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腦梗死護理護士長總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腦梗死護理護士長總結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腦梗死護理護士長總結

腦梗死護理護士長總結范文1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ICU;腦梗死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4-4721(2011)01(b)-109-02

Discuss of clinical pathway of nursing for ICU patients

YANG Xueying1, LIU Jie2

(1.Nursing Department of Wanjiang Hospital in Dongguan City, Dongguan 523000;2.ICU of People'sHospital i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Province, Dongguan 523018)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linical pathway of nursing for ICU patients. Methods: 32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treated by the clinical pathway of nursing as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other 32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treated by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as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Clinical pathway of nursing; ICU; Infarction

臨床護理路徑是指醫院里的一組人員共同針對某一病種進行監測、治療、康復和護理所制定的一個有嚴格工作程序、準確時間要求的診療計劃,以減少康復的延遲及資源的浪費,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醫療護理服務[1]。腦梗死是發病率很高且較易確診的常見腦血管疾病,患者一般入住ICU病房,其治療和康復給家庭和個人帶來了沉重的負擔[2]。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對于縮短平均住院日,限制醫療費用,規范診療護理手段,加強醫護合作,提高患者滿意度等方面都能起到積極作用[3]。本院ICU科從2008年開始選取腦梗死病種施行臨床護理路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月~2010年9月在ICU科搶救的64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齡35~90歲,平均59.5歲;發病至呼救時間為8~200 min,平均48.5 min。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診斷標準[3]。把上述64例患者隨機平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發病性別、年齡、呼救時間、疾病構成比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健康宣教及康復鍛練等措施。

1.2.2 治療組治療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模式:臨床護理路徑小組由主任、專科醫生、護士長、專業護士組成,對小組成員進行教育和培訓,統一認識,以確保臨床護理路徑的順利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小組成員對本組患者進行前瞻勝調查,總結以往的治療護理經驗,然后對資料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討論,并設計臨床護理路徑,按此表進行標準化、規范化護理。方法:①詳細詢問病史,仔細進行體格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初步診斷腦梗死,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臨床護理路徑的目的。②進行腦梗死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治療方案與護理措施,以達到主動配合的目的。③做好入院指導,包括生活指導及心理指導,消除緊張、恐懼的心理,完善相關檢查;講解疾病有關的知識,評估患者理解的程度,發放臨床護理路徑表。④指導患者應用腦梗死及治療腹痛的藥物。⑤合理飲食,強調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比例適宜。特別注意脂肪比例不宜過高,尤其是動物脂肪要加以限制。因高脂飲食可影響胃腸運動功能,加重腦梗死患者癥狀。避免過度飲酒及咖啡因,兩者均可作為胃腸道的激動劑,刺激結腸運動。注意避免進食大量精細加工面粉和人工食品,以及可導致腹脹和產氣的蔬菜、豆類和果實。⑥評估患者生理、心理反應及應對能力,找出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護理計劃,幫助患者改善防衛能力和應對技巧,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療、個別心理治療、患者互助治療、社會與家庭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治療、暗示療法和放松訓練。兩組都在護理前后向患者進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調查,跟蹤隨訪與定期復診,詳細詢問患者出院后3個月內的生活狀況,完成腦梗死-生活質量調查。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兩組患者情況比較見表1。治療組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當前腦梗死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及復發率高的特點,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5]。西方國家腦梗死患病率約在600/10萬,東方國家可高達900/10萬。經CT、MRI臨床統計,在腦梗死患者中,血栓栓塞性腦梗死占44%,TIA占21%,腦栓塞占21%。另一項資料也表明腦梗死約占腦血管病的75%[6]。

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pathway of nursing,CPN)是一種制定好的計劃,它的功能是用圖表的形式給患者提供有效的照顧,使診療、護理有序,減少遺漏項目,縮短患者住院日,提高護理質量。臨床護理路徑雖然對護理及醫療諸方面有著明確的規定,但不是固定不變的,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以隨時更改或者加入相關的內容,必要的情況下患者可以從臨床護理路徑中撤出來[7]。在實施上,臨床護理路徑避免了資源浪費,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使患者預先知道所要接受的治療與護理的過程及住院天數,患者對治療與護理全過程充分掌握,減輕恐懼、焦慮的心理,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積極參加醫療過程,滿意度顯著提高[8]。同時臨床護理路徑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促進整體護理的推廣和深化。

本科于2008年制定腦梗死的院前急救護理路徑,并實施于院前急救護理中,使護理工作不再只是被動地、機械地執行醫囑或等待醫生檢查、指示后再實施護理工作,而是在醫生檢查、診斷的同時,護士能主動地運用護理路徑對患者實施快速、有效的救護,為患者的救治爭取了更多時間,提高了院前急救水平[9]。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患者的護理與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

總之,臨床護理路徑是整體護理的一種工作模式,是整體護理的深入,它的引入改變了傳統的醫療護理方法,縮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數,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為整體護理的改革及護理質量管理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為臨床路徑提供專業信息、提高護理人員各專業之間的協調能力,而且對發展專科護理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惠賢.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護患關系的重要環節[J].實用護理雜志,2007,17(3):54.

