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骨科新項目新技術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骨科新項目新技術范文1
【關鍵詞】骨科護理;發展
【中圖分類號】l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444-01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basics of orthopedic care,including care path、fixation techniques and brace impacts on the orthopedic care; The new trend and necessity of development of orthopedics.
【Key Word】orthopedic care; development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醫學技術的不斷提高,骨科的新理論、新技術也在發展與應用,從而使骨科的護理技術和理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護理對象的轉變,病人的需要增高,對我們骨科護理也是一種新的挑戰。精密的內固定系統取代了傳統的石膏外固定,同時可以在術后早期下床活動,不但減少了各種并發癥的發生,而且大大方便了護理工作的完成。為了適應現代護理模式的轉變,適應骨科新技術的發展,骨科護理也在不斷的發展,這是一種必然。
1骨科護理
1.1 臨床護理路徑的骨科護理中應用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跨學科的、綜合的、深化整體護理的整體醫療護理工作模式。簡單的說,就是患者在住院期間的護理模式,即對患有一定疾病的患者,以時間為橫軸,以入院宣教、接診時診斷、檢查、用藥、治療、護理、飲食指導、活動、教育、功能鍛煉、出院指導等理想護理手段為縱軸,制作一個日程表。對何時做什么檢查、治療、護理,病情達到何種程度,何時出院等目標進行詳細的描述與說明記錄。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可以減少護理進行文件記錄的時間,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時由于護理活動的程序化和標準化,護理項目也不會被遺漏。臨床護理路徑是護士由被動護理轉為主動護理,不再機械的執行醫囑,而是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護理。臨床護理路徑已在骨科護理中得到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在股骨干骨折手術病人中得到了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在鎖骨骨折手術病人中得到了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在內固定物取出術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
1.2 內固定技術的發展與骨科護理
內固定技術的發展,使骨折固定更加牢固,大大的方便了臨床護理工作,如某種骨折,以前通常是普通鋼板固定外加石膏固定,要求護理在進行不同護理的同時還要注意石膏的護理與觀察。現在由于內固定技術的發展,采用鋼板內固定后,不需要石膏外固定,使護理工作由復雜變得簡單,固定更加牢固,并且患者術后早期可以下床活動,減少了由于長時間臥床所引起的各種并發癥,有利于肢體的早日康復。然而內固定技術的發展,在更多情況下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骨科護士在術前、術后的護理中更需要注意一些新的問題。
1.3 支具的發展對骨科康復護理的影響
支具治療很早就已出現,有時是作為重要的保守治療手段,大多數是作為手術后的輔助治療,由于以前受支具材料及工藝的影響,支具治療一直未受到關注。近年來,隨著材料工藝的發展,支具治療也越來越多。支具治療使單純的基礎護理逐漸轉向康復護理,對我們護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手外科治療中,橈神經損傷的患者,維持關節的功能性,使用手功能支具,不僅能防止患者出現垂腕、垂指畸形,同時可以鍛煉患者手部的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縮的發生。因此,骨科護士不僅熟練掌握支具的作用,同時還要正確的指導患者功能鍛煉。
2骨科護理專業發展的新趨勢
2.1 專科護士發展趨勢
隨著骨科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應用,為了提高專科護理質量,更好的滿足患者的需求,一部分護士必須對不同專科進行深入的學習,從而在某一專科領域具有較高的水平和專長,能獨立解決該專科護理工作中的疑難問題,并指導其他護士工作,而成為該專科的臨床護理專家。我院已分為關節、脊柱、手足、創傷等4個專業學科。醫療的細分化,必然會帶來護理工作的細分化、專業化。骨科新技術、新項目的不斷引進,要掌握臨床護理的最新發展,為病人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就需要加大對骨科臨床護理專家的培養。
2.2 骨科學的發展迫切需要相適應的專科護理
老年病人逐漸增多,使老年骨科護理需求增加;疾病或病種的改變及非生物材料的應用所帶來的護理需求增加;康復醫學的發展將拓寬了專科護士的職能,使專科護理又面臨新的挑戰。因此,骨科學的發展迫切需要與之相適應的專科護理。
2.3 臨床護理路徑與整體護理的整合趨勢
隨著我國加入WTO,外資企業介入我們醫療市場,醫療保險制度的推行,使醫療費用逐漸走向按病種支付的方式,醫院不僅要提供高質量的醫療護理服務,還要降低醫療費用,這是醫療體制改革的需要。整體護理的實施,使患者對護士和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大幅度提高,同時對醫生的診療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將醫療護理工作一體化,才能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最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臨床路徑是一種病種質量管理模式,并非所有的病例都合適,對于未納入臨床路徑的患者也應提供整體化醫療護理,可借鑒臨床路徑的工作方法,為每例患者制定科學的治療、護理方案,將整體護理融入整體化醫療服務中,促進整體護理的深化和發展,使臨床路徑和整體護理形成整體化醫療服務體系,最大限度的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保健服務需求。
參考文獻
[1] 張明珍.健康教育在骨科臨床護理的應用探討[J].吉林醫學,2010(6):2939.
