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兒科理論知識點總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兒科理論知識點總結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fā)你的文章創(chuàng)作靈感,歡迎閱讀。

兒科理論知識點總結

兒科理論知識點總結范文1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選取本校2015級高職護理專業(yè)兩個班為研究對象,將兩個班學生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n=79)采用提問式復習法教學,對照組(n=80)采用傳統(tǒng)復習方法教學,兩組學生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組學生無選擇偏倚。除了復習方法以外,教學大綱、授課計劃、學時數(shù)、考核內容、授課教師無差異,具有可比性。2.方法實驗組具體實施步驟(1)按計劃講授理論:在實施前,按照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講解理論知識。(2)設計問題:研究表明,不同類型的問題能激發(fā)學生不同的思維。提問時要避免使用質問的語氣,問題要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積極性,并將對話雙方置于平等的位置上,學生會因感到被尊重而主動參與到對話中來。好的提問可以使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積極創(chuàng)新。比如知識點“乳牙出齊的年齡”,設計的問題是“幼兒補充維生素D應補充到幾歲?”,引導學生思考。(3)布置任務:每次理論課結束,要布置下堂課提問的重點內容,要求學生課后預習掌握。(4)課堂實施:每次新課前,隨機點名請學生到講臺上回答提問,避免在座位上回答時有其他學生提醒的弊端;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相關聯(lián)的知識點,也要隨時提問。(5)記錄:教師將學生的回答情況在花名冊上做好記錄,對于沒有回答正確的學生,要求再回去復習,下一堂課的課間要求他們繼續(xù)回答教師之前提出的問題。(6)教師點評:學生每次回答完問題,教師針對知識點進行總結評價,幫助學生鞏固提高。3.觀察指標(1)觀察兩組學生每周用于學習的時間。(2)考核通過階段測驗和期末考試對兩組學生進行比較,采用的試卷相同。為避免改卷中主觀因素的影響,測試與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題型接軌,全部采用選擇題型,成績采用百分制。(3)問卷調查對兩組學生分別進行匿名式問卷調查,當場發(fā)放,當場回收,回收率、有效率均為100%。主要內容包括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等六個問題。學生給予評分,每項勾選“是”得10分,“一般”得5分,“否”記0分,匯總兩組學生的得分。(4)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資料均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成組資料的t檢驗,若P<0.05,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1.結論一在學習自主性方面,整個學期實驗組學生學習花費的時間明顯多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2.結論二理論知識考核兩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3.結論三問卷調查兩組學生對示教課的滿意度,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三、討論

兒科護理學教學的傳統(tǒng)復習模式往往是教師帶領學生在課前回顧復習,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式念書配合,復習的效果并不明顯。學生對學過的知識容易遺忘,進而產生厭學情緒。提問式復習法是以問題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課堂上的重、難點問題督促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改變教師總結復習的模式。我們在兒科護理學的課堂教學中應用提問式復習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發(fā)展。1.了解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由于班級人數(shù)較多,課時安排較緊張,教師平時很難判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通過隨機提問式的復習方法可以了解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如果沒達到,教師應調整計劃或授課方式,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2.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研究表明,適當?shù)膲毫梢援a生積極作用,可以讓人的記憶更加敏銳,提高工作效率。教師在課后給學生布置適量的任務,對于缺乏自律的高職學生而言,是給了他們適當?shù)膲毫Γ源硕酱倨湓谡n后自主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會逐漸養(yǎng)成課后復習的好習慣。3.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之前,所接受的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的講授式授課,他們很少有機會站在大眾面前發(fā)言,導致部分學生有輕微的社交恐懼癥,表達存在障礙。為了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在進行提問式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站在講臺上面對全班同學回答問題。剛開始進行的時候,有許多學生因為害羞、緊張等因素,無法有效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大部分學生已經能比較自然地站在講臺上表述自己的答案和觀點,以此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4.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從表2可以看出,提問式復習法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往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將教學內容全面、系統(tǒng)地講授給學生,盡管已經講明了重點、難點,但教學環(huán)節(jié)單一,形成了課堂教師講、課后學生不復習、課終忙考試的“填鴨式”教學。學生面對煩瑣的基礎知識常常陷入注意力不集中、疲于應付的困境。而提問式復習法使教學空間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復習不再是教師的總結,而成為學生展示學習效果的舞臺。在解答和總結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不只是復述、強化教學重點,還通過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成效的肯定,對不足之處提出建議,極大地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樹立了學好專業(yè)知識的信心,有效提高了學習成績。總之,在高職兒科護理學教學中,應用提問式復習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提問式復習法教學提升了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的互動性,深化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使其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者:楊艷婷 單位:梧州職業(yè)學院

參考文獻:

[1]金傳寶.教師如何提高發(fā)問技巧[J].外國教育研究,1998(2):40-44.

