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公路兩側綠化實施方案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公路兩側綠化實施方案范文1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優化路域環境為目標,以解決當前公路管理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為重點,各辦鎮結合具體情況,抽調專門人員,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全面治理的工作機制。通過集中整治,努力在區轄區內構建暢通、安全、舒適、高效的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干線公路網絡,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優良的公路交通保障。
二、綜合整治范圍和內容
綜合整治范圍包括公路用地范圍內基礎設施及綜合管理整治,以及公路用地范圍外沿線兩側(每側各500米,可視范圍內)路域環境綜合整治。重點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干線公路,尤其是城市出入口、穿村鎮路段的綜合整治。
(一)通行秩序整頓。
全面加強公路交通秩序整頓,取締所有國道、省道干線公路上的集貿市場和占道經營場所。及時疏導交通,優化和改善公路通行環境。
(二)路域環境綜合整治。
1.建筑控制區管理。對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特別是穿村鎮路段兩側建筑控制區進行綜合整治。堅決制止和拆除建筑控制區內違法違章建筑及殘墻斷壁,對其他建筑進行美化。清理公路兩側垃圾、雜物,遷移廢舊物品收購站(點)及垃圾箱,保持常年整潔、無污染。
2.公路路域綠化。結合路側自然地貌,提升路側綠化體量和綠化檔次,積極推進公路綠色通道建設。
3.可視范圍內(公路用地范圍外兩側各500米)荒山、破損山體和生態環境治理。對沿路可視范圍內的荒山、破損山體、河道、湖泊等生態環境進行整治;對影響視覺舒適度的垃圾場、拌合廠、磚瓦窯場、各種雜牌等進行拆除、遷移或綠化遮擋,做到視覺舒適、無污染、生態環境和諧。
三、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和試點階段(2月底前)。成立區公路綜合整治年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名單附后),負責綜合整治活動的指導、督促、協調、調度和考評工作,全面安排部署公路綜合整治年活動工作任務。各辦鎮和區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公路綜合整治工作的宣傳,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切實做好沿線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營造良好的整治工作環境。
公路兩側綠化實施方案范文2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并根據工作實際需要,及時調整充實“四綠”工程建設領導機構。各縣(市、區)和市直有關單位應在11月20日前將領導機構成員名單報送市“四綠”辦。
二、抓緊制定實施方案。明年是“四綠”工程三年階段性驗收年,為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各責任單位和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互相協作,抓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2012年“四綠”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并結合“五大戰役”,加快建設進度。各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應于11月20日前將實施方案報送市“四綠”辦。
三、認真編制專項規劃。各縣(市、區)和市直有關單位要結合本地本部門的“十二五”規劃目標,認真編制《“十二五”四綠工程建設專項規劃(—2015年)》,于11月30日前報送市“四綠”辦,由市“四綠”辦統一匯總、編制后上報省綠委、省林業廳備案。林業、交通等有關職能部門要按照省里安排,加快制定《森林通道規劃》(沈海高速段),沿海四縣(市、區)政府要提前做好沈海高速公路沿線30米范圍內造林地的征、租等前期準備工作;交通部門負責做好沿線兩側紅線(30米)范圍內林帶的建設工作;林業部門應負責做好沿線兩側一重山的造林綠化工作。
