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微博的商業價值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微博的商業價值范文1
雖然我這次沒時間參加這次會議,但得知一不小心自己還得了個“科技觀察領域的V影響力人物獎”。不過,我更關注的是新浪在微博發展戰略上的變化——打造垂直力。
一,新媒體被微博突出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V影響力峰會#上,微博CEO王高飛發表的演講的標題是《新媒體的黃金時代》,聽說還成立了一個什么“微博新媒體學院”,這不能不引起我這個專門研究新媒體的人的重視。
其實,微博本來就是一個新媒體平臺。王高飛也指出:隨著移動互聯網、社交產品和移動新聞平臺快速普及,媒體機構和個人作者都加強了移動新媒體平臺的經營,也有多個移動新媒體平臺推出扶持政策。
王高飛認為,用戶閱讀終端向手機轉移的趨勢已不可逆轉,但內容仍然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媒體的發展也仍然需要品牌價值、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來支撐。
不過,這次王高飛提出的“三個不等于”倒是引來不少目光:平臺的流量并不等于作者的品牌價值,訪客不能完全等同于用戶價值,收入也不能等同于商業價值。
那么問題來了:所謂的品牌價值、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怎么衡量?微博給出的答案是:為了客觀評價垂直領域作者的影響力,微博推出媒體勢力榜和V影響力榜。并稱,這“將推動移動時代新媒體影響力評價體系更加完善和客觀”。
“媒體勢力榜”由微博聯合“新媒體指數”推出,主要從發博量、閱讀量、互動量等維度對媒體機構的社交影響力進行評價。
“V影響力榜”由微博聯合“新榜”推出,主要覆蓋除娛樂明星外的所有垂直領域,評價標準包括博文閱讀量、互動量以及打賞、付費閱讀等商業化指標。
這至少表明五點:第一,微博開始逐步加深對自身新媒體平臺的理解;第二,微博開始重視自身新媒體平臺上各類媒體影響力的評估;第三,微博媒體影響力的評估進一步與第三方展開合作;第四,互動量越來越重要;第五,重視垂直領域作者的商業價值。
二,垂直內容被微博重視
在上述微博對其平臺上新媒體影響力評估中的“V影響力榜”可以看出,微博已經越來越重視自媒體的垂直內容。
實際上,微博2014年就啟動了自媒體扶持計劃。2015年6月15日,微博又宣布升級簽約自媒體扶持計劃。當時微博稱,2015年將投入價值1.5億的資源扶持簽約自媒體,全力提升其影響力,并繼續通過打賞、付費閱讀和商業分成等手段幫助簽約自媒體提高收入。
這次#V影響力峰會#上,微博又提出了“頭部作者”的種類,即月均閱讀量超過10萬的微博作者。微博還公布了一些數據:
截止2015年11月微博垂直領域作者達到230萬,同比增長一倍,覆蓋47個行業。
月均閱讀量高于10萬的“頭部作者”有25.3萬,同比增長34%。
今年發博量同比增長64%,人均每天微博11條,博文閱讀量同比增長83%,每條微博的平均閱讀量達到9800次。
已經有10個領域“頭部作者”的規模超過5000人。
