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對環保的看法和建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對環保的看法和建議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對環保的看法和建議

對環保的看法和建議范文1

在當下社會,接觸并使用建議書的人越來越多,在寫作上,建議書有一定的書寫規范。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建議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關于一些關于大氣保護的建議書,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關于大氣保護的建議書1同學們:

你們好!這天我的演講的資料是有關環保的。

提起環保,大家可能會想起我們偉大無私的地球媽媽,因為地球媽媽正因人類的不環保而日益衰老,還得了重病。你們說認為人類是個大孝子嗎?不,不是,因為他們親手讓自我的母親得重病,而且日益衰老,但是人類還不認錯,但是,還有一些人類知錯就改并且到處宣傳,使地球媽媽早點康復。在那里我向大家提幾條環保推薦,也順便也說說對環境的看法

1、既然是環境保護,當然要先搞綠化了。

期望全世界每個人爭取每年種植一棵樹,多搞一些退耕還林的宣傳活動。

2、減少戰爭,減少核污染,因為核武器有十分強的核輻射,會致人嚴重疾病和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3、力爭20__年底,所有的汽車全部更換成太陽能汽車,以減少汽車的`尾氣。

4、把工廠排出的污水進行凈化,再流向莊稼或河流,并且不亂排廢氣,以減少污染。

5、開播一個專門的環保教育頻道,對全世界的地球居民進行環保教育。

6、不要無節制的大肆開采資源,以導致資源枯竭。

(看法)1、環保,人人從自我做起,首先自我要做到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

2、向自我身邊的人宣傳環保教育。

3、組織一個環保隊,向小弟弟和小妹妹們進行環保教育等。

最后,還是一句老話:保護地球就是保護人類自我。

關于大氣保護的建議書2常言說得好“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環境的確是一個值得大家關注的問題。現在人們的生活在不斷提高,而保護環境的意識卻越來越淡薄。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人亂扔垃圾,隨地吐痰,使原來美麗的小河,碧綠的草地變得為世人所討厭。我們仿佛聽到它們在哭泣著“我們原本是美麗的,現在大家為什么那樣厭惡我們呢”為此,有關部門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馬路上放了一只只垃圾桶,可有些人家因為嫌遠,覺得麻煩,仍就隨手亂扔。

而且垃圾也是有毒的,特別是塑料,人們聞久了就會得癌癥;一節廢電池能讓五百平方米的土地寸草不生;在看看我們今天生活的環境中經常發生的洪水,沙塵暴,它們給地球上居住的人們帶來多少災難啊,這都是那些不愛保護環境,隨意砍伐樹木的人們造成的結果……可見保護環境是多么的重要啊。為此,我建議:

1、從現在做起,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自覺做到不隨便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

2、愛護樹木,花草,不要隨便砍伐,踐踏綠色樹木和草地。

3、愛花鳥類,保護鳥類,保護動物。

4、節約用水,愛護資源。

同學們,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從自己做起,共同為保護我們的家園出一點力吧!

關于大氣保護的建議書3敬愛的環保局:

地球是人類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我們本應該保護地球母親的,而我們卻在破壞地球母親,破壞地球母親那光滑的皮膚。正如《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所說的,我們不能再指望破壞了地球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所以我們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保護我們的地球,愛護環境,我給大家提一些建議:

1、大力節約資源,不使用或少用一次性飯盒、筷子等消費品,不浪費紙張。

2、大力節約能源,不浪費水電,隨手關燈、隨時關緊水龍頭。

3、使用環保電池,防止汞、鉻污染、慎用洗滌劑,減少水污染。

4、自覺保護生活環境,積極參與社會綠化美化活動,保護綠地、花木。

5、建議垃圾分類,清理“白色”污染,把廢塑料袋打個節再扔進垃圾箱。

6、建議文明行為,從我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保護綠色環境。

7、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車或步行,減少空氣污染;

使用無鉛汽油,購買小排氣量的轎車。

地球只有一個,她的生命是脆弱的,不能因為我們為著眼前的發展和獲得微小的利益,以肆虐的行為,無“度”的獲取,使本已脆弱的軀體更加脆弱!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自已。地球的安寧,世界的美好,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關于大氣保護的建議書4地球與人類有著生死之交的關系,地球滅亡了,則人類也會跟著滅亡。

現代的生活方式,對地球有著巨大壓力:尾氣排放、工業殘渣、污水、亂砍濫伐等等人為的破壞,使得地球經常發生地震、洪水、海嘯、霧霾等災害,所以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盡量不要駕車出行,或者發明電動汽車;

第二:盡量節能生產;

第三:污水不能排入大海與河流;

第四:盡量砍一棵樹種一棵樹。

地球是生命之源,我們要愛護她、呵護她,“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讓我們一起保護地球吧!