四、積極創建森林城市。對、福鼎、屏南、福安、柘榮等初具條件的城市(縣城),要在摸清底細的基礎上,對照標準,制定切實可行的“創森”時間表,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內完成“創森”任務;霞浦、古田、壽、周縣城也應積極推進綠化、美化建設,努力打好基礎,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完成“創森”任務。各級建設、園林、交通、公路、國土、林業、教育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對照創建森林城市(縣城)的25項具體指標,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分工,做好城市、道路、村鎮、學校、軍營、“三沿一環”的綠化美化工作,積極推進森林城市(縣城)創建工作。
五、切實抓好村鎮綠化。繼續按照“四綠”實施方案的要求,選擇一批基礎好、群眾積極性高、交通便利的中心鎮、中心村和生態區位重要的村(居委會)建設示范綠色鄉鎮、綠色村莊,重點推進省定4個小城鎮(秦嶼、賽岐、飛鸞、牙城)及沈海高速、沈海復線、國道、省道、屏二級路、古線、武線沿線村鎮的綠化美化工作。
公路兩側綠化實施方案范文3
一、總體目標
以農村美、家園綠、建設生態宜居美麗新家園為目標,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生態優先原則,抓好鄉村道路、四旁植樹、村莊綠化、庭院綠化等身邊增綠工程,全域推進鎮村綠化美化工作,著力打造生態示范鄉村,穩步提升林木覆蓋率,建設生態宜居美麗新xx。
二、主要任務
1.道路美化。突出旅游干道和鎮村主道,堅持鎮村干道美化綠化、美麗鄉村分批實施的原則,以新修建的道路、景觀示范路及美麗鄉村示范村出村干道為重點,按照路權劃分,全面推進。同時堅持適地適樹、適地適花的原則,選擇適宜種植的鄉土樹種,力爭每鎮建設10公里以上暢通安全、干凈整潔、季相分明的鄉村林蔭大道。
2.林下花種植。縣交通運輸和農林部門要緊密配合,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做好縣境內國道、省道、縣道、鄉道等公路兩側林下花種植,對有條件種植區域實現全覆蓋。
3.森林鄉村建設。各鎮要選擇2—3個基礎好的村,門前喬木以喬木類花樹、柿子、核桃等經濟類樹木為主,搭配較低的月季花、竹子、冬青、石楠等,做到高低搭配、錯落有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各鎮、各有關部門要突出抓點示范,按照美麗鄉村、森林鄉村的標準,抓好村道綠化、街道美化、庭院花園化,建設一條街、一片林、一條示范路。
4.選好樹種和花種。要結合我縣實際,選擇苦楝、皂角、國槐、欒樹、五角楓等適生樹種,樹木干徑以5—8cm為宜,加快鄉村道路綠化提檔升級,做到道路暢通、路面平整、綠化美化、標志齊全。道路兩側要大力發展經濟林果和綠化苗木,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增加農民收入,打造兼顧生態景觀與經濟效益的綠色長廊。林下花種植品種以地膚草(掃帚菜)為主,搭配種植格桑花、月季花、小冠花、三葉草等多年生花草。各鎮、各有關部門要依托全縣公路兩側林帶,因路因地制宜,努力打造xx百里花卉錦銹長廊。
三、工作要求
1.精心組織,合理安排。搶抓春季有利時機,全力推進鄉村公路綠化工作,確保按期完成年度綠化任務。按照“補齊斷檔、連接成片、整體植綠”的原則,進行全路段植樹綠化,進一步改善鄉村公路綠化結構,打造美麗村鎮區域道路綠化亮點,努力營造良好的道路通行環境和鄉村生態環境。
2.加強管護,注重長效。落實管護責任,強化后期管理,不斷完善鄉村公路綠化工作長效機制。及時做好鄉村公路綠化除草、澆水、施肥,提升綠化工程的成活率、保存率,確保綠化水平年年都有新提高、鄉村面貌年年都有新變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鎮是鄉村道路及村莊綠化美化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安排好年度建設計劃,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做好村莊選擇、樹種選擇、規格選取、栽植養護,狠抓工作落實,強化考評督查,扎實推進鄉村道路及村莊綠化美化工作,確保樹木栽得下、種得活、長得好,實現“大地增綠,群眾得利”的良好成效。
公路兩側綠化實施方案范文4
一、建設綠色通道的意義
1*國道*段是我省南大門的一條交通主干線。1*國道綠色通道的建成,將成為我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對提升我縣形象,優化沿線鄉鎮生態環境,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是一項功在當代、得在千秋的事業。
二、總體目標和任務
1、總體目標
通過對宜林路段的綠化,把1*國道*段建成樹木成線、綠化成片、風景優美、環境舒適的綠色長廊。
2、具體任務
20*年1月份以前完成對1*國道折合單側長度5.871公里宜林路段的綠化任務。建設標準為:公路兩側各綠化5米。
1*國道靈溪范圍宜林路段長度為3970米,計29.77畝;1*國道*鳳池鄉范圍宜林路段長度為238米,計1.79畝;1*國道*觀美鎮范圍宜林路段長度為1173米,計8.80畝;1*國道*橋墩鎮范圍宜林路段長度為490米,計3.67畝;以上宜林地合計44.*畝。
三、實施步驟
(1)籌備階段(20*.10—20*.11)
