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水資源利用方案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水資源利用方案范文1
農業節水是涵蓋農業種植的選種、育苗、病蟲害防治、灌溉等多個方面的技藝調整。首先,在選種上,一般會根據種植地區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來選擇耐干旱、莖葉面積少、水分蒸發量小的作物。在育苗種植中,會通過土地調整、生長控制等辦法減少水分需求。在病蟲害防治與灌溉等方面,同樣會通過調整傳統農藝技巧或步驟達到節水的效果,并在使用以上農藝技術的基礎上,不破壞農作物的生長,穩保農業產量上升,且農產品的品質、口感、營養成分等都會有所提升。例如,當水分灌溉恰好可以滿足農作物生長所需水分,沒有浪費和過分吸收,生產出來的農產品水分含量就恰到好處,其他成分相對提升,如糖分含量,農產品的口感和營養成分自然會有所提升,還可以防止水分淤積爛根的問題發生。農藝節水還具備很多其他的優勢。耕作保墑、有機肥育肥、調整作物布局等都屬于農藝節水技術。農藝節水技術的原理主要是通過技藝改良減少作物蒸騰作用,增加水分吸收和水分保留時間,減少土壤的水分蒸發和流失,并將其充分地傳遞給植物,按照植物供需給水,亦或是通過其他肥料的追施增加彌補水分吸收空白。農藝節水技術是真正意義上減少灌溉用水,是從不灌溉、少灌溉的層面來達到水資源高效利用的效果。
2農藝節水在干旱區水資源高效利用中的實施方法
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催生了農藝節水技術的發展。農藝節水技術是一種對設備依賴程度低、能源消耗極少的節水技術,其使用減少了干旱區農業節水灌溉的成本和能源消耗。
2.1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主要是為了提高土地的保水性和水源輸送效果。
2.1.1平整土地平整土地適用于大部分的農作物種植節水,具體是否實施要看種植作物的習性。一般來說,需要對種植面積進行平整和坡度調節,平整是為了方便進行種植規劃與保水,制造坡度則是為了提高土地的水源輸送作用。
2.1.2土地規劃土地規劃主要根據已經假設好的灌溉管道和水渠進行,盡量靠近管道和水渠,平均每組排水管道和水渠的土地面積,使作物能夠均勻享受灌溉、水源滋潤,對土地的調整還包括對面積、形狀與方向的規劃。
2.2種植布局
根據農業種植需求,可以采用性能互補的作物種植方法,例如,耐旱作物與一般作物混搭種植,這樣只需要按照一般作物的生長需求進行灌溉即可保證2種作物的良好生長,耐旱作物只需吸收一般作物的剩余灌溉水分就可以很好的生長和發育。還可以根據降水量分布、已有水利灌溉工程、地下水資源等進行種植布局的調整。
2.3降低蒸騰、蒸發技術
干旱地區除降水少外,光照還非常強烈,全天光照時間長,水分蒸發作用強。針對這種情況,種植戶可以通過加蓋遮陽網、薄膜等方式降低水分蒸騰、蒸發作用。在作物選擇上,一般選用針葉等葉面面積較小、保水性較高的作物,如蘆薈、仙人掌等。在作物萌芽階段,一般采用薄膜覆蓋,減少水分蒸發,在作物生長中期,則采用遮陽網遮擋光照,減少蒸發。
2.4垅間距與形狀調整
土地平整并不適用于所有作物的種植,對于特殊的作物,如姜、蘆筍等,可以采用高垅種植技術。以蘆筍種植為例,寧夏地區的蘆筍種植已實現良好發展。現代人們普遍采用高垅技術進行蘆筍種植,高垅之間的溝壑和間距具有很好的輸水作用,且蘆筍扎根加深,高垅種植時,水分在垅間溝壑中流動,能夠直接將水輸送到蘆筍根莖部分,吸收效率更高,很多深根農作物都可以采用高垅種植方法達到節水與高效用水效果。
2.5有機肥的使用
有機肥的使用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其中含有大量的糖類化合物、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含氮化合物、脂肪、樹脂、蠟質和單寧等物質,其中的一些物質可以改變土壤性狀,將其轉化為團粒結構,土壤之間的空隙就會增大,在進行灌溉時,水分就可以深入到土壤底部,有利于土壤保水與植物根莖吸水,尤其是毛管水的形成極大地降低了水分蒸發。有機肥的使用不僅供應了植物生長的養分需求,還可以有效發揮蓄水、保水作用。
2.6自然降水的利用
干旱地區的農業種植應與農業氣象檢測部門更為密切地結合起來,準確地預測未來的降雨天氣,修建雨水蓄積工程,搜集自然雨水。同時,還可以根據降水預報調整農業灌溉,例如,在降雨即將來臨前的一段時間內,可以適當減少人工灌溉,及時進行松土和其他保水、輸水作業,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減少灌溉用水。
3結語
水資源利用方案范文2
【關鍵詞】流域;水資源;生態需水;供需研究
1、流域概況
奎屯河流域位于新疆天山北部,準葛爾盆地南部,流域氣候干燥,其中灌區多年平均降水量161.5mm,多年平均蒸發量1785mm,屬大陸性干旱氣候。流域水系主要由奎屯河、四棵樹河、古爾圖河三條河流組成,均發源于天山北麓,屬山溪性多泥砂河流,三河流經奎屯市、烏蘇市和農七師灌區后,在下游匯集于奎屯河,最終注入艾比湖。三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2.58億m3,其中奎屯河6.43億m3、四棵樹河2.90億m3、古爾圖河3.25億m3。流域中下游屬塔城地區烏蘇市林場和博州精河縣林場,是我國最大的野生白梭梭自然保護區的所在地,保護區之外約600萬畝范圍由河谷林、梭俊林和其它旱生型植物琵琶、瑣瑣、紅柳、蒿屬、胡楊等形成的荒漠植被區,是奎屯河流域西北部的天然屏障。這些天然荒漠植被區主要依靠適宜的地下水位提供水源,同時當地的天然降水也為其提供了部分的水源。
2、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些年來,由于河道上中游引水量大大增加,在正常年份已無水進入艾比湖,進入三河下游的甘家湖水量也大量減少,國家級白梭梭保護區已呈現衰敗景象。山區因過牧,使流域水源區的山區水土流失嚴重,災害性洪水增加。 新興工業及城市水資源極度短缺,經濟發展受水資源制約嚴重。近年來,流域的小城鎮城市化建設和經濟發展,對水資源提出越來越多的要求,水資源緊缺矛盾日益突出。山區缺少控制性工程,洪水災害嚴重,現有平原水庫帶病運行。
3、奎屯河流域水資源供需分析及方案研究
在現有水資源配置格局下,對奎屯河流域水資源現狀水平年進行供需分析,可以充分了解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為規劃水平年合理配置水資源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掌握資料,對水資源供需“四次”平衡分析,形成四個方案(詳見表1)。