兒科理論知識點總結范文2

1.1方法

聯(lián)合組護生采取院校聯(lián)合帶教。帶教教師提前介入到護生所在學校開展前期心理、理論、操作培訓;邀請學校教師與護生共同到科室體驗實習過程;體驗結束后,醫(yī)院學校共同分享護生的實習體驗經歷,總結護生的成功與不足。具體如下。

精心組織實習前的培訓和心理輔導護生到醫(yī)院實習前,由科室精心挑選和組織帶教教師深入學校,針對兒科護理的特點、臨床護理要求,制訂出“院校聯(lián)合模式”培訓計劃,開展情景培訓,重點針對護生到兒科實習可能遇到的常見困難和問題及應對方法開展心理疏導,講解應對、交流溝通技巧。以直觀、形象、生動的方式,讓學生融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加深學生對專科理論的深刻理解和對實際操作的感性認識,設身處地地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4],使護生提前做好思想和方法上的準備。有效的帶教能增強護生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意識,對其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觀、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5]。

對臨床常見、常用的兒科操作技術作現(xiàn)場示教對臨床常見、常用的兒科操作技術作現(xiàn)場示教、分步講解,并指導護生親自操作,縮短了學校教學與醫(yī)院實際操作中的距離,使帶教教師有充足時間對護生進行耐心細致地指導。護生到醫(yī)院后不再對兒科專科護理操作技術有陌生和畏懼感,拉近了帶教教師與護生之間的師生情誼。

邀請學校教師現(xiàn)場觀摩和實踐體驗護生實習過程中,熱情邀請護生所在學校教師到實習醫(yī)院兒科現(xiàn)場觀摩自己學生的實習情況,認真組織護生學校教師與自己的學生一道參與并親身體驗實習,共同切磋技藝,從而大力激發(fā)學生工作熱情,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減輕醫(yī)院環(huán)境對護生造成的心理壓力。

認真開展實習效果綜合評估反饋學習結束后,由醫(yī)院牽頭組織召開護生實習效果評估反饋會,全體實習護生、醫(yī)院和學校雙方分管領導、醫(yī)院帶教教師和學校學科教師共同參加會議,科室對照護生體驗過程,綜合護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逐一點評,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和要求,為以后正式到院實習做好準備,也為再次回校學習奠定基礎與方向。同時護生也為科室反饋實習建議,促進了科室的帶教工作。

1.2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聯(lián)合組護生理論考試平均成績、操作考試合格率、患者滿意度高于傳統(tǒng)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3.1帶教過程中存在問題

3.1.1護生兒科理論知識掌握難護生在學校期間學到的護理知識主要具有綜合性、普遍適用性特點,到兒科臨床實習時才發(fā)現(xiàn)兒科理論知識點比成人科室更復雜難記,如簡單的生命體征,成人科室一般就是一個范圍的定值,而在兒科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正常值及表現(xiàn),如血壓要根據不同年齡進行計算:收縮壓(mmHg)=(年齡×2),舒張壓則為收縮壓的2/3。護生在實習期間常常不易記牢,知識點容易混淆。

3.1.2護生兒科護理操作技術上手難在兒科打針、發(fā)藥成了實習護生的“攔路虎”。患兒見到醫(yī)生護士就哭鬧,即使在輸液臺上,患兒手上看不到血管,穿刺成功后又因手動而引起手腫,以致護生對兒科的輸液、打針產生了恐懼心理。配藥、發(fā)藥原本是很簡單的工作,可小兒的用藥量卻要按體質量來計算,而護生在學校很少涉及計算。鑒于兒科患者的特殊性,絕大多數(shù)患兒存在恐懼情緒和拒絕心理,而相當一部分患兒家長也不愿意實習護生進行護理操作[6],導致護生實際操作機會偏少,護理操作技術能力得不到鍛煉和提高。

3.1.3護生與患兒和家屬溝通難陳瑜等[7]認為,單純的學校生活、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兒科護生的心理素質及臨床應變能力相對欠缺,缺乏溝通技巧能力,綜合素質偏低[8]。而患兒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心理發(fā)育尚不成熟,溝通時不能清楚地表達情感,尤其是嬰幼兒,尚不能完全通過語言進行溝通[9]。陪患兒到院就診的家長也特別多,因過于心疼患兒,在治療過程中護生常常會因多種原因引起家長的責難,甚至大打出手。與患兒和家長的溝通在臨床上顯得特別困難,甚至一些護生根本不敢與家屬進行正面交流、溝通。

3.1.4護生職業(yè)選擇定位難由于在學校學習和到醫(yī)院臨床實習之間存在強烈反差,致使護生對擔任兒科護士心中產生陰影,嚴重影響其職業(yè)選擇定位,長遠來看,對醫(yī)院兒科護理工作的均衡發(fā)展和兒科護理人才的培養(yǎng)極為不利。

