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互聯網電商運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互聯網電商運營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互聯網電商運營

互聯網電商運營范文1

【關鍵詞】互聯網業務 運營商 用戶體驗 流量經營

中圖分類號:F6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010(2013)-07-0032-05

1 引言

隨著現代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其提供的應用和服務異常豐富,已經滲透到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E-mail、博客、娛樂、下載、電子商務、即時通信、視頻、游戲、微博和社區等?;ヂ摼W不僅是一個單純的硬件基礎架構,更重要的是在技術支持下所展開的一系列信息應用。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終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其帶來的產業裂變和跨界競爭導致傳統通信產業價值鏈和業務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信運營商、互聯網企業向彼此領域滲透、擴張,當前互聯網企業不僅僅只專注于互聯網產品,同時研發出很多替代傳統電信業務的產品,這對電信運營商的業務產生了非常大的沖擊,因此電信運營商需要大膽地探索運營互聯網業務的方法和策略。

2 互聯網企業及業務特點

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中國互聯網企業在2011年的收入同比增長63%,互聯網產業總體市場規模達3457.2億元,2012年這一數值已超過4800億元,預計2010-2014年該指標年復合增長率為51%。

從圖1和圖2可以看出,互聯網企業的收入規模呈現加速增長趨勢,已經進入良性發展階段,具有穩定而龐大的用戶和收入規模。從一些著名的互聯網企業巨頭[1]身上可以發現,成功的互聯網企業有著三個方面的共同特點:

一是互聯網企業提供的業務產品及服務基本上都是圍繞互聯網用戶的需求來進行的,非常成功的企業必定在是在某個互聯網業務方向上的首創者,或者是已有方向上的重大創新者(包括商業模式),并且持續不斷地創新或者緊跟產業潮流,注重用戶的使用體驗,比如微軟、Google、Sina、騰訊、阿里巴巴等。

二是互聯網企業所提供的業務產品并不是在一開始就已經很成熟,很多在早期只是一個構想或者只有一個粗糙原型,但是它們善于及時將其直接推向用戶。盡管開始時產品功能不是很完善,使用用戶也并不多;但在成長趨勢明顯的情況下,企業能夠及時獲取充足的風險投資,這筆投資可以使其在1~3年內專心對產品進行完善和擴充,免受盈利的壓力,Google是其中的典型。

三是互聯網企業一般有著完善的期權和股權制度并實行現代企業制度,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內外部人力資源,并有著管理規范、分工明確、財務透明、文化開放等特點,從而留住和吸引內外部人才開發出各種互聯網創新應用。另外,互聯網企業并不被投資方控制,風險投資方是以獲利而不是以控制經營為投資目的,公司控制權仍然由創始人或創始人+職業管理團隊主導,風險投資方一般都在企業上市后全部或大部分退出。

3 運營商運營互聯網業務的

策略

從互聯網的發展歷程、互聯網企業及業務特點、市場數據可以看出,互聯網的發展是應用內容不斷出現、不斷增值,同時依附網絡通道不斷減弱、通道價值不斷貶值的過程。運營商要想開展好互聯網業務,就需要掌握互聯網規劃、運營、執行的經驗,遵循互聯網的發展規律,把互聯網DNA移植進來,大膽地開展互聯網業務運營探索。

3.1 整合業務形態 滿足用戶體驗需求

用戶體驗是指用戶在使用產品服務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純主觀的心理感受,是指用戶與企業提供的產品互動時的所有感知、認知以及情感態度反應,這種心理感受同時會受到客戶使用產品時的環境的影響[2]。

由于所有在互聯網上呈現出的業務均是為了迎合用戶的實際體驗需求來開展的,因此要充分了解用戶對現有互聯網業務的體驗效果以及潛在的需求,一方面要對使用互聯網業務的用戶進行詳細的調研,從年齡、職業、階層等方面明確用戶特征,提煉出他們對互聯網業務的偏好,分析其心理特征和行為動因;另一方面要分析互聯網環境下影響用戶行為的因素,結合用戶的興趣愛好和心理特征,對用戶群進行細分并制定相應的業務引導策略。要想有效地滿足用戶的體驗需求,運營商需要充分整合業務形態,具體做法可考慮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搭建一個統一的互聯網業務平臺。由于運營商缺乏成熟的互聯網業務運營經驗,同時當前用戶已經對一些互聯網企業產生良好認知,運營商要想搭建互聯網業務平臺進行有效拓展,就需要和運營該業務的主流互聯網企業進行充分的合作,借助其資源快速進入該領域。一方面,運營商應該協同整合開發機制,做這個平臺標準的制定者,使得內容和服務提供商以及個人能通過此平臺提供像音樂、游戲、閱讀、視頻等業務,做數字內容分發商,形成匯聚效應。如此一來,制定有效的激勵機制吸引大量優秀的軟件、應用等技術、內容提供者至關重要,可考慮對這些提供者進行適當的補貼,并且在分成比例上進行較多的傾斜。另一方面,運營商要充分借鑒和運用互聯網企業現有的產品、先進的經驗和成熟的盈利模式,利用合作伙伴的用戶資源和渠道資源,進行業務的運營和推廣,鞏固并擴展用戶規模。

二是在平臺應用內容的標準上根據用戶的興趣愛好和心理特征,利用終端優勢捆綁不同的互聯網業務產品,在終端上提供一鍵式的便捷登陸方式,同時運用運營商特有的基于真實ID的優勢,將用戶電信信息如用戶通訊關系、內容類業務訂購歷史、消費軌跡等注入用戶屬性中;另外,考慮把互聯網應用產品和運營商其他寬帶、移動、行業信息應用產品等進行捆綁,將運營商獨有的計費支付、LBS等能力納入這個互聯網業務統一平臺,針對不同用戶群的需求快速為其提供相應的互聯網產品,后續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產品功能和應用,不斷提升和挖潛用戶體驗,時時跑在用戶需求的前面。

3.2 掌控移動終端 實現流量經營

圖3和圖4顯示,2012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網民規模為4.2億,在整體網民中占比達74.5%;市場規模為549.7億元,同比增長96.4%。

而移動終端從第一代模擬終端,歷經第二代基于實時操作系統的功能終端,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基于開放操作系統的智能終端階段。圖5表示出了在不斷階段中,終端所能支持的服務種類。

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各種服務應用的極大豐富,使得流量激增,從而給運營商進行流量經營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因此運營商一方面需要對移動終端進行深度定制,另一方面需要開發自己的移動終端,包括其中的操作系統、各種應用軟件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流量經營[3]。在具體的做法上可考慮從三方面進行:

一是豐富不同檔位終端類型。除進行必要的終端補貼外,更重要的是極大豐富終端上的應用,并且讓這些應用不是獨立存在而是相互聯系的,比如蘋果的App Store、騰訊通過QQ軟件所聚合的各種增值業務應用,還有微博、社區等提供人和人之間交流互動的業務,從而增強用戶黏性。

二是識別并引導用戶行為,刺激用戶流量消費。把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應用產品嵌入到傳統電信業務中,并不斷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創新應用,產品需要具備客戶端、瀏覽器、WAP頁面等多種形態。

三是明確平臺式業務作為移動互聯網戰略中心的地位,提高對用戶的服務能力。根據用戶不同需求提供相應的資費套餐,區分流量服務等級,讓流量可控可管;另外加強版權內容型業務的精細化垂直運營,主動服務打消顧慮,優化產品組合,推進精細化的營銷創新。

3.3 打造差異化創新業務應用 增強競爭能力

運營商在開展互聯網相關業務時,將面對現有成熟的互聯網企業以及其他運營商的強有力競爭,因此需要提供差異化的互聯網創新業務、應用、產品和制定相應的競爭策略。可從競爭對手、自身優勢以及業務資費三方面考慮:

第一,在面對騰訊、微軟等互聯網企業和其他運營商競爭對手時,基于自身優勢能力,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和解決方案,深入研究不同互聯網用戶的需求特征,根據用戶的興趣和偏好匹配出最優的服務和差異化的創新業務/應用/產品,同時把互聯網應用產品和運營商其他寬帶、移動、行業信息應用產品等進行捆綁推廣,把運營商的平臺做成一個聚合多種業務的集成平臺。該平臺可用來聚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滿足用戶溝通協作的需要。

第二,就像在現實社會中,個人的基礎身份是通過身份證號碼識別一樣,在電信網絡中,用戶的基礎身份是通過唯一注冊的電話或手機號碼來識別的。在互聯網領域中的基礎身份識別、認證同樣重要[4],它是對互聯網用戶的基礎定位,當前很多互聯網企業都積極通過實名注冊來發展用戶。電信運營商在這方面無疑具有天然的優勢,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可充分利用真實姓名注冊并提供訪問跟蹤記錄的特點,不斷挖掘集成用戶數據信息,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第三,在業務資費方面,相對于互聯網企業和其他電信運營商,可考慮適時實行競爭性資費策略,比如說對應用內容提供者提供足夠的獎勵,為捆綁電信業務的用戶提供業務資費優惠等。

4 總結

當前電信和互聯網的界限越來越不明顯,在互聯網企業不斷進入傳統電信領域的形勢下,電信運營商在經營好自身傳統業務的同時,更需要積極學習和介入互聯網領域并進行相關業務的開展。由于缺乏相應的經驗,運營商首先應該轉變傳統的電信思維,遵循互聯網發展的規律,除了提供平臺、吸引大量優勢技術、應用提供者之外,還要建立完善的開放式組織、資源、激勵等配套制度:

在組織上建議打破公司內外部創新壁壘,加強企業內部創新協同,豐富與外部相關者的合作形式,形成互聯網創新模式;

在資源分配上應保證創新資源的穩定性和規模性,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在激勵機制上要建立積極的激勵導向,采取正向和負向相結合的激勵模式,提供創新與職業晉升之間的關聯通道,從根本上激發員工的創新積極性。

總之,可考慮采取“探索-嘗試-總結經驗-新嘗試”的發展策略。

參考文獻:

[1] 孫大珩. 互聯網企業成功因素分析[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 2010.

[2] B Joseph Pine II, James H Gilmore.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8).

互聯網電商運營范文2

【關鍵詞】微博客 電信運營商 移動互聯網 系統架構 技術方案

1 微博客的興起與發展

微博客(Microlog,Micro-blogging),是一種允許用戶及時更新簡短文本(通常少于200字)并可以公開的博客形式。微博客可提供任何人閱讀或僅由用戶選擇的群組閱讀兩種方式。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文本信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傳送,包括短信、即時消息軟件、電子郵件、網頁等。一些微博客甚至可以多媒體信息,如圖片或影音剪輯[1]。

說到微博客就不得不提鼎鼎大名的Twitter。Twitter在2006年3月成立于舊金山。據Twitter 2009年2月的統計結果顯示,的博客文章每月有600萬的獨立訪問者和高達5500萬的點擊率,Twitter已位列常用社交網絡的第三甲;而到了2009年末,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發表報告稱,11月份Twitter美國獨立用戶訪問量達到了1937萬[2];截止2009年12月21日,Twitter在Alexa網頁流量統計中排名第14位。其他國外著名的微博客還有:Jaiku、Plurk、Tumblelog、Thumbcast、Twingr等。

而在國內,自2007年微博客逐漸開始興起:2007年5月,飯否正式上線,提供API、私信、博客插件、短信消息和IM綁定等基本功能;2007年8月13日,騰訊旗下的微博客――“滔滔”上線。至2009年國內微博客井噴式涌現,各大門戶網站紛紛涉足微博客:2月18日,嘀咕上線;5月聚友網旗下9911微博客上線,打造娛樂化的微博客平臺;10月新浪微博正式公測;11月,百度貼吧個人中心(i貼吧)在上線兩周后推出“狀態分享”功能;12月,搜狐旗下的ChinaRen校園微博內測。

2 電信運營商與微博客

2.1 電信運營商發展微博客的緣由

隨著3G網絡建設的逐步完善,移動互聯網時代越行越近。移動互聯網代表的不僅僅是高速上網,更意味著高速上網背后豐富的互聯網應用服務,那正是移動互聯網的“金礦”所在。移動設備制造商、移動運營商、互聯網應用提供商都自我定位于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的中心位置,寄希望于掌握移動互聯網的主導權,因為誰掌握了主導權,誰就能分到更大的“蛋糕”。Apple公司iPhone+App Store的成功,Nokia宣布從終端制造商向移動互聯網公司轉型,摩托羅拉Android手機大打社交牌,這些例子都表明移動設備制造商對移動互聯網這塊大“蛋糕”虎視眈眈;而互聯網應用提供商憑借在互聯網領域積累的用戶和經驗,也希望在互聯網加上移動性后能延續其成功;而根據全球最成熟的3G市場――日本的經驗:3G用戶占移動用戶大部分后,運營商的主營收入會由語音收入轉為數據收入,移動互聯網將成為運營商的命脈。因此,為了在移動互聯網上獲得更大的收益,運營商應該把目光放在移動互聯網業務應用上,為用戶提供更多的互聯網服務。