骨科新項目新技術范文2
匯報會由福建醫科大學副校長、附屬第一醫院院長林建華教授主持。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陳霖豪先生、國家衛計委體制改革司副司長劉殿奎先生等應邀出席并作重要講話。
在聽取了檢查組組長張陽德教授對本次現場驗收工作部署后,我院骨科、神經外科、耳鼻喉頭頸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婦科6個基地負責人匯報了創建情況。隨后,專家組一行現場查看了“國家衛生計生委內鏡與微創醫師定期考核培訓學校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分校”的硬件設施。
在現場驗收環節,專家對照驗收標準考察了理論教學、基本技能訓練、臨床教學和動物手術室(實驗室)的教學場所和相關設施,查閱了基地師資隊伍、管理制度的建設情況及資料。張陽德教授對我院創建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作為福建省目前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之一,自創建“國家衛生計生委內鏡與微創醫師定期考核培訓學校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分校”始,該院領導把該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高度重視,健全創建工作組織體系,形成創建工作整體合力;注重內部管理,促進內涵建設,整合醫院資源,狠抓質量管理;規范設施配置,強化師資培訓,提高組織管理水平;不斷開展各種新技術新項目,使內鏡與微創醫學在相關領域處于區域領先水平,具備了國家衛生計生委內鏡與微創醫師定期考核培訓學校分校的驗收條件。
經現場評審:我院骨科、神經外科、耳鼻喉頭頸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婦科均順利通過了現場驗收,成為“國家衛生計生委內鏡與微創醫師定期考核培訓學校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分校骨科/神經外科神經內鏡/耳鼻喉頭頸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婦科”考核培訓基地。
骨科新項目新技術范文3
骨科護士年終工作總結1
我的衛校學習生涯馬上要結束了,學校安排我在某醫院的骨科做實習護士,沒過多久我和我的同學來到了安排的醫院骨科,剛來的時候還真不適應,每天實習老師都會讓我們看這些片子,通過片子了解病人的實際情況,剛開始看不懂,有很多不太明白,時間長了病人的片子一出來馬上就能看懂是什么情況了。
骨科實習出科小結如下,時間過得真快,轉眼我即將結束骨科的實習生活,回顧這些日子,是苦是樂,是酸是甜,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屬于自己的味道,在骨科近一個月的實習生活,讓我對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在醫院實習的過程中我受益頗多,即將要出科了,卻有好多的不舍,對于我們的實習,在科里領導都很重視我們,經常安排醫師帶我們,參與臨床診斷,我們每個同事之間互相鼓勵,彼此學習。
骨科護士年終工作總結2 一年來,通過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較好地完成了科室各項工作任務,但工作標準和工作質量與領導的要求還有差距,思路還需要更加寬闊。在新的一年里,要加大政治學習力度,提高工作質量,團結一致,扎實工作,高標準完成本科的工作任務和領導交辦的各項臨時指令性工作任務。以下是今年的工作總結。
一、思想方面
全科人員在政治上認真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固樹立“一切為病員服務”的理念,加強醫患溝通,用嚴格的標準規范自己的言行,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認真開展自我批評,堅決抵制藥品購銷中的不正之風,將反商業賄賂提高到政治思想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科室內無醫藥回扣現象發生。
二、工作方面
全科人員能夠自覺遵守院內各項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做到小事講風格,大事講原則,從不鬧無原則糾紛,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科工作人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團結務實,克服人手少、任務重、人員結構不合理的狀況,保證正常醫療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按照醫院的要求完成各項臨床工作,并高質量完成各種軟件、臺帳的整理工作,認真學習崗位職責、核心制度,并嚴格按照職責、制度的.要求工作,認真學習“三基”并開展崗位練兵,做到嚴格要求、嚴謹作風、嚴密組織。嚴格執行“三合理”規范,做到合理用藥、合理收費、服務到人,科室獎金發放不與經濟掛鉤,較好地完成了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三、學習方面
