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針灸培訓總結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針灸培訓總結范文1
【關鍵詞】 自主學習能力; 針灸學; 教學方法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Based on the Self-learning Ability Training “Acupuncture” One Perspective with Various Dimensions Teaching Method/WANG Long, LI Dong-jie, ZOU Wei, 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28):089-091
【Abstract】 This paper researches and evaluates the implement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s by means of the practice of one perspective with various dimensions on the science of acupuncture teaching. One perspective with various dimensions is newly forwarded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latest acupuncture science teaching accomplish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self-learning concerning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acupoint, location, dialectical, prescription, acupuncture basis and acupuncture skill, combing Chinese classic medicine and modern anatomy and neurology theory putting forward different teaching plans for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vel. This method has positive meaning to improve student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has provided new clues for the teaching of acupuncture science.
【Key words】 Self-learning ability; Acupuncture; Teaching method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CM, Harbin 15004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28.031
針灸學是一門融理論、技術與臨床實踐于一體的學科。作為綠色治療方案的代表,針灸治病的療效受到世界范圍的好評,針灸人才培養也受到人們的關注。縱觀當前中醫藥院校針灸人才培養現狀,教學方式單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主體意識不強、中醫思維和針灸手法訓練缺乏等問題仍舊突出。筆者通過多年教學實踐與研究,總結出“一元多維”教學法,通過在不同層次和角度運用,以期豐富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針灸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1 “一元多維”的概念
“一元多維”是一種基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不同層次和角度,訓練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教學理念。“元”是基本的意思,這里引申為根本,即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根本。“維”主要有三層含義,一是幾何學及空間理論的基本概念,如一維、三維,在這里指不同層次與角度;二是維系的意思,這里理解為針灸學與現代神經科學等多學科相互結合;三是思維,即培養學生運用多種思維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所以“一元多維”教學法研究的核心是如何提高學生主體意識、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
2 “一元多維”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實踐
實踐圍繞提高學生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展開,以學生為本,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加以教師的精心設計,實現“學”與“教”的雙向互動,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1]。
2.1 多維度教學思想指導針灸教學 多維度即從人才培養層次、理論體系構建和中醫思維訓練等多個方面開展《針灸學》教學工作,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當前高等中醫藥院校專業課程教學大綱是以專業為主制定,對七年制、五年制授課不做區分。而同一專業不同培養層次(七年制、五年制)的學時數不同,在培養方案上應體現區別。筆者根據七年制、五年制中醫學專業和五年制其他專業3個專業層次教學特點,分別有所側重。見圖1。
培養學生學習針灸的興趣,從研習經典醫籍的正門步入針灸學殿堂,對構建針灸學理論體系尤為關鍵。在授課之初筆者融入名醫軼事,引用《黃帝內經?靈樞》和《傷寒論》的原文,旨在讓學生對課程產生好奇心,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深入學習后,筆者主張將熟練掌握現代解剖學和神經系統定位診斷學以及神經病學相關知識,作為學生必備的知識內容,實現學科間的互補[2-3]。這對于構建針灸學開放性理論體系具有很大幫助。