也許很多人更關注的是這些自媒體的垂直內容究竟能為作者帶來多少收益?微博也給出了答案:微博還給作者帶來持續的變現能力。今年前11個月微博“頭部作者”在微博上獲得收入超過2億,收入來源也更加豐富,僅粉絲打賞就給作者帶來超過4400萬收入,付費閱讀推出不到半年,200多位作者也獲得2800萬收入。來自微博的廣告分成收入也達到1.28億。
或許這就是微博的“垂直力”,其中既要看其中垂直內容自媒體的數量,還要看他們的影響力,以及他們的收入(商業價值)。實際上,微博已經劃分了47個一級垂直領域,有600多個二級標簽,表明微博想把“垂直力”做細做深。
有的人一聽到錢就來興趣了。好吧,微博不僅告訴大家微博“頭部作者”所獲總收入已經超過2億,還預測2016年微博上頭部作者的收入將達4.1億,微博給頭部作者的廣告收入分成將達2.1億。這個可以有,不過這是觀測,給大家一些想像空間,還要看目標能否實現。
三,自媒體與微博共生
有人問:為什么微博會在扶持創作垂直內容的自媒體上花這么多功夫?實際上,我認為這是微博認識到自己的新媒體平臺不是自己一個人玩,而必須與眾多自媒體及其他廣大微博作者一起玩。
這不是簡單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而是關系到微博自身的發展與利益問題,也是王高飛提出的重視“品牌價值、用戶價值與商業價值”原則指導下的戰略部署。
有一個很樸素的道理是:網民來微博玩,看重的不是微博平臺運營方,而是微博上各類作者的內容。而微博上種類產生垂直內容的自媒體的“垂直力”在其中絕不容小覷。自媒體強則微博強,自媒體弱則微博弱。
說得更直接些,自媒體的品牌價值有了,微博的品牌價值也有了;自媒體的用戶價值高了,微博的用戶價值也高了;自媒體的商業價值來了,微博的商業價值也來了。自媒體與微博是共生的格局。
微博扶持自媒體既是“助人為樂”,更是為自己的平臺打造“垂直力”,最終在商言商,是為微博打造自己的商業價值而來。
在2015年11月的微博2015年第三季度財報中,微博三季度凈營收1.247億美元,上年同期為8410萬美元。2015年第三季度廣告和營銷營收1.059億美元,上年同期為6540萬美元。
很明顯,廣告和營銷是微博的收入大頭。如果沒有眾多有品牌影響力的自媒體,怎么會有足夠的用戶量、流量及互動量?又哪來廣告和營銷收入?
微博的商業價值范文2
在過去的幾個月,業內普遍的觀點是看衰微博而看好微信,理由大致類似,不再用1234來羅列了。然而,在過去一兩周,也有一些微弱的聲音開始唱衰微信了。事情總是這樣循環:當初他們怎么捧微博,現在他們就會怎么捧微信,現在他們是怎么砸微博,接下來就會怎么砸微信。
河流與泥沙
這讓我想起淘寶。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搜索一下淘寶剛剛開始起步的時候的網絡報道和新聞。多少質疑和否定的聲音啊,譬如支付問題,網絡欺詐問題,信用問題,物流問題等等。
好壞參半,看不清趨勢的時候,只需要記住一個最本質的東西:任何東西,他的價值源頭都是在用戶需求。用戶需求就像一條河流,而所有的問題就像河里的泥沙一樣,只要源頭還有活水源源不斷的流下來,泥沙一樣會被沖走,泥沙阻擋不了河流的形成。
幾年下來,信用問題、支付問題這些泥沙都沒有阻擋淘寶這條大河的形成,原因很簡單,上游源頭的活水實在太洶涌了,用戶需求只增不減。微博也好,微信也好。同樣的道理,什么時候是真正的危機?是上游源頭的活水逐漸枯竭的時候。就像用戶逐步遠離CD唱片,就像用戶逐步拋棄開心網和myspace,甚至像用戶逐步離開PC。
一場不可逆的無痛手術
那么,你會徹底離開微博或者微信嗎?