關于大氣保護的建議書5環保部門的叔叔阿姨們:

你們好!

我們的地球自古以來就如同一位無私的母親,哺育著人類和世間萬物,我們也在盡力保護著地球的環境。

雖然我們大家都在盡力的保護地球的環境,但偏偏有一些人非要和我們作對。

“轟”的一聲響,一棵大樹倒下了,亂砍濫伐樹木的事情時有發生,亂砍濫伐會加快沙漠化,加快水土流失,還會招來沙塵暴,并且還要承擔刑事、民事責任,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我建議有關部門加大管理力度,組織這種亂砍濫伐、保護各種動物的棲息地,保護我們的生態地球!

在此,希望環保局對大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不要亂砍濫伐樹木,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保護生態地球。

二、不食用保護動物,不獵殺保護動物,不使用保護動物身體的制品。

三、請愛護衛生環境,請隨手把垃圾扔入垃圾桶,做到垃圾不落地。

在此,我建議環保局在馬路邊多安裝一些垃圾桶,并及時清整垃圾桶中的垃圾,方便市民扔垃圾,做到垃圾不落地。

我要感謝所有可以聽取我的建議的人,感謝所有為環境衛生工作努力的人。同時如果我有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提出,我會加以改正的。因為在已知的40多萬億顆星球之中只有一個我們可以賴以生存的星球——地球,所以我們要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來保護我們的地球。

致此!

對環保的看法和建議范文2

【關鍵詞】環境規制 環保投資 企業績效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由于傳統環境規制政策中的末端治理方法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給環保企業帶來額外的負擔,因此環境治理效果不甚理想。此后隨著環境污染問題的惡化,政府經過不斷探索,并借鑒國外成功的環境規制政策,并結合本國國情,采取了直接管理手段與經濟手段(包括環境稅收、排污費、補貼和排污權交易等)相結合的新型環境規制政策。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環境問題依然相當嚴峻。本文基于以往的文獻研究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為環境規制政策的變革方向提供了政策建議。

二、環境規制與企業績效的文獻綜述

關于環境規制與企業績效關系的研究文獻已有很多,但看法各異。如新古典經濟學認為公司(尤其是重污染行業的公司)傾向于在環境標準更低的國家或地區開展活動以減少或規避環境規制所帶來的成本。Gollop和Robert(1983)通過實證研究發現環境規制的實施,使電力產業生產率增長下降了0.59%。然而Porter(1991)、Vander Porter and Linde (1995)等學者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如Alpay et al.(2002)發現不斷增加的環境規制可以提高墨西哥生產率的增長速度。Hamamoto (2006)利用日本五個重污染行業數據也實證檢驗了環境規制強度與企業生產率增長之間的正向關系。此外國內學者白雪潔等(2009)、張三峰、卜茂亮(2011)通過實證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另有部分學者認為環境規制及其強度與企業績效的關系是不確定的。如Br?nnlund(2008)使用瑞典1913~1999制造業部門的數據,發現環境規制與企業生產率增長的關系并不顯著。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為何對于環境規制與企業績效關系的研究,不同的學者得出了不一致的結論。本文認為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環保投資力度、企業環保成本、環保技術水平等都會影響一國環境污染治理的效果,從而使環境規制與企業績效呈現出不同的關系。如一國的企業環保成本較低、環保技術水平較高時,就越有可能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反之環境規制則會對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此外一國政府的環保激勵政策(如稅收優惠、綠色補貼等)也會激勵企業采取有利于環境保護的行為(如綠色生產),從而實現“雙贏”。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兩點建議,以期為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⑴激勵企業加大環保投資力度,提高環保技術水平

