和康復過程中可發生一系列特有的生理、心理及行為反應[3],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影響,本文對我科2012年64例乳腺纖維瘤患者采用臨床路徑進行健康教育,效果明顯,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年3-9月選擇64例單純性乳腺纖維瘤進行手術切除患者,均為女性,年齡16-30歲,小學文化12例,初中及以上文化52人。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2例,對照組平均年齡(24.2±3.6)歲,研究組年齡(23.3±2.9)歲,兩組間年齡、文化層次等基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健康教育,研究組患者采用臨床路徑教育,比較兩組教育效果,包括護理工作滿意度,傷口感染率,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疾病相關知識掌握,不良心理反應。臨床路徑教育由經過統一臨床路徑知識培訓的護士進行,經臨床路徑科研小組統一制定臨床路徑教育模式。①患者入院當日對其介紹科室環境,規章制度,基本須知,科主任,護士長,主管醫生,責任護士,講解乳腺纖維瘤是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本病的發生與體內雌激素的作用活躍密切相關,纖維瘤雖屬良性,癌變可能性很少,但有肉瘤變可能,故手術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4]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包括術前心電圖,胸片檢查,抽血,藥物過敏試驗,備皮等,告知手術流程及注意事項,消除其緊張情緒。②手術當日協助醫生送病人入手術室,術后告知傷口護理注意事項,麻醉清醒后可進食。③術后第1天進行傷口換藥、觀察傷口情況,囑病人保持傷口敷料清潔干燥。④出院當日告知定期回院復診,并且進行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及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不良心理反應調查,住院費用及住院天數匯總統計。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情況比較 見表1。

研究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產婦,兩組總滿意度比較,P

3 討 論

臨床路徑是為服務對象提供最佳醫護服務的一種管理模式,也是符合成本一效益規律的“管理式照顧”的一種新模式,是為已確診為某種植疾病的患者制定的以患者為中心,從入院到出院的一整套醫療護理整體工作計劃[5]。

應用臨床路徑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臨床路徑體現了“團體精神”和“整體醫療護理”的現念,也賦予了護士更豐富的角色內涵和明確職責[6],使患者更愿意配合臨床工作和護理工作。臨床路徑模式中教育內容具體細微,增加了人性化的安排,根據患者心理反應特點進行一對一的宜講,廢除單一、抽象的傳統方法,從入院即由責任護士告知當天安排和注意事項,患者從入院的整個過程中感受到了護理人員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建立了良好的醫患、護患關系。本研究顯示,研究組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為100%,對照組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為93.75%,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總之,采用臨床路徑進行健康教育近年來已廣泛應用于臨床[7],由于其可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降低住院費用及住院天數等優點而廣泛應用于乳腺纖維瘤手術切除患者的護理中。

參考文獻

[1] 張帆,劉本祿.臨床路徑在我國醫院管理中應用的現狀與展望[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4,20(7):410-413.

[2] 李鷹.臨床路徑在外科單病種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14):1675-1676.

[3] 呂鴻琴.乳腺腫瘤切除患者的心理問題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2):72.

[4] 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3-184.

[5] 戴紅霞,成翼娟.臨床路徑――科學?高效的醫療護理管理新模式[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3):208-211.

臨床護理工作模式范文5

作者單位:530021南寧市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胸外科

黃紅燕:女,本科,主管護師

通訊作者:應燕萍

基金項目:廣西科技廳立項課題(桂科攻0993003C-2)

摘要目的:通過護士分層級培訓,促進心胸外科護士熟悉和適應責任制整體護理工作模式。方法:將護士根據工作年限和工作能力進行分層級,制定各層級培訓目標,按層級目標分層進行職業道德素養、專業理論、技能等培訓并定期考核。結果:各層級護士專業知識和技能、患者和醫師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得到提高,提高了專科護理質量。結論:加強對護士的分層培訓,促進護士盡快適應現代護理工作模式,提高心胸外科護理工作質量。

