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積極分子的事跡材料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積極分子的事跡材料范文1
關鍵詞:電子陶瓷材料;分類;應用;發展趨勢
1 前言
材料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基礎,是人類進步與人類文明的標志。隨著空間技術、光電技術、紅外技術、傳感技術、能源技術等新技術的出現、發展,要求材料必須具有耐高溫、抗腐蝕、耐磨等優越的性能,才能在比較苛刻的環境中使用。傳統材料難以滿足目前的要求,因此,開發和有效利用高性能材料已經成為材料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2 工業用電子陶瓷材料的分類
電子陶瓷按功能和用途可以分為五類:絕緣裝置瓷、電容器瓷、鐵電陶瓷、半導體陶瓷和離子陶瓷。絕緣裝置瓷簡稱裝置瓷,具有優良的電絕緣性能,用作電子設備和器件中的結構件、基片和外殼等的電子陶瓷。電子陶瓷按特性可分為高頻和超高頻絕緣陶瓷、高頻高介陶瓷、壓電陶瓷、半導體陶瓷、光電陶瓷、電阻陶瓷等。按應用范圍可分為固定用陶瓷、電真空陶瓷、電容器陶瓷和電阻陶瓷。按微觀結構可分多晶、單晶、多晶與玻璃相、單晶與玻璃相。
(1) 陶瓷基片材料
陶瓷基片材料在電子陶瓷中,占有最重要位置的是絕緣體。特別是高級集成電路用絕緣基片或封裝材料,可以采用尺寸精度為微米或微米以下的高純度致密氧化鋁燒結體。高純度致密氧化鋁具有金屬材料所不具備的絕緣性和高分子材料所不具備的導熱性。
(2) 壓電陶瓷
壓電陶瓷由于是多晶材料,所以使用頻率受到限制。壓電元件可使電信號和機械信號相互轉換。一定形狀的壓電陶瓷元件主要由PbTiO3-PbZrO3系燒結而制成,即使是燒結體,通過極化也可獲得單晶所具有的壓電性。壓電元件的主要用途有火花塞和諧振器。諧振器起選擇性通過特定頻率電波濾器的作用,是電視(TV)、無線電等調諧電路不可缺少的元件。
(3)鐵電陶瓷
鐵電陶瓷以鐵電性晶體為主晶相的電子陶瓷。已發現的鐵電晶體不下千種,但作為鐵電陶瓷主晶相的主要有鈣鈦礦或準鈣鈦礦型的鐵電晶體或固溶體。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晶體中存在著可隨外加電場而轉變方向的自發極化,這就是晶體的鐵電性。當溫度超過某一臨界值──居里溫度TC時,其極化強度下降為零,晶體即失去鐵電性,而成為一般的順電晶體;與此同時,晶體發生鐵電相到順電相的相變。鐵電體的極化強度還隨電場而劇烈變化。
鐵電陶瓷功能多、用途廣,利用其壓電特性可以制成壓電器件,這是鐵電陶瓷的主要應用,因而常把鐵電陶瓷稱為壓電陶瓷。利用鐵電陶瓷的熱釋電特性可以制成紅外探測器件,在測溫、控溫、遙測、遙感以至生物、醫學等領域均有重要應用價值。典型的熱釋電陶瓷有鈦酸鉛(PbTiO3)等。利用透明鐵電陶瓷PLZT的強電光效應,可以制成激光調制器、光電顯示器、光信息存儲器、光開關、光電傳感器、圖像存儲和顯示器,以及激光等新型器件。
(4) 半導體陶瓷
在陶瓷中,半導體是很多的,除了元素半導體和化合物半導體外,很多種金屬的氧化物也具有半導體性質,甚至還有有機高分子的半導體。而半導體陶瓷則是指采用陶瓷工藝成型的多晶陶瓷材料,它與單晶半導體不同,存在大量晶界,晶粒的半導體化也是在燒成工藝過程中完成的。因此,有豐富的材料微結構狀態和多樣的工藝條件,可以非常敏感的影響材料的性能,這為開辟陶瓷敏感材料的新領域提供了廣闊的天地。電阻隨溫度而變化的性質,可用于非線性電阻。負溫度系數非線性電阻隨溫度上升而電阻降低,具有一般的半導體特性。鐵系金屬的氧化物陶瓷,因為具有化學的和熱的穩定性,所以可用于非線性電阻,在很寬的范圍控制溫度。與此相反,稱為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PTC熱敏電阻)的元件,用的是半導體化的BaTiO3陶瓷。這種陶瓷因為在相變溫度下電阻急劇增大,如果作為電阻加熱元件而應用,則可在相變溫度附近自動控溫,是很方便的。
(5) 敏感性材料在陶瓷行業中的應用
1) 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材料(PTC)
這種材料的電阻和溫度關系,在低于居里溫度時呈現低阻抗,高于這一溫度時則呈現高阻抗,電阻變化是在居里溫度附近以陡變的方式實現的,組織變化的幅度可高達100~105倍。利用這種特性可以作為自控型發熱元件,還可用做對特定溫度敏感的元件,以及延時開關、過流保護、測溫等方面的元件,因此PTC陶瓷應用領域十分廣闊。PTC熱敏陶瓷材料目前主要是鈦酸鋇,它的居里溫度為120 ℃,通過添加鍶、鉛、錫、鋯等氧化物可以大幅度改變其居里溫度。
2) 負溫度系數電阻器材料
除了PTC熱敏電阻器外,另一類半導體熱敏陶瓷就是負溫度系數(NTC)熱敏陶瓷電阻器,它的電阻對數值隨溫度升高而幾乎呈線形降低。這類材料由錳、銅、鐵、鈷等金屬的復雜氧化物組成,由于組織易于控制,隨溫度變化大,精度高,價格低,所以NTC熱敏電阻器在民用電器、汽車、通訊等設備上用得較多。
3) 由金屬氧化物組成的濕敏陶瓷
由金屬氧化物組成濕敏陶瓷,如:SnO2、ZrO2基等。曾有人開發出使用鈣鈦礦型的陶瓷系列濕度傳感器。該系列中的某一組成表現出很強的濕敏效應。濕敏的原理是基于半導體氧化物吸附水分后改變了表面導電性或電容性。濕度傳感器在電子、食品、紡織工業及各種空調設備、集成電路內非破壞性濕度檢測等場合應用十分廣泛。
4) 壓敏陶瓷