在思維方面,當代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受慣現代科學技術熏陶,思維活躍,但缺乏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中醫思維方面明顯缺乏。在繼承中醫傳統思維的探究式教學中,筆者鼓勵學生既要對話古人,又要學會批判。一改以往學生被動接受形式,在不違背中醫自身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發掘學生思維的創新點,為其日后繼續深造,夯實良好的基礎。
2.2 多角度入手豐富教學內容 以經絡腧穴教學部分為例,從穴性功效、針基針技和辨證處方等角度入手,擴展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更大的信息量。
穴性功效,即穴名由來、腧穴功效和功能鑒別等內容,以往講解不成系統,或被忽視。筆者要求學生查閱資料,盡量站在古人的立場,發揮想象力預習教學內容。首先要明確“凡諸孔穴,名不徒設,皆有深意”,即穴名之中自蘊功效。如“風字穴”都以風字命名,或熄內風,或散外風,或內風、外風兼治,皆因命名各有特色[4]。其次腧穴功效有別于中藥功效,根據每穴既治本經病,又治局部病,特定穴還具特殊性能的特點,要求學生預習時將每個穴位回歸人體,從定位、功效到主治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在教師講解時做好功能鑒別。
針灸的靈魂是針刺手法,而手法的掌握是教學難點。初學針刺手法的學生不可急于求成,每天都應做指力等基本功的訓練,積極參與課堂實踐。練好基本功,進行手法練習則事半功倍。眾所周知行針手法得氣與否賴于醫者針技操作的熟練程度,和手指精細觸覺的敏感性,然而單靠講解顯然不能讓學生領會捻轉提插等細微差別之中氣的變化情況。教師在講解后應加以示范,然后將學生三人分為一組進行課堂實踐,其中一名學生操作,另兩名學生評價其操作的是否正確,之后輪流操作,由教師對每組練習情況進行點評,達到基本功、理論和訓練的有機結合。
提到辨證處方,往往不作為針灸教學重點,但臨床上提高針灸治病療效的前提,是準確的辨證配穴,筆者認為這部分內容不應該被忽視,而應該作為檢驗學生是否掌握針灸理論和臨床實踐的重要內容。為此筆者在教學中,總結前人辨證處方經驗,注重理論與臨床相結合,讓學生熟記穴性功效,運用中醫思維識病、辨證、配穴處方。做到顧證知穴,以便施治,必要時針藥結合,增強療效。通過上述內容的展開,對提高學生理論理解能力,技能訓練能力有明顯提高作用。
2.3 基于PBL學習法思想的多形式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教師應該在“一元多維”教學法基礎上熟練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最大程度發掘不同層次學生的主體意識。其中以“問題”為核心的PBL學習法,可作為《針灸學》教學中重要方法。
PBL學習法較適合于8~10人的小組進行,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具備一定的科研意識和研究能力,這些條件是七年制學生所具備的,所以PBL學習法值得在七年制培養層次中推廣應用。具體教學主要由導師自行組織學生開展,借鑒PBL學習法的基本教育理念,以學生主體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為主,綜合運用問題式、啟發式、案例式進行多方式教學,同時輔以現代教學手段,使整個教學過程,既能促進教師自我完善,又能培養學生分析、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如PBL教學法結合針灸醫案教學,選取名家驗案開展綜合探究式學習,分析病因病機,體會治法方義。在辨證處方教學中融入情境教學,讓學生成為情景的主人,在教師有意識地引導下啟發學生獨立接觸患者,通過望聞問切、辨證處方解決常見問題,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2.4 形成性評價 本研究采用形成性評價方法,平時成績占30分,根據課堂實踐過程中是否積極按照規范進行針刺手法訓練,是否積極參加課堂討論,是否積極參加臨床實訓,是否積極提出科學問題等綜合表現給予評分。期末采用試卷形式進行考試,占到70分。通過形成性評價模式,可以在課后及時考察學生對針灸理論和針灸技能的掌握情況,同時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 存在的問題與展望
3.1 教師教學能力培訓 當前針灸教學中,教師水平良莠不齊,師傅“領進門”難于“修行在個人”。所以推廣應用“一元多維”教學法,提高教學質量,對教師進行教學能力培訓是必要的。無論是專業知識,傳道授業解惑,還是授課方式,便于學生接受,都應進行培訓,以期切實發揮 “一元多維”教學法的教學效果。
3.2 網絡教學平臺建設 目前針灸學的教學方式,主要停留在“灌輸式”模式上,忽視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與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思想形成鮮明反差。運用“一元多維”教學法仍不可避免此類問題的存在。網絡教學平臺作為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一種教學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不足,在未來針灸教學中值得大力推廣。
3.3 課程整合,增加專業課比重 學生在大學期間要學習西醫課、中醫課、外語課等課程。從課時分布及講授內容上看,中醫專業的針灸授課時間偏于不足,細分到針灸理論、技術、應用等內容的時間更為有限,明顯限制了學生有效掌握理論知識和針灸操作技術[5]。所以提高針灸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勢必要采取措施增加《針灸學》的授課學時比重。
“一元多維”教學法首次把穴性功效引入《針灸學》教學,突出中醫特色,注重培養中醫辨證思維能力,強調經典和現代醫學知識相結合,在理論教學與臨床教學兩方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在課堂實踐過程中反復訓練針灸手法,為學生立體掌握針灸學打下堅實基礎。創新性的教學思路為針灸創新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提供重要參考。
參考文獻
[1]王瓏,鄒偉,于學平.淺談提高學生主體意識在《針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針灸,2008,28(12):923-925.
[2]秦毅,何仲義,劉娟,等.通過應用解剖學課程教學強化對研究生綜合能力的培養[J].中國醫學創新,2012,9(5):121-122.
[3]顏津津,簡希堯.神經病學教學方法的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2,9(9):83-84.
[4]馮新成,張智龍.針灸腧穴命名的臨床意義[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29(2):255-256.
