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醫療糾紛案例及解決方案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醫療糾紛案例及解決方案范文1
1法醫學的學科現狀
1.1人員少,結構不合理 目前學校法醫學教研室僅3名專職人員,均為法醫學專業出生,2名具有臨床醫學背景,其中僅1名為高級職稱, 2名為中級職稱(博士在讀),人員數量以及人員結構急待完善。為了教學需要以及服務社會,成立了法醫學鑒定所,鑒定人員有22名,除了本教研室的3名專職人員,其余均為兼職人員,雖然兼職人員均擁有中級及以上職稱,而且大部分是所在領域的高級專業人員,但由于學科的差異,學科任務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在一些問題上的看法存在分歧,不利于問題的解決。例如法醫學病理學鑒定,側重于損傷形態、損傷機制、致傷物、死亡原因等,而臨床病理學更側重于病理診斷,當臨床病理醫生參與刑事案件的病理學鑒定時,會出現認識上的偏差。
1.2教學投入不足,科研力量薄弱 我校法醫學隸屬于基礎醫學,但目前仍為選修課,受重視程度不如病理學等其它基礎學科。長期以來,學校層面和教師自身未充分認識到法醫學的重要性,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沒有大的改進,目前為止沒有一門精品課程,教學仍以課堂授課為主,沒有開設實驗課。此外,由于人員有限,教學上投入的精力不足,沒有將學科資源充分轉化為教學資源,例如法醫學尸體解剖經常可以碰到典型的病變,這些是病理學等教學所必須的,而且相應學科又缺乏相應的資源。科研力量薄弱,不僅體現在儀器設備等硬件設備陳舊,更體現在人員的科研素養上,思維狹隘,科研視野局限于傳統的法醫病理學,缺乏對其它相關學科的研究領域和研究進展的了解,例如,腦挫裂傷后并發癲癇是法醫臨床鑒定中常見的案例,但很少關注神經外科/神經內科此方面的研究,對其它學科的借鑒嚴重不足,不能及時發掘研究項目和開拓研究領域。
1.3品牌宣傳意識不強 作為一所211高校,無論是人員素質,還是可利用的儀器設備,省內其它單位無法相比,但過分強調教學和科研,忽視了法醫學的社會效應,對外宣傳不足,我校的法醫學,包括法醫學鑒定研究所在省內的知名度不高,鑒定業務一直沒有大的增長,鑒定項目沒有得到擴充,未充分實現學科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
1.4設置新專業可能性不大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招收法醫學專業的醫學院校2013年已達40余所,涵蓋本-碩-博各個專業,每年培養了大批的畢業生。但由于我國公務員制度的逐漸完善以及招收法醫學畢業生的下降,加之我國《醫生資格考試報名資格規定(2014年版)》的規定,非臨床醫學方向和臨床科學學位嚴禁參照臨床執業醫生考試[1],法醫學專業學生失去了轉行做臨床醫生的途徑。此外,社會司法鑒定機構接納的畢業生有限,同時社會鑒定機構,特別是一些私立的鑒定機構,對經濟效益有一定的要求,而且隨著我國司法體制的改革會出現相應變動,不穩定因素多,非畢業生的理想就業去向。再者,法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培養模式相似,學生花費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學習,走上工作崗位后的工作環境和工資待遇之間的差異,使得學生報考法醫學專業的意愿下降,即使進入法醫學專業學習,思想情緒不穩定因素增加,影響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目前我國高校法醫學專業面臨著招生和就業兩難。基于高校法醫學專業發展的大環境,結合我校的現狀,短期內以及今后一定時期內開設法醫學本科專業的可能性極小,需要從其它方面尋求學科的發展。
2法醫學發展的對策
2.1以本科教學為基礎,發揮學科優勢,逐漸加強本專業的地位 ①將法醫學的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利用法醫病理學檢案,增加學生觀摩尸檢甚至參與尸檢的機會,彌補解剖課尸源不足,學生缺乏動手實踐機會。將尸檢中的典型病理標本制作成教學標本或者圖像資料,用于病理學教學。②法醫學由選修課逐漸發展為臨床醫學和護理學專業的必修課。隨著我國司法制度健全以及公民法律意識的加強,加之媒體的發達和普通老百姓和醫務人員在醫學專業知識方面的不對等,醫患關系緊張,醫療糾紛頻發。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醫療糾紛案例,使醫學生理解職業的特殊性,治病救人的同時,注意職業的高風險性,了解常見的醫療糾紛問題以及解決方案,為今后走上臨床工作打下基礎。再者,加強與臨床聯系。將醫療糾紛案例反饋給臨床,為醫務人員如何預防和應對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有效的保全醫學證據、科學的診療疾病和合理的臨床治療提供信息[2],提高醫務人員的診療技術和醫院的管理水平。利用法醫學的特殊性為臨床醫生的培養提供平臺,例如,外科醫生必須了解人體的解剖結構,而法醫病理學尸檢為醫生觀察以及更好的掌握人體結構創造了條件。
2.2加強人員培養 加強人員繼續教育和專業教育,對兼職人員進行法醫學相關知識的培訓,專職人員加強本科學專業知識的繼續學習,加強與兄弟院校的聯系和交流,關注國內外法醫學的新進展,不斷充實自己。學會拿來主義,借鑒他人的經驗發展自身,切勿閉門造車。引進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但是法醫學博士以及業內成績突出的專業人員有限,所以在引進人才的同時加強自身人員的培養尤為重要。
2.3加強科研能力培養 科研在高校的評價體系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師職稱評定中尤為重要,但本科室由于人員、設備等原因,沒有國家級課題中標,不利于教師的成長,今后需開闊思路,不能把眼光局限在法醫學本身,局限在傳統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上。法醫學是應用醫學、生物學和其它自然科學的理論與技術,研究并解決司法實踐中有關的法醫學問題的一門醫學科學。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科研方法不斷創新,學科滲透不斷加強。加強與學校其他專業聯系,從交叉學科著手。本校具有雄厚科研實力,例如轉化醫學研究院和附屬醫院的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生理學的神經病理性疼痛研究團隊等,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將人員送出去,加強合作,打破科研困境。
2.4加強社會服務功能 以參加CNAS評審為契機,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同時加強與其它單位如醫院神經電生理等科室的聯系,嚴把鑒定質量,及時與法院等委托單位溝通,積極改進工作,力求鑒定意見得到社會各方面的認可。同時,整合學校的設備資源和人力資源,開展毒物檢驗等社會鑒定機構開展困難的項目。加強與地方公檢法等機構的聯系,利用高校優勢,舉辦法醫學繼續教育培訓或學術活動,將學科建設為地方性的法醫交流平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