壓敏陶瓷是一類應用極為廣泛的敏感材料。利用材料的電流-電壓非線性特性,可用于制成電壓敏感器件,它的阻值不是恒定值,而是隨電壓增高到一定值時下降,所以也成為變阻器。這一特性特別適用于電子電路、電力系統及家電產品中的過壓保護,發展前景很好。目前,氧化鋅-氧化鉍系材料的應用最為普遍。半導體陶瓷對環境氣氛往往具有選擇性的敏感特性。如氧化錫、氧化鋅、氧化鈦材料體系是若干碳氫化合物敏感元件氧化鋯系材料是測氧分壓最常用的敏感材料。其共同特征是通過有選擇地吸附氣體,使半導體的表面能態發生改變,從而引起電阻率的變化,確定某種未知氣體及其濃度范圍。
3 工業用電子陶瓷材料的應用領域
電子陶瓷是廣泛用于制作電子功能元件的,多數以氧化物為主要成份的燒結體材料。電子陶瓷的制造工藝與傳統的陶瓷工藝大致相同。利用陶瓷材料的高頻或超高頻和低頻電氣物理特性可制作各種不同形狀的固定零件、陶瓷電容器、電真空陶瓷零件、碳膜電阻基體等等。
信息化是21世紀重要的時代特征,信息功能陶瓷材料已經成為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重要基石,在能源、家用電器、汽車等方面可以廣泛應用,尤其在通信、廣播、電視、雷達、儀器儀表等電子設備中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另外,隨著激光、計算、集成、光學等新技術的發展,電子陶瓷的用途更日益擴大。信息功能陶瓷以其高性能和應用的廣泛性,日益成為許多新型電子元器件的重要關鍵基礎材料,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目前應用最廣的是電子信息領域。隨著電子信息產品進一步向小型化、集成化、寬帶化的方向發展,信息功能陶瓷的細晶化、電磁特性的高頻化、低溫共燒陶瓷技術等將成為發展新一代片式電子元器件的關鍵技術,導致一系列新型電子元件和模塊的出現。信息功能陶瓷作為一大類對電、磁、光、聲、熱、力等信息具有檢測、轉換、存儲、耦合和傳輸等功能的介質材料,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集成電路、計算機、自動控制、航空航天、海洋超聲、通信技術、汽車和能源等近代高新技術領域。時下,壓電陶瓷產品門類齊全,不僅廣泛用于軍事和工業領域,還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其應用領域較廣。
(1) 超聲換能器
近幾年發展較快的有陶瓷諧振器、陶瓷濾波器,還有調諧音叉濾波器、機械濾波器、陶瓷鑒頻器、陷波器和延遲線。其中,陶瓷諧振器、陶瓷濾波器產量已經占我國壓電陶瓷產品的65%以上,相當引人注目。特別是陶瓷諧振器具有高穩定、無需調節、尺寸小和成本低等特點。典型的應用有:電視機、攝錄像機、計算機、CD-ROM驅動器、汽車電器、VCD、電話機、復印機、語音合成器、遙控器和玩具等。壓電超聲換能器是發射和接收超聲波的聲學器件,在水和空氣介質中廣泛應用。在水聲通信中起雷達的作用,被稱為聲吶,是各類艦船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感器。在工業中,超聲換能器已被用于超聲清洗、超聲精密加工、超聲加濕、超聲乳化、超聲種子處理、超聲探傷和超聲診斷等。當今,壓電超聲換能器的另一廣泛應用領域是遙測、遙控系統和報警系統。壓電發聲器的典型產品是壓電蜂鳴器和壓電送、受話器、手表、計算器、電子鬧鐘、小型警鈴以及電話、手機的振鈴都離不開蜂鳴器。計測和控制用壓電器件主要有壓力、加速度、角速度傳感器以及超聲測深、超聲測厚、超聲測流速、超聲診斷等。
(2) 數字3C產品
近些年來,集計算機、通信等電子于一體的數字3C產品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3C融合產品已成為今后重要的發展方向。據預測,3C融合將創造出一個高達4000億美元的產業。3C產業的高速發展,極大地推動著電子基礎產品和元器件的同步協調發展,也對電子元器件的基礎材料――信息功能陶瓷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3) 電子信息產品
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特別是一些附加價值高、技術含量高的新型電子信息產品和一些基礎電子產品的生產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不少高端產品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被外資企業所控制。國外大公司,如:村田、松下、京都陶瓷、摩托羅拉等近年來長驅直入中國市場,目前已占據了國內片式元器件特別是高檔片式元器件市場相當大的份額。我國信息產業正面臨著產品升級換代的機遇和挑戰。
4 電子陶瓷產業加速研發新材料
由于功能陶瓷材料近年來強大的市場需求和戰略地位,世界各國對功能陶瓷的研究與開發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美國、日本和西歐一些國家都將功能陶瓷作為關鍵技術,投入大量經費進行研究和開發。從總體上看,美、日在功能陶瓷的研究方面居領先地位。功能陶瓷電子元件發展的重要趨勢是小型化、微型化、片式化、模塊化和集成化。這些趨勢向陶瓷材料科學和技術提出了一系列挑戰。因此,圍繞上述應用目標開展的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及產業化目前十分活躍。
積極分子的事跡材料范文2