[2]彭亞玲.臨床路徑用于甲狀腺腫瘤手術患者的護理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3):15-17.

[3]許章英.院前急救對腦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J].現代護理,2003,9(7):500-501.

[4]盧章云.臨床護理路徑在單病種醫療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3):66.

[5]郝紹麗.臨床護理路徑在大面積腦梗死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2009,2(11):75.

[6]林碧珠,壯琴英,陸嘉玲.臨床護理路徑在骨科之運用[J].護理雜志,2008,46(2):45-53.

[7]戴紅霞,成翼娟.臨床護理路徑-科學、高效的醫療管理新模式[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3):208-210.

[8]盧宏麗.臨床營養支持治療的現狀進展及存在的問題[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8,8(1):63-64.

腦梗死護理護士長總結范文2

關鍵詞:老年住院病人 跌倒 分析及對策

The nerv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old age in-patient tumbles the reas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Zhang Xiaoyan

Abstract:Tumbles is refers cannot control either pours intentionally in ground or other low plane.Tumbles is in hospital old age patient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may cause the serious bodily damage,also is the senior citizen is damaged one of after causes of death.Not only tumbles increases the patient and family members pain and the burden,can become the medical trouble dispute the hidden danger.But the nerv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in hospital patient besides the age factor,its own disease,the medicine influence and the condition particularity causes the latent risk which it occurs tumbles to be higher.Therefore,prevented tumbles is nurses in the risk management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presently the patient who in June,2009 - June,2010 has my branch tumbles the situation to carry on the summary,the report is as follows.

Keywords:The old age in-patient Tumbles The analysis and the countermeasure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0)12-0199-01

跌倒是指不能控制地或故意地倒在地上或其他較低的平面上。跌倒是住院老年患者常見問題,可以導致嚴重的身體損傷,也是老年人受損傷后的死亡原因之一[1]。跌倒不僅增加病人及家屬的痛苦和負擔,更會成為醫患糾紛的隱患。而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除年齡因素外,其自身疾病、藥物影響和病情的特殊性使其發生跌倒的潛在危險性更高。因此,防止跌倒是護理風險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現將我科2009年6月―2010年6月發生的病人跌倒情況進行總結,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科共發生跌倒20例,符合全國腦血管病學確定的診斷標準,這些老年病人在跌倒后都進行過頭顱CT或MRI確診。其中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齡65~91歲,平均(78±5歲),這些老年患者意識清醒,能獨立行走,排除疾病急性期。20例患者中有5例皮膚挫傷,3例導致骨折,1例導致頭部血腫,其余未產生嚴重后果。

2 原因分析

2.1 環境因素:環境因素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65歲以上的老年人跌倒51%與環境因素有關[2]。在這20例老年跌倒患者中,有10例與環境因素有關,占50%。其中因地面潮濕滑到4例,夜間起身如廁因病房關線太暗致跌倒4例,穿著拖鞋活動不慎跌倒2例。

2.2 疾病因素:神經內科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有腦梗死、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小血管的缺血性疾病,性血壓過低等原因是老年住院患者偏癱、腦供血不足,致大腦缺血缺氧,使患者突然發生腦功能失調,出現意識喪失而發生跌倒是老年人跌倒的又一重要原因。本組病例中有6例由于疾病因素導致跌倒,其中腦梗死偏癱2例,腦供血不足頭暈患者2例,短暫性鬧缺血發作患者1例,下床后突發意識喪失1例。

2.3 藥物因素:神經內科老年病人口服藥偏多,許多藥物如鎮靜催眠藥、抗焦慮抑郁藥、降壓與利尿藥、擴血管藥等,都可影響患者的神志、精神、視覺、步態、平衡、血壓等,易引起跌倒。本組病例中有4例是由于藥物因素導致跌倒,其中鎮靜劑用后導致跌倒2例,高血壓患者服降壓藥過量出現“降壓供血不良綜合癥”跌倒1例,焦慮患者服用抗焦慮藥物后出現全身無力而跌倒1例。

2.4 生理因素:女性跌倒的幾率為男性的2倍多。女性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骨質疏松和代償性骨質增生,易引起跌倒[3]。

2.5 心理因素:一些知識型老年住院患者由于自我認知欠缺,對自身能力估計過高而過于自信,對危險認識不足,或由于不愿意麻煩護士和家屬,對所有事情都勉強為之而成為跌倒的危險因素。

2.6 其他因素:除上訴導致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外,跌倒還可發生于較長時間臥床,久蹲大便后突然改變,引起短暫性鬧缺血而發生跌倒。