根據“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的環保基本原則,企業理應對自己的環境污染排放承擔責任,然而我國企業的環保意識單薄,環保投資存在嚴重不足。為有效解決這一現實問題,政府應激勵企業加大環保投資力度,同時積極宣傳環保,提高企業的自主環保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理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⑵調整環境規制政策,增加環境規制形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我國上市公司的環保投資行為具有明顯的行業差異性,因此政府應根據行業的特殊性,適時調整環境規制政策,加大對重污染行業的環境保護激勵力度,積極引導企業實施有利于環境保護的行為,提高我國環境規制政策的有效性。同時我國應盡快建立低碳產品標準、標識和認證制度,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環境稅費制度和碳排放交易制度,以增加我國環境規制形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保護環保企業的利益。

參考文獻:

[1]Gollop F M,Robert M J.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Productivity Growth:The Case of Fossil Fueled Electronic Power gener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91(4):654~665.

[2]Porter, M.E., 1991. America’s Green strategy. Scientific American, 264(4), 168.

[3]Porter, M.E., and Van der Linde, C. (1995). 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9(4), 97-118.

[4]Alpay, E., Kerkvliet, J., and Buccola, S. (2002).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 Mexican and US food manufacturing.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84(4), 887-901.

[5]Hamamoto, M. (2006).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28(4), 299-312.

[6]白雪潔,宋瑩.環境管制、技術創新與中國火電行業的效率提升[J].中國工業經濟,2009( 8) .

對環保的看法和建議范文3

所在單位:xx省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

調查時間:XX年7月20日——7月27日

調查對象:武岡市的護城河——南門河;主街道——三牌路

前言:今年暑假,為了比較深入地了解社會,鍛煉自己,我和鄰里幾個玩伴組建了一個環保實踐隊,現將活動過程做如下說明。

因為今年來家鄉的環境持續惡化,自然環境日趨嚴重,這些都給家鄉的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我們幾個提議創建一支環保隊。

主要目的:

1;對家鄉的生態環境開展調查

2;找出家鄉環境持續惡化的原因

3;在周圍鄰里間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4;為環保提一些可行性建議,希望對家鄉環境改善起到力所能及的作用。

7月20日——25日衛生情況調查:

(1);首先 ,我們在家鄉的城鎮大街——“三牌路”觀察了過往行人亂丟垃圾的行為且進行了適當的記錄。我們發現大部分人都沒及時把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隨手亂扔的現象隨處可見。因此,在我們家鄉能真正愛護環境又能了解物品回收利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為這樣,容易導致家鄉主街道的環境衛生惡化,影響市容。

(2);然后,對“南門河”——市主河流深入實地調查。我們發現由于人們環境意識的薄弱,把不少的生活垃圾倒入了河里,河邊,使得主河流被眾多生活垃圾所污染。其中大多是一些廢棄塑料,生活廢品,污水,嚴重影響了河道衛生與清潔。我們也調查了解到由于家周邊沒有較大型的處理生活垃圾的場所,所以一些居民為了貪圖方便,便把垃圾丟到河里,使河中許多地方淤塞,河水也變色了。

7月26日——27日:在街區我們制作了一部分傳單,對居民進行一些環保問卷調查。

1;調查針對人群:15——65歲街區居民

2;調查方法:隨機調查

調查如下:選擇題

(1)你認為環保的目的是什么?

a.愛惜每一個生命(62%) b.保護生物多樣性(10%) c.與動植物和睦相處(10%) d.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滿足發展需要(18%)

(2)你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

a.飲用水,空氣質量(10%) b.森林,土地保護,防止水土流失(34%) c.環境改善(16%) d.糧食蔬菜安全(14%) e.脫貧致富(16%)

(3)你對亂丟垃圾行為有何看法?

a.無所謂(5%) b.值得批評(89%) c.不關我事(6%)

(4)您覺得您周圍環境怎樣?

a.很好(9%) b.感覺還可以(31%) c.比較差(52%) d.很差(8%)

在收回的答卷中,我們發現家鄉居民的環境意識相對薄弱,對環境問題不是很關心。與此同時,我們向其講述了此次活動的目的,目標,讓他們認識到一些環境保護對自身及自己周邊的人,事的重要性,得到他們的支持。

由于我們環保小隊切身體會到了生活垃圾對家鄉環境所帶來的破壞,我們向當地有關環保部門提出了幾點建議:

對環保的看法和建議范文4

【關鍵詞】垃圾處理 現狀 問題 建議 

在我國,農村區域占國土面積的90%,農民占全國人口的70%,近年來,隨著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農村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農村環境的污染尤其是生活垃圾的污染已逐漸成為農村污染的主要形式。我國農村生活垃圾產生量不斷增加,根據有關調查,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年產生量約3億t,約占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的75%,并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長。 

近年來,為應對農村生活垃圾產出量逐年上升的趨勢,黃山市采取了清潔工程全覆蓋,建設垃圾綜合處理廠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黃山市歙縣鄭村鎮為例,通過走訪當地村民,發放問卷,深入訪談等形式,了解鄭村鎮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一、研究背景 

改革開放后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環境問題卻日益顯著。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2016年安徽省黃山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十三五時期黃山將實現綜合實力更強、產業結構更優、生態環境更佳、城市鄉村更美、文化特色更濃、人民生活更好、文明程度更高的目標。近年來,黃山市政府加大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引進資金和第三方進行垃圾處理工作,但農村垃圾處理仍存在種種問題。本文將深入探討黃山市農村垃圾處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給出合理建議。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歙縣區域概況 

歙縣鄭村鎮位于歙縣城西郊,距縣城五公里,北鄰富埸鎮,西、南與徽州區相毗鄰,是國家級著名旅游景點棠樾牌坊群、鄭氏宗祠所在地。方圓42平方公里,距縣城8公里,距黃山機場30公里,下轄11個行政村,11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057人,全鎮地勢平坦,村內、村間水泥、柏油路相連接。皖贛鐵路、慈張線穿境而過,豐樂河沿埸田、梅村、向杲、鄭村、潭渡村順勢而下。 

本文結合歙縣當地具體情況,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鄭村鎮進行調研,走訪了鄭村和潭渡村的村民進行問卷調查,并實地調查了當地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情況。 

(二)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制定有針對性的調查問卷,了解鄭村鎮村民對于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看法,了解村民日常生活中對于垃圾的處理是否正確。 

訪談法:對鄭村鎮垃圾處理相關負責人進行訪談,了解鄭村鎮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村民處理垃圾的方式 

在收集的數據中顯示,村民平時大多選擇將垃圾丟在固定地點,所占比例高達81%,,很少人選擇將垃圾掩埋、焚燒、直接丟在河道或路邊,所占比例均小于10%,分別為7%、8%、4%(見表1)。從數據可以看到,居民對垃圾的處理方式較為合理,并沒有亂丟亂放,這對于環境保護來說是一個十分可觀的現象。 

(二)垃圾收集點的情況 

所調查的100名居民中,有92人表示在自己的家附近有專門的垃圾收集點,剩下的8人則表示自己家附近沒有專門的垃圾收集點。這說明歙縣的垃圾收集點擺放較為合理,有助于居民整理垃圾,不同于以往在農村沒有固定的垃圾處理點致使居民隨地扔垃圾的現象。 

而在這些當中,85%的居民表示對于垃圾收集點,政府會定期派人來清理。只有8%的村民表示垃圾收集點是由自己去清理的。而有4%的人說自己家附近的垃圾收集點無人清理,剩下3人則表示自己不清楚垃圾收集點的清理狀況(見表2)。大致來說,如今歙縣的垃圾處理已經較為可觀,政府也十分關注垃圾清理,這對于歙縣的環境保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據我們所了解,歙縣垃圾處理主要由清掃保潔公司全天保潔,在農村設置各個垃圾桶然后由政府雇人每天清理。將清理的垃圾收到一個比較大的垃圾房里,目前城區有兩個垃圾處理中轉站。這些垃圾收集起來后壓縮拉到屯溪進行填埋處理進行標準化排放。 

(三)所在村環境狀況 

由表2可以看到,被調查者所在村的環境是比較好的,其中只有4人表示感覺自己村環境不好,垃圾很多很臟。分別有32%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所在村的環境很臟、個別比較臟、比較清潔,所以從這里我們可以了解到歙縣的環境是良好的,村民對于自己所生活的環境也是比較滿意的。這可能與垃圾收集點的存在有很大關系。 

而對于環境不好的主要原因問題上,村民缺乏環保意識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農村的發展一直落后于城市,所以在環保意識上也是較為缺乏的。也有很多人認為是環境差是因為村里沒有集中地垃圾收集點,以及政府缺乏宣傳,對垃圾處理不夠重視。這可能是因為農村的經濟不夠發達,缺乏必要的完善的設施。而政府可能更注重于其他方面的發展而忽視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四)被調查者對所在村垃圾處理的滿意度 