這幾天在閱讀《簡單的藝術》,看到一句話深以為同:“一旦品嘗過品質的滋味,便很難再回到平庸?!钡拇_如此,互聯網對用戶的改造是一種無痛手術,一旦手術完成,就是不可逆的。用戶一旦嘗試過有微博的日子,便很難回到沒有微博的時候了。同樣的,用戶一旦習慣了有微信的日子,便很難再回到沒有微信的日子,除非下一場無痛手術的到來。
我們很難想象,PM2.5爆表的時候沒有地方可以吐槽,受不公正待遇的時候沒有地方可以宣泄,天災發生的時候沒有地方可以第一時間發出求助,去旅游的時候沒有地方發剛剛拍的海景照,等等。一個已經被截肢的用戶,你突然不給他拐杖,各種不適。
群居與獨處
媒體時間的爭奪?這似乎是市面上關于微信和微博競爭最為核心的觀點。我想說,一個人需要群居,一個人也永遠需要獨處,群居永遠無法取代獨處,獨處也永遠無法取代群居。的確,人的時間是有限的,群居的時間多了,獨處的時間就少了。但是獨處不在于意圖吃掉用戶所有的剩余時間,去取代群體,而是當你想獨處的時候,是來到此地而不是彼地。相比起微博來,QQ和電信運營商的競爭恐怕要更加激烈和直接,這三者都是在同一類時間上的競爭。
轉折時刻
在科技發展史上,大部分產品/市場都有明顯的二次增長曲線,新事物出現的開始,由于基數低,會面臨加速度的用戶規模增長,之后人口紅利逐步消失,增長的驅動力會由規模逐步轉變為效率。從增量驅動下的粗放經營,到效率優先下的精耕細作,這個過程,幾乎每個新市場新公司都會面臨。據我的觀察,淘寶的這種轉折點是在2011年前后,百度的轉折點是在2012年上半年。
微博現在的階段,是處于邁向這個轉折點的過程中,即使現在不是,也馬上會面臨這種轉折點。微信目前的階段很像兩年前的微博,還處于第一個靠用戶規模、增量驅動的階段。這個轉折點遲早會來臨,到時候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而且,按照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速度,這個轉折點會來的比預料中的快很多。
人口紅利稍微一放緩就開始唱衰,挺可笑的,還有好長的路需要走呢,微博也好,微信也好,淘寶也好,手中的底牌遠遠沒有出光。
用戶價值=商業價值
看衰微博的另一種聲音是關于微博的商業價值,譬如“微博有很強的社會價值,但是沒有商業價值”這種。
本質上,我從來不相信什么“某產品有高用戶價值但是沒有商業價值”之類的說法,商業價值是用戶價值的源頭,如果具備足夠的用戶價值,商業價值已經隱含在里面了,就好像一個硬幣一樣,有人頭這一面,就會有字那一面。
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社交媒體都有這樣一種印象:社會化平臺的用戶價值很大,但是變現困難,盈利很難。隨即我們都可以舉出很多例子,twitter、facebook、微博、人人網甚至早年的開心網等。很多時候,是沒有找到一條適合的途徑。
所有的貨幣化變現,本質上是對用戶價值的一種交叉補償和轉移支付,用戶不在此地支付,就在另外一處支付。譬如用戶看到廣告之后的購買行為,是免費獲取媒體內容的一次轉移支付,廣告則是商家對用戶注意力的一種貨幣化補償。社會化媒體的變現困難,很大程度上是沒有找到那個轉移支付的“另一處”,怎么辦呢?持續對用戶價值進行二次售賣。
二次出售——貨幣化肢解
何謂二次出售?
