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無線電管理培訓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無線電管理培訓范文1
關鍵詞:信號系統 自動控制 聯鎖 培訓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 and equipment composition of training center, at the same time study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raining center construction plan on the basis of shared resource of signal system.
Key words: Signal system; Automatic control; Interlocking; Training;
中圖分類號:U28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培訓對象主要有三種:行車調度人員的培訓、維護人員的培訓、司機駕駛人員的培訓。針對不同人員需相應配備培訓設備、培訓的重點也各不相同。培訓系統應能模擬ATC系統的設備運營情況,展示ATC系統設備的工作原理,演示ATC系統的工作原理,一般要求能實現與正線任一站場一致情況下的培訓模擬。
目前,鄭州、南昌、福州、徐州、石家莊等城市軌道交通興建,從線網規劃角度出發,資源共享已經越來越重要,而培訓中心也是一個資源共享的方向。但信號系統的核心設備均采用國外廠商設備,信號系統制式多且不同,具有各自的技術特點。
一、培訓中心設備組成
一套完整的培訓中心設備主要包括ATS、ATP/ATO子系統(包含車載設備、車-地通信設備)、聯鎖子系統等組成。
1、 ATS培訓設備
ATS培訓設備一般設置在控制中心,完成對調度員的培訓及全線信號系統運行的模擬。ATS培訓設備組成如圖1如下:
圖1 ATS培訓設備組成
培訓服務器與CI、ATP/ATO及車站的ATS系統不存在數據交換,此時各種培訓操作對在線的ATS子系統沒有任何影響。培訓工作站通過ATS服務器調用模擬器軟件,顯示的數據是模擬列車移動和軌旁設備的狀態變化而產生的模擬數據。控制的操作只影響模擬操作,對運營的線路沒有任何影響。在模擬模式下,中心ATS子系統功能由用于模擬的服務器實現,外部的車站ATS(包括CI和ATO)由軟件模擬器代替。模擬器可模擬軌旁信號設備,響應控制指令和模擬線路上運營的列車。所有過程和真實的列車在系統中運行沒有區別。也可以模擬設備故障以實現降級模式運營。
模擬軟件模擬列車在區間的運行時分及停站時分應與輸入的時刻表一致,并能按比例進行快進和慢放,快進可以加快培訓和模擬運行的速度。
2、 聯鎖系統培訓設備
在車輛段設置培訓中心,主要是聯鎖子系統的橫擬培訓。根據正線信號系統的方案配備相應的設備。室外一般設置演練線(試訓線),滿足信號設備的功能性需求。聯鎖子系統示意圖2如下:
圖2室內聯鎖培訓設備組成
室內設備:聯鎖主機及相應的接口柜、繼電接口組合柜、計軸主機柜、軌道電路機柜、ATS分機柜、聯鎖維護終端、電源設備等。
室外設備:轉轍設備、信號機、計軸、50HZ軌道電路、發車計時器、與之接口的室外Ap點、信標等。
利用CI系統作為培訓的平臺,CI系統采集了該虛擬站的所有通用信號設備及ATP/ATO狀態信息,能夠控制該范圍內的某一具體控制目標,具有正線CI的全部功能。
操作培訓
在聯鎖系統培訓平臺上,練習正常及緊急情況下的操作方法,模擬車輛運行,培訓學員在日常和緊急情況下如何操作系統、保證列車安全運營。
掌握正常情況下的操作方法:正常接發列車進路;取消進路、單獨操縱和單獨鎖閉、區段鎖閉和人工鎖閉、自動折返進路等。
故障情況下的操作方法:排列引導進路及對軌道區段、道岔、信號機等實施封鎖、引導進路解鎖、人工解鎖等
緊急情況下操作方法:啟用降級模式、站臺緊急關閉按鈕、辦理扣車作業等。
維護培訓
在CI系統培訓平臺上,模擬故障的產生、診斷、告警過程;對系統的軟件、硬件進行針對性培訓,使培訓學員獲得ATC系統知識及各種設備的維護知識和技術。
運營管理培訓
進行現場操作的培訓,并從技術角度對各子系統進行闡述,包括:正常情況下的不同運行模式的操作及管理;故障情況下的運行模式的操作及管理;系統模擬的操作及管理等。
3、 ATP/ATO系統培訓設備