總體來看,歙縣的垃圾處理情況還是比較好的。沒有人表示非常不滿意,只有10%的被調查者表示不滿意自己所在村的垃圾處理,但是表示非常滿意自己所在村的垃圾處理的居民只占被調查者總體的5%,說明還是有很大空間去改進農村垃圾處理的。有一半以上的群眾覺得自己所在村的垃圾處理是令人滿意的,也有34%的人士認為一般,因而總體來說歙縣的垃圾處理情況是比較良好的。 

(五)環保宣傳的力度 

從表3來看,歙縣的環保宣傳力度不大,被調查者中只有32%的村民說是經常有環保宣傳的,也只有34%的人士表示偶爾會有環保宣傳,而表示基本上沒有或者從來沒有宣傳的也占到了34%,說明政府對環保的宣傳并不到位,公民的環保意識也很難得到一個較大的提高。

(六)村民對垃圾處理方式的建議 

對于垃圾處理方式的建議,多設置一些垃圾收集點和政府應該加大宣傳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是廣大村民熱切希望的。另外還有一些人建議建垃圾站并且政府來統一處理。還有少部分人則是認為是對垃圾進行處理后作為肥料,以及讓政府補貼建沼氣池。從這些建議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村民把解決措施寄托在政府的行動上,在前期的改進上政府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四、結論 

(一)歙縣農村垃圾處理現狀總體較好 

第一,村民對垃圾的處理方式較為合理,亂丟亂放現象非常少。調研發現,僅有4%的村民將垃圾直接丟在河道或路邊。 

第二,垃圾收集點的設置和處理較好,村民對于周圍環境較滿意。調研發現,92%的被調查者家附近有專門的垃圾收集點,其中85%的居民表示對于垃圾收集點,政府會定期派人來清理。大多數村民對于自己所生活的環境比較滿意。 

第三,政府越來越重視農村垃圾的處理。調研發現,近年來,省政府和中央財政部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來保護生態環境,歙縣政府加大了對農村垃圾的處理,積極建立健全農村垃圾處理機制,進行“美麗鄉村”試點建設。歙縣未來的農村垃圾處理將會越來越好。 

在所調研的對象中,大部分人都建議能夠多設置一些垃圾收集點,也有一大部分人認為政府應該加大宣傳,以此來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另外還有一些人建議說建垃圾站并且政府來統一處理。還有少部分人則是認為是對垃圾進行處理后作為肥料,以及讓政府補貼建沼氣池。從這些建議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村民把解決措施寄托在政府的行動上,可能前期的改進上政府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二)存在的問題 

歙縣農村垃圾處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農村垃圾目前無法達到無害化處理。由于技術缺乏和成本較高,目前歙縣農村垃圾處理只能盡量減小污染而不能完全達到無害化處理。 

第二,垃圾處理基礎設施不夠。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加上偏遠山區農村居民分散不集中,導致垃圾處理過程艱難,難以顧及到每個人。 

第三,村民環境保護觀念不夠。調研發現,歙縣農村居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保潔意識相對較差。村民小農意識濃厚,集體意識不強,希望扔垃圾的時候垃圾箱離自己越近越好,可是垃圾箱的擺放卻又希望離自家越遠越好,加大了垃圾處理的難度。 

第四,政府環保宣傳力度不夠。調研發現,被調查者中只有32%的村民說是經常有環保宣傳的,表示基本上沒有或者從來沒有宣傳的占到了34%,說明政府對環保的宣傳并不到位,公民的環保意識也很難得到一個較大的提高。 

五、建議 

(一)政府應當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 

改變傳統的政績觀念,就要樹立經濟發展是政績,環境保護同樣是政績的理念,環保部門應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 通過廣播、電視、宣傳欄、墻報和文藝活動等農民樂于接受的方式, 幫助農民掌握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和法規, 使其充分認清生活垃圾引起的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后果給農業生產和農民日常生活帶來的嚴重影響, 提高其環境責任感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在垃圾處理和環境保護方面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 