簡單的說,一個用戶的需求是立體而多維的,通過內容的制造,把產品和服務直接賣給用戶,是第一次出售。廣義上的B2C,都是屬于這種。
但是,在互聯網的虛擬空間中,絕大多數的產品都無法做到第一次出售,很自然的出現第二次售賣:媒體通過制造內容,免費售賣給用戶,創造用戶價值,再把這些用戶二次售賣給廣告主,實現變現。這是傳統的廣告模式,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廣告模式依然是最重要也是最經典的模式。
第二次售賣的背后,隱含的是對高度中心化、強媒體屬性的要求,廣告一投放,一擊即中(傳播學中的槍彈論),路徑可控制。但是,在社會化媒體崛起的浪潮中,去中心化、路徑不可控成為新的特點,這些導致了二次售賣模式背后的基石出現坍塌,很多媒體盡管名義上還叫媒體,但是媒體的屬性已經淡化。所以,我們看到,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社交媒體的廣告模式的變現一直不佳。
微博的商業價值范文3
央視春晚與微博的“讓紅包飛”臺網聯動新嘗試,透過預熱期、直播期、播出后期三個階段持續傳播,讓馬年春晚吸引了更多年輕用戶的參與,也讓話題更持續。貫穿整個播出周期的新媒體創新,馬年春晚與微博進行的臺網聯動新嘗試,不僅給馬年春晚帶來了可觀的全媒體收視率,為整個電視行業提供了參考;同時通過“讓紅包飛”的活動也讓更多企業基于微博平臺互動實現了春晚商業價值最大化,獲得了千萬廣告收入。
作為微博年度回饋用戶的大型活動,“讓紅包飛”與春節的氛圍得到了很好的融合,讓用戶在玩微博的同時得到更多的實惠和喜慶。因此,今年央視春晚與微博依托“讓紅包飛”活動開展的臺網聯動新嘗試,讓活動成為千家萬戶年夜飯上的一道大菜,成為春節的新民俗,讓人們看春晚、微博拜年、讓紅包飛一樣不少。
春晚是用來吐槽的,微博是用來承接吐槽的,尤其對于具有互聯網基因的年輕人來說。馬年春晚全程三個不同時期推廣活動借助微博不斷推動官微矩陣與用戶溝通,并透過利用微話題便捷性,透過春晚相關話題運營,吸引用戶關注討論,同時央視還以二維碼、新浪秒拍等潮流創新運用融入,幫助觀眾實現電視與手機、電腦等跨屏互動,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人群的參與。根據微博數據顯示,所有參與到春晚討論的微博網友中,80后和 90后成為生力軍,90后所占比例更是超過一半,為春晚注入了新鮮力量。
而為了更好延長節目生命周期,從2013年7月開始,央視與微博的“矩陣式官微播報+跨屏互動”預熱引發討論熱度,到播出期間的“官微立體式直播+有獎互動+明星效應”方式,讓傳播達到頂峰。再到傳播后期電視與微博之間形成的“話題延續討論+節目微博深度捆綁”深度打通方式,不斷刺激和鼓勵網友再次參與到話題討論,并透過央視新聞聯播等王牌節目話題植入,為網友帶來極大的參與感,使得春晚的討論從除夕持續到元宵節,討論總量超過1.66億次。
正是借助微博這一社交媒體的使用,使得馬年春晚“讓紅包飛”這一活動,單在除夕晚上就有3447萬名微博用戶參與了春晚互動,互動量(原創、轉發、評論、點贊)達到6895萬條。而馬年春晚與微博“讓紅包飛”臺網聯動商業模式新嘗試,也讓社會化媒體的大事件營銷價值得到彰顯,不僅吸引更多企業基于微博平臺互動實現春晚商業價值最大化,獲得高達數千萬廣告收入,更是培育了國內品牌商進行實時營銷的習慣。
微博的商業價值范文4
CIG (北京新意互動廣告有限公司) EPR事業部總經理鄧繼民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的時候表示,微博本質上一方面是平臺,產生內容;另一方面是通路,能夠實現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連接,達到溝通的目的。而新意互動所倡導的數字品牌和效果營銷,正是與微博的平臺和通路的特性緊密結合起來的營銷概念。
內容至上,微博最淺層次營銷
微博平臺的開放性特點決定了廣泛的受眾面積,品牌的潛在客戶為數眾多,所以企業瞄準了微博的平臺優勢,通過品牌與用戶之間的深入溝通吸引潛客和受眾,使其認識到品牌的價值,進而展開溝通與互動。
但是,很長時間以來,公眾乃至品牌運作人員對待微博的態度是“淘金”,當大家都蜂擁而至微博這座金礦的時候,只有少數人贏得了微博營銷這場戰役的勝利。時至今日,微博依然倡導病毒化運作,或是內容至上,殊不知這些只是微博營銷最淺顯的層面。微博誕生至今,有一句話非常貼切的形容了其發展現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微博營銷人員秉承著這一“武林秘籍”,將內容奉為微博營銷的關鍵所在,畢竟只要出現吸引人眼球的內容或者創意,就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抓住所有人,贏得受眾。段子的紅火正是基于這樣的認知背景。
“但是對于品牌營銷,最關鍵的是如何將微博營銷的結果落地到品牌?”鄧繼民說道。企業更多需要思考的是,首先,如何利用最好的方式實現微博的集客效果,吸引潛在的客戶;其次,通過前期對目標受眾和粉絲進行精準的分析,利用營銷漏斗將能夠產生商業價值的人群沉淀下來;再次,與這部分人群進行深入有效地溝通互動,實現口碑傳播,為品牌創造真正的價值。
唯有如此,才能實現微博營銷價值的最大化。
未來能否贏得微博營銷戰役的關鍵點在于微博運營——考慮品牌粉絲在哪里?行業內優質的賬號需要運用何種體系進行運營?