隨著社交網絡時代的來臨,微博客成為信息分享和的絕佳平臺。作為一種分享與交流平臺,其最鮮明的特點是平民化,讓每個人都能坐擁一個“大喇叭”,從而享受到自我展示和成為被關注中心的滿足感。作為一種分享與交流平臺的微博客更注重時效性和隨意性,更能表達個人每時每刻思想的最細膩動態;同時,短信、Wap、Web、客戶端等多種多樣的更新方式,極大地方便了用戶的使用,也有利于發揮運營商的優勢。

(1)可增加用戶黏性,提高用戶離網成本

微博客記錄了用戶的精彩瞬間和心路歷程;運營商利用手機號碼的唯一性,將用戶帳號與手機號碼捆綁;同時,提供WAP、短信免登錄等手段提升用戶體驗,養成用戶使用運營商微博客的習慣,從而增加用戶黏性。

(2)可成為推廣增值業務的平臺,促進增值業務的發展

微博客可以利用短信、彩信、Wap等方式予以更新,從而促進相關增值業務和數據業務的發展。當微博客具有一定的用戶基礎后,可與號百業務相結合,提供企業信息、精準廣告、消費者監測等增值業務。

2.2 電信運營商發展微博客的優勢

電信運營商發展微博客具有以下天然優勢:

首先,微博客最突出的特點是移動性、及時性,而電信運營商本身所擁有的資源能保證其以最低的成本實現這些特性。通過短信、彩信、手機上網等方式,電信運營商的微博客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一小段文字和圖片信息。與運營商幾乎是零成本提供這些服務相比,雖然其他微博客提供商也可以為用戶提供同樣的更新方式,但所需成本卻大得多。

其次,運營商擁有客戶的真實身份、真實關系等檔案資料。運營商的CRM數據庫有用戶詳細的基本信息;詳細話單記錄著用戶真實的社會關系。利用這些數據,運營商可以進一步挖掘用戶的興趣愛好,為用戶推薦感興趣的業務、信息以及認識的好友等。

最后,電信運營商還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據工信部網站數據顯示,我國移動電話用戶數已突破7.4億。即使移動電話用戶最少的中國電信用戶數也突破了5千萬,預計到2010年底,用戶數將達到1億。電信運營商擁有如此龐大的用戶群優勢,是其他微博客提供商所無法比擬的。

3 中國電信的微博客

中國電信作為新進入的移動運營商,盡管移動電話用戶數在三大運營商中最少,面對移動互聯網的浪潮,還是將打造具有中國電信特色的微博客,列為中國電信移動互聯網重點發展業務之一。

3.1 典型應用場景

(1)名人博客

如圖1所示,著名股市評論員楊X開了自己的微博客,很多微博客用戶紛紛把他的微博客設置為關注對象。一日,股市波動巨大,他發表了短小精干的微博客信息:“洗盤結束后將進行絕地大反彈!”關注楊X的微博客會員小艾很快收到微博客系統發出的短信通知:楊X剛剛了新的微博。小艾心有戚戚,用短信回復:“太精辟了,我也看好后市,準備全倉殺入?!碑敳┲饔米羁斓乃俣攘俗约旱挠^點后,關注者隨即將得到最新的通知和回復。

(2)現場直播

當小劉突然發現對面的辦公大樓竄起濃煙與火苗,他立刻報了火警,同時,用手機進行微博現場報道,不斷報道最新的火勢情況:“哇,濃煙滾滾,火勢沖天?!薄?輛消防車趕到了,升起了云梯。”“開始噴水滅火了,又趕來了2輛消防車?!薄盎鸾K于被撲滅了?!边@些消息引起博友的關注,很多在附近居住和工作的人將小劉的微博客加入關注對象,以關注事態的進展。這種方式讓的信息得到了有效傳播。

(3)產品與品牌傳播

微博客推出“品牌頻道”,企業可以在微博客網站構建品牌頁面,同時組建多種品牌小組,讓同一品牌的粉絲能夠聚合在一起。而企業通過平臺可以向用戶發送各種新品、促銷信息,由于微博客具有即時性和分享性的特點,因而可讓一個消息迅速傳播到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圈子里,甚至用戶之間也可進行互動,將信息轉發給其他好友。這種方式增加了公司品牌直接接觸消費者的機會,有利于推廣品牌,同時也有利于維護品牌認知和客戶忠誠度。

3.2 系統功能框架

如圖2所示,中國電信微博客系統主要包括Open API、核心功能平臺、基礎電信能力封裝三大部分。

(1)Open API

Open API是微博客平臺對外提供的接口。這些接口將開放給第三方的開發商,使得開發商可以利用平臺提供的統一認證、用戶信息、博文信息、搜索等功能。

統一認證接口:提供用戶認證的單點登錄,實現一次認證就可以在所有應用會話中通行,簡化用戶煩瑣的認證操作。

個人信息接口:對有權限的用戶和第三方應用系統,按級別提供個人信息的查詢和更新。

博文信息接口:對有權限的用戶和第三方應用系統,按級別提供博文的查詢和更新。

搜索接口:對有權限的用戶和第三方應用系統,提供用戶(博主)和博文的搜索功能。

(2)核心功能平臺

核心功能平臺,實現了微博客的核心功能。

用戶認證:與電信的統一認證體系相連,提供統一的登錄認證功能。

賬戶管理:為用戶提供賬戶信息的管理功能,以及跟隨(follow)關系的管理功能。

博文與消息:提供博文的、查詢、回應、轉帖、收藏等功能,同時也提供私信、公開信等服務。

群組圈子:提供群組功能,對某一話題感興趣的用戶可以組建一個小組,群組內的發言所有群組成員均可看到。

審核管理:提供對博文的系統自動審核和人工審核功能,過濾敏感信息,防范政策風險。

系統管理:提供熱門話題管理、排行榜、博主推薦、博文推薦等功能。

(3)基礎電信能力封裝

該模塊封裝了短信、彩信、點擊撥號、位置服務等基礎電信能力,為核心功能平臺提供能力調用,這些能力也可以通過Open API開放給第三方應用使用。

3.3 系統實現

中國電信微博客系統采用分層式架構實現。系統架構如圖3所示。

(1)展示層

提供了Web和WAP兩種方式的展示界面,用戶還可以通過短信、彩信來更新博文。

(2)業務邏輯層

集中了絕大部分的業務邏輯實現。Web、WAP頁面以及Open API都是通過調用業務邏輯層實現所需功能。

(3)數據緩存層

針對互聯網應用實時性強、數據訪問集中的特點,系統專門使用了分布式數據緩存系統作好數據緩存。把訪問最頻繁的數據放在內存緩存中,提高訪問速度。

(4)DAO構建層

實現了所有的數據庫DAO訪問。

(5)數據庫控制層

提供了分布式數據訪問控制。為了支持大規模用戶量,數據采用分布式存儲。為了方便地進行系統的水平擴展,數據的分布采用一致性哈希算法[3],把數據分散到不同的數據節點。