3 護理對策

3.1 環境的改善:病房布局合理、安全,房間有充足的照明,避免燈光直射,夜間護士及時打開地燈,地面保持干燥,平整等,是預防老年病人跌倒的重要方面。護士發放病人服時因選擇大小合適,長短適宜的衣褲,著鞋合適,病區走廊、樓梯、廁所、浴室設扶手等。經上訴整改后,無一發生二次跌倒。

3.2 落實疾病宣教:患者入院后根據近一年內有無跌倒史、年齡、視力、意識、活動、藥物、有無家屬陪護等方面進行評估,大于等于4分者列為高危跌倒患者,護理人員應向病人及家屬講解跌倒可能導致的不良后果,并根據原因宣教預防跌倒的措施,落實好陪護。如偏癱患者,護士指導病人緩慢起立或坐下、上下床及肢體肌力訓練和平衡訓練,并給予患者更多的照顧,將病人經常需要的物品放置于病人隨手可及處。高血壓、短暫性鬧缺血發作病人囑其改變時宜慢,應遵循“起床三部曲”,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定時監測血壓,有頭暈、頭痛、頭脹時及時告知醫生。對于腦供血不足、小腦功能不全等平衡功能障礙者,日常活動應隨時有人照顧。視力,聽力差的病人外出檢查等要有人陪同。通過加強上述宣教后,住院老年病人無發生二次跌倒。

3.3 正確指導患者用藥:對于服用鎮靜、安眠藥的患者,告知未完全清醒時勿下床活動,服用降糖,降壓,利尿藥的患者,應遵醫囑服藥,勿亂用藥,并注意用藥后的反應。

3.4 及時記錄:病人入院即于評估跌倒風險,及時記錄,每周復評,有病情變化隨時評估記錄,并在床尾掛跌倒警示標識,發放防跌倒宣教資料,并在護理記錄里記錄患者跌倒的危險性及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每班做好交接班工作。對住院期間發生跌倒的患者,應及時記錄發生跌倒的時間、地點、原因、病情、處理措施及后果,及時報告護士長,填寫跌倒上報卡,上報護理部,并由護士長組織科內人員進行討論,吸取跌倒事件發生的教訓,加以防范。

3.5 提高護理人員防范跌倒的意識: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教育,提高護理人員預防患者跌倒的集體責任感,同時使護理人員熟練掌握預防跌倒的護理干預措施。在科室內建立由護士長負責定期培訓護士,強化防跌倒知識的教育,加強安全意識的建立。

4 小結

跌倒的護理重在預防,正確評估老年人身體狀況,采取有效的措施,創造適合住院老年患者的生活環境,同時對老年患者進行防護措施的宣教,并加強護理人員的教育,提高護理人員對預防住院患者跌倒的重視程度,一定能夠有效地預防老年患者的跌倒,很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健康。

參考文獻

[1] 蔣小劍.住院患者跌倒管理流程的建立和應用[J].護理雜志,2008,25(2A):67

腦梗死護理護士長總結范文3

時間位點管理即是作為一個管理者何時何地做何管理,它是當前醫院管理的一種新提法,它不但體現了環節管理的重要性,而且也是檢驗質量控制的方法[1]。腦血管意外病人大部分是起病急,病情重、變化快、臥床時間長、肢體活動障礙、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這些病人基礎護理多、任務重、工作繁瑣。不但增加護理工作量和護理管理難度,而且直接影響護理質量。但是如何去做,如何去管才能確保護理質量,提高護理管理績效,這是本文探討的關鍵所在。自從2007年1月份開始,將7個時間位點管理作為環節控制核心點運用到腦血管病房中后,我科護理質量、護理管理績效及病人對服務滿意度明顯上了一個新臺階。現介紹如下。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 我科從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腦血管病人842例,男性435例,女性407例,年齡35~96歲,腦梗死383例,腦出血(包括蛛網膜下腔出血)102例,腦動脈硬化、腦萎縮共327例,帕金森病18例,癲癇病人12例,其中2006年412例,2007年420例,兩組的性別、年齡以及基礎病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可比性。

2.護理效果 自從2007年1月份開始運用時間位點管理后,住院病人對護士工作滿意度(由醫院自制病人對護士工作滿意度調查表發放及統計)由2006年88.1%(363/412),提升到2007年的98.8%(415/420)。經統計學處理兩組病人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25,P<0.01)。腦血管病人并發各種感染(包括呼吸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胃腸道、褥瘡)由2006年的16.54%(68/412)降至2007年的4.3%(10/402)。護理投訴由2006年5例降至2007年0例,護理部對科室護理工作質量的考核評分(參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護理管理與基本技術規范中的護理工作質量檢查評分標準進行考核,包括病房管理、基護、級別護理、安全隱患等)的分數由2006年的綜合平均分90分上升到2007年的綜合平均98.7分,獲全院第二名。