籌備工作由縣交通局負責組織安排,主要負責制定綠色通道工程的實施方案;組織對綠色通道工程進行施工圖設計、會審、修改以及落實項目資金。
(2)宣傳動員階段(20*.12.10—20*.12.20)
公路兩側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是工程的重點和難點。各有關鄉鎮要認真細致做好宣傳發動工作,通過分層次召開動員會議、駐村入戶、利用宣傳欄等形式,提高廣大鄉鎮干部、村干部和村民對建設綠色通道重要意義的認識,以積極的態度支持工程建設,從而保證綠色通道建設的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3)組織實施階段(20*.12.10—20*.1.30)
簽訂責任書(20*.12.10—20)在宣傳和動員的基礎上,層層簽訂責任書(協議書):縣人民政府與有關鄉鎮政府簽訂責任書,有關鄉鎮政府與村委會簽訂協議書;村委會與村民簽訂《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協議書》。
綠化植樹(20*.12.20—20*.1.30):綠化植樹的具體實施由縣交通局統一組織安排。要抓好三項工作:一是把好苗木質量關,選擇根系完整、強盛、粗壯無病害的樹苗,達不到設計標準的一律不準栽植;嚴格栽植操作程序,確保存活率,一年內保證存活率在95%以上。二是植樹品種和種植范圍要符合施工圖設計要求。三是落實質量監督人員,加強對建設全過程的監督檢查。
綠化養護:植后養護是綠色通道建設成敗和關鍵,綠色通道的管護應按照《公路法》、《森林法》的要求,實行依法管理。對新植樹苗,務必做好施肥、灌溉、鋤草、防病等工作,植后三年內按照“誰種誰養”的原則,實行“種、管、養”全包的形式,養管期三年,由施工單位負責。工程交工驗收后日常的綠化管護由縣交通局具體負責落實管護責任,確保成品率成活率。
(4)竣工驗收總結階段
在工程完工后,施工單位提交驗收報告,由縣交通局組織實施對工程進行全面驗收并提請省交通廳和省綠化委員會按標準進行考核驗收。工程完成后,對各方面的工作進行總結,并對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四、政策措施
(1)1*國道*段綠色通道建設列入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土地,不作為建設用地辦理土地征用手續,土地權屬保持不變,期限為20年。
(2)對列入通道綠化規劃的土地,按每年每畝500元的標準向已具有土地長期承包合同的農民支付種植結構調整補貼,補貼資金首付3年,以后每三年付一次,協議期間內免交綠化用地農業稅。
(3)公路沿線綠化的樹木其產權及收益歸公路投資業主所有,但樹木的砍伐和遷移應報交通等有關部門批準。
五、組織領導
(1)加強領導。為了順利有序地完成1*國道綠化工程,縣成立1*國道綠色通道建設工程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全面領導工程建設工作,研究解決工程實施過程中的重大事項。有關鄉鎮要高度重視,成立綠色通道建設領導小組,并抽調精干力量保證工作到位。
公路兩側綠化實施方案范文5
全國干線公路養護管理檢查。也是展示和提升干線公路養護與管理的一個重要契機。改善干線公路路域環境,對期間干線公路養護與管理水平一項全面檢閱。既是國檢中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目前,縣干線公路路域環境整治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著過村鎮路段排水不暢,路宅路田分界不清,平交道口硬化不到位,非公路標志牌治理不徹底,路邊店及加水洗車點污染路面等現象,與國檢標準還有一定差距。各鎮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將干線公路路域環境集中整治作為近期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集中精力,集中時間,打好攻堅戰,努力以良好的路容路貌和規范化管理迎接國家檢查。
二、明確路域環境治理工作重點
縣省道102線鎮安界至營盤段是這次國家檢查的必檢路段。扎實有效地開展公路環境綜合整治,要堅持“縣上檢查指導、各鎮主體實施、相關部門聯動、社會廣泛參與”原則。確保達到國檢標準要求。
一)加強過村鎮路段治理。重點對縣城、石鎮、下梁、營盤等村鎮過境路段進行治理。實現過村鎮路段路宅分界清晰,采取行政執法管理及工程措施。馬路市場規范。各公路沿線鎮要組織發動群眾整治村容村貌,規范集貿市場,制止亂設攤點、占道經營、亂堆亂放等行為。縣公路段要與沿線群眾簽訂“包路產完整、包門前衛生、包水溝暢通”三包”協議,同時加強公路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的愛路護路意識,達到共同管理公路環境,實現路域環境與群眾居住環境和諧統一。
二)加強公路建筑控制區的管理。繼續推行“公路、國土、住建”三部門聯合審批機制。對未經批準修建的工棚、豬圈、廁所、圍墻等臨時建筑物及構筑物。相關部門配合,由所涉鎮政府牽頭。依法予以拆除。對移民搬遷,公路、鐵路拆遷安置等原因形成的非法建筑物,要完善相關審批手續,相關部門配合,物主具體負責,采取工程措施進行路宅分界。