第一方案:在優先考慮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條件下,在不同規劃工程組合的情況下,對國民經濟需水預測提出的“一般節水”方案進行各水平年供需平衡計算,提出流域不同水平年的生態環境缺水量和國民經濟缺水量??秃恿饔蛩Y源第一方案“一次次平衡”分析綜合成果。多年平均總缺水量由現狀2.41×108m3增到2040年4.68×108m3,P=75%總缺水量由現狀m3增到2040年6.51×108m3。在該需水方案下,奎屯河流域缺水延長到了幾乎整個灌溉期,流域缺水主要集中在4-7和11月份,本流域的水資源已無法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生態環境也在進一步惡化。
第二方案:優先考慮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條件下,在不同規劃工程組合的情況下,對國民經濟需水預測提出的“強化節水”方案進行各水平年供需平衡計算,提出流域不同水平年的生態環境缺水量和國民經濟缺水量。第二方案奎屯河流域“二次平衡”分析綜合成果,多年平均總缺水量由現狀2.41×108m3增到2040年3.84×108m3,P=75%總缺水量由現狀3.16×108m3增到2040年5.66×108m3。在該需水方案下,奎屯河流域缺水延長到了幾乎整個灌溉期,流域缺水主要集中在4-7和11月份,本流域的水資源已無法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生態環境也在進一步惡化。
第三方案:在優先考慮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條件下,統籌考慮外調水與當地水資源聯合運用和合理配置,在不同規劃工程組合的情況下,分別對“一般節水”下的需水方案進行各水平年供需平衡計算,由此提出分期的調水時間、需調水量和調水量的分配。第三方案分析綜合成果可以看出:調水6×108m3多年平均總缺水量由現狀1.56×108m3降到2040年0.46×108m3,P=75%總缺水量由現狀2.62×108m3降到2040年0.51×108m3。在該需水方案下,奎屯河流域僅個別月份缺水,基本上滿足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保護。
第四方案:在優先考慮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條件下,統籌考慮外調水與當地水資源聯合運用和合理配置,在不同規劃工程組合的情況下,分別對“強化節水”下的需水方案進行各水平年供需平衡計算,由此提出分期的調水時間、需調水量和調水量的分配。調水5億m3。多年平均總缺水量由現狀2.41×108m3降到2040年0.02×108m3,P=75%總缺水量由現狀3.16×108m3降到2040年0.18×108m3。在該方案下,奎屯河流域不缺水,可以滿足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保護。
供需方案比較及評價:奎屯河流域現狀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表明,流域P=75%缺水量3.16×108 m3。其中,國民經濟缺水量1.51×108 m3,生態缺水量1.65×108 m3??紤]到國民經濟用水現狀和今后產業結構調整,在節水和開源方面雖能節約一定的水量,但從總體上看,奎屯河流域水資源承載能力不足。同時,在充分考慮節水、利用回用水的不同方案下,如果不從外流域調水,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河道外耗水將進一步增加,將擠占更多的生態用水,流域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4、結論與建議
(1)應率先建設節水型社會。水資源的高效、科學、持續利用,關系艾比湖流域生存與發展的大事,因此在奎屯河流域應率先在新疆甚至為西北地區建設節水型社會。全社會必須轉變觀念,將節水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節約用水、科學用水應成為水資源合理利用的核心和水資源管理的首要任務。
(2)加強以流域為基礎的水資源統一管理??秃恿饔蛩Y源開發利用過度,水資源利用布局和利用方式不盡合理,國民經濟發展嚴重擠占了生態環境的合理用水要求,造成極其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原因是缺乏以流域為基礎的水資源統一管理,地方和兵團、各部門之間分割,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重發展而輕視生態環境保護。要實現奎屯河流域的可持續發展、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迫切需要加強以流域為基礎水資源統一管理。
水資源利用方案范文3
論文摘要:海河流域現有綜合規劃是1986年編制的,已經難以適應現今流域 經濟 社會快速發展的要求,必須站在新的制高點上進行修編。結合流域當今特點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闡述了規劃修編的指導思想及原則,指出了規劃修編工作圍繞流域發展與管理應關注的主要內容。
海河流域是我國 政治 文化中心和經濟發達地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新
規劃修編要重點把握以下八項原則:一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重點解決好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水問題,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態環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二是堅持人與 自然 和諧的原則。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妥善處理開發與保護的關系,促進水利的可持續 發展 。三是堅持資源節約和保護的原則。繼續把水資源的節約、保護、配置放在突出位置。四是堅持流域水利發展與區域 經濟 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原則。強化流域水利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提高水利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五是堅持全面規劃與突出重點的原則。在統籌考慮流域各方面對水利需求的同時,牢牢抓住海河流域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惡化、防洪保安要求高的特點,在規劃中著重解決生態環境修復、供水和防洪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六是堅持協調統一的原則。妥善協調流域規劃與區域規劃、綜合規劃與專業規劃、水利規劃與其它行業規劃的關系。WWW.133229.COM七是堅持繼承與發展的原則?,F行規劃是修訂的基礎.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八是堅持以創新促發展的原則。規劃修編力求體現先進性、 科學 性、經濟性,并應重視采用新思路、新資料、新方法、新技術,提出新成果,努力提高規劃的科學性。