3.2院校聯(lián)合帶教模式的優(yōu)勢

3.2.1提前介入干預,縮短護生實習適應期院校聯(lián)合模式采取醫(yī)院提前主動介入到學校,針對擬實習的護生開展培訓和心理疏導,與護生進行技巧交流,了解護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理論與技能掌握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和補充[10]。情景模擬教育,使理論學習貼近護理工作情景,讓學生感覺是以護士的角色來學習、思考、判斷和認識[11],縮短了護生到科后的實習適應期,從而能較快地投入到專業(yè)學習中去。

3.2.2師生互動,有利于面對面解決理論、操作難題院校聯(lián)合模式的運用,可以讓臨床帶教教師有時間、有精力對護生進行耐心細致的指導,避免了臨床帶教教師在繁忙的工作中無法對護生一一進行指導。同時護生在接觸患兒前也能對兒科臨床常規(guī)的護理進行反復練習,有疑問時可及時得到帶教教師解答。到病區(qū)實習時,可以較為熟練地為患兒護理,大大提高了兒科實習期間的操作時間,解決了在兒科實習中上手難的問題。增強了護生在兒科學習和工作的信心,為以后的職業(yè)選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2.3促進臨床帶教教師教學能力提高醫(yī)院的帶教教師大多是臨床的操作能手,但對于教學并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培訓,方式、方法都比較粗暴、簡單,較為落后。通過院校聯(lián)合模式的開啟對臨床帶教教師提出了教學要求,學科知識的強化,PPT的制作,親和力、授課能力的培養(yǎng),大大提高了兒科帶教教師的教學水平。

兒科理論知識點總結范文3

理論課教學時若僅為刻板敘述,教與學必定枯燥乏味,巧妙地設計問題既能牽制學生的注意力又可進行教學互動,改善課堂氣氛。如,在講述新生兒特點及護理前,可設計一些學生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問題啟發(fā)其思考:小兒出生時一般會有多重?為什么大家所見到的大多數(shù)新生兒在夏季也會戴上小帽子?新生兒“回奶”時我們該做些什么?這樣,在系統(tǒng)講述理論知識前,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了初體驗,甚至產生了興趣,而這種興趣恰恰是構成學習動力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在提高學習效率及教學質量上能起巨大作用。

2使用恰當?shù)谋扔鳎鰪娛谡n的趣味性

一個應用恰當?shù)谋扔鳎苁箯碗s問題簡單化,既能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又經久不忘。如,在講述維生素D缺乏所致疾病的發(fā)病機制時,可將“甲狀旁腺對機體低血鈣的反應”比喻成“學生透支了生活費,無以維計,向家長求援時,家長的反應”。其結果無外乎兩種:其一,給予基本的伙食開銷,這樣孩子的生計得以維持(類似佝僂病,血鈣濃度會回升);其二,不給或給予太少,根本無法維持生活,此時的孩子可能會餓得發(fā)抖(類似于手足搐搦癥,血鈣得不到有效補充引起低鈣抽搐)。這樣,通過形象又不乏詼諧的比喻,讓學生對維生素D缺乏癥的發(fā)病機理有了獨特又深刻的理解,使得原本復雜枯燥的內容瞬間變得簡單生動。

3應用多媒體教學,將抽象知識形象化

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直觀、生動等優(yōu)點,合理應用既能很大程度上彌補常規(guī)授課的不足,又能渲染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以往在講述先天性心臟病時,闡述各類先心病的病理生理改變及表現(xiàn)和體征時,多數(shù)學生就像在聽和尚在念經——稀里糊涂!而多媒體教學把人體循環(huán)進行直觀的動態(tài)顯示,同時,演示了不同先心病的血流動力學改變。學生通過觀察不同先心病的異常血液流動,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各種病理變化在他們清晰明了,整個知識點的內容順勢得以完美解決。

4及時歸納總結,注意縱向對比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歸納總結法,能幫助學生有條理的進行理解、記憶和掌握。例如,老師可將嬰兒動作發(fā)育過程簡單歸納為“一豎二抬三挺胸,四翻五抓六獨坐,七滾八爬九試站,周歲會走十五穩(wěn)”;佝僂病的典型表現(xiàn)又可總結為“方方的腦袋寬囟門,尖尖的胸脯現(xiàn)漏斗,鼓鼓的肚皮O型腿,手腳帶鐲肋串珠”。在縱向對比上,注意把本門課中曾講述過的類似問題聯(lián)系起來,并加以鑒別,幫助學生區(qū)分記憶。如,講到呼吸系統(tǒng)的皰疹性咽峽炎時,將之與消化系統(tǒng)中的皰疹性口炎進行鑒別;講述化膿性腦膜炎的用藥護理時,不忘復習肺炎的用藥及護理,如此既清晰了思路,又復習了舊課。