【關鍵詞】哲學;雜化材料;吸附性能研究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統一的,物質是世界存在的唯一方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現象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人類對自然界的研究愈深入,認識就越深入。科學越發展,學科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各學科之間呈現出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滲透的關系, 但同時也應看到各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滲透的關系。從哲學的意義上來講,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技術研究和發展過程是唯物辯證法的思維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有效運用。
一、對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滲透了世界普遍聯系的觀點
對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需要多學科交叉和綜合現代科學的發展,要求各學科相互交叉、滲透。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必然會沖破各種學科之間傳統的專業壁壘,在相鄰甚至相距甚遠的學科領域內探索、發掘,使現代科學走上日益整體化的道路。科學知識的整體化既表現為各個科學領域內部成分之間的綜合、聯系及相互作用的加強(學科內部的綜合);又表現為不同科學知識領域之間同學科之間的綜合、聯系及相互作用的加強,認識方法的相互滲透和相互補充(學科之間的綜合)。這種整體化趨勢,改造了原有學科,發展了新學科,從而深化了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
現代科學技術特點之一是任何學科都在吸收和運用其它學科的成果、原理、技術、方法來充實與發展本學科。這實質上也是在進行某種程度的綜合。我們可以看到,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今世界, 已為技術的綜合創造了物質條件。任何一個國家, 為了提高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都必須使本國高技術化。他們常常通過兩種以上不同領域的技術, 創造出全新的技術領域。
二、對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中需要注意結構和功能的辯證思維
唯物辯證法認為, 結構是物質形態的普遍屬性, 是事物的各種要素內在聯系與組織方式; 功能則是指特定結構的事物在內部與外部的聯系與關系中, 表現出來的特定能力。我們要研究的機械結構是處于宏觀層次上的人工結構, 這種結構是以一定的基本加工功能為目的的機械有機組合。
例如,在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的研究和開發過程中, 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就是要正確處理工藝條件、材料結構和產品性能三者之間辯證關系。在哲學指導下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備層狀Ni-Ti-LDHs、Fe-Ti-LDHs,并利用剝離-組裝或插層的方法而制備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采用X射線衍射(XRD)、紅外光譜(FT-IR)、掃描電鏡(SEM)、透射電鏡(TEM)和熱重及差熱分析(TG-DTA)等方法對插層柱撐化合物及其焙燒產物結構進行表征。通過吸附染料廢水中的活性染料、Cd2+等重離子溶液,探討改性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有機物雜化材料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應用。
結構與性能是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存在的兩種基本屬性,是材料內部微觀分子運動方式和外部宏觀性能表現的充分反映。在自然界中,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總是不可分割的,它們之間的聯系是復雜的和多樣性的,同時又是相互制約的。一方面,結構決定性能,有什么樣的物質結構就有什么樣的與之相聯系的特定性能。研究結構與功能的目的,在于正確認識結構和功能之間的辯證關系,從而推動生產的發展,促進科學的進步。在探索結構與功能的過程中,應將理論思維與形象思維結合起來,在把握結構與功能多重屬性的基礎上,發揮科學想象力與創造力。
三、對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中需要注意局部和整體的辯證關系
整體是指構成事物的諸要素和關系的全部總和,是事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功能及其多樣性的聯系與相互作用的辯證統一。局部是整體的各種要素和各種關系, 可以是某一要素, 也可以是某些要素的組合。局部是構成整體的基礎, 同時又受到整體的制約, 以整體為歸宿。整體是各個局部的綜合, 是多種關系的統一與協調, 而不是各局部的機械式線性組合。整體與局部不是絕對的, 而是相對的, 同時也是不斷地變化和發展的。