ATP/ATO培訓設備主要包括:ATP/ATO機柜、ATP/ATO管理終端、車載信號設備(含車載信號顯示屏、編碼里程計、無線天線、信標天線)等。
圖3車載培訓設備組成
地面ATP/ATO設備由無線調制解調器、天線、應答器、信標等組成,能夠實現車-地雙向通信功能,向車載ATP/ATO設備提供中心ATS指令、提供運行前方的動態信息(車輛運行情況、道岔位置、信號機顯示等);并將列車運行狀態數據、駕駛員的輸入信息等傳送至中心ATS;應答器、信標等向車載ATP/ATO設備提供靜態信息(絕對位置參考點、坡度、曲線半徑等),供車載ATP/ATO計算機使用。司機臺主要針對司機進行模擬駕駛的培訓。
二、培訓中心設備共享方案
城市軌道交通網的信號系統的資源共享,直接涉及的就是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的制式問題。目前,部分城市的兩三條線都是同期建設,開通時間在二年之間,如果采用制式相同的信號設備,可建議培訓中心合設或者分期建設方案。
先開通線路培訓設備先購置: ATS子系統(包括發車計時器)、聯鎖子系統(包括計軸、軌道電路、轉轍機、信號機)、電源屏等;ATP/ATO子系統、車載信號設備由后期線路配置。主要考慮以下幾點:
①分擔建設費用、均衡投資規模;
②ATS系統、聯鎖系統提供商家多為國內供貨商、現場服務配合及時、標準制定選擇相對較宜、人機操作界面統一易實現;
③ATP/ATO設備、車載信號設備的核心技術在于軟件,技術含量高,一般要求兩年的質保期,在此期間由供貨商負責維護,維修人員可以跟班熟悉,同時可以集中精力,學習掌握聯鎖、ATS設備相關知識和動手能力,同時,可利用試車線上的ATP/ATO地面設備進行演示、觀察培訓,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掌握后,再開始ATP/ATO方面的專業培訓。
如果信號制式不一致時,培訓設備由先期工程一次建成(ATS、聯鎖、ATP\ATO),后期的線路只采購不一致的設備。
三、試車線設備承擔培訓功能的可行性探討
在試車線上裝設的信號設備與正線一致,但試車線一般未單獨設置聯鎖設備、室外的信號基礎設備由車輛段聯鎖控制。在試車線非試車時段,試車線信號設備是否此時可承擔培訓功能,作為培訓設備使用,從而減少用于培訓的信號設備購置,現探討分析如下:
1)由于教學的需要,出于教授學員動手操作技能、查找故障技能、加深理解的目的,經常要進行拆/配線操作、拆/裝某些部件操作、轉轍機密貼調整操作、軌道電路電平調整操作等,培訓完成后,根據相關安全管理規章要求,必須對所動手操作過的設備進行嚴格的聯鎖試驗及照查確認,并嚴格記錄在案,方能重新投入使用。由于培訓工作的長期性,這種培訓完成后的聯鎖試驗及照查確認經常進行,稍有疏忽,檢查不到位,易留下安全隱患。
2)由于試車線上的聯鎖控制設備與車輛段的室內計算機聯鎖設備是一個整體,在非試車時段整個的計算機聯鎖子系統仍在正常工作,處于工作狀態的聯鎖設備是不允許進行任何手動操作的。
3)試車線上所安裝的與正線制式一致的ATP/ATO設備主要是用于試驗車載信號設備的功能是否正確,性能參數指標是否正常,并幫助對各項指標進行調整。其室內控制設備是放在試車線設備室內,由試車線控制室試車人員控制,試車控制設備可模擬發出地面各種ATP/ATO命令信息,并由軌旁設備轉換為無線信號覆蓋整個試車線范圍(包含軌旁點式信標設備所發出的無線信號),測試車載信號設備的無線接收功能及對應的信息處理、反應輸出功能;同時還接受車載信號設備發出的狀態信息和報警信息,以判定車載信號設備工作狀態是否正常。
在非試車時段,試車線ATP/ATO室內設備及點式信標、無線電臺及無線收發天線等軌旁設備承擔培訓功能、作為培訓設備使用原則可行,但存在以下問題:
①作為試車設備,為確保對每臺車載信號設備測試的精度和一致性要求,其技術參數(如場強指標、覆蓋范圍、網絡重疊范圍等)均經過專業人員嚴格調整并固定;作為培訓設備,為避免手動操作改變這些技術參數,從而影響到試車精度,建議試車線上的ATP/ATO室內設備和軌旁設備只承擔部分培訓職能(如:功能演示等),禁止對參數、性能指標有影響的手工實習操作。
②試車線上所發出的地面ATP/ATO信息是由試車線設備室內的ATP/ATO設備經由編排好的程序模擬發出的,沒有和真正的聯鎖設備發生關聯,對于培訓來說,內容是不完整的。
因此,將試車線上的聯鎖設備作為培訓設備使用,是不可行的。試車線上的ATP/ATO設備在非試車時段可用于培訓演示,要達到完整培訓目的,還需配備相應ATP/ATO設備。