農村垃圾處理的相關投入不足,這會直接導致處理中的各種困難,比如收集缺錢,從而導致收集不積極;比如清運成本大,從而不及時清運等。這些都明顯需要更多、更充足的資金投入。科學發展觀一直強調統籌發展,其中城鄉統籌是重要一環。垃圾處理不能把城鎮和農村割裂開來,有必要建立專項資金和財政轉移資金,投入資金人力,做出長遠規劃、完善制度、多方籌措,從而有效解決農村垃圾處理難題。 

(三)政府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的規劃,使得垃圾站點等位置更加的合理 

通過調研發現,歙縣部分農民對垃圾站點的設置不夠滿意。政府應完善環境保護的規劃,合理設置垃圾站點。 

第一,可以新建、補建收集站。補充建設一批環保型收集站,結合新區建設、老舊小區出新和道路、綠地建設,設置建設垃圾收集站。 

第二,升級改造保留的收集站、轉運站。根據場地條件,對保留的站點進行升級改造,采用先進壓縮工藝,設置負壓抽風除臭系統,實現密閉化作業。 

第三,分流超負荷運行收集站的垃圾量。對衛生防護距離滿足要求,但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的收集站,通過大型轉運站使用、選址新增收集站、升級轉運站、將垃圾分流至周邊條件較好的轉運站或調配垃圾車直收直運等方式,降低日轉運規模,變為帶壓縮功能的垃圾收集站,減少擾民現象。 

參考文獻: 

[1]楊榮金,李鐵松. 中國農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討[J]. 環境科學與管理,2006,(7).

[2]張衛明. 植物資源開發研究與應用[M].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3]王金霞,李玉敏,白軍飛,等. 農村生活固體垃圾的排污特征、處理現狀與管理[J]. 農業環境與發展,2011,(2). 

對環保的看法和建議范文5

關鍵詞:初中思想政治; 環保教育; 行動; 意義

我國在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社會經濟取得可喜的發展成就,令世界矚目。然而,與此帶來的環境污染與破壞,嚴重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嚴重影響了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保護環境,防治污染,是我們每一個公民不容回避、刻不容緩的現實問題。具有強烈時代氣息的思想政治課更應發揮思想教育的優勢,在教學中教育學生樹立環保憂患意識,踐行環保行動,做環保小衛士。

下面想就個人的教學實踐粗略地談幾點做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傳遞環保信息,樹立環保意識

在九年級思想政治[人教版]第三單元第四課“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中,專門設置了有關環境保護的內容。主要涉及的知識點有:1、目前我國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2、我國生態環境現狀。3、嚴峻的環境形勢迫使我們做出選擇:走可持續發展之路。4、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意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通過對上述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目前面臨嚴峻的環境問題主要有: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原退化、森林減少、生物物種加速滅亡、地下水位下降、水體污染嚴重、垃圾包圍城市等。認識到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將直接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的惡化,危害人們的健康。理解我國實施保護環境這項基本國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學法、懂法、守法,提高環保認識

教師利用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了解一些保護環境的法律知識。如在教學“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時,我讓學生認識到環境權是生存權、發展權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公民享有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通過《環境保護法》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破壞環境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當事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我還要求學生在課外通過看電視、上網、查閱資料等手段了解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通過以上內容的學習和實踐,使學生真正認識到環境保護不僅是我們的權利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中學生要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律手段保護環境,與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進行長期不懈的斗爭。

三、利用課外活動,開展環保小行動

在教學“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意義”內容后,布置學生對校內外環境問題進行調查了解,如校園的垃圾處理問題、校園四周的空氣污染問題、集貿市場塑料袋使用及危害等,并要求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全班同學交流。同時鼓勵學生以小主人的身份給相關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通過調查,學生認為校園內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垃圾處理不當,簡單焚燒造成了二次污染。而且,學校周圍的單位及住戶與時常有焚燒垃圾、焚燒焦炭等行為。這些都給師生及附近居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一定的危害。對此學生提出的建議是:首先,政府相關部門要做到,1、完美立法,加強執法力度,依法治理環境;2、加強環保宣傳、提高全社會的環保意識;3、強化政府責任,加強監管力度;4、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之路。其次,校園垃圾應妥善處理,如該回收利用的則組織學生或班級拾撿賣到廢品站,這樣既可以收入,又可以為國家節約資源,更重要的是能減輕環境的壓力。不能回收利用的則集中堆放,讓環衛車拉走集中處理。