4 運營商微博客未來之路

時至今日,雖然微博客已經遍地開花,但商業模式仍然尚不明確。無論是國外的Twitter還是國內的新浪微博,其盈利模式都還處于探索之中。電信運營商也需要尋找一條微博客發展的未來之路。

4.1 與其他增值業務融合,成為內容聚集和分發的平臺

作為電信運營商,并不需要微博客直接產生營收,而旨在通過微博客這樣的內容聚集和分發平臺,促進其他增值業務的發展,從而間接促進其經濟效益提升。例如微博客上有用戶上傳的許多精彩畫面,與沖印融合,就可以提供一站式的照片上傳、沖印、配送服務;與手機視頻結合,可提供視頻即拍即傳,隨時隨地視頻上傳與分享服務;與號百業務融合,可為用戶提供網絡訂購與支付服務,為后向商家提供宣傳和推廣的平臺。

4.2 用戶行為分析,掌握用戶的潛在需求,精準信息推送

微博客記錄了用戶細膩的思想動態,通過分析用戶的行為,有利于掌握用戶的興趣愛好、潛在的業務需求,可有針對性地開展業務營銷和精準信息推送。用戶在微博客上發表的對商品和服務的抱怨、意見和建議經分析與匯總后,可以成為進行消費者監測的有效工具。

4.3 完善企業信息管理和協同辦公功能,打造Yammer式企業微博客

Yammer是一個針對企業用戶的微博客。在美國,以Yammer為代表的企業受到青睞,許多企業使用他們的服務。Yammer服務的核心是:完善的企業信息管理,企業可以對員工信息進行整合和管理,疏導員工的敏感信息;便捷的協同辦公功能,企業管理者可以及時了解員工的工作狀態及存在的問題,團隊的成員可以在群組中實時提出問題,請求幫助或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等[4]。Yammer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就是向企業會員收取會員費。

Yammer式的企業微博客在中國尚處于萌芽階段,對于擁有眾多政企客戶的電信運營商不能不說是一個難逢的機遇。

參考文獻

[1]維基百科. /wiki/%E5%BE%AE%E5%8D%9A%E5%AE%A2[EB/OL].

[2]comScore. /[EB/OL].

[3]Giuseppe DeCandia,Deniz Hastorun,Madan Jampani,et al. Dynamo:Amazon's Highly Available Key-value store[C]. Proceedings of twenty-first ACM SIGOPS symposium on Operating systems principles,October 14-17,2007,Stevenson,Washington,USA.

[4]傅志華. 中美微型博客發展現狀與商業價值分析[EB/OL]. .cn/List/2008-4-10/061201.shtml.

【作者簡介】

楊豪杰:畢業于中山大學軟件工程專業,工學碩士,現就職于中國電信廣州研究院信息應用開發部,主要從事互聯網及信息應用研究。

互聯網電商運營范文3

[關鍵詞]運營商 移動互聯網 產業鏈變革 博弈

中圖分類號:F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24-0296-01

[正文]

當前,全球信息技術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移動互聯網”時代。自2007 年蘋果公司推出第一代iPhone 以來,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其發展速度遠快于桌面互聯網。就全球而言,用戶數從2000萬增加到1 億,桌面互聯網用了6 年時間,而移動互聯網僅僅用了2 年就達到這一目標。

快速增長的用戶數據證明了,隨著3G網絡與智能手機等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移動互聯網逐步成為互聯網與3G移動通信整合的發展方向。當前,我國移動互聯網正在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階段,我國正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同時,這也帶來了產業鏈的一場新的變革。

一、移動互聯網產業鏈正迎來變革

在傳統通信產業鏈中,運營商居于絕對主導地位,使得運營商擁有足夠話語權。隨著產業鏈各環節各企業間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利潤率水平逐步趨于下降。在此背景下,新興移動互聯網市場,以其迅猛發展勢頭和巨大市場潛力,必然成為各企業競相爭奪的新的利潤增長點。運營商、終端商、服務提供商紛紛向產業鏈的兩端延伸,企業的角色界限變的模糊,各企業均試圖通過采取“服務+終端”的模式成為整個產業鏈的主導者,在未來的發展中占據有利地位。通信產業鏈正在迎來一場全新的變革,由原來的運營商“一家獨大”演變為一個“多方博弈”的競爭格局,產業鏈“去中心化”趨勢明顯。隨著融合的進一步深化,上下游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產業鏈條集合交叉,服務提供商和終端制造商不斷向電信運營滲透,運營商產業鏈控制能力逐漸削弱,電信產業生態系統正發生革命性變化。

二、運營商競爭能力分析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內容服務的收入占比越來越大,基礎網絡對業務的影響能力正在弱化,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新業務模式、商業模式使運營商面臨著管道化的危機。在該新興市場,服務商、終端商開始挑戰運營商在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就運營商而言,又具備怎樣的核心能力,使其能夠避免被單純管道化的威脅。移動互聯網時代,運營商的核心能力在于網絡、信息業務、渠道、客戶、終端的“一體化運營能力”。具體釋義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基礎網絡運營能力是運營商所獨有的能力,是構建移動互聯網的基礎。全業務運營導致運營商間競爭加劇,基礎網絡能力的競爭更為激烈。運用基于基礎網絡運營而衍生的一系列能力開展異質化競爭成為重要競爭方式。

同時,在基礎網絡于移動互聯網產業鏈中的控制力減弱趨勢下,渠道成了運營商的重要核心資源。運營商所具有渠道的營銷、認證、支付能力對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有重要作用。運營商已有覆蓋范圍廣、服務質量高的渠道資源,成為產業鏈中所獨有的資源。

此外,運營商在客戶、信息業務、終端方面具備的既有優勢,也是其核心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移動互聯網時代運營商對策研究

運營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應對策略,是一項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包括前端策略(如用戶、渠道、產品、營銷、終端、客服)、后端策略(如網絡、平臺、IT支撐),下面主要就其中的幾項策略進行重點分析。

1、加強產業鏈掌控力度,提升盈利潛力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產業鏈去中心化趨勢明顯,對試圖加強產業鏈掌控的各方均提出了挑戰。就盈利潛力來說,對產業鏈管理的復雜度與盈利潛力呈正比關系。因此,運營商若想避免被“通道化”的尷尬局面,就應該在進一步加強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前提下,加強對產業鏈各環節的滲透和全方位掌控。