三、圍繞流域發展與管理的需求,突出規劃修編的主要內容
流域綜合規劃應對流域的防洪、排澇、供水、灌溉、發電、航運、岸線利用、水資源保護、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等各項任務,進行全面規劃,結合海河流域特點和實際,海河流域綜合規劃要突出解決以下四方面重大問題。
1.優化水資源配置,構建安全高效的城鄉供水保障體系
通過建設南水北調東中線,溝通流域水系,組成海河流域“二縱六橫”的水資源配置格局。合理配置引江水、當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引黃水以及非常規水等多水源.統籌協調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受水區和非受水區用水,城市和 農村 用水。
按照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實施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的要求,提出主要省際河流水量分配規劃方案.加大農業節水、 工業 節水和城市節水力度,統籌灌溉規劃、城鄉供水規劃,以及區域產業布局調整建議規劃等,保障飲水安全、糧食安全。
2.維護河流健康,構建清潔良好的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保障體系
確立河流生態功能,明確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目標,確定基本生態水量,開展北運河等生態修復試點,保障白洋淀、七里海等重要濕地生態用水。
以京津等大中城市水源地、省界緩沖區、地下水資源保護為重點,加強水功能區監督管理,提出水域納污能力和限制排污總量及分階段目標,提出地下水限采方案,建立完善的水質水量監控體系。
充分發揮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擬定官廳和密云水庫上游、太行山等重點區的水土保持方案。
3.實施洪水管理,構建人水和諧的防洪減災保障體系
建立較完善的防洪體系,實現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溝通水系、相機調度,注重洪水資源利用。加強中小河流、中小水庫、山洪災害防治、洪水資源利用和岸線利用規劃,制定不同標準下的洪水資源利用方案及措施,提出洪水調度方案調整意見。
4.加強綜合管理,構建有序可行的水管理能力保障體系
提高流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健全流域水法規體系,完善規劃體系,建立新型的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和高效的協商機制。完善水利應急機制,積極調處和預防以晉冀豫漳河上游和京津冀晉省界地區為重點的水事糾紛。加強水利信息化.提高水利行業自身管理能力。
水資源利用方案范文4
【關鍵詞】水資源規劃;敏感度
【中圖分類號】S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309(2012)03-0063-1.5
倡導就近利用水資源、就地循環利用,在城市規劃、空間布局和供需分配上充分考慮了水這一元素在城市這個復雜敏感性水資源規劃的新思路的大系統中的滲透,將城市開發建設時期對水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實現城市的可持續性,并且促進城市的有機生長。
哈默比湖城案例的成功也引發了學者和專家的思考,以資源利用為主導的城市規劃為什么會成功?這樣的成功又是不是可以被復制的?但是當項目一期的調查結果出來以后,這兩個問題也就被解答了。調查結果顯示湖城重建后對比重建以前水資源利用減少了41%,富營養化潛能(EP)降低了68%,全球變暖潛能(GWP)降低了29%,不可更新的能源利用(NRE)減少了30%。所以說,以資源利用為主導的城市規劃從資源被利用為出發點,分析了在其被開采、利用、排放的整個生命周期里對城市不同組分的敏感程度,從而分配給它足夠的空間、配套以及自由度。水資源的規劃之于城市發展的原理也不外乎如此。
現代城市的水資源規劃依然是圍繞著水的社會循環和水的自然循環的幾個要素而展開的。它闡述了在特定城市的自然條件和發展定位下供水單元、用水單元、需水單元和排水單元之間的角色、活動及相互關系等等,也對城市的各個組分、模塊和發展產生著影響。水資源規劃的不同導向、甚至其中的細節都會很敏感地牽動城市系統的各個方面。
反過來講再來看哈默比湖區的案例,雖然湖區規劃時并沒有做出同樣的敏感性分析,但是所謂的整合規劃原理也正是如此。以資源利用為導向的各種資源配置、基礎設施配套的整合,正是重建后的湖區吸引了大批的居民遷移和投資的精神所在。由于水資源、能源等資源規劃充分考慮了因人口的增長而產生的動態需求,也分析了人們對于湖岸、水岸的心理需要而帶來的多元化需求,才使得城市發展在與生態環境維系不相悖的前提下順暢、有序。
與其說水資源對于城市的敏感程度是考慮到了水的社會循環在城市形態下的新內涵,不如說項目初始規劃和方案整合中實現對水資源各項生態指標的定義、決策、包括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至關重要。
城市發展對于水的剛性需求已經被標準化、量化,是城市水資源規劃的一個大前提。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們對城市的期望值、熱衷度的變化,也產生了對于水資源的多元化需求,種類在變化、數量也在變化。而城市形成過程本身乃至其城市形態逐漸穩定的過程中,人們對于水的需求也都是動態變化的。這種種特性決定了以工程規范上的經驗公式法或者以國家頒布的指標系數法來規劃城市的水資源顯然是不適用的,至少是肯定不可持續的。
城市敏感性水資源規劃的理念應運而生。在城市初始規劃和方案整合中將水資源規劃提案對于城市發展影響的各個顯性和隱性指標拆分開來,分析不同方案對指標實現的敏感程度,用城市敏感度分析來指導水資源的可持續規劃。這會是一個不斷嘗試、失敗、修改、再嘗試的過程,不會有標準答案。
但是經過博弈后的水資源規劃方案會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和契合城市各個不同方面、層次對于水資源的需求、取用、維系和保護。