四、加強環保宣傳,體驗環保樂趣

學校成立“環保志愿大隊”,由政治老師負責,積極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校園之聲”廣播每周定期播放“我與地球同在”加強環保宣傳;在每年的“地球日”,組織“迎接地球日,紀念”的志愿者大行動,學生到街道清除白色垃圾,護理綠地,向路人散發傳單,宣傳環境保護意識,號召人們“倡導綠色消費,保護美好家園”;每年“植樹節”,開展“種下一棵樹苗,奉獻一片愛心”的綠色活動,號召全校學生踴躍植樹種草。這些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很好的使學生達到了學習知識、培養能力、鍛煉意志和增強環保意識的目的。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既增強了教育效果,提高了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保護的責任感,也激發了學生參與環境保護的愿望,主動參與到環境保護活動之中去。

五、教師以身作則,踐行環保行動

在課堂上教師必須注意好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如不隨地吐痰,不隨地丟紙屑,不將粉筆頭隨地亂扔,而是將其放進專用盒里,當看到學生有上述行為時,應及時提醒他們,必要時還應親自撿起丟進垃圾筒里,以起到表率作用。平時在校園里更應注意以身作則,做到垃圾入筒,不踐踏草坪,不攀折樹木。教師辦公室內保持清潔衛生等。如此,久而久之,學生在我們的潛移默化下,會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履行環保義務。

六、落實環保行動,從點滴小事做起

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不能僅停留在認知上,最重要的是要踐行環保行動。生活是學生的大課堂,教師應把環保教育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做個有心人,善于將學生的“知”轉化為學生的“行”。這樣才是我們教育的真正目的。波利亞曾這樣說過:“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因此,課后布置學生完成這樣的作業:1、觀察自己家里或周圍,存在哪些破壞環境或污染環境的事情?并提出改進措施。2、列舉幾例你能做到的環保小行動,與大家共同分享。

從作業中可以看出,學生很用心去完成了這次作業。有學生這樣談到:現在村寨里大多數人家都配有衛生間,糞便都是直接往地下排,造成地下水污染嚴重。以前甘甜清涼的井水,現在都不敢喝了。由此建議,建造沼氣池,做到人畜糞便入池,清潔我們的生活空間。

總之,環保教育與可持續發展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政治學科對學生進行學科素質教育的主要著眼點。為了我們的共同家園,為了造福子孫后代,我們一定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增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自覺性。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思想品德》

對環保的看法和建議范文6

關鍵詞:生態環境意識;調查分析;建議

近年來,遼寧省的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伴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遼寧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也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重點。環境壓力的緩解,生態問題的解決不但需要政府的規劃,更需要每個公民的參與。作為社會存在的基本單元,每個公民都應該提高生態環境意識,將環保行為融入到生活中。

一、生態環境意識的形成因素

生態環境意識,是人們對自然生態自身及人與自然生態的關系(生態環境問題)相關方面的了解、領悟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態度、行為動機、行為能力。關于生態環境意識的生成及其變化的影響因素長期以來一直有多種解釋,本調查研究執行人從以往的經驗觀察、研究以及文獻研究推斷,在我國現階段,影響制約市民生態環境意識的生成和變化的兩個重要直接因素是市民的公民意識(主人翁意識)和廣義的“發展觀”(包括消費觀)。

二、遼寧省公民環境意識現狀

1、總體綜合分值不高,知曉度、認同度高,而踐行度低;對生態環境價值及環境問題的認知、認同處在淺層次;環保意識中功利性過強,而缺乏天然自然親和意識。省內大多數人意識到生態環境狀況日益嚴重存在危機感,51%的公民認為當地環境保護不好,30%認為當地環境保護一般,19%的公民認為當地環境保護很好。被訪對象中47%的公民有參加過有關環保的社會實踐活動,21%的公民有參加過有關環保的社會實踐。