時間位點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具體運用

1.晨會交班前提前到位 晨會是白班與夜班工作交接的重要環節。而且腦血管意外病人病情重、臥床時間長、基礎護理多、任務重,要確保護理質量,護士長必須提前到位,做到五查、五看、五問,心中有數,才能保證工作落實,措施到位。五查:一查夜間護理質量及工作完成情況;二查危重病人護理措施是否到位;三查病人夜間有無病情變化;四查夜間新入院,轉入轉出病人情況及特殊檢查準備;五查夜間病區管理情況及安全隱患情況。五看:一看護士出勤情況;二看護士儀容儀表是否符合要求;三看護理記錄及交班本書寫是否符合要求;四看護士身體與情緒有無異常;五看各種管道是否通暢,有無異常。五問:一問病人當晚睡眠情況,二問病人病情情況與夜間護理是否到位,三問是否向新入院病人介紹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及責任護士、護長、醫生,四問當班工作有無特殊交待及安排,五問特殊檢查病人準備是否落實。

2.病人新入院時要主動到位 大部分腦血管意外病人新入院時因疾病特點及心理因素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悲觀等心理障礙,因此接待新入院時護士長應主動到位接待,進行自我介紹及向病人或家屬問好,要注重“首因效應”[2],一是消除陌生感,縮短護患的差距,二是通過交流溝通,初步了解疾病診斷,心理憂慮和病情,甚至可發現一些特殊的表象,預見性做好護理與管理。

3.病人發生病情變化或進行搶救時要及時到位 觀察病情變化,以及危重病人的搶救是護士長技術管理的重點,質量管理的關鍵,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1]。加上搶救時亦是容易發生差錯,糾紛的重要環節,而且腦血管意外病人病情重、變化快,因此護士長必須及時到位,積極參與和指導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不但要有效地落實快、準、效的搶救措施,而且要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包括科內人力、物力的協調和科室以外的協調工作,保證藥品、物品、呼吸機、心電監護機等各種搶救儀器正常使用,同時將病情報告有關部門。并且還要妥善處理好醫患關系,及時疏散和安慰病人家屬,營造相對寬松的搶救環境[3]。主動和家屬溝通,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4.病人行特殊檢查前回病房后護理到位 急性腦血管意外病人為了明確診斷,必須要做各種特殊檢查如:MRI、CT、腦血管造影等,而這種病人病情重,往往帶有各種管道及監護儀器。因此檢查前要認真檢查各種管道是否通暢,做好生命征記錄,并做好檢查前準備。檢查回病房后,護士長必須到床前參加聽取交接班,了解檢查中情況,以及回房時病人情況,如病人神志、瞳孔變化、輸液有無外滲等,協助病人擺好,上好各種監護儀,確保管道通暢,并交代各班要注意觀察的護理要點及注意事項,確保護理質量。

5.開展新技術,新業務要到位 隨著醫療發展,新設備增加,新技術不斷被引用,腦血管意外病人治療也不斷應用新技術,如我科開展介入治療、溶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病人CT碎吸術治療,因此在新技術新業務開展之前,護士長首先學習相關知識,熟悉新儀器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項,然后集中科內護士進行相關知識培訓,做到有思想準備,技術準備,人員準備,并制定出相關護理計劃及護理措施,保證新技術開展順利進行,避免差錯、糾紛發生。同時收集相關資料進行總結、分析,提高專科護理質量和科研水平。

6.發生醫患糾紛時要及時到位 因為腦血管意外病人病情重,肢體活動障礙,生活不能自理等因素常會碰到突發意外事件發生,如病人跌傷、墜床、走失等,而且腦血管病人是高風險人群,醫療糾紛發生率非常高,因此在發生醫療糾紛時護士長必須要及時到位了解和處理發生糾紛的原因,同時要在管理中加強環節質控,通過參加護理交接班,查房、巡視病人來了解護理措施是否到位,有無并發癥以及服務態度的優劣,做到預見性防范醫患糾紛。但是一旦發生糾紛,不要回避,要冷靜以誠懇態度聽取病人及家屬解釋,對病人或家屬的抱怨過激語言要盡量理解。同時學會運用語言藝術對病人及家屬進行合理解釋。并對存在問題要認真進行分析,吸取教訓,改進工作方法,修訂完善制度,提高護理管理水平。

7.防止各種感染并發癥發生 腦血管意外病人病情重,管道多,如胃管、尿管、氧管、氣管插管等如護理不到位易發生各種感染。為了防止或減少感染并發癥的發生,護士長應做到:①通過參與護理指導了解護理計劃中并發癥的預防措施是否到位,處理是否正確。如插尿管病人是否進行會陰沖洗,注意無菌操作,是否觀察尿量及顏色的變化。②做好預見性并發癥預防,并檢查指導預防方法是否落實,如:昏迷、癱瘓病人是否設有翻身卡,上氣墊床等。③對存在隱患要在護士會上進行分析,總結,引起重視。