“拳擊手”更能做好微博營銷
采訪過程中,鄧繼民表示,微博就像一個江湖,是一個復雜的大社會,大號、紅人、各種各樣的監管機構、政府等各色人等組成了偌大的江湖體系。在微博江湖里,企業品牌如何處理關系,把那些能夠實現商業價值的人群劃分到企業圈子中,建立真正屬于自己的泛微博矩陣,如此運營會實現效果最大化;其次,利用微博的平臺和通路的特性,實現數字品牌和效果營銷——技術化的運用、數據化的運用;在內容上,根據目標受眾進行精耕細作,實現整合。
鄧繼民用打拳擊來形象地比喻微博營銷的體系化運作?!俺苏_的戰術,這是品牌和策略方面的事情,還要有速度、力量和技巧,一個都不能少?!?/p>
首先,品牌是否具備絕佳的反應速度,與消費者進行最及時、最有效的溝通;其次,品牌所設定的內容和采用的表現方式,是否有實際的力道作用到其消費者?再次,微博營銷的運營是否具備完善的操作技巧?以上均取決于經驗和內部平衡的問題。
與內容和創意等前臺的、屬于團隊管理范疇的東西相比,運營管理屬于偏后端層次的內涵層次,而這正是微博營銷成敗的殺手锏。
以內容為基礎的微博營銷中,內容傳播相當重要,而鄧繼民更看重的是內容的來源——體驗的變形,好的內容必然與創新性的體驗緊密連接。例如,結合當前的時事,或者變換一種角度,核心內容不發生本質改變,但是展現的形式存在多樣化。
微博的商業價值范文5
關鍵詞:微電影;廣告;媒體;營銷;流行
2011年是微電影流行元年,網易公司在2011年4月份的時候啟動了首屆微電影節之后,微電影便開始愈發的炙手可熱,微電影也顯示出了巨大的商業前景和商業價值。用拍電影的方式來講訴企業、品牌的故事,以這種拍電影的方式來講做廣告,或許是一種避免觀眾生厭的有效方法。
1 當前我國微電影走紅的原因
(1)闡述企業的故事太難。一些企業想要通過闡述自身故事的方式來做廣告,傳統的廣告,闡述品牌故事的方法讓觀眾生厭或是提不起興趣,企業和廣告商都在尋找一種更加讓觀眾所能接受的方式來闡述,所以選擇了通過拍微型電影來闡述企業的故事,在故事情節內植入軟性廣告,以此來達到宣傳企業品牌的效果。在未來,它的商業潛力將是不可估量的。
(2)電視收視群體在變老。如今是個網絡盛行的時代,網絡是個更加寬廣的世界,傳播的范圍也很廣。如今的年輕人大部分選擇了網絡,電視的收視人群漸漸老齡化。網絡的普及率越來越高,80后和90后都生活在網絡時代,對網絡的熟悉程度也自然不在話下。電視收視人群在慢慢縮小,而電視廣告的效益也隨之而慢慢縮小,所以就出現了這種網絡廣告的營銷方式――微電影,它所產生的商業價值,正在逐年遞增。
2 我國微電影存在的一些問題
(1)劇情狗血、雷同點太多。如今,微電影雖然在我國盛行,但一部分微電影拍攝者只考慮到商業價值,沒有考慮到微電影的質量。導致劇情相似點太多,雷同和狗血的情節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甚至一部分微電影的劇情是在挑戰大眾的智商下限,所以不能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甚至導致觀眾產生反感情緒。
(2)一味追求商品的形象、標識的曝光量。微電影是一種商業廣告,目的在于為企業做有價值的廣告。但如果拍攝者不分場合的把企業、品牌、產品摻入其中,讓觀眾只看到廣告宣傳,沒有看到有深度的劇情。這樣的商業廣告顯然是起不了應有的作用的,不但不會起到推廣品牌的作用,還會讓觀眾生厭。
3 微電影營銷的特性