科室內部積極調整醫療結構,采取有效措施,想方設法降低醫療費用,取得顯著效果。一是抓合理用藥。二是抓單病種費用。三是抓一次性材料的使用。四是加快病床周轉。通過采取一系列強有力措施,保證了科室今年圓滿完成醫院下達的各項費用指標,在科室業務增長速度較快的情況下,使各項費用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切實減輕群眾的負擔。積極引進和運用新技術,今年加大了對xx手術的推廣和運用,引進了微波治療儀,在保證療效的基礎上積極尋求新的手術方法,總結臨床經驗,切實讓病人花最少的錢得到的效果。
四、宣傳方面
在宣傳工作上,充分利用多種形式,結合我院實際,深入廣泛宣傳我院整體功能、醫療范圍、專科專病、名醫、名藥、大型醫療設備以及開展的新項目、新業務等,增強了醫院整體知名度和部分專家名醫以及專科專病知名度,為醫院業務的發展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骨科護士年終工作總結3
時光飛速,轉眼又是一年,回想去年,我院的多種計劃一一落成,發展不斷壯大,而今年,更是值得慶賀,不僅順利通過了衛生部“xx”工作,還先后獲得x、臨床護理等兩項重點專科。作為一名年輕的護士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院領導和護理部的指引及幫助下,我慢慢理解了護士長這個角色,懂得如何團結一致、人文化管理,圓滿完成了各項護理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嚴格落實醫院各項規章制度,保障護理安全
1、依據科室目前工作狀況及人員構成,按照護理部要求,重新制定各班工作職責及流程,分工明細,各盡其職。
2、核心制度的落實
(1)主班與治療班每天下午對病房醫囑進行大核對,小夜班與兩頭班或大夜班核對臨時處理醫囑,每周護士長周一、周五核對醫囑并檢查病歷的書寫問題,提高護理質量,保障護理安全。
(2)治療室統一規范藥品標簽及位置,在治療時嚴格執行“x”制度,定期提問核心制度,讓每位護士銘記于心,將理論運用到臨床工作中。
(3)規范診療醫囑本、長期及臨時輸液卡格式,字跡清晰,顏色一致。
(4)每天嚴格交接班,老年絕對臥床患者,定時翻身拍背,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5)做好轉交接工作,尤其全麻術后的交接工作,在今年的交接工作中,由于發現及時,積極成功搶救了x例全麻術后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
3、責任組長每天檢查病歷的書寫,對出現的問題,以便簽形式留言,督促年輕護士不斷成長,護士長每周不定時檢查病歷,保障病歷的準確性。
二、人文管理,協調科室順利發展
1、病房管理是護士長的主要職責所在,只有從病房中才能發現問題,每天晨會主動與夜班、白班共同交接班,每周x科室大交班,隨時巡視病房,與患者溝通交流,詢問患者心理感受。
2、身邊隨時攜帶小筆記本,將科室出現的問題記錄下來晨會反饋,每月科會集中反饋,保證每一位護士均能了解科室發展的動態,使科室順利發展。
3、每月護理查房去除以往按部就班模式,選擇科室病重病人為查房題目,科室所有人員均提前復習,由護士長隨機指定人員進行講授并提問,業務學習自定題目,制作幻燈,全科講授,充實護士長及科室護理人員理論知識,調動大家積極性。
4、定期與其他科護士長交流管理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護理管理能力。
5、在護理部及科主任的支持下,參加了衛生部舉辦的“xx”和骨科x會議,充實管理知識,提升管理能力,提高管理質量。
6、做好一次性耗材的管理,杜絕浪費,防止過期。
骨科新項目新技術范文4
1前言
骨科疾病種類繁多,病情復雜,骨科病患者年齡跨度大,患者年齡越大,康復時間越長。一旦骨骼受傷,諸多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而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工業及交通的不斷發展,骨科創傷患者不斷增加,急需骨科護理相關工作人員。骨科創傷一般具有復雜性與突發性的特點,對于大多數骨科創傷患者,骨骼受傷的同時會伴隨軟組織及器官受損。