針灸培訓總結范文2
[關鍵詞]微格教學模式;針灸;推拿;教學質量
微格教學模式(Microteaching)又稱“錄像反饋教學”“微型教學”,是以教育、生理、心理學為理論基礎,借助現代化媒體信息技術如錄像、錄音等為主要手段,依據教學評價及反饋理論系統分階段幫助被教育者提高某技能的教學技巧[1]。有研究稱[2],在課程教學及培訓學習中使用微格教學模式可明顯提高教學質量,受培訓者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對授課內容進行反復學習,通過觀看自身操作視頻尋找不足,加以改進直至符合學業要求。中醫護理專業的整體發展較慢,在臨床實習中若缺乏中醫護理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學習會對臨床教學質量造成影響,不利于實習護生醫學水平及臨床操作能力提高,因此臨床帶教模式選擇十分重要[3]。本研究主要對針灸推拿臨床教學中應用微格教學模式對其教學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我院2015年4月32名實習護生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16名(均為女性)。對照組年齡為21~25歲,平均(23.13±1.07)歲,文化程度:中專3例,大專10例,本科3例,在校平均考核成績(93.27±2.47)分;觀察組年齡為20~24歲,平均(22.05±0.87)歲,文化水平:中專4例,大專7例,本科5例,在校平均考核成績(96.34±2.03)分。實習護生在院實習時間均為3個月,實習前均完成學校課程學習及考核,成績優異。對比兩組實習護生年齡、在校成績、文化水平等基礎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實施傳統臨床教學模式,以觀摩、實踐學習、競賽為主,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針灸、推拿手法講解、操作演示等,實習護生在觀看帶教老師操作后進行練習,練習結束后由帶教老師進行點評,針對操作中存在的不足反復練習。1.2.2觀察組借助微格教學模式實施臨床帶教,主要內容包括:(1)對本組16名實習護生劃分為2個微格訓練小組,每組各8名護生。臨床帶教過程中采取輪流操作的模式進行角色扮演,1名模擬患者,1名實施針灸操作,1名實施推拿操作,1名負責攝影,其他成員旁觀。(2)臨床帶教老師在帶教中將推拿手法學、推拿治療學以及刺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等內容有效整合并講解,進行示范性教學。(3)通過對帶教老師操作進行觀摩,分析教課中針灸推拿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項,小組人員輪流進行操作實踐,實踐過程中均錄影。(4)操作練習完畢后與帶教老師共同觀看錄像,分析操作中存在的不足,由小組成員及老師共同借助計算機分別評價,實習護生根據此次評價結果向帶教老師請教指導后繼續練習,直到操作正確并認可通過為止,如圖1所示。(5)在教學及學習過程中,小組內每個實習護生均輪流扮演不同角色,可分別通過患者、操作者、旁觀者、指導者等多重身份對針灸、推拿操作進行學習,不斷進行經驗總結,提高臨床操作技巧。圖1微格教學模式流程圖
1.3觀察指標
實習結束前分別通過情景模擬及理論試卷對2組實習護生臨床實踐能力及理論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考核,分別于實習前及實習結束時對實習護生護士核心勝任能力進行評定,對比兩組實習護生對臨床帶教老師滿意情況。
1.4評定標準
(1)教學考核:采用統一考核試卷及臨床操作考核內容對兩組實習護生針灸、推拿學習情況進行評定,理論試卷滿分為100分,實踐考核根據操作標準進行評分,分值最高為100分。共發放試卷32份,均有效回收。(2)護士核心勝任能力:借助護士核心勝任力測評問卷[4]對本研究實習護生整體護理能力進行評定,該問卷共包括42個條目,分為良好的個人體質、支持和人際共同能力、臨床護理能力、批判性臨床思維能力、專業建設與發展能力5個維度,經我院中醫科帶教老師共同對實習護生核心勝任力進行判定,各項目均采用五級評分法。以完全具備為5分,大部分具備為4分,部分具備為3分,小部分具備為2分,不具備為1分。分值越高表明被測者護士核心勝任力越好。(3)帶教老師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滿意度調查量表對實習護生帶教老師滿意情況進行評定,問卷分別從業務水平、行為表率作用、人際溝通能力、帶教能力、人文關懷、科研水平6方面進行評價,包括30個問題。1分表示從不,2分表示有時,3分表示經常,4分表示總是,分值為30~120分,分值越高表明被測者臨床帶教滿意度情況越好。以<60分為不滿意,60~80分為一般,81~100分為滿意,101~120分為非常滿意。
1.5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均采用統計學分析軟件SPSS20.0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率(%)描述,以卡方χ2進行檢驗,等級資料行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用(x±s)描述,t進行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實習護生針灸、推拿考核成績比較