(1)草根性和平民化。過去的電影藝術是屬于高雅的藝術形式,普通人很難參與進來。而現在,微電影的出現讓電影藝術的門檻漸漸降低,攝像設備的價格也漸漸降到普通人也能接受的地步,它讓廣大群眾廣泛參與,并且互相交流。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參與電影創作和拍攝。而且網絡和通訊越來越便捷,微電影傳播的范圍和影響也逐漸擴大。
(2)微博熱炒。微博也是網絡的新寵,而微電影在2011年走紅以后,微博和微電影兩者相互結合,利用電影的魅力和影響力,再加上微博、社區分享等媒體平臺的快速傳播,不但能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還能為微電影造勢。
(3)商業廣告的特性。微電影作為一種短小、精悍的傳播方式,在有吸引力的劇情里面植入廣告,更加有利于詮釋品牌、推廣企業。微電影被要求既要有電影的文化底蘊,又要有廣告的商業元素,這樣才能成為一種好的營銷宣傳方式。它的情節要充滿創意性,這樣才能吸引觀眾和網民,并且要防止硬性植入廣告,讓觀眾只看到廣告而看不到劇情,從而產生抵觸情緒。只有將娛樂功能和廣告功能同時做好了,才能獲得巨大的點擊率和廣告收益。
(4)制作成本低廉。相對于傳統電影來說,微電影的制作成本顯得十分的低廉,不用豪擲幾千上百萬的資金,甚至不用請來明星參與。只需要靠近網民生活即可。一般來說,制作一部微電影少則花上幾千元,多則能花上幾十萬。微電影的營銷將會成大趨勢,沒有企業和投資商會忽視它的存在,因為它仍然有很深的潛力值得挖掘,它甚至讓很多的廣告商和影視投資商看到了“錢途”。
4 如何做好微電影的營銷
(1)內容。很多的企業為了打響自己的品牌,選擇了微電影廣告營銷的方式,微電影要想成功的傳遞品牌價值,就必須在內容上苦下功夫,情節除了要有一定的吸引性和娛樂性以外,還要潛移默化的將品牌的內涵和企業的精髓帶出來。在內容的制作上必須追求精益求精,為了能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覺效果,強大的后期制作和專業的包裝都是少不了的。
(2)傳播。傳播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如果不能放在網上進行傳播,那么肯定不會有人知道它,所以它也就不能進行營銷。沒有哪部微電影會自行傳播,影視投資方必須要制造一個很好的引爆點,和一個有效的傳播方式,防止它在微電影大潮中被淹滅和埋沒。
5 微電影未來的營銷模式
微電影與商業是分不開的,電影制作方和廣告商共同合作,在極短的故事內為企業和品牌植入廣告,既要符合企業的要求,又要考慮觀眾的感受。很多人都認為,微電影只是一種廣告形式。實際上,商業化仍然是微電影未來的營銷和發展模式。
一位影視投資人稱,在未來的幾年里,將會出現一種無任何廣告,只有劇情和故事的微電影。但這種微電影將會嘗試點擊收費的模式,觀眾的繳費可在電腦PC端,也可在手機客戶端操作。雖然這只是一個構想,但未來很多影視人都會去探索和嘗試這種方法。
6 總結與體會
微電影作為一種全新的廣告傳播方式,既給營銷商帶了商業價值,也給觀眾帶來了驚喜。一位電影制作人說:“在未來,企業投資、渠道收費、用戶收費,三者形成穩定的價值循環鏈,才是未來微電影真正走向市場化的標志?!币虼?,電影導演要懂得如何更智慧的將廣告和電影將結合,才能制作更加完美的微電影。
參考文獻:
[1] 汪磊.微電影營銷,帶著優質內容前行[J].現代企業教育,2013(1):5456.