5強調“多練”的重要性,用多種形式、多種題型強化基礎知識

兒科護理學中也會有要求計算的部分,如小兒體重身高的估算公式、人工喂養(yǎng)兒牛奶的配置與奶量計算、液體的配置及張力計算等,這些只有通過反復多次練習才能達到牢牢掌握并靈活運用的教學目的。如,關于小兒液體療法,歷屆學生都認為是難點,對于混合液體的配制及其張力計算,大多數(shù)學生是在霧里看花,若只講訴而缺乏聯(lián)系,定只會使學生感覺稀里糊涂。此時,教師應先給出一些習題讓學生先練習,再由易到難進行講解,之后再給學生留下適量不同種類的習題用以課后練習,這種“練習——解答——再練習——不懂時再予解答”的教學方式,足以幫助多數(shù)學生盡快攻破這個難點。

6開展病例討論,同時應用“角色扮演法”,既有利于提高學生臨床思維及解

兒科理論知識點總結范文4

關鍵詞:發(fā)現(xiàn)教學法 兒科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C

DOI: 1().3969/j.issn.1672-8181.2015.03.010

長期以來,我國課堂教學模式深受前蘇聯(lián)教育家凱洛夫的教學論影響,課堂教學過于強調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中心、重復訓練,形成了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過于強調老師教的過程,把學生當成一張容量很大的內存卡,被動接受知識點,而忽視了教的方法。通過調查,大部分老師還是接受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只滿足于完成教學任務,而忽視了對學生自覺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違反了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因此,對于臨床專業(yè)的教師來說,在課堂教學中老師除了系統(tǒng)講解知識外,更應該注重學生知識構建過程,從學生身邊的實例人手,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加入豐富的生活事例,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從中養(yǎng)成思考問題的習慣,從而獲得知識和技能,要想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就是使用發(fā)現(xiàn)教學法教學。

1 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發(fā)現(xiàn)教學法在兒科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臨床專業(yè)學生的這一特點――思維活躍且好奇心強。正如漢森所說:“教師必須讓學生按他們自己的方法自由地研究,必須容許學生形成他們自己的見解,允許他們尋找各種方法去表明他們所觀察到的東西。甚至論題和疑問都由學生自己提出,而不是教師提出”。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需要營造寬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的思維活躍,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就會倍增。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大提高,能消除厭倦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效果明顯很好。相反,如果學生在嚴肅緊張的環(huán)境下學習就會產生強烈的壓抑感。現(xiàn)代的教育,老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肯定學生的能力,給學生以自信;為此,在發(fā)現(xiàn)教學法中,老師作為引路人,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只重視兒科知識的傳授而疏忽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只是一味地灌輸知識,把學生當做是一張內存很大儲存器,忽略了學生是否會學習;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的對知識點多問個“為什么”的習慣,有了問題就要去解決,使學生對解決問題有種渴望的心理狀態(tài),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2 在發(fā)現(xiàn)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就是把要解決的問題,有意識地,巧妙地與所講知識相聯(lián)系,在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使學生的注意、記憶、思維凝聚在一起,以達到智力活動最佳狀態(tài)。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巧設問題情境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擁有學習的主動權,積極主動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講到新生兒寒冷綜合癥時,先設計一個冰天雪地的情景,然后引出問題,“寒冷會導致人受損嗎?”“對新生兒的影響是什么呢?”引人這些問題,激發(fā)學生對該病求解欲望。

3 在發(fā)現(xiàn)教學中引導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交流驗證

教師利用臨床專業(yè)學生的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的心理特征,積極引導學生自覺地、主動地探索解決兒科學中的問題和獲取有關兒科知識的方法及步驟。學生通過查閱兒科疾病相關資料,根據自己對兒科學種問題的理解以及掌握信息的程度,相互討論,在交流地過程中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并接受他人不同的觀點和見解,從而綜合分析出情境問題所對應的兒科教學內容。

4 在發(fā)現(xiàn)教學法中教師要善于引導,注重兒科教學課堂實效

發(fā)現(xiàn)教學法在兒科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能否達到預期的課堂效果,關鍵在于老師能否善于引導,學生要想順利從事兒科疾病探究發(fā)現(xiàn)活動,離不開老師的引導和幫助。這就要求老師要有虛心聽取學生意見的態(tài)度,為學生探索疾病搭橋引線,鼓勵同學之間進行交流。但是,在交流中意見分歧和探索發(fā)現(xiàn)中遇到大家都不能解決的問題時,老師要給予幫助,引導學生從另外的角度去分析兒科教學中的問題,最終得到該問題解決的方案。遇到這些情況時,老師不能獨斷專行,立即否定學生的答案,肯定自己是正確的。而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繼續(xù)進行引導,巧設情境問題直至到問題的解決。此外,為了使學生能獨立、富有成效地從兒科學的知識點里挖掘更深的理解方案,剖析挖掘出來的問題,從而使學到的兒科知識得到了升華,教師必須做好引導。

5 發(fā)現(xiàn)教學法在臨床專業(yè)護校《兒科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5.1 教育價值所決定