關鍵詞 分層培訓;責任制整體護理;優質護理服務;心胸外科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59

“責任制整體護理”是一種新的護理理念,是整體護理與責任制護理相結合的新的護理工作模式。“優質護理服務工程”開展后在臨床實際工作的護理工作模式要求每個護士包干不超過8例患者,為患者提供連續、優質護理服務。心胸外科專業性強,患者病情重,變化快,大手術多,搶救多,術后并發癥多,護理工作復雜,所以要求責任護士必須具備扎實、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為了幫助心胸外科護士特別是年輕護士能適應和真正掌握“責任制整體護理”,適應責任制整體護理發展的需要,提高我科護理人員的臨床護理專業水平,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我科自2011年7月起,由專人負責,制定了科室一系列護士層級培訓計劃,并且按計劃逐步進行護士培訓,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培訓對象

2011年7月~2012年9月在心胸外科一病區工作的護理人員共29人。年齡21~48歲。其中護士18人,護師6人,主管護師4人,副主任護師1人。根據護理部“護士分層級管理辦法”制度規定,將科室護士分為助理護士、初級責任護士、高級責任護士3個層級,其中助理護士(N1)4人,初級責任護士(N2)20人,高級責任護士(N3)5人。

2培訓方法

2.1制定培訓目標根據科內各層級護士特點結合護理部管理辦法要求制定每個層級的培訓目標、計劃,如助理護士以外科臨床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及心胸外科理論知識、專科操作技能為主,加強專科理論知識和操作培訓及護士職業道德培訓;初級責任護士則重點加強專科各種能力的培訓和職業道德素質培訓;高級責任護士培訓重點則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制定各層級考核計劃表,根據計劃表按時完成考核,定期進行科內綜合評定。

2.2培訓內容及方法

2.2.1采取“導師負責制”方法,由N3級以上護士擔任導師,每位導師負責2~4名N2級及以下護士。護理單元分為3個護理組,指導老師和所負責下級護士相對固定在同一護理組內,以方便指導老師進行臨床護理工作指導。導師負責自己組內成員每月的各項考核考評。

2.2.2總培訓護士負責制定計劃,根據計劃安排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專科專業理論知識、技術操作、護理工作核心制度及相關知識、護士禮儀人文教育等。每月安排1~2次的講課和整體查房,講課內容以專科知識為主,自行選題。有針對性地組織各層級護士講課學習,各層級護士的講課要求以PPT形式,講課課件交指導老師和總培訓老師審閱。查房以整體查房、現階段查房、小查房等形式進行,整體查房要求以PPT形式。技術操作培訓以實際操作演練方式,如各種應急演練、急救技術等。

2.2.3建立考評體系從德、能、勤、績4個方面對每個護士進行評價,采取自評和科評相結合,每月考評1次,科評由科內組成的考評小組在每月末對每個護士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反饋至個人,考評結果與獎金掛鉤。

3結果

通過1年的護士分層級培訓,各層級在大外科和護理部的理論及操作考核首次達標率為100%;責任護士崗位勝任能力考核達100%,不良事件發生率為0;護士對培訓滿意度達99.21%,患者及醫師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分別達到了98%和96.50%;科室獲得2011年度全院護理工作評比特等獎,并獲得全國“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示范病房稱號。