四、結束語
隨著信號技術在不斷發展,信號制式從固定閉塞和準移動閉塞,走向移動閉塞的階段,制式難穩定。國內信號系統的開發和集成基礎薄弱,目前使用的標準大部分是信號國際公司的企業標準,不同供應商之間難以統一。不同的供應商,培訓設備也相應不同。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簽發的《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ATS技術規范》(2009)在各城市已被廣泛采用,這對控制中心ATS系統綜合統一運營提供了基礎。統一運營管理,統一各線系統功能、操作規程、人機界面,完善相應的標準及規范,對建立綜合培訓基地及仿真平臺,實現全網的資源共享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無線電管理培訓范文2
管理咨詢業的現狀
正略鈞策是國內咨詢公司學跨國管理咨詢公司學得最像的一個。有著正規的合伙人晉升渠道,整個公司統一標準化的客戶拜訪機制,做單機制,有國內咨詢公司最好的知識庫管理。能做到這些的基礎是合伙人不是靠提成,而是公司發的工資,報銷各項費用(11個合伙人因這些離職,有點諷刺。),公司投入大筆資金在百度上做排名,基本不需要合伙人自己開發客戶。
其它規模大于正略鈞策的管理咨詢公司基本上都是合伙人承包制,只要給公司上繳部分提成就可以使用公司品牌。合伙人自己開發客戶(這成了合伙人主要核心競爭力,而不是做單能力。),養顧問,帶項目。這種公司上規模很快,就像只用磚塊,不用水泥蓋房子,蓋起來很快。原因在于管理咨詢行業是一個信息不對稱行業,知名度比美譽度重要,客戶只認知名的大公司,而難以判斷咨詢公司內部的運營機制。當然,這種咨詢公司由于采用高提成機制,最高達95%,可以吸引最好的合伙人,這也是讓正略鈞策的合伙人耐不住寂寞離開的主要原因。
中小型規模的管理咨詢公司正在左突右殺試圖在管理咨詢市場沖出一席之地。其中有的試圖在管理理論上創新,但依客戶目前的水平難以分辨;有的祭出專業化的咨詢,尤其以市場份額最大的人力資源咨詢為典型,成功者寥寥。
從培訓行業切入管理咨詢,占有先天優勢,經年的培訓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突出的有錫恩,錫恩的管理比正略鈞策更標準化,能做到的原因同樣是公司擁有大量的客戶咨詢。聚成也攜企業培訓大佬的余威殺入管理咨詢業。外資除了原有的跨國咨詢公司,IT、會計行業收購咨詢公司攜原有的客戶資源也卷入這塊競爭。
總結,咨詢公司有客戶資源,對內管理有能力按標準化運行。咨詢公司缺乏足夠的客戶資源,合伙人高提成,先做大,做出知名度。知名度越高,對合伙人的凝聚力越高。
中國企業對國內管理咨詢的需求
寫到這里,會有很多人羨慕有市場資源能夠在內部實施標準化操作的公司。其實不然,如果關注到正略鈞策在市場上的報價越來越低,以至于合伙人由于工資費用難以到位出走。說明了市場上客戶的需求在發生變化。以往客戶的需求集中在制度設計方面,跨國咨詢公司和國內標準化運作公司的作業重點也在于此,這種以提供標準化方案為主的操作模式實現了內部運作低成本,外部依賴品牌高報價的咨詢公司標準化商業模式。然而,隨著客戶的學習能力越來越強,受過專業管理培訓和具有外資管理背景的職業經理人占據企業高管位置愈來愈多,客戶對咨詢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制度設計和書面方案不再是需求的重點,轉而對方案的落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對咨詢項目負責人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具有大量的企業管理經驗和藝術性處理落地障礙的能力。
實際上,企業對賽車手的要求是超過了對賽車的要求,項目負責人比咨詢公司更關鍵。雖然高提成制的咨詢公司有著這樣那樣的弊端,所謂看起來千軍萬馬,干起來單槍匹馬。但瑕不掩玉,少數高水平的合伙人確實能給客戶帶來更好的執行效果。雖然客戶也很難判斷這千軍萬馬中哪些是真正的高手。他們的領導-咨詢公司也不會主動去判斷了告訴客戶。
管理理論創新:底層設計
客戶董事長:你看我們董事會還需要哪些組成?
咨詢顧問:審計委員會和薪酬委員會還缺,這些是公司治理必須的。
客戶董事長:集團公司架構真的要把營銷也集中上來嗎?
咨詢顧問:行業標桿企業XXX也是這么做的。
客戶董事長:那財務呢?
