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國有資產清查審計報告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國有資產清查審計報告范文1
對國有企業改制有多種理解:改變企業形態,改變企業股權結構,改變企業的基本制度,更廣義的企業改制還包括企業內部制度的廣泛變革,如改變經營者激勵制度、勞動工資制度等,它往往是企業改制的誘因或結果或條件,與企業改制密切相關,是進行企業改制時,尤其是以激勵效應為主要目標的改制時,必須關注的重要問題。
一、國有企業改制對內部審計的依賴
(一)建立自我約束機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內部審計的職能和作用正符合企業實現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要求。審計開展工作的能力、取得的效果及發揮的獨特作用都是外部審計和企業其他職能部門所不能代替的。
(二)新會計法作為重要突破之一,就是它明確規定了單位負責人要對本單位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同時還將內部審計作為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予以確定。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改制后,無論是企業還是單位負責人均強化了對內部審計的內在需求和依賴。
(三)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員流動、資產重組等現象會隨時出現,保全國有資產的形勢將更加嚴峻,這時就需要內部審計為企業改革保駕護航。
二、國有企業內部改制中審計的功能
國有企業改組成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是改制中普遍采用的形式一。在改制過程中有許多問題是內部審計工作的新課題,值得我們認真研究。
(一)企業改制輔助決策功能作為現代企業家的參謀和助手,審計部門應參與企業改制方案的擬定,供改制領導小組決策。企業改制必然涉及到資產重組,公司改制組、企業兼并和破產是資產重組的三種主要途徑。重組方案的擬定,公司制的改制,都必須將經營性資產與非經營性資產、整體資產與分立資產嚴格劃分出來。而重組過程中的資產價值量、負債情況、購并、破產中的資產處理、資金運用等都離不開審計,審計在企業改制特別是在資產重組中具有當然的輔助決策功能。同時,在企業改制過程中離不開社會中介,因此內部審計人員既要對社會中介機構負責,又要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既要考慮企業改制的目的,又要照顧改制企業的歷史,還要考慮擬請社會中介機構的社會信譽。所以,審計部門要進行組織協調、統籌兼顧。
(二)資產清查與準資產評估功能企業改制,首先要做到對家底心中有數。財務部門是遵循歷史成本法的會計原則進行反映的,出于種種原因,有些資產的價值背離、歷史包袱、企業潛虧依然存在。審計部門在企業改制過程,可發揮其資產清查與準資產評估的功能。在企業清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即:明確審計目的、對象和范圍、選定資產清查審計基準日、擬定資產清查審計方案、核定資產、提交資產清查審計報告、提出審計處理意見。同時,債務重組的經濟裁判功能資產重組必然引起債務重組,而我國國有企業普遍存在債務負擔重,相互影響牽連。在企業改制過程中,審計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對企業債務重組可以起到經濟裁判的作用。
(三)管理咨詢與促進管理功能在擬定企業改制方案時,內部審計要對被改制企業的產品發展、行業方向、發展規劃的可行性研究進行評審;對企業的組織結構、會計制度設計進行論證咨詢,尤其是對企業的組織結構、職責分工和會計制度設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發表審計意見,促使改制企業按公司制進行規范運作,做到管理科學、責任明確。
(四)制度設計與制度創新功能企業進行公司化改造后,要求企業改制領導小組要轉變觀念,擺脫工廠制的一些束縛,按照新的機制塑造新的制度,進行合理科學的制度創新。審計部門在制度設計和制度創新方面,尤其是在內部控制制度設計、會計制度設計和監事會功能與職責制度設計中將起到咨詢、評審、檢查的作用,對于加強內部審計,進行制度創新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五)企業改制是一個系統工程。企業公司化改組、資產重組時,哪些資產、何種債權、債務進入擬成立的公司都需要財務、審計人員進行分析、研究、輔助決策。同時對改制企業以前年度的經營業績和資產的有效性,資產剝離的合法性,擬成立公司的經濟預測,審計人員都要嚴格監督控制,保證其真實合法。另外,作為審計部門,要維護股東權益,特別是對上市公司招股說明書中的有關財務指標和信息要公正披露和揭示,不能存在重大遺漏、虛假或誤導股東,保證向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財務資料真實完整,審計具有準社會公眾功能。
(六)會計準則的協調與會計處理的指導功能目前我國的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之間尚存在許多差異。在處理跨國間會計業務時,這些差異及區別會導致一個公司按不同的會計標準處理而產生不同的財務狀況及成果。所以,對于企業改制資產重組中的外資嫁接改造,借殼上市需要會計、審計專業人士進行合理協調,找出差異,分析并縮小差異。對于國有企業改組成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會計處理,特別是注冊會計師審計與資產評估的會計處理問題,都需要審計的協調和指導。有的要“調表不調帳”,有的要通過會計分錄調整有的要作損益處理,有的要作資本公積處理。所以,審計部門有責任和義務指導改制企業按照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恰當地會計處理,推進整個改制工作進程。
(七)資本經營的監控與考核功能隨著企業公司化改制的完成和資本紐帶的建立,必須建立相應的決策、執行和監督體系,建立健全資本經營責任制和監管體系。要防止資本經營責任制和保值增值考核流于形式,審計部門要通過建立嚴密的經濟技術指標體系,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制度,加強任期中經濟責任審計力度。與此同時,還要建立健全包括監事會在內的監管體系,對經營者實施嚴格的監督和考核,確保資本保值增值。
(八)經濟預測、分析與評價功能資本營運剛剛起步,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這就需要審計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對投資項目、經營狀況有一個全面的審計評價。通過審計評價,使投資者全面了解公司的經營現狀及發展趨勢,獲得完善的金投向,運用現代審計手段,加強預測、監控與評價,促使其提高資本營運水平,達到企業改制良性發展的目的。
三、內部審計如何在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中發揮作用
在國企改制和發展中,內部審計如何發揮自己的作用?這是值得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筆者認為,應在以下方面發揮作用:
(一)在國有企業改組改制中發揮維護作用。內部審計要在企業轉軌和改組改制中發揮維護作用和監督功能,使國有資產不因改組改制而流失。凡是涉及產權變動的企業,都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和規定進行審計,既積極促進國有企業的戰略性改組,又努力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和逃避銀行債務及國家稅款的行為,保護國家作為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權益。在那些利用債轉股來進行資產重組以降低資產負債率和成本的企業,內部審計要認真審查債務的真實性和轉股的正確性,以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二)在企業經營中發揮管理控制作用。在企業管理中,要重點抓住財務管理和質量管理,財務管理中又要始終抓住成本管理和資金管理兩個重點。內部審計在財務審計過程中,針對發現的成本和資金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深入開展經營審計和管理審計,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管理控制作用。要提出加強成本管理的適時控制、反饋和如何降低成本的具體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措施,提出如何降低資金籌措成本,提高對外和對內投資效益、加速資金周轉增加現金流入的意見和方法。對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內部審計人員要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促進本單位從建立全面質量管理控制入手,找準影響產品質量的薄弱環節,提出提高產品質量的措施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