4討論

4.1調動護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責任制整體護理”是一種新的護理理念,是整體護理與責任制護理相結合的新的護理工作模式,臨床護士只有結合臨床實際工作,正確運用整體護理知識實施于日常護理工作中,才能賦予“責任制整體護理”生命力,讓每位護士真正感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年輕護士由于缺乏臨床經驗,缺乏理論指導實際工作的實踐,工作中只能完成一般的護理工作任務,但不能解決專科縱向深入的護理工作問題。心胸外科患者病情重、復雜,變化快,需要護士有綜合能力較強的專業素質,才能解決工作中的問題,使護理措施真正落實到位,解決患者的問題,促進患者康復,從而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在責任包干患者工作實行之初,年輕護士在工作中認識到自身業務能力的不足,對培訓的需求較強烈。通過分層次有針對性的培訓,激發年輕護士對專業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工作中遇到問題可以隨時得到指導老師的指導,有問題可以得到及時幫助和解決,不感到茫然和無措,自身的臨床實際工作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從而提高年輕護士的職業成就感,利于年輕護士的成長,對培訓的滿意度得到較大提高。應用導師制,使高年資護士有一定的責任和壓力,由于對知識的需求加深和擴大,從而對學習產生興趣,激發學習動力,自身的專業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所以對培訓的滿意度得到提高。導師制學習模式起到以老帶新、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作用,低年資護士臨床工作能力得到提高,高年資護士專業綜合能力上升到另一層次,也逐漸接近分層培訓目標,提高了培訓效果。

4.2提高科室護理工作質量,促進“優質護理服務工程”的深入開展由于臨床護理工作內容不同,患者的需求存在差異,對護士的知識和技能要求也不盡相同[1]。“責任制整體護理”工作模式使責任護士對患者實行包干,全面負責所管患者的護理工作,責任護士必須有較強的綜合護理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從形式和內涵上同時加強完善和建設提高護理服務質量[2]。通過多種方法有針對性對不同層級護士的綜合培訓,使各層級護士的專業能力不斷提高,在工作中各項護理措施能及時落實,從患者心理-生理和病情觀察,有問題時能和主管醫師及時溝通、解決,促進患者的康復;醫-護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多,本著一切為患者的目的,加強了醫-護合作關系,讓臨床醫師認識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提高醫師對護理工作的的滿意度,密切了醫-護關系;責任護士能為所管患者能提供全程、連續的優質護理服務,提高了護理質量,保證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從而達到“優質護理服務工程”的目標。

5結論

通過培訓,可以提高新的“責任制整體護理”工作模式的護理質量,保證臨床護理工作持續進行。“責任制整體護理”在臨床應用過程中,臨床護士必須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才能真正掌握和應用。只有做“學習型的護士”才能與社會發展、醫學和護理的發展同步[3]。“責任制整體護理”這一新的護理工作模式于臨床中應用,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強護士在職培訓,重點加強護理人員護理技能和專科能力的培訓[4]。所以培訓工作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工程,還需不斷探索改進才能保證培訓工作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參考文獻

[1]柳春波,盛芝仁.護士分層培訓的管理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9:20-21.

[2]楊佳華,楊海新,常宗霞主編.臨床護理教育手冊[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0:170-171.

[3]陳澤新,田玉鳳.整體護理理念的局限及新理念指定的價值取向[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5):1374-1375.

[4]卞正霞,楊曉黎,閆莉.責任制整體護理工作模式的構建[J].衛生行政管理,2011,29(1):127-128.

臨床護理工作模式范文6

關鍵詞:骨科;無痛病房;護理工作模式

疼痛是骨科臨床中患者最常見的一種癥狀反應,術后固定、手術操作以及創傷等諸多因素均會產生疼痛[1]。在臨床疼痛強度的評估中,一般骨科疼痛的強度級別比較高。有效、合理的鎮痛能避免或降低疼痛對患者生理、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有助于機體的及早康復。現擇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療的44例患者,進一步了解骨科無痛病房護理模式的現況及應用進展,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療的44例患者,其中包括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23例。年齡均在14~63歲,平均年齡(44.63±4.32)歲。并與2012年5月~2013年5月未接受無痛病房護理工作模式干預的44例患者進行對比,其中包括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4例。年齡均在13~61歲,平均年齡(45.29±5.18)歲。兩組患者的臨床各項基本資料顯示,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具備可比性。我院骨科病床共設45張,護理人員16名。