咨詢顧問:成立集團內部銀行好了,統收統支。
客戶董事長:那怎么監控子公司的運作?
咨詢顧問:我們設計了幾條線:職能線、監控線和預警線。
客戶董事長:子公司信息怎么上來?
咨詢顧問:我們有匯報機制,重點體現在會議體系和績效管理體系。
這種類似的對話在咨詢項目中常見,年輕的咨詢顧問應對董事長顯得游刃有余,因為他手里有行業標桿,有最佳實踐做后盾。但他不知道的是,他所說的標桿企業的集團組織架構是先設計好了才發展起來的?還是根據業務的需要一點一點優化起來的?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移動機器人研究項目負責人羅德尼-布魯克斯開展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研究生課題項目,研發更接近昆蟲而非恐龍的機器人。第一個誕生的是“阿倫”。他的頭腦保存在旁邊的臺式電腦里,因為當時的機器人研發者都是這么做的,以獲得值得保存的大腦。阿倫的身體具有視覺、聽覺和觸覺,它所感知到的信號通過幾股線纜傳送到那個盛大腦的盒子里。在這些線纜上會產生太多的電子背景干擾,使布魯克斯和他的團隊倍受困擾,挫折不斷。為解決這一問題,布魯克斯換了一個又一個學生。他們查遍了各種已知的傳播介質,甚至嘗試了業余無線電、警用對講機、手機等多種替代方案,但無論哪種方案,都無法建立不受靜電干擾又能傳輸豐富多樣信號的連接。最后布魯克斯和學生們都發誓,不管必須把大腦設計得多么小,下一個項目非把大腦中樞整合到機器人體內不可——-這樣就再也用不著那些惹麻煩的線纜了。因此,在制作后兩個機器人的時候,他們被迫使用非常簡單的邏輯不走以及短且簡單的連接。出乎意料的是,在完成簡單任務時,這種簡陋的自帶神經電路居然比大腦表現得更好。這個不大不小的收獲促使布魯克斯重新審視棄兒“阿倫”。他后來回憶,“事實證明”,阿倫的頭腦真沒起什么作用。
無需借助高級的中央控制器,控制會從底層逐漸匯聚起來。布魯克斯稱之為“自底向上的控制”。自底向上的行走,自底向上的機敏。如果折斷蟑螂的一肢,它會馬上調整步態用余下的五肢爬行,一步不亂。這樣的轉換不是斷肢后重新學習來的;這是即時的自我重組。如果你弄廢了機器人的一條腿,還能走的其余五條腿會重新編組走路,就如同蟑螂一樣,輕易地找到新的步態。
現代管理過多關注公司頂層設計,尤其是以管理咨詢為導向的文案、工具基本都停留在對高中層的組織和流程設計上。隨著賦予集團公司更多的管控職能,各種匯報流程、審批流程充斥在厚厚的文案中。就像有大腦控制的機器人身上那密密麻麻的電纜,看起來很科學,很邏輯,實際上充滿了錯誤的反饋信息和有意誤導的可能。曾看到有的客戶反復做過三遍母子管控咨詢仍然管控不到位。
機器人的底層設計原理讓我猛醒,只有從底層優化設計為基礎向上發展的設計才是真正站得住腳的設計,才是真正符合客戶現狀而又能夠操作的設計。這也解釋來為什么有那么多合乎最佳實踐,卻難以讓客戶做到的空中樓閣方案。
那么管理咨詢為什么少有從底層設計開始呢?企業管理中的底層包括:一線銷售,采購、物流、生產操作崗。對外的崗位主要是銷售和采購,這兩個崗位相當于企業對外的感應器和操作手臂,既能反饋信息,又是企業運作的執行手臂。但這兩個崗位的咨詢又是最難的,難在這兩個崗位的員工是最實操的,任何不具執行效果的方案會立即被他們揭穿,同時方案的落地涉及到他們利益時會遇到極大的阻力,公司領導同樣忌憚這兩個崗位的動蕩。做一線銷售和采購的咨詢靠年輕的MBA是難以勝任的,需要有著豐富企業相關管理經驗的咨詢師才能勝任。而雇傭擁有資深經驗的員工及管理這些員工對咨詢公司來說都意味著高成本和難管理,從而嚴重不符合咨詢公司的最優商業模式。為保障咨詢公司的商業模式有效運行,從1957年麥肯錫開始咨詢公司的主要路數就是有公司品牌,沒個人品牌。目前國內很少因咨詢師的個人品牌而報高價的,公司老板自己除外。
2004年與韓國某咨詢公司總裁座談,他介紹說2000年之前的韓國企業還是做戰略、人力資源類比較多,之后企業做管理咨詢都要求做那些能夠計算出效果的咨詢:精益生產、采購、銷售、供應鏈等等。