近年來,隨著骨科創傷患者的不斷增加,骨科治療也在不斷提升,出現了許多新技術與新項目,加之受護理人員自身能力及專業知識的限制,便易出現很多問題,急需更專業的骨科護理工作人員,為骨科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內容和新的要求,隨之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目前,骨科護理中出現問題時往往找護士長,對骨科護理中的常見問題進行處理,是護士長管理工作的重點之一。就目前我國多數醫院,骨科護理工作均存在諸多問題,患者的心理會出現問題,護士的專業水平不達標,硬件設施缺陷等。為了消除護理缺陷、避免護理差錯,達到安全護理,本文結合實際,梳理突出的問題,并提出來骨科護理的一些對策。
2骨科護理存在的問題
2.1患者存在心理的問題
在對骨科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骨科患者擔心骨折愈合會受到過早活動的影響,或者擔心已愈合的骨折會在將來出現后遺癥。骨科患者的這些過度焦慮,消極,悲觀的負面情緒難免會導致其不良的健康行為的發生,甚至產生不良的后果。如當缺少正確的飲食知識指導和身理的創傷往往會導致為骨科臥床患者便秘的發生,而且發生率率高達 90.47%。
2.2護士忽視出院指導
骨科患者住院期間可以得到護士細心的照顧,但是,相關研究表明,骨科患者健康需求程度最高的時期就是出院前的那段時間,這也是經常被出院指導忽視的地方。除了骨科患者的住院治療之外,出院后的護理也占了整個療程的1/2左右,如果出院后沒有得到適當的功能鍛煉或者存在活動受限的情況,往往會影響到骨科患者的康復。
2.3硬件設施缺陷
目前,我國部分醫院的硬件設施存在較大缺陷,如病房中病床沒有床欄或床欄不夠牢固,病房狹小擁擠,地板無防滑標志及措施或部分設備沒按要求使用等,也是護理工作不到位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骨科患者自身活動不便,身體虛弱更易出現護理安全問題。
3相關解決措施與對策
3.1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和健康教育
一般情況下,骨科創傷患者常常由于生理上的不適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在該種情況下,護理人員應當多關心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并及時對其進行心理輔導。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具備良好的與患者進行溝通的能力,理解關心患者,可以通過分析來對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評估。實際生活中,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轉移患者注意力并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對患者可能面對的身體殘疾問題或過度焦慮要認真詢問,并針對他們可能面對的問題進行講解。只有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患者,理解他們,寬容他們,才能使患者有戰勝病魔的信心,幫助他們積極面對生活。
3.2提高護理人員護理質量
3.2.1加強護理人員專業技能培訓
為了幫助護理人員提高護理水平,盡快掌握專業知識技能。應該通過成立護理質量管理部門,并讓專業知識豐富的和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高級護士擔任該部門的負責人,同時制定合理有效的考評機制,對護理人員開展專業指導和技能培訓工作。
3.2.2加強監督管理規范行為
為了使護理人員明確責任歸屬,樹立安全意識,應該將有關規章制度落到實處,加強對護士的職業道德教育。只有定期舉行護理安全會議與活動,重視差錯事故和不安全因素的預防管理,及時對不良事件進行評估匯報,才能徹底解決部分護士缺乏責任心的問題。
3.2.3加強法律意識并規范其護理行為
為了讓每一位護理人員都進行自我保護和自我約束,必須使其懂得如何運用法律。護理安全管理部門必須重視這項工作,經常組織護理人員學習相關法律法規,聘請醫療事故處理部門的專家,為其講解法律知識。只有提高她們的自我保護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才能使其護理行為更加規范,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
3.3把握護理質量的監控重點
要牢牢把握護理質量的監控重點,把重點均勻分布在如手術前的準備、輸液輸血和急救措施等各項操作中,并且每日由各組組長對該組患者基本情況進行檢查。護理工作管理者應每月進行一次全面的大檢查,每周開展質量評比,對檢查中發現的極個別問題進行不定期抽檢,發現問題要與護理人員及時溝通,并在每月舉行的質量分析講評中,及時指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由于近年來各種問題在日益涌現,為了解決骨科護理工作中的這些問題,我國出臺了相關的制度規定,要在制度規定的指導下,展開護理質量管理工作,有效把關骨科護理工作質量,規范約束骨科護理工作程序。