討論

在腦血管病房中實行時間位點管理,突出了抓住一天工作中最重要任務,最關鍵時間,來確定管理重點,注重了管理目標的優先次序,對緊急重要的事件,進行針對性、及時性做出處置,有效地提高護理管理績效和護理質量。實行時間位點管理也突出了給病人人性化的關懷和照顧,縮短護患距離,提高病人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實行時間位點管理加強護士責任心,認真落實每一項護理措施,保證了醫療護理安全,有效地防止差錯,及護患糾紛發生,減少腦血管病人各種感染的并發癥發生。因此認為實行時間位點管理是提高護理管理績效和確保護理質量的有效保證。

參考文獻

[1]石 敏.外科護士長做好時間位點管理的實踐[J].護理管理雜志2005,5(7):59-60.

腦梗死護理護士長總結范文4

1.天津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天津 300070;2.吉林大學第一臨床醫院神經內科,吉林長春 130021;3.吉林醫藥學院,吉林省吉林市132013

[摘要] 目的 探討神經內科ICU設立PICC小組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6—2013年在神經內科ICU行PICC置管患者的資料,將設立PICC小組前161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設立PICC小組后178例患者作為干預組,比較兩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導管留置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的差異。結果 干預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99.4%)高于對照組(90.1%)(P<0.001),置管并發癥的發生率(靜脈炎1.7%,穿刺部位局部感染2.8%,堵管1.1%)低于對照組(靜脈炎6.2%,穿刺部位局部感染8.1%,堵管5.0%)(P<0.05),兩組患者導管留置時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PICC小組能夠集中、規范化進行置管維護,控制相關并發癥并進行有效的預防和處理,提高護理質量。

[

關鍵詞 ] PICC;ICU;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7(b)-0103-02

神經內科ICU的患者病情危重且病程較長,經常需要通過靜脈途徑補充高滲透壓營養劑或給予對血管刺激性較大的藥物(甘露醇等)[1]。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術(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 PICC)不僅可以減輕患者因反復穿刺造成的痛苦,而且能夠建立一條安全穩定的靜脈通路,保護患者外周血管,在病情危急時,保證藥物能夠有效輸入,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2]。但是PICC置管技術也存在高風險性,操作過程中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導致置管失敗或各種并發癥的發生[3]。因此,建立規范、專業的PICC管理制度能夠有效保障置管安全。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討神經內科ICU設立PICC小組的臨床應用效果,通過回顧長春市某三甲醫院神經內科ICU成立PICC小組前后共計339名行PICC置管的患者資料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6年1月—2009年6月(未設立PICC小組期)在某院神經內科ICU行PICC置管的161例患者作為對照組,2009年12月—2013年6月(設立PICC小組期)行PICC置管的178例患者作為干預組。對照組男98例,女63例;年齡范圍為36~78歲,平均年齡為(47.3±4.8)歲;其中腦出血72例,腦梗死41例,顱內感染32例,蛛網膜下腔出血16例。干預組男111例,女67例;年齡范圍為33~77歲,平均年齡為(45.9±4.1)歲;其中腦出血81例,腦梗死49例,顱內感染35例,蛛網膜下腔出血13例。經比較,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情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PICC小組成立之前,該神經內科ICU采用傳統護理模式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沒有設置專人置管,沒有對置管前、中、后實施連續的質量控制以及拔管后的跟蹤隨訪。

1.2.1 PICC小組成員的組成在神經內科護士長的直接領導下,PICC小組設立組長1名,組員12名。組長由取得國家PICC置管資質證書且具有多年PICC置管經驗的護士擔任,組員由具有2年以上神經內科ICU工作經歷的護士擔任,其中3名已經通過該院PICC專科護士培訓。

1.2.2 PICC小組工作職責PICC小組成員均為兼職,在完成日常臨床護理工作的前提下,負責PICC專人置管、導管維護、控制相關并發癥并進行有效的預防和處理[4]。同時,小組成員還必須參與全院PICC會診以及相關的培訓和指導工作,通過與院內外護理同仁進行交流、參加定期專業培訓和考核,進一步提高PICC小組的專業水平。

1.2.3 PICC小組的規范化管理參照美國靜脈輸液護士協會(INS)制定的《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標準》[5],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制定PICC小組工作制度與流程。要求小組成員在置管前、中、后嚴格按照流程操作,與未設立PICC小組時相比,小組成員要及時、完整、真實地記錄PICC穿刺過程及導管的詳細信息,包括患者靜脈狀況的評估、穿刺次數和部位、導管的型號、品牌、置入深度等內容[6];建立突發事件的呈報和應急處理流程,對于突發意外事件進行總結和深入分析,完善PICC操作護理質量的監控[7];同時對于轉出ICU的患者進行跟蹤隨訪,并做好跟蹤記錄,直至患者導管拔出為止。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將對照組和干預組患者的護理記錄進行整理,對設立PICC小組前后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導管留置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靜脈炎、堵管、感染、血栓等)進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3.02軟件建立數據庫,使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統計學方法選用描述性分析、秩和檢驗和卡方檢驗,檢驗水準為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導管留置時間的比較