觀察組實習護生針灸及推拿課程理論考核及實踐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實習護生護士核心勝任能力比較
兩組實習護生實習前護士核心勝任能力各指標得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習結束時兩組評分情況較實習前相比均有明顯提高(P<0.05),觀察組實習護生各指標情況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3兩組實習護生滿意度情況比較
對照組實習護生總滿意率為62.5%,觀察組總滿意率為100%;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針灸培訓總結范文3
論文摘要:筆者通過在西班牙講學期間對西班牙中醫醫療和教育現狀的調查,認為西班牙的中醫醫療和教育目前存在7個方面的狀況,文章對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對應提出了7方面的對策。
西班牙是歐洲較早開展中醫藥教育和醫療的國家之一,也是在世界上中醫藥推廣較好的國家之一。隨著中醫藥在歐洲的不斷發展,我校和北京中醫藥大學分別與西班牙歐洲中醫基金會簽訂了雙方聯合培養中醫藥人才的有關協議,由我校和北京中醫藥大學定期派出教師赴西進行短期中醫藥教學工作。筆者有幸于2005年9月中旬受邀赴西,在西進行了為期三周的講學和考察工作。現將筆者在西期間對西班牙中醫藥教育和醫療狀況的調查情況作簡要介紹,并提出個人的意見。由于在西時間較短,調查不細,管窺之處,敬請斧正。
1現狀和分析
1.1中醫醫療沒有法律的保護,政府支持管理無力
中醫藥在歐洲及澳洲盛行已10多年,但至今,西班牙政府仍然沒有承認中醫藥在西的合法地位。由于政府擔心放開了對中醫的政策、中醫藥進人西班牙后,這種傳統的自然療法有可能會影響他們長期使用的西醫藥療法的利益,因而,西班牙政府不承認在西中醫藥教育的學歷及學位,不承認中醫藥的合法地位,不承認中醫生的“醫師”資格,公費醫療只能享受西醫醫療服務。
盡管如此,西班牙政府也了解中醫藥在歐洲及本國的影響力,故只要沒有醫療糾紛,政府對各種機構開設的中醫學校及診所不予以干涉,對市售的各種中成藥及單味藥顆粒劑不強行制止。
1.2中醫藥教育規模小,但專業尚全
在90年代中期,我校曾與西班牙塔拉戈納國家醫師聯合會合作,在加泰羅尼亞開辦了“加泰羅尼亞—云南中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也與西班牙律師拉蒙合作在塔拉戈納省組建了“中國傳統醫學高等學校”,兩校分別開設了針灸、推拿的碩士課程和5年制本科課程教育。上述兩校于1996年合并重組為“歐洲中醫基金會”,在西班牙多個城市設有教學點和醫療點,開展中醫教學和醫療工作。
現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仍有一所中醫藥高等學校,該校招收全日制學生,專業設置有中醫、中藥、針灸、自然醫學等,學制有4年制及5年制,有學士學位和大專學歷。而“歐洲中醫基金會”所舉辦的學校隨著學員的減少和教學成本上的上升,教學機構逐漸萎縮,該基金會現已無學歷教育課程,僅在馬德里、瓦倫西亞和巴塞羅那3個城市開設有3個集教學、醫療一體的小型學校,學校設有4一5年制周末班和函授班,一般有1一2個教室,教室最大者僅有50一60時,僅能容納60名左右學員,相應的診所也設在學校內。
此外也還有一些私立機構舉辦的中醫藥短期培訓班,這些培訓班主要從事短期的中醫藥教育培訓工作,旨在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培訓班的開班時間不定期,學習時間多少不等。
1.3教師魔乏,沒有規范教材,教學時間偏少
目前,在西班牙講授中醫藥的教師中,大多數是在本國接受了中醫藥培訓的當地人,也有少部分中國赴西班牙定居的中醫藥工作者;教師中以兼職者居多。由于中醫藥學校的教學時間少,故兼職者平時在診所中進行中醫醫療;教師中多數只具有中級職稱,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偏少,教學的水平還有待提高。
至今為止,歐洲還沒有一套符合當地中醫藥工作實際的統一的中醫藥學教材,各個學校使用的教材不一,有的使用自行翻譯的中國不同版本的本科或專科教材;有的使用我院于90年代中期為西班牙編寫的中醫藥系列教材。畢竟經歷了10余年時間,當時的教學大綱和教材已不能適應當前的形勢。
從教學時間看,4, 5年制的周末班或函授班由于教學周期不短,學習的時間及效果相對有保障;許多短期培訓班的學員往往是利用業余時間來學習,課堂所學的內容極其有限,學時過少,只能把握中醫大致的要領,難得精要。西班牙的學員大多重實用而輕理論,他們一般對中醫基礎理論的學習不予重視,但對實際治療方法尤為注重。如筆者在給學員進行的中醫神經系統疾病專題講座時,在講病因病機、診斷、辨證要點、治療原則等內容時學員們似懂非懂,不予提問,一旦講到具體治療方法時,則學員們集中精力聽講,相應的問題增加,當介紹到針灸療法時,則問題各種各樣,問題要求具體并具可操作性,比如進針的角度、深度等等。這一現象與西班牙中醫藥教育程度不高、但針灸在西推廣較好有關。
1.4缺乏中醫醫療機構,執業規模太小,但就診及治療環境較佳
在西班牙的公立醫院內,一般沒有中醫藥專科。但在部分醫院中設有“疼痛門診”,由具有執業醫師資格并在本國學習過針灸的醫生為諸痛患者進行針灸治療。
西班牙的中醫治療大多在診所內進行。中醫診所在西班牙的許多大中城市都有,其規模較小,大的診所有100多擴(含教室),小的僅有20余m2。診所內的設施大多簡單而實用,除了就診桌外,有進行針灸治療所必需的治療床,有銀針、艾條、梅花針等器械和針灸經絡掛圖,有中醫藥書籍、經絡人等治療常用的工具,還有部分外用的中成藥。