骨科新項目新技術范文5
黃克英:女,大專,主管護師
黃克英
摘要目的:探討骨科手術室外來器械與手術室器械污染監測方法。方法:對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手術器械進行樣本采集并監測,分別于手術開始后2 h和4 h進行抽樣采集并經恒溫培養后,比較外來器械與手術器械的污染情況。結果:手術室器械2 h與4 h陽性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外來器械2 h與4 h的陽性率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骨科手術中外來器械的污染率遠遠高于手術室器械,且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其污染幾率顯著增加。加強手術器械的人員及消毒管理,注重手術器械的污染監測,嚴格控制手術室的無菌環境,是降低手術室器械陽性率的關鍵措施,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骨科手術;手術室;外來手術器械;污染監測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36
手術器械是手術操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隨著骨科新項目及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手術需要的器械變得越來越精密、復雜、多樣,并逐漸產業化,由專業的醫療器械公司負責生產、消毒、流通等,故醫院也常租借外來廠商的手術器械以滿足手術需要[1]。手術室外來器械是指由外來廠家提供給醫院臨時使用的手術器械,包括骨科植入物、骨科各種人工關節內固定耗材植入物或安裝工具等[2],如骨科接骨板、人工關節、脊柱內固定、螺釘等。我院共配有骨科手術室4間,每月手術多達100臺以上,外來器械供應占骨科手術總器械的75%,為提供醫療質量,更好地服務病人,我院開展骨科手術室外來器械與手術器械污染監測和管理工作,外科手術器械管理已經逐漸規范化,且效果良好,現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對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手術器械進行隨機抽樣采集,均為骨科植入手術,共計976例手術,其中男682例,女294例。年齡21~57歲。采用手術為膝關節置換23例,創傷接骨板手術234例,脊柱內固定34例,對2045件外來手術器械和750件手術室器械進行隨機抽樣檢測。
1.2方法(1)采樣方法。采用隨機抽樣原則,選擇外來器械120件與手術室器械90件,分別于手術進行到2,4 h時,由器械護士取無菌棉簽蘸無菌營養肉湯,反復涂擦至抽樣的外來器械和手術室器械,中途應嚴禁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血液等。采樣后2 h內同時送至培養箱,37 ℃恒溫培養72 h,觀察器械表面營養肉湯情況[3]。(2)手術室環境控制方法。溫度控制在20~24 ℃,濕度50%~70%,空氣控制為百級或千級層流,手術室人員數目7~10名。器械包裝為棉包布,滅菌的質量控制及器械包的包裝與保存均參照衛生部WS310-2009標準執行。
1.3判斷標準根據肉湯的性狀、色澤判斷,若肉湯清亮且透明,視為陰性;肉湯變色、渾濁,有生物膜生成視為陽性。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Pearson 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表1)
手術開始后2 h,兩組樣本的陽性率無統計學差異,4 h后外來器械樣本陽性率明顯高于手術室器械,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手術室器械2 h與4 h陽性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外來器械2 h與4 h的陽性率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且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外來器械的陽性率呈現升高的趨勢。
3討論
隨著外來手術器械使用越來越頻繁,醫院多采用租賃醫療器械公司提供的手術器械,清潔工作也主要由器械公司負責,普遍存在醫療器械在不同醫院之間交叉使用,難免產生污染。由于公司人員多數屬于非醫學專業人員,常常存在不按照衛生標準執行消毒操作,醫院接收器械時僅肉眼觀察是否清潔,難以對所有器械進行檢查驗收,加上有些器械本身比較精密復雜,清洗難度大,醫院收后直接滅菌效果差,難以保證外來器械的滅菌效果[4]。