對照組患者PICC導管留置時間范圍為3~134 d,中位數為96 d;干預組患者時間范圍為1~135 d,中位數為92 d。經秩和檢驗,兩組導管留置時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U=0.297,P>0.05)。

2.2 兩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的比較

干預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2.3 兩組患者置管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干預組患者置管后并發靜脈炎、穿刺部位局部感染以及堵管的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降低,兩組比較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該院神經內科ICU設立PICC小組后,對患者實施統一、規范的護理管理,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99.4%)明顯上升,置管并發癥發生率(靜脈炎1.7%,穿刺部位局部感染2.8%,堵管1.1%)顯著下降,說明PICC小組的設立具有臨床應用價值,此結果與國內相關文獻報道一致[8-9]。2002年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預防指南中也明確提出:專業的輸液小組(包括PICC小組)可以降低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并發癥及醫療花費[10]。為推動PICC置管技術走向規范化、科學化、專科化,PICC小組成員應進行定期規范培訓與考核,更新理論知識,介紹最新技術。通過參與全院PICC會診以及各科室內部的交流會,分享實踐經驗,對操作過程中出現的突況進行深入分析總結,不僅能夠提高小組成員評判性思維能力,增進成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同時也能提升PICC置管技術的整體水平。在未來的發展中,將PICC小組更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實踐,將護理人員在PICC領域中的功能不斷拓展,不僅能夠為患者提供高效、優質的護理服務,而且能夠促進護理專業輸液隊伍的發展。

[

參考文獻]

[1]王仕學. PICC在ICU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8,22(2):139-140.

[2]鄧旭,馮英,謝紅寧,等. PICC導管在ICU病人中的應用體會[J].廣西醫學,2006,28(4):621-622.

[3]王虹.經外周中心靜脈導管小組規范管理的成效[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7):2064-2066.

[4]趙林芳.國內外輸液小組與PICC管理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 2009,9(2):5-9.

[5]Infusion Nurses Society. 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 2006[EB/OL]. [2006-10-15].ins1.org/i4a/pages/index.cfm pageid=3310.

[6]Evans RS, Linford LH. Computer identification of symptomatic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venous catheters[J]. MIA Annu Symp Proc, 2007(11):30-226.

[7]Intravenous Nurses Society. 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s[J].Supplement to January/February,2006:29.

[8]孫杰,姚秀霞,陳建芝. 神經外科ICU PICC術后82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8):1880-1881.

[9]譚海燕,彭麗彬,邱瓊,等. PICC小組的設立及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1):8-10.

腦梗死護理護士長總結范文5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各病區住院的臥床老年患者及急、危、重癥患者共30例,男23例,女7例;年齡50~90歲,其中,腦出血5例,腦梗死25例。

1.2方法

遵循循證護理的操作原則,對壓瘡患者進行循證護理實踐。①提出問題:壓瘡是腦血管疾病患者護理不當容易出現的并發癥之一。為了控制壓瘡的演變及新壓瘡的發生,為原發病的治療創造有利條件,首先搜集每個壓瘡患者的具體情況,如何合理、有效地應用新的方法進行壓瘡的護理和治療,哪些措施有利于壓瘡愈合,并能縮短壓瘡愈合時間;哪些措施能預防壓瘡再發生。②根據提出的護理問題,確定檢索關鍵詞為壓瘡、預防、護理檢索證據,查閱資料,獲得檢索結果。③評價證據:應用循證護理對上述科研結論進行評價,制訂出合理的護理計劃,氣墊床對壓瘡發生的預防是否有效,敷料、局部用藥、營養支持有利于壓瘡愈合等是最佳證據。④應用證據:根據以上證據,與患者具體情況(意識狀態、年齡、壓瘡程度、大小便情況、營養狀況等)、病房現有資源和護士的臨床護理知識相結合,制訂針對該患者的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壓瘡傷口的護理措施,預防再發生壓瘡,加強營養支持療法等。⑤評價效果、總結經驗,最終提高護士對壓瘡護理的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提高壓瘡的護理質量。所有患者均采用以上操作步驟。

1.3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Braden表)評分

Braden表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評估表,該表有6個指標,評分總分范圍6~23分,分值越小,患者器官功能越差,發生壓瘡的危險性越大。評分首次在患者入院24h內完成,長期住院患者每間隔7d再次評估。責任護士通過以上評估,分析患者所處的壓瘡危險狀態,制訂防治計劃,對極高危和院前壓瘡的患者立即報告護士長。