西方很重視保護患者隱私。在診所內,一位醫生一個診室,治療室內各個治療床之間有隔離板和隔離門簾,床單整潔干凈,這樣,便于患者坦誠向醫生訴說病情,有利于治療的隱蔽;患者使用治療床時采用一次性床單,一人一換,讓患者在診所內感覺舒心、安全,毫無顧慮,能達到輔助治療的目的。
1.5中醫治療以針灸為主,難用湯藥
由于西班牙政府不承認中藥為“藥品”,故不允許中藥飲片進人本國,禁止在其國內使用動物藥和礦物藥。現在西班牙國內僅有由其他國家生產的100余種單味藥顆粒劑,50余種中成藥,這使得以湯藥為主進行治療的內、兒、婦等科的醫師們顯得無力施展才華。當然也有少數中國籍或本國精通中醫藥理論的醫生在適當的時候會給患者開具湯藥,服用單味藥顆粒,或從法國等歐洲國家配方用藥。
相較之下,非藥物的針灸療法在西班牙推廣較好。在西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的醫生絕大多數是針灸專業的,針灸治療的病人主要有中風后遺癥、神經衰弱、腰腿痛等慢性病,還有一些疑難疾病患者。
1.6中醫師業務知識欠缺,辮證論治水平有待提高
現在西班牙行醫的中醫師們,少部分是在國內中醫藥院校取得了學士學位并工作了一段時間后,公派到西講學或工作,掌握了一定的西班牙語后,滯留或重返西班牙的中國針灸醫生;大部分是在本國經過上述培養方式或其他培訓方式培養的醫生。
由中國培養的醫生赴西后由于從業范圍較窄,僅能接觸部分輕癥患者,進修學習的條件和機會不多,又無適宜的臨床基地,故缺乏高水平的中醫辨證論治能力,僅能處理簡單的病癥;而在西班牙本國或其他國家培訓出來的中醫醫生,則因學習時間太短、基礎知識薄弱,缺乏實踐的空間,對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難以把握。所以,西班牙的中醫生大多只能運用針灸的簡單療法為患者治療。
西班牙中醫藥愛好者職業涉及面較廣,年齡覆蓋面大。比如筆者在西講學的學員中,有中醫(針灸)工作者,也有藥師、護士、制藥企業員工、醫療設備生產商、教師等;就年齡而言,有二三十歲者,也有六十多歲的人。學員中水平參差不齊,有一名曾到中國學習過中醫的學員盡管辨證論治的水平不高,但還會使用“桂枝附子湯”;而有的學員連陰陽五行、臟腑辨證尚不知曉。
1.7缺少宣傳報道,民眾知之甚少
西班牙的許多民眾知道有“中醫”這一傳統醫學療法,由于政府不倡導,在公眾媒體不能對中醫藥進行宣傳,因而中醫藥知識不普及,不只是一般的民眾盲目,就是中醫藥愛好者,許多人還不知道中醫為何物,也不懂得怎樣用中醫藥的知識對自己進行醫療和保健。
至今,西班牙尚無一部中醫藥專業期刊或報紙。幾年前,由西班牙歐洲中醫基金會與中國《中醫雜志》社合作,在西班牙出版發行了《中醫雜志》西文版。該雜志除了全文或摘要翻譯《中醫雜志》中的部分論文外,還自辦欄目,宣傳報道中醫藥在西的醫療、教學情況。這對擴大中醫藥在西的影響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思考和建議
2.1盡快立法,獲得政府支持
法律的保障是事業成功的前提,在西班牙的中醫藥立法對于西班牙的中醫藥教育及醫療發展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根據西班牙歐洲中醫基金會拉蒙先生的介紹,由于中醫藥“回歸自然”的優勢及其神奇的療效使得其在歐洲日益盛行,加之在西中醫藥工作者的努力,目前西班牙政府已有建立中醫藥法律法規的意向。估計在2一3年內,有望使中醫藥在西班牙通過立法的形式得到認可。據西班牙歐洲中醫基金會發來的最新消息,今年3月18日,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衛生部門負責人正式宣布:該大區官方正式承認中醫的合法地位。加泰羅尼亞自治區是西班牙政治經濟影響力最大的地區,故中醫藥在該區的合法化將會推動該國對中醫藥的立法。
2.2加大全日制小規模中醫藥院校建設,加強人才培養
中醫藥學術內涵博大精深,要成為一個合格的中醫生,必須有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方劑學、診斷學以及臨床各科的知識,任何斷章取義、試圖走捷徑的做法都會違背學習的自然規律,都會把握不了要領,導致無的放矢。
當前,西班牙應該在原有中醫藥學校的基礎上,在馬德里、瓦倫西亞等地建立全日制中醫藥院校,本科教育專業方面可設置中醫、中西醫結合、針推、骨傷、中醫美容、中藥、康復醫學等,方可使中醫藥的教學工作做得扎實而有效,不斷提高本國中醫藥專業人員的中醫藥知識水平和臨床診治疾病的能力。
2.3注重師資培養引進,編寫適宜教材,保證教學時間
教師隊伍建設是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一個學校只有具備較強的教師隊伍,才能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故西班牙應加大中醫藥學校師資的引進和培養力度,增加專職教師的比例。可采取從中國國內引進或在本國選拔后外送到中國培養等方式,使教師的中醫藥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得到提高。
教材方面,應該重新組織歐洲中醫藥專家總結多年來使用的教材的優勢及不足,同時聘請國內到西班牙講學或工作過的中醫藥高級職稱教師,共同編寫出適合歐洲及西班牙實際的新教材。教材要突出中醫針灸、推拿、中藥、中醫康復、中醫內科等科目,并全面兼顧其他學科。