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城市在水資源規劃中提到污水回用。污水回用需城市敏感性水資源規劃的新思路要一套可靠的污水排水系統收集生產生活廢水,并且需要嚴格的監控系統保證向市政污水管網排放的污水量和污染物量。若工業廢水也一同進入市政排水管網,那么這樣的一個污水回收機制就會為產業增加負擔,他們可能要投資一套工業廢水預處理系統,以達到污水排入市政管網可以處理回用的標準。這樣的投資和日后的運營費用是否會有企業愿意承擔?他們是否能夠享用到廉價的再生水以補貼其污水排放時的附加費用?還是他們會轉移投資在不實行污水回用的城市?水資源規劃中的污水回用與城市招商引資的吸引力聯系在了一起,這大概是課本上的理論不能給予解釋的一個問題。
在西方很流行一種暴雨管理的理論,其實就是關注了水環境敏感性的面源污染控制論。它強調要在暴雨落在地面形成徑流的同時有效的收集、處理,減少暴雨徑流再匯入自然水體前攜帶的面源污染物,從污染源頭減量,使暴雨水質達到可以重新利用或者排放到接納水體的水質標準,維系河道、溝渠、水域、流域、海濱等在內的水環境的健康狀態。通過人工工程手段管理暴雨徑流,降低因為城市發展、人類活動等產生的污染源對于水環境的破壞,使水資源的消耗降到最低,保證環境不受污染破壞的同時,保護和恢復自然資源。這種概念也可以被理解為是城市敏感性水資源規劃的雛形。
水的自然循環過程中,每一個環節之間都是互動。因為人類活動的介入,產生了水的社會循環,水的社會循環中的每一個子系統又和水的自然循環中的每一個環節產生連動效應。比如為了排洪排澇對河道溝渠進行改道、改造、加蓋,破壞了原本的河岸生態帶,水體周邊的大量城市開發嚴重破壞了集水區的物理特性,使得收納水體的負擔加重,導致水體的環境容量常年超負荷運轉,自凈能力不能得以恢復。城市發展對水環境的影響反映在這環環相扣的水生態鏈里,反過來,對水資源的規劃又無一例外地牽動著城市的各個敏感觸角。城市敏感性水資源規劃考慮到了水的自然循環和社會循環之間的兼容性,在提出對廢水和污水進行深度處理和再利用的同時也照顧到社會的接受程度和成本架構,在鼓勵雨水收集回用時也參考了綠地景觀、生態環境的營造和維系,在控制用水需求的同時也積極尋求可以替代的水源提供不同品質的供水以滿足不同用水單元的需求等等。這種理念也是指導現代城市水系及親水生態圈的修復,水資源可持續規劃與利用的基石。從城市水資源管理更高的層面上來說,合理、有效、能適應多元化和動態需求的水資源規劃是保證水環境與人類環境和諧共存的根本。要在不破壞水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可靠持續的供水,在進行水資源規劃時就必須采取全新的思維方式。既不能把水剝離開城市的范疇,也不能把城市強加于水環境的維系之上。城市敏感性水資源規劃提倡的就是以城市敏感度為衡量標尺的水資源的合理規劃,將水資源的利用融入城市需求之中,也將水環境的保護責任納入城市的職責里面,建立一個與水共生共存的文化,以便有效管理水資源。因為城市敏感度的要求,水資源的規劃不再單純是對資源的考量,同時也是經濟與美學的融合,幫助提高整體的城市生活素質。
我國大中城市面臨的水資源不可持續利用的癥結就是水資源短缺問題,城市敏感性水資源規劃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為城市水資源的調配、使用以及幫助尋求可替代的水源來解決城市資源型缺水的問題提供新的思路。
深入剖析了現代城市發展形態下城市發展對水資源的剛性需求增長以及日益顯著的顯性需求和多元化需求,提出了城市對水資源顯性需求和隱性需求的概念。通過深層次的挖掘水資源供需方各組分間的互動關系來尋求其動態的平衡,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可持續利用。
水資源利用方案范文5
關鍵詞:再利用率、淡水比例、浪費。
一、問題提出:
這個課題是我在生活中發現的,對于我們平時使用的淡水資源,我們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水是我們人類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淡水更為珍貴,所以我想出來關于淡水利用率這個我們身邊的話題。
二、課題研究意義
淡水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但是由于諸多因素,淡水財富在以很快的速度減少,為了人類的將來,我們就要放眼于現在,把淡水資源在各個方面中各環節的浪費有所減少,或是提高淡水的利用率,從而減少淡水的流失,達到淡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以此來引導人類及人類社會的發展。
三、課題研究方法
首先在網上查找淡水的利率能達到的百分點,浪費能達到多少,查找一些節水,再利用水率高的城市作為例子,借鑒一些好的方法,由于節水日就要到來,所以可以趁此多宣傳一下節水知識。
四、課題研究具體內容及研究過程
淡水利用率
之所以取題名為“關于淡水資源利用率的研究”重點其實并不在于研究“利用率”而在于提高“利用率”,“利用率”這一詞只為提醒人們要注意用水的作用效果,不要浪費。
以下是黑龍江省“水資源利用率”的提高實例。
黑龍江省是一個水資源總量偏少的省份,人均占水資源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而根據水利部預測,從現在(06年)到2040年,我省份年均用水量將以每年4.27%的速度逐年增加。顯然,在水資源總量不變的前提下,降低水消耗,提高水資源有效利用是滿足社會發展最為有效的方法。21日(06年3月),省水利廳副廳長胥信平在接受采訪時說,未來幾年,我省將在保障經建設的前提下,大力開展農業、工業和城市節水,盡快轉變以大量消耗水資源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方式,并形成有利于建設水型社會的用水體制和機制,農業:潛力巨大的節水大戶。
“我省是農業大省,農田灌溉用水占社會用水量的70%”,而且前全省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僅為0.47,因此開展農業節水包括基礎設施的建設,改造和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
由于黑龍江省推廣了節水灌溉水稻的模式,因此由水稻年均用水量為160~170億立米,占全省農業用水量93%,在不需花什么錢的情況下減少30%~40%。
此外,以經濟手段來促進農業節水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黑龍江省除少數試點地區外,絕大部分地區農業用水仍沿襲按畝收費的老辦法。由于用多用少都要納稅同樣的水費,導致水資源浪費現象十分驚人,按照日前0.47的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計算,全省農業生產中每年被浪費掉的水資源就接近100億立方米。因此開展農業水價改革,變按畝收費為按方收費,在農村實行計量供水,以經濟手段促進節水就十分必要而緊迫。