1.4操作方法

1.4.1碘伏的應用用碘伏擦拭消毒,由中心向外,有死皮者用無菌剪刀去除,每天1次。Ⅲ度壓瘡患者,先用碘伏浸透小紗布貼于創面,再覆蓋紗布包扎,一般換藥6~7次,創面明顯干燥,無膿性分泌物及滲出液。治療中需要加強全身營養,預防感染,定時翻身,保持床單位清潔。

1.4.2慶大霉素的應用用安爾碘酒消毒創面,用2ml注射器將慶大霉素噴射在創面上,待干后以無菌敷料覆蓋,每天換藥2次。同時應加強全身營養,預防感染,定時翻身,保持床單清潔、干燥。

1.4.3激光的應用患者取舒適臥位,創面暴露,常規消毒壓瘡處,去除腐肌和痂塊,其治療參數是:波長632.8nm,功率50mW以下,波形為連續波,能量密度1~4J/cm2,用激光距皮膚約5cm照射患處,持續照射20min,1次/d。

1.4.4經常檢查受壓部位,協助患者每2小時更換1次。

2結果

應用碘伏的10例Ⅱ度壓瘡患者10~12d治愈,5例Ⅲ度壓瘡患者24~18d基本治愈,說明碘伏治療壓瘡臨床效果滿意。應用慶大霉素的10例Ⅱ度壓瘡患者7~10d痊愈。應用激光皮膚照射的5例Ⅰ度壓瘡患者5~7d愈合。通過減少骨突部位受壓時間,定時翻身,所有臥床患者采用此方法均獲得滿意效果。

3討論

碘伏是新一代廣譜、高效、無毒的外用消毒殺菌劑,具有使組織脫水、促進創面干燥、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軟化和消散硬結的作用,可保護創面及周圍的皮膚,防止細菌直接進入創面。慶大霉素對各種革蘭陰性細菌及革蘭陽性細菌都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可以防止細菌侵入。激光皮膚照射能使微血管擴張,增加微血管的血流量,可以促進潰瘍愈合、上皮修復,刺激肉芽組織及上皮再生。發生壓瘡的患者,定時翻身可減輕局部壓力,防止壓傷部位軟組織再損傷及壓迫瘡面致缺血、低氧加重影響愈合。

腦梗死護理護士長總結范文6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是由于支氣管、肺、胸廓或肺動脈的慢性病變所致循環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進而使右心室肥厚、擴大,甚至發生右心衰竭,加之老年患者長期慢性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導致體內環境穩定能力和應激能力下降。該病具有合并癥多,病死率高,病情易變、多變,具有不可遇見性,高風險等特點。隨著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患者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日漸增強,迫切要求我們護理工作者應轉變服務理念,樹立積極,正確的風險意識,為了有效避免護理并發癥并保證醫療安全,對我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住院8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安全問題進行評估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從而有效避免了護理并發癥的發生,現分析如下。

1 常見的安全問題

1.1 常見風險:慢支炎肺氣腫肺心病患者大多為老年加之長期慢性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導致體內環境穩定能力和應激能力下降,結構和組織逐步退行性變導致患者意識模糊,判斷力,記憶力減退,自理能力低,但病程長,反復住院,過高估計自己的自理能力及家屬思想上放松警惕,在一定程度增加了該類患者在安全方面的危險性,常常導致墜床、跌倒、燙傷、氧氣裝置脫落、輸液時脫針漏針等意外發生。

1.2 通氣功能障礙:由于炎癥導致纖毛運動減弱及咳嗽咳痰反射減退,小氣道發生塌陷和擴張肺的順應性下降而出現排痰困難,咯血,及支氣管持續痙攣等導致通氣功能障礙發生窒息死亡的危險。

1.3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心肺疾病,肥胖可引起呼吸紊亂,表現為間歇性通氣降低和血氧下降,睡眠時由于呼吸道肌肉力量減弱,對抗吸氣負壓的作用下降,而致下呼吸道塌陷,尤其是在熟睡時骨骼肌完全松弛,舌后縮,顎脫垂形成解剖學的狹窄而影響通氣,出現打鼾并伴有20秒或更長時間的“無呼吸期”如果次數在30次以上,則稱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可誘發猝死。

1.4 醫源性感染:許多呼吸道疾患具有傳染性,在未明確診斷前同居一室潛在交叉感染及長期慢性肺部疾患者免疫力低下。各種菌群易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人體內,長期臥床又易使多個器官發生感染;由于長期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引起二重感染;各種操作如支氣管鏡檢查、胸腔穿刺、吸痰、吸氧、置管等護理檢查治療時消毒隔離不嚴等等均可引起醫源性感染導致原有呼吸道疾患加重而誘發心肺功能衰竭。