2、開放電信能力,創造新商業壁壘

開放電信能力不僅可以擴大電信業務的使用場景,還可以增加產業鏈對運營商的依賴性,從而創造出新的商業壁壘。運營商諸多得天獨厚的電信能力可以通過標準API開放出去,允許互聯網應用開發者調用?;ヂ摼W應用提供商在Web上直接調用電信能力,比如在Web上直接點擊呼叫、點擊發送消息、查看好友當前位置等等,將增進電信與互聯網的融合,擴大電信業務的使用場景。

a)突出應用特色,吸引客戶群資源

對產業鏈的掌控,核心是對客戶群的掌控。根據Metcalfe(梅特卡夫)準則:信息網絡的價值與聯網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通過擴大用戶數能夠實現價值的平方級別的提升。因此,培養客戶忠誠度,牢牢把握用戶群資源,對運營商獲取移動互聯網產業鏈的主動權,是至關重要的。

而要獲取和穩固客戶群資源,最為重要的是業務應用。優質的內容和應用是吸引用戶使用移動互聯網業務的前提。移動互聯網時代仍然遵行“應用為王”的準則。電信運營商要將應用與設備、平臺充分融合,整合上下游資源,創造出更多符合用戶需求的優質內容,提高移動互聯網用戶訪問體驗。

可以預見,個性化信息定制服務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產業的重要價值掘金點。國外典型運營商常常具備其他運營商難以超越的王牌業務,如KDDI的移動音樂服務、NTTDoCoMo的移動支付服務均在日本市場首屈一指,在行業資源整合、服務特色等方面形成了較高的競爭門檻。這些均可為國內電信運營商提供有益借鑒。

b)促進自身業務耦合,進一步提升用戶掌控能力

互聯網電商運營范文4

【關鍵詞】 互聯網電視 CDN 跨運營商固定寬帶網絡接入

一、前言

家庭寬帶類應用是基于家庭網關及寬帶網絡,為用戶提供如互聯網電視、家庭高清視頻通話,以及其它增值服務的應用?;ヂ摼W電視應用是指基于寬帶應用型家庭網關的應用設備(機頂盒)和寬帶網絡,以電視機為顯示終端,向用戶提供高清、可點播的互聯網電視節目等內容服務。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互聯網電視業務的用戶數量和使用與日俱增,互聯網電視業務的粘性極強,用戶服務涉及的環節包括終端家庭內部網絡環境、小區寬帶接入、網絡匯聚、骨干傳輸、平臺服務多個環節,互聯網電視業務的質量某種程度取決于寬帶網絡服務的運行質量。

二、互聯網電視應用系統結構概述

互聯網電視應用系統結構見圖1。家庭網關管理平臺包括針對互聯網電視應用的認證模塊、訂購關系管理模塊、計費管理模塊、終端管理以及屏幕管理模塊。家庭網關管理平臺分別與集成播控平臺、支撐系統、CDN平臺、寬帶應用型家庭網關的應用設備(機頂盒)接口,提供終端開通、用戶/終端認證、用戶訂購業務并轉發業務訂購/退訂請求、業務訂購關系管理、終端管理、屏幕管理等功能。

分發控制平臺包括訪問控制模塊和CDN平臺,與集成播控平臺接口獲得內容元數據、內容實體并進行分發。訪問控制模塊負責接收用戶的訂購/退訂、訂購關系查詢、視頻點播請求并進行相應用戶認證、業務鑒權處理,CDN平臺負責用戶調度和提供實際的流數據服務。終端是指寬帶應用型家庭網關分體機中的應用設備(機頂盒)以及預置的互聯網電視應用客戶端。機頂盒中需預置家庭網關管理平臺地址,與家庭網關管理平臺交互實現用戶認證、終端管理等功能。客戶端中需預置集成播控平臺地址,通過集成播控平臺獲取EPG頁面;客戶端通過訪問控制模塊完成訂購/退訂、訂購關系查詢、點播鑒權處理;并通過訪問CDN平臺獲取視頻流服務。集成播控平臺向家庭網關管理平臺和分發控制平臺提供內容元數據和內容實體,并向互聯網電視應用客戶端提供EPG頁面(如欄目列表、節目列表、書簽、收藏等)。

CDN系統架構主要包含全局調度(GSLB)、內容中心(CCS)、服務節點(SNS)、運營管理(OMS),各系統主要功能如下:全局調度系統實現CDN系統的全局控制與調度功能,是終端用戶訪問的統一入口。該子系統應包含用戶請求調度、調度策略管理、節點資源管理等功能模塊。內容中心系統負責從上一級內容源獲取內容、存儲內容并為下級節點提供服務。本子系統應包含內容注入、內容刪除、內容處理、內容存儲、內容管理以及內容分發等功能模塊。根據實際運營部署需求,可在全網內容中心下層部署區域內容中心,其中全網內容中心存儲CDN系統內的全量內容,區域內容中心僅存儲該區域內的熱點內容。服務節點系統主要負責緩存熱點內容,并為終端用戶提供媒體服務;當本地緩存沒有內容時,服務節點應向上級節點回源獲取內容并提供給終端用戶。本子系統應包含內容分發、內容緩存、本地調度、內容處理、媒體服務以及訪問控制等功能模塊。

三、互聯網電視CDN組網部署方案

3.1 互聯網電視CDN組網部署方案

CDN應提供靈活、可擴展的組網方案滿足互聯網電視業務運營需求,滿足網絡無縫演進需求,具體包括支持多點、分級內容注入;支持CDN節點分布式組網,包括分布式內容存儲、分布式流服務等;可擴展支持標準化、開放的架構實現CDN級聯組網,以及多廠家混合組網;可擴展支持TV、PC及移動終端視頻業務的統一組網。

互聯網電視CDN部署方案重點關注CDN中的架構、功能、組網、接口等。外部接口保證業務模塊的標準化對接,內部接口確保內部組件模塊化,對接接口保證異構CDN系統之間的互通,并可支持多廠家方案組網和升級,降低采購成本。業務層面需要支持流媒體服務能力,支持多種流媒體協議,如HLS,HHTTP PD,下載等,支持WEB頁面的緩存能力,支持WEB業務和流媒體業務的統一管理和調度。

圖4 互聯網電視應用CDN內部接口拓撲圖

CDN組網包括單點部署和分布部署,其中分布部署又分為二級組網和三級組網架構。單點部署:所有設備集中部署向用戶提供媒體服務,可以不提供內容分發功能,等同于媒體服務集群。適用于小規模流媒體服務提供或對接內容存儲CDN提供面向用戶的流媒體服務的場景。分布部署:內容庫存儲在內容中心,區域中心和服務節點可根據用戶規模和服務性能等需求進行分布式部署。對于分布部署的CDN系統應支持多個CDN之間的對等互聯和上下級互聯,實現跨域方式的內容分發和用戶調度。