[2] 劉君.“色彩營銷”引發微電影新風潮――騰訊視頻、聯想、川制作共創九分鐘電影[J].廣告大觀(綜合版),2013(1):9797.
[3] 吳勇毅.微電影營銷,你準備好了嗎[J].中國葡萄酒,2013(1):118120.
微博的商業價值范文6
訊:自從網絡推廣成為一個行業以來,互聯網的每一個變化都被推手們廣為傳頌,常規的網絡推廣手段經過幾年的洗禮已經基本定型,無外乎就是郵件推廣,博客推廣,IM推廣,分類信息推廣等等,再好的東西用久了,也會膩煩,每個公司都做推廣,用的手段都一樣,一點新意都沒有,微博的橫空出世似乎給已經沉悶的行業氣氛打了一針強心劑,耳聰目明的網絡推廣員們自微博來臨時刻起就意識到,這種互動性極強的東東將成為企業營銷推廣的一部分。
2010年上半年,陸續有企業開始嘗試著用微博進行企業宣傳推廣,但是,單獨把微博拿出來用,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還是個困擾大家的難題,本來互動性挺強的工具,被企業當成了單向宣傳的渠道,但是,僅僅靠每條十幾個字的微語就能打動客戶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直到2010年4月份,工信部億瑪客網絡營銷學院主辦了中國首屆微博大賽,打破了這種死氣沉沉的局面,這次大賽以“微博因你而精彩,你因微博而不同”為主題,利用新浪,搜狐,騰訊,網易四大平臺微博為載體,充分發揮了微博本應有的作用與功能,以讓更多的人認識微博,使用微博為目的,成功的將四大平臺微博聚合,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比賽規則,將微博的營銷功能推到了極致。本人有幸成為工信部網絡營銷學院邀請的嘉賓目睹了這次網絡盛會。經過一周的激烈比拼,誕生了一系列的獎項,有最佳人氣獎,以粉絲數計算,粉絲最多者為第一名;最佳微語獎,以微語的轉發次數和評論次數相加,分數最高者為最終勝者;最有價值微博獎,以微博的商業價值作為評判依據,最有商業價值的微博,獲此獎項。
這次微博大賽確實讓我大開眼界,能將微博運用的如此出神入化,億瑪客網絡營銷學院絕對是第一家。這之后,我回到公司,開始策劃如何用微博為企業做推廣,經過一個多月的探索與嘗試,我漸漸的找到了微博的營銷之妙用。
微博的營銷之道在于,讓人們參與進你的“圈子”來,那么你就要分析,你想要什么樣的人來參與,選“人”很重要,也就是我們的客戶。不同行業的客戶有不同的客戶特點,比如說開寵物店的,就可以把寵物的靚照放在微博上,只要照片夠“意外”,就不怕沒人轉發,轉發的多了,關注你的人也就多了,再加上微語的“點精”,你的微博人氣想不火都難啊。
最后再來說說這次世界杯期間微博的營銷模式,比如新浪邀請黃健翔,李承鵬主辦的“黃加李泡”節目,就巧妙的借助微博,好好的火了一把,黃健翔在節目開播的第一天就說大家可以競猜世界杯最后的四強排名。一,只要評論我這條微博,寫出四強順序,如例:1阿根廷,2德國,3巴西,4英格蘭。二,從現在開始72小時內回復有效。會以最先回復時間來計算前10位猜中者,送出XXX手機。這就是世界杯微博營銷的第一炮??粗⒉┰絹碓交?,我現在對微博營銷充滿信心,微博在下半年一定會有更迅猛的發展趨勢,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億瑪客”們將微博變成營銷的一大利器。(文/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