三)規范平交道口管理。對已硬化的平交道口。栽設示警樁。對未硬化的平交道口,要加強管理。按照“誰使用、誰硬化、誰管理”原則,落實硬化責任。對未經審批又拒不硬化的平交道口,依法強行拆除封閉。
四)加強公路兩側加水洗車點、非公路標志標牌的管理。對未經公路部門定點審批。由公路部門實施拆除;對已審批設置的非公路標志標牌,私自設立的影響路容路貌和行車安全的非公路標志標牌。要督促設置單位或個人做到牌面干凈整潔,色彩靚麗。對已審批的加水洗車點,要加強管理;對未經審批的加水洗車點依法強行封閉。
五)加強拋灑污染治理。以省道102線為重點。加大治理力度。采取運政、路政、治超等綜合管理手段,嚴禁拉運砂石料車輛拋灑、滴漏污染路面。由運政部門進駐砂石料場,加強源頭管理,路政部門加強巡查,有效遏制超限車輛上路行駛及拋灑、滴漏損壞、污染公路。
六)有效治理非法占用公路用地。嚴禁在公路用地、公路邊坡和公路綠化帶2米范圍內堆放雜物和種植農作物。由各鎮村組與公路部門配合組織清理,對已堆放的雜物和種植的農作物。確保公路用地不被侵蝕。三夏”期間,各鎮、各相關部門要上路巡查,及時制止在公路上打場曬糧現象,確保公路安全暢通。
七)加強路域環境綠化。縣公路段要對迎檢路段進行摸排。對公路沿線缺失的綠化帶補栽補種綠化苗木,結合自然地貌。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標準要求;要加強對公路兩側花草樹木的管護,適時澆水保墑,清除雜草,確保苗木生長旺盛。各鎮要發動沿線群眾,公路兩側實施造林綠化工程,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綠化新景觀,使公路兩側呈現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公路兩側綠化實施方案范文6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生態立省、綠色發展”戰略和建設生態江西的總體要求,實現年全鎮森林覆蓋率達到58%的目標,在做好山上綠化的同時,重點推進鎮政府所在地、農村自然村閑置地、農田林網以及基礎設施、礦山等地綠化,不斷改善全鎮的生態和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實現我鎮生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任務
今冬明春全鎮要完成新造林2730畝。1、山上綠化1080畝。其中:宜林地造林720畝、礦區植被恢復60畝、采伐跡地造林200畝、災后補植補造100畝;2、山下綠化1650畝。其中:鎮政府所在地集鎮綠化20畝、村莊綠化290畝、國省道綠化80畝、縣鄉公路綠化80畝、路溝渠(林網)綠化740畝(含河渠堤壩綠化60畝)、荒灘荒地綠化440畝。
三、工作重點
1、鎮政府所在地綠化。主要是抓好集鎮公路、集鎮公路至中小學道路兩側及中小學校操場四周植樹綠化。
2、通道綠化。抓好全鎮所有村級公路、縣鄉公路及“316國道兩側植樹綠化。到年,國省道干線綠化率達到80%,縣鄉公路綠化率達到70%,村級公路綠化率達到80%,組級公路綠化率達到50%。河流、灌區渠道綠化率達到70%。其中城門村負責磨溪至段的縣鄉公路,、白水、長慶三村分別負責各自轄區內國道綠化。其他各村負責本村村級公路綠化。
3、農田林網綠化。重點抓好城門村、潘坊村農田綜合開發區機耕道植樹綠化。
4、農村自然村莊綠化。重點是對06、07、08三年來已建新農村建設示范點、09年度新農村申報點及有基本建設項目的移民村進行整體綠化。農戶房屋四周以九江水梨、柑桔、柿子等經濟果木林為主,村莊四周以楊樹、泡桐等速生豐產樹種為主,要求人均植樹5株以上,村莊四周栽植速生樹3-5排。
5、山上綠化和九江水梨產業基地建設。今冬明春我鎮要新發展九江水梨600畝。九井村必須抓好一個550畝的九江水梨基地,長慶村必須抓好一個50畝的九江水梨產業基地。同時各村要完成好本村宜林地造林、采伐跡地造林、災后補植造林工作任務。
四、時間安排
(1)準備階段(年10月20日-年10月31日):主要任務是宣傳發動,搞好規劃,落實任務。各村務必按照鎮下達任務,落實好地段,種植經營人,對村級公路可實行出包,也可按組分段負責栽植。
(2)實施階段(年11月1日-年3月12日):主要任務是搞好“一大四小”工程施工工作,全面完成清山整地、打穴、栽植任務。
(3)驗收考評階段(年3月13日-年3月18日):鄉“一大四小”領導小組派專門檢查組對各單位及各村進行驗收檢查,核定面積,評估質量,總結評比。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鎮黨委、政府成立“一大四小”造林綠化工程建設領導小組。
(二)明確職責任務。1、鎮政府所在地綠化中集鎮公路兩旁由鎮政府及所有駐鎮單位負責落實;集鎮公路至中小學道路兩旁及中小學操場四周由中小學負責。2、“村莊綠化”、“通道綠化”、“荒灘荒地綠化”、“宜林地造林”、“采伐跡地造林”、“災后補植造林”等綠化任務和示范基地建設由各村負責;3、“新農村建設點產業綠化”、“農戶房前屋院綠化”任務由各相關組負責;4、“農田林網綠化”由城門村、潘坊村負責。5、九江水梨基地建設,長慶負責落實一個223300畝的基地,其他各新農村示范點的水梨由各村負責。
(三)制定工程計劃。由鎮林業辦和林業工作站牽頭,組織各村制定好本村綠化年度計劃,納入鎮統一規劃后組織實施。