3.2 互聯網電視業務質量測試方案及結果

以北京、上海、深圳、廣州跨運營商固定寬帶網絡接入環境下的終端進行測試,家庭用戶共享4M-20M。(1)廣東移動、上海鐵通、上海移動測試點與家庭網關管理平臺直連,在發生網絡異常時,對視頻源進行判斷;(2)廣東聯通、廣東電信、廣州聯通、深圳電信、上海電信各測試點均連接到藍汛CDN出口,以觀測跨運營商固定寬帶網絡接入環境下產品體現出來的用戶體驗差異性;(3)北京聯通連接到藍汛CDN出口,保障出口帶寬穩定,且從路由上比其它測試點距離CDN更近,以測試CDN出口情況;(4)北京電信通10M共享;(5)小眾網絡,ip138網站查詢結構顯示,網絡出口在國外。

根據一個月的測試結果,產品體驗包括直播緩沖時間、切臺時間、EPG刷新時間、直播/點播流暢程度呈現高度一致性趨勢,即4M帶寬條件下,標清回看/點播的視頻播放流暢、EPG刷新流暢,8M以上帶寬條件下高清節目播放流暢,時移響應時間均值各地都能保證在2秒以內;異常情況下,比如,晚高峰時期(晚8點半至10點半,各地均有偶現播放卡頓現象),出現卡頓的同一時間點各地表現均一致。廣東區域各測試點相較北京聯通整體各項時間性能稍慢0.3秒左右,從路由跟蹤結果來看比較合理,普遍比北京聯通采樣點多經過兩個網絡節點。視頻播放趨于流暢、穩定,連接到藍汛的各播放檢測點播放效果回看和點播播放質量均比較穩定,未出現視頻播放卡頓的現象。.EPG信息刷新流暢、穩定,訪問高峰時,EPG各網絡檢測點均未有報出EPG刷新較慢的現象。部分小眾網絡用戶體驗差,從北京電信通測試點的查詢可見其網路出口在國外,其路由表過長,從而導致視頻卡頓、EPG刷新慢現象明顯高于移動、聯通、電信網絡下的測試點。(表1)

3.3 互聯網電視業務質量測試典型問題解決

在互聯網電視業務質量測試過程中出現了EPG頁面刷新時間不穩定、偶現直播臺切臺慢、CCTV-3、5、6、8無法播放和盜鏈導致服務器過載,引發全網卡頓現象的典型問題,通過策略及配置優化均得到有效解決,以上典型問題的解決對保障互聯網電視業務大規模商用的業務質量有重要的作用。

(1)EPG頁面刷新時間不穩定,即在訪問高峰時,EPG各網絡測試點均有報出EPG刷新較慢的現象(重點為電影詳情等圖片多的頁面,能夠看到圖片一張一張陸續顯示),由于當時EPG圖片加載都需要到家庭網關管理平臺中央服務器進行請求,通過對EPG圖片加載策略進行優化解決該問題。

(2)偶現直播切臺慢,在網絡情況相對穩定時,偶現切臺8-10秒現象(高于平均時間――2.3秒),發生概率1%,發生頻道對象無規律。經過分析發現,終端存在網絡丟包現象,通過終端優化并升級軟件版本解決該問題。

(3)CCTV-3、5、6、8無法播放,而同一時間,其它頻道均可正常播放。經各方配合分析發現,當時時移服務器發生故障,而CCTV-3、5、6、8的播放機制與其它頻道不一致(直播自動切換到時移),從而導致這些頻道無法正確獲取視頻源播放,通過優化終端處理機制解決。

(4)盜鏈導致服務器過載,引發全網卡頓現象,晚高峰時間段,全網均發生播放卡頓現象,后經后臺流量及日志分析,發現網內存在同一序列號同一時間從海量不同IP地址向服務器發起數據包請求的現象,通過后臺實時測試流量數據,確立了防盜鏈規范,管控盜鏈現象,禁止各問題序列號訪問權限后全網播放均得到恢復。

四、小結

2013年8月,國務院“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寬帶正式從部門行動上升為國家戰略,寬帶成為戰略性基礎設施。家庭寬帶類應用內容也將越來越豐富、高清視頻電話、親情通、家庭安防、教育、健康、無線城市、電商購物等都對寬帶效率,特別是網間流量效率提出更多的需求。在家庭寬帶類應用越來越豐富的情況下,有效的CDN組網將持續對提升用戶體驗、降低網間結算成本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參考文獻

[1] 于剛.OTT TV互聯網電視未來的發展方向[J].山西電子技術,2013(5): 90-91,96

[2] 張世琦.多媒體家庭網關的系統設計與實現[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08年

[3] 朱栩,劉伯濤.構建適應三網融合的高效能承載網[J].信息通信技術,2010(5):53-56

互聯網電商運營范文5

自2015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互聯網+”已逐漸深入應用

>> 信息化背景下電信運營商的互聯網發展戰略分析 運營商推進“互聯網+”的體系架構及轉型舉措研究 大數據背景下運營商移動互聯網發展對策 淺談運營商互聯網化轉型 運營商入侵互聯網 運營商重返互聯網 移動互聯網時代:運營商的黃昏? “互聯網+”時代的超級運營商 不會上網的互聯網運營商 運營商的互聯網掘金術 移動互聯網模式下通信運營商支付業務的發展 移動互聯網時代通信運營商客戶服務系統的構建與管理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電信運營商產業鏈延伸合作模式及策略研究 運營商移動互聯網運營策略思考 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背景下移動運營商轉型路徑探析 電信運營商運營互聯網業務的思考 互聯網+時代的運營商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平臺研究 電信運營商轉型移動互聯網 運營商發力移動互聯網 電信運營商向互聯網開放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 王華超. 新形勢下運營商移動業務經營策略研究[J]. 移動通信, 2015,39(1): 22-23.

[4] 藺海榮. ICT時代運營商電渠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 移動通信, 2016,40(14): 89-92

[5] 李林鋒. 華為實施微服務架構的五大軍規[EB/OL]. (2016-08-29)[2017-04-17]. http://chuansong.me/n/605616624542.

[6] 黃罡. App經濟已停滯 API才能讓大數據釋放更多價值[EB/OL]. (2017-04-08)[2017-04-17]. http:///zonghe/system/2017/04/07/015570863.shtml.

[7] 蔣勇. 基于微服務架構的基礎設施設計[J]. 軟件, 2016(37): 94-95.

[8] 王健,李冬睿. 從單一模式系統架構往微服務架構遷移轉換技術研究[J]. 學科探索, 2016(27): 44.