在有較好的教師隊伍并有適宜的教材后,適當增加全脫產學習專業學員的招生比例,增加周末班及函授班學員的面授時間,才能保證學習質量及學習效果。
2.4設立正規醫療機構,有規模合法執業
如果西班牙政府正式承認中醫藥在西的合法地位,則可在西班牙的公立醫院設立中醫科室,下設中醫內科組及針灸推拿組,不僅對疼痛病癥,還可對內科疾病及肢體經絡的病癥實施中醫治療。
散在于各地的各個小診所,在得到法律認可后,應履行報批手續,獲準后由管理機構規范管理;要設立診所條件標準,如診室、治療室,如果有內科診室的,必須設置中藥房;還應有必要的設施、設備要求。
2.5引進中藥飲片,發揮中醫內服湯藥的優勢
在上述條件具備的前提下,可引進中藥原生飲片,至少有300一400種飲片供臨床使用。中藥的礦物藥及動物藥在許多急重病及疑難病中能發揮奇特的療效,應解除對動物藥和礦物藥的禁忌,讓中藥飲片進藥店;同時,放開對單味藥顆粒劑的限制,在正規的藥店內憑醫師處方配方。
中藥是中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除了非藥物療法,只有應用了中藥,才能體現中醫的精髓,整體發揮中醫的優勢,讓西班牙廣大的患者受益。
2.6加強對從業中醫師的繼續醫學教育,不斷提高診治水平
要使中醫藥真正在西班牙有較大的發展,除進行初期專業培訓外,對已經在西從事中醫治療的醫生,也應進行相應的在職培訓,如參加個人愛好的專題講習班,并進行中醫基礎理論的強化學習等,以提高中醫辨證論治水平和針灸診治疾病能力。我校派往西班牙進行專題講學的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基礎理論欠缺的特點,講課中有重點地講解理論,并了解學員對針灸實用技術需求較具體之實際,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針藥結合。即使是非針灸專業的教師,也要注意盡可能地介紹針灸知識。
只有將現已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的大夫們的臨床診治水平不斷提高,才能使西班牙民眾切實體會到中醫藥神奇的療效。
2.7采用報紙、期刊、電視等媒介形式,加強對中醫藥的宣傳
針灸培訓總結范文4
【關鍵詞】針灸 安全 規范 標準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4)2-0491-01
針灸療法以其療效高、見效快、治療病種多,易學易掌握,花錢少,安全著稱于世。然而在針灸療法施術中過程中仍存在著安全問題,亦需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目前,針灸意外事件的發生率不如其他醫療手段高,而且大部分是比較短暫及輕微的,但是也不排除因醫生操作失誤及患者方面的原因導致嚴重后果,甚至死亡的發生。因此,加強針灸安全性的認識對針灸臨床和研究人員都是非常必要的。
一 國際針灸安全性規范概要
1999年了《針灸基礎培訓與安全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其中針灸治療的安全性部分包括了預防感染、禁忌癥、針灸意外和不良反應、電刺激及激光治療、重要臟器損傷及病例記錄6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清潔的施術環境;觸診前再次用酒精棉球消毒手指、棉球等被血液、體液污染時必須放在專用的容器里;禁止刺激新生兒囪門、外生殖器、、臍、眼球等規定必須嚴格遵守。《規范》為國際針灸臨床操作提供了統一的標準,從而在定程度上保證了針灸治療的安全性。然而,《規范》至今仍未予過修訂,其中部分內容已不符合針灸臨床實際要求。如:在針灸安全的禁忌癥中明確指出針灸在急癥中禁用,而屬于針灸療法范疇的刺絡放血療法在治療中風意識昏迷中的作用目前已逐步得到實驗和臨床驗證。此外,其內容中僅涉及電刺激和激光療法的安全性規范,而實際針灸臨床上較常使用的耳針、三棱針、拔罐、穴位注射、穴位敷貼等相應的安全性規范仍有待進一步補充。
二 針灸意外發生的原因
針刺意外的臨床表現比較復雜,就其本質都系針刺所致的損傷。主要包括神經、血管、肌肉、臟腑等損傷,導致暈厥、感染、針刺后遺癥等。其損傷一般有反應性損傷,反應性損傷多見病人心理狀態不穩定、饑餓、疲乏、體質過敏,或針刺量過大,時間過長等引起患者一系列機體功能紊亂:物理性損傷為針刺、艾灸使用不當,過強的物理刺激(機械刺激或溫熱刺激)作用于機體,引起組織或器官的解剖完整性被破壞;化學性損傷是在穴位中注射某些化學藥物而導致的機體組織的損傷,它是伴隨穴位注射療法的開展而出現的;生物性損傷系針刺引起的繼發性感染,通過針具(毫針、皮膚針、三棱針、穴位注射針頭等)將病原微生物帶入患者機體內所致的損傷。雖然針刺意外的成因不盡相同,但總結起來,主要有醫者的原因和患者的原因。
首先,醫者的原因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因。醫者的原因包括責任心不強、診斷失誤、消毒不嚴、選穴或手法操作不當等,如治療前沒有對病人的體質及病情進行詳細客觀的認識及判斷即盲目進行治療,針刺、艾灸、拔罐等使用不當或刺激量過強,操作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等。
其次,患者自身也可以是針灸意外發生的原因之一。如緊張、恐懼或情緒過分激動等心理因素,饑餓、勞累等生理因素,體質虛弱、大病之后或過敏體質等身體因素,某些臟器因病變而導致體積增大、表面粗糙或組織結構變疏松而易被針具誤中等病理因素,以及操作過程中病人的突然急劇變動等。
三 如何提高針灸的安全性