本研究發現手術室器械2 h與4 h陽性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外來器械2 h與4 h的陽性率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且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外來器械的陽性率呈現升高的趨勢。由此可見,手術時間是手術感染的重要影響因素,故為降低手術器械引起手術感染的幾率,應注重縮短手術時間,同時控制手術室的清潔度和溫濕度,避免細菌的快速滋生,減少不必要的人員進出手術室等。
為降低外來器械的陽性率,我院采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1)加強對手術器械及人員的消毒管理[5]。參照國外的外來器械管理辦法,由手術室、醫院感染控制部門、消毒中心、器械采購科共同制定外來器械管理辦法,并對外來器械消毒及交接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醫院有專人負責外來器械的包裝、清潔、滅菌及使用跟蹤,醫療器械公司需按照衛生部頒布的消毒標準進行滅菌處理,同時定期對器械公司資質進行考核,從源頭控制外來器械的消毒滅菌效果[6]。(2)手術科室及消毒中心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清洗和滅菌[7]。手術完成后,由手術室的消毒員對外來器械進行初步清洗,分為人工清洗和機器清洗,機器清洗不可代替人工清洗,同時必須確保機器清洗時間,并在專門的清洗水槽清洗,避免清洗過程中的交叉污染。此外必須及時清洗,或保持濕處理后清洗,去污過程中使用血液殘渣法進行檢查效果。醫院接收外來器械后,同樣需要嚴格按照參數對打包器械進行快速滅菌處理,根據器械包的重量調節參數,對精密器械、復雜部件等更需更新消毒參數,以保證消毒效果。(3)縮短外來器械使用時間,嚴格無菌操作[8]。鑒于研究發現2 h后外來器械污染率升高的情況,建議骨科手術室采用新穎術式等方法,配備熟練的手術人員及護士,有效縮短手術時間,加強人員的無菌觀念,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防止外來器械與手術室器械的交叉污染,同時由器械護士及醫院感染控制中心進行污染監測,控制手術室的無菌環境。
總之,骨科手術中外來器械的污染率高于手術室器械,且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其污染幾率顯著提高,整體污染陽性率也會隨著時間的延長呈上升趨勢,因此,加強手術器械的人員及消毒管理,注重手術器械的污染監測,嚴格控制手術室的無菌環境,是降低手術室器械陽性率的重要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亞潔,劉英,張軍花.骨科術中外來器械與手術室器械污染監測對比分析[J].護理學報,2013,20(5A):5-7.
[2]郭亞萍,程月娥.自制器械清點牌在術中器械清點記錄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0):1835.
[3]廖冬平,劉繼榮.手術室器械護士清洗器械后責任卡的制作[J].全科護理,2012,10(22):2019.
[4]王曉梅,王改芹.外來器械及植入物清洗滅菌流程對骨科手術影響[J].吉林醫學,2011,32(6):1093-1094.
[5]劉湘涇,張莉.塑封膜制作器械卡在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7):38.
[6]謝萍.手術室骨科植入物、外來器械及跟臺人員的管理[J].全科護理,2011,9(26):2400-2401.
[7]鄧紅連.外來器械及外來器械護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1):41-42.
[8]蘭燕.手術室外來器械清洗滅菌效果監測管理[J].護理研究,2010,24(15):1386-1388.
骨科新項目新技術范文6
一、二級醫院評審申報
自9月18日接到申報二級綜合醫院評審上報材料任務后,質控部全力以赴,夜以繼日開展工作。首先是認真學習《二級綜合醫院評審實施細則(2012年版)》的全部內容,認真梳理每章、每節、每款的要點;其次是任務分解,將自評內容按科室分解到各對應科室,按照評審條款逐項對照并做出選項;三是整理2017-2019年三年的日常統計數據,共整理數據1480條;四是自評報告的形式,主要是對我院二級綜合醫院自評的一個全面總結,從設置標準、創建過程、持續改進過程、目前達到的標準等幾個方向,全方位闡述了我院創建二級醫院的全過程,全文18197字,共計40頁;五是自評材料上報,共上報《二級綜合醫院自評表》、《二級綜合醫院臨床、醫技科室項目標準》、《日常統計指標》、《自評報告》四冊;六是自評結果,按照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583條,我院自評結果為A35.7%、B51.3%、C、81 %、E19%,核心條款A54.5%、B45.5%、C100%,上述數字表示,我院符合二級綜合醫院標準。