互聯網電商運營范文6

【關鍵詞】互聯網+ 互聯網化轉型 電信運營商

[Abstract] In order to help telecom operators get out of trouble using the development force of “Internet+”, the paper first analyzed the negative impact and transformation dilemma the operators suffered in the “Internet+” era, and then taking the operator’s point of view, the paper elaborated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ernet+”, based on which, put forward the architecture and service standard of operators “Internet+” promotion. With the foundation of the above analysis the paper proposed operators’ transformation measures in the “Internet+” era.

[Key words]Internet+ Internet based transformation telecom operators

1 “互聯網+”時代的沖擊與運營商轉型困境

據工信部統計,2015年電信業務收入總共完成 11 251.4億元,按可比口徑測算(扣除“營改增”對電信業務收入的影響)同比增長僅0.8%,創近10年新低。行業競爭加劇、資費下降、“流量當月不清零”等固然是導致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但“互聯網+”時代的“分享、開放”理念更是迅速沖垮了運營商因信息不平等筑起的各種圍墻優勢,運營商需要解構和重塑生產經營體系,其面臨的沖擊及轉型困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生產模式方面。隨著個性化需求激增及強化,傳統的標準化大生產已明顯跟不上時展的步伐。大數據、云計算及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將緊密連接生產與消費,幫助企業實現按需生產甚至按需定制。運營商如何應用“互聯網+”時代的新技術從而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創造核心價值成為值得探討的問題。

二是營銷模式方面?!盎ヂ摼W+”時代的產品及服務更多是以信息方式呈現,媒體合作及廣播式誘導消費難以為繼,用戶是媒介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如何構建高效的互聯網化營銷體系和用戶服務體系成為運營商轉型發展的另外一道門檻。

同時,轉型發展對電信運營商提出三個新要求:

(1)大平臺要求:一是跨地域、跨業務的數據整合和分析平臺;二是支付、社交、位置、通信等能力的云化和開放;三是高速智能網絡,快速支撐產品部署。

(2)小團隊要求:一是技術水平高,產品開發能力強;二是靈活多變,因需制宜,形成快速作戰的虛擬團隊;三是富有“創業激情”。

(3)一體化要求:一是集團公司、省公司和本地網的縱向一體化運營;二是營銷、開發和運營三位一體,提供一站式服務。

2 研究評述

從2015年以來在“通信”、“互聯網+”等相關領域的研究情況來看,在發展模式及策略、技術演進及方案、業務探索及實踐等領域有部分代表性成果,具體如下:

(1)發展模式及策略方面

高歆雅[1]剖析了“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服務商競合的新生態,觀點如下:一是互聯網廠商通過打造低價平臺進入傳統產業;二是傳統IT企業利用新技術優化產品及服務模式重構傳統企業流程;三是運營商應立足通信能力優勢,通過大量合作整合產業鏈,實現業務創新。李蓉蓉、楊新章[2]對運營商業務現狀及業界發展趨勢剖析后,提出運營商通信業務在場景化、平臺化和新型商業模式等方面的轉型建議。呂恒、任曉亮[3]認為“互聯網+”即是“互聯網+各行各業”,主流運營商進行互聯網轉型的關鍵在于顛覆傳統模式,形成高效靈活的銷售、交付、服務模式。張錦順等[4]認為“互聯網+”等于通過“協同創新、跨界融合、數據流動”對產業資源和分工進行重組,以實現效率提升、多方受益和產業升級,提出如果要構建以運營商為中心的多贏生態環境,必須開放基礎資源、開放渠道資源、開放大數據資源、開放產品能力和開放營銷體系。

(2)技術演進及方案方面

趙遠、沈蕾[5]在基于互聯網思路介紹電信運營商RCS(Rich Communication Suite,富媒體通信)方案建設及運營的過程中,總結出五條互聯網思維法則:一是得“潘俊閉哂天下;二是用戶體驗至上;三是免費是為了更好地收費;四是堅持到質變的“臨界點”;五是打造多方共贏的生態圈,善用現有平臺。馮偉等[6]認為運營商應在立足于用戶和業務區分的基礎上打造智能管道,技術上使數據網絡具備疏導、感知、管控等能力,應用上主要集中在后向收費、閑時引導、帶寬保證、大數據服務等領域。吳列宏、林海等[7]認為互聯網思維與運營商思維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傳統支撐的封閉思維與互聯網開放思維的沖突;二是傳統的數據管理思維與大數據精準營銷思維的沖突;三是以技術為中心的思維和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思維的沖突。運營商可借鑒互聯網思維改造運營商傳統支撐能力,一是以平臺化能力開放的思維重構支撐能力,提升互利價值;二是以大數據精準+體驗營銷思維重構支撐能力,提升應用價值;三是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思維重構支撐能力,提升用戶體驗。陳飛[8]提出在運營商統一支付平臺上自行引入第三方支付機制的思想,利用互聯網思維探索構建新型支付平臺,實現低本高效運營。

(3)業務探索及實踐方面

鄧煜熙等[9]對歐美日韓等標桿運營商互聯網化實踐進行研究,總結出三個方面的經驗:一是利用互聯網工具提升客戶體驗;二是跟隨用戶需求與產業形勢來革新產品與應用;三是利用運營模式的多元化以應對互聯網浪潮挑戰。胡世良等[10]認為與傳統洗衣行業相比,榮昌e袋洗O2O模式在下單方式、費用結算模式、衣服交接過程、互聯網營銷方式、線下配送體系具有明顯優勢。e袋洗對運營商的啟示主要體現在:一是向互聯網產業高價值市場進軍,拓展“互聯網+”應用;二是有選擇地切入“互聯網+”垂直領域,強化產品創新,注重客戶體驗,不斷拓展新的市場;三是以打造開放平臺為核心,加強產業鏈合作,積極開展戰略投資、收購等資本經營,推進跨界融合;四是打造適應“互聯網+”轉型的干部員工隊伍;五是深入推進創新業務運營“自主化、區隔化、特區化”,新興業務領域實行獨立化運營。

綜上來看,站在運營商角度,基于“互聯網+”的理解提出運營商推進“互聯網+”的體系架構、服務標準及轉型舉措等方面的成果非常之多,本文以此為切入點進行深入剖析并總結觀點供參考借鑒。

3 運營商對“互聯網+”的理解

“互聯網+”在微觀層面的影響顯而易見,傳統企業對“互聯網+”時代的不適應性將迫使產業重構,具體表現為:一是生產系統由封閉走向開放,產業分工更細,各企業更專注于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創造核心價值;二是基礎設施繼續下沉,生產業活躍度及貢獻度大增,掌握用戶、平臺等優勢資源的企業均有可能成為生產商,為其他企業提供支撐及服務。