隨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我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工業用水也逐年增加,據了解,目前我省(黑龍江)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只有55%,而在節水措施發達的國家,已經達到90%,此外,我省城市輸水配水管網和用水器具的漏失率高達20%,這一低一高兩個指標說明我省工業節水空間十分巨大。
以上是黑龍江對“淡水的利用率”,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如下幾點方法
1結合實際:就是要因地制宜,黑龍江省因為是農業大省,所以在農業浪費水上做出了合理的方案,才有了如年的成績,因此在提高“水資源利率”的首要方面就是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情況。
2利用各種手段:從黑龍江省隊提高“淡水資源利用率”中我們可以看出很常見的收費,用經濟來控制淡水浪費,這不僅能控制住水的浪費,而且提高經濟效應,同時也帶動了人民的節水意識。
3引進器材: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我們可以引進先進的器材或是合理節能器材,這樣就可以減少淡水的浪費或是再利用。
4樹立正確節水意識:怎樣做取決人的主觀意識,只有樹立正確的節水意識,才能積極與“淡水利用率”提高的活動中來。
以上幾點是我自愛黑龍江省“淡水資源利用率”中得出的幾點結論,下面,我將提供一些從網絡中查找出的方案。
Ⅰ要提高用水率和效益,就要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創新降低單位產生的用水量,通過優化配量水資源,合理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來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Ⅱ要建立促進全社會節水的機制,必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來規范水資源供需關系變化時的經濟利益關系變化,使這種經濟利益的變化有利于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通過經濟利益的驅動形成節水激勵機制,使節水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簡單的說,就是要明確水權,培育和發展市場。
A:首先要明晰水權,在市場經濟中,水交易實質上是水權的交易,通過市場配置水資源,必須要明晰水權。其次,要加強水權管理,自愛水資源緊缺狀態下,取得水權要付出代價,需交納水資源費并保護水權擁有者的權益,再次,要允許水權交易,培訓和發展水市場,必須允許水權擁有者讓出水渠并獲益。
B:要形成節水機制,就要改革水資源管理體制,推進生產關系的變革。水權管理制度是一種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水資源權屬管理制度,通過明晰水權確立生產者和消費者在水資源決策上平的經濟和法律地位,形成政府宏觀調控過的決策機制、以價格為主的信息機制、以利益關系為驅動的動力機制和通過市場交易配置資源的機制。
C:除了建立水權制度,改革水資源管理體制、實行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的基本管理制度,還須制定一系列經濟政策,以經濟手段促進節水,通過用水行為產生的利潤,引導消費者和生產者調整用水行為,從而引導水資源的重新配制。
通過上述的一些建議,“淡水資源利用率”會有一個新的突破,這不僅能夠造福于現在,還可以造福于未來。
水是生命的源頭,沒有水就是沒有生命,珍惜淡水,就是在延長人類的壽命。
水資源利用方案范文6
摘要:針對建設項目取水和退水影響論證工作中缺乏取退水影響的補償措施和標準的量化要求,給取退水的影響補償分析工作造成一定難度?,F從節水措施、調整取水口(取水井)位置、供水工程挖潛、補源工程措施四個方面提出取水影響補救措施的制定;從水質處理、新辟水源地兩個方面提出退水影響補救措施制定;從為恢復取用水要求的投資費用、受影響的第三方用水戶經濟損失、對水資源利用和水生態等公共利益的影響三方面提出補償分析的計算方法,給建設項目取退水影響補救措施的分析和補償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
關鍵詞:取水影響;退水影響;補救措施;補償分析
中圖分類號:TV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683(2012)01-0065-03
Study on Compensation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Abstracting and Returning Water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JIANG Qiu1,WANG Ce2
(1.Bureau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Beijing 100053,China;
2.Hebei Water Group,Shijiazhuang 050011,China)
Abstract:
For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bstracting and returning water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it is often lack of the quantitative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nsation measures and standards,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the compensation analysis of these effects.This paper proposes the remark measures for abstracting water from four aspects,including the water saving measure,the adjustment of the locations of abstracting well,the tapping potential of water supply project,and the potential recharge measures.In addition,the remark measures for returning water are also illustrated