1、認真作好針灸施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采用針灸治病,術前必須作好準備,以防以外情況的發生。《素問?長刺節論》曰:“刺家不診,聽病者言。”告訴我們用針之前,耐心聽取病人訴說病情,認真收集有關資料,去偽存真,分析用之。《靈樞?九針十二原》曰:“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通過診脈獲得脈象,了解和觀察臟腑功能的虛實,來決定針灸之治法,才不致于誤診。《靈樞?官針》曰:“凡刺之要,宮針最妙,九針所宜。各有所為。”說明的是用針之時,要選擇高質量的針具,雖然針具形狀種類較多,而功能有異,用途有別,其應用范圍適宜于不同疾病及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在施術前判斷病證宜于不同疾病及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在施術前判斷病證宜忌可刺灸亦不可針灸非常重要,應當嚴格取舍。如《靈樞?逆順》所說的“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己衰者也。”說明高水平的醫者要恰如其分地把握針刺的適當時機,當刺病未發作,其致病因索開始入侵,處在淺表階段,人體抗病邪能力尚未降低,不至等到致病力旺盛或抵抗力極低時動手,不免錯失良機。雖然病已發生,亦宜針刺,病者恢復時期,致病因素已衰退,為鞏固療效同樣可針刺。
2、增強責任心:醫者父母心,病人以健康相托,醫生當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每個就診患者。許多意外事故的發生都是醫生疏忽大意、潦草行事導致,歸根到底就是責任心不足,因此,醫者應努力提高自己的責任心和培養良好的敬業精神。唐代孫思邈所強調的“處判針藥,勿得參差。”在診病及為病人治療中,應專心致志盡量避免與身邊的人談話、打電話、發短信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在《素問?針解篇》也明言醫者施術時應該“手如握虎者,欲其壯也,神無營于眾物者,靜志觀病人,無左右視也。”方能避免針刺意外。
針灸培訓總結范文5
砭石療法曾在遠古時揮過濟世救人的神奇功效,后來由于天然砭石十分珍稀,砭具缺乏而失傳。20世紀80年代,在國內地質學家和中醫學者的共同努力下,運用遙感巖石物理學的高科技成果,重新發現了被古人稱為“泗濱浮石”的砭具。由此挖掘并開發出-系列適于現代人的新砭石工具。并出版了《新砭石療法》一書。
砭石是大自然的尤物,它通體烏黑,質地細膩柔潤。許多練功有素的人拿到砭石,稍加感應便連連稱道:是好東西!
事實上,泗濱浮石在中國歷史上淵源深遠,地位尊貴、神圣。《尚書》中記載:“海、岳、淮……惟徐州厥貢泗濱浮磬”。“擊石附石百獸率舞”。是說泗濱浮磬在大禹時代(距今約4100年前)就是徐州的貢品。儒、釋、道出現后,泗濱浮磬又被請進了寺廟,被佛家、道家奉為法器,儒家奉為修身養性的重要禮器,甚至遇有泗濱浮磬出土都要舉國歡慶,因為這一現象將預示著國家興旺發達。
砭石療法稱得上是人類最古老的醫療實踐活動之一,我國第-部醫學巨著《黃帝內經》將砭石療法與針、灸、藥、導引和按蹺相并列。
砭術與古人對人體經絡的認識是分不開的,經絡也稱為“脈”,在比《黃帝內經》更古老的《馬王堆帛書》的脈法篇中就明確地記載了用砭石啟脈的醫療實踐活動,由此可見,砭石療法是最古老的經絡療法之一。《難經》中說:“其受邪氣,畜則腫熱,砭射之也。”這里的“砭射”說的是這種石頭有滲透、發散、作用在肌體深部的特點。
由于新砭石療法具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和堅實的科學基礎,因此它一經推出便較快地為世界各國的人們所接受。目前,國內一些城市及日、美、德等國已有砭術門診。中國針灸學會砭石分會籌備組、北京中醫藥研究開發協會砭石療法委員會、日本砭石學會等學術團體相繼成立。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所的高級針灸進修班已開設砭石課程。日本砭石學會也成立了砭石療法培訓中心。一個新職業“砭術師”正在世界范圍內出現。針灸界“砭針并用”這一“扁鵲傳統”也開始有人繼承與發揚。
新砭具的發現與檢測
20世紀80年代,由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科研單位的一批科學家運用(衛星)遙感巖石物理學的高新科技成果,對全國上百種巖石的物性進行了檢測,從中篩選出古稱“泗濱浮石”的巖石作為砭具佳石。這種新發現的泗濱浮石,由核工業地質分析測試中心、中科院地質研究所和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做了一系列科學檢測后選定。大量臨床實踐證明用泗濱浮石制成的砭具對多種疾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在某權威性的基礎醫學研究所進行的泗濱浮石水對動物的降脂檢測證明,泗濱浮石水可降低血中的甘油三脂和膽固醇含量。同時,由于砭石操作簡便,與人體感應力強,還是一種極佳的保健工具。例如,有些病人胸前佩帶錢幣大小的砭佩后,可減少心臟早搏或間歇的發生。
泗濱浮石制成的砭具之所以有這樣的效果,與它的特性是分不開的。以下是對泗濱浮石做的一系列科學試驗得出的檢測結果。
首先是泗濱浮石的主要成分,中科院地質研究所的研究證明,泗濱浮石中含有鉻、錳、鎳、銅、釔等超過30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所含元素種類之多在灰巖巖類中是罕見的。核工業地質分析測試中心的研究還表明,泗濱浮石的放射性物質含量極微。所以,從成分上來說,砭石對人體有益無害。