整體與局部之間的辯證關系, 在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和加工裝備設計領域里,主要表現在主要零部件與次要零部件之間的辯證關系。系統的主要特征是其整體性, 即以要素為基礎的綜合性整體。在復雜的機械系統中, 要素之間的關系必須明確。
四、對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中需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是認識論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辯證關系。在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過程中,也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辯證統一關系。理論分析與實驗觀察是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中的兩種重要方法,它們是相互聯系、互相促進的,脫離或違背實驗事實的理論是不合實際的,無法對科研和生產活動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而離開理論指導的實驗是盲目的。理論總結實驗結果,實驗鑒別理論的真偽;理論在實驗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實驗又在理論的指導下更新設計;它們既是矛盾的、彼此起伏的,又是統一的、相輔相成的。這種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賦予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研究技術不斷發展的內在動力。
綜上所述, 認識和研究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運用哲學觀點(不管是自覺地還是不自覺地),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在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的科學研究和開發中,只有以哲學基本原理為指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所提供的理論和物質手段,正確分析加工條件、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和制品性能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整體與局部的辯證關系,結構與功能的辯證關系,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才能揭示成型加工技術發展的內在規律,預見其發展趨勢,從而從根本上為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的科學研究指明方向,這對促進我國雙金屬納米片-超分子雜化材料構建及吸附性能研究的發展,推動現代化建設,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作者簡介:
余永亮 男 漢族(1975年8月---)安徽望江人 淮南聯合大學思政部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理論.
積極分子的事跡材料范文3
根據市人民政府對民政局、財政局《關于提高居委會干部生活補貼標準和醫療補助問題的請示》批復的精神,現決定提高居委會干部和退離老積極分子的生活補貼標準;對無固定收入的居委會干部和退離老積極分子實行部分醫療補助統籌。兩項補助經費由市、區(縣)、街(鄉鎮)各負擔三分之一。
對離開居委會工作崗位不夠定期補助條件的居委會干部,給予一次性補助。為了便于工作,這次作了原則性統一規定,其資金按原開支渠道執行。
家委會干部補助標準應參照此規定執行,所需資金由其所屬單位解決。
具體補貼標準如下:
一、在職居委會干部補助標準:
1.無固定收入的居委會主任由原來的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100元;副主任和委員由原來的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90元。
2.離退休人員擔任居委會主任。由原來的每人每月45元提高到90元;副主任和委員由原來的每人每月45元提高到80元。
二、已退離居委會的老積極分子補貼標準:
1.連續在居委會工作滿15年至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補貼30元。
2.連續在居委會工作滿21年至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補貼40元。
3.連續在居委會工作滿31年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補貼50元。
三、離開居委會工作崗位一次性補助標準:
1.在居委會工作滿兩屆的居委會干部(正、副主任、委員,下同)一次性補助300元。
2.在居委會工作滿三屆的居委會干部一次性補助400元。
3.在居委會工作滿四屆的居委會干部一次性補助500元。
四、醫療補助統籌:
1.補助對象:無固定收入的居委會干部;退離居委會無固定收入并享受補貼的老積極分子。
2.補助標準:每人每月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