from two aspects:water treat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water sources.The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he compensation analysis is proposed,considering the investment cost for restoring the requirements of water use,the economic loss of the affected third party users,and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ecology.The method can provide beneficial reference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remark measur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ensation proposal of abstracting and returning water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Key words:
effects of abstracting water;effects of returning water;remark measures;compensation analysis
2002年,水利部和國家計委聯合《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水利部、國家計委 15號令),建立了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推動了 “以需定供”粗放式的用水方式向“以供定需”節約用水的方式轉變;2005年水利部批準了《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導則(試行)》(SL/Z 322-2005)(以下簡稱《導則》),從區域水資源狀況及其開發利用程度、論證取用水的合理性、建設項目取水水源論證、取水和退水影響分析及相應補償方案的建議[1]四個方面規范了水資源論證工作的開展。目前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不但得到了社會的認同和支持,也成為建設項目取水許可審批的重要前置關口,對促進流域和區域水資源合理配置、控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同時也已成為水資源管理的關鍵環節[2]。
但是由于《導則》中對建設項目的取退水影響的范圍和分級,以及影響的補償措施和標準都沒有明確的量化要求,使得影響補償分析與方案的制定存在較大困難。目前在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中取水、退水影響只給出簡單的定性分析,補救措施問題常常被回避,影響補償方案建議缺乏科學合理性,受影響的第三方權益或公共利益往往得不到合理補償,為建設項目運行期的水事糾紛埋下了隱患[3],建設項目取水退水影響的補償分析已成為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建設項目取退水影響補救措施的制定和補償方案的分析計算兩方面開展研究,為建設項目取水退水影響的補償分析工作提供了可以參考的方法。
建設項目取水、用水和退水必然給周邊地區水資源供需關系和條件帶來變化,論證報告應在綜合分析建設項目取水和退水可行性的基礎上,明確給出建設項目取水和退水影響的評判結論。我國及部分省份的有關水法規中也已明確規定 :興建建設項目,對其它用水戶取水產生不利影響的,建設單位應當采取補救措施或者予以補償[4]。一般而言取退水應對其他方影響較??;若影響較大,則根據水權理論,針對性提出水權置換、水質治理等工程與非工程對策措施,消除或減緩其不利影響后實施項目建設。若在此條件下仍存在取退水對其他方的影響,應說明影響的可能程度和范圍,并提出補救和補償方案建議[5];若影響很大,在采取必要的補救和補償措施之后,其影響仍然不能滿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及水功能區和水生態保護的基本要求,則該項目不僅僅是補償的問題而是能否進行建設的問題。
1 建設項目取水退水影響的補救措施制定
補救措施是采取工程措施彌補建設項目取水和退水對水資源利用、水生態和第三方用水戶造成的影響。
1.1 取水影響的補救措施
當建設項目在優化用水工藝,提高自身用水效率后,取水仍導致河道水位降低、流量減小或地下水位降低,影響了第三方用水戶的正常取用水時,建設項目業主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補救措施的制定。
首先,可根據受影響第三方用水戶的用水特點,參考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水利部、建設部和農業部于2005年組織制訂的《中國節水技術政策大綱》,采取先進的節水措施,幫助受影響的第三方用水戶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以滿足受影響的第三方用水戶的正常用水需求。
其次,可根據第三方用水戶取水量受影響的程度分析,重新調整取水口(取水井)位置或高程,幫助第三方不因水位下降而影響正常取水。
第三,若建設項目取水量很大,業主還可通過對受影響的第三方原有供水工程挖潛改造,增大有效供水量,從而滿足第三方用水戶的正常取水要求。
第四,若建設項目取水量很大,且通過節水措施、調整取水口(取水井)位置和供水工程挖潛等措施,仍無法滿足受影響第三方用水戶的正常取用水要求,建設項目業主可與受影響第三方和當地水利部門溝通,根據當地水資源條件采取補源工程措施。
1.2 退水影響的補救措施
建設項目的退水在滿足水質達標排放的前提下,當直接或間接外排入地表水域時,論證報告應在分析其退水中污染物濃度、總量及排放控制是否滿足論證范圍內相關水功能區劃、河流納污能力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對水功能和水域生態的影響程度和范圍及對第三者的影響等,如果由于建設項目退水的原因而產生水功能區調整時,第三方特殊用水戶若需特殊保護應按照國家相關法律劃定相應的保護區域,否則不應提出補償要求。當建設項目退水后影響第三方用水戶的正常用水要求時,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的補救措施制定。
首先,業主需要根據退水影響區域水功能保護和入河排污總量控制要求,改進和提高建設項目污染末端治理技術,提高建設項目廢污水處理效率,減少建設項目的入河污染物總量;若第三方用水戶的正常取用水仍受到影響時,則建設項目業主需要對受影響的第三方用水戶的取水進行水質凈化處理。水質處理工藝應根據具體的原水水質特性和用水戶的水質要求而確定。