1.5 突發心腦血管疾病: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腦動脈硬化及由于長期缺氧,酸中毒,使得血液粘稠性增加和肺血容量增多,肺動脈高壓,右心負荷加重,嚴重時出現全心衰竭;夜間患者入睡,交感神經興奮性受到抑制,迷走神經興奮,大腦皮質對心臟的調節功能相對下降,心率和血流減慢,心肌收縮力降低,心肌供血減少及回心量增加,加重了心臟的前負荷,從而增加了心臟負擔,促使心力衰竭的發生,由于心率和血流量的減慢,極易促使患者夜間發生腦梗死。

1.6 藥物不良反應:由于抗生素聯合使用及必要時激素沖擊療法導致二重感染及應激性潰瘍發生率增高;老年患者對藥物吸收能力差,清除能力下降,致藥物半衰期延長毒性反應增多;大多存在電解質的紊亂,尤其是血鉀低,造成機體對洋地黃耐受性差導致中毒及使用較強的鎮靜劑時,抑制呼吸中樞使二氧化碳潴留加重,易造成昏迷。

1.7 壓力性潰瘍發生:由于劇烈咳嗽及年老因素,意識不清致使小便失禁潮濕,污染及營養失調,心力衰竭,嚴重慢性疾病至長期臥床;及肺源性心臟病的病人常取被動強迫半坐臥位等原因使受壓皮膚發生壓力性潰瘍并難以愈合。

2 護理對策

2.1 完善護理評估及告知:認真對新入院的患者做好整體的評估識別高危(可能墜床,摔倒,燙傷)患者,進行認真做好入院須知告知的基礎上完善了護理安全告知制度,陪護告知制度,以提高患者及家屬防范意識,并制定落實相應護理措施,如建立“高危警示牌”在床頭,有利于護士看到此標識時就會警覺,也是對患者和家屬的一個溫馨提示,同時在護士站小黑板欄內注明“高危人群”以便護士動態了解全病區高危人群狀況并進行動態觀察評價,落實防護措施。

2.2 完善護理查房,落實分級護理制度及交接制。為了進一步規范及確保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及一般病人突然發生病情變化,護士嚴格按分級制度進行病房巡視并做到每班認真對每一位患者情況進行床旁交接,加強夜間巡視,發現問題及早處理。

2.3 培養護理人員安全防范意識。加強風險教育是提高防范意識護理風險的基礎,要使大家充分認識到護理風險存在于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采用崗前培訓,晨會進行教育,對科內發生錯誤進行分析,進行死亡病例護理問題討論,查自我缺陷進行回顧性查房,吸取經驗教訓。在強化護士風險意識的同時,護士長要加強護理風險的監控,重點對基礎質量,環節質量的監控,尤其對重點對象,重點患者,重點時段,重點環節等加強監控。

2.4 加強技能培訓,提高業務素質。護士的素質和能力與護理缺陷事故的發生往往有著直接的聯系,是維護安全護理的最總要的基礎,重視專業技能培訓,采取結合呼吸專科特點舉辦專題講課,總結專科疾病的觀察重點及應急預案,加強急救技術及常規技術操作的考核,組織年輕護士進行操作授課考核,以督促主動學習的意識,提高她們的基礎知識和 操作技術水平。

2.5 轉變服務理念加強基礎護理: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加強基礎護理,落實好口腔、皮膚護理,建立高危皮膚預警制度(高危告知,評估,皮膚跟蹤,報告制度)落實防護措施,針對肺部的慢性疾病,預防性霧化吸收指導正確咳嗽以及叩背,物理震蕩排痰,正確留取痰標本,及早采集細菌培養及藥敏實驗以便配合早期合理選用抗生素,加強對吸痰,氧氣導管,濕化器,霧化吸入器的清潔消毒工作;對可能呼吸道傳染病的患者及早進行雙向防護,做好病區的消毒隔離,防止醫源性感染的發生。

2.6 加強預見性護理:在對原發病進行觀察護理的同時,隨時注意各器官功能損傷癥狀出現;協助醫生收集診斷數據:生命體征的監測,借助各種監護儀及變化。臨床的檢查手段,對器官,系統功能進行監測,盡早預測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準備好所需的搶救物品及相應處理,預防和防止意外的發生。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久久久小说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 | 欧美在线观看网站 |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高清 |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不卡 |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版 | 91香蕉国产 |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婷婷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 | 欧美福利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欧美高清性xxxxxxx | 亚洲 欧美 日韩 小说 另类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 | 欧美日韩国内 | 黑人群性xxx | www.91麻豆| 一级毛片免费看 | 日韩毛片大全 | 久久综合影院 | 日韩欧美在线第一页 | 91久久偷偷看嫩草影院无费 | 婷婷爱爱 | 成人a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 久艹网|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 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 国产麻豆a一级毛片爽爽影院 | 最近中文字幕电影在线看 | 亚洲日韩区在线电影 | 国产全黄一级毛片 |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 欧美wwww | 日本成本人观看免费fc2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