臨床專業(yè)學生的特點可以總結為:思維活躍且好奇心強,理論知識基礎參差不齊,年齡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而兒科學作為臨床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理論知識抽象而復雜,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時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要因材施教,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在臨床兒科專業(yè)課堂教學中至關重要。

5.2 臨床專業(yè)學院的課堂教學所決定

根據臨床專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方案、生源的特點,本人在《兒科學》教學中選擇發(fā)現(xiàn)教學法,實施課堂教學。本教學方法是以臨床專業(yè)學生的好奇心、思維活躍的心理特征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根據教師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而不是學習的被動接受者,教師則扮演著“助產師”的角色。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老師反應學生上課時的一些情景,抱怨學生不想學習,上課從不聽講,不愿意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等等一些問題。那么造成學生對學習消極情緒的原因是什么呢?隨機走訪了本校的學生,幾乎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學生認為,老師的課堂教學方式缺少靈活性,一張嘴、一本書、一面黑板的課堂教學方式。上課鈴一響,老師在講臺上講個不停,講完一節(jié)課老師累得不輕,課堂氛圍卻是死氣沉沉、學生聽得昏昏欲睡,這樣的教學方式就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達不到職業(yè)教育的教學目標。因此,根據自己這幾年的教學經驗,在課堂教學中筆者選擇了發(fā)現(xiàn)教學法,該教學方法實施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智力潛力,促使學生大膽的創(chuàng)新,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5.3 培養(yǎng)價值所決定的

在知識快速傳播的2l世紀,教育作為人類傳遞知識的媒介,將會更多的以信息為表達形式,尤其是在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的今天,使兒科學課程的學習獲得了新的載體,發(fā)現(xiàn)教學法在《兒科學》中的運用,使學生在學校里就能通過信息媒介獲得大量的資料信息和兒科學前沿知識,而且這些信息知識不會受到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運用此教學法可節(jié)省大量時間和費用,并通過運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進行教學,可使學生雖在教室卻能更大程度地了解社會,醫(yī)院內常見兒科疾病分析處理真實信息,這不僅僅有助于學生學習兒科學,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簡而言之,在《兒科學》中運用發(fā)現(xiàn)教學法,其目的就是培養(yǎng)合格的臨床專業(yè)學生,實現(xiàn)教學目的。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后臨床實踐工作奠定基礎。使學生更好更快地適應社會。

通過發(fā)現(xiàn)教學法在臨床專業(yè)《兒科學》教學中的融人做出相應設計、實踐和對實踐研究結果的分析,歷時二年的時間的效果觀察,教學效果達到了良好的預期目。所以在兒科中融人發(fā)現(xiàn)教學法,明顯優(yōu)越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韓鋒.發(fā)現(xiàn)教學法的再發(fā)現(xiàn)【J】.現(xiàn)代物理知識,1997,(5):34.

【2】K.T.Henson, Secondary Teaching gethods【J】.teath and Co. U.s.A.1981.

兒科理論知識點總結范文5

[中圖分類號] R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6)03(a)-0149-04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in the pediatric clinical probation for students of seven-year program

DING Yingxue CUI Ho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 in the pediatric clinical probation for students of seven-year program. Methods Clinical professional seven-year program students, Grade 2009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practiced i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during Sept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ituational teaching group (24 students)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20 students), situational teaching group was assigned to situational teaching group,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was assign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was assessment by student test scores and influences of students were realiz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Theory scores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group was (89.2±3.6) scores,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86.1±3.3) scor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However, clinical skill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showed situational teaching promoted the skills of self-study, collaboration, clinical thinking mode and problem solving.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situational teaching highlighted the superiority of high positiv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reliable acceptance and more helpful in culture of the clinical thinking.

[Key words] Situational teaching; Clinical probation; Pediatrics; Education of long schooling program

長學制醫(yī)學教育是我國培養(yǎng)高層次醫(yī)學人才的需要,由于長學制醫(yī)學生的專業(yè)特殊性和學制特殊性,在學業(yè)發(fā)展中存在一些獨特的規(guī)律[1]。七年制醫(yī)學專業(yè)設立之初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實際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達到碩士水平的高級臨床醫(yī)師”,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各個醫(yī)學院校制訂了各具特色的培養(yǎng)方案,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整體優(yōu)化,面向臨床,達到臨床醫(yī)學碩士專業(yè)學位的要求[2]。兒科學是臨床醫(yī)學中非常獨特的一個學科,從新生兒至14歲各年齡層次均有,由于其年齡特點,多數(shù)患兒不能主動敘述病情,且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其病情關注度高,情緒易激動。七年制醫(yī)學生臨床見習、實習時間均較五年制醫(yī)學生長,不僅要學會運用有效的醫(yī)患溝通方法及兒科診療技巧去解決臨床的診治問題,更要注重此階段的臨床思維方法和臨床技能的培養(yǎng)[3],因此七年制兒科臨床見習面臨較大的挑戰(zhàn)[4]。