底層設計的管理理論要求管理咨詢公司從功能、運行方式上發生變革,否則難以滿足中國企業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
維基理論與組織創新
在“維基經濟學”中,唐-泰普斯科特和安東尼-威廉姆斯對企業家當頭棒喝。中他們看來,目前最具顛覆性的技術就是大規模協作。在維基經濟中,“失敗者創建的是有墻的花園,而勝利者創建的則是一個公共的場所。失敗者精心守護他們的數據和軟件界面以防被盜,而勝利者則將資源與每個人共享?!薄澳切┩ㄟ^企業外部來獲得思想和人力資源的企業要比單單依靠內部資源的企業經營得更好?!?/p>
管理咨詢已經到了個體崛起的年代,底層設計咨詢對咨詢師個人經驗和藝術處理能力更高。這些個人資源是隨著個人而漂移的。任何一個管理咨詢公司都不可能充足供應這樣能夠幫助方案落地的咨詢師,而按照不同的行業和職能,這些咨詢師又各有所長,就像挖掘機和吊車,各具不同的功能。咨詢公司有沒有可能共享人力資源,甚至共享知識庫呢?這聽起來有點像天方夜譚,管理咨詢招標會上可都是競爭對手。不要說是不同的公司,即使在一個以高提成為機制的管理咨詢公司內部,合伙人之間的合作也是困難的,因為存在著利益沖突。客戶資源只能有償轉讓,讓其他合伙人協作自己的項目就會面臨客戶轉手的可能,所以寧可做砸了,也不能請人幫忙。本人曾嘗試做一個別人都不做的咨詢:采購咨詢,看看能否取得其他人在客戶資源上的共享,結果也是徒然,因為其他人知道我也懂其它咨詢模塊,擔心客戶丟失是必然的。
“維基經濟學”:“每個企業都必須不斷調整它們的邊界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需求和機會。這意味著邊界決策是商業戰略的核心之一?!蹦敲垂芾碜稍児镜氖裁垂δ軕摲旁趦炔?,而什么應該放在外部呢?如果管理咨詢公司實現了跨公司合作,這個平臺應該怎樣做才能保證各個公司都能從價值分享中獲益?
管理咨詢業務鏈按北大縱橫的描述包括了:尋、談、做,即項目信息尋找,談單和做單。本來要求是每個合伙人都能做到尋、談、做。我在和創始人王璞先生討論的過程中提出不同看法。我認為不可以把尋、談、做的要求放到一個人身上,它應該是一個組織行為。尤其是尋,包括了市場開發、品牌建立等需要長久投入的內容,而這些和一個合伙人本身需要具有的談單、做單素質沒什么必然聯系。對于客戶來說,當然對項目負責人談和做的能力要求高,而對于項目負責人是否善于包裝自己開發其它客戶是沒有什么興趣的,甚至是反感的。
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種劃分咨詢公司功能邊界的可能,未來管理咨詢公司在“尋”的方面是公司必須做的工作,因為這涉及到咨詢公司的品牌?!罢劇焙汀白觥钡牟糠种灰獜娬{是自己公司牽頭的,是有可能做部分外包的,因為任何一個公司都不可能強到無所不能。這時候需要一個第三方的租賃公司,像租機械設備一樣,生產工程公司不可能自己都配齊這些只在少部分時間運用的專業設備,需要大型挖掘機就租一臺,需要大型吊車也可以租一臺,刨去租金,有利潤,同時也給客戶展現了自己的實力。管理咨詢也需要一個這樣的租賃公司,可以按日付租金。為避免沖突,租賃公司也必須公開聲明不牽頭做管理咨詢項目,只提供U盤式的協助咨詢服務:自帶信息,不裝系統(不屬于所服務的項目公司),隨時拔插,自由協作。
從客戶一方來說,要做管理咨詢首先是有需求,但由于很少有客戶了解管理咨詢公司的各種咨詢產品,使得自己的咨詢需求和管理咨詢公司提供的模塊往往存在差異。需求界定是客戶的第一步,這一步以前是由老板自己和下屬通過搜尋提出來的,或由管理咨詢公司談單人員給予界定。但實際上直到標書做出來,大多數需求還是存在不明確的問題。同時,作為投標者的咨詢師明知標書有問題也不敢提出大的改動,道理大家都明白。即使中標后,能否大幅更改客戶的最初不成熟的需求也要看咨詢師自身的能力,據估計80%是以順從客戶為導向,畢竟這是生意,不是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