其次,當存在某些對水質有特殊要求的第三方用水戶,即使建設項目業主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能滿足其用水水質要求時,建設項目業主可與受影響第三方和當地水利部門溝通,根據第三方用水戶的取水要求和當地水資源條件確定新的水源地。
2 建設項目取水退水影響的補償方案分析
若補救措施無法恢復建設項目取水和退水前的水資源利用要求、水生態保護目標和第三方用水戶原有的取用水要求,則應采用補償措施,對第三方用水戶權益和公共利益的損失進行經濟補償。目前,雖然沒有專門針對建設項目取水退水影響補救和補償的法律法規,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明確規定了侵權的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水利產業政策》《占用農業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設施補償辦法》《排污費征收標準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中都對水資源開發利用的補救和補償有明文規定,對建設項目取水退水影響補救和補償方案制定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可作為補救和補償方案制定的依據。對第三方用水戶的補償包括投資費用補償和經濟損失補償兩種形式。
2.1 為恢復取用水要求的投資費用補償分析
恢復第三方的取用水補救措施的投資費用可采用投資估算法進行計算,固定資產靜態投資的估算方法主要包括:資金周轉率法、生產能力指數法、比例估算法、系數估算法和指標估算法等。根據補救措施的性質,建議采用指標估算法,計算定額采用《全國統一市政工程預算定額》及相關地方市政工程預算定額[5]。
2.2 受影響的第三方用水戶經濟損失補償分析
第三方用水戶的經濟損失可采用缺水損失法、產量對比法、發電效益對比等方法進行估算。對公共利益的補償標準為恢復治理水功能和水生態采取的補救措施所需要的投資費用,建設項目根據其取水量或退水污染物量占水功能區的總取水量或排污量的比例來分攤恢復治理費用[7]。
其中工業供水項目經濟效益計算方法一般采用工業缺水經濟損失補償分析,可以通過實地調查一次或幾次工業缺水的實際損失資料計算,也可根據某一工業類型由于缺水而影響生產的減產系數與工業產品的單位凈產值的乘積計算[5]。產量對比法是目前比法較適合作為建設項目取水造成農業灌溉和水產養殖經濟效益損失的補償計算方法。通過對比灌溉農田或水產養殖受影響前和受影響后產量的差異,折合成經濟效益,進行農作物或水產養殖經濟效益的對比,作為建設項目業主補償兩者缺水經濟損失的依據[8]。河道或水庫的發電效益損失補償分析應通過調查分析受影響水電站的年發電量,與建設項目取水前的情況進行對比,計算二者的差值,在此基礎上,按影響期內的市場電價計算發電效益損失,以此作為建設項目業主對水電站發電效益損失的補償標準[9,10]。
若建設項目退水使得受納水體水質下降,使得第三方用水戶的取水水質受到影響,導致工業、農業和養殖業產品質量降低,甚至減產,則建設項目業主應補償各受影響第三方用水戶因產品質量降低或產量下降而遭受的經濟損失。根據建設項目退水對第三方用水戶的影響特性,可采用生產率變動法估算受影響第三方用水戶因產品質量降低或產量下降而遭受的經濟損失。
2.3 對水資源利用和水生態等公共利益的影響補償分析
當建設項目取水退水對水資源利用和水生態等公共利益產生影響時,應由政府組織實施必要的補救措施,建設項目業主則應將補救措施所需要的投資費用補償給政府。
由于水功能內通常有若干個建設項目取水或退水,對于單個建設項目業主而言,可根據其取水量或退水污染物量占水功能區的總取水量或排污量的比例來分攤政府投入的治理恢復費用。
3 取水影響案例分析
3.1 建設項目概況
某電廠A由于地處區域的水資源開發利用量已超過了水資源的承載能力,水資源需水量已大于可供水量,決定以海水作為電廠直流冷卻水的原水(101 553 m3/h;88 96043萬m3/a);以海水淡化水作為電廠生產用淡水(6692 m3/h; 46608萬m3/a);為防止海水淡化設備出現問題,保證電廠生產淡水的安全穩定,采用當地供水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陡河水庫原水作為電廠生產用淡水的備用水源(6692 m3/h),工程備用水源按1個月考慮,共需生產備用水4818萬m3;電廠A取用陡河水庫的水后,將對陡河水庫下游農業生產產生一定的影響。為此項目需要通過用水結構調整,獲得生產備用水,具體方案是由項目業主出資對該地區的農業灌區進行節水改造,提高該地區的農業用水效率,將節約的水量解決電廠A的備用淡水問題。
3.2 主要用水基本狀況
農業是該區域主要用水大戶,其多年平均用水量108×108 m3,占該區域總用水量75%。但是農業輸配水工程建設質量差,渠道年久失修,輸水能力較低,滲漏嚴重,造成農田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數低,水資源浪費嚴重的后果。
3.3 取水影響的補救措施
據《河北省大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十一五”規劃報告》,陡河灌區的凈定額為5 220 m3/hm2,通過渠道襯砌等節水改造工程后,灌區的灌溉水利用系數可由054提高到061,則每畝可節水1 110 m3/hm2。參考《中國節水技術政策大綱》,電廠A可采取先進的節水措施,出資對該地區的434 hm2農田進行節水改造,將節約的水量解決電廠A的備用淡水4818萬m3。
3.4 取水影響的補償方案制定
補償包括投資費用補償和經濟損失補償兩種形式。本案例中投資費用補償即當地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建設,包括工程建設費、運行維護費和更新改造費,其中工程建設費參照首都二十一世紀大型灌區渠道襯砌節水項目,節水灌溉投資為6 450元/hm2,由此算得農業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建設費費用2799萬元;運行維護費和更新改造費可參照SL 72-94《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規范》計算。
經濟損失補償要考慮到特枯年灌溉用水可能得不到保障的風險補償費、水管單位的經濟補償及灌區生態補償等。
在分析該類建設項目時,應重點增加取水影響的補救措施和補償方案的分析,通過論證第三方節水潛力和可轉換水量,取水權轉換期限(轉換期限需要電廠A和當地灌區協商,一般為25年以上)和轉換效益,保證該類建設項目取水的可靠性和可行性[11]。
根據農業灌溉補償分析方法,計算各項補償費用后,制定本建設項目的取水影響補償方案。
4 結語