傳統(tǒng)的臨床教學模式已不適合兒科學長學制醫(yī)學教育的發(fā)展。面對新的挑戰(zhàn),我們在七年制兒科臨床見習中嘗試情景教學法,在實踐教學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情景教學(situational teaching)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計與教學內容相輔相成的具體場景,將理論知識演化成直觀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促其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一種教學模式[5]。情景教學以教育心理學中的社會建構主義模式為理論基礎,確認了學習過程中教師、學生、任務、環(huán)境等各因素對學習過程的影響[6]。學生在親身體驗過程中,變被動為主動,既有助于臨床思維模式的建立,又能增強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以及對實際問題的應變能力和處理能力[7]。近年來,情景教學模式在教育界應用越來越廣泛,而且越來越多的醫(yī)學院開始嘗試這種教學模式[8-9]。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首都醫(yī)科大學2009級在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兒科見習的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七年制學生,兒科見習時間為2014年9~12月,分為傳統(tǒng)教學組和情景教學組,其中情景教學組共24名,男8名,女16名,平均年齡為(22.06±0.38)歲;傳統(tǒng)教學組20名,男6名,女14名,平均年齡為(21.95±0.56)歲,兩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學實施

1.2.1 傳統(tǒng)教學組 采用傳統(tǒng)的灌注式床邊教學。即老師起主體作用,帶領學生床邊觀察患者,可進行詢問病史,體格檢查等操作,最終由老師集中概括分析該病的發(fā)生機制、病理演變、診斷及鑒別診斷等。

12.2 情景教學組 ①在見習前1周,預先向學生提供病例,并提出問題,3~4人為一組,讓學生圍繞問題,查找和搜集相應的資料,給出結論,并說明診斷依據。②見習時根據病例設置情景,情景的設置含有大量鑒別診斷信息并要求學生進行實際演練。學生需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醫(yī)生、患兒家屬、患兒,模擬不同的場景如門診、病房或院外發(fā)病地點。情景設計的主題與教學的病例一致,模擬患兒及家長敘述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模擬醫(yī)生進行問診、檢查及初步處理過程。模擬情景的訓練不僅促進學生融入真實臨床環(huán)境,也易于學生將書本知識和臨床實際之間搭起橋梁,培養(yǎng)臨床思維。③情景演練時,授課老師作為場外旁觀者應引導“患兒”扮演者表現(xiàn)出該病例的臨床特點,“醫(yī)生”扮演者學會準確、全面的進行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引導學生針對情景模擬案例中的問題做出決策和選擇;還要引導學生認識病例的復雜性及其背后隱含的各種因素,不死記課本,學會理論聯(lián)系實際。④討論:首先同一組內學生自評,針對演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獲得的病例信息是否詳細、準確,根據現(xiàn)有信息得出初步診斷及鑒別診斷,及需進一步完善的檢查,指出自己的不足以及改進方法;其次不同組之間學生互相評價,指出他人在模擬演練過程中的不足或成功之處;最后是教師總結,此次演練是否成功,得出的病例信息是否充足,方法是否得當,存在的問題,如何改進,也是臨床思維模式如何形成的過程,所以說教師的最后點評是畫龍點睛之筆。

在情景演練中,主題設置如下:①如何通過問診獲得有用的病史資料;②患兒年齡小,查體不配合,如何在短時間內建立醫(yī)患互信,并快速準確地進行體格檢查;③結合患兒的病史、體征及輔助檢查結果,認為最可能的診斷并給出診斷依據;④還需要進一步做什么檢查協(xié)助診斷;⑤可能的鑒別診斷,有哪些相同點,哪些不同點;⑥初步的診療計劃。問題均按照臨床思維、臨床實際操作和治療的過程設置。

1.3 考核評價方法

分為專業(yè)知識考試和臨床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兩部分。專業(yè)知識考試:滿分100分,包括選擇題、簡答題等傳統(tǒng)題型,重在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還有綜合分析題,多是對病例的分析,重在考查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臨床基本操作技能考核: 滿分50分,主要是考察學生臨床動手能力,由教研室統(tǒng)一出題。考試結束后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就情景教學模式,咨詢學生的意見、看法。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3.0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考試成績比較

情景教學組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成績高于傳統(tǒng)教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兩組臨床技能考核成績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2 問卷調查結果

92%的學生認為情景教學模式加強了不同學科之間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91%的學生認為情景教學模式能提高其組織、歸納、總結及語言表達能力;95%的學生認為課程目標明確,課前預習有的放矢;91%的學生認為所學內容的組織、歸納、總結及語言表達能力提高。85%以上的學生認為情景教學可提高團結協(xié)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提高。教學中的小組討論是否激發(fā)更多想法及是否能積極發(fā)言表明自己的觀點,學生持肯定態(tài)度的比例相對較少,具體見表2。