1.2方法

1.2.1職責分工 無痛病房的護理工作一般由骨科主任、臨床醫生、護理人員、患者以及其家屬共同協調管理[2]。①臨床醫生與護理人員一起為患者進行疼痛評估。醫護人員必須掌握有關疼痛的知識,評估的方法,同時定期對臨床疼痛理念、知識開展學習培訓,以便及時更新。②主管護理人員把疼痛評估的結果,患者的具體情況,有關治療方法及效果切實記錄在疼痛評估表中。治療疼痛前,提前告訴鹿可能發生的情況,制定治療方案時盡量考慮、結合患者或其家屬的要求。③沒有得到注冊資格的護理人員可以作為助理護士,幫助主管護理人員完成臨床基礎護理工作。

1.2.2組織培訓及考核 專業知識的培訓、學習應該貫穿整個骨科無痛病房的建立、應用實踐過程中。①開展前明確醫護人員對手術治療后疼痛的認知情況、態度。②結合護理人員的技能水平、需求之間差異,強化護理專業知識的學習,定期組織相關培訓,每個月開展有計劃的學習疾病觀察及處理的新方法或知識。理論知識學習講座可邀請疼痛治療護理經驗豐富的專家,學習了解疼痛發生的機制,圍術期鎮痛的有效方法,疼痛的評價,患者或其家屬教育、咨詢,疼痛控制理論,及藥物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等有關內容。③通過多種形式增強護理人員工作的實踐能力,可采取情景模擬演練、病例討論、角色扮演以及實踐指導等。護理人員考核一定要把定期考核與日常工作督導相結合,全方位評價護理人員對患者疼痛的控制能力。

1.2.3無痛病房的工作內容 在患者入院開始填寫疼痛評分記錄單,具體內容包括評估時間、疼痛的部位、持續時間、鎮痛不良反應、患者睡眠質量以及護理人員簽名。醫生按照護理人員評估的結果數據,調整患者的用藥情況,并將疼痛情況、用藥方法如實記錄在病歷中。每周護士長應對疼痛護理工作管理進行統計總結及信息反饋,主要是護理人員執行無痛護理工作行為是否滿足工作程序的標準化,組織管理方面,患者對疼痛控制的滿意情況。

1.3統計學分析 選用統計學軟件SPSS 13.0對試驗數據實施系統化處理,通過均數±平均數(x±s)表示計量數據,運用χ2對試驗所得計數數據進行檢驗,運用t對所得計量數據進行檢驗。當對比差異P

2結果

骨科無痛病房護理工作模式的實施,護理人員在藥物鎮痛知識、疼痛評估能力、一般知識以及綜合應用知識等方面均顯著性優于未實施前,差異P

3討論

骨科無痛病房反映了新時代醫務工作人員更加完善的技術水平[3],及對患者更多的人文關懷。本次研究結果體現了,開展骨科無痛病房可以明顯緩解患者的疼痛反應,并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疼痛管理技能、知識。現階段,因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仍然處于緩慢發展狀態,技術方面仍有很多不足,致使我國護理人員疼痛知識水平、實踐工作欠缺,還需進一步改善。我們應該借鑒發達國家醫療衛生事業對疼痛治療的評價方法,增強國內疼痛護理的基礎教育,醫務人員的在職培訓,儲備專業創新型人才,促進疼痛專業護理的發展前行,制定統一化、規范化的國家標準,以便醫療衛生的發展、技術改進,從而使疼痛管理水平得到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1]黃天雯,何翠環,陳曉玲,等.骨科無痛病房護理工作模式的建立[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3):221-2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aa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在钱 | 成人看免费一级毛片 | 欧美一区二区二区 | 日本成人久久 | 欧美激情网站 | 国产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毛片国语 | 欧美日批 | 久久久网久久久久合久久久久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 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 国产91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区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 国产原创视频在线 | 国产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婷婷 |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 全免费一级午夜毛片 | 国产高清a毛片在线看 | 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 亚洲欧美字幕 |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 | 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 | 韩国一区 |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不卡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看 | 久热精品视频 | 欧美综合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