二、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委員會會議
9月21日召開了第三季度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委員會工作會議。質控部對今后召開醫療質量安全會各科室匯報提出以下具體要求:1、用數字匯報;2用發現問題匯報;3、用持續改進措施匯報;4、用改進落實情況匯報;5、用服務質量匯報;6、用服務時限匯報;7、用如何做好傳、幫、帶的作用匯報;8、用科室執行醫療規范力度匯報;9、用持續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措施匯報;10、用擬開展新技術、新項目準備情況匯報。
三、醫療質量管理精細化
為實現醫療質量精細化管理,質控部在分管院長的帶領下,對部分科室的醫療質量管理進行了檢查指導。對疫苗接種室、液療大廳、處置室、急診科、檢驗科、中藥房、康復科等七個科室進行了檢查指導。發現問題25個,一周后又進行回頭看,已整改20個,整改率80%,其余5個正在整改。
9月份醫療質量控制報告
一、門診部運營
(一)門診人次:9月份門診總人次6884人,比上月增加 786人,環比增長12.9%,次均費用178元。
(二)門診費用:9月份門診收入122.8627萬元,環比回落5個百分點。
(三)質控指標:藥品收入67.18 %,環比增長0.38%(其中:西藥收入占58.6%,中草藥收入占8.58%),檢驗收入7.31%,放射收入5.71%,(其中MRI收入1.3046萬元,環比回落38.4%),彩超收入7.45%,檢查治療收入5.1%,材料費收入0.81%,其他收入6.42%。
(四)環比分析:增長類:藥品收入、其它收入兩項,回落類:放射收入、材料收入、檢驗收入、彩超收入、檢查治療收入五項。
(五)門住比:全院門住比14,其中:一、二樓門住比14三樓門診門住比15;每百人入院人次7人。
二、住院部運營
(一)住院人次:9月份出院患者477人,比8月份增長65人,環比增長16%。
(二)住院收入:收入377.4萬元,環比增長34.2%。
(三)效益指標:
1、效益分布:藥品收入140.5萬元,37.2%,環比回落3.3%,檢驗收入13.3%,放射收入5.5%,(其中MRI收入6.8857萬元,環比增長172%),彩超收入2.4%,手術收入(7%)8.4%,床位收入(3.4%)2.9%,護理費收入(1.8%)1.7%。
2、次均費用:全院出院患者次均費用7919元,較8月份6827元增長1092元,其中:內一科8555元,內二科6812元,普外科7366元,骨科9091元,婦產科6356元。
3、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醫療費:771元。
(四)、效率指標:
1、病床使用率:全院平均病床使用率68.5%,環比增長16%(85%--93%達標),其中平均病床使用率相對數據:內一科平均病床使用率122%,大外科平均病床使用率73%,婦產科平均病床使用率43%,內二科平均病床使用率26%;絕對數據:內一科平均病床使用率43.4%,大外科平均病床使用率73%,婦產科平均病床使用率35.7%,內二科平均病床使用率26%。
2、平均住院日:全院10.3天。內一科13天,內二科8.9天,普外科6.9天,骨科12.9天,婦產科6.7天。
3、平均床位周轉次數:全院1.3次,內一科1次,內二科0.88次,大外科2.4次,婦產科1.6次。
(五)手術質量:9月份完成住院手術125臺次,環比增長14.7%,其中:一級手術88臺次,二級手術33臺次,三級手術4臺;完成門診手術24臺。
三、病歷質量
(一)病歷歸檔:9月份實歸檔病歷449份。歸檔率94%,環比增長29%。
(二)整改落實:1、歸檔率有所提升;2、深入內二科、婦產科、普外科開展如何將檢查檢驗結果運用到病歷中;3、在線培訓病歷書寫---主訴。
四、醫保質量
1、城鎮職工醫保:出院85人,環比增長27%,實際補償比85.4%,次均費用8503元。
2、城鄉居民醫保:出278人,環比增長31%,實際補償比68.6%,環比增長11.6%,次均費用6909元,環比回落11.29%
3、城鄉居民慢性病:補償1174人次,總費用37.5萬元,補償26萬元,實際補償比69%。
4、城鎮職工醫保患者與城鄉居民醫保患者住院比為1:3。
5、城鄉居民醫保基金使用率:1-9月份按照總額預算可使用資金975萬元,實際使用728萬元,使用率75%。完成全年計劃的56.4%。
9月份醫療質量報告數據由財務科、信息科、醫保辦、病案室、護理部、院感科、慢性病管理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