泗濱浮石制成的砭石具有獨特的微晶結構,質地細膩、致密,使得用泗濱浮石摩擦人體會使人感到非常舒適,并在敲擊時可發出金屬般的聲音。
泗濱浮石在作用于人體過程中可發出極豐富的超聲波脈沖,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進行了泗濱浮石的超聲波檢測,并與其它材料如木魚石、羊脂玉、青玉、岫巖玉、大理巖等做了對比。檢測表明,用泗濱浮石砭具治療時產生的超聲波脈沖最強,頻率范圍最廣。國內外已有研究表明,豐富的超聲波脈沖可起到改善微循環、抑制癌細胞生長和消除多余脂肪的作用,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有疏通經絡、扶正祛邪之功。
砭石療法的臨床應用
科研人員參照出土砭具、民間石療工具,并結合現代人的需要用泗濱浮石制作了砭板(按摩、刮痧用)、砭梳、砭佩、砭錐(點穴用)、砭滾(美容用)、砭磬、砭琴、砭棒、砭砧(長方形砭石,拍打健身用)、砭尺、砭球、砭輪等多種新砭具。總結出適合現代人的新砭術16法:感、壓、滾、擦、刺、劃、叩、刮、扭、旋、振、拔、溫、涼、聞、撾。從而使失傳近2000年的中醫砭石療法得以新生。
砭石療法以中醫的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從中醫角度看,泗濱浮石性溫,善助陽氣,虛實證侯皆可用,尤其對虛寒證的治療效果更好,且無需油性介質,作用力度較輕,患者易接受。
它對人體的作用包括:
1、溫助陽氣,養筋榮脈;2、宣導氣血,疏通經絡;3、逐寒祛濕,消痹止痛;4、祛瘀止痛,清熱消腫;5、潛陽安神,止悸定驚。
新砭石療法與針灸等療法比較還具有以下五大特色:痛苦小;2、安全;3、作用面積大;4、作用方式多;5、簡便易學。由于它的作用面積較大,并可根據感覺調整位置,故對取穴精度的要求不是很高。由于具安全性,初學一開始便可放手進行大量的臨床實踐,而不必像學針灸時,先要掌握一定的解剖學知識,操作時還要考慮各種安全和禁忌。相對來講,砭石療法的禁忌要少得多,加上可進行大量的實踐,因此掌握起來比較容易,便于普及推廣。
利用泗濱浮石獨特的物性,結合中醫辨證論治,砭石療法可用于多種頑疾的輔助治療,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針灸培訓總結范文6
一、采取扶貧方式支持發展中獸醫事業
從*年起,中獸醫工作每年納入縣畜牧局對鎮鄉畜牧獸醫站動物防疫工作的目標管理,安排2~4萬元經費用于中獸醫技術推廣培訓及中獸醫科研工作;在一年一度向上級推薦評審的省市縣科學技術進步獎、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時增加中獸醫推薦比例,在同等條件下推薦中獸醫項目。
縣畜牧獸醫學會每隔1~2年編印《*畜牧·中獸醫》1期,評選優秀論文1次;凡評為一等獎或已在中央級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給予重獎,并向縣科協、市獸醫師會推薦表彰。
二、繼續務實開展中獸醫技術推廣與科研
一是繼續推廣普及中獸醫技術,重點抓好經濟效益高的實用技術推廣。為促進*縣生豬發展,縣畜牧局、畜牧獸醫學會聯合在全縣開展以防治仔豬白痢為主的“母仔壯”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研制與推廣,每年篩選(引進或總結)能提高*黃牛、山地黑豬、山地烏骨雞生產性能的中獸醫驗方、秘方1~2個。
二是在辦好現有農廣校、職業高中中獸醫(動物針灸)專業基礎上擴大現設畜牧獸醫專業中獸醫課學時數,縣畜牧獸醫學會協助縣畜牧局抓好中獸醫技術骨干培訓,不定期舉辦中獸醫學術研討會、中獸醫經驗交流會。
三是抓好中獸醫科研工作。近期重點抓好《古今圖書集成·牧部全錄》(清·陳夢雷)、《活獸慈舟》(清·李南暉)、《牛經大全》(清·佚名)等古籍新注及“川南苗醫與苗獸醫研究”等課題,爭取啟動《*中獸醫經驗選編(第Ⅱ集)》編印工作。
三、進一步增強弘揚中獸醫事業的責任心
中獸醫學是我國獨特的獸醫學,遠在隋唐時期便已傳入今韓國、日本,為世界獸醫學發展做出了不朽貢獻;國務院“關于加強民間獸醫工作的指示”(〔56〕國議字第3號)發表五十年來,中獸醫學以其整體辨證思想、中藥和針灸的雙向調節作用、毒物殘留極少、副作用小等獨特優勢為我國畜牧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尤其是近年中獸藥防治動物病毒性疾病以及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研究成果的引進與推廣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畜牧業持續健康地發展。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我縣開始注重發展中獸醫學,把振興中獸醫學作為畜牧局動物疫病防治的主要工作來抓,率先在省內成立了*縣振興中獸醫事業工作領導小組,與四川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縣雙泉職業中學聯辦了國家承認學歷的中獸醫學專業、動物針灸專業,“振興中獸醫—推廣中獸醫技術”被省畜牧局授予了*年度廳級科技進步二獎,有5人成為全國中獸醫學會會員。但因我縣不多的“民間中獸醫”逐年相繼去世、大中專院校中獸醫專業畢業生又迫于生計陸續改行,以致我縣弘揚中獸醫力度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