2、自然親和力缺乏與自然自在價值的認知不足。在訪談和問卷調查中我們均發現,市民的生態環境意識中的一個特點是,很多市民已經失去對大自然的天然親和、向往,對“山川秀美”的價值已經缺少應有程度的認同,對自然物的自在價值認同度也較低。在問及對居住環境選擇的意愿,面對“綠色環境”和“方便”的取舍中,只有少數人態度堅決地選擇了具有清新空氣等指標的“綠色環境”(22.3%)。而多數人表現出遲疑,或選擇了“方便”,這當然是現實生活壓力的寫照,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疏離自然的價值取向;從對動植物的自在價值和生命尊重權的認知、態度來說,多數市民的“環境意識”顯然還沒有延伸至這一層面;多數人基本上還沒有關于“動物道德權利”的概念。在關于牲畜“人道屠宰”的問題上,通常受調查者只覺新奇好笑;而在回答“你對食用珍稀野生動物或使用珍稀野生動物制品的看法”時,50%以上的受調查者沒有強烈的反對態度;而對于對人類沒有直接價值的植物(假設的某種草)的看法,有將近一半(45%)的人不認為其具有保護價值(生態價值)。

3、保護環境的意義和動機尚不明確。在關于什么是“環境保護最重要的意義”的問答選擇中,有47%的受調查者贊成環境保護的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征服自然、改善自身生存環境,不斷滿足發展的需要”的說法;有超過一半的人贊成環境保護最重要的意義在于“人類能控制自然,更持久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說法。同時有超過三成的受調查者不贊成“環境保護最重要的意義在于人類平等尊重所有的生命形式”的說法。這都表明多數市民的“環境意識”還是建立在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之上,而沒有升華為基于真正的生態主義價值觀的“生態意識”。

三、公民生態環境意識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生態文明教育體系發展不完善

我國公民生態環保知識缺乏,環保行動滯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生態文明教育體系發展還不完善,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論研究體系。我國環境教育內容多集中在單一的環境知識和環境危機上,缺乏系統和深入的意識培育,沒有把生態文明意識培育當成人才培養的一項基礎工程加以重視。

(二)公民生態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淡薄

我國公民對生態問題關注度低是因為公民的生態憂患意識薄弱,沒有對生態事件產生強烈的危機感,不關心所以不關注。同時,有關部門調查也顯示,從公眾主要使用的節能產品看,“節能燈的使用率為76.8%;其次為節能家電46.6%;第三為節水龍頭31.3%;節水馬桶17.5%”可見,我國公民在節能產品使用率方面相對較低。

(三)經濟利益驅使

有專家指出,環境污染遲遲得不到有效治理,跟政府盲目追求GDP有很大關系。GDP成為一種追求,一份政績,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代名詞和衡量標準,只要不改變以經濟指標為中心的發展戰略,利益熏心的人就不會消失,這是一種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之間的沖突。GDP一路高漲,自然生態破壞愈演愈烈。在強大利益的誘惑下,生態環境意識淡薄是不可避免的。

四、培養公民生態環境意識的措施建議

(一)營造良好經濟政策環境

人是環境的產物,良好的政策和社會環境有助于公民生態文明意識的培養,所以解決我國公民生態文明意識培育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修正當下我國經濟發展目標以“GDP”增加值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價值取向,重新確立新的價值標準。在制定經濟發展規劃時,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加強生態環境問題相關立法

建立起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并舉、生態建設與保護并重、城鎮污染防治與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并重,以及對環境決策統籌兼顧綜合決策的環境法制體系。環境立法要以環境可持續發展為中心,重構現行的環境資源立法體系。在生態文明視野下加強環境管理主體的組織建設、體制改革以及權力運行機制方面的立法。

(三)充分發揮學校和家庭的積極作用

生態環境意識的主要形成途徑是通過思想灌輸和教育。在培養公民生態環境意識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校和家庭的積極作用。首先學校要認真實施生態知識教育,完善生態環境教育體系;其次家庭要發揮教育作用,家庭為孩子進行環境啟蒙教育,是環境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單位:遼寧工業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 .生態文化與國民生態意識塑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

[2] 包慶德.生態哲學視野中的生態意識與環境教育[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31-35.

[3] 樊宇.我國公民生態文明意識培育的困境與突破[D].河北經貿大學,20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 第一页 | 国产 日韩 欧美视频二区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 | 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无毒不卡 | 久久成人国产 | 国产日韩欧美自拍 |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 |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 国产片欧美片亚洲片久久综合 | 91香蕉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 亚洲视频播放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1视频高清|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 老子影院午夜久久亚洲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精 | 欧美伊香蕉久久综合类网站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亚洲国产三区 |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片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观看不卡 |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 免费国产在线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 | 国产高清视频免费 | 日本a级无毛 |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毛视频 热re91久久精品国产91热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国产免费资源高清小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 小处雏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