3 討論

七年制醫(yī)學教育的目標旨在培養(yǎng)能參與國際醫(yī)學科學競爭的高級臨床專業(yè)人才[10]。在臨床實踐中,很少碰到與書本的描述完全吻合的所謂“經典”患者,要求醫(yī)生能準確把握患者的臨床特征,抓住主要矛盾,把采集的患者信息結合理論知識進行整合分析,明確定位、準確定性,這就是疾病的診斷過程,也即臨床思維形成過程。為了適應這個培養(yǎng)目標,我們嘗試對七年制醫(yī)學生的兒科學教學進行改革,改變常規(guī)的課堂總結-床邊實踐模式,建立新型的臨床教學模式。情景教學以典型病例為背景,設立情景模擬,使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對臨床思維模式有感性認識,使其順利過渡從醫(yī)學生到臨床醫(yī)生的轉變,更快適應環(huán)境,增強信心,不至于剛開始就被臨床的復雜情況弄得暈頭轉向而失去學習的興趣[11]。目前各大醫(yī)學院校開展比較廣泛的是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是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學Barrow教授最先應用于醫(yī)學教育領域,把病案討論、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引入教學,提高學生認知水平,增加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12]。PBL教學雖然有上述眾多優(yōu)點,在國外特別是歐美國家已有20多年的實踐,但也不是完美無缺的,仍然存在教學重點不突出,可能由于是建立在小組討論基礎上的,不利于學生掌握完整的醫(yī)學基本理論,科研設計少,近似于自學的方式對學生要求高,設計病例有難度以及查閱資料較費時等問題,因此一直未完全代替?zhèn)鹘y(tǒng)教育。所以,對于醫(yī)學教育者來說,需要不斷地摸索適合不同學習對象及要求的教學方法[13]。

在現(xiàn)在的醫(yī)療模式下,患者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尤其是兒科醫(yī)師所面對的患兒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不愿配合床邊示教,即使有的家長同意,但由于患兒年齡小,主動配合意識差,常常不能使診療過程順利進行。為了解決這些困難,我們在七年制兒科見習教學中開展情景模式教學,讓學生自己模擬患者的基本情況、醫(yī)生的臨床問診,在模擬患者時學生需要充分了解該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并向“醫(yī)生”表述自己的痛苦,而醫(yī)生的模擬就需要快速進入角色,準確利用所學知識對患者進行望聞問切,同時還要應對患者不同于書本的“意外”情況,這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知識融會貫通能力及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

傳統(tǒng)的臨床教學模式以床邊教學為代表,其廣泛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對教學條件、設備要求低,各級醫(yī)院均可開展,但從現(xiàn)代教學理念來看,床邊教學模式過于單調,仍以填鴨式帶教為主。部分老師將課堂的理論教學內容直接在床邊再次復述,部分老師則將床邊教學當成臨床查房,在講述過程中缺乏邏輯性和條理性,而學生只作為診療活動的“參觀者”,不利于臨床思維模式的建立,并且在目前醫(yī)患矛盾緊張的情況下,患者往往不配合床邊教學,不允許過多的學生在床邊聽講,不配合學生的反復查體及問診,醫(yī)學生和患者之間交流困難,達不到互動目的[14]。見習是學生首次接觸臨床,面對患者其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臨床思維能力等都相對比較差,或者說不熟練,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更不知怎樣才能更貼切的與患兒尤其是患兒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建立互信。這是初入臨床的醫(yī)學生很大的問題,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在今后很長的見習、實習路上會越來越困難,甚至部分學生會因此喪失自信心,不利于高端醫(yī)學生的培養(yǎng)。情境模擬教學可使學生在情境模擬中有較多的機會與“患者”交流,而“患者”扮演者不是真實患者,有助于心情放松,提高自信,為今后的醫(yī)患溝通、誠信建立打下良好基礎[15]。同時在角色的扮演過程中,所有問題都不是既定的,通過在交流中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情境,迫使他們不斷地思考,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建立臨床思維模式;同時,角色的扮演讓大家學會換位思考,對學生很自然地進行“醫(yī)者父母心”等醫(yī)德教育和醫(yī)學倫理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職業(yè)道德[16]。

兒科理論知識點總結范文6

關鍵詞:護理專業(yè) 健康評估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41

健康評估是研究診斷個體、家庭和社會對現(xiàn)存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反應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方法的學科[1]。它是連接生理學、病理學等基礎學科與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等臨床學科的橋梁學科。對護理專業(y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臨床基礎課程,健康評估的學習效果對接下來的臨床學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鑒于中職學生的基礎知識較薄弱、理解能力有限、學習主動性不高的特點,在健康評估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采取更多的辦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本人通過總結以前的教學經驗,主要從以下教學過程的幾個階段來探討怎樣提高中職護理健康評估教學效果?