“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摘自國家發改委《關于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從運營商角度看,我國互聯網發展過程中,通信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運營商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如光纖固定網絡、2G/3G/4G/Wi-Fi無線網絡無縫覆蓋、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為“互聯網+”背景下的應用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綜上,關于電信運營商如何理解“互聯網+”,本文認為運營商應充分發揮優勢能力,將互聯網作為生產要素融合到企業生產過程中,實現對企業全領域、全過程的互聯網化改造和升級,推動企業轉變思維模式,形成全新商業形態。

4 運營商推進“互聯網+”的體系架構

運營商應通過自身互聯網化轉型,致力于成為“互聯網+”的推動者和賦能者。具體指,一是提升自身和城市互聯網能力,二是將互聯網能力通過技術與非技術手段等賦予實體經濟。

具體來看,運營商應快速突破傳統思維局限,以軟件化智能通信網絡和云技術為基礎,以能力開放平臺為核心,以大數據為核心優勢,輔以用戶資源和線上線下渠道資源,重新定義“云、管、端”2.0概念,構建運營商推進“互聯網+”的體系架構,進一步發揮互聯網在企業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幫助行業及企業實現信息傳遞互聯網化、資源調配智能化、生產定制化、銷售電商化、經營精準化、客戶管理個性化的互聯網轉型目標,從而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圖1為運營商推進“互聯網+”的體系架構:

“云、管、端”2.0是市場驅動下的基于新技術應用的高度開放、緊密合作的多贏生態,不同于傳統的技術驅動下依賴于硬件的網絡服務,其內涵已經發生改變,分層將更清晰,強調基礎設施的下沉、共享以及運營商服務內容的衍展。表1為運營商“云管端”2.0的目標及路徑。

5 運營商的“互聯網+”服務標準

在持續構建、提升自身“互聯網+”服務能力的同時,運營商作為“互聯網+”的賦能者,應不斷對自身提出新的要求,重新定義運營商的“互聯網+”服務標準,具體如下:

(1)實時:業務需求實時響應,快速交付;

(2)按需:個性化的解決方案、資費和服務組合;

(3)在線:將產品和服務全量構建在云端,便于隨時獲取;

(4)自助:讓客戶自主獲取業務和服務,零等待;

(5)可分享:實現在線溝通,打破行業協作的信息鴻溝。

6 “互聯網+”時代下的運營商轉型舉措

在“互聯網+”時代,運營商推進企業愿景,解構和重塑生產經營體系,需要通過改革、創新、集約推動“四大重構”(包括業務重構、網絡重構、運營重構及管理重構),促進企業全面轉型。

(1)業務重構

如圖2所示,業務重構培育新的增長點,需要實現四個轉變:一是傳統連接向新連接轉變;二是前向經營向前后向并重;三是松散捆綁向深度融合;四是基礎業務向“互聯網+業務”轉變。

(2)網絡重構

如圖3所示,網絡重構注重靈活開放智能,實現網絡、平臺、IT“分離”向“融合”的轉變,呈現四個顯著特點:一是DC為核心網元且云化;二是實現SDN/NFV;三是OpenStack開源;四是分布與集約。

(3)運營重構

如圖4所示,運營重構注重互聯網化變革,實現銷售、服務、運維“分離”向“協同”轉變,呈現三個顯著特點:一是在線化、O2O化;二是集約化、智慧化;三是開放化、市場化。

(4)管理重構

如圖5所示,管理重構注重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守舊守業型向創新創業轉變,呈現四個顯著特點:市場化、集約化、專業化、人本化。

7 結束語

2015年我國電信業創近10年新低,從2016年6月底看,2015年減收因素在今年依然將延續,同時還將面臨另外四個現實的“不利”局面:一是用戶紅利將終結,2015年全國電話用戶同比增長0.1%;二是互聯網應用對傳統話音短信業務替代進一步加劇;三是競爭白熱化的局勢將從移動通信領域擴展至固定寬帶領域;四是“提速降費”政策預期可能導致行業結構性減收。綜上,運營商保增長壓力倍增,必須積極融入“互聯網+時代”,拓展新的增長點。

在國家大環境層面,“互聯網+”無疑將促進產業互聯網大發展,市場前景將遠超傳統市場,為了幫助運營商找到“互聯網+”時代下的運營商轉型舉措,本文以運營商的視角闡述對“互聯網+”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提煉總結,并提出基

于“云、管、端”2.0概念的運營商推進“互聯網+”的體系架構,并建議運營商提高“互聯網+”的服務標準,最后建議運營商從業務、網絡、運營、管理等四個方面進行“重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互聯網化運營,拓展更多的市場增長點,走出一條適合“互聯網+” 時代的運營商發展路徑。

參考文獻:

[1] 高歆雅. “互聯網+”時代的服務商競合新生態[J]. 電信技術, 2015(4): 10-14.

[2] 李蓉蓉,楊新章. 互聯網+時代運營商通信業務發展策略研究[J]. 移動通信, 2016(6): 92-96.

[3] 呂恒,任曉亮. “互聯網+”時代運營商的轉型與機遇[J]. 中國電信業, 2015(8): 62-65.

[4] 張錦順,范嫣然,王新建,等. “互聯網+”運營商的多贏生態[J]. 中國電信業, 2015(8): 62-65.

[5] 趙遠,沈蕾. 基于互聯網思維的運營商RCS建設方案探討[J]. 互聯網天地, 2015(8): 66-70.

[6] 馮偉,周江衛,彭海燕. 在互聯網+時代運營商智能管道發展思路探討[J]. 廣東通信技術, 2016(3): 2-5.

[7] 吳列宏,林海. 基于互聯網思維重構運營商支撐能力[J]. 現代電信科技, 2015(2): 73-77.

[8] 陳飛. 運營商互聯網思維下的支付平臺探索[J]. 移動通信, 2015(2): 87-9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 欧美 国产 日韩 第一页 | 日韩欧美在线视频 | 免费观看日韩大尺码观看 |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免费观看的黄色网址 |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 欧美91精品久久久久网免费 | 亚欧美综合 | 欧美在线一 |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一区91 | 久久精品无遮挡一级毛片 | 国产精品视_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 国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在线观看国产亚洲 | 欧美中出在线 | 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 黄色在线免费观看网址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免费 |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 国产a区 | 成人日韩 | 国产欧美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 毛片网此 | 国产欧美日韩第一页 | 综合伊人久久在一二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可播放的 | 欧美日韩1区 | 国产片欧美片亚洲片久久综合 | 情侣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