本文對建設項目取水退水影響的補償進行了分析,在一般建設項目取退水的影響補償方面著重分析了補救措施和補償方案的制定,提高了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中影響補償方案建議的科學合理性,為保障受影響的第三方權益或公共利益的合理補償提供了理論基礎,減少了建設項目運行期的水事糾紛。但是,建設項目取退水影響補償分析涉及社會、經濟、法律、水資源、水生態與環境和規劃等多學科多領域,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探討,主要包括:建設項目的種類不同,水源不同,退水水域不同,對其他用水戶的影響也多種多樣,尤其遇到政府組織實施的大型建設項目,取水退水對第三方取用水戶、區域水資源利用和水生態等公共利益產生重大影響時,補償問題應在專題研究報告的基礎上進行量化分析,尤其在社會問題和生態環境等公共利益的補償措施方案制定方面,還需作進一步研究。
隨著我國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深入開展,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開展深入全面的建設項目取退水影響補償分析研究將對建設民生優先、人水和諧的節水型社會具有更重要的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導則(試行)[Z].2005.(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Z] Guidelines for Water-Draw and Utilization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2005.(in Chinese))
[2] 程曉冰,齊兵強.對強化水資源論證工作的思考[J].中國水利,2010.(19) :25-27.(CHENG Xiao-bing,QI Bing-qiang.Thoughts on Strengthening the Water Resources Assessment[J].China Water Resources,2010.(19) :25-27.(in Chinese))
[3] 賀新春,崔樹彬,嚴黎.建設項目取退水影響補償機制與補償措施研究[J].中國水利,2009,(2):27-29.(HE Xin-chun,CUI Shu-bin,YAN Li,et al.Studies on Compensation System and Measure for Abstraction and Return Water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J].China Water Resources,2009,(2):27-29.(in Chinese))
[4] 方國華,潘睿.影響其它用水戶權益補償方案制定方法初探[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2,(4):4-6.(FANG Guo-Hua,PAN Rong.Affect Other Water Users Method of Equity Compensation Program Development[J].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2002,(4):4-6.(in Chinese))
[5] 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培訓教材[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Management Division.Training Materials for Water-Draw and Utilization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M].Beijing:China Water Power Press,2005.(in Chinese))
[6]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首都圈周邊地區合理調用水量的經濟補償研究[D].北京:2003.(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Research Rationalize Amount of Water Around the Metropolitan Area′s Economic Compensation[D].2003.(in Chinese))
[7] 陳尉,劉玉龍,楊麗. 流域生態補償特點及對策[J].水電能源科學,2010,28(8):121-123.131.(CHEN Wei,LIU Yu-long,YANG Li.Review of Practice of River Basin Eco-compensation[J].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2010,28(8):121-123.131.(in Chinese))
[8] 李粉嬋,孫小平,趙翠英.用減產系數法計算排水工程效益[J].山西水利科技,1998,11(4):31-33.48.(LI Fen-chan,SUN Xiao-Ping,ZHAO Cui-ying.Factor Calculated with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Drainage Works [J].Shanxi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8,11(4):31-33.48.(in Chinese))
[9] 冉篤奎.跨流域調水經濟補償機制初探[J].人民長江,2008,(3):28-30.(RAN Du-kui Mechanism of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 economic compensation,Yangtze River,2008,(3):28-30.(in Chinese))
[10] 肖博,李敏.丹江口水庫綜合效益轉換分析及補償制度研究[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8,(1):4-6.(XIAO Bo,LI Min.Danjiangkou Reservoir Comprehensive Benefits and Compensation System of Conversion Analysis,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2008,(1):4-6.(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