1 課程導入階段

課程導入是教學過程的開端,常見的方法有復習舊課導入、問題導入、病例導入等。

1.1 問題導入法

問題的設置主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第一、可以提出已經學習過的與本次上課有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回答,這種提問法比較普遍。比如講解血液檢查,可以先讓同學回憶血液的構成與功能,然后引出如果異常對人體會有哪些影響,這樣既復習了以前的知識點,又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本次課講解的常見異常的臨床意義,如果直接講解學生會因為前面的知識點已經遺忘而聽不明白,從而產生厭學的心理。第二、還可以提出本次課要講解的相關問題,把問題集中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先思考,然后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聽課,這樣學生就會一直處于想要解決問題的狀態(tài),有利于集中學習注意力,同時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2 病例導入法

病例的合適應用在醫(yī)護專業(yè)教學中用得比較多,是利用臨床病例來反映講授教學內容的一種方法。例如在講解肺部評估前,先給出一個肺炎的病例,讓同學了解肺炎患者會有哪些體征,然后在講解具體肺部評估時,把肺部正常的聽診和叩診結果跟病例進行比較,然后總結正常與異常時肺部的具體體征,由于學生對臨床病例比較感興趣,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單純按照書上順序講解要生動。

2 新課講解階段

對于十幾歲的孩子來說,要他們一個多小時都集中在聽課上幾乎很難做到,這就要求在整個單元的授課過程中,要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吸引學生的關注。

2.1 適當舉例

由于醫(yī)學上某些專業(yè)知識往往比較深奧難懂,我們可以把較難理解的專業(yè)知識比喻成生活中較常見的事物,來達到化繁為簡的效果。例如在講解異常心電圖的室性期前收縮時,心電圖是這門課學習的一個難點,學生往往都不能理解這種太抽象的知識,我就把心臟的特殊傳導系統(tǒng)比喻成上網用的有線網絡,生活中一般有線的網絡比無線的網絡要快,這是大家都熟悉的,而室性期前收縮時,心室提前發(fā)出一次電沖動,并沒有經過正常的心臟的特殊傳導系統(tǒng)來走行,就相當于是無線網絡,所以室性期前收縮時來自心室的電沖動傳導速度就更慢,所需要的時間更長,便出現(xiàn)了心電圖上寬大畸形的QRS波。這樣學生就更容易理解,學習興趣也就提高了。

2.2 充分利用多媒體

目前大多數(shù)學校都開發(fā)了多媒體教學,但有些多媒體只是簡單的PPT的運用,沒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為了提高多媒體的利用效果,達到較好的課堂效果,在PPT課件制作時,盡量把聲音和視頻、圖片文件加入進來,而文字描述的部分盡量簡化,這樣就避免了單獨學習文字的枯燥,通過豐富的聲音、圖片、視頻,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多角度刺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加深了學生的記憶。例如在講到各種聽診音、叩診音時,假如只是按照書上的文字描述來記憶,即使學生記住了每種聲音的特點,但在臨床上仍然不能夠識別,如果可以通過多媒體直接把各種聲音放給同學來聽,聽完了再總結其特點,這種以感性認識啟發(fā)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和內化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2] ,有著事倍功半的效果。

2.3操作示范

健康評估是操作性比較強的一門學科,這種方法特別適合身體狀況評估部分,這一章內容需要配合實驗操作課來進行練習,但在實驗課前,首先是理論課上要學習相關的操作過程,所以在理論課的講解時,可以配合簡單示范,讓學生印象更加深刻。課堂上每講完一個操作就示范給學生,讓學生馬上花幾分鐘時間來練習,例如叩診的手法,讓同學在課桌上,書本上或者同桌身上都可以練習,這樣對活躍課堂氛圍也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3 課堂總結階段

在完成授課內容后,預留總結時間,對所授課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3.1 列表總結法

對一些相似或繁多的知識點,通過圖表總結,以提高記憶能力,也可以編寫成順口溜的形式,讓學生更容易記憶。

3.2 練習題鞏固法

選出一些代表性的練習題,督促學生現(xiàn)場做題,然后抽查學生做題情況,再解題,這樣一是鞏固了知識點,特別是對那些缺乏學習主動性的學生起到了一定的監(jiān)督作用,二來因為剛講解完相關知識點,學生印象還比較深刻,多數(shù)都能回答正確,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信心。

通過以上這些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學效果比單純講解理論知識要好很多,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也可以嘗試和探討更多的方法來提高教學效果,希望能夠通過不斷的實踐和總結,以進一步提高健康評估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淑愛.健康評估[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亚洲天堂 |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日本特级淫片免费看 |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 国内成人自拍 | 高清一区二区亚洲欧美日韩 | 麻豆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专区欧美 | 国产未成女年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欧美变态人zozo禽交 | 日本伊人久久 | 欧美国产综合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 欧美精品啪啪 |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成人国产系列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 国产日韩在线看 | 日本成人一区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vr | 欧美激情伦妇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精品成人网 | 九九51精品国产免费看 |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 国产码欧美日韩高清综合一区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鸳鸯浴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成人精品久久 | 欧美网址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在线精品 | 国产一区欧美二区 |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 一级毛片特黄久久免费看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